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多酚提取精制工艺及含量测定-溶剂萃取法
茶多酚及提取工艺

茶多酚学名:Camellia sinensis简称:GTP别名:茶鞣质、茶单宁英文名:tea Polyphenol,简称TP定义:是茶叶中类、类、酚酸类和类化合物的总称。
成分:可分为黄烷醇类、羟基-[4]-黄烷醇类、类、黄酮类、黄酮醇类和酚酸类等。
其中以儿茶素最为重要,约占多酚类总量的60%-80%;儿茶素类主要由EGC、DLC、EC、EGCG、GCG、ECG等几种单体组成。
茶多酚在茶叶中的含量一般在15%--20%。
在茶多酚中各组成份中以黄烷醇类为主,黄烷醇类又以儿茶素类物质为主。
儿茶素类物质的含量约占茶多酚总量的70%左右。
茶多酚的理化性质物理性状: 1 外观:棕黄、淡黄或淡黄绿色粉末。
2 性状:易溶于水及乙醇,味苦涩。
稳定性:在PH4-8 稳定。
遇强碱、强酸、光照、高热及过渡金属易变质。
最高耐热温度在1个半小时内,可达250℃左右,在三价铁离子下易分解。
安全性评价:无毒茶多酚具有很强的作用,其抗氧化能力是人工合成抗氧化剂BHT、BHA的4-6倍,是VE的6-7倍,VC的5-10倍,且用量少:即可起作用,而无合成物的潜在毒副作用;儿茶素对食品中的和类有保护作用,使食品在较长时间内保持原有色泽与营养水平,能有效防止食品、食用油类的腐败,并能消除异味【药理作用】1.具有很强的消除有害的作用。
2.作用。
3.作用。
4.对癌细胞的抑制作用。
5.抗菌、杀菌作用。
6.对艾滋病病毒的抑制作用。
【主要用途】实际上茶叶的许多作用都是因为茶叶中的茶多酚在起作用。
茶多酚可用于食品保鲜防腐,无毒副作用,食用安全。
茶叶能够保存较长的时间而不变质,这是其他的树叶、菜叶、花草所达不到的。
茶多酚参入其他有机物(主要是食品)中,能够延长贮存期,防止食品退色,提高纤维素稳定性,有效保护食品各种营养成份。
其主要用途如下: 1.用于糕点及乳制品对高脂肪糕点及乳制品,如月饼、饼干、蛋糕、方便面、奶粉、奶酪、牛奶等,加入茶多酚不仅可保持其原有的风味,防腐败,延长保鲜期,防止食品退色,抑制和杀灭细菌,提高食品卫生标准,延长食品的销售寿命。
茶叶多酚的提取、分离及鉴定

茶叶多酚的提取、分离及鉴定1. 引言茶叶中的多酚是茶叶香味、色泽和抗氧化性的重要成分之一。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利用茶叶多酚,对其进行提取、分离和鉴定工作显得非常必要。
本文将介绍茶叶多酚的提取方法、分离技术以及鉴定手段。
2. 茶叶多酚的提取茶叶多酚的提取方法主要包括常规浸提法、超声波辅助浸提法、微波辅助浸提法等。
常规浸提法是最常用的方法,通过将茶叶与溶剂接触,使得多酚从茶叶中被萃取出来。
超声波辅助浸提法利用超声波的机械和热效应,能够提高提取效率和速度。
微波辅助浸提法利用微波能对茶叶进行加热,促进茶叶多酚的溶解和转移。
提取方法的选择应根据实际需求和设备条件进行优化。
3. 茶叶多酚的分离茶叶多酚的分离方法包括对茶叶提取液的分离和对茶叶多酚的纯化。
对茶叶提取液的分离通常采用的是萃取、蒸馏、过滤等传统方法。
纯化多酚则需要通过柱层析、凝胶渗透层析等色谱技术进行。
色谱技术可以根据多酚的性质和分子大小,选择不同的分离材料和条件,以获得纯净的多酚物质。
4. 茶叶多酚的鉴定茶叶多酚的鉴定可以通过色谱技术和光谱技术来实现。
色谱技术包括薄层色谱、气相色谱和液相色谱等,能够分离多酚混合物,并通过比对标准品,确定多酚成分的种类和含量。
光谱技术主要包括紫外可见光谱、红外光谱和质谱等,通过对多酚的吸收和散射特征进行分析,可以确定其结构和性质。
5. 结论茶叶多酚的提取、分离和鉴定是研究茶叶化学组分的重要工作。
