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朝阳区2014年中考语文一模试题
免费版2014年3月北京朝阳高三一模语文试卷

北京市朝阳区高三年级第一次综合练习语文试卷2014.3(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本试卷共6页。
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请交回答题卡。
一、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北京城是大气的。
这种大气首先体现在建筑上,不要说偌.大的一个紫禁城只住皇帝‚一家人‛,便是最不起眼的四合院,也是疏落有致,颇多空间的。
北京城的大气更体现在文化上,北京从来就是汉胡①,五方杂处.的地方,三教九流,五行八作,都在这里出入、汇集和发展,各种文化都在这里交流、碰撞和融合。
一个外地人,只要他到了北京,保准不会感到别扭;如果他还很随和,会说几句普通话,那么,用不了几天,他几乎就会觉得自己是个北京人了。
这就是北京:古老而又新鲜,博大而又精深,高远而又亲切,迷人而又难解。
它是单纯的,单纯得你一眼就能认出这就是北京;它又是多彩的,多彩得你永远无法一言以蔽之。
而无论久远深厚的历史也好,生机勃发的现实也好;豪雄甲的王气也好,醇厚平和的民风也好,只要你一走进北京,它们都会向你扑面而来,让你②。
你可能会惊异于现代都会的日新月异,也可能会流连于千年古都的乙深沉;可能会丙于文化名邑的清雅幽远,也可能会迷恋于民众舞台的柳暗花明。
所有这些,都会使一个初进北京的人感到无比的神奇,它会使你心旌摇荡,神志痴迷,不知所以。
可以这么说,任何试图读懂北京的人,一开始,都会有一种不得其门而入的感觉。
(取材于易中天《读城记》,有删改)1.文中加点字的读音和填入①②处的词语的字形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 偌.(nuò)大杂揉五方杂处.(chǔ)目不瑕接B.偌.(ruò)大杂糅五方杂处.(chǔ)目不暇接C. 偌.(nuò)大杂揉五方杂处.(chù)目不暇接D. 偌.(ruò)大杂糅五方杂处.(chù)目不瑕接2.依次填入文中甲、乙、丙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A. 浩荡深厚沉湎B. 浩瀚雄厚沉湎C. 浩荡雄厚沉醉D. 浩瀚深厚沉醉3.文中黑体字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一言以蔽之B. 生机勃发C. 柳暗花明D. 不知所以4.下列四副对联中,最适宜用来迎接友人来访的一项是A. 珠联璧合乾坤定,花好月圆鸾凤鸣。
2014朝阳一模 北京市朝阳区2014届高三第一次综合练习 理科4份(语数英理综)

北京市朝阳区高三年级第一次综合练习语文试卷2014.3(考试时间l50分钟满分l50分)本试卷共6页。
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请交回答题卡。
一、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北京城是大气的。
这种大气首先体现在建筑上,不要说偌.大的一个紫禁城只住皇帝“一家人”,便是最不起眼的四合院,也是疏落有致,颇多空间的。
北京城的大气更体现在文化上,北京从来就是汉胡①,五方杂处.的地方,三教九流,五行八作,都在这里出入、汇集和发展,各种文化都在这里交流、碰撞和融合。
一个外地人,只要他到了北京,保准不会感到别扭;如果他还很随和,会说几句普通话,那么,用不了几天,他几乎就会觉得自己是个北京人了。
这就是北京:古老而又新鲜,博大而又精深,高远而又亲切,迷人而又难解。
它是单纯的,单纯得你一眼就能认出这就是北京;它又是多彩的,多彩得你永远无法一言以蔽之。
而无论久远深厚的历史也好,生机勃发的现实也好;豪雄甲的王气也好,醇厚平和的民风也好,只要你一走进北京,它们都会向你扑面而来,让你②。
你可能会惊异于现代都会的日新月异,也可能会流连于千年古都的乙深沉;可能会丙于文化名邑的清雅幽远,也可能会迷恋于民众舞台的柳暗花明。
所有这些,都会使一个初进北京的人感到无比的神奇,它会使你心旌摇荡,神志痴迷,不知所以。
可以这么说,任何试图读懂北京的人,一开始,都会有一种不得其门而入的感觉。
