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电气专业毕业设计说明书

合集下载

(完整版)电气自动化毕业设计指导书

(完整版)电气自动化毕业设计指导书

毕业实习及毕业设计(论文)指导书适用专业:三年制电气自动化技术电气自动化工程系2012年11月毕业实习及毕业设计(论文)指导书(适用于三年制电气自动化专业)第一部分毕业实习毕业实习是三年制电气自动化专业教学的最后一个实践环节。

根据本专业教学计划的安排,学生在完成教学计划所规定的全部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之后必须进行毕业实习,运用所学的知识,掌握的技能到生产一线实习、调研,在实践中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工作问题的能力,同时撰写实习总结报告,所有毕业生都必须参加毕业实习。

一、毕业实习的目的:通过毕业实习,学生直接深入到生产第一线实习,巩固并加深学生对己学过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深入实践、勤奋钻研的良好作风以及与人相处的能力;使学生尽早接触社会、接触实际生产、更快地适应社会,更好地适应岗位、增长应用能力,适应用人单位的要求。

为下一阶段的毕业设计收集必要的资料,做好技术、知识、资料的收集、整理等准备工作。

因此,《毕业实习》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从学校到工作单位的过渡阶段,学生必须重视并认真对待该过程的每个环节,仔细处理所遇到的每一个问题,以便顺利完成毕业实习和设计任务。

二、实习单位的选择:《毕业实习》是教学过程最后阶段重要的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实习单位的选择应充分体现本专业培养目标的基本要求。

因此,电气自动化专业的学生应优先选择具有新型设备的企业进行实习。

可到电厂、通用电子电器厂或其它厂动力与设备部门,也可选择电气自动化企业或电气自动化公司等生产或经营单位。

并根据实习单位的实际情况,按照毕业设计大纲中选题原则的要求确定设计课题(课题在任务书中选定或自选)。

三、毕业实习的内容和要求:(一)毕业实习的内容:1、了解供配电部门电气主接线方案、高低压设备的结构、型号、参数规格;调查高、低压开关室的布置、主要进出线及主变倒闸操作票制作。

了解二次回路的工作操作原理,型号选择等其他供配电知识。

除雪机毕业设计说明书

除雪机毕业设计说明书

封面机械电气工程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设计)题目:除雪机系统设计院(系):机械电气工程学院_________________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学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指导教师:_____________完成日期:2011年5月22日____________5.对课题提出的任务要求及实现预期目标的可行性分析----191.摘要我国北方冬季降雪量大,给各城市、园林、宾馆、别墅、庭院的道路,机场跑道与场区路面,林区运材道路,以及高速公路等的交通运愉工作造成了极大困难和不便,交通事故屡屡发生。

为了及时清除路面上的自然降雪,给交通运愉创造良好的安全条件,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在我国,传统的除雪理念是雪停后才开始除雪,由于路面积雪大多不能及时清理而被车辆碾压成实雪或冰,因此除雪对象实际上是压实雪。

在这种理念影响下,过去除雪机械的设计也主要是针对清除压实雪而开展的,并研制出各种清除压实雪的机械设备。

压实雪除雪机械设计技术难度较大,设备制造成本较高,除净率低,工作效率低,绝大多数压实雪除雪机需要大功率车辆作为配套动力,燃油消耗大,整套设备资金投入大,动辄数十万元,难以大量推广应用。

总结多年的除雪经验和体会及对各种除雪方式的比较,笔者认为机械化“实时除雪”才是科学合理的除雪方式。

从工程学的角度看,积雪被压实的过程需要消耗大量能量,雪被压实后再把它从地面上清除掉就要加倍消耗更大的能量和更多的时间,从而造成很大的浪费。

相比较而言,“实时除雪”所消耗的能量只有前者的几十分之一,是效率最高最省时省力的除雪方法。

目前欧、美等工业发达国家基本上都采用机械化“实时除雪”技术。

机械化“ 实时除雪”技术实际上就是使用散雪除雪机械在降雪过程中进行除雪,边下雪,边清除,多台除雪车保持一定距离成梯形队伍排列循环清理路面,过往车辆可在除雪车之间穿梭绕行而不影响交通,避免了积雪在路面停留时间过长而被碾压成实雪或冰。