通过合理选择提取方法、分离技术和鉴定手段,可以提高多酚的提取效率和纯度,进一步深入研究其功能和应用。
茶叶多酚的提取、分离和鉴定工作仍然存在一定的挑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
以上是对茶叶多酚的提取、分离及鉴定的简要介绍,希望能对茶叶多酚研究工作有所帮助。
茶多酚提取工艺技术

茶多酚提取工艺技术茶多酚是一种天然的抗氧化剂,具有多种保健和药用效果,广泛应用于食品、保健品和医药等领域。
茶多酚主要存在于茶叶中,而茶多酚的提取则是将茶叶中的茶多酚分离出来,使其具有更高的浓度和纯度。
下面将介绍一种常用的茶多酚提取工艺技术。
茶多酚的提取通常采用溶剂提取法。
具体工艺步骤如下:首先,选择优质的茶叶作为原料。
茶叶的品种和质量将直接影响茶多酚的提取效果。
一般来说,新鲜的嫩叶茶含有较高的茶多酚含量,适合作为提取原料。
其次,将茶叶研磨成细粉。
茶叶的研磨有助于提高茶多酚的提取率,因为细粉更容易与溶剂接触,提取出更多的茶多酚。
同时,茶叶的研磨也有助于提高提取速度。
然后,将茶叶粉末与溶剂混合。
常用的溶剂有水、醇类溶剂和乙酸乙酯等。
不同的溶剂具有不同的溶解性和选择性,可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溶剂。
溶剂和茶叶粉末的比例通常为1:10-20。
接下来,进行超声波提取。
超声波提取是一种常用的茶多酚提取方法,其原理是利用超声波的机械震动作用,使茶叶中的茶多酚从细胞壁中释放出来,加速茶多酚的提取过程。
超声波可以提高提取速度和提取率,同时保持茶多酚的活性。
最后,进行溶剂蒸发和浓缩。
提取液中的茶多酚含量较低,需要进一步进行溶剂蒸发和浓缩,使茶多酚的浓度提高。
常用的方法有真空浓缩、喷雾干燥等。
茶多酚提取工艺技术的优化可以从多个方面进行。
首先,可以优化提取溶剂的种类和比例,选择与茶多酚具有较好溶解性和选择性的溶剂,提高提取效果。
其次,可以调整茶叶粉末和溶剂的搅拌速度和时间,促进茶多酚的释放和溶解。
此外,还可以对超声波提取条件进行优化,如超声波功率、频率和时间的调整,以提高茶多酚的提取率和质量。
综上所述,茶多酚提取工艺技术是一项复杂的过程,需要在茶叶的选择、研磨、溶剂选择、超声波提取和溶剂蒸发等方面进行合理的操作。
只有进行科学的工艺控制和优化,才能获得高质量的茶多酚提取物。
茶多酚的提取

实验名称:普洱茶多酚的提取研究及抗氧化作用的研究姓名:学号:桌号:一.实验目的1. 掌握从茶叶或茶叶的下脚料屮提取茶多酚的方法;2. 学:握用分光光度计测定茶多酚总量的方法;3. 棠握酒石酸铁比色法测定茶多酚的含帚:二.实验原理产物:茶多酚物理性质:茶多酚在常温下呈浅黄或浅绿色粉末.易溶于温水(40°C — 80°C) 和含水乙醇中;稳定性极强,在pH值4一8、250°C左右的环境中,1.5个小时内均能保持稳定,在三价铁离子下易分解。
1989年被中国食品添加剂协会列入GB2760-89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1997年列为中成药原料。
茶多酚是茶叶屮多酚类物质的总称,为白色无定形粉末,易溶于水。
茶多酚具有很好的抗氧化活性, 且抗氧化性优于丁基羟基茴香瞇(BHA)、二丁基羟基甲苯(BHT)、叔丁基对苯二酚(TBHQ)等。
国内外学者对茶多酚进行了急性毒性、亚急性毒性和各种药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茶多酚安全无毒。
茶多酚不仅是一种新型的天然抗氧化剂,还具有明显的抗衰老、消除人体过剩的白由基、去脂诚肥、降低血糖、降低血脂利胆固醇、预防心血管疾病、抑制肿瘤细胞等药理功能,在食品加工、医药、口用化工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化学性质:茶多酚是从茶叶中提取的全天然抗氧化食品, 具有抗氧化能力强,无毒副作用,无异味等特点。
