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翻译的技巧
_汉译英翻译常用技巧

_汉译英翻译常用技巧汉译英翻译是一项复杂而具有挑战性的任务。
为了提高翻译质量,翻译人员需要掌握一些常用的技巧。
本文将介绍一些有效的汉译英翻译技巧,以帮助译员更好地进行翻译。
1.理解上下文2.确定句子结构中文和英文的句子结构有时会有所不同。
在翻译过程中,翻译人员应该注意原句的结构,并确保翻译后的句子结构与英文的语法规则一致。
3.保持简洁中文通常会使用较长的句子来表达意思,而英文则更偏向于简洁明了。
在翻译过程中,翻译人员应该尽量避免使用过多的冗长句子,并选择简洁的表达方式。
4.使用专业术语很多时候,原文中会出现一些特定的专业术语。
在翻译过程中,翻译人员应该尽量使用与原文相对应的英文专业术语,以确保翻译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5.翻译固定搭配汉语中有许多固定的词组和搭配用法,这些搭配在英文中有可能不同。
在翻译过程中,翻译人员应该熟悉这些固定搭配的英文翻译,并根据上下文的语境来准确选择合适的翻译方式。
6.注意时态和语态中文和英文的时态和语态使用规则有所不同。
在翻译过程中,翻译人员应该根据原文的语境和动词的时态来选择合适的英文表达方式。
7.注意代词的使用中文中的代词使用频率较高,而英文中的代词使用较少。
在翻译过程中,翻译人员应该根据上下文的语境来确定是否需要使用代词,并选择合适的英文代词。
8.注意修饰语的位置中文中的修饰语通常紧跟在名词之后,而英文中的修饰语通常放在名词之前。
在翻译过程中,翻译人员应该注意修饰语的位置,并正确翻译。
9.注意词汇和词义的转换在翻译过程中,翻译人员应该根据上下文的语境,准确地选择合适的英文词汇和词义,并将其转换成英文表达方式。
10.注意语气的表达中文和英文的语气表达方式有所不同。
在翻译过程中,翻译人员应该注意原文中的语气,并选择合适的英文表达方式,以保持原文的语气和风格。
总之,汉译英翻译是一项需要技巧和经验的任务。
翻译人员应该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翻译技巧,以保证翻译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翻译的技巧学习

翻译的技巧学习
学习翻译技巧需要以下的方法和步骤:
1. 英语基础:提升英语语言能力是学习翻译技巧的基础,包括单词量、语法、阅读理解等。
建议多读英语原文,扩大词汇量,并通过听力练习加强语音和语调。
2. 目标语文化的了解:熟悉并了解目标语文化是进行翻译工作的重要前提。
了解目标语国家的词汇、习惯、文化背景和社会环境,有助于准确传达文化信息。
3. 解读语境:在进行翻译时,弄清上下文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理解上下文,可以更好地理解文本的意思并做出正确的翻译。
4. 练习阅读理解:阅读理解是提升翻译技巧的关键。
通过阅读各种类型的英语原文,包括新闻、小说、学术论文等,可以提高对语言表达和逻辑结构的理解能力。
5. 润色和编辑:在完成翻译后,应该进行润色和编辑,确保语法、标点符号和结构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6. 学习专业术语:特定领域的翻译需要掌握相应的专业术语。
在学习过程中,应该注重积累和学习相关的领域知识。
7. 学习使用翻译工具:熟练使用翻译工具可以提高翻译效率和准确性。
学习使用计算机辅助翻译(CAT)工具,如翻译记忆库和术语库等,可以提高工作效率。
8. 不断练习:翻译是一项需要不断实践的技能。
通过翻译各种不同类型的文本,例如新闻报道、商业文件和文学作品等,可以提升翻译的技巧和经验。
总之,学习翻译技巧需要不断地学习和实践。
通过提高英语能力、了解目标语文化、阅读理解和练习等方法,可以逐步提升翻译的水平。
英语翻译十大技巧

英语翻译十大技巧在今天的全球化时代,英语已经成为了一种全球通用语言,无论是在学校、工作场所还是日常生活中,我们都需要使用英语。
而对于许多非英语母语的人来说,翻译成英语可能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任务。
本文将介绍英语翻译的十大技巧,帮助您更好地应对这一任务。
一、理解原文在开始翻译之前,首先要确保对原文有一个清晰的理解。
