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音乐《童趣》优秀教案
三年级音乐下册第一单元 童趣教案

三年级音乐下册第一单元童趣教案第一单元童趣第一课《快乐宝贝》教学目标:1、让学生能用自然圆润的声音演唱本首歌曲。
2、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更加热爱、珍惜现在拥有的幸福生活。
教学重点:理解歌曲所表达的情感。
-----“快乐”教学准备:录音带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快乐吗?”让学生自由回答。
有的说“快乐!”有的说:“不快乐,家长让他们学习这个班,那个班都累死了!”那么教师接着问:“那你们想不想快乐?!”回答是肯定的,教师再接着说:“想快乐,那就来一起来听一首歌曲---快乐宝贝。
板书----快乐宝贝(二)展开新课:、教师有感情的范唱,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让学生把书打开,朗读歌词,体会歌词的含义。
3、教师让学生看书上,领唱和齐唱部分的歌词,有什么不同。
然后让学生练习:A、教师读领唱部分的歌词,学生读齐部分的歌词,让他们学着配合。
B、学生之间互相练习。
4、教师教唱本首歌曲:A、分句教唱。
B、分段教唱。
5、利用录音带,指导学生把唱的不准确的地方改正过来。
6、练习。
7、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
(三)小结:表扬在课堂上表现好的学生。
作业:让学生在课外多练习这首歌曲。
第二课时《对鲜花》年级:小学三年级教学内容:唱——北京民歌《对鲜花》听——黄梅戏《对花》创编活动——对花教学目标:、指导学生用活泼欢快的声音演唱北京民歌《对鲜花》,唱出民歌特有的韵味。
2、通过欣赏黄梅戏《对花》,初步感知戏曲的风格特点,感受民族音乐与民俗风情的丰富多彩,增添对民族民间音乐的喜爱之情。
3、能认识并唱出附点四分音符,了解并会运用“对唱”这一演唱形式。
教学重点:能够用一问一答的演唱形式表现歌曲活泼、诙谐的情趣。
教学难点:指导唱准附点四分音符的时值以及第三、第四乐句的音高。
教具准备:花卉图片、玫瑰花一支、装饰教室的鲜花、卡片、磁带、录音机教学过程:一、联系生活,激起共鸣引导学生观察教室的变化,揭示“花”的主题。
三年级下册音乐第一单元童趣教案

三年级下册音乐第一单元童趣教案第一单元童趣第一课《欢乐珍宝》教学目标:1、让同学能用自然圆润的声音演唱本首歌曲。
2、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同学更加喜爱、珍惜现在拥有的幸福生活。
教学重点:理解歌曲所表达的情感。
-----“欢乐”教学预备:录音带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老师提问:“同学们,你们欢乐吗?”让同学自由回答。
有的说“欢乐!”有的说:“不欢乐,家长让他们学习这个班,那个班都累死了!”那么老师接着问:“那你们想不想欢乐?!”回答是确定的,老师再接着说:“想欢乐,那就来一起来听一首歌曲---欢乐珍宝。
板书----欢乐珍宝(二)绽开新课:1、老师有感情的范唱,以提高同学的学习爱好。
2、让同学把书打开,朗读歌词,体会歌词的含义。
3、老师让同学看书上,领唱和齐唱部分的歌词,有什么不同。
然后让同学练习:a、老师读领唱部分的歌词,同学读齐部分的歌词,让他们学着协作。
b、同学之间相互练习。
4、老师教唱本首歌曲:a、分句教唱。
b、分段教唱。
5、利用录音带,指导同学把唱的不精确的地方改正过来。
6、练习。
7、检查同学的学习状况。
(三)小结:表扬在课堂上表现好的同学。
作业:让同学在课外多练习这首歌曲。
其次课时《对鲜花》班级:学校三班级教学内容:唱—— 北京民歌《对鲜花》听—— 黄梅戏《对花》创编活动—— 对花教学目标:1、指导同学用活泼欢快的声音演唱北京民歌《对鲜花》,唱出民歌特有的韵味。