(取材于易中天《读城记》,有删改) 1.文中加点字的读音和填入①②处的词语的字形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偌.(nuò)大杂揉五方杂处.(chǔ) 目不瑕接B.偌.(ruò)大杂糅五方杂处.(chǔ) 目不暇接C.偌.(nuò)大杂揉五方杂处.(chù)) 目不暇接D.偌.(ruò)大杂糅五方杂处.(chù) 目不瑕接2.依次填入文中甲、乙、丙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A.浩荡深厚沉湎B.浩瀚雄厚沉湎C.浩荡雄厚沉醉D.浩瀚深厚沉醉3.文中黑体字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一言以蔽之B.生机勃发C.柳暗花明D.不知所以4.下列四副对联中,最适宜用来迎接友人来访的一项是A.珠联璧合乾坤定,花好月圆鸾凤鸣。
2014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一)及答案

20XX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一)(全卷四个大题,含23个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语文知识积累(本大题含1~6小题,其中1~5小题,每小题2分;第6小题8分,共18分)1.下列词语中字音有误的一项是(D)A.头晕目眩.(xuàn)愕.然(è)羸.弱(léi)缥.碧(piǎo)B.惟妙惟肖.(xiào)孕.育(yùn)匿.名(nì)惺忪.(sōng)C.吹毛求疵.(cī)禁锢.(gù)伫.立(zhù)焙.烧(bèi)D.广袤.无垠( mào)污秽.(suì)亵渎.(dú)秕.谷(bǐ)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A.海市蜃楼锋芒必露拂晓哺育寸积铢累B.遮天蔽日通宵达旦清澈狼藉一筹莫展C.断章取义鞠躬尽瘁缄默嬉闹无精打采D.不求甚解黯然失色拮据奥秘浮想联翩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D)A.小沈阳的表演幽默搞笑,每每使大人忍俊不禁....地笑了起来,孩子更是笑得前俯后仰。
B.阳平镇有一处大型的露天蔬菜批发市场。
这里每天门庭若市....,来来往往的人们忙着购买各种新鲜蔬菜。
C.他酷爱收藏,为了充实自己的“奇石王国”,他常常慷慨解囊....,上门求购别人珍藏的奇石。
D.专家指出,日常体验式活动更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帮助学生树立珍爱生命的意识,锻炼学生克服困难的意志。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A. 温家宝总理出席第四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提议建立中日韩核电安全交流与合作机制。
B. 就近期一些地方因征地拆迁引发恶性事件,国土资源部日前下发紧急通知,要求各地严格规范征地拆迁管理,坚决防范强征强拆行为不再发生。
C. 制度的优越、国力的强大是中国撤离在利比亚人员行动能否取得成功的坚实基础。
D. 学校开展的“感恩·奋进”活动,掀起了同学间互帮、互助、互学、互进,增进了彼此的友谊。
2014年北京市中考语文卷

2014年北京市中考语文卷适用年级:九年级建议时长:0分钟试卷总分:120.0分一、选择。
下面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
(共4分)周口店北京人遗址的发掘,可以追溯到上世纪20年代。
为了更好地保护这一举世闻名的古人类遗址,2011年7月,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博物馆开始迁建。
建成后的新馆,面积是旧馆的8倍。
走进博物馆大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巨大的雕塑,“北京人”右手持木棍,肩上扛着猎物,身体直立着行走,______(1)____地还原了“北京人”狩猎归来的场景。
作为国家一级博物馆,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博物馆用来收藏,保护和研究_____(2)______。