仔细阅读原文,理解其中的意思、语境以及作者的写作目的。
只有通过深入理解原文,我们才能更好地传达原文中的信息。
二、根据上下文翻译时常我们会遇到一些具有多义性的词语,在翻译时需要根据上下文来进行选择合适的含义。
通过仔细分析句子所处的语境,我们可以更准确地翻译出这些词语的意思。
三、保持简洁明了英语一直以来都以简洁明了著称,翻译时也要尽量保持这种特点。
避免使用过于繁琐的句子结构和冗长的表达方式,保持句子的简洁性,能够使读者更容易理解所要传达的意思。
四、注意语法和拼写正确的语法和拼写是英语翻译中的关键。
犯下语法和拼写错误可能会导致误解和歧义。
要牢记英语的基本语法规则,仔细检查所翻译的内容,确保语法和拼写的正确性。
五、避免直译直译是一个常见的翻译错误。
有时,一个短语或句子在英语中的表达方式与原文完全不同。
在翻译时,应尽量避免直译,而是根据英语的表达习惯和习语来传达原文的含义。
六、了解文化差异英语的使用和表达方式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可能会有所不同。
在翻译时,要注意原文所处的文化背景,并尽可能将这种文化差异传达到译文中。
这样可以使译文更贴近原文的意思,同时也更容易被目标读者所理解。
七、重视语气和语调语气和语调在英语中承载了很多信息。
在翻译时,要尽量保留原文中的语气和语调,使译文更贴合原文的情感色彩。
这样可以使读者更加有身临其境的感受,更好地理解原文的意思。
八、遵循译者的道德准则作为翻译者,我们应该遵循译者的道德准则。
这包括尊重原文作者的原意,不添油加醋地篡改原文的含义,以及对译文进行客观和公正的表达。
我们应该始终忠实于原文,并尽力传达原文所要表达的意思。
翻译的八大常用技巧

作用与意义1. 重译法:为了明确、为了强调、为了生动2. 增译法:为了更忠实于原文的意思,而又更合乎译文的表达习惯3. 减译法:源语言与目标语言互换的时候增译法就成了减译法4. 词类转移法:语言之间表达习惯的差异迫使译文中词类发生改变,词序有时也随之变化5. 词序调整法:语言之间构成形式并非完全相同,做必不可少的词序改变6. 分译法:主要用于长句的翻译,有时存在于词语语义的分译7. 正反翻译法:由于语言的习惯差异---正话反说,反话正说8. 语态变换法:主要指英汉两种语言间的主动与被动语态的转换In the event of one of the contracting parties being attacked by Japan or any other state allied with it and thus being involved in a state of war, the other contracting party will immediate render military and other assistance with all means at its disposal.一旦缔约国的一方受到日本或者与日本同盟的任何国家之侵袭,因而处于战争状态时,缔约国的另一方即尽全力给与军事及其他援助。
We have to analyze and solve problems.我们要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A large family has its difficulties.大(家庭)有大(家庭)的难处。
Our old clothes and few sticks of furniture have been pawned or sold.这几件旧衣服和这些旧家具,当的当了,卖的卖了。
Lightly floats and drifts the boat, and gently flows and flaps my gown.舟遥遥以轻扬,风飘飘而吹衣。
高中翻译技巧总结总结教导学生翻译中的常用技巧和注意事项的经验

高中翻译技巧总结总结教导学生翻译中的常用技巧和注意事项的经验高中翻译技巧总结在如今日益全球化的时代,翻译成为了一项重要的技能。
尤其对于高中生来说,掌握翻译技巧不仅能够提高英语水平,还能为他们将来的学习和工作提供更多机会。
本文将总结一些高中翻译中的常用技巧和注意事项,帮助学生们更好地进行翻译工作。
一、理解源语言在进行翻译之前,理解源语言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要对句子的结构、语法以及词汇含义有清晰的了解。