机械毕业设计737隔水管横焊缝自动对中装置的设计说明书

机械毕业设计737隔水管横焊缝自动对中装置的设计说明书

毕业设计说明书设计题目:隔水管横焊缝自动对中装置的设计(机械电气部分)专业:班级:设计学生:指导教师:目录目录………………………………………………………………………………….1. 第一章隔水管横焊缝自动对中装置述的概…………………………..………………….3.第二章总体方案的设计………………………………..………………………….3.2-1设计任务…………………………………………………………….3.2-2基本工作原理................................................................4. 第三章机械部分的设计 (6)3-1V型块的模型设计………………………………………………….6.3-2导轨的设计………………………………………………………….7.3-3驱动轮装置的设计 (9)3-3-1 计算驱动轮所需的扭矩 (9)3-3-2 链传动的设计 (12)3-3-3 减速器的设计 (14)3-3-4 电动机的选用 (18)3-3-5 联轴器的选用 (19)3-3-6 轴的设计 (20)3-3-7 轴承的选用 (23)3-3-8 滚动轮的设计 (27)3-3-9 滚轮支承上盖的设计 (27)第一章隔水管横焊缝自动对中装置的概述快速接头隔水管系列产品,是湛江市南油集团合众公司特有的为海洋石油配套的专用产品,多年来经过不断的开发和改进,已形成了完整配套的技术图纸、成熟的生产技术、工艺流程和加工制造装备,与之相应的业务熟练的工程技术队伍和技术工人队伍。

新型快速接头系列产品有:*SR-30、SR-24、SR-20、*SR-16、SR-133/8系列产品。

本毕业设计的目的是将合众公司原来的生产设备改为自动化的设备,并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

本设计的主要要求:设计出一种针对*SR-30、SR-24、SR-20、*SR-16、SR-133/8系列产品制造中,对卷制成管状板材的内横、外横能进行自动对中的装置。

机械毕业设计说明书

机械毕业设计说明书

带式输运机摘要: 机械传动系统由一级齿轮减速机构和一级2K-H 行星传动机构组成。

齿轮减速机构起降速和初步扩大力矩的作用,2K-H行星传动机构不仅能够进步扩大力矩,降低转速,而且能够实现运动合成,实现过载爱惜。

在传动机构上把2K-H行星传动机构放在齿轮减速机构的后面,既充分利用了2K-H行星传动机构承载能力大的优良特性,又可幸免过载时对齿轮机构的产生过大的冲击力,2K-H行星传动机构的行星架采纳整体结构,其钢性好,承载能力大,制造方面,精度容易保证。

行星架与输出轴采纳了过盈配合与销连接,不仅能够传递较大的力矩,而且工作靠得住,在承载能力不变的情形下,制造容易,精度低。

行星架的装有支承套筒,并通过球面转动轴承在箱体中,其力学模型为两头简支,幸免了行星架悬臂梁安装的各类短处,而且可显著减少支承孔的轴向尺寸。

由于行星传动机构是作为一个运动合成机构来利用的,当液压马达通过蜗轮蜗杆带动内齿圈以不同的转速转动时,能够使输出轴的转速随之转变。

当输运机启动时,若是先时液压马达带动内齿圈转动,且其转速达到必然的数值,依照行星轮机构的工作原理可知,输出轴和输入轴都有可能转动。

可是由于输出轴与滚筒连接,其阻力矩专门大,而输入轴通过齿轮结构与主电动机的转子联结,其力矩较小,因此主电动机的转子与就会随之转动,适当调整液压系统,使此转动的转向与主电动机工作的转向一致,然后在启动主电动机,就能够够实现主电动机的空载启动。

