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印前图形文字处理技术

合集下载

《数字印前技术》课件

《数字印前技术》课件
《数字印前技术》PPT课件
目录
• 数字印前技术概述 • 数字印前技术的基本原理 • 数字印前技术的流程 • 数字印前技术的优势与挑战 • 数字印前技术的应用案例
01
数字印前技术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数字印前技术是指利用数字化工具和流程进行印刷品制作和输出的技术。
特点
高效、灵活、可定制性强,能够满足个性化、短版印刷等需求,降低生产成本 ,提高印刷品质量。
数字印前技术的应用领域
商业印刷
利用数字印前技术制作宣传册、 海报、名片等商业印刷品,具有 快速、灵活、高效的特点。
短版印刷
利用数字印前技术进行短版印刷 ,具有快速、灵活、环保的特点 ,适合小批量、高要求的印刷品 制作。
01
包装印刷
利用数字印前技术制作各种包装 盒、纸袋等产品,具有高效、环 保、可定制性强的特点。
02
03
个性化印刷
利用数字印前技术制作个性化印 刷品,如照片书、定制T恤、DIY 贺卡等,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 。
04
02
数字印前技术的基本原理
数字图像处理
数字图像处理是数字印前技术的核心,主要涉 及图像的输入、处理、编辑和输出等环节。
通过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可以对图像进行各种 调整和修饰,如色彩校正、对比度调整、锐化 等,以提高图像质量和满足印刷要求。
04
数字印前技术的优势与挑战
数字印前技术的优势
01
高效性
数字印前技术能够大大提高印 刷生产的效率,减少传统印刷 中繁琐的制版和校对过程。
02
精准度
数字印前技术可以实现高精度 的印刷复制,满足各种精细的 印刷需求。
03
可编辑性
数字文件可以随时进行编辑和 修改,方便快捷,降低了生产 成本。

数字化印前处理系统及流程

数字化印前处理系统及流程

数字化印前处理系统及流程实验一印前系统观摩实验一、实验目的和要求通过对印刷博物馆、实习培训中心、印刷工程系图文实验室的印前设备及相关技术资料的实地参观,了解印前制版技术的发展历程及基本原理二、实验基本内容1.图文混排技术:书籍中插图处理技术的演变(简单的石版雕刻技术、手绘插图排版技术)2.颜色处理技术的发展:简单的双色套印技术、木刻水印(饾版印刷技术)、照相制版技术、电分制版技术、整页拼版或高端联网技术、桌面出版技术3.木刻字、泥活字、铅字、铸字机、铸排机(Lino-Type, MonoType)、照相排字机、早期的汉字录入键盘。

4.各种印刷方式:凸版、凹版、丝印版、石版5.打样方式:模拟打样设备与数码打样设备三、实验设备、工具及材料1.印刷博物馆的各种呈列展示品:包括古代馆、近代馆、现代馆、机械馆。

2.实习培训中心的电子分色扫描系统:CP341高端联网系统3.图文处理实验室的桌面出版系统与数码打样:包括苹果电脑、RIP服务器、数字化工作流程、数码打样系统、扫描仪、激光照排机四、实验原理1.文字处理的发展历程:手工雕刻字-泥活字-铅活字-铸字机-铸排机- 照相排字-计算机排版2.图像处理的发展历程:木刻水印(石版印刷)- 照相制版–电分扫描–(扫描仪+软件)-数码拍摄技术3.分色技术的发展:单色印刷(石刻版、木刻版)-手工绘制(无版)-手工分色(木刻版、石版)- 照相分色(分色片)-电子分色(分色片)- 桌面系统的分色处理(分色片)– CTP 输出技术(直接印刷版)-CTPress技术(直接印刷机)4.总结:由手工劳动向计算机处理的开放性、减少并严格控制中间环节的直接输出记录方式进步。