理解源语言可以通过阅读原文多次、查阅词典和参考相关资料来实现。
另外,还可以借助现代科技工具,如语音识别和在线翻译软件等,来辅助理解源语言的含义。
二、抓住关键词在翻译过程中,抓住关键词是非常重要的。
关键词通常是文章或句子中最能准确表达核心意思的词语。
例如,当我们翻译一篇科技文章时,关键词可能是一些专业术语或者某个特定的科技概念。
在进行翻译时,我们应该注重翻译关键词,保证其准确传达原文的意思。
三、掌握语言风格不同类型的文章具有不同的语言风格,翻译时要根据原文的风格来选择适当的词汇和表达方式。
例如,新闻报道通常使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而文学作品则倾向于使用更加优美的词句。
因此,学生们需要多读多写,积累不同类型文章的翻译经验,以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四、避免字面翻译字面翻译是指直接将源语言的词语逐字逐句翻译成目标语言。
然而,由于不同语言之间存在文化差异和语言结构的不同,字面翻译常常会导致理解上的误差和语义的错误。
因此,在翻译时要避免字面翻译,而是应该根据上下文和语境进行翻译,以保证翻译结果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五、注意词序和词性变化不同语言的语序和词性变化有所不同,在翻译时要特别注意这些差异。
有些语言可能是主谓宾的语序,而其他语言则是宾主谓的语序,这就需要我们进行相应的调整。
此外,词性变化也是一个需要注意的问题,如名词变复数、动词的时态和人称等。
学生们需要对不同语言的语法规则有一定的了解,以便正确地进行翻译。
六、注意上下文和语境上下文和语境对于理解和翻译文章非常重要。
翻译的技巧整理

翻译的技巧整理
翻译是将一种语言的文字转换成另一种语言的过程。
在进行翻译时,有一些技巧可以帮助提高翻译的质量和准确性。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翻译技巧整理:
1. 理解原文:在翻译之前,确保对原文有清楚的理解。
理解原文可以帮助你把握主旨和上下文,从而更好地传达原文的含义。
2. 逐句翻译:将原文分成逐句或逐段翻译,以确保准确传达每个句子的意思。
不要试图跨越整个段落或文章来翻译,以免遗漏重要细节或产生歧义。
3. 保持语境:在翻译过程中,要注意保持文章的语境和风格。
根据原文的语气和表达方式选择相应的词汇和句式,以保持翻译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4. 选择恰当的词语:在选择词汇时要考虑其准确性和恰当度。
根据上下文和语境选择最合适的词汇,以确保翻译的准确性和易读性。
5. 避免字面翻译:避免简单的字面翻译,因为不同语言之间的表达方式和习惯用法可能不同。
要理解原文的含义,灵活运用不同的翻译技巧和表达方式。
6. 考虑文化差异:在翻译跨文化内容时,要考虑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
注意避免使用可能引起误解或冒犯的词汇或表达方式。
7. 反复检查和修正:在完成翻译后,进行反复检查和修正,以确保语法、拼写和表达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对疑惑或不确定的地方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和验证。
8. 不断学习和提高:翻译是一个不断学习和提高的过程。
保持学习和积累翻译技巧,了解语言的变化和发展,以提高自己的翻译能力。
总之,翻译是一项艰巨但有趣的任务。
通过理解原文,保持语境,选择恰当的词语和灵活运用翻译技巧,可以提高翻译的质量和准确性,确保翻译的命中度和传达效果。
英语翻译的技巧与要点

英语翻译的技巧与要点翻译是让不同语言之间进行有效沟通的重要手段,而英语作为世界上最广泛使用的语言之一,在国际交流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高效准确地翻译英语文本,以下是一些英语翻译的技巧和要点。
1. 理解语境在翻译英语文本时,理解语境是至关重要的。
语境包括上下文、文化背景、作者意图等。
只有深入理解语境,才能准确传达原文的含义。
因此,阅读并理解原文是翻译的第一步,不要仅仅停留在字面上的理解。