当主电动机转速达到额定转速后,使液压马达依照必然规律降速,从而是输出轴依照必然的规律升速启动,实现主电动机先空载启动,在使滚筒均匀,平稳升速到额定转速的软启动。

关键词:齿轮轴,直齿轮,蜗轮蜗杆,行星轮系abstractThe mechanical transmission is moderated the organization and first class 2K-Hplanetary transmission organization to make up by the first class gear wheel. Gear wheel moderate organization play a role in lower the speed and expand the moment tentativelying , 2K-H planetary transmission organization can progress moment of expanding not merely, reduce the rotational speed, and can realize sports are formated , realize protecting in year. Put 2K-H planetary transmission organization in the gear wheel and moderate it in the back of the organization on the transmission organization, have already fully utilized great fine characteristic of mechanism bearing capacity of 2K-H planetary transmission, can avoid the too big shock power of production to the gear wheel organization in year , the planetary shelf of 2K-H planetary transmission organization adopts the whole structure, its rigidity is fine, the bearing capacity is large, making the respect, the precision is easy to guarantee . Planetary shelf and output shaft is it is it cooperate and is it join to sell to full of , can transmit greater moment not merely to adopt, and it is reliable to work , in a situation that the bearing capacity does not change , it is easy to make, the precision is low. Equiping with supporting the collet of planetary shelf, pass the sphere rolling bearing in the case body, mechanics its model simple to prop up for both ends, prevent planetary shelf all sorts of drawbacks that cantilever beam installed from, and can reduce the size of axial of supporting the hole notably . Because planetary transmission organization formate as one sport organization is it use to come, tooth enclose with different rotational speed when rotating in driving through worm gear worm as hydraulic pressure motor, can make the rotational speed of the output shaft vary with it . Hydraulic pressure motor tooth is it rotate to enclose in driving when when the transporting machine is started, if first, and its rotational speed reaches certain number value, can know a operation principle of organization according to the planet, the output shafts and axis of inputting may all be rotated. But because output shaft connect with cylinder, obstruction its square very heavy, input axle passgear wheel structure and main rotor connection of motor, its relatively the little with moment ,whose name is so main for rotor of motor and can turning thereupon, proper to adjust hydraulic pressure system, make transformation and main transformation unanimity that motor work that rotate this, then starting the main motor , can realize the unloaded start of the main motor . After the rotational speed of the main motor reaches the specified rotational speed , make the hydraulic pressure motor lower the speed according to certain law , thus the output shaft promotes starting rapidly according to certain law , realize the main motor is started unloadedly first , making the cylinder even , the soft start rising to the specified rotational speed rapidly steadily. Keyword: The axle of the gear wheel, straight gear, worm gear worm, the planet one is平行轴式可控调速装置机械系统设计目录第一章:系统传动原理设计第一节研究概况第二节机械传动系统的功能与关键制造技术第三节蜗轮锅杆传动设计第二章:系统传动设计第一节直齿轮传动设计第二节行星轮传动设计第三章:系统轴系设计第一节设计基础知识第二节输入轴的校核及分析第三节中间轮校核及计算第四节蜗轮蜗杆结构设计第四章:系统轴系校核第一节调心滚子轴承第五章:轴承的选用与校核第一节零件设计第六章:其它部件的选用与计算第一节零件设计第二节箱体尺寸的计算第三节减速器的与安装润滑第七章: 终止语第八章: 参考文献前言随着煤炭生产的进展,长距离,大运量,大功率带式输送机的应用愈来愈普遍。

机械工厂供配电系统电气设计毕业论文设计

机械工厂供配电系统电气设计毕业论文设计

机械工厂供配电系统电气设计毕业论文设计在机械制造行业中,供配电系统在生产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这个系统由一系列的设备和设施组成,包括发电机、变压器、断路器、开关和电缆等。

这些设备和设施的设计和配备会直接影响机械工厂的生产效率和质量。

因此,我们的毕业论文选择了机械工厂的供配电系统电气设计作为研究主题。

供配电系统电气设计包括了多个方面,如负载计算、设备选型、线路设计、接线方式和系统保护等。

其中,最重要的是负载计算。

我们根据机械工厂每个车间的总功率需求,计算出每个车间的负载,并进一步根据负载特点,选择相应的设备。

为了确保供配电系统的可靠性,设备选择是至关重要的。

具体包括发电机和变压器的容量和介质类型、断路器和开关的额定电流、电缆的截面积和材料等。

在选择中,我们不仅要考虑设备的性能和稳定性,也要考虑成本和使用寿命。

在进行线路设计时,我们还要保证线路的合理布局和合适的距离,以免因不当的设计导致电路短路、漏电等问题。

在接线方式选择时也需要注意,以免出现接错或接不牢等极端情况,避免出现短路或其他事故。

此外,系统保护也是电气设计中不可忽视的一环。

我们要保证系统在故障时能够及时跳闸,避免对设备以及人员的伤害。

对于系统的保护,我们可以使用保护继电器、接地保护和过载保护等方式来保护系统的安全和稳定性。

通过合理配置的保护和自动控制设备,可以有效地减少供电中断的几率。

同时,在电气设计中,我们也需要考虑到系统的扩展性。

为了适应不同生产情况的变化,我们在选用设备和搭建系统时也要考虑到未来的扩展需求。

因此,在设计时应排除冗余投资,低成本、高效建设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在实践中,我们还要认真解决设备运行中出现的问题。

比如,我们会遇到因设备老化、环境影响、因长时间运行导致的设备故障等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首先需要对设备进行诊断,找到问题的根源,然后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解决。