(1).对文中划线字的注音和对画线字笔顺的判断,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 ) (2.0分)(单选)A. 追溯(shuò) “为”字的笔顺是:丶ノフ丶B. 追溯(sù) “为”字的笔顺是:丶フノ丶C. 追溯(sù) “为”字的笔顺是:丶ノフ丶D. 追溯(shuò) “为”字的笔顺是:丶フノ丶(2).根据语意,分别在横线(1)(2)处填入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2.0分)(单选)A. (1)栩栩如生 (2)周口店遗址历年来的考古发掘物B. (1)巧妙绝伦 (2)周口店历年来的考古遗址发掘物C. (1)巧妙绝伦 (2)周口店遗址历年来的考古发掘物D. (1)栩栩如生 (2)周口店历年来的考古遗址发掘物2.汉字是音形义的结合体。
字谜,就常常借助汉字的间架结构和偏旁来设计。
下列字谜,不属于按照汉字的间架结构和偏旁来设计的一项是(2分)()(2.0分)(单选)A. 上下平行,左右勾连。
(打一字) 谜底:互B. 看时圆,写时方,寒时短,热时长。
(打一字) 谜底:日C. 一点一横长,口字在中央,大口张着嘴,小口里面藏。
(打一字) 谜底:高D. 有女全姓姚,有手能肩挑,有足蹦蹦跳,有木桃花俏。
2014年 语文一模试卷2014试卷终稿2014年 语文一模试卷2014试卷终稿

语文试题卷亲爱的同学:欢迎参加考试!请你认真审题,积极思考,细心答题,发挥出最佳水平。
答题时,请注意以下几点:1.全卷有四大题,19小题。
满分150分(含书写5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
3.答题前,请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
祝你成功!一、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21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A.峰峦. / 留恋.书藉. / 狼籍.一张一驰. / 纵横弛.骋B.提.炼 / 题.纲云宵. / 夜霄.一拍即.合 / 一如既.往C.憔悴. / 纯粹.慈详. / 安祥.自始至.终 / 关怀备致.D.嘹.亮 / 瞭.望烦躁. / 干燥.不屑置辩. / 明辨.是非2.下列选项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A.新陈.代谢/杂然而前陈.者 B.带月荷.锄归/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C.不可.同日而语/潭中鱼可.百许头D.又何间.焉/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3.古诗文名句默写(⑴至⑹题选做..4题,⑺⑻⑼三题必做)。
(10分)国疆土化学教案屡次侵犯边陲化学教案讨伐罪人而抚慰百姓化学教案就在此一举试卷试题平定鲜卑之后化学教案养精蓄锐化学教案⑴举杯邀明月,▲。
(李白《月下独酌》)⑵云横秦岭家何在?▲。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谢景仁化学教案陈郡阳夏人化学教案名与高祖同讳化学教案故称字试卷试题祖据化学教案太傅安第二弟试卷试题父允化学⑶▲,铜雀春深锁二乔。
(杜牧《赤壁》)2试卷试题下列各句中化学教案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 ( ) A. 只有⑷水是眼波横,▲。
(王观《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⑸夜阑卧听风吹雨,▲。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⑹子曰:“君子喻于义,▲。
”(《论语》)⑺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诗人发出了“▲,▲”的呼喊,这充分体现了杜甫推己及人的博大胸襟。
⑻苏轼在《水调歌头》中,通过写明月来表达对人生美好祝愿的句子是:▲,▲。
2014朝阳高三一模语文及答案

2014年北京市朝阳区高三一模语文试卷第I卷(选择题,共27分)一、(每小题3分,共15分)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完成1-4题。
北京城是大气的。
这种大气首先体现在建筑上,不要说偌.大的一个紫禁城只住皇帝“一家人”,便是最不起眼的四合院,也是疏落有致,颇多空间的。
北京城的大气更体现在文化上,北京从来就是汉胡①,五方杂处.的地方,三教九流,五行八作,都在这里出入、汇集和发展,各种文化都在这里交流、碰撞和融合。