2. 灵活运用词汇和语法英语词汇和语法的丰富性为翻译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熟悉并灵活运用各种词汇和语法结构,可以帮助你更准确地表达原文的意思。
当然,避免过度使用生词和复杂的句子结构,以免造成理解上的困惑。
3. 注意文体和语气英语文本的文体和语气对翻译至关重要。
有些文本可能是正式的,需要遵循更为严谨的语法和词汇,而有些可能更为口语化,需要更加简洁和直接的译文。
因此,在翻译时要注意准确把握原文的文体和语气,并灵活选择合适的表达方式。
4. 沉浸式学习英语沉浸式学习英语是提高翻译技巧的关键之一。
通过阅读、听力和使用英语进行交流,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英语的语言特点和表达方式。
与母语为英语的人进行交流,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英语的语感和文化内涵,从而更好地翻译英语文本。
5. 利用工具和资源在翻译过程中,合理利用翻译工具和资源可以提高效率和准确性。
在线翻译工具如谷歌翻译、有道翻译等能够提供快速的翻译结果,但需要注意它们的局限性。
同义词词典、专业词汇表、语料库等资源也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翻译英语文本。
6. 重视修订和校对翻译是一个反复推敲和修改的过程。
不要只满足于第一稿的结果,要不断修订和改进翻译稿件。
在修订和校对过程中,注意纠正语法错误、澄清表达、提高流畅度,以达到更高质量的翻译作品。
总之,英语翻译的技巧与要点包括理解语境、灵活运用词汇和语法、注意文体和语气、沉浸式学习英语、利用工具和资源以及重视修订和校对。
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灵活运用这些技巧和要点,一定能够提高英语翻译的质量和准确性。
翻译的常用技巧

翻译的常用技巧
1. 熟练掌握词汇和语法:熟练掌握目标语言的词汇和语法是翻译的基础,可以帮助翻译者更准确、地道地表达原文。
2. 研究目标文化:了解目标文化的特点和习惯,可以帮助翻译者更加准确地理解原文,并选择合适的词语和句子结构表达它。
3. 意译与字面翻译相结合:对于一些文化差异和语言结构不同的语段,翻译者可以采用意译的方式,将原意表达出来,而不必拘泥于字面翻译。
4. 上下文把握:对于一些涉及到上下文关系的语句,翻译者需要在翻译过程中把握上下文,保证翻译的连贯性和准确性。
5. 保留原意:翻译者要尽量保留原文的意思,尤其是特定的文化或行业术语,避免过度解释或者误导读者。
6. 参考词典和辞书:翻译者可以参考词典和辞书,翻译一些难以理解或生僻的词汇,确保翻译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7. 与原作者沟通:在某些情况下,翻译者可以与原作者沟通,询问原文的含义和用意,以帮助更好地理解和翻译原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例2:Even before they were acquainted he had admired Osborne in secret. Now he was … his man
Friday.(W.Thackray:Vanity Fair)
【译文】在(他)没有认识奥斯本之前,就已暗暗地佩服他, 如今竟当上了……他的助手。
例1:He is a bicycle doctor.
【译文】他是自行车修理工。
【解析】“doctor”是“医生,大夫”,指掌握医疗知识,以治病为 业的人,通俗地讲就是给有病的人看病治病的人。“ a bicycle doctor”不是指“骑自行车去给人看病的医生”,而是指自行车哪儿 有了毛病,专门给自行车“看病治病”的人,只要明白这一点,就 可自然而然地联想到“修理自行车”的事,从而顺理成章地译成了 “自行车修理工”。像这种类似词组还有“TV doctor”(电视机修理 工), “radio doctor”(收音机修理工),“computer doctor”(电脑维 修人员), “a watch doctor”(修表师傅),“drill doctor”(钻 钎修理工),“play doctor”(修改剧本使其适于上演的人), “business doctor”([美]企业顾问)等等。
enchanted door.
