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舞的基本功训练
中国舞基本功训练顺序

中国舞基本功训练顺序中国舞基本功训练顺序中国舞是在民族民间传统舞蹈的基础上,经过历代专业工作者提炼、整理、加工、创造,并经过较长期艺术实践的检验流传下来的具有一定典范意义的古典风格的特色舞蹈。
下面是yjbys店铺为您收集整理的中国舞基本功训练顺序,感兴趣的可以看看哦!一、二、三级基本功训练要求蛙式压胯要求:腹股沟尽量贴地,双脚脚心相对。
横叉压胯要求:腿伸直绷脚直膝外开,身体前卧,腹股沟尽量贴地。
前压腿要求:腿直膝直脚绷,胯放松,脊椎拉长,小腹贴腿。
压旁腿1 要求:开胯,一腿折回,一腿伸直绷脚外开,背找腿。
2 要求:横叉打开,两腿直膝,脚背向上,大腿根转开,找脚背。
腰背肌要求:双臂夹耳起身抬头,双脚并拢上翘,快起慢落。
搬小燕要求:双手抓脚腕外侧,手脚同时尽量往上拉起。
俯式后弯腰要求:身体俯卧,双手腰间撑起腰,头胸腰顺次向后弯,头找屁股,双腿并拢。
(腿分开,脚找齐)跪下腰1 要求:双手抓脚腕,跨前顶,仰头找屁股。
2 要求:双膝跪地,双手夹耳,头胸腰依次向后弯,胯前顶,仰头找屁股,双手扩指手心扶地,指尖找脚。
下腰要求:身体直立,双手夹耳,由头胸腰顺次向后仰倒手撑地,仰头看脚,收紧腰胯。
抢脸1 要求:找到荡的感觉,脚尽量找头。
2 要求:双脚前点地,要控制住的.半抢脸。
四、五、六级基本功训练要求扶把练习把上擦地前擦地要求:以脚跟带动全脚半脚到脚尖点地,有延伸感,动力腿脚尖对主力腿脚后跟中国民族民间舞初级、中级基本功训练要求中国民族民间舞初级、中级基本功训练要求。
旁擦地要求:以脚尖带动经全脚,半脚到脚尖点地,有延伸感。
脚跟前顶,大腿跟转开。
后擦地要求:以脚尖带动经全脚,半脚到脚尖点地,有延伸感。
大腿跟转平,脚背向外,动力脚尖对主力脚后跟。
(注:擦地时保持上身直立,稳定,胯正。
)把上压腿压前腿要求:腿直胯正,基本做到脊椎拉长,小肚贴大腿。
压旁腿要求:双腿直立外开,胯正,基本做到后背贴大腿。
压后腿要求:单手扶把,外侧直腿在把杆上,大腿根外开,脚背向外,主力腿蹲,上身保持直立把上抬腿前抬腿要求:小八字位,动力腿经前擦地慢慢抬起45°脚跟向上顶,延伸感。
中国古典舞基本功训练教案

中国古典舞基本功训练教案中国古典舞是中国的传统舞蹈形式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
在学习中国古典舞时,基本功的训练是非常重要的。
基本功训练不仅能够帮助舞者打下坚实的基础,还可以提高舞者的舞姿、舞蹈技巧和艺术修养。
下面是一份中国古典舞基本功训练教案。
一、热身准备(15分钟)1.轻松地进行全身扭动,放松身体。
2.手臂多向上拉伸,预备进入动态训练状态。
3.简单的身体扭动和摇动,放松脊柱和骨骼。
4.腿部锻炼,包括踢腿和抬腿等动作,增加腿部的柔韧性和力量。
二、基本姿势训练(30分钟)1.舞蹈姿势:站立姿势,双脚并拢,身体挺直。
手臂自然下垂,掌心向内。
2.换脚训练:将重心移到左脚上,右脚外扬,曲线移至前方,再回到中央,重复以上动作。
3.手臂练习:向前展开双臂,从上到下,重复多次,增加手臂的活动范围。
4.腰部训练:双脚分开与肩同宽,身体向左弯曲,然后向右弯曲,重复多次,增加腰部的柔韧性。
三、基本步伐训练(30分钟)1.踏步:以站立姿势开始,向前踏出一步,然后将脚收回到原位,再向后踏出一步,重复此动作。
2.慢步:踏步的基础上,缓慢地移动身体,注意舞姿的优雅和平稳。
