少儿舞蹈基本功训练

合集下载

小孩中国舞基本功动作27个

小孩中国舞基本功动作27个

小孩中国舞基本功动作27个小孩中国舞基本功动作共有27个。

1. 手工:小孩中国舞的手工动作主要包括手指的灵活性和手腕的稳定性。

小孩们可以通过做手指操和手腕操来提高手工的灵活性和稳定性。

2. 身体摆动:小孩中国舞的身体摆动动作主要包括身体的左右晃动、前后摆动和上下浮动。

通过练习这些动作,可以使小孩的身体更加柔韧和协调。

3. 苗条站姿:小孩中国舞要求小孩保持身体的直立,双腿微曲,脊柱挺直,臀部稍后退,形成一个优美的苗条站姿。

4. 大步走:小孩中国舞的大步走动作要求小孩腿部力量充足,通过大幅度的踏步运动,展现出舞蹈的优美和力量感。

5. 踮起脚尖:小孩中国舞中的踮起脚尖动作要求小孩保持平衡,通过脚尖的抬起来增加舞蹈的行云流水感。

6. 抬腿:小孩中国舞中的抬腿动作要求小孩保持稳定的站立姿势,通过抬高腿部来展示出优美的舞姿。

7. 跳:小孩中国舞中的跳动作要求小孩具备一定的跳跃力量和协调能力,通过跳跃来表现出舞蹈的韵律感。

8. 转体:小孩中国舞中的转体动作要求小孩能够迅速转动身体,并保持平衡,通过转体来展示出舞蹈的灵动感。

9. 倒立:小孩中国舞的倒立动作要求小孩具备一定的平衡和柔韧性,通过倒立来展现出舞蹈的惊艳效果。

10. 扭腰:小孩中国舞的扭腰动作要求小孩能够通过扭动腰部来展示出舞蹈的灵动和韵律感。

11. 手舞足蹈:小孩中国舞的手舞足蹈动作要求小孩的手部和脚部能够协调有序地运动,通过手舞足蹈来展示出舞蹈的美感和韵律感。

12. 弓步:小孩中国舞的弓步动作要求小孩能够保持身体平衡,并通过弓步的起伏来展示出舞蹈的力量感。

13. 侧身:小孩中国舞的侧身动作要求小孩能够保持身体的平衡,通过侧身的挺拔来展示出舞蹈的优美感。

14. 打开胸脯:小孩中国舞的打开胸脯动作要求小孩能够放松身体,通过扩张胸脯来展示出舞蹈的自信和魅力。

15. 踢腿:小孩中国舞的踢腿动作要求小孩具备一定的力量和柔韧性,通过踢腿来展示出舞蹈的力量和灵动感。

少儿舞蹈基本功的训练方法

少儿舞蹈基本功的训练方法

少儿舞蹈基本功的训练方法1. 前抬退准备:身向8点,站正步伐,双山膀,视8点。

做法:先做右前达吸腿,然后大腿不动,小腿向前上方抬起伸直成前腿,再经前大吸腿还原成正步伐。

课绷腿做,也可匀脚做。

可已经前擦地向前抬起,再直落经前擦地收回。

臂也可作左顺风旗。

完成前台退后,主力腿可做半蹲,或垫脚。

也可前擦地同时主力腿加半蹲,直抬成前腿同时主力腿伸直。

注意点:①可做开状(小八字位始)也可作关状,动作时要明确脚的位置。

②经吸腿抬起或直抬起,用力点均在脚背。

抬起的过程,动力腿要限度的伸直、伸展。

③主力腿要固定,助力脚向下踩,紧压地面。

骨盆、后背与脖颈向上提,双肩下沉。

附:前扳腿做法基本同前抬腿,仅仅当前吸腿时,用右手握右脚跟部,然后小脚向前上方伸直成前扳脚。

主力腿可做半蹲或踮脚。

2. 踹燕准备:身向8点。

站小八字位先完成双山膀前抬腿舞姿。

做法:前腿不动,上身由骨盆开始想后方平躺,梗脖,眼识脚尖,同时双臂平伸身体左右侧,手心向上。