一个外地人,只要他到了北京,保准不会感到别扭;如果他还很随和,会说几句普通话,那么,用不了几天,他几乎就会觉得自己是个北京人了。
这就是北京:古老而又新鲜,博大而又精深,高远而又亲切,迷人而又难解。
它是单纯的,单纯得你一眼就能认出这就是北京;它又是多彩的,多彩得你永远无法一言以蔽之。
而无论久远深厚的历史也好,生机勃发的现实也好;豪雄甲的王气也好,醇厚平和的民风也好,只要你一走进北京,它们都会向你扑面而来,让你②。
你可能会惊异于现代都会的日新月异,也可能会流连于千年古都的乙深沉;可能会丙于文化名邑的清雅幽远,也可能会迷恋于民众舞台的柳暗花明。
所有这些,都会使一个初进北京的人感到无比的神奇,它会使你心旌摇荡,神志痴迷,不知所以。
可以这么说,任何试图读懂北京的人,一开始,都会有一种不得其门而入的感觉。
(取材于易中天《读城记》,有删改)1.文中加点字的读音和填入①②处的词语的字形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偌( nuò)大杂揉五方杂处(chǔ) 目不瑕接B.偌( ruò)大杂糅五方杂处(chǔ) 目不暇接C.偌( nuò)大杂揉五方杂处(chù) 目不暇接D.偌( ruò)大杂糅五方杂处(chù) 目不瑕接2.依次填人文中甲、乙、丙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A.浩荡深厚沉湎B.浩瀚雄厚沉湎C.浩荡雄厚沉醉D.浩瀚深厚沉醉3.文中黑体字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一言以蔽之B.生机勃发C.柳暗花明 D.不知所以4.下列四副对联中,最适宜用来迎接友人来访的一项是A.珠联璧合乾坤定,花好月圆鸾风鸣。
2014北京一模文段阅读真题含答案

文段一陶瓷china,大写China,其意则为中国。
我们的祖先在长期的实践中发明了陶器。
陶器的制作已有近万年的历史,人类自从开始懂得制作陶器,各方面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在制陶技术不断发展和提高的基础上,中国人发明了瓷器。
1963年北京市崇文区元代墓出土的一件元青白釉多棱壶瓷器,壶体完全仿制草原民族常用的便于携带在马背上的皮革制奶茶壶造型,就连皮箍上的铆钉状装饰也都仿制出来了。
可以说,陶是瓷的源,瓷是陶的流,源远流长的陶瓷,是古代华夏文明的起点。
陶器使用一般黏土为原材料即可制坯烧成,陶土经800至1000度的窑火烧成陶器,陶罐一般为盛水器,实用又纯朴。
瓷器则需要选择特定的材料,瓷土经1200至1300度的窑火烧成瓷,瓷瓶大多供欣赏用,漂亮飘逸。
陶的属性更多地带有男性的阳刚之气,瓷的属性更多地带有女性的阴柔之美。
17.根据文段一的内容概括出陶与瓷有哪些方面的不同。
(5分)文段二陶瓷器的发明不仅解决了人们的生活问题,如生活用具、建筑材料等,还提供了艺术的享受。
此外,陶瓷制品的造型、装饰、釉色、图案从某个侧面反映出当时社会生活的某些内容。
陶瓷的发展就像是给我们讲述着一个个我国历史的时代进程。
认识古代陶瓷,也是了解中国历史的一个途径。
在历史上,中国陶瓷与丝绸、茶叶同样是我国历来重要的进出口贸易品,它通过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打开贸易市场,而且这种贸易其实是有着十分可观的经济利益的。
因为它自身的商品价值是十分高的,被认定为是赠予送人的非常贵重的物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国人文化水准提高,收藏与鉴赏古代陶瓷,也成为一种投资手段。
18.根据文段二的内容说说陶瓷器除了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外,还有哪些价值?(3分)19.文段二中写道陶瓷制品“从某个侧面反映出当时社会生活的某些内容。
”请你说说文段一中提到的北京崇文区元代墓出土的“多棱壶”反映了元代人当时怎样的生活特点?(2分)17.陶与瓷的不同之处:发明时间不同(陶先瓷后)、原材料不同、烧制温度不同、用途不同、给人的审美感受不同(或属性不同)。
2014名著汇编

2014年北京市17区县初三一模试题分类汇编名著阅读题北京中考语文工作室01[2014东城一模]9.名著阅读(3分)《朝花夕拾》是鲁迅唯一一本①集,是鲁迅回忆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不同生活经历与体验的文字。
