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大学资环学院地质系大理洱海地区地质认识实习报告

合集下载

地质学实习报告

地质学实习报告

地质学实习报告一、引言地质学实习是地质学专业学生在学习期间进行的一项重要实践活动,旨在通过实地考察和实际操作,加深对地质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本文将详细记录我在地质学实习中所学到的内容和体会。

二、实习背景本次实习地点为广东省某县的一个矿山,该地区富含矿业资源,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实习机会。

实习期间,我们参观了多个矿山开采现场,并进行了实地勘探和样品采集。

三、地质背景1. 区域地质概况通过对该地区地质背景的了解,我们了解到该地为典型的构造复杂、岩系丰富的地区,主要由火山岩、沉积岩和变质岩构成。

2. 矿物资源分布我们在实习中了解到该地区矿物资源丰富,主要包括铁矿石、锰矿石、铜矿石等。

四、实习内容与成果1. 实地考察我们深入矿山开采现场,实地观察了矿山的地质构造、岩石类型以及矿床的产状等。

通过实地考察,我们对地质学理论知识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2. 资料整理与分析在实习中,我们收集了大量的地质数据和样品,并进行了详细的资料整理和分析。

通过对样品的岩石薄片观察和化学成分分析,我们获得了更深入的地质学数据,并对该地区的地质特征做出了初步的判断。

3. 实验研究为了更好地了解该地区矿物资源的性质和特点,我们进行了一系列实验研究。

通过矿石的物理性质测试和化学成分分析,我们对矿石的利用价值和开发潜力有了更准确的评估。

五、实习收获与体会通过地质学实习,我获得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知识。

首先,我深刻理解了地质学理论与实践的紧密联系,实地考察使我对课本知识有了更为深入的理解。

其次,通过与同学的团队合作,我学会了与他人有效沟通和协作,提高了自己的团队合作能力。

最后,实习过程中的困难和挑战激发了我的学习热情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了我的专业素养。

六、结论通过本次地质学实习,我对地质学理论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同时提高了地质学实践操作的能力。

这将对我今后的学习和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我相信,通过不断的实践与学习,我能够成为一名优秀的地质学专业人才。

地质认识实习汇报_自我鉴定.doc

地质认识实习汇报_自我鉴定.doc

地质认识实习报告_自我鉴定实习的目的:让我们以地质工作者的身份认识大自然;巩固基础知识学习掌握野外工作方法;体验地质工作特点培养吃苦耐劳精神,增加工作兴趣。

实习任务:根据秦皇岛地区实际地质概况集中进行具有代表性的路线地质观测。

主要完成一下任务:第一由老至新了解华北型沉积地层层序﹑接触关系﹑岩性特征及其沉积环境和沉积矿产,建立地质发展的时﹑空概念。

第二,初步掌握工作区出露的主要岩石类型及其特征与区别标志,尤其是沉积岩与岩浆岩的野外判别。

第三,沿大石河观察外动力地质作用,重点是河流和海洋的地质作用过程及其所形成的各种地貌景观。

通过观察分析,逐步确立海陆变迁﹑地壳演化及将今论古的基本概念和地质思维的独特方法。

第四,观察区内向斜构造和主要断裂构造及其鉴别特征和依据,弄清柳江向斜、柳江盆地及柳江向斜盆地的内涵。

最后,熟练掌握地形图的使用﹑路线地质剖面的测量,利用地质罗盘测量地层产状及野外地质记录等基本地质工作方法。

总体概括:此次实习在老师带领下,我们来到了秦皇岛市石门寨北方地质实习基地进行为期8天的地质野外实习。

通过本次实习了解了关于地质测量的目的学会了计划、踏勘、记录、描述观测点;初步学会了综合分析和解释的能力;通过野外实际材料、图表,自己简单完成指定范围的实测地层剖面图自然地理及交通秦皇岛地区位于河北省东北部,地理坐标为东经119°30′~119°50′,北纬39°50′~40°10′,包括三区四县,三区为海港区、北戴河区和山海关区,四县为昌黎县、抚宁县、芦龙县和青龙县,总面积约78124km。