在沿原路线还原成前脚,落成小八字位。

也可先做前吸腿,在伸出前腿同时上身向后躺。

也可经主力腿半蹲、另一腿做团身前吸腿再做踹燕,也可完成踹燕后加踮脚。

注意点:①主力腿立直,骨盆向上提,上身向后躺时重心适当前移,以求上身与动力腿平衡。

②上身向后躺时保持腰、背、双肩与头正对向上方,并表现水平面。

③上身立起时,腰与背尽力向上提,并提跨、收腹、恢复垂直的重心。

④前抬腿动作尽量抬高。

附:快踹燕用快速完成踹燕舞姿。

软踹燕先完成踹燕,然后又头开始做后弯腰。

头尽量靠近主力腿,双肩放松下垂,推不动,起来时先由骨盆、腰、胸、头依次立直。

斜踹燕基本相同,区别点是当上身向后躺之前先向动力腿一侧转腰,上体成侧卧状,手臂呈斜拖掌商羊腿踹燕做法同斜踹燕,区别点是动力退做成商羊腿。

3.旁抬腿准备:身向1点,站右丁字位,左托按掌,视1点做法:经右旁大吸腿,大腿不动,小腿向旁上方抬起伸直成旁腿,再经旁大吸腿,还原成右丁字位。

可绷脚做,也能够匀脚做。

少儿舞蹈基本功训练

少儿舞蹈基本功训练

少儿舞蹈基本功训练一、压腿这是舞蹈基础训练中最为基本的训练内容,分别为压前、旁、后腿。

压腿的练习有助于打开学生腿部关节的韧带。

压腿时要注意腿部关节的直立,脚背向外打开绷直,并保持上半身的直立。

向下压至上半身和腿部之间的没有缝隙。

个别学生韧带太紧,在压腿的过程中不要苛求一定要压下去,保持正确的姿态,日积月累就可以拉长韧带,达到要求。

特别注意的是胯部要端正。

压旁腿和后腿的时候学生最容易出胯和斜胯,需要及时矫正。

在压旁腿时,同侧的手扶住把杆,另一只手臂紧贴在耳边,向腿上靠近并尽量向远处伸展,拉长旁腰。

压后腿时,注意肩膀端平,颈部不要缩,撑住头部别掉下去,并向后伸展。

伴奏带:选用节奏感比较强的音乐二、压肩这是打开肩部韧带的练习。

压肩时,双手臂伸直放在把杆上。

两腿之间的距离略等于肩宽。

头部和脊柱都要放松,向下压时能够感觉到肩部韧带被拉长。

伴奏带:中速,节奏舒缓2/4三、推脚背组合脚背的好坏因人而异,大部分取决于先天因素,但也不能忽视后天的训练。

在训练之前,从脚尖到整个大脚背都要活动开;训练时,双手扶把杆,挺胸抬头、收腹提臀,双脚并拢站好,先从单脚背训练开始。

1-2拍单脚脚后跟抬起,五个脚趾紧扒地面3-4拍脚尖绷直,向墙内推,使整个脚背绷成月牙型5-8拍换另一只脚,动作相同双脚背练习亦同。

年龄小的学生在做此类训练中,注意力不集中,易低头去看自己和他人的动作,在做推脚背时,双脚容易打开,脚背推不起来,需要时刻提醒和规范动作。

四、把杆训练组合少儿舞蹈培训与专业舞蹈训练有很大区别。

在做把杆上的动作组合时,不可能像专业学员那样的强度和难度。

除非是经过若干年业余训练,自身条件可以达到专业水平了才有能力做到难度和强度并举的动作组合。

少年儿童活泼好动,喜爱好玩有趣的动作,这就要求教师在编排这类把杆上的动作组合时,注意结构简单易学,学生有能力做到。

好玩好学,自然就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之在教学中不断给予学生以适当的鼓励和赞许,学生接受的就快。