有表现在②(地名)和三味书屋游戏、玩乐和读书的,有表达对正直热诚、治学严谨、没有狭隘民族偏见的恩师③的真挚怀念之情的。
这是一本能够帮助我们不断进步和成长的好书。
答案:1散文2百草园3藤野先生02[2014西城一模]9.名著阅读(3分)阅读《论语》《孟子》这两部经典,我们可以了解中国古代①战国时期②家的思想学说,比如,孔子认为志士仁人应有杀身成仁的勇气;与此相应,孟子在《鱼我所欲也》中也提出了③的主张,这些都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答案:①春秋②儒③舍生取义03[2014海淀一模]9.名著阅读(3分)《水浒传》中,作者给人物所起的绰号,大多极具艺术特色:一个郑姓屠夫绰号“镇关西”,喻示他欺行霸市、为非作歹,这为后文“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的情节发展服务,从而突出了鲁达①的品质;吴用绰号“智多星”,喻示他足智多谋,②(事件)就足以表现他的这一特点;张顺绰号“浪里白跳”,喻示他③(本领),他也因此成为梁山水寨的水军副都督。
答案:①疾恶如仇(或见义勇为)②智取生辰纲③水性非常好04[2014朝阳一模]9.名著阅读(4分)《孟子》是儒家的经典著作,它和《①》的思想一脉相承。
《鱼我所欲也》中,作者以生活常理为喻,论述了②的思想;《③》一文,反映了孟子“仁政”的政治主张;孟子也强调艰苦环境对人的磨砺作用,他的④的观点,对今天的我们仍然有着有益的启示。
答案:①论语②舍生取义③得道多助失道寡助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05[2014丰台一模]9.名著阅读(3分)《水浒传》和《西游记》中人物绰号往往让读者过目难忘,这也是作者匠心独运之处。
有的以人物形体特征为绰号,①因为脸上长了一大块青色胎记,所以名为“青面兽”;有的以人物品行为绰号,宋江因为②,所以被唤作“及时雨”;有的以人物官职为绰号,孙悟空因为曾在天庭任御马监正堂管事一职,所以被称为“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市朝阳区2014年中考语文一模试题 考 生 须 知
1.本试卷共8页,共四道大题,25道小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准确填写学校、班级、姓名和考号。 3.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在答题卡上,选择题用2B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5.考试结束,将本试卷、答题卡和草稿纸一并交回。
一、基础运用。(共25 分) (一)选择。下面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选出答案后在答题卡上 用铅笔把对应题目的选项字母涂黑涂满。(共14分。每小题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是 A.绯.红/翡.翠 相宜./抑.扬顿挫 B.应和./附和. 折.本/不折.不扣 C.愚.昧/迂.腐 笼.罩/得陇.望蜀 D.星宿../宿营.. 涣.散/焕.然一新
2.根据成语分析,在横线处选填汉字正确的是 A. ________竽充数 分析:这个成语说的是不会吹竽的南郭先生混在吹竽的队伍里充数, 比喻没本领的冒充有本领,以次充好。横线处应填“烂”。 B. 破 沉舟 分析:这个成语说的是项羽与秦军打仗,过河后砸锅沉船,表示与秦军决一死战的故事。后用来比喻下最大的决心,一拼到底。横线处应填“斧”。
C.闻鸡起________
分析:这个成语讲的是晋人祖逖立志为国效力,与刘琨互相勉励,半夜听到 鸡叫就起床练剑,刻苦练功。横线处应填“武”。 D.门 若市 分析:这个成语说的是邹忌讽谏齐王后,门前和院子里向齐王进谏的人很多,像市场一样。现在形容非常热闹。横线处应填“庭”。 3. 学校进行了汉字听写比赛,一位同学在日记上表达了自己的参赛感受。其中使用不恰当的成语是 刚开始接到比赛通知时,我胸有成竹——汉字谁不会写呢?然而比赛中,我总是提笔忘字,最后成绩之差,让我自己都感到难以置信。许多参赛同学也和我一样功亏一篑。现在,我渐渐明白了这次活动的意义。汉字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正确地书写汉字,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A. 胸有成竹 B. 难以置信 C. 功亏一篑 D. 义不容辞 4.结合语境修改画线语句,最恰当的是 一到深秋,小院内全靠这一棵柿子树独撑天下。那时树叶即将落尽,满树的柿子都已火红。