3.走步:跨出一大步,将另一只脚再次向前移动,重复此步骤。
4.跳跃:以站立姿势开始,向上跳起并将膝盖抬起,然后平稳降落。
四、身体平衡和转移训练(30分钟)1.单脚平衡:以站立姿势开始,将左脚抬起,并保持平衡。
然后将重心移到右脚,保持平衡。
2.双脚平衡:以站立姿势开始,将左脚抬起,保持平衡。
然后将右脚也抬起,保持平衡。
3.转移重心:以站立姿势开始,将重心移到左脚上,然后将重心转移到右脚上,重复此动作。
五、柔软度和灵活度训练(30分钟)1.腿部伸展:坐在地板上,左腿伸向前方,右腿上抬并弯曲,保持几秒钟,然后换腿。
2.腰部扭动:坐在地板上,双脚并拢,然后将上身扭向左侧,保持几秒钟,再扭向右侧,重复此动作。
3.背部扭动:坐在地板上,双脚并拢,将上身向左侧扭动,然后向右侧扭动,重复此动作。
中国舞有哪些基本功

中国舞有哪些基本功中国舞有哪些基本功相信大家都看过中国舞,但是大家知道中国舞的基本功都有哪些吗?知道要怎么训练吗?快来看看吧!中国舞的基本功压腿这是舞蹈基础训练中最为基本的训练内容,分别为压前、旁、后腿。
压腿的练习有助于打开学生腿部关节的韧带。
压腿时要注意腿部关节的直立,脚背向外打开绷直,并保持上半身的直立。
向下压至上半身和腿部之间的没有缝隙。
个别学生韧带太紧,在压腿的过程中不要苛求一定要压下去,保持正确的姿态,日积月累就可以拉长韧带,达到要求。
特别注意的是胯部要端正。
压旁腿和后腿的时候学生最容易出胯和斜胯,需要及时矫正。
在压旁腿时,同侧的手扶住把杆,另一只手臂紧贴在耳边,向腿上靠近并尽量向远处伸展,拉长旁腰。
压后腿时,注意肩膀端平,颈部不要缩,撑住头部别掉下去,并向后伸展。
压肩这是打开肩部韧带的练习。
压肩时,双手臂伸直放在把杆上。
两腿之间的距离略等于肩宽。
头部和脊柱都要放松,向下压时能够感觉到肩部韧带被拉长。
下腰年龄偏小的学生腰的柔韧性不错,但是手脚都没有力量,支撑不住身体,常常是用头顶住地面下腰.教师都要给学生以适当的帮助,保护她们,纠正下腰的姿态,告诉她们用力的部位和下腰的方法.双脚打开至肩宽,双臂向上伸直,五指打开,手心朝前.下腰时,上半身向后仰,头抬起来向后找自己的脚后跟,身体和手都向脚后跟靠齐并往里卷.下好以后,手臂和膝盖都尽力撑直,眼睛看脚后跟.对年龄偏大,有一定基础的学生,让她们做甩腰训练,加大训练强度.结束后注意做回腰练习:双脚并拢蹲下来,双手抱住双膝,头埋下来.教师顺着脊柱给学生做按摩,保护她们的脊柱不受到伤害.推脚背组合脚背的好坏因人而异,大部分取决于先天因素,但也不能忽视后天的训练。
在训练之前,从脚尖到整个大脚背都要活动开;训练时,双手扶把杆,挺胸抬头、收腹提臀,双脚并拢站好,先从单脚背训练开始。
1-2拍单脚脚后跟抬起,五个脚趾紧扒地面3-4拍脚尖绷直,向墙内推,使整个脚背绷成月牙型5-8拍换另一只脚,动作相同双脚背练习亦同。
中国古典舞基本功训练

中国古典舞基本功训练
中国古典舞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它包含了丰富的艺术表现形式和精湛的舞技
技巧。
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古典舞演员,首先需要进行基本功训练,下面我将为大家介绍
一下中国古典舞基本功训练的内容和要点。
1. 身体基本功训练
身体基本功训练是古典舞基础训练的重要部分,它包括平衡、力量、柔韧性等方面的
训练。
训练过程中,要注意保持身体的平衡,保持身体的挺拔和舞姿的流畅,同时提高身
体的力量和柔韧性。
4. 腰部基本功训练
