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大学过控常考题总结

合集下载

江南大学081100控制科学与工程考研专业课真题复习笔记学习建议

江南大学081100控制科学与工程考研专业课真题复习笔记学习建议

江南大学081100控制科学与工程考研专业课真题复习笔记学习建议江南大学081100控制科学与工程考研专业课真题复习笔记学习建议江南大学2023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目录(全日制)江南大学2022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目录(全日制)江南大学2022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分数线2023年——807·江南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业务课考试大纲学习建议(1)考研全套资料(诺登学习网,会员免费使用)2023年江南大学《807自动控制原理》考研全套(2)考研真题(诺登学习网,会员免费使用)江南大学《807自动控制原理》历年考研真题汇总(含部分答案)华南理工大学自动控制原理考研真题四川大学自动控制原理考研真题电子科技大学自动控制原理考研真题(含部分答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自动控制原理考研真题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控制原理综合考研真题山东大学自动控制原理考研真题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控制原理考研真题其他院校自动控制原理考研真题(含部分答案)说明:本部分收录了本科目近年考研真题,方便了解出题风格、难度及命题点。

此外提供了相关院校考研真题,以供参考。

(3)教材教辅(诺登学习网,会员免费使用)胡寿松《自动控制原理》(第7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胡寿松《自动控制原理》(第7版)配套题库【考研真题精选+章节题库】(上册)胡寿松《自动控制原理》(第7版)配套题库【考研真题精选+章节题库】(下册)说明:以上为本科目参考教材配套的辅导资料。

(4)考研一对一(诺登学习网)全程线上授课,一位学员+一位学姐长/学姐+一位班主任。

诺登研习社·小助理推荐专业课20课时起报,联系小助理,免费领取你所申报院校的公共课+专业课学习资料。

我们会根据你的个人情况,制定江南大学081100控制科学与工程考研专业课807自动控制原理(普通类专业)的宏微观复习计划,包括根据测试结果进行动态调整。

并根据学员报考院校专业的竞争情况,给出适合学员自身的学习时间,学习方式以及需要达到的学习效果等建议。

江南大学过控常考题总结

江南大学过控常考题总结

知识点:1.过程控制系统的重要术语被控变量/受控变量/过程变量(Controlled Variable - CV, Process Variable - PV ) 设定值/给定值(Setpoint - SP , Setpoint Value - SV ) 操纵变量/操作变量(Manipulated Variable, MV) 扰动/扰动变量 (Disturbance Variable, DV)对控制器而言,测量/测量信号(Measurement ) ,控制/控制信号/控制变量(Control Variable ) 2.被控对象动态建模方法⏹ 机理建模 原理:根据过程的工艺机理,写出各种有关的平衡方程,如物料平衡、能量平衡等,以及反映流体流动、传热、传质等基本规律的运动方程,由此获得被控对象的动态数学模型。

特点:概念明确、适用范围宽,要求对该过程机理明了。

⏹ 测试建模原理:对过程的输入(包括控制变量与扰动变量)施加一定形式的激励信号,如阶跃、脉冲信号等,同时记录相关的输入输出数据,再对这些数据进行处理,由此获得对象的动态模型。