2、通过观赏黄梅戏《对花》,初步感知戏曲的风格特点,感受民族音乐与民俗风情的丰富多彩,增加对民族民间音乐的宠爱之情。
3、能熟悉并唱出附点四分音符,了解并会运用“对唱”这一演唱形式。
教学重点:能够用一问一答的演唱形式表现歌曲活泼、诙谐的情趣。
教学难点:指导唱准附点四分音符的时值以及第三、第四乐句的音高。
教具预备:花卉图片、玫瑰花一支、装饰教室的鲜花、卡片、磁带、录音机教学过程:一、联系生活,激起共鸣引导同学观看教室的变化,揭示“花”的主题。
人教版小学音乐三下《童趣》《可爱的动物》word教案.doc

第二课可爱的动物教学内容:表演:《顽皮的杜鹃》《花喜鹊和小乌鸦》聆听:《森林深处的杜鹃》《赛马》教学目的:1.天上飞的杜鹃,地上跑的马,都是令人喜爱的动物,也都是人类的好伴侣。
在感受、体验以“杜鹃”、“马”为题材的四首作品的基础上,进行即兴创作演出活动,以抒发咱们对于动物的一片爱心。
2.认识低音、掌握八个音的音高与唱名。
唱好《顽皮的杜鹃》、《花喜鹊和小乌鸦》,并尝试使用八个音即兴创作4小节曲调,唱自己的歌。
教材分析:1、管弦乐《森林深处的杜鹃》管弦乐《森林深处的杜鹃》是法国作曲家圣-桑作曲的一部标题性的小规模管弦乐组曲,作者运用漫画式的笔调,惟妙惟肖地表现了标题的内部实质意义。
其音乐形象的造型活泼而自出心裁,诙谐而略带戏谑。
乐曲由十三首带有标题的小曲及终曲构成。
本曲是此中的第九首。
乐曲一开始就由两架钢琴奏出一串串密集的和弦,描绘的是一片深沉、浑厚、茂密的森林。
在这安谧、岑寂的气氛中,不时由单簧管奏出短促地相隔大三度的两个音,这是密林深处的杜鹃在不停啼叫。
钢琴高音声部所奏的和弦时而作旋律的连接,时而作同音的重复,在音区上也不断作高低的移位,仿佛是穿过林木罅隙的阳光明暗的变化。
杜鹃的啼声也时疏时密,最后,音乐渐弱,啼声消失,杜鹃向远处飞去。
2、南胡独奏《赛马》南胡独奏曲《赛马》描述了我国蒙古族人民在欢乐地度过节日、进行赛马盛会时的热闹而欢畅的排场,表现了他们对于草原、对于生活的无比热爱之情。
乐曲由3个部分构成。
3.歌曲《顽皮的杜鹃》这是一首曲调优美、词义简练、音乐形象光鲜的奥地利童谣。
歌曲以轻快活泼的节拍和清新流畅的旋律,活泼地表现了孩童在大天然中与顽皮的杜鹃游玩顽耍的情景,布满童趣。
歌曲为4/4拍、宫调式,采用由3个乐句加尾声的一段体结构。
4.歌曲《花喜鹊和小乌鸦》这是一首幼童寓言歌曲,用人格化修辞方式化的对于比手段评价花喜鹊和小乌鸦的“品格”,歌曲词曲结合贴切,平顺的叙述性音调,插入大跳音程加上波音的唱法,活泼的表现了两只鸟的形象。
2019-2020年人教版小学音乐三下《童趣》WORD版教案

2019-2020年人教版小学音乐三下《童趣》WORD版教案教学内容:1、聆听《猜调》和《木偶的步态舞》。
2、节奏问答并创编。
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猜调》和《木偶的步态舞》体验其童趣。
2、通过节奏问答活动,培养学生节奏创编能力。
教学重点:感受乐曲中速度的变化带来不同的情感教学难点:创编表演教学准备:钢琴、多媒体等附送:2019-2020年人教版小学音乐三下《童趣》《可爱的动物》WORD教案教学内容:表演:《顽皮的杜鹃》《花喜鹊和小乌鸦》聆听:《森林深处的杜鹃》《赛马》教学目的:1.天上飞的杜鹃,地上跑的马,都是令人喜爱的动物,也都是人类的好伴侣。
在感受、体验以“杜鹃”、“马”为题材的四首作品的基础上,进行即兴创作演出活动,以抒发咱们对于动物的一片爱心。
2.认识低音、掌握八个音的音高与唱名。
唱好《顽皮的杜鹃》、《花喜鹊和小乌鸦》,并尝试使用八个音即兴创作4小节曲调,唱自己的歌。
教材分析:1、管弦乐《森林深处的杜鹃》管弦乐《森林深处的杜鹃》是法国作曲家圣-桑作曲的一部标题性的小规模管弦乐组曲,作者运用漫画式的笔调,惟妙惟肖地表现了标题的内部实质意义。
其音乐形象的造型活泼而自出心裁,诙谐而略带戏谑。
乐曲由十三首带有标题的小曲及终曲构成。
本曲是此中的第九首。
乐曲一开始就由两架钢琴奏出一串串密集的和弦,描绘的是一片深沉、浑厚、茂密的森林。
在这安谧、岑寂的气氛中,不时由单簧管奏出短促地相隔大三度的两个音,这是密林深处的杜鹃在不停啼叫。