综上所述,机械工厂供配电系统电气设计需要考虑系统的可靠性、可扩展性、以及系统保护。

2019年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大专)毕业设计.doc

2019年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大专)毕业设计.doc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大专)毕业设计毕业设计(论文)是教学计划实施过程中集中实践环节教学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

为确保“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大专)毕业设计( 论文)工作规范、有序地进行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质量,根据“中央电大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大专)毕业设计( 论文)的有关规定,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实施细则。

(一)毕业设计(论文)的目的1.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接受工程师必须的综合训练,提高实际工作能力。

如调查研究、查阅文献和收集资料并进行分析的能力;制订设计或试验方案的能力;设计、计算和绘图能力;总结提高撰写论文的能力。

3.检验学生综合素质与实践能力,是学生毕业及学位资格认证的重要依据。

(二)毕业论文的撰写及要求1.资格审查学生在进行毕业设计(论文)工作之前,必须修完教学计划中规定的全部课程,并取得规定的学分2.撰写要求(1)学生应在教师指导下按时完成所规定的内容和工作量,编写符合要求的设计计算说明书,并正确绘制机械、电气与液压等工程图纸或独立撰写一份毕业论文并绘制其图表。

(2)学生依据课题任务,进行资料收集、加工、整理和正确使用工具书;掌握有关工程设计的程序、方法和技术规范,锻炼分析与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3)毕业设计说明书应包括与设计题目相关的阐述说明及计算,内容完整,文字顺畅,符合大专生毕业论文规范。

正文不少于3000字。

(4)毕业设计图纸能较好的的表达设计意图,图面整洁,符合制图国家标准,提倡计算机绘图。

3.毕业设计(论文)时间安排毕业设计(论文)的完成周期(从确定选题、安排指导教师开始,到毕业设计(论文)审核为止)不得少于一学期。

毕业设计(论文)一般在毕业前一期期末布置,毕业学期完成设计、审核和验收工作。

(三)指导教师资格及要求(1)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教师应由从事本专业的具有中级以上职务的教师,或聘请高等学校、科研单位等具有相应职称的教师担任指导。

机械制造专业毕业设计说明

机械制造专业毕业设计说明

长沙学院CHANGSHA UNIVERSITY毕业设计毕业设计题目:固定式带式输送机的设计学生姓名:文益峰学生学号:系部:继续教育学院专业班级:机械1301班指导教师姓名:刘裕职称中级工程师陈小平职称中级创业指导师二○一五年五月制目录第一部分过程管理资料一、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4)二、毕业设计(论文)中期报告 (6)三、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教师评阅表 (7)四、毕业设计(论文)答辩评审表 (8)第二部分设计说明书(或毕业论文)五、设计说明书(或毕业论文) (10)2015届毕业设计资料第一部分过程管理资料长沙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2015 届毕业生)系部:继续教育学院专业: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题目:固定式带式输送机的设计学生姓名:文益峰学号:指导教师:刘裕职称:中级工程师2015年5 月10 日长沙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系(部):继续教育学院专业: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长沙学院毕业设计(论文)中期报告长沙学院2015届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教师评阅表系(部):继续教育学院说明:各项成绩的百分比由各系部自己确定,但应控制在给定标准的20%左右。

长沙学院毕业设计(论文)答辩评审表长沙学院毕业设计(论文)答辩评审表2015届毕业设计(论文)资料第二部分设计说明书(或毕业论文)(2015届)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题目系部:继续教育学院专业: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学生姓名:文益峰班级:学号指导教师姓名:职称职称最终评定成绩2015年5 月长沙学院毕业设计(论文)点阵式LED字符显示器设计系(部):继续教育学院专业: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学号:学生姓名:文益峰指导教师:刘裕副教授2015 年5月摘要本次毕业设计是关于固定式带式输送机的设计。

首先对输送机作了简单的概述;接着分析了带式输送机的选型原则及计算方法;然后根据这些设计准则与计算选型方法按照给定参数要求进行选型设计;接着对所选择的输送机各主要零部件进行了校核。

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毕业设计任务书

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毕业设计任务书

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毕业设计任务书1.毕业设计题目设计与实现基于电气自动化技术的一些应用系统2.毕业设计的目的和意义电气自动化技术在工业生产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应用广泛、灵活性强。

本毕业设计旨在设计和实现一个基于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系统,以加强对该技术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通过此项目,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毕业生未来从事实际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3.毕业设计的主要内容和任务(1)进行市场调研和需求分析,确定应用系统的具体功能和特点。