特点:无需深入了解过程机理,但适用范围小,模型准确性有限。

3.气开阀与气关阀的选择原则若无气源时,希望阀全关,则应选择气开阀,如加热炉瓦斯气调节阀;若无气源时,希望阀全开,则应选择气关阀,如加热炉进风蝶阀。

练习题:1.对于如图所示的压力控制系统,假设贮罐温度不变,主要干扰为P 1、P 2。

试指出该系统中的被控变量、操纵变量、扰动变量与被控对象,并画出该系统的方块图。

答案:被控对象:压力罐。

被控变量:储罐内的压力。

操纵变量:进料流量。

扰动变量:进料压力,出料流量,等。

P sp2.(1) 列写过程微分方程组; (2) 画出方框图;(3) 求传递函数)()()(12s Q s H s G p =答案:物料平衡方程:31222122111,Q Q dtdh C Q Q Q dt dh C -=--=122112323212,,R h h Q R h Q R h Q -===将流量方程代入物料平衡方程,即得到过程状态方程()())()(1)(,)()()(1)(31222122111s Q s Q sC s H s Qs Q s Q s C s H -=--=122112323212)()()(,)()(,)()(R s H s H s Q R s H s Q R s H s Q -===由以上传递函数方程,可画出相应的方框图.利用方框图等效变换;直接用传递函数计算公式;通过求解传递函数方程组.()()()()()32122312121223213222132123212R R R S C R R C R R C R R C R R SC C R R R R R s Q s H s W o +++++++==3.对于如图所示的加热炉温度控制系统,试 (1)指出该系统中的被控变量、操纵变量、扰动变量与控制目标;(2)画出该系统的方块图;(3)选择控制阀的“气开-气关”形式;(4)指出该控制系统的“广义对象”及物理意义。

过控习题整理

过控习题整理

1.对于如图所示的压力控制系统,假设贮罐温度不变,主要干扰为P 1、P 2。

试指出该系统中的被控变量、操纵变量、扰动变量与被控对象,并画出该系统的方块图2.对于如图所示的加热炉温度控制系统,试(1)指出该系统中的被控对象、被控变量、操纵变量、扰动变量; (2)画出该系统的方块图3.(1) 列写过程微分方程组;(2) 画出方框图;(3) 求传递函数P spsp )()()(12s Q s H s G p4.对于如图所示的加热炉温度控制系统,试(1)指出该系统中的被控变量、操纵变量、扰动变量与控制目标; (2)画出该系统的方块图;(3)选择控制阀的“气开-气关”形式;(4)指出该控制系统的“广义对象”及物理意义。

思考题⏹ 对于一般的自衡过程,分析采用纯比例控制器存在稳态余差的原因;⏹ 引入积分作用可消除稳态余差的原因分析,以及为什么引入积分作用会降低闭环控制系统的稳定性?⏹ 引入微分作用可提高控制系统的稳定性,但为什么实际工业过程中应用并不多? ⏹ 如何确定PID 参数?5.(1)如何选择控制阀的 “气开气关”?(2)如何选择温度控制器的正反作用,以使闭环系统为负反馈系统?⏹ 对于一般的自衡过程,当设定值或扰动发生阶跃变化时,为什么采用纯比例控制器会存在稳态余差?⏹ 引入积分作用的目的是什么,为什么引入积分作用会降低闭环控制系统的稳定性? ⏹ 引入微分作用的目的是什么,为什么实际工业过程中应用并不多?燃料spsp6.热平衡方程:λ---冷凝潜热;C1--比热容 控制通道静态增益:从静态增益补偿的角度从动态特性变化的角度 (Why?)7.控制器的正反作用选择2111)(G T T G C λ=-11121G G C G T K p ∝=∂∂=λ凝液G 1G2KpKv选等百分比阀G1G2T p K v选快开阀稳定性变差燃料油8.有时前馈-反馈控制系统从其系统结构上看与串级控制系统十分相似。

试问如何来区分它们?试分析判断下图所示的两个系统各属于什么系统?说明其理由。

过控课后答案整理小字版

过控课后答案整理小字版
新的稳态值的±5%或±3% (根据系统要求)范围内所需要的时间。 它是反映系统过渡过程快慢的质量指标,ts越小,过渡过程进行得 越快。 6.峰值时间tp: 从扰动开始到过渡过程曲线到达第一个峰值所需要 的时间,(根据系统要求)范围内所需要的时间。称为峰值时间tp。它 反映了系统响应的灵敏程度。 静态指标是余差,动态时间为衰减比(衰减率)、最大偏差、过程 过渡时间、峰值时间。
其中:
2-3.设矩形脉冲响应幅值为2 t/h ,脉冲宽度为△t=10min,某温度过程
的矩形脉冲响应记录数据如下:
t(min) 1 3 4 5 8 10 15 16.5
Y(℃) 0. 1.7 3.7 9.0 19. 26. 36. 37.
46
040 5
t(min) 20 25 30 40 50 60 70 80
151 213 239 262 311 329 338 350 351 被控对象:按工艺要求分析,通过给水增加时,被控制参数的 液位也会增加。所以K0为“+”; 变送器一般视为正作用。 控制器的正、反作用判断关系为: (控制器“?”)·(控制阀“-”) ·(对象“+”) =“-”根据判断关系式,调节器应为正作用。
∴0.2≤0.38≤1 根据动态特性整定公式有:
TI=0.8 T0 =0.74 min 6-10 对某过程控制通道作一阶跃实验,输入阶跃信号Δμ=5,阶跃 响应记录数据如表所示。
(1) 若过程利用一阶加纯时延环节来描述,试求K0、T0、 τ0
(2) 设系统采用PI调节规律,按4:1衰减比,用反应曲线法
出时间参数T1、T2 : 由A1=7,B1=0.1 , t1=10s 由 A2=5,B2=0.1 t2=6s该过程的数学模型:第六章 思考题与习题