A.喜欢这些书吧.里面有打开奇异世界之门的钥匙。 B.爱这些书和这把钥匙,才能打开美妙世界之门。 C.热爱书籍—打开美妙世界之门的钥匙。 答案:C
例3:My fault is, that I have been true to you. Oh,
Monsieur heretofore the Marquis, I pray you
【解析】这里的“Friday”译为“助手”是取之于笛福的《鲁滨
逊漂流记》(D.Defoe:Robinson Crusoe)。“Friday”是
Robinson的忠实仆人,借助联想,可将此处的“Friday”译 为“助手”,顺理成章,情理相似。
例3:Didn’t she swear she’d never again believe anything in trousers?
例1:Seeing his uneasiness,Mrs. Morris smiled.
A. 他不安的样子把莫里斯夫人给逗笑了。 B. 莫里斯夫人很高兴看到他尴尬的样子。 C. 看见他那副尴尬的样子,莫里斯夫人笑了。
答案:C
13
返回章重点 退出
例2:The love of books,the key that opens the
返回章重点 退出
有位文人曾说过:
“凡行文多寡短长、抑扬高下,无一定之律,而有一定 之妙。”搞翻译,选词遣字也求其之“妙”,要求句简词 精,传神达意,下笔于精妙之处,译出“丰姿”和“风 貌”。
例1:A gentleman is,rather than does.
(English For Today)
4
返回章重点 退出
4. 1 选词遣字 (Choice of Diction)
翻译如同制玉器一样,初具规模以后,还得精雕细刻, 舍得花些功夫,在文字上反复琢磨,精益求精,避免扑朔迷 离,晦涩莫辨,译出原文的色彩和风味。要做到这一点,一 要在语法结构上、意义逻辑上、选词遣字上尽力做到忠实原 文,务使文理通顺;又要仔细研磨,根据不同的文章体裁, 力求句简词精,译出雅致优美,译出抑扬顿挫,译出明白流 畅、简练畅达;还要有创造性、发挥性,沿着原文的思路、 按照原文的风格,敢于用生动活泼的语言,译出形式上适当 异化,意义上适当归化,结构上适当等值的文字来。
A. 他们的语言几乎不受任何谨慎动机的约束。 B. 任何谨慎的动机都约束不了他们的语言。 C. 他们几乎是爱讲什么就讲什么,根本没有考虑什么谨
慎不谨慎。
【解析】答案:C。译文A照字面译,令人费解;译文B是一个 主-谓-宾的句子,结构倒很完整,但意思仍不明白; 译文C句子虽然比较长一点,但表达自然流畅,符合汉 语习惯。
8
返回章重点 退出
例2:On October first,I shall have Czechoslovakia where I want her.
【译文】到十月一日,我叫捷克向东,她就不敢 向西。
【解析】“这种译法不但传神,忠实于原文的内容, 而且在形式上更贴切于原文”(俞家钲:1995)。在 译这句话时,就“have sb. where I want her” 可提这样几个设问点:是执行任务?有事?惟命 是从?还是敢怒不敢言?显然是“敢怒而不敢 言”,只要确定这一点,译成“叫她向东,她就 不敢向西”,惟妙惟肖地表现了两国之间的不正 常关系。
6
返回章重点 退出
例2:Every tree and every branch was encrusted with bright and delicate hoarfrost, white and pure as snow, delicate and defined as carved ivory.
【译文】绅士是天生的,不是做出来的。
【解析】要译好这句话,关键在“is”和“does”这两个词的恰当 处理上。这句话的意思是“在英国,绅士是天生的、世袭的,不 是任何人可努力做到的”。若译成“绅士是天生的,而不是通过 行为可做到的”,固然已传达了原文之意,但显得平淡无味,而 且也未同句短词精的原文合拍,亦未重现原文之风貌。译成“绅 士是天生的,不是强装的”,使译文话中有话,具有诙谐讽刺之 功,但离原文甚远。
答案:C
14
返回章重点 退出
man.
(Wordsworth)
A.这孩子把此人叫爸爸。 B.那孩子是这个男人的父亲。 C.成人是由幼儿长大的。 答案:C
例5:The key to success is not information.
It’s people.
是思维的动力,不难,则无须思索;设问排难才能
积极思维、主动探索求知,“深入角色”,体察入
微,讲求逻辑,细心揣摩,使译文文从字顺,读来
上口,听来入耳。
例1:Tomorrow is a minimum day, could you pick
me up at noon?
