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建木作主要施工工艺

合集下载

仿古建筑木工施工方案

仿古建筑木工施工方案

仿古建筑木工施工方案仿古建筑木工施工方案一、项目背景仿古建筑是指以复制古代建筑为目的而建造的现代建筑。

在现代,仿古建筑成为一种流行趋势,被广泛应用于旅游景区、文化街区等地方。

木工施工是仿古建筑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可以通过木工把仿古建筑的特色和风格完美呈现出来。

二、施工方案1. 材料准备在建造仿古建筑时,要选择符合古代建筑特点的材料。

常用的材料有红木、檀木等,这些材料具有耐久、防腐的特点,能够保证仿古建筑长时间的使用。

在准备材料时,要确保材料的品质,以确保施工质量。

2. 设计方案在进行木工施工之前,要先制定详细的设计方案。

设计方案应包括仿古建筑的整体风格、细节部分的设计以及施工的步骤和流程等内容。

设计方案应符合古代建筑的特点和要求,并注重实用性和美观性。

3. 制作零部件木工施工的第一步是制作零部件。

根据设计方案,木工师傅要根据要求制作出不同形状和尺寸的木制零部件。

制作过程要注重精确度和细致性,确保零部件的质量。

4. 拼接组装制作好零部件后,要进行拼接和组装。

根据设计方案,根据大小、形状等要求将零部件进行组装,形成仿古建筑的骨架。

在拼接和组装过程中,要使用合适的工具和技术,确保零部件之间的连接牢固可靠。

5. 手工雕刻仿古建筑的特色之一是其独特的雕刻艺术。

在木工施工过程中,还要进行手工雕刻。

手工雕刻要根据设计方案中的要求进行,注重细节和精细度。

手工雕刻可以使仿古建筑更加美观,展示出古代建筑的特色。

6. 表面处理表面处理是木工施工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通过对木制零部件的表面进行处理,可以保护木材不受腐蚀和风化。

常用的表面处理方法有上漆、上蜡等。

在进行表面处理时,要注意平整度和光滑度,确保表面处理的效果。

7. 安装调试木工施工完成后,还要进行安装调试。

安装调试可以检查木制零部件之间的连接是否牢固,以及整体的稳定性和平衡性。

在安装调试过程中,要进行必要的调整和修正,以确保仿古建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三、施工要求1. 严格按照设计方案进行施工,确保仿古建筑的风格和特色;2. 木工师傅要具备一定的技术和经验,能够熟练操作木工工具;3. 施工过程中要注意安全,使用合适的防护设备,避免发生意外事故;4. 施工现场要保持整洁,注意防火和防盗;5. 施工完成后要进行验收,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要求。

古建筑木作营造技术

古建筑木作营造技术

古建筑木作营造技术1、古建筑的柱子的高度与直径是有一定比例关系的,柱高与面阔也有一定比例。

(1)小式建筑,如七檩或六檩小式,明间面阔与柱高的比例为10:8.柱高与柱径的比例为11:1.五檩、四檩小式建筑,面阔与柱高之比为10:7.另一种说法是柱高与柱径的比例为10:1,想想很多地方是变通的,是活的,没有完全的定式,因此都可。

2、收分:3、侧角:4、榫卯:榫卯连接是中国古建木结构的一大特点,中华匠人在对木、石等器具的架构中运用了榫卯。

榫卯的种类很多,应用在不同的位置叫法和作法也不同:(1)、牢固垂直构件的管脚榫、套顶榫;(2)、垂直构件与水平构件连接的馒头榫、燕尾榫、箍头榫、透榫、半透榫、大进小出榫;(3)、水平构件相交时用的:燕尾榫、刻半榫、卡腰榫、正交桁碗;(4)、程度与倾斜构件堆叠做安定感化的:栽销榫、穿销榫;(5)、水平与倾斜构件半叠时用的斜交桁碗、扒梁刻榫、刻半压掌榫;(6)、门扇用:银锭扣、穿带、抄手带、裁口、龙凤榫;(7)、斜交支撑构件的搭掌榫;榫卯的应用是古人在使用木材的过程中逐步优化发展起来的,今天的梁架结构更是千年的优化中脱颖而出的,榫卯的优点是拉结、稳固、防震抗震。