那一树柿子张灯结彩,①使小院点缀得红红火火、热热闹闹。这树柿子品种极好,色丽如焰,皮薄如纸,②甜瓤如蜜。 A.①小院被衬托得冷冷清清、十分寂静 ②甜瓤赛蜜 B.①小院被点缀得红红火火、热热闹闹 ②甜瓤赛蜜 C.①把小院衬托得冷冷清清、十分寂静 ②瓤甜如蜜 D.①把小院点缀得红红火火、热热闹闹 ②瓤甜如蜜 5.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是 A.这篇文章写战斗,激烈悲壮,有声有色;写感慨,情真意切,出自内心。 B. 历时12年,沈括终于完成了当时最准确的一本全国地图——“天下郡国图”。 C.世界各国面临着共同的环境问题:水土流失、土地沙化,垃圾处理等。 D.在毕业典礼上,同学们齐声唱起:“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6.根据下面文字的内容和表达的需要,在横线处不全标题,最恰当的是 遵循条例执法迅速 _______
随着《北京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的正式实施。北京市迅速启动大气污染防治专项执法检查,并开出条例正式实施后的第一张罚单。条例的实施,表明北京市政府将采取多种措施治理雾霾,改善空气质量,在2017年达到PM2.5浓度下降25%以上的目标,实现美丽北京的宏伟蓝图。 A.采取措施决心坚定 B.改善北京空气质量 C.美丽北京天蓝水清 D.治理雾霾目标清晰 7.对下面文段中所使用的修辞方法的作用,理解有误的是 ①春天的青岛之海,是美的。 ②当寂静的树林悄悄朦胧出一层鹅黄,当天真的燕子开始娇羞地呢喃,青岛之海,便以她耀眼的天姿国色,吸引了纷至沓来的游人。 ③在和煦春风的吹拂之中,大海如同一册被打开的浅蓝色的诗集,无边无垠,一片蔚蓝。那天使般翔飞的海鸥,是诗行;那蝶翅般竞发的船只,是诗行;那自由自在、缓缓涌动的波浪,是诗行;那于阳光下湛蓝的浪丛辐射出的斑斓的光束,更是诗行„„这一行行绝美的诗句,怎不令游人频频驻足,一咏三叹? A. 选文第②段中的“娇羞地呢喃”,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形象地表现了初春时青岛之海的天真与娇羞。 B.作者把“大海”比喻成“被打开的浅蓝色的诗集”,生动地写出了在春风的吹拂下,蔚蓝色的大海广阔无边的景象。 C. 作者反复运用“那„„,是诗行”的句式,强调了海面上海鸥翔飞、船只竞发、波浪涌动、光束斑斓的绝美景象带给人的美好感受。 D.结尾“怎不令游人频频驻足,一咏三叹”一句,运用反问的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对春天里青岛之海的美的强烈的赞叹之情。 (二)填空。(共11分) 8.古诗文积累(7分) (1)长风破浪会有时,____。(李白《行路难》)(1分) (2)____,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1分) (3)____,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苏轼《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1分) (4)从废墟里站起来的人民坚信,他们遭的家园必将呈现“____,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____,鸡犬相闻”的美好景象。(2分) (5)《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一词中,最能表现辛弃疾的爱国情怀和雄心壮志的句子是:____,____。(2分) 9. 名著阅读(4分) 《孟子》是儒家的经典著作,它和《 ① 》的思想一脉相承。《鱼我所欲也》中,作者以生活常理为喻,论述了 ② 的思想;《 ③ 》一文,反映了孟子“仁政”的政治主张;孟子也强调艰苦环境对人的磨砺作用,他的 ④ 的观点,对今天的我们仍然有着有益的启示。 二、文言文阅读(共9分) 阅读《活板》(节选),完成第10-13题。 活板 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熔,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昇死,其印为予群从所得,至今保藏。 