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在天晴了的时候》课后作业布置
2023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在天晴了的时候教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在天晴了的时候教案(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在天晴了的时候教案第【1】篇〗语文要素阅读: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能自主阅读诗歌,说出阅读感受。
人文主题通过想象画面,从中感悟自然美,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能自主阅读诗歌,并主动和同学交流阅读感受。
教学准备1.课件。
2.搜集有关雨后天晴的美文与。
课时安排:1课时预习要求: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1.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有关雨后天晴的美文与。
2.出示课题,教师引导:同学们,在雨过天晴的时候你们都想做些什么?(学生自由交流)大家的想象都很丰富,想法也很美好啊。
我国诗人戴望舒也写了一首描写雨后天晴的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在天晴了的时候》。
(板书:在天晴了的时候)3.作者简介。
(出示诗人)戴望舒:我国现代著名诗人,其代表作是小诗《雨巷》,因此被称为“雨巷诗人”。
4.教师配乐范读《在天晴了的时候》。
提问:这首诗带给你什么感觉?预设:自由自在、悠闲、宁静、奇妙、优美等。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初读诗歌,读通读顺。
提示:自由朗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画出生字和不理解的词句。
2.认读生字词。
出示需要认读和理解的生字词,重点指导学习多音字“曝”和“晕”。
(1)出示“曝”:①字源解说:会意字。
从日,表示日下晒物;从暴,暴是曝的本字,其古文字形体像把米拿到阳光下去晒;暴(pù)兼表声。
本义是晒。
②读音指导:读pù音时,可组词~晒、~衣、一~十寒(比喻没有恒心),读bào时,可组词~光(a.使摄影胶片或感光纸感光。
b.隐秘的事情暴露出来,被众人知道:事情在网上曝光后,他压力很大。
)(2)出示“晕”:①字源解说:本义是“日月周围的光圈”,这是日光或月光通过云层中的冰晶时经折射而形成的。
甲骨文像太阳周围有日晕。
小篆出现形声字“”。
后借为形容头晕或昏迷的症状。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12《在天晴了的时候》教案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12《在天晴了的时候》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故事情节,掌握重点词语的意思,领会故事中蕴含的道理。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综合运用能力。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二、教学重点
1.理解故事情节,把握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
2.掌握重点词语的意思,能够正确运用。
三、教学难点
1.理解故事中蕴含的道理,进行深层次的思考。
2.运用所学知识解答问题,表达自己的观点。
四、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故事课件、黑板、教案、教学挂图。
2.学生准备:备课笔记、课后习题。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
教师播放课前准备好的视频《在天晴了的时候》,让学生感受故事的氛围。
2. 学习文本
1.学生默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
2.教师带领学生共同探讨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并解释重点词语的意思。
3.学生分组讨论,展示各自的理解和感悟。
4.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故事所蕴含的道理,并与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
3. 拓展练习
1.分发练习册,让学生在课下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
2.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解答课内未解决的问题。
六、课堂总结
在本节课中,我们通过学习故事《在天晴了的时候》深入理解了其中蕴含的道理,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分析和综合运用能力,激发了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七、作业布置
1.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习题。
2.思考并总结故事中的主要道理,写下自己的体会和感悟。
以上便是本节课的教案内容,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学习,掌握所学知识。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2课《在天晴了的时候》教案及教学反思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2课《在天晴了的时候》教案及教学反思一. 教材分析《在天晴了的时候》是一篇描绘雨后景象的诗歌,通过形象的描绘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雨后的美丽和生机。