实习基地柳江煤矿在柳江医院那里。

市区长50 km,宽6 km,是一个狭长带状滨海城市。

北倚燕山,南临渤海,东越长城与辽宁省绥中县毗邻,地势北高南低,北部为燕山山脉东段,南部为华北平原北端的滨海冲积平原。

鸟瞰秦皇岛地区,表现为北高南低,西高东低,总趋势为西北高,东南低,由山地、丘陵、平原、滨浅海四个地带组成,总体上属于丘陵区。

大学生地质实习报告总结(3篇)

大学生地质实习报告总结(3篇)

大学生地质实习报告总结一、实习的目的和意义通过实习,能够熟悉会计核算的流程,基本掌握记账凭证的编制、各种账簿的登记、财务报表的编制等各种会计核算的方法。

能够将书本所学专业知识与实际业务处理相结合,学会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习的时间安排____年____月____日——____年____月____日三、实习的地点和单位本校田家炳楼615实验室四、实习的内容1.建账。

根据所给资料给每个账户开设账页,并将期初余额过入各个账户。

2.填制记账凭证。

根据所给的各项经济业务,编制记账凭证。

3.登记账簿。

根据记账凭证逐笔登记相应的账户,并在全部经济业务登记入账的基础上,结出各个账户的本期发生额和期末余额。

4.试算平衡。

按照发生额试算平衡和余额试算平衡的方法,对账簿记录是否正确进行检查。

以保证账簿记录的基本无误。

5.编制财务报表。

根据账簿记录,编制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

五、实习收获此次实训,使我在会计理论直接指导下具体掌握会计操作的基本循环过程和方法,将会计理论知识与企业实践相结合;通过此次实训的学习,增强了我的感性认识,提高了我的独立操作能力,知识的根也扎得更深。

现将我在此次实训过程中学到的知识介绍如下:在启用会计账簿时,知道了应当在账簿封面上写明单位名称和账簿名称。

在账簿扉页上应当附启用表,内容包括:启用日期、账簿页数、记账人员和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姓名,并加盖名字和单位公章。

刚开始做账时,我总是把余额忘了写入账簿,要不就忘了写上借贷方向,经过实训明折了在建账的时候,首先应该将一级科目名称写在账页的右上角“编号”处;其次,将该账户____年____月____日的期初余额写入第一行的“余额”栏内;然后,在“余额”栏的前面写上余额的方向“借”或“贷”;并在第一行的“摘要”栏写上“期初余额”。

同时,在“年月日”栏内写上____年____月____日。

而在设置日记账时,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必须采用订本式账簿。

大理丽江地质认知实习报告

大理丽江地质认知实习报告

标题:大理丽江地质认知实习报告摘要:本报告是关于我在大理和丽江进行的地质认知实习的总结。

在这两周的实习中,我通过实地考察、观察和分析,对地质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我学会了如何识别不同的岩石、断层和火山地貌,并了解了它们的形成原因和地质特征。

同时,我也对当地的地貌、构造和矿产资源有了更全面的了解。

这次实习让我对地质学有了更深的热爱和兴趣。

一、前言大理和丽江作为中国著名的旅游胜地,拥有丰富的地质资源和独特的地质地貌。

为了更好地了解地质学知识和实地考察,我选择了在大理和丽江进行地质认知实习。

在这两周的实习中,我通过实地考察、观察和分析,对地质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二、实习内容1.认识不同岩石和矿物在实习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识别不同的岩石和矿物。

大理的点苍山是花岗岩山脉,我通过观察其质地、颜色和纹理,掌握了花岗岩的特点。

而丽江的玉龙雪山则是玄武岩山脉,我通过对比花岗岩和玄武岩的差异,了解了它们的区别。

2.观察断层和地质构造在大理和丽江的实习中,我还学会了如何识别断层和地质构造。

通过观察地层的错位和变形,我了解了断层的形成原因和特点。

同时,我还了解了褶皱带的形成过程和特点,对地质构造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3.认识火山地貌和地质公园大理的洱海和丽江的玉龙雪山地区都有火山地貌,我通过实地考察,了解了火山喷发的历史和类型。