江南大学阶段性机考食品加工卫生控制第3阶段测试题

江南大学阶段性机考食品加工卫生控制第3阶段测试题

2、 3、考试科目 : 《食品加工卫生控制》 第七章至第十一章(总分 100分) 1、 A 、、单项选择题 (本题共 10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0分。

) ( )主要用于除去润滑剂和其它类似的石油制品。

水 、表面活性剂 C 、硷性清洗剂 D 、有机溶剂 2、 只有那些( )才能对清洗剂进行混合和分散处理。

A 、工人 、有经验并经过训练的人员 C 、 管理人员 、卫生人员 3、 A 、4、 )是氯化物中杀菌活力最强的。

氯胺 B 、次氯酸 次氯酸对许多待清洗表面来说,有效浓度是( 、次氯酸盐 )ppm 。

二氧化氯 A 、50 、100 、200 、8005、 A 、 虽然有机物的存在会影响到杀菌效果, 季胺化合物 B 、氯杀菌剂 )更加稳定。

、碘杀菌剂、溴杀菌 6、污物、污液和工业废水的( 值指由于好氧微生物的作用在可降解有机物稳定化过程中所需的氧量(以ppm 表示)。

A 、COD 、BOD 、TOC、BOD 57、 A 、 对限制使用的杀虫剂更应该由( 工人 B 、卫生人员 )保管和使用。

C 、管理人员、专职人员8、 在建筑物外围平铺一条宽( )米的白色碎石区带,能有效防止老鼠侵入。

A 、 、1.5 、5 、10 9、)是最有效的防止侵入措施。

A 、切断所有入口、清除栖息地 C 、 厂房周围留出无草区、不在厂内吃零食 10、综合害虫防治成本低、效果好,能使杀虫剂用量减少( ) %。

A 、20 、40 、50 、60 二、多项选择题 (本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20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有 2 至 4 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

) 清洗剂的选择主要考虑( 待清除污物的性质 1、A 、 等因素。

、采用的清洗方法 C、清洗设备 、待清洗的面积A 、食品中潜在的化学污染源包括(清洗剂、消毒剂 )。

、杀虫剂 、空气清新剂清洗介质包括和(空气)。

【过程控制期末考试】必考题集锦

【过程控制期末考试】必考题集锦

1.某发酵罐,工艺要求罐内温度控制在32 1℃,间歇操作。

开始时需加热,发酵时为放热过程,控制流程图如图所示,求:1、这是什么控制系统,画出方框图。

2、画出控制阀的分程动作图。

3、简述釜温受扰动升高时控制系统的工作过程。

1一个控制器的输出到两个执行器中,因此是分程控制,方框图:2判断冷剂控制阀A是气开型, 热剂控制阀B是气关型,釜温度升高,为保证是负反馈因此判断TC为反作用. 分程动作图:3釜温受扰动升高,温度变送器将信号采集后传输到温度控制器上,控制器的反作用减小信号,热剂控制阀B先减小开度,若温度仍过高,则冷剂控制阀A增大开度,使得反应釜温度稳定.⏹下图所示是液氨蒸发器的选择控制系统,工艺上要求介质出口温度稳定。