本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的意境美,以及学习诗歌中的语言表达技巧。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于诗歌的感知和理解也有一定的基础。
但诗歌的意境美和语言表达技巧还需要通过引导和启发来培养。
三. 教学目标1.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的意境美。
2.学习诗歌中的语言表达技巧。
3.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学鉴赏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诗歌的意境美的理解和表达。
2.诗歌中的语言表达技巧的学习。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以图片和音乐为辅助,引导学生进入诗歌的意境,通过朗读、讨论、写作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学鉴赏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图片和音乐资料。
2.诗歌的相关背景资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音乐,创设雨后的情境,引导学生感知雨后的美丽和生机。
2.呈现(10分钟)让学生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的意境美。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诗歌中的语言表达技巧,如比喻、拟人等。
每组选取一个例子进行分享。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创作一首类似的诗歌,以此来巩固所学的内容。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雨后的景象还可能有哪些美丽的事物,让学生发挥想象,进行写作练习。
6.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诗歌的意境美和语言表达技巧。
7.家庭作业(5分钟)让学生回家后,向家人分享诗歌的内容,并尝试创作一首类似的诗歌。
8.板书(5分钟)板书诗歌的标题《在天晴了的时候》和作者,以及诗歌中的关键词语,如意境美、语言表达技巧等。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进入诗歌的意境,让学生通过朗读、讨论、写作等方式,感知和理解诗歌的美。
2024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在天晴了的时候教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在天晴了的时候教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在天晴了的时候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歌。
2.引导学生通过自学,运用已掌握的识字方法自主识字,会认“炫、怯”等6个生字及其新词,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3.通过学习课文,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并由读到写,学会描写一种景物。
教学重点通过有感情朗读,逐层次理解重点字词,关键句子,体会诗歌所包含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大胆想象,从中感悟自然美,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设计一、导入课题,介绍作者1.【出示课件2】出示一组雨过天晴的,师:看着这组,你想到了哪些词语?(雨后初霁、云开日出、云消雾散)也可以说说自己的感受。
2.师:雨过天晴,正是我们出去走走的好时候,你有这样的经历吗?向大家介绍一下吧。
(学生自由介绍)3.中国现代著名诗人戴望舒的诗歌——《在天晴了的时候》。
(读课题)(板书:在天晴了的时候)4. 戴望舒简介,学生初步了解。
【出示课件3】戴望舒(1905—1950)原名戴朝安,又名戴梦鸥。
浙江杭县(今杭州余杭区)人。
是现代中国诗坛上负有盛名的“雨巷诗人”。
中国现代派象征主义诗人,为中国现代象征派诗歌的代表。
他的诗歌和诗论极富个性,虽然总量不多,却“以少胜多”,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他是一位现代派象征主义诗歌代表人物,在中国新诗发展史上占有不容忽视的地位。
他的《雨巷》《狱中题壁》《我用残损的手掌》等诗篇,堪称中国新诗的杰作。
二、初读诗歌,整体感知。
(一)初读,解决字词。
1.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认识生字词语,扫除字词障碍。
2.出示词语。
【出示课件4】润过凉爽温柔炫耀胆怯绽透饰彩曝着阳光涉过赤脚涉过圆晕读准字音注意读准翘舌音“赤、涉”,读准易错字“怯(qiè)”“曝(p ù)”。
3. 指名读词语,相机解释词语意思。
理解“炫耀、尘垢、胆怯、曝着、阴霾、闲游、晕皱”等词语。
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3单元 12.在天晴了的时候(教案)

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3单元 12.在天晴了的时候(教案)教学内容:《在天晴了的时候》是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3单元的一篇散文诗,作者是我国著名诗人、翻译家、文学评论家戴望舒。
本课旨在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欣赏和感悟,领略散文诗的韵律美和意境美,培养他们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习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把握课文主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欣赏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激发他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教学难点:1. 理解散文诗的意境和韵律美。