钢琴高音声部所奏的和弦时而作旋律的连接,时而作同音的重复,在音区上也不断作高低的移位,仿佛是穿过林木罅隙的阳光明暗的变化。
杜鹃的啼声也时疏时密,最后,音乐渐弱,啼声消失,杜鹃向远处飞去。
2、南胡独奏《赛马》南胡独奏曲《赛马》描述了我国蒙古族人民在欢乐地度过节日、进行赛马盛会时的热闹而欢畅的排场,表现了他们对于草原、对于生活的无比热爱之情。
乐曲由3个部分构成。
3.歌曲《顽皮的杜鹃》这是一首曲调优美、词义简练、音乐形象光鲜的奥地利童谣。
[人教版小学音乐三年级下册单元《童趣》教案]三年级英语下册人教版
![[人教版小学音乐三年级下册单元《童趣》教案]三年级英语下册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8bf54e83050876323112128a.png)
[人教版小学音乐三年级下册单元《童趣》教案]三年级英语下册人教版教学目标:1、让学生能用自然圆润的声音演唱本首歌曲。
2、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更加热爱、珍惜现在拥有的幸福生活。
教学重点:理解歌曲所表达的情感。
-----“快乐”教学准备:录音带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快乐吗?”让学生自由回答。
有的说“快乐!”有的说:“不快乐,家长让他们学习这个班,那个班都累死了!”那么教师接着问:“那你们想不想快乐?!”回答是肯定的,教师再接着说:“想快乐,那就来一起来听一首歌曲---快乐宝贝。
(二)、展开新课:1.教师有感情的范唱,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让学生把书打开,朗读歌词,体会歌词的含义。
3.教师让学生看书上,领唱和齐唱部分的歌词,有什么不同。
然后让学生练习。
4.教师教唱本首歌曲:A、分句教唱。
B、分段教唱。
5.利用录音带,指导学生把唱的不准确的地方改正过来。
6.练习。
7.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
(三)、小结:表扬在课堂上表现好的学生。
作业:让学生在课外多练习这首歌曲。
第二课时:《对鲜花》授课时间:教学内容:唱——北京民歌《对鲜花》听——黄梅戏《对花》创编活动——对花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用活泼欢快的声音演唱北京民歌《对鲜花》,唱出民歌特有的韵味。
2、通过欣赏黄梅戏《对花》,初步感知戏曲的风格特点,感受民族音乐与民俗风情的丰富多彩,增添对民族民间音乐的喜爱之情。
3、能认识并唱出附点四分音符,了解并会运用“对唱”这一演唱形式。
教学重点:能够用一问一答的演唱形式表现歌曲活泼、诙谐的情趣。
教学难点:指导唱准附点四分音符的时值以及第三、第四乐句的音高。
教具准备:花卉图片、玫瑰花一支、装饰教室的鲜花、卡片、磁带、录音机教学过程:一、联系生活,激起共鸣引导学生观察教室的变化,揭示“花”的主题。
1、导入师:同学们一定发现了今天我们的教室里多了许多缤纷的鲜花,没错,今天我们要学的歌曲正是与“花”有关。
人音版小学三年级下册音乐第3课童趣教案教学设计

人音版小学三年级下册音乐第3课童趣
教案教学设计
人音版小学三年级下册音乐第3课童趣教案教学设计
第三课《童趣》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学唱并表演《一只短笛轻轻吹》。
2、音乐知识:反复跳跃记号
教学目标:
1、学会唱并即兴表演《一只短笛轻轻吹》。
2、掌握反复跳跃记号。
3、通过学唱歌曲、即兴表演体验其童趣。
教学重点:学唱歌曲并表演。
教学难点:歌曲中笛子的模拟声的演唱。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随《一只短笛轻轻吹》伴奏音乐进教室。
2、师生问好。
二、学唱歌曲
1、师:课外,你最喜欢玩哪些有趣的活动?