腰部基本功训练主要包括腰部的柔韧性和力量的培养。
古典舞中腰部的活动性很强,
要求舞者能够进行各种转体和弯曲的动作。
在训练过程中,要注意提高腰部的柔韧性和力量,并能够灵活地控制腰部的动作。
6. 呼吸基本功训练
呼吸基本功训练是古典舞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主要包括深呼吸和腹式呼吸的培养。
在训练过程中,要注意提高呼吸的深度和舒适度,使其能够与舞蹈动作相协调。
中国古典舞基本功训练涵盖了身体基本功、脚步基本功、手臂基本功、腰部基本功、
眼神基本功和呼吸基本功等方面的培养。
通过系统的基本功训练,舞者能够全面提高技巧
水平,使舞姿更加优美、动作更加准确、情感更加丰富,展现出古典舞的魅力和艺术价
值。
中国舞基本功训练顺序

中国舞基本功训练顺序
中国舞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基本功训练至关重要。
中国舞基本功训练的顺序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身体基本技巧、身体灵敏度、身体平衡感、身体协调性、身体柔韧性和身体力量等。
以下介绍这些训练内容的详细情况:
1.身体基本技巧:包括舞姿、转体、抬阔腿、步法等基本技巧。
舞姿是以站立为基础的,要求保持良好的站姿,如两肩平、两耳朵在同一水平线上、两脚并拢或开脚距、两手下垂自然等,确立正确的姿态和舞蹈形体。
2.身体灵敏度:包括手、足、头、肩等部位的动作灵敏度。
通过各种手、足以及头肩部位的运动,提高身体的动作协调性和舞蹈节奏感。
3.身体平衡感:通过平衡练习,提高舞蹈时身体的可控性,保证能够完成各种难度的舞蹈动作。
4.身体协调性:通过上下半身的配合、交替以及左右半身的配合,掌握舞蹈技能的基本要求。
5.身体柔韧性:通过舞蹈中的柔软身体动作,训练身体的柔软性和灵活性,提高静坐力和轻盈感。
6.身体力量:通过立定跳、抬腿等训练动作,锻炼肌肉力量,保证舞蹈时的能量给予和动作的高度完成度。
在舞蹈基础功训练中,这些方面是互相联系的,相互依存的。
训练中要依据个人的基本素质,科学有序地进行。
训练时间要分散,频率逐步加大,将训练与实际演出相结合,提高舞蹈技能和表演能力,从而达到一定的艺术效果。
随着社会文化的不断发展,中国舞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其表演形式和表现手法更加多样化和丰富化,也需要我们通过不断地基
本功训练,提高自己的技艺水平,创作更为出色的作品,将中国舞推向全世界的舞台,展现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
中国古典舞基本功训练

中国古典舞基本功训练中国古典舞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它融合了中国古代文化、哲学、艺术和审美理念,具有独特的韵律美和内涵。
想要学好中国古典舞,首先需要进行基本功的训练。
基本功是舞蹈技能的基础,只有掌握了基本功,才能在舞台上表现出优雅、灵动的古典舞姿态。
下面将为大家介绍一些中国古典舞基本功的训练方法。
一、肢体柔韧性训练肢体柔韧性是中国古典舞的重要基本功之一,它能够增加舞者的舞蹈幅度和舞蹈效果。
为了训练肢体柔韧性,可以进行以下几种训练方法:1.伸展运动:首先进行身体的热身,例如扭动腰部、摆动手臂、伸展脚踝等,可以活动身体各个部位,增加关节的柔韧性。