在腾冲火山地热国家地质公园,我了解了火山地貌的形成过程和特点,对火山地质有了更全面的了解。

三、实习收获通过这次实习,我对地质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我学会了如何识别不同的岩石和矿物,了解了断层和地质构造的形成原因和特点,还认识了火山地貌和地质公园。

这次实习让我对地质学有了更深的热爱和兴趣。

四、结论大理和丽江的地质认知实习让我受益匪浅。

我通过实地考察和观察,掌握了地质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我相信这次实习对我的未来学习和职业发展都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大学生地质专业认识实习报告5篇

大学生地质专业认识实习报告5篇

大学生地质专业认识实习报告5篇大学生地质专业认识实习报告(1)马上就要出去参加实习了,内心还是有那么一点激动的,其实在我看来,这些都是在不断地慢慢的成长中学习到的问题,我相信只要参加实习的机会多了,我就会做好这一切,很多的现实问题都是在不断的发展中得到了巨大的进步的,相信我能够做好这一切,参加实习得到实习的锻炼!一、实习地点佛山市高明区西坑水库佛山市南海区丹灶镇建设泵站工程二、实习目的及要求1、培养学生吃苦耐劳、艰苦努力、遵守纪律、等优良品质和增强集体观念,总结此次实习与我们所学专业的相关联系。

2、认识了解水工建筑物中的工程地质条件和要求。

主要包括以下六个方面:a.地形地貌条件b. 岩石与土的类型及其工程地质性质c.地质构造d.水文地质条件e.物理地质作用f.天然建筑材料等方面。

3、通过实习巩固课堂所学的基本理论,联系现场实际,验证和拓宽视野,培养和实际工作能力。

4、通过实际考察,了解各种地质现象,增加感性认识。

三、实习内容1. 西坑水库及其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简介西坑水库(中型)位于高明区杨梅河上游,水库集雨面积为10.5km2,库容为1030万m3,兴利库容为798万m3,大坝为均质土坝,坝顶设计高程为114.2m,顶宽5.0m,最大坝高29.5m。

溢洪道为开敞式,底高程为110.3m,宽15.0m。

在坝后建有一座发电站,装机发电功率为320 kw。

水库在1997年安全鉴定为二类水库,但是经过几年的观察,前期所进行的除险加固措施未能彻底消除水库的安全隐患,主要还存在坝体渗漏严重、放水涵管漏水、大坝坝体单薄、反滤体存在失效迹象等安全隐患。

另外移民工作也留下一些问题。

水库下游西坑村的村民未能迁往他处,这样不但给水库的管理带来了不少的麻烦,更严重的是,群众在水库管理范围外,溢洪道尾水两侧承包责任田里兴建住宅房屋,逐渐遍及了整个大坝下游的泄洪区域,涉及房屋1.3万m2,人口300多万人。