幼儿园小小舞者:舞蹈基本功训练方案

幼儿园小小舞者:舞蹈基本功训练方案

幼儿园小小舞者:舞蹈基本功训练方案一、引言在幼儿舞蹈教学中,培养孩子的基本功是至关重要的。

通过系统的训练,可以帮助幼儿建立正确的舞蹈基本功,为以后更高级的舞蹈技巧打下坚实的基础。

今天,我们将探讨幼儿园小小舞者的舞蹈基本功训练方案,为他们的舞蹈之路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身体柔韧性训练1.拉伸训练在幼儿园阶段,身体柔韧性训练尤为重要。

通过拉伸训练,可以帮助幼儿增加身体的柔韧性,提高舞蹈表现力。

可以通过慢跑、伸展操等活动来进行全身性的拉伸训练,有助于培养孩子的柔韧性。

2.柔韧性训练除了拉伸训练,柔韧性训练也是必不可少的。

在幼儿园舞蹈课上,可以通过各种形式的柔韧性训练,比如踢腿、扭腰等动作,来增加孩子的柔韧性,为后续的舞蹈技巧打下基础。

三、舞姿训练1.基本姿势训练在幼儿园舞蹈基本功训练中,基本姿势训练是至关重要的。

通过反复练习基本舞蹈姿势,比如站姿、跳跃动作等,可以帮助幼儿形成端正的舞蹈身姿,为以后更高级的舞蹈技巧做好准备。

2.舞蹈动作训练除了基本姿势训练,舞蹈动作训练同样重要。

在幼儿园舞蹈课上,可以通过模仿、跟随老师的动作等方式,训练幼儿的舞蹈动作,培养其舞蹈表现力和舞蹈技巧。

四、音乐节奏训练1.节奏感训练在舞蹈表演中,音乐节奏感是非常重要的。

在幼儿园阶段,可以通过音乐游戏、打击乐器等形式,培养幼儿对音乐节奏的感知能力,帮助他们在舞蹈表演中更好地把握节奏。

2.舞蹈配合训练幼儿园舞蹈课上还可以通过舞蹈配合训练,培养孩子的音乐与舞蹈的统一感。

利用简单的音乐节奏进行舞蹈动作的训练,让幼儿在音乐的指导下,更好地表现舞蹈动作。

五、总结通过以上的舞蹈基本功训练方案,可以帮助幼儿园小小舞者在舞蹈技巧、舞蹈表现力和音乐节奏感等方面得到全面的提升。

在幼儿园阶段,培养孩子正确的舞蹈基本功,为他们以后更高级的舞蹈技巧打下坚实的基础,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个人观点:在幼儿园阶段,舞蹈基本功的训练尤为重要。

通过系统、科学的训练方案,可以帮助幼儿在身体柔韧性、舞姿和音乐节奏感等方面得到全面的提升,为他们日后的舞蹈之路打下坚实的基础。

少儿舞蹈基本功教学教材

少儿舞蹈基本功教学教材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少儿舞蹈基本功教学教材少儿舞蹈基本功教学教材第一部分:热身和拉伸1. 热身操:- 双手交叉环抱,转动肩膀10次。