1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 则第二板已具. 百废具.兴 B. 有奇.字素无备者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C. 不以.木为之者 醒能述以.文者 D. 其印为予群从.所得 隶而从.者 11. 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1)字平如砥. 砥: (2)用讫.再火令药熔 讫: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1)持就火炀之。 翻译:_________ (2)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 翻译:_________ 13.活版印刷中为什么用胶泥做字模?请用简要的语言说明(2分) 答: 三、现代文阅读。(共36分) (一)阅读《行走京城》,完成第14-16题。(共15分) 行走京城 彭程 ①自十七岁告别故乡求学京城,到今天的已届知天命,三十年仿佛弹指之间。回顾其间历程,
有三种画面,总是于脑海中反复浮现且互相叠印。 ②步行,串联起了大学的四个寒暑。除了坐332路到首都体育馆看比赛,乘103路到中国美术馆看画展和到王府井书店买书,那几年间的生活范围主要是以校园为中心,辐射到周边,所凭借的交通工具基本是两条腿。脚步踏在地上,年轻的心脏有力地跳动着。未名湖的湖光塔影,朗润园的林木蓊郁,都在脚步的挪移间,袒露美的极致。最常去的,当数海淀镇的新华书店和中国书店,从学校西南门出发,穿过一纵一横两条狭窄胡同就到了。 ③参加工作有了收入,一辆坚固的天津产飞鸽牌自行车,陪伴了我十多个年头。单位位于南城,周边的古迹名胜,都是靠了骑自行车游览观赏的。陶然亭公园的楼阁参差、亭台掩映,天坛公园的坛墙环绕、古木森森,都被我无数次地亲近。去琉璃厂一条街,仰望传统文化的精深博大;到前门大栅栏,感知商业繁华的遗风流韵。更于千百条纵横交错的胡同巷陌之间,体验普通百姓的寻常日子,感受弥漫其间的老北京的韵味。车轮辚辚中,生命也在扩展自身,告别青春余韵,平添了一份责任感,一种沉静和笃实。 ④当新世纪的钟声敲响,和京城成千上万个家庭一样,我也拥有了自己的轿车。油门轻轻一踏,胸间便升腾起翱翔的感觉,行走的半径便超越了城市。东边,去通州的运河古渡口,遥想当年的帆影与渔歌;西边,到门头沟的明清古村落,自精美的石雕砖雕中体味民居建筑艺术的精湛;北边,在密云的深山里采摘新鲜果蔬,齿颊间萦绕一缕清香;南边,于永定河畔的森林小径上漫步,头顶枝叶间筛落斑驳的阳光„„散步不外乎几条街道,骑车拘囿于有限区域,而驾驶则不管多远没有不到之处,纵横驰骋,以想象力为边界。 ⑤时光之水流淌得多么迅疾!国家腾飞的振翅之声,具体到一座城市,便是建筑物的规模急剧扩展,长高,变宽,其速度令人惊叹。一个全新的科技时代在几年间降临,梦幻一般。鸟巢、水立方、国家大剧院、丰台园博园„„它们都是恢弘的城市交响乐中,一个个响亮的乐章。它们把城市装扮得日渐美丽,使城市的内在蕴涵也变得更加丰富。古老的北京,因为它们,继续散发着无穷的魅力。 ⑥行走京城三十载,我熟知她的美丽和瑕疵,仿佛了解自己掌心的纹路。我盼望着,在将来的某一天,我会把车载空气净化器撤除,一同消逝的还有雾霾等词汇;城市的道路会变得更加畅快,堵塞将成为媒体的当日新闻。 ⑦偶尔,我也会考虑一下更远的退休后的日子。出行时我会重新选择骑车或者步行。那时,阳光正从蓝天和白云之间,瀑布一样倾泻下来,淹没了这座城市。一份久违了的从容和悠闲,会再度降临到我的心上。那时,我会避开通衢大道和繁华场所,更多流连于那些洋溢着历史文化情味的所在,一条饱经沧桑的胡同,一座幽静古朴的四合院,远近各处的公园,形形色色的博物馆„„ ⑧那时候,这个城市的一切,该是被调配得恰到好处。 ⑨这样的想象让我迷醉。 ⑩我相信,这不会仅仅是一个梦。 (有删改) 14.作者三十年间以不同方式“行走京城”。阅读第①-④段,填写下面的表格。(5分) 行走时间 行走方式 行走区域 ① 步行 ② 参加工作十余年间 ③ ④ 新世纪 ⑤ 京城周边的景点 15.阅读第⑤段画线句,说说作者为什么认为“它们都是恢弘的城市交响乐中,一个个响亮的乐章”。(5分) 答: 16. 结合全文内容,说说你对第⑧-⑩段的理解。(不超过120字)(5分) 答: (二)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完成第17-19题。(共11分) 文段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