缺点(相对与现建):某些榫卯形式伤及木理,消弱了构件的良好应变和应力,因此木材的选料要精致,这点在封建统治下的官式建筑中尤为重要。

但是今天的仿建中就没有那么的约束力了。

这就是仿建的缺失吧!5、上出:6、步架、举架:相邻两檩中到中的水平距离称为步架。

举架为两檩中到中的垂直间隔除以响应的步架长度所得的系数。

一般小式五檩房:檐步五举,脊步七举。

(抬高:通常是相邻两檩的底面(平水)之间垂直间隔来计较)6.1举架(补):举架是中国修建带坡屋顶的XXX用之屋顶坡度的定法是有肯定制度的。

相邻两桁檩中至XXX垂直间隔称为举的高度。

举的高度与步架的长度之比即为举架(即屋面坡度)。

工程做法中有5、6、六5、七5、九举等名称,是指举架高与步架长度之比为非常之5、6、六5、七5、九等的意义。

古建筑木结构施工方案

古建筑木结构施工方案

古建筑木结构施工方案古建筑木结构施工方案(一)古建木构架制作古代建筑的房屋由柱、梁、桁、枋、橼等构件组成。

构架承接着屋顶的重量并将其传递至基础。

1、柱的制作方法:(1)选料(2)放十字中线(3)放八卦线(4)放好八卦线后,将柱料放回地面,并使面与面成水平,支稳后,用锛或斧子砍平直,弹上楞线,其她各方向以此法砍平弹线。

(5)将八方的每边边均分,把每个内角的1/3连接起来呈16边形,依每个角顶点为基点,在柱身弹线砍去楞角,刨光找圆,然后依柱头十字先在柱身上弹上中线。

(6)弹“井”线。

(7)画柱头线,柱脚线及榫卯。

(8)凿做榫卯。

2、梁的制作方法:(1)根据梁的长、宽、厚要求选料,并加一定富余尺寸打截。

(2)将打截好的荒料在场地上垫起20cm左右,支稳,画出梁头垂直中线,以此线向西测量出梁的宽度的一半各画出一条线,即梁的宽度线,用角房按迎头垂直线画出梁的底支线,再量出梁的厚度,然后依线砍去荒料,刨光。

(3)依迎头垂直中线,弹上梁的上、下两面中线。

用事先排好的杖杆点画出各种中线,用角尺画出中线。

再把梁的一个侧面翻转向上,在两端从底支皮向上画出平水线位。

再从平水线位向上按1/2桁径点出抬头线,再向上按梁总高的1/10点画出熊背线。

然后根据点画出的各线在梁身两侧弹上线。

再把梁翻转摆正,把杖杆上的梁长、步架分位,点画至梁的的正上面,用角心过画至梁上,将梁的两端桁位过画在梁的四面,首尾连接。

(4)用桁碗样板在梁的两端桁碗位画出桁碗。

在桁碗下部依中线画出垫板榫卯线。

然后在梁上皮瓜柱位置画出瓜柱的管脚榫卯口与角背的栽销口。

最后在梁下面两端画出与柱头馒头榫相交的卯口,尺寸按柱径3/10见方。

(5)梁上各线弹线画完之后,即可用锯锯到桁碗里稍过一点后,抬锯断肩,复弹上中线,在此中线两侧,按梁宽的1/4处各画一条线,留出2/4的鼻子位置,再用角尺以两则桁碗尺寸画出横线,然后用凿剔出桁碗、瓜柱管脚卯口与栽稍卯口,再用刨按熊背线倒圆楞。

古建筑木结构工程施工技术

古建筑木结构工程施工技术

古建筑木结构工程施工技术摘要: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人们逐渐提高工作及居住环境质量,在我国木结构建筑逐渐受到人们的青睐,有着广阔的市场开发前景,但我国木结构的研究和教育相对比较落后。