- 双脚分开站立,双手放在腰侧,转动腰部10次。

- 双腿分开自然下垂,上身往前倾,用手触碰双脚,重复10次。

2. 拉伸:- 站立侧屈身体,拉伸侧腰肌肉,各侧重复5次。

- 腿部拉伸:一边站直,一边向后踢腿,重复10次。

第二部分:基础舞蹈步伐1. 平行脚步:- 双脚并拢,脚尖向前。

- 将一只脚向前迈出一步,重复另一只脚。

- 在原地进行步伐练习,重复10次。

2. 外八字步:- 双脚分开站立,脚尖向外。

- 将一只脚向前迈出,然后向内画一个圈,回到原位。

- 重复另一只脚,重复10次。

3. 踮脚步:第1页/共3页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 双脚并拢,脚尖向前。

- 将一只脚踮起脚尖,然后放下。

- 重复另一只脚,交替进行,重复10次。

第三部分:舞蹈姿势和动作练习1. 舞蹈姿势:- 站立时,双臂自然下垂,身体放松,保持挺直的脊椎。

- 手臂在舞蹈中应有美感,避免僵硬和过分放松。

2. 手臂动作练习:- 双臂向前伸直,然后向下放松。

- 双臂向上伸直,然后向下放松。

- 双臂向两侧伸直,然后向下放松。

3. 腿部动作练习:- 腿部侧伸:一边站直,一边向侧边伸展腿部,重复10次。

- 跳跃:双脚并拢,然后跳起来,重复10次。

第四部分:节奏感和音乐感训练1. 节奏感练习:- 利用打击乐器,模拟节奏声音,让学生按照节奏进行动作。

- 鼓励学生通过唱歌、拍手等方式内化节奏感。

2. 音乐感训练:- 播放简单的舞蹈音乐,让学生跟随音乐的节奏进行舞蹈动作练习。

- 鼓励学生通过听音乐、感受音乐的方式培养音乐感。

第五部分:舞蹈基本技巧训练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1. 跳跃技巧:- 轻盈的起跳和着陆。

- 跳跃的高度和力度的控制。

2. 转身技巧:- 各种转身和旋转动作的练习,如转体、圈转、跳转等。

3. 手臂和手部技巧:- 培养手臂和手部的柔韧性和表现力。

幼儿街舞入门20个基本动作

幼儿街舞入门20个基本动作

幼儿街舞入门20个基本动作一、基本姿势类动作1. 直立姿势:身体挺直站立,双脚并拢,双手自然垂放身体两侧。

2. 弓箭步姿势:站立时,一脚向前迈出一大步,前脚膝盖弯曲,后脚脚尖着地,保持身体平衡。

3. 平板支撑:俯卧在地面上,双手撑地,身体保持挺直,腹部收紧。

4. 跪地姿势:双膝跪地,上半身保持挺直,双手自然放在膝盖上。

二、步伐类动作5. 前进步伐:双脚交替向前迈步,保持身体平衡,步幅适度。

6. 后退步伐:双脚交替向后迈步,保持身体平衡,步幅适度。

7. 横移步伐:双脚交替向一侧迈步,保持身体平衡,步幅适度。

三、手臂类动作8. 挥手动作:双手自然下垂,手臂向前挥动,仿佛和别人打招呼。

9. 手臂交叉动作:双手交叉于胸前,手臂呈X形,然后交换双手位置。

10. 手臂上举动作:双手自然下垂,然后双臂同时向上举起,直至与头部平齐。

四、腿部类动作11. 跳跃动作:双脚用力蹬地,同时抬起身体,呈弹跳状。

12. 单脚跳动作:一个脚用力蹬地,同时抬起身体,另一脚抬起并屈膝。

13. 打脚动作:一脚用力蹬地,同时抬腿向前踢出一脚,然后收回。

14. 弓箭步踢腿动作:站立时,一脚向前迈出一大步,然后抬起后脚踢出一脚。

五、转身类动作15. 转体动作:身体保持挺直,双脚固定在地面上,然后上半身以腰部为轴心向一侧转动。

16. 转身跳动作:双脚用力蹬地,同时转体,身体以一定角度离开地面。

17. 转体踢腿动作:身体保持挺直,双脚固定在地面上,然后上半身以腰部为轴心向一侧转动,并抬起后脚踢出一脚。

六、倒立类动作18. 手肘倒立:俯卧在地面上,双手撑地,然后将身体抬起,使手肘承受身体重量。

19. 头顶倒立:趴在地面上,双手撑地,然后将身体抬起,头部贴近地面,双脚离开地面。

20. 墙壁倒立:背靠墙壁,双手撑地,然后将身体抬起,双脚贴墙壁,保持平衡。

以上就是幼儿街舞入门的20个基本动作,通过学习和练习这些动作,幼儿们可以逐渐掌握街舞的基本技巧,并在舞蹈中展现自己的才华和个性。

少儿舞蹈基本功训练技巧教学

少儿舞蹈基本功训练技巧教学

少儿舞蹈基本功训练技巧教学舞蹈是一种优美的艺术形式,对于培养儿童的艺术修养、体态优美和协调性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而良好的基本功是成为一名出色的舞者的基础。