离子沉淀法提取普洱茶多酚1.原理普洱茶是以云南省一定区域内的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为原料,经过后发酵加工成的散茶和紧压茶,其外形色泽褐红内质汤色红浓明亮,香气独特陈香,滋味醇厚回甘,叶底褐红⑴.普洱茶具有降血糖、降血脂、杀死癌细胞、抗突变、防癌等功能[2]・其中具有药理作用的主要成分是茶多酚、茶多糖等.茶多酚有降血糖、延缓衰老、抑制动脉粥样硬化、防癌抗癌等作用[3];主题为黄烷醇(儿茶素)类,儿茶素占60-80%o类物质茶多酚乂称茶糅或茶单宁,是形成茶叶色香味的主要成份之一,也是茶叶中有保健功能的主要成份之一。
绿茶中茶多酚的提取与含量的测定

绿茶中茶多酚的提取与含量的测定一、摘要茶叶是中华民族传统的保健饮品,茶多酚上茶叶只能感最重要的保健活性成分,其含量与茶业质量有密切关系。
茶多酚是茶叶中三十多种多酚类物质的总称,包括儿茶素、黄酮类、花青素和酚酸等四大类物质。
茶多酚的含量占干物质总量的20%~35%。
而在茶多酚总量中,儿茶素约占70%,它是决定茶叶色、香、味的重要成分。
现代茶叶药理学研究表明,茶多酚对防衰延寿、减少抗癌药物的毒副作用有良好的效果。
此外茶多酚还可去脂减肥,降胆固醇,防止动脉粥样硬化,抗血凝等抵抗心血管系统疾病的作用。
本实验旨在对今后人们科学认识茶与科学饮茶起一定指导作用。
关键词:茶多酚、儿茶素、保健饮品、防衰延寿、去脂减肥。
二、正文1、前言:众所周知茶叶是良好的保健饮品,但是那种成分在起作用却不为众人所知或者知之甚少。
本实验通过对对茶叶的提取与含量测定,可使我在校大学生了解茶多酚和儿茶素的保健活性,加深对绿茶的保健作用的认识,更好的了解绿茶的保健作用。
2、实验目的a、学习用酒石酸亚铁显色法测定茶多酚含量的原理和方法b、掌握分光光度计的使用方法和过滤等实验操作的方法c、通过实验测定了解茶叶中多酚类物质的含量3、实验原理a、多酚类物质包括花青苷、黄酮苷、单宁等,具体又可分为若干种。
多酚类物质含有酚羟基,有的还含有羧基,属于极性有机化合物,常用极性溶剂提取,如甲醇、乙醇、乙酸乙酯、丙酮、水以及由这些溶剂按比例组成的复合溶剂。
b、本实验茶多酚总量的测定方法为较为简单实用的酒石酸亚铁分光光度比色法。
酒石酸亚铁分光光度比色法原理:过量的酒石酸亚铁与提取液中多酚反应生成稳定的紫褐色络合物,溶液颜色的深浅与溶液中多酚含量成正比。
本实验以儿茶素做标准物质测定绿茶中茶多酚含量。
4、实验设备:水浴锅,分光光度计,锥形瓶,容量瓶(3只1000ml、7个50ml),吸管,漏斗,烧杯四个(2个100ml、2个500ml),电子天平,容量瓶,铁架台,滤纸,玻璃棒,5ml 管两只5、实验材料及试剂a、实验材料:茶叶,儿茶素b、试剂的配制:(1)酒石酸亚铁溶液:称取1.00g硫酸亚铁(FeSO4·7H2O)和5.00g酒石酸钾钠(C4H4O6NaK·4H2O),混合后加蒸馏水溶解,定容到1000mL;(2)pH 7.5磷酸盐缓冲液:称取60.20g Na2HPO4·12H2O和5.00g NaH2PO4·12H2O,混合后加蒸馏水溶解,定容到1000mL。
茶多酚的提取工艺与研究_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题目:茶多酚的提取工艺与研究学院:轻化工程学院年级、专业:2011级应用化工技术专业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完成时间:2014年5月20日茶多酚的提取工艺与研究文涛徐云枭指导教师:段晓静(西昌学院轻化工程学院 2011级应用化工技术专业)摘要茶多酚是茶叶中儿茶素类、黄酮类、酚酸类和花色素类化合物的总称。