本文结合工程实践,对木结构结构的加工、制作及安装技术的控制要点进行了简单阐述,以供相关技术人员参考。

关键词:木结构;木斗拱;质量控制1.引言木结构建筑是中国户建筑结构形式中最具特色的,是我国传统文化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且天然材质使建筑具优越的承载能力及变形能力。

本工程所含单体包括戏楼、东、西厢房、围廊、南大门连廊,木结构总建筑面积:2508平方米。

本项目木结构工程将结合河洛地域的风俗传统,体现“古韵新风”的形象特色。

2.木结构施工工艺2.1.柱类木构件制作工艺流程:按柱两端迎头十字中线弹放柱身中线、升线→画柱头馒头榫、柱脚管脚榫、盘头打截线→画额枋燕尾卯口线、穿插枋卯口线→盘柱头、盘柱脚→开柱头馒头榫、柱脚管脚榫→凿卯→码放在指定地点以备安装。

(1)在柱料两端直径分出中线。

再用方尺画出十字中线。

弹线后根据柱四面好坏定出柱正面和侧面。

(2)按照丈杆及柱位、方向画定榫卯位置与柱脖、柱脚及盘头线,按所画尺寸剔凿卯眼,锯出口子、榫头。

.(3)升线弹出后,以升线为准,用方尺、画签围画出柱头和柱脚线。

柱头、柱脚都与升线垂直不能与中线垂直。

(4)馒头榫、管脚榫各按柱径的3/10定长、宽(径),榫的端部适当收溜,并将外端倒楞。

管脚榫截面通常做成圆形,大式柱子应在柱脚四周开出十字橇眼2.2五架梁、三架梁制作工艺流程: 弹放迎头分中线、平水线、抬头线、滚楞线→点画步架中线、瓜柱卯口位置线、梁头外端盘头线→过方尺画瓜柱卯口、垫板卯口、象鼻檩碗卯口、海眼卯口→盘梁头→凿卯→滚楞→码放在指定地点以备安装。

2.3檩类木构件加工制作工艺流程:打截荒料→放八卦线→弹檩身八方顺直线→砍八方→弹檩身十六方顺直线→砍十六方→刮圆净光→弹放中线画榫卯线、盘头打截线→盘头、开榫、凿卯→码放在指定地点以备安装。

园林工程古建筑木作工程修缮技术

园林工程古建筑木作工程修缮技术

中小 型的 修理 工程 ( 多 部 位 的情况 临 时开9 , 口 个 斗 棋都 要 拆卸 下 来
装 。
袈 时制 作
例 如棋 瓣 棋 眼 、昂嘴 、 拱 斗 常 明显

它们 的时 代特 征非 因此在 复制 此娄 构件 时
细部 纹样也 要进 行描 绘 ,将画 稿翻 印在
盘章编碍 :l 6 ( l 7  ̄ 5 0 ∞ 似 2 l n 8—2 0 g
中瞰分类 号:ri8 [96
收稿n期 :2 1 — 一 7 0l怖 l;
空献 赫忐码 :A
嚣 阿日期 : 0 一l 2 1埘 I l
Abt a l sr e:Chn no saln it ̄ a dbrla t iii in a dt eea ma y aci wo dbulig nhior a  ̄ l s n ad n iaej y o g hso n i in v lat n hr l c z o n n e nt o i n si s i l i d g re s d t c ca
证明 各攒 斗拱 中的 相 同构件 并不 完全 一致 。建 筑时 代愈 早 t1 现象 愈显 t. b:  ̄