由于下游泄洪渠道仅1.0m宽左右,加上淤塞严重,一旦水库泄洪将淹浸和冲刷下游农田和这些房屋,给人民生命财产带来严重威胁。

西洱河实习报告

西洱河实习报告

滇西地理综合实习报告一、综合实习概述在紧张的学习环境下,我们迎来了野外实习。

2014年4月8日8时我们从玉溪师范学院出发,开始了我们8天的野外实习。

我们一路北上,在十点多到达了我们实习的第一站——滇池。

滇池也称昆明湖,古称滇南泽。

滇池为云南省面积最大的淡水湖,滇池由构造陷落而成,有盘龙江等河流注入,形状似胃形,湖底平坦。

北部海埂湖堤以北称“草海”,以南称“外海”。

湖面海拔1,886米,面积330平方公里,平均水深5米,最深8米。

在滇池一个小时多后,我们一路向西,大约下午5点多我们到达了我们向往的地方——大理。

第二天我们从大理的下关出发沿着洱海绕了一圈。

在路上老师给我们讲解了苍山上的冰川地貌、冲积扇等。

亲眼看到了苍山十九峰。

在4月9日下午3点多,我们去了大理喜洲考察了大理白族民居的风格、白族民俗、白族服饰、宗教文化并且品尝了白族的三道茶。

接下来我们又去了蝴蝶泉,在路上我们看到了大理三塔的外貌,第二天早上我们去了天龙八部城,体会了古代大理南诏国的辉煌。

12点左右我们开始了对苍山的考察、感受植物的垂直地带变化、认识各种植物、岩石。

实地考察了岩层 1 走向、倾向、倾角。

到了腾冲我们考察了火山地貌、黑鱼河、热海、和顺古镇、腾冲火山群是我国最年轻的火山群之一,是目前火山口保存最完整、有较高科考和观赏价值,有大空山、小空山、黑空山、城子楼山等,黑鱼河的柱状节理非常壮观。

腾冲热海是中国三大地热区之一,地热温度之高,蒸气之盛,水热活动之强烈为国内罕见.境内有沸泉,气泉,喷泉,温泉群88处,每一泉群又有若干热水热气出露,其中高温中心“大滚锅”直径3米多,水深1.5米,水温达96.6℃。

结束腾冲的实习,我们到达了我们实习的最后一站——楚雄。

在楚雄我们了解了 2 太阳历,太阳历是彝族人民所创造的天文历法,太阳历中精确地计算出地球绕太阳运行一周的时间为365.25天,在彝族的太阳历中,一年分为五季十个月,每季度两个月,每个月三十六天,合计360天,剩下的5-6天为过年日,在古代历法中太阳历为最精确的一部历法。

地质学实习总结报告5篇

地质学实习总结报告5篇

地质学实习总结报告5篇篇1一、实习目的与背景本次实习旨在将课堂所学的地质学理论应用于实际,增强我们对地质现象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实地操作,使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地质学的实际应用价值,为今后的工作与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二、实习时间与地点本次实习于XXXX年XX月至XX月期间进行,地点位于某地质公园及附近地区。

三、实习内容1. 地质现象观察在实习期间,我们对实习地点的地质现象进行了全面观察。

包括地貌特征、岩石类型、构造形态、矿产资源等方面。

通过实地观察,我们对地质现象有了更加直观的认识。

2. 岩石鉴定与分类通过专业指导,我们学习了岩石的鉴定方法,对常见的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进行了详细分类。

此外,我们还采集了部分岩石样本,进行了室内鉴定。

3. 地质剖面测量在导师的带领下,我们学习了地质剖面的测量方法,并对实习地点的地质剖面进行了实地测量。

通过测量数据,我们绘制了地质剖面图,为地质学研究提供了基础数据。

4. 地质灾害调查在实习过程中,我们还对实习地区的地质灾害情况进行了调查。

包括滑坡、泥石流等常见地质灾害,并对防治措施进行了初步了解。

四、实习收获与体会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本次实习,我们将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对地质学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

实践是最好的老师,实地操作使我们更加熟悉地质学研究方法。

2. 专业技能得到提升在实习过程中,我们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很大提升。

这对我们今后的工作与学习具有重要意义。

3. 团队协作能力增强在实习过程中,我们相互学习、互相帮助,团队协作能力得到了很大提高。

这对我们今后的工作与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五、存在问题与建议1. 实习时间较短本次实习时间较短,部分内容无法充分展开。

建议延长实习时间,以便更深入地了解地质学在实际中的应用。

2. 实习地点单一本次实习地点较为单一,希望今后能够安排多个实习地点,以便我们了解不同地区的地质特点。

3. 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建议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增加实验室操作、野外实践等课程内容,以提高我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大学生地质实习报告总结(精选3篇)

大学生地质实习报告总结(精选3篇)