因其化学结构中带有多个活性羟基,对人体保健极为有利,且有抑菌、杀菌、抗肿瘤、抗辐射等多种功效,作为医药和食品等的添加剂,其开发和应用前景十分看好。
鉴于目前国内外茶多酚的研究有上升趋势以及在药用和食用中的开发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本论文利用茶叶在乙醇溶液中榕基溶解条件下通过设置实验条件,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实验考察操作条件对乙醇提取率的影响因素,确定其最佳条件。
在最佳实验条件下,用乙醇溶液对茶多酚的提取。
实验结果表明,最优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80%,提取温度为80℃,液料比为1:3(g/L),提取时间为60min。
关键词茶叶提取功效The thermal stability of buckwheat researchWen tao Xn Yun-xiao Supervisor:Duan Xiao-jing(applied chemical technologygrade 2011,School of Applied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of Xichang College) Abstract Is tea catechins in tea polyphenols, flavonoids, phenolic acids and the floorboard of the compounds of flower pigments. Because of its chemical structure with multiple active hydroxyl, is highly advantageous to human body health, and has antibacterial, sterilization, antitumor, resistance to radiation and so on the many kinds of efficacy, as medicine and food additives, such as the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prospect is good.In view of the tea polyphenols research at home and abroad and has a rising trend in their medicinal and edible, developing more and more get people's attention. This paper use the tea under the condition of the banyan base dissolved in ethanol solution by setting the experimental conditions, through the single factor and multiple factors experiment inspects the influence factors of operating conditions on the ethanol extraction yield, determine the best conditions. Under the optimum experiment conditions, ethanol solutionfor the extraction of tea polyphenols.