由于气氨要由压缩机回收,所以气氨中不允许夹带液氨滴。

问:(1)说明是哪种控制方案并画出方框图。

(2)指出应使用高选器还是低选器?1应该选用超驰控制,限制液氨的液位,当液位到达危险限位时,液位控制器取代温度控制器方框图:2从安全角度考虑,液氨的阀门应该选用气开型,当控制阀开度增大,液氨增加,液位升高,温度下降,根据负反馈准则,温度控制器应选用正作用,液位控制器应选用负作用.当液位高于安全软限时,液位控制起输出降低,因此应当选用低选器⏹如图所示,需保持某塔底的液位恒定,常以塔底流出量作为操纵变量构成单回路控制系统维持液位恒定。

现因流出塔的流量经常波动,造成控制效果不够好。

⏹试问针对其主要干扰,怎样的控制系统更合理,并画出它的方框图和控制流程图。

控制流程图:方框图:⏹某加热炉介质出口温度要求稳定。

已知干扰通道的传递函数为;控制通道的传递函数为。

若主要干扰来自原料的流量波动,且原料流量可测不可控,试设计一个前馈控制系统。

(1)画出其原理图和方框图。

⏹(2)求对原料流量进行补偿的补偿器的数学模型。

原理图:方框图:Gd(s) = -(Gf(S)/G0(s))Gd(s) 补偿控制单元传递函数Gf(S)扰动通道传递函数G0(s)控制通道传递函数某装置采用单闭环比值控制,G1和G2均采用节流装置测量。

2009~2012江南大学机械工程控制基础考点及复习参考资料

2009~2012江南大学机械工程控制基础考点及复习参考资料

X iX 02009~2012江南大学机械工程控制基础考点及复习参考资料第一部分(答案仅为参考)1. 什么是系统的反馈?一个系统的输出,部分或全部地被反过来用于控制系统的输入。

2. 一个系统的动力学方程可以写成微分方程,这一事实就揭示了系统本身状态变量之间的联系,也就体现了系统本身存在着反馈;而微分方程的解就体现了由于系统本身反馈的存在与外界对系统的作用的存在而决定的系统的动态历程。

3. 几何判据有奈奎斯特判据、波德判据两种;代数判据有劳斯判据、胡尔维茨判据两种。

4. 列写微分方程的步骤:(1).确定系统或各元素的输入量输出量(2).按照信号的传递顺序,从系统的输入端开始,根据各变量所遵循的运动规律列写出在运动过程中的各个环节的动态微分方程 (3).消除所列各微分方程的中间变量,得到描述系统的输入量输出量之间的关系的微分方程。

(4).整理所得微分方程。

5. 非线性系统有:本质非线性和非本质非线性两种,能进行线性化的是非本质非线性系统。

6. 给出两种传递函数的定义:1.传递函数是经典控制理论中对线性系统进行研究分析与综合的基本数学工具2.在外界输入作用前,输入输出的初始条件为零时,线性定常系统环节或元件的输出 (t )与输入 (t )经Laplace 变换后 与 之比称为该系统环节或元件的传递函数。

7. 写出六种典型环节的名称、微分方程和传递函数、奈奎斯特图和波德图。

8. 方框图的基本元素由传递函数方框、相加点、分支点组成。

9. 二阶系统时间响应的性能指标是根据欠阻尼二阶系统在单位阶跃信号作用下得到的。

10. 系统稳定的充要条件是:系统所有特征根的实部为负。

11. 什么是系统的动柔度、动刚度、静刚度。

若机械系统输入为力,输出为位移(变形)则机械系统的频率特性就是机械系统的动柔度;机械系统的频率特性的倒数就是机械系统的动刚度;当W=0时系统频率特性的倒数为系统的静刚度12. 线性定常系统对谐波输入的稳态响应称为频率响应。