2.拉伸训练:可以进行深蹲、抬腿、分腿、扩胸等动作的拉伸训练,可以有效地增加身体的柔韧性。
3.按摩放松:使用按摩器或按摩球按摩身体各个部位,放松肌肉,增加柔韧性。
二、平衡感训练中国古典舞需要更高的平衡感,才能展示舞者的稳定性和身体控制力。
下面是一些平衡感训练的方法:1. 单腿站立:将一只脚抬起,保持平衡,时间可以逐渐延长,可以进行不同的动作,例如手臂挥动、头部转动等。
2. 踮脚尖行走:将脚尖抬起,以脚尖着地行走,保持平衡,增加难度可以进行单脚尖行走。
3. 触地站立:将手臂伸直,身体前倾,手掌触地,保持平衡,可以逐渐增加保持时间。
三、扩展肢体范围的训练1.打开舞蹈幅度:用手臂或腿部进行扩展动作,例如手臂向外平伸、腿部分腿、腿部高抬等,可以逐渐增加舞蹈幅度。
2.练习舞蹈动作:通过不断重复练习舞蹈动作,逐渐提高肢体的舞蹈范围和柔韧度。
3.使用辅助器械:使用拉力带等辅助器械进行拉伸训练,增加肢体的可伸展范围。
四、燃烧体能的训练1.有氧运动:进行有氧运动,例如慢跑、跳绳、跳舞等,提高心肺功能和耐力。
2.力量训练:进行力量训练,例如举重、俯卧撑、仰卧起坐等,增强肌肉力量和爆发力。
3.灵敏度训练:进行反应速度和协调性训练,例如抓球、跳绳等。
中国古典舞教学基础训练内容及基本知识

中国古典舞教学基础训练内容及基本知识中国古典舞作为中国优秀的艺术文化遗产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为了能够正确地学习和表现中国古典舞,必须掌握基础训练内容和相关知识。
本文将介绍中国古典舞的基础训练内容以及学习中国古典舞所需的基本知识。
一、基础训练内容1. 身体基本功训练中国古典舞注重身体的柔韧性、协调性和力量的掌握。
在基础训练中,舞者需要进行身体柔韧性的训练,如拉伸、扭转、僵硬肌肉的放松等。
此外,还需要进行协调性和力量的训练,如平衡感的培养和肌肉力量的增强等。
2. 手势和姿势的练习中国古典舞注重手势和姿势的表达。
在训练中,舞者需要学习并熟练掌握各种手势和姿势的形式和含义。
通过反复练习,舞者可以使自己的手势和姿势更加准确、自然。
3. 步法的训练步法在古典舞中非常重要,它直接影响到舞者的整体形态和舞蹈的美感。
舞者需要学习并练习各种步法的基本动作,如轻盈的步伐、优雅的踮起脚尖等。
在训练中,舞者需要注重舞蹈的步伐节奏和步伐变化。
4. 身段和形态的塑造舞者需要通过训练来塑造自己的身段和形态。
在中国古典舞中,舞者的身段和形态应该显得优雅、端庄,同时又具有柔美的曲线。
舞者需要通过训练来改善姿势和身段,使其更符合中国古典舞的艺术要求。
二、基本知识1. 舞蹈音乐中国古典舞通常伴随着特定的舞蹈音乐。
舞者需要了解相应舞蹈的音乐背景和节奏,并与之配合。
在学习古典舞时,舞者还需要学习如何用自己的肢体表达音乐的旋律和情感。
2. 舞台礼仪古典舞是在舞台上表演的,舞者需要了解和遵循相应的舞台礼仪。
这包括正确的进入和离开舞台的方式、面向观众表演时的眼神交流等。
舞者还需要学习如何与其他舞者协作,以及与指导老师和观众互动。
3. 舞蹈剧目和文化背景中国古典舞有着丰富的剧目和深厚的文化背景。
舞者需要了解不同剧目的特点和风格,并通过学习相关的文化背景来更好地理解和表达舞蹈作品的内涵。
4. 身心调理和健康保护学习古典舞需要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健康状况。
中国舞基本功动作27个

中国舞基本功动作27个中国舞是一门含盖广泛的艺术门类,其中包含了地方戏曲、古典舞蹈、民族舞蹈等等。