斗 : 裂 为2 ,断 纹能 对齐 的 ,粘 接后 应该 继续 使 用 断纹 不能 对 劈 半 斗 耳断 落的 ,按 原尺 寸式 样补 配 ,粘牢 钉固 。 斗 “ 被压 扁超 过 03 m的 可 在斗 口 内用 硬术 薄板 补 齐( 平 c 应注 意 补板 的
bii ul ngwo drp i  ̄ h oo yha d o arI n lg s ̄ c m ̄at i ntep lcllof n in ul n s a e ntea tor x ein eo n ie f e o opci h  ̄ c t t a ce t i o b dig B s do h uh ’ e p r c fe gn e ng s e i p e l or n in ulig pO ̄ lo i  ̄c n … csf ce tb i n rt if n a d l el y

古建筑传统木工(木雕工匾额工)施工详细操作规定

古建筑传统木工(木雕工匾额工)施工详细操作规定

古建筑传统木工(木雕工匾额工)施工详细操作规定一、前期准备传统木工的施工需要有准确的设计图纸、详细的工艺流程(包括雕刻方式、样式细节等)、使用的材料等,因此在开始施工前应做好以下准备工作:1.1 设计图纸和工艺流程制定详细的设计图纸,包括尺寸、样式、位置、材料等方面的要求,同时制定相应的工艺流程,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

1.2 材料准备传统木工需要使用到优质的木材和工具,应在施工前确定需要使用的材料和工具种类、数量,确保材料和工具充足。

1.3 施工场地准备施工场地应做好清理、堆放材料和工具、设置安全防护等工作,确保施工场地整洁有序,严格遵守安全规定。

二、施工步骤2.1 型架制作型架是制作传统木工的关键步骤,应该先准确测量目标位置、结合设计图纸制作型架,确保型架尺寸、位置、水平等符合要求。

2.2 切割木料根据设计图纸的要求切割好木料,注意尺寸精准,表面平整。

2.3 签稿将设计图纸上的要求转移到木料上,必要时可使用传统工具线条和要素的刻画,一定要符合要求。

2.4 手工雕刻根据设计图纸要求和选择的木材纹路,将木头雕刻成所需的形态,保证样式细节符合要求。

2.5 磨光抛光将刻画好的木头进行磨光和抛光,满足设计要求、表面平滑度、光滑度、亮度等的标准。

2.6 安装或送交将木头部件安装在其应安装的位置,或将雕刻件和木料送交给安装部门做进一步处理。

三、注意事项3.1 安全操作施工操作中注意安全,使用安全帽、防护手套和抽风设备等安全防护设备,严格遵守生产操作规范,防止人身和财产损害的发生。

3.2 精益求精精益求精,做到精细、讲究,不断创新,提高传统木工艺水平,提高设计和施工的工艺可靠性和准确性。

3.3 执行标准严格执行标准,确保设计和施工的一致性,保证传统木工作品的长久保存并具备观赏价值,保护我国传统文化和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发展。

四、小结传统木工雕刻是一项古老而不失传统精髓的文化遗产,其作品深受人们喜爱,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

古建筑木作技术讲解

古建筑木作技术讲解

古建筑木作技术讲解古建木作技术1、古建筑的柱子的高度与直径是有一定比例关系的,柱高与面阔也有一定比例。

(1)小式建筑,如七檩或六檩小式,明间面阔与柱高的比例为10:8。

柱高与柱径的比例为11:1。

五檩、四檩小式建筑,面阔与柱高之比为10:7。

另一种说法是柱高与柱径的比例为10:1,想想很多地方是变通的,是活的,没有完全的定式,因此都可。

2、收分:中国古代的圆柱子上下两端直径是不相等的,除去瓜柱一类短柱外,任何柱子都不是上下等径的圆柱体,而是根部略粗,顶部略细,这种作法,称为“收溜”又称“收分”。