江南大学考研自动控制原理试题库

江南大学考研自动控制原理试题库

一、选择题1. 在伯德图中反映系统抗高频干扰能力的是( )A. 低频段B. 中频段C. 高频段D. 无法反映2. 对于一、二阶系统来说,系统特征方程的系数都是正数是系统稳定的( )A. 充分条件B. 必要条件C. 充分必要条件D. 以上都不是3. 开环传递函数G(s)H(s)=)p s )(p s ()z s (K 211+++,其中p 2>z 1>p 1>0,则实轴上的根轨迹为( )A.(-∞,-p 2] [-z 1,-p 1]B. (- ∞,-p 2]C. [-p 1,+ ∞)D. [-z 1,-p 1]4. 二阶振荡环节的相频特性θ(ω) ,当ω→∞ 时,其相位移θ(ω) 为( )A .-270°B .-180°C .-90°D .0°5. 用频域法分析控制系统时,最常用的典型输入信号是( )A. 脉冲函数B. 斜坡函数C. 阶跃函数D. 正弦函数 6. 确定根轨迹与虚轴的交点,可用( )A .劳斯判据B .幅角条件C .幅值条件D .dk/ds=07. 设一单位反馈控制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2(4s (G 0+=s s K ),要求20K v =, 则K=( )A .10B .20C .30D .408. 过阻尼系统的动态性能指标是调整时间s t 和( )A .峰值时间p tB .最大超调量σC .上升时间r tD .衰减比 σ/σ′ 9. 设某系统开环传递函数为)1)(10s s (10s (G 2+++=s ),则其频率特性奈氏图起点坐标为( ) A .(-10,j0) B .(-1,j0) C .(1,j0) D .(10,j0)10. 一阶系统1TS K S (G +=) 的时间常数T 越大,则系统的输出响应达到稳态值的时间( ) A .越长 B .越短 C .不变 D .不定11. 当二阶系统的根分布在根平面的虚轴上时,系统的阻尼比 为( )A .ξ<0B .ξ=0C .0<ξ<1D .ξ≥ 112. 同一系统,不同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之间传递函数的特征方程( )A .相同B .不同C .不存在D .不定13. 传递函数反映了系统的动态性能,它与下列哪项因素有关?( )A. 输入信号B. 初始条件C. 系统的结构参数D. 输入信号和初始条件14. 奈奎斯特稳定性判据是利用系统的( ) 来判断闭环系统稳定性的一个判别准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来克服干扰作用对被控变量影响的? 答案:被控对象:反映器。被控变量:反应器内的温度(反应温度) 。操纵变量:冷却水流 量。干扰:冷却水压力、温度变化,A、B 物料的流量、温度变化,等。 若进料温度升高,反应器内的温度超过温度给定值时,即偏差小于 0,TC 要发挥控制作用 使反应温度下降,即控制器输出使冷却水调节阀开度大些,使更多的冷却水进入夹套,从 而移走多余热量使反应器内温度降下来。 27. 有一水槽, 其截面积 F 为 0.5m2。 流出侧阀门阻力实验结果为: 当水位 H 变化 20cm 时, 3 流出量变化为 1000cm /s。试求流出侧阀门阻力 R,并计算该水槽的时间常数 T。 答案:
被控对象 扰动 D 干扰通道 GD (s) 偏差 e 控制器 Gc (s) 控制变量 u 执行器 Gv (s) 操纵变量 q 控制通道 Gp (s)
设定值 ysp
+
+
被控变量 y
+
_ 测量值 ym
测量变送 Gm (s)
2. (1) 列 写 过 程 微 分 方 程 组; (2) 画出方框图; (3) 求 传 递 函 数
定在设定值上。 24. 下图为化学反应器的过程控制系统:1)说明图中的控制策略属于哪类控制系统?2) 最主要的被控变量是什么?最主要的操纵变量是什么?3)图中哪个控制器要整定的最慢, 哪个控制器要整定的最快?为什么?4)阀门 V1 是气开还是气关?为什么?V2 是气开还是 气关?为什么?5)指出各图中控制器的正反作用,并给出选取的理由;6)给出图中控制规 律的选取。