2、学生自由说。
3、出示课件图片(傍晚,小男孩背着书包吹着笛子在山坡上赶着羊儿的画面)请学生说说小男孩喜欢在做什么。
4、引出新歌
5、课件出示歌谱歌词,学生边听赏边打出节拍。
6、再次感受,根据歌词自由创编动作。
7、那位小男孩吹出的笛声好听吗?引出难句(带衬词的那两句)
8、跟琴学唱这一句,并指导学生唱得短促、轻快。
9、老师与学生合作演唱第一段,学生唱所有带衬词的乐句,其余的老师唱。
10、即时纠正错误。
11、学生跟琴演唱第二段。
12、认识反复跳跃记号,在演唱中讲解实践。
13、图色快表示曲调顺序巩固
14、各种形式巩固练唱
三、创编表演
1、分组讨论,自选道具,设计表演唱。
(笛子、羊头饰、书包、鞭子等)
2、各小组展示、评议。
四、结束部分
随《一只短笛轻轻吹》出教室。
三年级音乐下册教学设计第三课 童 趣

三年级音乐下册教学设计第三课童趣第三课童趣教材分析1.歌曲(猜调)这是云南儿童游戏时唱的对歌,内容生动,形式生动,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诙谐的情趣。
2.管弦乐(木偶的步态舞)法国作曲家德彪西于1910年为其爱女写了题名为(小朋友们的角落)〔也译作(儿童乐园)〕,木偶的步态舞)是曲集中的最后一首。
曲中大量运用切分音和带顿音的八分音符,这是美洲黑人糕饼舞音乐的常用节奏,因此这首钢琴小曲成为欧洲音乐作品中汲取黑人舞蹈音乐的先例。
乐曲正以此描绘一个红眼黑面、毛发耸然、外形奇特的黑人小木偶跳舞的滑稽形象。
3.歌曲(一支短笛轻轻吹)这是一首曲调欢快生动,具有民歌风味的儿童歌曲。
歌曲以短笛的吹奏叙说了家乡的美景,赞美了生活的幸福,富有童趣。
4.歌曲(摇船调)这是一首流行在X的汉族人民喜欢的民间歌舞曲。
歌曲采纳了问答对歌的形式。
十分生动地表示了小朋友们在相互对歌时生动、快乐的情景。
节奏明快、紧凑,表达了客家儿童爽朗、生动的性格特征。
第—课时教学目标:1.扮演(一支短笛轻轻吹),体验其童趣。
2.从(猜调)中感想谜语的乐趣,课后搜集更多的谜语进行民间文化交流。
3. 掌握反复跳跃记号,进行即兴节奏问答的创作活动。
教学重难点:在学唱歌曲时结合歌曲学习认识并实践反复跳跃记号。
教学过程:1.谈话导入:一位小同学在山坡上、在草地上,一边放羊一边吹着笛子,是多么富有童趣。
请听歌曲(一支短笛轻轻吹)。
2.教师范唱(或听录音范唱)。
要求:听听歌曲唱什么内容,表达怎样的情绪。
3.商量歌曲内容,激发学习兴趣。
4.分句学唱:(1)难点突破,歌曲中笛子的模拟声节奏较复杂,前十六分音符、后十六分音符都在一句3小节内同时出现,有肯定难度,先给予突破。
先慢速度学唱曲调:当曲调唱熟后,再把歌词唱好,注意后十六分音符与前十六分音符的精确。
(2)学唱第—乐段前8小节与后4小节的曲调。
学唱时注意乐句的完整性。
这三个乐句,建议由同学在教师指导下,用视唱法学习曲调与歌词。
人教版音乐三年级下册童趣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童趣第一课时课题:《快乐宝贝》教学目标:1、这是一节以声乐为主、律动为辅的综合课。
学生通过自学和教师指导的学习方式,正确掌握歌曲的旋律、节奏。
2、为歌曲创编律动。
重点难点:1、用自然、真挚的歌声表现歌曲欢快、活泼的情绪。
2、为歌曲创编律动。
课前准备:《快乐宝贝》歌片、歌曲磁带。