五、实验步骤(观摩顺序)1.印刷博物馆-主馆1) 单插页的图文排版–手工着色与手工书写–胡正言木刻水印作品2) 泥活字-木活字-铅活字-各种形状的铅字版(圆弧形、平面形)-铸字机3) 分色与加网原理示意图与实物4) 丝印版与丝印作品5) 凹印版与凹印作品6) 照相排字机与汉字模版7) 中国最早的方正排版系统8) 德国古登堡展厅–了解西文字与西方印刷术的发展历程9) 石印机与石印版2.印刷博物馆–机械馆1) LinoType和MonoType铸排机2) 照相排字机3) 各种早期的汉字录入系统与键盘4) 各种照相制版设备5) 各种电子分色设备3.实习培训中心CP341高端联网系统4.印刷工程系图文实验室桌面出版系统包括扫描仪、计算机、相关软件、RIP、激光照机、数字化工作流程六、实验注意事项要求同学在参观现场时,分析各种方式之间的演变及相互间的联系,从而对印前生产环节的发展有一个整体、深刻的理解,建立各种制版工艺之间的思维连续性。

北京印刷学院《数字化印前图文处理》考试大纲及推荐书目

北京印刷学院《数字化印前图文处理》考试大纲及推荐书目

北京印刷学院2019年考研专业课初试大纲
《数字化印前图文处理》大纲
作为图像科学与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图像处理是本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

它以图像科学为基础,以数字图像处理、颜色视觉再现、图像
复制的原理及技术为支撑,重要研究图像的处理、复制及视觉再现。

图像处理与复制由图像基本概念、图像数字化、图像处理(频域变换/空域处理)、图像复制原理及技术、图像采集输入和成像输出技术等部分组成。

要求:
在掌握图像相关的基本概念,准确把握相关的定量描述方法,能够应用图像处
理的基本原理和技术分析并解决图像处理及复制中的问题。

第一章图像处理及复制的基本概念
【熟悉/掌握内容】
1. 基本概念:
图像/图像处理的定义、分类、应用领域。

图像再现的途径和手段、像素、加网的类型及特征。

精都考研()——全国100000考研学子的选择。

数字印前技术-第4讲 印刷图像信息处理

数字印前技术-第4讲 印刷图像信息处理

数字加网
所谓的数字加网就是采用无形的电子或 数字网屏完成网点的形成,其主要工具 是光栅图像处理器(Raster Image Processor,RIP),它可根据图文处理好 的信息自动对网点的大小、网点的角度、 网点的线数加以确定。
印刷分色与合成
彩色印刷品不同于单色印刷品的地方就 在于颜色再现。原稿上的颜色,是利用 光和色之间的关系,被再现在印张上的。
圆形网点无论是在亮调还是在中间调的 情况下,网点之间都是独立的,只有暗 调的情况下才有部分相连。
菱形网点综合了方形网点的硬调和圆形 网点的柔调特性,色彩过渡自然,适合 一般图像、照片的表现。
网点线数
网点线数是指单位长度(每英寸或每厘 米)内所排列的网点个数,用LPI或 LPCM表示。在习惯上也称之为“网屏线 数”或“网目数”。目前常用网点线数。
如果能将印版上的图文部分分割成无数 面积大小不同的小点,不同面积大小的 点着墨后,着墨的多少也就不同,在视 觉效果上也就表现出了不同的阶调层次。 同样,着墨的多少,也反映出了色彩的 千变万化。这些小点在印刷上称之为网 点,所以印刷上一定要采用网点来印刷。
加网方式
玻璃网屏加网 玻璃网屏是由垂直相交的等宽的黑线和
印张上单位面积内,点子的总面积小, 油墨复盖率低,反射光线多,吸收光线 少,给人以明亮的感觉,这样原稿图像 的浓淡层次,在印张上便可得到再现。
调幅加网(AM)
由于网屏的网孔呈现有序的排列,因此, 形成的网点在空间的分布不仅有规律, 而且单位面积内网点的数量是衡定不变 的,原稿上图像的明暗层次,依靠每个 网点面积的变化,在印刷品上得到再现。
彩色图像原稿的颜色要再现在印刷品上, 必须先经过颜色的分解(分色),再进 行颜色的合成(印刷)。