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optimal process conditions for ethanol concentration 80%, extraction temperature is 80 ℃, liquid ratio of 1:3 (g/L), extracting time for 60 min.Key words Tea polyphenols extract目录1绪论 (1)1.1引言 (1)1.2茶多酚的理化性质 (1)1.3茶多酚药理性质 (2)1.4茶多酚的提取工艺 (3)1.5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错误!未定义书签。
茶叶提取茶多酚

茶叶提取茶多酚
茶叶提取茶多酚的方法:
1、传统工艺。
以水或乙醇为溶剂,采用水浴加热至80℃保温提取多次。
合并
提取液后用等体积的氯仿萃取,分出氯仿相后改用乙酸乙酯多次萃取,将乙酸乙酯大部回收后浓缩近干,冷冻干燥后用去离子水反复重结晶即得精品。
但该法的缺点是操作费时麻烦、溶剂消耗量大、毒性大、成本高、提取率低,在高温下提取,茶多酚易氧化变质等。
2、用微波辐射萃取茶多酚。
提取溶剂为50%乙醇,功率320瓦,萃取时间18秒,液固比(mL/g)1:9,二级提取,此条件下的茶多酚的提取率为92.7%。
与传统的索
氏提取相比,微波法提取的最大优点是提取时间大大缩短,且提取率较高。
而与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相比,它成本低,投资少,提取效率高。
但不适合在实验室操作。
茶多酚的提取工艺流程

茶多酚的提取工艺流程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茶多酚的提取工艺流程详解茶多酚,作为茶叶中的一种重要活性成分,具有丰富的生物活性和药理功能,包括抗氧化、抗炎、抗菌、抗癌等多种健康效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综合实训 绿茶茶多酚的提取精制工艺及含量测定
[实验目的]
了解茶多酚性质、用途及植物天然产物常规提取和精制方法;掌握茶多酚提
取和精制的原理和方法;讨论方法的影响因素和改进条件;
[实验材料和仪器]
磁力搅拌器、离心机、pH计、真空干燥箱、抽滤瓶、真空浓缩蒸发装置、
真空泵、天平、水浴锅、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烘箱、分液漏斗、移液管
氯化钠、碳酸氢钠、柠檬酸、硫酸铝、盐酸、亚硫酸氢钠、乙酸乙酯、维生
素C、磷酸氢二钠、磷酸氢二钾、硫酸亚铁、酒石酸钾钠、硫酸
Ⅰ 工艺过程及操作方法
[实验原理]
茶多酚(Tea polyphones,简称TP)是从天然植物茶叶中分离提纯的多酚类化合
物总称。其抗氧化活性高于一般非酚性或单酚羟基类抗氧化剂。茶多酚由表儿茶
素、表没食子儿茶素及它们的没食子酸酯类等组成,在干茶叶中的含量一般在
20%一30%左右。研究表明,茶多酚具有许多生理活性和药理作用,如抗氧化、
抗衰老、清除自由基、降血脂血糖、降血压、抗辐射、抗癌防癌等。食品中的很
多添加剂如柠檬酸、苹果酸等,对其抗氧活性存在协同效应,因而茶多酚作为食
品抗化等领域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可采取溶剂法、沉淀法、树脂吸附法、超临界流体萃取法等方法提取绿茶茶
多酚。由于茶多酚容易溶于热水,因此首先用热水在一定温度下将茶多酚从茶叶
中提取出来,然后对茶叶浸提液盐析除去部分杂质,利用某些金属离子与茶多酚
形成络合物在一定pH下溶解度最低的特性,将茶多酚从浸提液中沉淀出来,经
过稀酸转溶将茶多酚游离出来后,用对茶多酚有很好选择性的有机溶剂再次萃取
