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记月相变化规律

合集下载

月相变化规律

月相变化规律

月相变化规律
月亮是一个神秘而又美丽的天体,它的变化规律让人们深深着迷。

月相变化是
月亮的一个重要特征,它每个月都会发生变化,从新月到满月,再到新月,一个循环的过程。

月相变化的规律是每个月的第一天,月亮都会处于新月的状态,这时月亮看起
来像一个圆圈,但是实际上是一个黑色的半圆,因为月亮的背面朝向地球,所以看不到月亮的光辉。

接下来的几天,月亮会慢慢变大,直到第14天,月亮就会变成
满月,这时月亮的光辉最亮,月亮看起来像一个完整的圆圈。

接下来的几天,月亮会慢慢变小,直到第28天,月亮又会变成新月,这时月亮的光辉最暗,月亮看起
来像一个黑色的半圆。

月相变化的规律是每个月都会发生变化,从新月到满月,再到新月,一个循环
的过程。

月相变化不仅仅是一个美丽的自然现象,它还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比如渔民可以根据月相变化的规律来捕捞,农民可以根据月相变化的规律来种植作物,这些都是月相变化带给我们的好处。

月相变化是一个神秘而又美丽的自然现象,它的变化规律让人们深深着迷。


相变化不仅仅是一个美丽的自然现象,它还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让我们受益良多。

月相变化记忆口诀

月相变化记忆口诀

月相变化记忆口诀
“上上上西西、下下下东东”,意思是上弦月出现在农历月的上半月的上半夜,月面朝西,位于西半天空;下弦月出现在农历月的下半月的下半夜,月面朝东,位于东半天空。

“初一新月不可见,只缘身陷日地中,初七初八上弦月,半轮圆月面朝西。

满月出在十五六,地球一肩挑日月,二十二三下弦月,月面朝东下半夜。

”初一新月不可见是因为它藏在太阳和地球之间,难以看到。

初七初八为上弦月,在农历上半月的上半夜升起,位于天空的西边。

满月在农历十五十六时出现,此时地球位于太阳和月亮之间,它们共同成为天空中的亮点。

二十二三为下弦月,出现在农历下半月的下半夜,在天空的东边升起。

月相变化的规律总结

月相变化的规律总结

月相变化的规律总结
一、月相的变化规律
1、新月:在太阳-地球-月球三者之间,月球是太阳和地球的中介,当月球位于太阳和地球之间,月球此时看不到太阳,月球此时处于月球轨道中太阳照射面的反面,因此,人们观测地球表面的太阳照射面就只能看到一个黑暗的圆形月相。

2、上弦月:在月球轨道中,月球不断地旋转,当月球离开太阳-地球之间,地球看到的月相是一个半圆形的月相,这时,月亮叫做上弦月。

3、盈凸月:当月球运行到比太阳-地球尺寸更大一点的距离,地球看到的月相既是一个半圆也是一个圆,月球此时叫做盈凸月。

4、满月:当月球运行到比太阳-地球尺寸更大一点的距离,地球看到的月相既是一个半圆也是一个圆,月球此时叫做满月。

5、下弦月:当月球再次离开太阳-地球之间,月球又会形成一个半圆形的月相,这时的月相叫做下弦月。

6、朔月:当月球再次回到太阳-地球之间,地球看到的月相就又是一个黑暗的圆形月相,这时的月相叫做朔月。

二、月相变化的周期
月相变化的周期大约是29.5天,称为“朔月”周期。

天文学家
利用朔月周期研究月球运行的轨道变化,确定月球绕地球一圈的时长,这个时长就是月亮的黄经周期,也叫做“朔月”周期。

- 1 -。

月相变化的规律

月相变化的规律

月相变化的规律
月相变化的规律
月相变化是我们生活中一个重要的现象,它有规律可循,让我们对月
相变化有更深的认识。

月相变化的规律通常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新月、上弦月和满月。

新月
是指月亮在地球和太阳之间,只能看到月亮的一面,而太阳只能看到
月亮的另一面。

这时月亮的形状是一个圆圈,也就是所谓的“新月”。

上弦月是指月亮离开新月的位置,慢慢离开地球和太阳之间的位置,
太阳的光线逐渐投射到月亮的一面,使月亮变成一个半圆形,也就是
所谓的“上弦月”。

满月是指月亮离开上弦月的位置,太阳的光线完
全照射到月亮的一面,使月亮变成一个圆形,也就是所谓的“满月”。

此外,月相变化的规律还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比如月球的轨道偏离,月球的视半径和地球的轨道偏离等,这些因素可能会导致月相变化的
规律出现偏差。

总之,月相变化的规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但是总的来说,月相的
变化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新月、上弦月和满月,这是月相变化规律的
基本原理。

4.4 月相(解析版)

4.4 月相(解析版)