下面,我们将介绍一些针对儿童的舞蹈基本功训练技巧。

一、平衡训练平衡是舞蹈中最基本也最重要的技能之一、训练儿童的平衡能力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1.独脚站立:让孩子们尝试用一只脚独立站立,用身体的重量分布在一个脚上,保持10秒钟到30秒钟。

可以先用近墙壁的方式进行,逐渐增加难度。

2.行走平衡:首先平衡训练需要固定的支撑物,然后引导孩子们在支撑物上行走,逐渐增加孩子身体的平衡能力。

3.独轮车训练:使用独轮车可以加强孩子们的平衡感,并培养核心肌肉力量。

二、柔韧性训练柔韧性是舞蹈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基本功。

增加柔韧性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1.身体拉伸:做一些基本的拉伸动作,包括手臂、腿部、腰部等部位的拉伸。

可以使用简单的瑜伽姿势进行拉伸。

2.分腿练习:引导孩子们坐在地上,双脚分开尽量往两边拉伸。

可以逐渐增加孩子腿部的柔韧性。

3.静态伸展:将孩子们的肌肉保持在一些拉伸位势,并保持一段时间。

三、力量训练力量是舞蹈中不可或缺的一项基本功。

增加力量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1.核心训练:包括仰卧起坐、平板支撑等动作,可以帮助增强核心肌群的力量。

2.腿部训练:通过靠墙下蹲训练、原地高抬腿等动作,可以增加腿部肌肉的力量。

3.腕臂训练:使用哑铃或者其他一些辅助器械进行手臂的力量训练,可以帮助孩子们增强持续舞蹈动作的能力。

四、灵活性训练提高舞蹈者的身体灵活性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1.骨盆扭转:引导孩子们扭转骨盆,帮助他们增加脊柱和髋部灵活性。