数字印前复习整理

数字印前复习整理

数字印前复习整理第⼀章4、印前图⽂处理中,根据处理技术不同,可将印刷品上的图⽂信息分为⼏类?它们各⾃的特点是什么?三类:图像、图形和⽂字。

图像是利⽤摄影或类似的技术,获得灰度或颜⾊深浅连续变化的⾃然景观影像,如果是彩⾊图像,其⾊彩也是连续变化的。

图形通常是由⼈⼯创作绘制或由计算机软件设计绘制⽣成,它是由⼀个个相互独⽴图形对象组成,这些图形对象⼜可以由⼀个个独⽴的的点、线、⾯、体⼏何元素和填充⾊组成。

⽂字是特殊的图形,在计算机内以编码的形式处理,输出时对字形的描述与图形类似。

能在屏幕上显⽰的⽤各种字符表⽰的词句,可分为⽂本⽂字和图形⽂字两种。

5、彩⾊复制过程中为什么要分⾊?传统印前分⾊是如何实现的?由于印刷⼀次只能印⼀种颜⾊,对于彩⾊图像⽽⾔,它的颜⾊⼀般都是⾮常丰富的,⽽且颜⾊⼜有各种渐变,印刷时我们不可能对每⼀种颜⾊都进⾏单独印刷,只有通过⾊料减⾊法的原理对图像进⾏分⾊,才可以实现图像的还原。

所以彩⾊复制过程中的彩⾊图像必须经历⾊彩的“分解”和“合成”两个过程。

传统照相分⾊技术中,颜⾊空间转换过程是在滤⾊镜分⾊照相的过程中完成的。

传统的照相制版分⾊是利⽤分⾊滤⾊镜吸收补⾊光,通过同⾊光的感光成像原理,完成从红、绿、蓝颜⾊空间到青、品红、黄颜⾊空间的转换。

6、什么是原⾊印刷⼯艺流程?专⾊印刷⼯艺流程?它们各适⽤于什么样的彩⾊原稿复制需求?原⾊印刷:由彩⾊连续调原稿的复制技术知道,印刷品上连续调原稿的⾊彩还原是通过CMYK不同⽹点⾯积率的⽹点叠印⽽成,这种由原⾊⽹点叠印还原原稿⾊的⼯艺⽅法称为原⾊印刷。

专⾊印刷:⽤已经调配好的油墨对印刷对象进⾏填⾊还原原稿⾊的印刷⽅式称为专⾊印刷。

专⾊印刷通常适⽤于以下情况:1)印刷⾊数较少的图形,对于颜⾊复杂图形原稿建议仍采⽤原⾊印刷⼯艺流程的原理复制。

2)若原稿是由细⼩的线划组成,使⽤原⾊叠印出图形中的细⼩点和线条是很困难的,所以对细⼩图形组成的原稿最好还是选择专⾊印刷⼯艺流程。

数字印前原理与技术

数字印前原理与技术

1.灰成分替代:是指分色时在整个阶调范围内部分或全部去除由黄、品红、青三色油墨叠印形成的灰色(包括独立的灰色、黑色像素和某一彩色像素中的灰色成分),由黑墨来代替的工艺。

(灰色成分替代是一种以黑色油墨在整个图像阶调复制范围内代替一部分或全部由彩色油墨叠印产生的非彩色颜色的工艺。

)2.拼大版:印刷机的印刷幅面通常为8开–全开,图文混排的单页还必须按照一定的规则组合成印刷幅面大小,这样才能晒制印刷版。

在印刷中,这一过程称为拼大版。

3.DTP:彩色桌面出版系统将图像、文字输入到计算机中,利用计算机进行图像的处理与工、图形的绘制,然後将图形、图像、文字拼合成整页版面,利用激光照排机将此电子版面输出,成为晒版原版。

4.采样:是指将空间上连续的图像变换成离散点集合的一种操作。

5.色彩管理系统:是将一种设备译码的数据(如扫描仪的RGB)转换成另一种设备数据(如打印机的CMYK)的系统6.加网:如果能将印版上的图文部分分割成无数面积大小不同的小点,不同面积大小的点着墨后,着墨的多少也就不同,在视觉效果上也就表现出了不同的阶调层次。