2. 把握课文主题,体会作者情感。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PPT课件、课文插图、配乐朗诵等。
2. 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彩色笔等。
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展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画面,激发学生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圈出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
3. 课堂讨论: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4. 赏析课文:教师引导学生关注散文诗的韵律美和意境美,体会作者情感。
5. 朗读课文:学生配乐朗诵课文,感受散文诗的魅力。
6. 总结提升:教师总结本课要点,引导学生进行课后拓展阅读。
板书设计:1. 课题:《在天晴了的时候》2. 作者:戴望舒3.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4. 教学难点:理解散文诗的意境和韵律美,把握课文主题5.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自主学习、课堂讨论、赏析课文、朗读课文、总结提升作业设计:1. 抄写生字词,并理解其含义。
2. 朗读课文,感受散文诗的韵律美和意境美。
3. 结合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自然美景的短文。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阅读、讨论、欣赏散文诗《在天晴了的时候》,使学生领略了散文诗的韵律美和意境美,培养了他们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激发学生兴趣,关注学生个体差异,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部编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第12课《在天晴了的时候》课后作业及答案

部编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第12课《在天晴了的时候》课后作业及答案一、读句子,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标出。
1. 我曾经跋山涉(bú shè)水,但一上船就晕(yūn yùn),不知怎么回事。
2. 尽管他极力炫(xuàn xiàn)耀自己的财力多么雄厚,还是掩盖不住他胆怯(qiè què)的心理。
二、下面句子与其他三项所使用的修辞手法不一样的是()A. 炫耀着新绿的小草。
B. 不再胆怯的小白菊,慢慢地抬起它们的头。
C. 新阳推开了阴霾了。
D. 凤蝶儿把它五彩的智慧书页,曝着阳光一开一收。
三、课外阅读。
秋天向我们微笑(节选)玉米举着红缨乐了,忘掉一个夏天的烦恼;高梁红着脸儿笑了,一曲酒歌在心窝酿造。
几只小小的鸟,把快活的音符一路轻抛。
觅食的小蚂蚁看见了,衔入小小蚁巢。
满树的黄叶,飘进大地妈妈的怀抱。
它们好像在对我们诉说——明年春天,我们会重新长满树梢。
走在秋天,头顶有明丽的阳光照耀。
捡一片黄叶悄悄地珍藏,秋天永远会向我们微笑。
1.第一节作者运用的修辞手法,描绘了一派的景象。
2.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从“我们会重新长满树梢”这一句,我仿佛看到落光叶子的树木又重新长出新叶。
()(2)“满树的黄叶,飘进大地妈妈的怀抱”,这里运用比喻的手法,写秋天来了。
()3.这首诗通过描写的成熟、的活动、的飘落和捡起黄叶悄悄珍藏,向我们展示了秋天的多彩和迷人,表达了作者之情。
四、雨过天晴,小路、小草、小白菊、凤蝶儿都变得生动起来,请你结合诗歌内容,发挥想象,选择其中一个事物,具体描写它的情态。
参考答案一、1. shè yùn 2. xuàn qiè二、D三、1.拟人丰收2.(1) √(2)×3.果实动物黄叶对秋天的喜爱四、示例:小路被雨水冲洗得非常干净,连身体也变得非常柔软。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2课《在天晴了的时候》教案含课后作业设计

的句子后,你们发现了诗歌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 【出示
课件 9】
小组合作讨论交流,教师总结:拟人
回顾拟人手法:就是把事物人格化,将本来不具备人动作
和感情的事物变成和人一样具有动作和感情的样子。
四、拓展思维,丰富画面。
1. 同学们,天晴了,除了可以看到润湿的小路、炫耀着
新绿的小草、绽放的小白菊、自在闲游的凤蝶儿,还可以 看到怎样的景象呢?请同学们一起读一读第三节。 2. 指名提问:诗歌描绘的天晴了所看到的景象有哪些?你 又有何感受? 【出示课件 10】
课后作业
基础积累大巩固
一、 辨字组词。
炫(
) 瓣(
) 曝(
)慢 (
)
眩(
) 辩( ) 瀑 (
)漫 (
)
二、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
)美丽 (
)尘垢 (
(
)新泥 (
)溪流 (
)水珠 )阴霾
阅读能力大提升
三、读下面一段话,完成练习。
不 再(
)的 小 白 菊 ,慢 慢 地 抬 起 它 们 的 头 ,试 试( ),试 试( ),
)
2. ( 凤 蝶 儿 ) 把 它 五 彩 的 智 慧 树 叶 , 曝 着 阳 光 一 开 一 收 。 ( )
3. 在 天 晴 了 的 时 候 , 应 该 到 哪 里 去 走 走 呢 ? 到 小 径 中 去 走 走 。 (
)
四、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在天晴了的时候》是一首生动的小诗,诗中描绘了
的美丽景色,
表达了诗人
的情怀。
【答案】 一 、 炫 (xu àn) 赤 ( ch ì) 曝 (p ù) 涉 (sh è)
二、新泥 溪流 水珠 阳光
三 、 1. 拟 人 2. 比 喻 3.. 设 问