H 2 s R 2R 3 2 Q 1 s R 12R 2R 3C 1C 2S R 2R 3C 1 R 2R 3C 2 R 12R 2C 1 R 12R 3C 2 S R 12 R 2 R 3
3. 对于如图所示的加热炉温度控制系统,试 (1)指出该系统中的被控变量、操纵变量、扰动 变量与控制目标; (2)画出该系统的方块图; (3)选择控制阀的“气开-气关”形式; (4)指出该控制系统的 “广义对象” 及物理意义。 答案:被控对象:加热炉。被控变量:原料出 口温度。操纵变量:燃料流量。扰动变量:进 料流量、温度,燃料温度、压力、成分,等。
17.前馈控制的原理是什么? 18.为什么一般不单独使用前馈控制? 19. 有一单闭环比值控制系统如图所示,其 比值用 DDZ-Ⅲ型乘法器来实现(图中的测量 仪表是线性仪表) 。已知 Q1max=7000kg/h, Q2max=4000kg/h。要求: (1)若已知 I0=18mA,求该比值控制系统的 k=?比值系数 K=? (2)待该比值系统稳定时,测得 I1=10mA, 试计算此时的 I2=? 答案:
答:⑴ 是串级分程控制系统。 ⑵ 最主要的被控变量是反应器内温度,最主要的操纵变量是冷剂流量。 ⑶ 图中 T1C 要整定的最慢,FC 最快。 ⑷ 阀门 V1 是气关,保证反应温度不致过高,从而生成其它产物。阀门 V2 是气开。 ⑸ 图中:T1C 反作用,T2C 正作用,FC 正作用。 (6) T1C:PID;T2C:P(PI,I 弱) ;FC:P。 25. 如图所示的精馏塔提馏段灵敏板 温度控制回路很可能引起液泛。 假设液 PD 泛可以用塔底和塔顶压力之差来表征 (压差太大表示可能存在液泛) 。请在 此基础上设计一个液泛约束控制系统, 以保证正常操作时按提馏段温度调节 加热蒸汽流量, 而当塔即将出现液泛时 进料 顶产品 则要求调节加热蒸汽流量确保不发生 ΔP m 液泛。要求: TC (1)画出带控制点的流程图与对应的 PB 方块图; (2)选择调节器的正反作用。
练习题:
1. 对于如图所示的压力控制系统,假 设贮罐温度不变,主要干扰为 P1、P2。 试指出该系统中的被控变量、操纵变 量、扰动变量与被控对象,并画出该系 统的方块图。
Psp
PC
Pm u P
F2 Kv2
P2
P1 Kv1 F1
答案:被控对象:压力罐。被控变量:储罐内的压力。操纵变量:进料流量。扰动变量: 进 料压力,出料流量,等。
Tm 进料 T
出料
Tsp
TC
u
Rf 燃料
4.对于一般的自衡过程,分析采用纯比例控制器存在稳态余差的原因; 5.引入积分作用可消除稳态余差的原因分析,以及为什么引入积分作用会降低闭环控制系统 的稳定性? 6.引入微分作用可提高控制系统的稳定性,但为什么实际工业过程中应用并不多? 7.如何确定 PID 参数? 8.采用纯比例控制,Kc 增加时系统的稳定性会怎样?稳定的情况下余差会怎样? 9.采用 PI 控制,Ti 调小时为保持系统稳定性,比例度应该怎样变化? 10. 精馏塔提馏段温度控制系统如图所 Tsp 示,图中,Pv 为调节阀阀前压力。 Tm (1)为保证再沸器的安全,蒸汽调节阀应 TC 选用气关阀还是气开阀?为什么? Psp Pm (2)确定调节器 TC、PC 的正反作用,并 T PC 画出该系统完整的方框图(尽可能在图上 塔 u 表明相应的信号) 。
气开 底产品
26. 如图所示为一反应器温度控制系统示意图。 A、 B 两种物料进入反应器进行反应, 通过改变进入夹 套的冷却水流量来控制反应器内的温度不变。试 画出该温度控制系统的方块图,并指出该系统中 的被控对象、被控变量、操纵变量及可能影响被 控变量的干扰是什么?如果由于进料温度升高使 反应器内的温度超过给定值,试说明此时该控制 系统的工作情况,此时系统是如何通过控制作用
H s R K Q i s RFs 1 Ts 1
Q o s H 20cm 1 s / cm 2 3 50 1000cm / s
K
I0 4
20 4