它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特有的风格,使其在世界文化艺术领域中占有重要地位。
而中国舞的基本功动作,是任何一位想要学习中国舞蹈的人必须学习掌握的。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会介绍中国舞基本功动作的27个动作,并深入探讨每一个动作的意义和技巧,为大家揭开中国舞的神秘面纱。
一、抬腿:抬腿是中国舞基本功动作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动作。
不管是古典舞、民族舞还是现代舞,都有抬腿的动作在其中。
它可以锻炼舞者的腰腿肌肉力量,提高身体灵活度和协调性。
二、分腿:分腿则是中国舞中另一项非常重要的动作。
通过分腿这个动作,舞者可以令自己的动作更加华丽和炫目,更具乐感和节奏感。
三、转体:转体是中国舞中的一项非常基础的动作,它利用了人体的自然力量,运用几何学的原理,在不加外力的情况下,使身体旋转起来。
通过反复练习转体,舞者可以获得更为灵活的身体和优秀的舞蹈技巧。
四、压腿:压腿是中国舞基本功动作中比较基础的一项动作。
它主要通过舞者的腰腿肌肉,让舞者能够在高速运动中,获得明显的减速效果,帮助舞者掌握节奏和控制舞蹈的速度和力度。
五、跳级:跳级是中国舞中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动作。
跳级的技巧和姿态要求,不仅锻炼了舞者的身体灵活度和协调能力,同时也要求舞者细致入微的掌握力量,保证跳级时稳定。
六、探身:探身是一个非常优美的动作。
舞者通过向前的划动,逐渐将身体躯干压向下方,在突入之际,手中的物体突然抬起,形成一种惊艳之感。
探身动作的技巧,取决于舞者的平衡感和规律的训练,同时这动作也可以很好的锻炼舞者的腰腿肌肉、协调能力和灵敏度。
七、行走:行走是舞台上最基础的动作,也是最典型的中国文化表现之一。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行走被赋予了极高的艺术价值。
舞者要么步履匀净、大方,要么渐进、半欲半舍,要么提着长裙,羽衣飘逸,充满东方美感。
八、斜行:斜行是中国舞的基本动作之一。
在斜行的过程中,舞者需要通过重心的切换,充分锻炼肌肉的灵活性,同时突出动作飘逸的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舞的基本功训练
中国舞的基本功训练
一、素质训练
素质训练是对初学舞蹈的学生身体各部位的作用。
初学舞蹈的学生,对舞蹈的接触情况不同,在理解与接受能力方面也不一样,身体自然条件有很大的差异。
素质训练就是为了解决学生身体自然条件的差异,缩短学生身体素质和专业需要之间的距离。
素质训练可分为腰和腿的“软”“开”两个部分。
舞蹈是用人的肢体语言表达的,要使学生尽快达到肢体所需要的素质条件,应从“软”开始。
软度训练中可分为肩、胸、腰、腿、胯几个部分分别加强训练。
l、压肩胛带是训练肩和胸的软开度。
在训练过程中可用趴把杆前压肩胛带,也可以两人一组互相后拉肩胛带。
2、腰是身体运动的轴心。
腰的软度训练是为了增强腰部的柔韧性和灵活性。
训练中,我们可以用地面吊腰、把杆吊腰和下腰、甩腰来练习。
3、腿功是舞蹈中最重要的,舞蹈中一切舞姿和技巧都需要深厚的腿功才能完成。
训练中,把杆上压腿使腿内侧的肌肉韧带得以舒展达到软的效果。
而大踢腿则使腿部不仅有软度,还更加强了腿部肌肉的力量。