大学生地质实习报告总结(精选3篇)大学生地质总结篇1一、实习的目的和意义通过实习,能够熟悉会计核算的流程,基本掌握记账凭证的编制、各种账簿的登记、财务报表的编制等各种会计核算的方法。

能够将书本所学专业知识与实际业务处理相结合,学会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习的时间安排20年7月14日—— 20年7月25日三、实习的地点和单位本校田家炳楼615实验室四、实习的内容1.建账。

根据所给资料给每个账户开设账页,并将期初余额过入各个账户。

2.填制记账凭证。

根据所给的各项经济业务,编制记账凭证。

3.登记账簿。

根据记账凭证逐笔登记相应的账户,并在全部经济业务登记入账的基础上,结出各个账户的本期发生额和期末余额。

4.试算平衡。

按照发生额试算平衡和余额试算平衡的方法,对账簿记录是否正确进行检查。

以保证账簿记录的基本无误。

5.编制财务报表。

根据账簿记录,编制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

五、实习收获此次实训,使我在会计理论直接指导下具体掌握会计操作的基本循环过程和方法,将会计理论知识与企业实践相结合;通过此次实训的学习,增强了我的感性认识,提高了我的独立操作能力,知识的根也扎得更深。

现将我在此次实训过程中学到的知识介绍如下:1. 在设置账、明细账和总账三种账簿过程中,对于总账是对日记账、明细账的综合和控制,日记账、明细账是对总账的进一步细分有了实质性的认知。

在启用会计账簿时,知道了应当在账簿封面上写明单位名称和账簿名称。

在账簿扉页上应当附启用表,内容包括:启用日期、账簿页数、记账人员和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姓名,并加盖名字和单位公章。