【译文】明天只上半天课,提前放学,中午来接我好吗。 【解析】“minimum”辞典意思是“最小的;最低的”,如“minimum wage”(最
【解析】答案:C 。译文A照搬英语原文的词序,译文别扭; 译文B比译文A要自然得多,但句子本身较短,而译文却 用了“虽然……但是”,显得罗嗦; 译文C是一个简单 句,“却”字表示转折,既表达了原文之意,又符合 汉语的习惯。
16
返回章重点 退出
例7:Their language was almost unrestrained by any motive of prudence.
11
返回章重点 退出
但是,这并不是说所有像这样的句子都可以如此这般地 去联想,有时也会碰到顺着联不上,想不起来的情形。这时可 以换一个角度,用“逆向”联想的办法来解决,照样也可获得 理想译文。
例4:He is as fit as a fiddle and now he is as cool as a cucumber.
9
返回章重点 退出
4. 3 追意联想 (Meaning-associating)
联想可拓宽思路,加深对原文的理解,有助于正确地表达原作的思 想。当然,联想不是毫无根据、海阔天空、不着边际的胡猜乱想,不能凭 猜测,而是要有一个“立足点”——意,可围绕这个“点”和这个“意” 进行积极思维、追意联想,方可获取理想译文。
【译文】她不是发誓此后再也不相信穿裤子的家伙了吗?
【解析】当提到“穿裤子的家伙”可自然联想到男人,但“译文 却不说‘男人’,而说‘穿裤子的家伙’,正是文字的俏皮 之处,表现出一种对男人的鄙夷态度;若译为‘她不是发誓 以后再也不相信男人了吗?’不但说话人的特殊态度看不出 来,文字也平淡无奇了。原文隐晦,译文还它隐晦。译得好, 属老到、传神的译文”(俞家钲:1995)。
A. 成功的关键不在于信息而在于人。 B. 成功的关键不在信息而在人。 C. 成功的关键不是信息,是人。 答案:C
15
返回章重点 退出
例6:He didn’t feel cold though he was wet to the skin.
A. 他不感到冷,虽然他湿透了。 B. 虽然他湿透了,但是他并不感到冷。 C. 他浑身湿透了,却并不感到冷。
教无定法,翻译亦然。关于翻译,方法亦多,如 直译意译、异化归化等,均有特点,各有千秋,只要 译者能考虑兼顾到功能、审美和读者这三方面,宜直 译就直译,能意译便意译,既能循规蹈矩神游于规矩 之内外,又能叛道离径游刃于语言文化的字里行间。 当然,即使最认真仔细的翻译,也永远不会十全十美, 这是由于语言使用习惯不同的缘故。
【译文】每棵树,每个枝桠,落上了一层薄薄的银
晶明亮的霜,像雪一样洁白纯净,像象牙一般精
致优美。 【解析】“branch” 译作 “枝桠” 显然比 “树枝”
美,几个形容词译成四字成语,译文无比漂亮优 雅。
7
返回章重点 退出
4. 2 设问排难 (Questions-raising)
翻译有两难:原文理解难、译文表达难。难,
返回章重点 退出
鲁迅先生曾说,“凡是翻译,必须兼顾着两面,一当然 力求其易解,一则保存着原作的丰姿,但这保存,却又常常 和易懂相矛盾:看不惯了。不过它原是洋鬼子,当然谁也看 不惯,为比较的顺眼起见,只能改换他的衣裳,却不该削低 他的鼻子,剜掉他的眼睛。我是不主张削鼻剜眼的,所以有 些地方,仍然宁可译得不顺口”。可见翻译不可“削鼻剜 眼”,应该允许“异”味存在,譬如一个民族、一个国家、 一种文化语言的差异、伦理道德的差异、风俗习惯的差异、 政治制度的差异等。但不论怎样译法,对“保持原作的风格, 忠实于原作的内容”,即“忠实、通顺”的要求都是一致的、 共同的,这便是自己翻译教学的实践和体会,对翻译的具体 操作和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