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12课《在天晴了的时候》(教学设计)

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12课《在天晴了的时候》一、教学内容《在天晴了的时候》是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的一篇散文诗,作者是我国著名诗人徐志摩。
本课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晴朗的天空,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通过学习本课,学生能够了解散文诗的特点,培养欣赏美的能力,提高语文素养。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习生字词,理解诗歌内容,把握散文诗的特点。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欣赏等形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生活、追求美好生活的情感态度。
三、教学难点1. 散文诗的欣赏:引导学生理解散文诗的美,把握其特点。
2. 诗歌情感的体会:帮助学生体会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四、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回顾上一课的内容,引入新课《在天晴了的时候》。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诗歌,理解诗歌内容,画出不懂的生字词。
3. 课堂讲解:讲解生字词,分析诗歌结构,引导学生理解散文诗的特点。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诗歌的美,分享各自的欣赏心得。
5. 全班交流:各小组代表发言,全班交流讨论,教师点评、总结。
6. 情感体验: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7. 课堂小结:总结本课学习内容,强调散文诗的欣赏方法和情感体验。
六、板书设计《在天晴了的时候》——徐志摩晴朗的天空美好的生活向往与追求七、作业设计1. 抄写生字词,理解其意义。
2. 结合诗歌内容,发挥想象,描绘一幅晴朗天空的画面。
3. 摘抄一首自己喜欢的散文诗,与同学分享欣赏心得。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欣赏散文诗《在天晴了的时候》,使学生了解了散文诗的特点,培养了欣赏美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使学生对美好生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追求。
但在课堂讨论环节,部分学生发言积极性不高,今后需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提高课堂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在天晴了的时候》课后作业布置
一、看拼音,写词语。
lí ba hú diémáo yán biān fú
gòu chéng dūn xiàhé xiéhé tān
二、给加点选择正确读音。
(请用“√”标出)
花圃.(pǔpú)角.色(jué jiǎo)宁.可(níng nìng)露.面(lòu lù)潜.入(qiǎn qián)模.样(mó mú)
三、辨字组词
详(_______)侧(_______)番(_______)响(_______)渗(_______)祥(_______)测(_______)蕃(_______)晌(_______)参(_______)
四、我会补充词语。
山洪(______)(______)溪水(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有序人影(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而行(______)(______)当然
五、请你给下面的形近字组词,并填入括号里。
灶房杜鹃
(1)妈妈在(_______)里做饭,小强也来帮忙。
(2)一只(_______)在枝头欢快的唱歌。
未来末尾
(3)小熊跟在队伍的(______),看样子它走不动了。
(4)每个人对(_______)都充满了梦想,我们要努力才能实现的梦想。
六、按课文内容填空。
本课是一首生动、活泼、情趣盎然的儿童诗,整首诗节奏舒缓却紧凑有序,读起来朗朗上口,结构看似随意却设计巧妙。
全诗共分____节:第一节为我们描绘了_______的景象,第二节侧重描写________的畅快感受,表达了对大自然的__________之情。
七、课内阅读。
在天晴了的时候,
该到小径中去走走:
给雨润过的泥路,
一定是凉爽又温柔;
炫耀着新绿的小草,
一下子洗净了尘垢;
不再胆怯的小白菊,
慢慢地抬起它们的头,
试试寒,试试暖,
然后一瓣瓣地绽透;
抖去水珠的凤蝶儿
在木叶间自在闲游,
把它的饰彩的智慧书页,
曝着阳光一开一收。
1.天晴了的时候,作者都在小径上看到了哪些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人是怎样描写小白菊和凤蝶儿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诗人的笔下,小白菊和凤蝶儿变得鲜活而富有生命。
请你也试着写几句你所看到的美丽景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篱笆蝴蝶茅檐蝙蝠构成蹲下和谐河滩
2、pǔjuénìng lòu qián mú
3、详细侧面一番响亮渗出吉祥猜测蕃茄晌午参加
4、暴发猛涨协调绰绰相背理所
5、灶房杜鹃末尾未来
6、三雨过天晴雨后散步喜爱与赞美
【答案】
1.给雨润过的泥路凉爽又温柔,小草洗净了尘垢,小白菊一瓣瓣地绽透,凤蝶儿曝着阳光一开一收。
2.诗人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描绘出小白菊盛开的过程。
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凤蝶的翅膀比喻成智慧的书页,大胆的想象把我们带到了奇光异彩的曼妙世界。
3.不再胆怯的蒲公英,勇敢地抬起了他们的头,试试寒,试试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