同样,着墨的多少,也反映出了色彩的千变万化。

这些小点在印刷上称之为网点,所以印刷上一定要采用网点来印刷。

RIP:也称为栅格图像处理器,它的主要功能是将数字页面描述数据转换成对应输出设备输出的“栅格图像”,即构成输出设备曝光点的二进制值输出文件,再控制输出设备输7.数字印前系统的内涵、系统构成:数字印前系统是以通用硬件和软件组合为基础,加上相应的印刷应用软件和印刷输出设备构建而成。

系统构成:(1)硬件组成:①输入设备,包括文字输入设备、图像和图形输入设备;②主机或工作站、③输出设备(2)软件组成:①操作系统:Mac OS、Windows ②应用软:文字处理软件、图形处理软件、图像处理软件、排版软件、拼大版软件、RIP软件、流程软件8.数字印前的基本工艺流程:9.印前工艺的主要处理对象及其输入方式:(1)文字:输入设备:①键盘②OCR字符阅读器(2)图形和图像;输入设备:①扫描仪图像输入设备②数码相机图像输入设备③数字化仪图形输入设备10.印前技术的主要发展阶段:(1)数字印前技术的主要发展阶段:文字照排系统彩色桌面出版系统 CTP印前系统(2)传统印前技术的主要发展阶段:手工制版照相制版电子分色阶段11.简要比较DTP(彩色桌面出版系统)和CTP工艺的异同点?(1)组成设备都包括硬件设备、软件设备12.灰平衡的含义:灰平衡是指由浅入深的整个阶调获得中性灰的三原色等效平衡,即中性灰颜色中C、M、Y的网点百分比关系灰平衡的意义:灰平衡的作用就是通过对图像的灰色调的控制,来间接控制图像的所有色调。

关于“数字印前技术”课程教学的几点思考

关于“数字印前技术”课程教学的几点思考

自古至今 ,颜色复制是 否准 确是印刷 中最 为 重要的一点 ,以前我们通过经验 的积 累,靠人眼识
别或者用很 多质量检测标准去检查。色彩管理技术
的 出现使得我们在复制再现颜色时准确性提高 了很 多 ,现在在很 多大中型企业得到普及应用。随着色 彩管理技术的逐步完善 ,色彩管理成为印刷 工程中
随着技术的发展和更新 ,彩色桌面出版系统、
直接制版机等数字印前设备的变迁以及相关图像和
字组版和拼大版 ,R I 技术 ,数字化工作流程P P D/ F
f 一一 ~ 、
印 质 与 准 010 刷 量 标 化211 .

一 … …


| l霉 z 薯 萋 ; 誊| I 蠢 j I| 毫
处理 。
四、改进教学方法
现 在 各种 新技 术 不断 出现 ,老 师 在教 学 中应 充
分利用这些技术来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在备课阶段 ,立足于教材 ,但不拘泥于教材 , 充分利 用学术期刊数据库 、公开 的网络资源等对相
应 的知识 点进 行 补充 和 扩展 ,保 证 学 生对该 知识 点 充 分掌 握。
再者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 ,与计算机相关的文
字录入、图像处理 、图形创建等操作 已经社会化 , 不再是印刷企业独有的专有技术。印刷企业承接的
原稿 多是处理好的图像和文字,印前 工作往往是从
组版和拼大版开始 的。因此 ,数字印前课程 内容的 中心也应 转移 到一些新 的内容 上 ,如组版 、拼 大 版、RP I及数字信息流的集成管理等 ,也就是说 印前 课程的内容中心已经沿整个印刷流程后移 ,内容重 点不仅仅是图像、图形和文字信息的录入以及单独
版 、照相 制版 ,变成 了数 字化信 息处 理方 式。

S4-2 数字印前

S4-2 数字印前


混合加网技术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网点混合方案

图像分成不同部分 中间调调幅,暗调亮调调频 调频方法分布调幅网点
2.原稿数字化

2.1 扫描仪类型与选择

类型

平台式 滚筒式 1.2.3.4.5.6.7.8 (P72)