4.4月相知识点一、月相1.月相:月球的各种圆缺形态叫月相2.3.从新月到满月再到新月,是月相变化的一个周期。

这一周期平均为29.53天,称为朔望月。

我国的农历月份就是根据朔望月确定的。

每月的朔为农历初一,望为十五或十六。

4.月球始终以同一个面对着地球,在地球上看不到月球的背面(原因:月球的自转与公转周期相同)。

月相变化规律知识点二、月相与农历与月相口诀1.月相与农历:春节:农历正月初一(新月);端午:农历五月初五(接近上弦月);重阳:农历九月初九(接近上弦月);中秋:农历八月十五(满月);钱塘江大潮:农历八月十八(满月)。

2.月球影响地球的表现——潮汐:在向着月球的地方和背月的地方,形成高潮,两者之间即为低潮。

3.记忆口诀:上上上西西:上弦月出现在上半月的上半夜,出现在西边的天空,且月亮的西侧(即右)半边明亮。

下下下东东:下弦月出现在下半月的下半夜,出现在东边的天空,且月亮的东侧(即左)半边明亮。

[例题1](2023•金东区二模)今年5月5日(农历三月十六),部分地区可以看到半影月食,一轮古铜色的圆月挂在天上。

这天的月相最接近的是()A.新月B.上弦月C.满月D.下弦月【解答】解:今年5月5日(农历三月十六)为满月,满月的时候月球和太阳分别在地球的两侧。

故选:C。

[例题2](2023•杭州模拟)当地球、月球和太阳处于如图所示位置时,这天的月相最接近于()A.新月B.上弦月C.满月D.下弦月【解答】解:图中月球在太阳和地球中间,此时的月相叫朔月或新月,日期是农历三十、初一。

故选:A。

[例题3](2023春•上城区期末)清晨,小金上学路上抬头看到了月亮挂在天边,如图所示。

根据所学的知识,小金猜测当天可能是()A.农历初一B.农历初七C.农历十五D.农历二十二【解答】解:上弦月是西边亮,下弦月是东边亮,图中的月亮西部部分被遮挡,东部亮,符合下弦月的特征,下弦月在下半个月份的下半夜出现,所以只有农历二十二符合条件。

每日一题529月相口诀

每日一题529月相口诀
月相
口诀
二中地理 伴你成长
月相是指天文学中对于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阳照 明部分的称呼。月球绕地球运动,使太阳、地球、 月球三者的相对位置在一个月中有规律地变动。因 为月球本身不发光,且不透明,月球可见发亮部分 是反射太阳光的部分。
只有月球直接被太阳照射的部分才能反射太阳光 。我们从不同的角度上看到月球被太阳直接照射 的部分,这就是月相的来源。月相不是由于地球 遮住太阳所造成的(这是月食),而是由于我们 只能看到月球上被太阳照到发光的那一部分所造 成的,其阴影部分是月球自己的阴暗面。
一个口诀 上上上西西、下下下东东
意思是:
上弦月出现在农历月的上半月的上半夜,月面朝 西,位于西半天空(凹的一面朝东);下弦月出 现在农历月的下半月的下半夜,月面朝东(凹的 一面朝西),位于东半天空。朝东下半

高考地理中的月相变化

高考地理中的月相变化

高考地理中的月相变化每天随着月亮在星空中自西向东地移动一大段距离,它的形状也在不断地变化着。

这就是月亮位相变化,叫做月相。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这里的圆缺就是指“月相变化”:在地球上所看到的月球被日光照亮部分的不同形象。

在天文学中,月相是指地球上观测者所见到的月球被太阳照亮部分的形状。

月球围绕地球公转,产生了周期变化的月相。

月球本身不发光,被太阳照射的部分会向外反射太阳光,月球只有向阳这一半能被照亮,另一半则是阴影面,而在地球上只能看到被照亮的部分。

另一方面,由于视线的遮挡,在地球上只能看到朝向地球这一半月球。

一起来了解高考地理中的月相变化规律。

一、月相变化规律月相变化的顺序是:新月——娥眉月——上弦月——渐盈凸月——满月——渐亏凸月——下弦月——残月——新月,就这样循环,月相变化是周期性的,周期大约是一个月。

月球绕地球公转一周,月相由朔到下一次朔所经历的时间间隔,即月相变化的周期,叫做朔望月。

新月(农历初一日,即朔日)月出: 6:00,月落:18: 00(与太阳同升同落);)农历每月初一,月球位于太阳和地球之间。

地球上的人们正好看到月球背离太阳的暗面,因而在地球.上看不见月亮,称为新月或朔。

上弦月(农历初八左右)月出: 12:00,月落: 24: 00约在农历每月初七、初八,由于月球绕地球继续向东运行,日、地、月者的相对位置成为直角,即月地连线与日地连线成九十度。