分离,最后对茶多酚进行真空浓缩和干燥得到成品。常用的金属离子有Al3+、Ca2+、
Fe2+、Mg2+、Zn2+ 等,其中Al3+、Zn2+是较适宜的弱酸性沉淀剂。
[实验步骤]
1. 浸提:称取一定量过20目的茶叶,加入其重量15-25倍70-90℃的热水,搅
拌下恒温浸提20-60min,过滤得到茶叶浸提液。取样分析浸提液中茶多
酚的含量,计算浸提液中茶多酚总量、茶多酚浸提率。
2. 盐析:加氯化钠于浸提液中,使其质量分数为2-6%,静置盐析0.5-1.5h后
过滤。
3. 沉淀:在上述滤液中加入茶叶重量2-5%的亚硫酸氢钠,然后加入茶叶重
量15-25%的硫酸铝饱和水溶液,加热至70-80℃,用10-20%的碳酸氢钠溶
液在快速搅拌下调节pH至5-6,此时有大量沉淀析出,沉淀自然沉降一段
时间后过滤,最后用等体积70℃的热水洗涤沉淀3次;
4. 酸溶:将沉淀在快速搅拌下放入茶叶重量1-3倍的pH=2.5-4.5的盐酸水溶
液中溶解沉淀,控制酸转溶液pH=2.5-4.5,酸溶时间10-50min,少量胶状
沉淀经过离心分离除去。取样分析酸转溶液中茶多酚的含量和总量,计
算茶多酚经过盐析、沉淀和酸溶后的回收率;
5. 萃取:加入茶叶重量2-5%的碳酸氢钠至酸转溶液中,然后用其体积0.3-1.5
倍的乙酸乙酯萃取3-5次,每次萃取时间2-10min,合并萃取液。取样分析
萃余相中茶多酚含量,计算茶多酚萃取率;
6. 洗涤:加入茶叶重量1-3%的维生素C至萃取液体积0.4倍的水中,用柠檬
酸调节至水溶液pH=2.5-3.0,等分成2份对乙酸乙酯萃取液洗涤2次;
7. 浓缩蒸发:讲洗涤后的乙酸乙酯相在50-70℃下真空蒸发回收乙酸乙酯,
待浓缩成膏状物时,加入膏状物体积2倍的无水乙醇洗涤挂在壁上的物
料,继续浓缩成稠的膏状物;
8. 干燥:将膏状物放入真空干燥箱中,在60-90℃下真空干燥,在前1-2h内
搅动几次物料,当物料干燥成粉末或干的块状时,结束干燥,干燥时间
一般在4-8h;
9. 包装保存:将干燥好的茶多酚产品转移至自封袋中,称重、取样后立即
密封,置入棕色玻璃干燥器中于低温下避光保存。产品取样分析产品中
茶多酚含量,计算出茶多酚的最终得率;
Ⅱ 茶多酚含量的分析检测方法
[实验原理]
在一定pH下,酒石酸铁能与多酚类物质反应形成蓝紫色络合物,该络合
物在540nm波长下具有最大的吸光度。在适当的浓度范围内,茶多酚含量与
络合物的吸光度成正比,因此可用分光光度法对茶多酚定量分析。
[实验材料]
1. 酒石酸亚铁溶液:称取1 g(准确至0.0001g)硫酸亚铁和5 g(准确至
0.0001g)酒石酸钾钠,用水溶解并定容至1 L(次溶液放置过夜后使
用,可稳定1周);
2. pH=7.5的磷酸盐缓冲液:a液(1/15 mol/L的硫酸氢二钠溶液):称取
磷酸氢二钠23.877 g,加水溶解并稀释至1 L;b液(1/15 mol/L的磷酸
二氢钾溶液):称取经110 ℃烘干2h的磷酸氢二钾9.087 g,加水溶解
并稀释至1 L;取a液85 mL和b液15 mL混匀,即得pH=7.5的磷酸盐缓
冲液;
3. 供试液的制备与测定:准确吸取待测溶液1 mL,稀释1-25倍,再从稀
释液中准确吸取1 mL,注入25 mL容量瓶中,加水4 mL和酒石酸亚铁
溶液5 mL,充分混合,再加pH=7.5的磷酸盐缓冲液至刻度,用1 cm
比色皿,在波长540 nm处,以试剂空白溶液作对照,测定吸光度;
[实验结果]
待测溶液中茶多酚含量用下式计算:
茶多酚(g/mL)=1.957AX/500
式中:1.957-用1 cm比色皿,当吸光度等于0.50时,每毫升溶液中茶多酚含量
相当于1.957 mg;
A- 试样的吸光度;
X-待测溶液的稀释倍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