选取考虑因素

2.2. 扫描仪概述
扫描仪 光、机、电一体化的,用于将各种形式的图 像信息输入计算机。

栅格化
RIP
页面描述语言
记录设备


解释: 还原:
S4-3 数字制版

1.拼大版和折手


借助于软件,将拼版由拼版台转移到显 示器上。 质量更高,降低对材料、空间和设备的 耗费

软件分类

设备无关 设备有关

2. 预打样

数字预打样

数字数据进行输出,尽可能精确的模拟所印制的 产品 软打样 硬打样(5种)

A. 平台式扫描仪工作原理

工作原理

主要扫描反射稿件,它的扫描区域为一块透 明的平板玻璃(多为A4或A3幅面),将原图 放在这块干净的玻璃平板上,原图不动,扫 描系统通过一个传动机构作水平移动,发射 出的光线照在原图上,经反射或透射后,由 接收系统接收并生成模拟信号,再通过模数 转换器转换成数字信号,直接传送到计算机 中,由计算机进行相应的处理后完成扫描过 程。
(1). 工作原理: 图像 采样(滤色片分色) RGB分 模数转换 符合标准的 色信号 色空间变换 图像文件 原稿 光电转换
(2). 结构: 扫描头 主板 光电转换元件 有中央处理器、模数转换器、接口; 完成数据图像转换、计算机接口、控制整个 扫描工作过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于印前这种具有多种图形设备的图形处理系统, 采用规范化设备坐标系是非常必要的,它可以被看成 一个抽象的设备,要输出到具体设备只要作适当的变 换即可。设备驱动器用于变换规范化设备坐标系到整 数设备坐标。
16
(2)矢量图形的绘制 绘制图元
图形软件提供将称为图元的基本几何结构(包括
已经介绍的点、直线以及矩形、圆、椭圆、圆弧、 Bezier曲线和样条曲线等 )组合成复杂结构图形的功 能。每个基本图元由输入的坐标数据以及属性数据 (包括色彩、线型以及点符的大小等)来指定。
6
矢量图形的特点: 使用数学公式和定位数据来描述诸如点、线条等基本元素 和复杂的组合图形对象,矢量图尺寸的任意变化,都不会 损失图形本身的质量。
任何一个图形对象都有一套自己独立的描述数据,并分别 独立存在。因此,它们知道自己的形状,知道自己与相邻 图形之间的关系(如压盖关系、相交关系等)。
7
(1)点 点是构成矢量图形的最小单位,一系列点的XY坐标
矢量图形的定义:
矢量图形是由一个个相互独立的图形对象组合而成, 而这些图形对象又是由标记点、线条、面、体等几何元 素和填充色、填充图案等构成。
矢量图形的表现:
在计算机显示屏幕上,图形的最显著的外在特征是 每一个图形对象都是一个独立的实体,它们可以在画面 上重叠,但又可以通过选择工具把它们重新分开。
13
(1)图形软件的坐标系统
图形软件是用坐标值来描述图形并定位图形的,在图形 描述过程中常见的坐标系有用户坐标系,设备坐标系和规范 化设备坐标系。
用户坐标系 用户坐标系为用户处理自己的图形时所采用的坐标
系,所用单位用户自己决定,是用户熟悉的坐标系。
例如在印前系统,PS的页面描述模式就是印前常用的坐标 系。它以页面左下角为坐标原点,坐标的度量单位为1/72英寸 (磅)。一张标准的8英寸×11英寸的页面为612磅×792磅。 PS的坐标系统可以移动旋转。
相互关系——拓扑关系 绘制图元的基本原理
矢量数据的结 构
计算机绘制图元的实质是将程序提供的这些图元 的坐标位置转换成所使用设备的相应操作。
(3)填充
路径可以填充。对于封闭路径,填充区域为封闭的 区域,如果填充一条开放路径,程序将在两个端点之间 绘制一条的线条路径并且填充组合后的路径,后为填充 增加的路径是不着色的,因此不可见的。
9
路径和填充
10