18 4 0.875 20 4
K k
Q 1 max Q 4000 k K 2 max 0.875 0.5 Q 2 max Q 1 max 7000
K I 2' 4 I 4 I 4 2 2 I 2 9.25mA I1 4 I1 4 10 4
R1 Q1
G p(s )
H 2(s ) Q 1(s )
Q2 R2
h1
Q12 C1 R12 C2
答案: 物料平衡方程:
h2 R3 Q3
dh1 Q 1 Q 2 Q 12 , dt dh C 2 2 Q 12 Q 3 dt C1
Q2 Q 12
h1 h ,Q 3 2 , R2 R3 h1 h2 R 12
再 沸 器
底 部
Pv
加热蒸汽
P
11.如图为贮槽液位控制系统,为安全起见,贮槽内液 体严格禁止溢出,试在下述两种情况下,分别确定执 行器的气开、气关型式及控制器的正、反作用。 (1)选择流入量 Qi 为操纵变量; (2)选择流出量 Qo 为操纵变量。 答: (1)当选择流入量 Qi 为操纵变量时,为了防止液 体溢出,在控制阀膜头上气源突然中断时,控制阀应 处于关闭状态,所以应选用气开阀,为正作用方向。 控制器应选择反作用方向。 (2)当选择流出量 Qo 为操纵变量时,为了防止液体溢出,在控制阀膜头上气源突然中断
(2)待系统稳定时,则
20.为什么说超驰控制是一种软保护措施?它与硬保护有什么差异? 21.什么是超驰控制系统?何时需采用这种系统? 22.超驰控制系统为什么要特别注意防积分饱和?它与单回路控制时的防积分饱和方法有什 么重要差异? 23. 图示为加热炉出口温度控制系统方案之 一。工艺上规定要优先使用炼厂气 A,只有在 负荷增加后。使用了炼厂气所能提供的最大 限量还是不够时,则以 B 来加以补充。 试分析:控制方案是如何满足上述工艺要求 的? 答案: 1) 正常工况: TC 输出为 M, 而且 M 小于 AH, 经低选器 LS 后做炼厂气 A 流量控制器的设定 值,此时构成主参数为温度、副参数为炼厂 气 A 的串级控制系统。由于 Ar=M,因此 FBC 设定值(Br=M-AH)等于 0。所以燃料 B 的阀 门全关。 2)在工况变化时,如出现 M>AH,则低选器选择 AH 作为输出,AH=Ar。因此 FAC 成为定值 流量控制系统,使得炼厂气 A 稳定在 AH 的数值上。这时由于(M-AH)>0,则构成温度与燃 料 B 的串级控制系统,即打开燃料 B 的阀门以补充燃料 A 的不足。从而使得炉出口温度稳
知识点:
1.过程控制系统的重要术语 被控变量/受控变量/过程变量(Controlled Variable - CV, Process Variable - PV) 设定值/给定值(Setpoint - SP, Setpoint Value - SV ) 操纵变量/操作变量 (Manipulated Variable, MV) 扰动/扰动变量 (Disturbance Variable, DV) 对 控制 器 而言 , 测量 / 测 量信 号 (Measurement ) , 控制 / 控 制信 号 / 控 制变 量 ( Control Variable ) 2. 被控对象动态建模方法 机理建模 原理:根据过程的工艺机理,写出各种有关的平衡方程,如物料平衡、能量平衡等, 以 及反映流体流动、传热、传质等基本规律的运动方程,由此获得被控对象的动态数学模型。 特点:概念明确、适用范围宽,要求对该过程机理明了。 测试建模 原理:对过程的输入(包括控制变量与扰动变量)施加一定形式的激励信号,如阶跃、 脉冲信号等,同时记录相关的输入输出数据,再对这些数据进行处理,由此获得对象的动态 模型。 特点:无需深入了解过程机理,但适用范围小,模型准确性有限。 3. 气开阀与气关阀的选择原则 若无气源时,希望阀全关,则应选择气开阀,如加热炉瓦斯气调节阀;若无气源时, 希望阀全开,则应选择气关阀,如加热炉进风蝶阀。
1
将流量方程代入物料平衡方程,即得到过程状态方程
H 1(s ) H 2(s )
C 1s
1
Q (s ) Q (s ) Q
1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