教学过程:一、律动1、初听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首动感十足的歌曲,请同学们边听边跟着乐曲的节奏打拍子。
生:听音乐活动。
2、复听师:同学们的节奏感真强,这一遍我们再听的时候,请大家跟我一起做律动。
师生活动:跟着音乐做律动。
二、教唱歌曲1、范唱师:同学们的动作非常优美,现在请大家休息休息,听老师把这首歌曲给大家唱一遍(师范唱)。
2、接龙游戏师:这一遍,我请同学们和老师配合,唱的部分老师来完成,说的部分请同学们来完成(师生接唱)。
3、学唱歌曲师:请同学们看着歌片,跟着录音自己学唱歌曲。
生:自学歌曲。
4、指导纠正(1)说的部分切忌大声喊叫。
(2)衬词“噜啦”的咬字要清晰,突出快乐宝贝的得意心情。
(3)第16小节的“宝贝”用气息支持,唱满四拍。
5、巩固新授师:请同学领唱(1—2名)。
生:通过领唱、齐唱,用自然、和谐的声音表现歌曲欢快、活泼的情绪。
三、创编活动1、谈话师:歌曲中唱到的快乐宝贝是谁呀?生:是我们。
师:谁来说说你的快乐,让我们大家一起分享。
生:……2、创编律动师:同学们有这么多的快乐,让我们唱起来、跳起来,尽情展现我们快乐的生活吧!生:一边唱《快乐宝贝》,一边即兴表演。
随笔:学生们通过自学和教师指导的学习方法,正确掌握歌曲的旋律、节奏,并能为歌曲创编律动。
第二课时课题:《对鲜花》教学目标:1、通过歌曲学习,让学生熟悉对唱的这种形式。
2、在音乐学习过程中丰富学生的自然科学知识,并能根据自己对花卉知识的了解为歌曲续编歌词。
重点难点:学唱歌曲并能完成一至两段的歌词续编。
课前准备:电影《刘三姐》片断。
教学过程:一、导入1、请同学们观看电影《刘三姐》对歌的片断,看看影片中人们在做什么?2、介绍这种一问一答的演唱形式叫“对歌”,大家通过对歌,比谁机智、谁的生活经验丰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在教师弹奏钢琴的旋律下同学吹伴奏
(4)学习最后4小节口风琴伴奏
9.两组为一歌队一问一答(扮演、伴奏均由队员自身承当)
10.评价小结
11.猜谜语活动?
⑴各人把上节课歌词
⑷演唱创作新的歌词的《摇船调》并进行扮演
⑸单元小结:音乐与人的关系给我们带来童趣、乐趣
12.教学小结
3.再听范唱要求:能感悟到“摇船”的感觉如当你有感觉时请用摇船的动作为歌曲随同律动
4.用投影或幻灯打出歌谱(也可抄成歌片)让同学边听录音边做摇船动作边看歌谱反应快的同学可以随录音轻声哼
5.在教师的钢琴伴奏下分男女声(或小组)试唱歌曲教师从中获取反馈纠正个别乐句的错误如第3、4小节的一字多音和点节奏等
6.各人自学歌曲并设计扮演
7.各组排列成船形(四组4条船)教师手执口风琴到各组轮流伴奏(不带旋律曲谱见课本)全班同学随教师的口风琴伴奏边唱边观察各组的扮演(即兴)教师到一组中间该组就边唱边扮演各组唱一段歌词即间→答→问答师生评价
8.同学学习口风琴伴奏:?
(1)找到G音和G=1并顺次找到“1235”四个音
小学三年级音乐《童趣》优秀教案
教学目标:
1.扮演《摇船调》感悟谜语的乐趣课后收集更多的谜语进行民间文化交流
2.猜谜活动交流
3.单元小结
教学重难点:
1.感悟谜语的乐趣教具准备教学过程
1.由《猜调》导入:一问一答的歌曲上节课我们学了《猜调》今天我们再唱一首这样的一问一答歌曲
2.聆听(录音)范唱要求:能听出问什么怎样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