柱子做出收分,即稳定又轻巧。

小式建筑收分的大小一般为柱高的1/100,(柱高为3米,收分为3厘米,假定柱根直径为27厘米,柱头收分后直径为24厘米)。

大式建筑柱子的收分规定为1/1000。

3、侧角:为了加强建筑的整体稳定性,古建筑最外一圈的柱子的下脚通常要向外侧移出一定的尺寸,使外檐柱子的上端略向内侧倾斜,这种作法称为“侧脚”或“掰升”。

清代建筑柱子的侧脚尺寸与收分尺寸基本相同,即“溜多少,升多少”。

(外檐的柱脚中线按原设计尺寸向外侧移出柱高的1/100(或7/1000)并将移出后的位置作为柱子下脚的中轴线,而柱头的位置仍保持原位不动,这样就出现了柱根、柱头两个平面位置)柱子侧脚是在原设计尺寸的基础上将柱根向外侧移动。

3、榫卯:榫卯连接是中国古建木结构的一大特点,中华匠人在对木、石等器具的架构中运用了榫卯。

榫卯的种类很多,应用在不同的位置叫法和作法也不同:(1)、固定垂直构件的管脚榫、套顶榫、夹脚榫腰子榫卯;(2)、垂直构件与水平构件连接的馒头榫、燕尾榫、箍头榫、透榫、半透榫、大进小出榫;(3)、水平构件相交时用的:燕尾榫、刻半榫、卡腰榫、正交桁碗;(4)、水平与倾斜构件重叠做稳固作用的:栽销榫、穿销榫;(5)、水平与倾斜构件半叠时用的斜交桁碗、扒梁刻榫、刻半压掌榫;(6)、门扇用:银锭扣、穿带、抄手带、裁口、龙凤榫;(7)、斜交支撑构件的搭掌榫;……榫卯的应用是古人在使用木材的过程中逐步优化发展起来的,今天的梁架结构更是千年的优化中脱颖而出的,榫卯的优点是拉结、稳固、防震抗震。

古建木作技术(转载)

古建木作技术(转载)

古建木作技术(转载)木作基础篇1、古建筑的柱子的高度与直径是有一定比例关系的,柱高与面阔也有一定比例。

(1)小式建筑,如七檩或六檩小式,明间面阔与柱高的比例为10:8。

柱高与柱径的比例为11:1。

五檩、四檩小式建筑,面阔与柱高之比为10:7。

另一种说法是柱高与柱径的比例为10:1,想想很多地方是变通的,是活的,没有完全的定式,因此都可。

2、收分:中国古代的圆柱子上下两端直径是不相等的,除去瓜柱一类短柱外,任何柱子都不是上下等径的圆柱体,而是根部略粗,顶部略细,这种作法,称为“收溜”又称“收分”。

柱子做出收分,即稳定又轻巧。

小式建筑收分的大小一般为柱高的1/100,(柱高为3米,收分为3厘米,假定柱根直径为27厘米,柱头收分后直径为24厘米)。

大式建筑柱子的收分规定为1/1000。

3、侧角:为了加强建筑的整体稳定性,古建筑最外一圈的柱子的下脚通常要向外侧移出一定的尺寸,使外檐柱子的上端略向内侧倾斜,这种作法称为“侧脚”或“掰升”。

清代建筑柱子的侧脚尺寸与收分尺寸基本相同,即“溜多少,升多少”。

(外檐的柱脚中线按原设计尺寸向外侧移出柱高的1/100(或7/1000)并将移出后的位置作为柱子下脚的中轴线,而柱头的位置仍保持原位不动,这样就出现了柱根、柱头两个平面位置)柱子侧脚是在原设计尺寸的基础上将柱根向外侧移动。