2.脖子和肩膀扭转:引导孩子们通过头部和肩膀的扭转,增加颈部和上背部的灵活性。

3.身体旋转:例如骑自行车、跳绳等运动可以帮助孩子们增加全身的灵活性。

五、节奏感培养舞蹈需要具备良好的节奏感。

以下是一些培养儿童节奏感的方法:1.音乐训练:通过各类音乐训练,让孩子们感受和把握节奏。

少儿舞蹈基本功教程

少儿舞蹈基本功教程

少儿舞蹈基本功教程少儿舞蹈是一门很好的兴趣课程,可以帮助孩子培养协调性、灵活性和身体平衡感。

下面是一个1200字以上的少儿舞蹈基本功教程,希望对孩子们有所帮助。

第一部分:暖身准备(300字)在开始学习任何舞蹈动作之前,首先要进行适当的暖身准备。

这有助于预防肌肉拉伤和其他运动伤害。

1.轻柔的拉伸:站直,双脚并拢。

先慢慢转动头部,然后转动肩膀、背部和腰部。

接下来,拉伸双手和腿部的肌肉。

让孩子感到肌肉逐渐放松。

2.轻松的有氧运动:可以进行一些轻松的有氧运动,如慢跑、跳绳或做简单的有氧操。

这有助于提高心率和血液循环。

3.轻微的关节活动:旋转孩子的手腕、踝关节和肩膀,这有助于关节活动和减少受伤的风险。

第二部分:基本动作技巧(400字)在学习少儿舞蹈基本功时,这些基本的动作技巧是必不可少的。

1.站姿:正确的站姿是学习舞蹈的基础。

孩子们应该保持身体直立,双脚并拢,脚尖向前,腹部收紧,身体重心平衡。

2.脚步技巧:孩子们可以学习基本的舞蹈脚步技巧,如步伐、踮脚尖、跳跃和旋转。

他们应该注意脚掌的着地方式、脚与地面的接触以及脚步的协调性。

3.手臂姿势:手臂的姿势对于舞蹈动作来说非常重要。

孩子们可以学习如何保持优雅的手臂姿势,如舒展手指、保持手臂的曲线和轻盈的运动。

4.身体对称:舞蹈需要身体的对称性和平衡感。

孩子们应该学会让自己的身体保持平衡,并注意身体的姿势是否对称。

第三部分:基本舞蹈动作(400字)在掌握了基本的动作技巧后,孩子们可以学习一些基本的舞蹈动作。

1.转身:学习如何优雅地转身是舞蹈中的重要部分。

孩子们可以练习单独的旋转动作,然后逐渐增加难度。

2.弯腰:学习如何优雅地弯腰是舞蹈中的一项基本技巧。

孩子们可以练习弯腰的动作,并逐渐加大幅度。

3.扭动:掌握扭动的技巧可以增加舞蹈的魅力和动感。

孩子们可以尝试不同的扭动动作,如臀部扭动、腰部扭动等。

4.跳跃:学习如何跳跃是舞蹈中常见的技能之一、孩子们可以练习不同的跳跃动作,如高跳、蹦迪跳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少儿舞蹈基本功训练
一、压腿
这是舞蹈基础训练中最为基本的训练内容,分别为压前、旁、后腿。

压腿的练习有助于打开学生腿部关节的韧带。

压腿时要注意腿部关节的直立,脚背向外打开绷直,并保持上半身的直立。

向下压至上半身和腿部之间的没有缝隙。

个别学生韧带太紧,在压腿的过程中不要苛求一定要压下去,保持正确的姿态,日积月累就可以拉长韧带,达到要求。

特别注意的是胯部要端正。

压旁腿和后腿的时候学生最容易出胯和斜胯,需要及时矫正。

在压旁腿时,同侧的手扶住把杆,另一只手臂紧贴在耳边,向腿上靠近并尽量向远处伸展,拉长旁腰。

压后腿时,注意肩膀端平,颈部不要缩,撑住头部别掉下去,并向后伸展。

伴奏带:选用节奏感比较强的音乐
二、压肩
这是打开肩部韧带的练习。

压肩时,双手臂伸直放在把杆上。

两腿之间的距离略等于肩宽。

头部和脊柱都要放松,向下压时能够感觉到肩部韧带被拉长。

伴奏带:中速,节奏舒缓2/4
三、推脚背组合
脚背的好坏因人而异,大部分取决于先天因素,但也不能忽视后天的训练。

在训练之前,从脚尖到整个大脚背都要活动开;训练时,双手扶把杆,挺胸抬头、收腹提臀,双脚并拢站好,先从单脚背训练开始。

1-2拍单脚脚后跟抬起,五个脚趾紧扒地面
3-4拍脚尖绷直,向墙内推,使整个脚背绷成月牙型
5-8拍换另一只脚,动作相同
双脚背练习亦同。

年龄小的学生在做此类训练中,注意力不集中,易低头去看自己和他人的动作,在做推脚背时,双脚容易打开,脚背推不起来,需要时刻提醒和规范动作。

四、把杆训练组合
少儿舞蹈培训与专业舞蹈训练有很大区别。

在做把杆上的动作组合时,不可能像专业学员那样的强度和难度。

除非是经过若干年业余训练,自身条件可以达到专业水平了才有能力做到难度和强度并举的动作组合。

少年儿童活泼好动,喜爱好玩有趣的动作,这就要求教师在编排这类把杆上的动作组合时,注意结构简单易学,学生有能力做到。

好玩好学,自然就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之在教学中不断给予学生以适当的鼓励和赞许,学生接受的就快。

基本的把杆动作组合:
1 (双手/单手)扶把,一位脚擦地组合
2 (双手/单手)扶把,一位脚蹲组合
3 (双手/单手)扶把,一位脚划圈组合
4 五位脚,单手扶把小踢腿组合
5 五位脚,单手扶把移重心组合
6 (双手/单手)转腰组合
这些组合,适宜于少年儿童的身体素质和接受能力,随着学生各
方面的不断进步,在此基础上加大难度,变换花样,达到舞蹈训练的要求。