4、胯的软度即是髋部的开度。
舞蹈中,胯的作用也很大,可以扩大动作的空间范围,增大动作的幅度,使身体的下肢更具有表现力。
训练中,可用坐地分腿练习和躺地分腿练习。
趴青蛙、躺青蛙也是增强胯的软度的好方法。
二、形体训练:
形体训练即塑造身体的形态姿势,使身体各部位达到柔韧性、稳定性、协调性和灵活性,使整个动作更具美感。
形体训练是构成舞
蹈语汇的基本条件,是推向舞蹈艺术的必经之路。
在这里,一般分
为“扶把动作”和“离把动作”训练。
扶把动作是借助把杆进行对身体的柔韧、力量、重心、美感的训练。
主要以腰和腿的基本功训练为主。
腰在达到一定的程度下,必须柔韧地灵活地运用。
在把杆上,我们可以用胸腰、前旁后下腰、单腿前后下腰、跪下腰等训练项目。
腿的训练包括胯的开度、腿的力量、膝的直立、脚踝关节的柔韧灵活和脚背的绷提。
在训练中,可以围绕芭蕾基本元素“开、绷、直”来完成。
开:指髋关节向人体两侧外开。
腿部运动过程中,从髋关节到膝关节再到腕关节、脚趾尖全部向外转开,这样可以舒展人体的线条,使整条腿看上去更修长更具有表现力。
训练中,可以用蹲等练习。
绷:指脚背有力地绷提。
使脚的线条显得更加修长漂亮。
训练中可以用檫地、小踢腿、划圈、控制等项目练习。
直:指在动作中,主力腿和动力腿的膝盖都必须直立稳定。
训练过程中,在没有特定动作需要下必须要求直,使腿更修长优美,增
强了身体的表现力。
另外,扶把动作训练的应用可先用慢速或中速的音乐伴奏,然后再用快速的音乐。
但必须节奏鲜明,使学生易懂,从而增强动作的
记忆力。
离把动作训练主要训练学生在完全脱离把杆的'情况下身体做到
稳定性、协调性和灵活性。
通常都以小组合练习。
如离把的檫地、
控制、小跳、大踢腿等。
组合的音乐伴奏一般用四分二拍或四分四拍,采用一些欢快跳跃节奏鲜明的音乐可以增加学生对动作的兴趣,促进组合的完成。
三、技巧训练
学生在有一定的身体素质能力基础上,进行技巧训练。
技巧有一定的难度,是技巧性很强且富有表现力的舞蹈动作。
包括“转、翻、跳”等特技。
无论从数量、质量、速度及姿态等方面都要“精”。
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自身的能力、条件、特长来“因材施教”。
训练中,以单一项目反复训练为主,力求达到稳、准、动作流畅的
标准。
l、转即旋转,以身体垂直于地面的轴心,给予恰当的动力,沿
着一定的方向三百八十度的旋转运动。
旋转一般有原地自转,移动
转和空中转。
2、翻即翻身。
以身体的中心线为轴心,翻转三百六十度。
教学中,我们可以用腰翻身、点翻跟串翻项目进行训练。
3、跳就是跳跃,即在空中形成一中优美的造型姿态。
跳跃一般
有三个步骤:
(1)起跳。
“起法儿”身体快速离开地面,向腾空做好准备。
(2)腾空舞姿。
当人体重心想上最高点时做出的造型姿态。
(3)落地。
人体重心向地上掉下时应前脚掌先着地,过度到后脚
跟着地,膝关节屈曲,起到缓冲的作用,达到轻巧稳健。
四、舞姿训练
舞姿即身体的基本姿势形态。
舞姿讲究“手、眼、身、法”,是配合身体躯干、腿部、手臂、头和眼睛的协调性而完成。
基本舞姿
包括手脚的基本形态姿态,基本位置,部法的训练,配合腰腿功、
技巧形成一组具有高度的雕塑性、富有表现力的舞蹈动作。
教学中,应该遵循从简到繁,从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进行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