满月(望日,农历十五日夜或十六日左右)月出:18:00,月落: 6: 00农历每月十五、十六,月球运行到地球的外侧,即太阳、月球位于地球的两侧。

下弦月(农历二十三左右)月出: 24:00,月落: 12:00农历每月二十二、二十三,太阳、地球和月球之间的相对位置再次变成直角。

二、月相变化歌初一新月不可见,只缘身陷日地中。

初七初八上弦月,半轮圆月面朝西。

满月出在十五六,地球一肩挑日月。

二十二三下弦月,月面朝东下半夜。

三、月相变化口诀“上上上西西、下下下东东。

月相图与变化规律

月相图与变化规律

月相图及其规律
上(玄月)上(半夜)西(边出)西(月面向西),
下(玄月)下(半夜)东(边出)东(月面向东)
月相是以日月
黄经差度数(以
下的度数就是
日月黄经差值)
来算的,共划分八种:
新月(农历初一日,即朔日):0度;
峨眉月(一般为农历的初二夜左右-------初七日左右):0度----9 0度;
上弦月(农历初八左右):90度;
渐盈凸月(农历初九-----农历十四左右):90度----180度;
满月(望日,农历十五日夜或十六日左右):180度;
渐亏凸月(农历十六-----农历二十三左右):180度----270度;
下弦月(农历二十三左右):2 70度;
残月(农历二十四左右----月末):270度-----360度;
另外,农历月最后一天称为晦日,即不见月亮;
以上有四种为主要月相:新月(农历初一日),上弦(农历初八左右),满月(农历十五日左右),下弦(农历二十三左右),它们都
有明确的发生时刻,是经过精密的轨道计算得出的。

注:这个全是北半球的月相变化情况,南半球月相变化以及南北两极月相变化都是不一样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巧记月相变化规律
陈廷杆江苏省泰州市高港实验学校 225323
由于太阳、地球、月球三者的相对位置不断变化,从而产生不同的月相,下面介绍一种巧记月相变化规律的方法,如图:
图中心是地球,以北极点为中心,自转方向为逆时针,阴影部分为夜半球。

内圈为月球所处的位置,外圈为月相,右边为太阳光照射的位置。

首先根据地球自转方向,判断出地球上A、B、C、D四点时间,A点即将进入白天,为清晨,B 点为正午,C点即将进入黑夜,为黄昏,D点为半夜。

一、判断月出月落时间
对新月而言,图中地球只有右半边才能看到,顺着地球自转方向,即由A—C 的范围,A点正是新月月出时间—清晨,C点正是新月月落时间—黄昏,与太阳出没时间相比是同升同落;依此类推,对上弦月而言,图中地球只有上半部才能看到,顺着地球自转方向,即由B—D得出上弦月月出时间是B点—正午,月落时间是D点—半夜,与太阳出没相比是迟升后落;对满月而言,图中地球只有左半边才能看见,顺着地球自转方向,即由C—A得出满月月出时间为C点—黄昏,月落时间是A点—清晨,与太阳出没相比是此升彼落;对下弦月而言,图中地球只有下半边才能看见,顺着地球自转方向,即由D—B得出下弦月月出时间为D
二、判断夜晚见月时间
白天由于太阳光强烈,月相一般是看不见的,只有等到太阳下山之后才能看见月相,再根据月相出落时间判断出夜晚见月时间。

1、新月是清晨月出,黄昏月落,只在白天出现,所以彻夜不见;
2、上弦月是正午月出,半夜月落,从正午—黄昏由于在白天,看不到月相,只有从黄昏—半夜才能看见,所以上弦月是上半夜可见;
3、满月是黄昏月出,清晨月落,出现时间全部在夜晚,所以满月是通宵可见;
4、下弦月是半夜月出,正午月落,从半夜—清晨可以看见,而从清晨—正
三、判断夜晚月相出现的方位
从地球上看,月相也是从东边升起,西边落下,前一半时间月相出现在东半天,后一半时间月相出现在西半天,根据月相出落时间及夜晚见月时间即可判断出月相出现的方位。

1、新月是彻夜不见,不存在月相存在方位;
2、上弦月是正午月出,半夜月落,前一半时间从正午—黄昏是在白天,看不到月相,后一半时间从黄昏—半夜(上半夜)上弦月出现在西半天,黄昏时正好在上中天;
3、满月是黄昏月出,清晨月落,前一半时间从黄昏—半夜(上半夜)满月出现在东半天,后一半时间从半夜—清晨(下半夜)满月出现在西半天,半夜时正好在上中天;
4、下弦月是半夜月出,正午月落,前一半时间从半夜—清晨(下半夜)下弦月出现在东半天,后一半时间从清晨—正午是在白天,看不到月相,清晨时正好在上中天。

四、判断上弦月、下弦月亮面朝向
由于月球本身不透明、不发光,只能反射太阳光,所以月相亮面应该朝向太阳,太阳黄昏从西边落下,清晨从东边升起,上半夜时太阳在西边,下半夜时太阳在东边,只要根据月相出现时太阳所处的方位,就可以判断亮面朝向。

1、上弦月出现在上半夜,此时太阳在西边,所以上弦月亮面朝西;
2、下弦月出现在下半夜,此时太阳在东边,所以下弦月亮面朝东;
3、新月夜晚看不见,不存在亮面朝向问题;
最后,还可以通过“上上西西”、“下下东东”来记忆,即“上弦月出现在上半夜的西半天,亮面朝西”、“下弦月出现在下半夜的东半天,亮面朝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