刚开始做账时,我总是把余额忘了写入账簿,要不就忘了写上借贷方向,经过实训明折了在建账的时候,首先应该将一级科目名称写在账页的右上角“编号” 处;其次,将该账户:年1月1日的期初余额写入第一行的“余额”栏内;然后,在“余额”栏的前面写上余额的方向“借”或“贷”;并在第一行的“摘要”栏写上“期初余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 结语...................................... 48 一、取得认识与进展 .............................. 48 二、存在问题与建议 .............................. 49
参考文献 ................................ ......... 50
-3-
云南大学 12 级地质系
大理地区野外认识实习
第一章 绪论 一 、 认识实习目的和任务
地质学专业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既要有课程实验课,又 必须有大量的野外实践性实习。
本次云南大学地质系云南大理地区野外地质认识实习是旨在配 合地质学专业《地球科学概论》课程及后续专业课学习而专门设立的 一门专业必修的实践课程。本次实习,旨在建立对地质学专业的系统 认识,注重培养兴趣;加强对地质学专业的感性认识,将课堂上学习
通过观察碳酸盐岩溶蚀现象,观察描述断层、褶皱,认识溶 蚀现象,学会识别描述断层、褶皱。观察向阳背斜褶皱构造剖面, 认识三叶虫、腕足类等古生物化石,掌握褶皱构造的类型划分、 形态要素,认识部分类别古生物化石。 2013 年 7 月 19 日:下关—康廊—莲花曲
通过观察地层整合接触、不整合接触、断层接触关系,观察 断层及其伴生的小构造现象,认识岩溶地貌,了解母岩风化阶段 及其产物,认识区分地层接触关系的不同类型,学会地层划分方 发。 2013 年 7 月 20 日:大理—北衙
有 18 个,面积共 1871.49 平方公里。盆地多为线形盆地,呈带状分 布,从西向东排列为 6 个带。第四纪山岳冰川遗址分布于洱海以西, 永平以北的高山区,大理点苍山是我国最后一次冰期“大理冰期”的 命名地。大理州境内以老君山—点苍山—哀牢山一线的大断裂为界, 构成两大部分。以洱海—红河大(深)断裂为界,东部为扬子准地台区, 往东延入楚雄州境,为扬子准地台西缘的一部分;西部是藏滇地槽褶 皱区,包括州境内西部及南部广大地区,西至怒江、澜沧江河谷,呈 南北向纵贯州境。
大理州地处低纬高原,在低纬度高海拔地理条件综合影响下,形 成了低纬高原季风气候特点。全州地形地貌复杂,海拔高差悬殊,气 候的垂直差异显著。气温随海拔高度增高而降低,雨量随海拔增高而 增多。河谷热,坝区暖,山区凉、高山寒、立体气候明显。年日照时 长为 1500-2730 小时,年平均降水量 1000 毫米左右,年均气温 15 度 左右,西北部无霜期 210 天,东南部 305 天。
4
云南大学 12 级地江、怒江、红河(元江)四大水系, 有大小河流 160 多条,呈羽状遍布全州。州境内分布有洱海、天池、 茈碧湖、西湖、东湖、剑湖、海西海、青海湖 8 个湖泊。洱海位于大 理市境东部,是云南省第二大内陆淡水湖泊,风光明媚,素有“高原 明珠”之称,为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全州多年平均地表径流量为 105.8 亿立方米。 (二) 社会经济概况
-2-
云南大学 12 级地质系
大理地区野外认识实习
3
云南大学 12 级地质系
大理地区野外认识实习
三 、自然地理及社会经济概况
(一) 自然地理 大理州地处云贵高原与横断山脉结合部位,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地貌复杂多样,点苍山以西为高山峡谷区。点苍山以东、祥云以西为 中山陡坡地形。境内的山脉主要属云岭山脉及怒山山脉,点苍山位于 州境中部,如拱似屏,巍峨挺拔。北部剑川与丽江市交界处的雪斑山 是州内群山的最高峰,海拔 4295.3 米。最低点是云龙县怒江边的红 旗坝,海拔 730 米。州内湖盆众多,面积在 1.5 平方公里以上的盆地
-2-
云南大学 12 级地质系
目录
大理地区野外认识实习
第一章 绪论................................... - 1 一、认识实习目的和任务 ....................... - 1 二、实习区位置交通(附交通位置图) ............... - 2 三、自然地理及社会经济概况 ........................ 4 四、实习区以往地质工作 ........................... 6
系。1996 年全市工业总产值 27.25 亿元,乡镇企业总产值 23.57 亿 元。现有农业耕地面积 8598 公顷,有效灌溉面积 7523 公顷,旱涝保 收面积 7222 公顷,全市农业年产值 3.05 亿元,农村经济总收入 27 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 1923 元。市内交通发达,通讯设施先进,境 内乡村公路基本贯通,水上运输极为方便;320、214 两条国道穿越 市境,成为连接滇西八地州陆路交通枢纽和借道通往四川、西藏、东 南亚国家的桥梁。