(2)设计应用系统的整体架构,包括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

(3)选定合适的电气自动化技术,进行系统集成和参数配置。

(4)开发相应的软件程序,实现应用系统的各项功能。

(5)进行系统测试和性能评估,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6)撰写毕业设计论文,包括项目的需求分析、设计思路、实施过程、测试结果及结论等内容。

4.毕业设计的技术要求(1)熟练掌握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方法。

(2) 掌握相关软件开发技术,如C/C++、Java等。

(3)具备电路设计和调试的能力,对数字电路和模拟电路有一定的了解。

(4)了解常见的传感器、执行器和通信协议等。

(5)具备解决实际问题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5.毕业设计的进度安排(1)第一阶段:调研与需求分析,确定系统功能和特点,撰写任务书。

(2)第二阶段:设计系统架构,选定硬件设备,进行系统集成和参数配置。

(3)第三阶段:开发软件程序,实现系统功能。

(4)第四阶段:完成系统测试和性能评估,撰写毕业设计论文。

(5)第五阶段:准备答辩材料,进行项目答辩。

6.毕业设计的预期成果(1)完成一个基于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系统,包括硬件和软件部分。

(2)毕业设计论文,描述项目的背景、目的、设计思路、实施过程、测试结果及结论。

(3)系统测试报告,记录系统的性能评估结果。

(4)毕业设计答辩材料,包括项目的简介、技术实现、问题解决等内容。

7.毕业设计的评价标准(1)设计的完整性和创新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题目:推弯机设计
姓名:啜文博
班级学号:0608014401
指导教师:于峰
摘要
360º异形断面圆环在各生产部门有着广泛的应用。

但于受形状因素的约束,传统的绕弯、滚弯等弯曲工艺很难加工出这类弯曲件。

而目前的加工方法是将两个半圆形弯曲件连接成为一个360º圆环,这样使得工序繁琐。

在实验中已实现将此类型材弯曲件一次成型方法,本文将推弯实验应用到工业生产中。

根据实验工艺,改进了实验模具,使之适用于工业生产。

通过对几种不同的机械传动系统的比较分析,选择了一个最合适的传动系统,并设计了液压系统。

本文针对各种异形断面型材,使用推弯工艺一次推出了360º圆环,与传统型材弯曲方法相比,在型材弯曲件成型工艺方面有较大突破。

关键词推弯; 型材; 推弯机
Abstract
The once forming method of this kind of part has been achieved in experiment. In this paper the push-bending experiment is applied in the industrial production.
According to the experiment craft, the experiment dies are improved so as to be fit for the industrial production. Via the contrast of a few different mechanical transmission system ,the best transmission system is choosed , and the fluid drive system is designed.
In this paper aiming at every kind of abnormity section bent parts the bent parts with 360 angles are formed in once by push bending process. Contrasting with conventional bending process of profile, the more advancement is got in bending and forming process of profile.
Keywords push bending; section profile; push-bending machine
目录
摘要 (2)
Abstract (3)
目录 (4)
第1章绪论 (6)
1.1 引言 (6)
1.2 型材弯曲方法及国内外研究概况 (6)
1.2.1 型材弯曲方法 (6)
1.2.2 型材弯曲工艺国内外研究概况 (7)
1.3 弹复的理论研究 (8)
1.4 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 (9)
第2章型材推弯工艺及模具设计 (11)
2.1 引言 (11)
2.2 型材推弯工艺原理 (11)
2.3 推弯模具设计 (12)
2.3.1 两种设计方案 (12)
2.3.2 两种方案论证 (12)
2.4 本章小结 (16)
第3章机械传动与液压系统方案设计 (17)
3.1 引言 (17)
3.2 机械传动系统方案设计 (17)
3.2.1 三种传动方案 (17)
3.2.2 三种传动方案论证 (18)
3.2.3 机械传动系统方案的确定与电动机的选择 (19)
3.3 液压系统方案设计 (23)
3.4 本章小节 (24)
第4章技术设计及结构校核 (25)
4.1 确定主要零部件的几何参数与尺寸 (25)
4.1.1 机座 (25)
4.1.2 普通V型带 (25)
4.1.3 齿轮 (27)
4.1.4 轴 (31)
4.1.5 液压缸 (38)
4.2 型材推弯机装配图与部件装配图 (39)
4.3 本章小节 (41)
结论 (42)
参考文献 (43)
致谢 (44)
附录1 (45)
附录2 (4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