线划图一般都以矢量形式表示,这是因为矢量图有许多优点
矢量图数据量小,处理速度快,存储和数据传输方便。 矢量图能够把自己看做是对象,容易处理图形之间的相互 关系,因此,几何要素编辑灵活。
文字是特殊的图 形,在计算机内 以编码的形式处 理,输出时对字 形的描述与图形 类似。
3
第一节 数字印前图形处理机理和技术
一、图形页面定位描述 二、矢量图形的属性参数
4
一、图形页面定位描述 1、矢量图的概念 在计算机中表示图形的方法有两种:
矢量法,也称为参数法
以计算机中记录图形的定位参数(几何参数)和属 性参数(非几何信息)来表示。
点阵法,也称栅格法
例如用扫描仪扫描图形,获得的就是这种表示方法 的图形。
严格地说计算机领域只能把第一种描述方法的图形称
为图形或矢量图。而把后一种称为像素图或栅格图,有
时也混称为图像。本章介绍的是参数矢量图。
5
值得一提的是即使是矢量图,很多输出设备上输出时, 由于输出设备是用像素点组成的,只能将其转换为像素图 输出,例如显示屏、激光照排机等。
数字印前图形文字处理技术
1
主要内容: 第一节 数字印前图形处理机理和技术 第二节 数字印前文字处理机理和技术 第三节 文字和图形的存储格式
2
图形(Graphics)原稿
通常是由人工创作绘制或由计 算机图形软件设计绘制生成, 而不是从客观世界直接获取个个相互独立的图 形对象组合而成,而这些图形 对象又可以由点、线、面、体 等几何元素和填充色、填充图 案等构成
通用图形软件包是面对程序员的软件包,而专用图形 软件包是面对非程序员设计的,由于它的应用领域不同, 所以除了能生成图形外,还有其他的专用功能。
12
例如,印前图形软件Illustator就是专用图形软件, 它中间就含有专用的图形生成编辑的图形软件包, 由于它多半是用于广告创意设计,它的图形定位 精度相比地图制作的图形软件(ArcInfo)和计算 机辅助设计的图形软件(AutoCAD)要差,但是 它的所见即所得(反走样,色彩)要比其他强。 这说明专用图形专用软件包用于不同的领域,特 点是不同的。
14
设备坐标系
与一个图形设备相关联的坐标系叫设备坐标系。 例如常用的显示屏的坐标系常以分辨率为坐标单 位,而原点在左上角。激光照排机的坐标单位为DPI。 需要注意的是输出设备的坐标值均为正整数。
文件中的用户坐标如果要输出,必须转换成设备 坐标系才行。
15
规范化设备坐标系
把各个设备坐标系中的数据经过变换化为统一的 数据范围得到规范化设备坐标系。
图形精细度高,以任意比例缩放都不会降低图形的质量, 输出分辨率只受输出设备的影响。在任何输出设备上,基 于矢量的图形都能以机器的最高分辨率输出。
11
2、图形软件概述
图形软件通常可以分为两类:通用编程软件包和专用应 用软件包。
通用编程软件包提供一个可用于高级语言如C语言 的图形功能扩展集(如教材上介绍的“Visual C++中 MFC库以CDC类作为它的基本图形类,包含有许多成员 函数。CDC类提供了画点、线等图形的成员函数。”), 通用图形软件包包括生成图元,设置色彩和亮度值等基 本功能。
集定义了对象的形状和大小,坐标点不可见,但它确实 存在,并控制全局,当需要对图形进行修改时,必须首 先选取点,当点被选取时,呈可见状态。在印前出版软 件中,点可以分为端点、平滑点和角点。 端点、平滑点和角点
8
(2)路径
路径是使用印前软件创建的待着色的任何线条或形 状。一条直线、一个长方形和一幅图的轮廓都是典型的 路径。路径既可以是开放的,也可以是封闭的。封闭的 路径是一条连续的、没有起点或终点的路径。开放路径 的开始和最后结点叫做端点,两个端点不重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