五、踢后退
双手扶把杆小八字部站好,膝盖都要绷直,头抬起来平视前方。

在踢后退的过程中,上半身保持不动,不要侧身回头,胯不能松,脚背和膝盖都要绷直。

切忌身体前倾。

如果在反复强调,学生还是做不到位的情况下,可以先单一的联系控后腿即双手扶把杆,把一条腿向后抬起来,纠正学生的姿态,然后再过度到踢后退。

六、劈腿跳
是为学习中间大跳做好准备的手扶把杆的跳跃组合.在做这一动作跳起来时要注意双脚同时一前一后打开.打开过程中,绷直脚背,伸直膝盖,跳跃越高,腿叉越开越好.着地时,双脚快速收拢,两脚并起来着地.
七、大踢腿
是培养腿的力度和开度的训练.不论是前腿还是旁腿,都要保持上半身直立,中段夹紧,眼睛注视前方.踢腿的过程中,同样要注意脚背和膝盖的绷直.有许多学生在踢腿的时候,为了让腿部可以碰到身体,上半身极力向前够.这样做,颈部便往回缩,头向前探,双膝弯曲,非常难看.所以,在踢腿前要告诫她们,踢不高没有关系,最重要的是保持正确的姿态.在这一前提下,经过刻苦练习,腿会越踢越高,韧带越拉越长.在学生取得微小的进步时,要及时给予赞赏和鼓励.有些学生回家也经常自己练习,到课堂上教师可以明显的感到她的变化和提高,则更要适当的
给予称赞,否则就会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除了身体和腿要注意外,两只手臂也不能忽视.在踢腿的过程中,一定要保证手臂端平,不能放松下来.
八、下腰
年龄偏小的学生腰的柔韧性不错,但是手脚都没有力量,支撑不住身体,常常是用头顶住地面下腰.教师都要给学生以适当的帮助,保护她们,纠正下腰的姿态,告诉她们用力的部位和下腰法.
双脚打开至肩宽,双臂向上伸直,五指打开,手心朝前.下腰时,上半身向后仰,头抬起来向后找自己的脚后跟,身体和手都向脚后跟靠齐并往里卷.下好以后,手臂和膝盖都尽力撑直,眼睛看脚后跟.
对年龄偏大,有一定基础的学生,让她们做甩腰训练,加大训练强度.结束后注意做回腰练习:双脚并拢蹲下来,双手抱住双膝,头埋下来.教师顺着脊柱给学生做按摩,保护她们的脊柱不受到伤害.
九、劈腿
有利于拉伸学生腿部韧带.在训练时,注意脚背不能松弛.我们可以按照这样的顺序训练:
1 左脚在前劈腿,双手抱住左脚,控1-2分钟,然后腿不动,身体向后仰.有基础的学生可以让右手撑住地面,左手抓住后腿控住.
2 左脚在前的竖叉不动,身体向右转的同时变胯,变为横叉.双脚背不要趴倒在地面.上半身和脚背都要立起来然后上半身趴倒在地面,双手臂向前伸展.趴胯1-2分钟.
3 横叉不动,再向右转,变为右脚在前的竖叉.重复动作1
十、小跳组合
训练学生的弹跳能力.可以由简单的一二五位小跳,发展到相互交叉的综合性复合型小跳.小跳过程中,双膝直立,双脚背向外推开.着地时,脚尖先落,落地要轻,上半身不能前后摇晃.落地半蹲,上半身绷紧向下,臀部夹紧.
十一、舞蹈教学
根据学期开始时制定的教学目标,需要完成哪些舞蹈剧目和小的舞蹈组合,进行合理有序的安排.做到心中有数,循序渐进,按时保质完成计划.在教授舞蹈动作时,因为学生自身能力有限,接受和领悟能力不是很强,教师要有耐心,细致的讲解动作要领,告诉她们每一个动作手和脚要往哪里摆,眼睛看哪个方向.示范之后,要帮助学生摆好动作造型.每个课时保证2-3个新动作,复习上一课时的动作.
1 局部组合训练
比如手关节的训练--转指,培养四肢协调能力的训练等等,教师根据学生上课情况自己编排
2 背肌
在课程结束之前,让学生趴在地面,双手臂向前伸直,手脚同时抬起,用腰和腹部作为支撑点,做背肌训练.每组10-20个,一般一至两组即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