的理论知识与野外地质现象结合起来,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掌握 野外地质工作的基本方法,加强地质专业思维;认识到地质学在我国 国民经济建设中的重要地位,以及人类活动与环境的密切关系,树立 专业思想;同时通过一次较为系统的野外工作锻炼,培养吃苦耐劳的 精神。
本次实习安排的地区位于被称为“地质宝库”的滇西地区,各种 地质现象极为丰富。本次实习,旨在学习地形图、地质图的认识和判 读,掌握地质罗盘、手持 GPS 等地质常用工具的基本原理和使用方法, 掌握野外地质定点定位的常用方法,地质点观测以及记录的基本要求 和技能,学习岩层产状的测量方法。观察各种外动力地质作用(河流 的地质作用、湖泊的地质作用、风化作用、冰川的地质作用、地下水 作用)、内动力地质作用(岩浆作用、变质作用、地震作用、构造运动) 的现象及结果,初步掌握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三大类岩石野外肉 眼鉴定的基本知识。了解实习区矿产资源(铁、锰、金、铝、锌等金
-1-
云南大学 12 级地质系
大理地区野外认识实习
属矿产,大理石等非金属矿产)、旅游资源(大理古城、苍耳风光)的 开发利用情况。
二 、实习区位置交通(附交通位置图)
大理白族自治州地处云南省中部偏西,地跨东京 98°52′~ 101°03′、北纬 24°41′~26°42′。东临楚雄州,南靠思茅市、 临沧市,西连保山市、怒江市,北接丽江市。州府大理下关,距离昆 明 338 公里。自治州总面积 29459 平方公里,山区面积占 93.4%,坝 区面积占 6.6%。东西最大横距 320 余公里,南北最大纵距 270 余公 里。2008 年,大理白族自治州辖大理市、漾濞黎族自治县、祥云县、 宾川县、弥渡县、南涧黎族自治县、巍山黎族自治县、永平县、云龙 县、洱源县、剑川县,共 1 市 11 县、98 个乡镇。
四 、实习区以往地质工作
(一) 区域地质 国家地震局研究所和云南省地震局于 80 年代对该地区的活
动断裂和地震进行了非常详细的研究工作,取得了区内的第一手 资料,并与 1990 年 12 月出版了《滇西北地区活动断裂》,通过 地球化学、地热、大地测量、构造模拟等许多手段,对新生代以 来滇西北地区的活动断裂及地震进行了非常详细的研究。 (二) 水文地质
大理历史上是滇西物资集散地,目前已形成了专业市场与综合市 场,城区市场与农业市场互补的局面,商品交易规模不断扩大,1996 年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 11.33 亿元。大理是国务院划定的大西 南旅游经济圈规划区中热点旅游中心城市之一,也是云南省旅游重点 城市。近年来,随着大理知名度的不断提高,国内外旅游者日益增多, 1996 年接待国内外旅游者 306 万人次(其中海外旅游者 4.28 万人次), 旅游社会总收入 6.17 亿元,旅游业直接收入 1.22 亿元。城市基础设 施建设和旧城改造投入逐步增加,自来水年供水量 1352 万吨,城市 自来水用水普及率 92%,城市绿化覆盖率 17.8%,已形成大理城区以 保持棋盘式布局古城为主,下关城区以建设现代化城市为主的独特风 貌。
第三章 野外地质实习认识........................... 15 一、常用地质工具基本原理及使用方法 ................ 16 二、野外工作基本方法 ............................ 24 三、野外鉴别三大岩类的基本方法.................... 29 四、岩性描述方法及内容 .......................... 33 五、野外地质路线及观测点实习 ..................... 33
大理市是大理白族自治州政治、经济、文化中心,1984 年国务 院批准为对外开放城市。1996 年国内生产总值 32.88 亿元。全市有 工业企业 501 家,基本形成电力、食品、轻纺、机械、建材、造纸、 印刷、化纤、制药、烟草加工、皮革塑料等多门类的地方民族工业体
5
云南大学 12 级地质系
大理地区野外认识实习
2000 年以后,随着西部严重缺水地区人畜引用地下书勘察 示范工程的开展,对滇中西部地区水文研究更加系统深入。在借 鉴前人研究哈总结勘察示范陈国的基础上,中国地质出版社出版 了《严重缺水地区地下水勘察论文集》和《西部严重缺水地区人 畜饮用地下水勘察示范工程》等书,对西部严重缺水地区竖纹地 质背景进行了总结和研究。与此同时,王宇等系统研究总结了红 层水文地质条件、形成及运动特征,以及水化学成分、影响因素,
云南大学 12 级地质系
大理地区野外认识实习
云南大理地区
野外地质认识实习报告
姓 名: 学长就只能帮你们到这了
学 号:
2012*******
指导教师: 资环学院地质系教师
院 系: 资源环境与地球科学学院
二零一三年九月二十日
-1-
云南大学 12 级地质系
大理地区野外认识实习
报告名称: 云南大理地区野外地质认识实习报告 编写人: 学长就只能帮你们到这了 学 号: 2012******* 院 系: 云南大学资源环境与地球科学学院地质系 指导教师: 资环学院地质系教师 实习地区: 云南大理地区 实习时间: 2013 年 7 月 15 日——2013 年 7 月 21 日 提交时间: 2013 年 9 月 20 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