3、榫卯:榫卯连接是中国古建木结构的一大特点,中华匠人在对木、石等器具的架构中运用了榫卯。

榫卯的种类很多,应用在不同的位置叫法和作法也不同:(1)、固定垂直构件的管脚榫、套顶榫;(2)、垂直构件与水平构件连接的馒头榫、燕尾榫、箍头榫、透榫、半透榫、大进小出榫;(3)、水平构件相交时用的:燕尾榫、刻半榫、卡腰榫、正交桁碗;(4)、水平与倾斜构件重叠做稳固作用的:栽销榫、穿销榫;(5)、水平与倾斜构件半叠时用的斜交桁碗、扒梁刻榫、刻半压掌榫;(6)、门扇用:银锭扣、穿带、抄手带、裁口、龙凤榫;(7)、斜交支撑构件的搭掌榫;……榫卯的应用是古人在使用木材的过程中逐步优化发展起来的,今天的梁架结构更是千年的优化中脱颖而出的,榫卯的优点是拉结、稳固、防震抗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11木结构整修加固
4.11.1柱子墩接
柱根部糟朽不超过柱高1/3时一般采用刻半墩接的做法,做巴
掌榫,墩接时上下口做暗榫相差,防止滑动、移位。墩接长度及铁箍
尺寸、数量应严格按设计要求及现状情况制作安装,珠子墩接前架设
扶住要支撑牢再卸载后墩接,确保安全施工。
4.11.2包柱根
柱根部糟朽深度不超过柱径1/4时,一般采用包柱根的做法,
先剔除糟朽部位,包柱根要严实,表皮层做防腐处理后,按设计要求
加铁箍做防腐,并要求铁箍而要低于柱表皮的5mm为宜。
4.11.3梁、枋整修加固
1、梁、枋挠度小于长度1/100局部劈裂时,按设计要求进行
加固。当挠度大于长度1/100时,出现严重劈裂和槽朽时,方按原规
格尺寸更换
2、裂缝深不得超过构件高度和宽度1/4,一般采用加铁箍加固
的做法。铁箍为两片V字形扁铁,加螺栓紧固,可单片大V字型扁铁
螺栓紧固。
3、梁、枋劈裂、裂缝,通常裂缝清理干净后灌注E-44环氧树脂
胶再加铁箍。
4.11.4额枋加固
额枋卯榫部位出现拔榫时,且榫部完好时一般原位归安,并用扁
铁拉拢左右额枋头
4.11.5檩整修加固
1、檩拔榫,归安后,加铁扒锯
2、檩下垂,檩下垂挠度小于长度1/100一般在檩上垫木板方可,
若挠度大于长1/100时那设计要求进行处理
3、檩劈裂裂缝超过5mm镶入木条修整,当劈裂长度超过2/3,
且深度超过檩径1/3时,采取铁箍加固处理。
4、檩上皮糟朽:檩跨中1/3方位和檩两端各1/3范围糟朽,糟
朽深度小于柱径1/5时,可采取剔除糟朽部位,按照原装补钉完成严
实。
4.12大木归安
1、大木归安准备工作。
(1)工具戗杆、牮杆、千斤顶、倒链。扎绑绳、垫木、小线、
水平尺,线坠等。
(2)搭设相应脚手架支护好戗杆,拆除先关墙体,拆除瓦面及
基底泥灰背等。
(3)木构架卯榫处木楔和卡口清除,如有铁箍应拆除
(4)外檐柱要弹中线和升线等控制线。
(5)归安、拨正时设专人观察、测量,确保归安复原位后,并
牢固支好戗杆,防止走动、移位。
(6)归安、拨正后,经监理验收确认后,即刻组织恢复相关墙
体、瓦面等事宜。
(7)拆除戗杆及相应的脚手架。
4.13大木构件更换
1、准备工作、
准备工具:千斤顶、倒链、戗杆、牮杆、扎绑绳、大绳、大
锤、撬棍、垫木、线坠
(1)线和木工工具等。
(2)更换木件运到现场,经检查方可使用。
(3)支搭好相应脚手架,起重平台。
(4)牢固支好戗杆和牮杆
(5)操作人员施工前做好安全技术交底和技术交底。
(6)拆下木件及时清出操作现场,确保文明安全施工。
(7)拆除部位从上至下边拆边标写编号,设专人管理,运至指
定存放场地,切勿淋浴和丢失。
2、大木构件安装
(1)安装顺序:由里向外,先拆后安,对号入座归位。
(2)安装时勤吊正,勤校核尺寸。
(3)安装后及时打牮拨正,经验收后安装椽望。直到屋面工程完
成方可拆除戗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