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少年田径运动员短跑速度训练的几点体会

合集下载

田径短跑心得总结

田径短跑心得总结

田径短跑心得总结引言田径短跑是一项非常受欢迎的体育项目,它既是健身的一种方式,也是锻炼自己意志力和毅力的一种方法。

通过长时间的训练和比赛,我积累了一些宝贵的经验和心得,在这里和大家分享一下。

训练的重要性在开始短跑训练之前,我对于训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有所怀疑。

然而,随着训练的进行,我逐渐意识到训练对于提高短跑成绩的重要性。

规律的训练可以增强你的肌肉力量和爆发力,提高你的耐力和速度,以及改善你的跑姿和技术性。

训练确实很辛苦,但它可以帮助你取得更好的成绩。

坚持是关键在进行短跑训练的过程中,有时会遇到困难和挫折。

然而,坚持是取得进步和获得好成绩的关键。

没有一蹴而就的成功,短跑需要我们在每一次训练中都付出努力,并且保持对目标的追求。

只有坚持下去,才能逐步提高自己的成绩。

技术的重要性短跑不仅仅是靠力量和速度,技术也是至关重要的。

正确的跑姿和优秀的起跑技巧是取得好成绩的关键。

保持直立的身体姿态、灵活的臂部摆动、有力的膝盖抬起和节奏感等,都是需要在训练中不断练习和改进的技巧。

良好的技术可以大大提升你的效率和速度。

心理素质的培养短跑需要方向感、爆发力和良好的协调能力。

而这些都需要在训练中培养一种良好的心理素质。

在比赛中容易出现紧张和焦虑,这往往会对你的表现产生不良影响。

通过心理训练,如冥想、深呼吸和放松训练,可以帮助你保持冷静和集中注意力。

良好的心理素质可以帮助你在比赛中发挥出更好的水平。

饮食和休息的平衡饮食和休息是短跑训练中常被忽视但却至关重要的因素。

合理的饮食可以为你提供足够的能量和营养,保持你的体力和精力充沛。

在训练过程中,不可忽视恰当的休息。

合理的休息可以帮助你恢复体力、减轻肌肉疲劳,并防止运动伤害的发生。

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尽管短跑项目是个人竞技项目,但团队合作也是必要的。

在训练中,与教练、队友的良好合作和交流可以帮助你更好地领悟技术和改进训练方法。

在比赛中,团队的支持和鼓励也能够激发你更好的发挥。

着装和装备的选择在短跑项目中,合适的着装和装备选择也是影响你表现的因素之一。

浅谈少年短跑运动员的速度训练

浅谈少年短跑运动员的速度训练

二 、训 练 方法 及 其 分 析
( ) 专项素 质和 专项技 术 训练 一
作者简介 : 宣振华 (9 5 )男 , 18 一 , 江苏泰州人 , 助教
稳定。动作速度实际上是由多种素质和能力决定 的 。如 :力 量 、协 调 、耐力 、技 术 以 及 速 度 本 身。所以,培养动作速度 ,必须有 目的地发展相
第 2期
宣振华 :浅谈少年短跑运动员的速度训练
19 5
应 的运动 能力 。
间 歇 跑 :长 距 离 间 歇 跑 :10 2 0 30 40 0— 0 — 0 —0
方 法 :发 令或 听信号 ( 口令 、掌声 等 ) 的蹲 踞式起 跑 练 习 ;最 快 速度 的摆 臂 练 习 ,持续 时 间 5 1— O秒 ;最 高 频 率 的 高 抬 腿 跑 ,持 续 时 间 —02 51 = 0秒 ;最 快 频 率 的 小 步 跑 、距 离 3 一 0米 ; O4

2 2 3 协 () 3 从生化 的角度分析 :青少年在生长 发育 中 4
化学成分 的变化主要在骨骼和肌 肉方面 比饺显著。
表 1不 同 年龄 肌 肉 占体 重 的 百 分 比 ( 1 %


研 究 对 象 与 方 法


肌 肉 重 量 的 百 分 比
4岁
( ) 研 究对 象 一
第l O卷第 2 期 2 1 4月 0 0年
泰 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J u n l f az o o ye h i C l g o r a ih u P ltc n c ol e oT e
V0. O N . 1 o2 1 Ap .0 0 r2 1
浅 谈 少 年短 跑 运 动 员 的速 度 训 练

青少年400米跑运动员的速度及训练浅析

青少年400米跑运动员的速度及训练浅析

青少年400米跑运动员的速度及训练浅析作者:刘飞来源:《卷宗》2013年第03期短距离跑运动水平的高低是评价一个国家或地区田径运动水平的的重要标志。

400米跑是田径运动项目中技术性较强、对运动员体能要求较高的运动项目之一。

本人发现,现在中学训练中,大部分的教练员很重视学生的耐力训练。

课外体育训练中,中学生的耐力跑增加很多,但是一些400米运动员在最后100米冲刺跑中没有一个具有向前冲的狠劲,前苏联学者奥戈罗德尼科夫曾指出:“运动员的冲刺能力(速度能力)是发展400米专项运动能力的最重要的,也是唯一的因素”。

因此,最高速度可以作为衡量400米运动员训练水平最为重要的指标。

1. 400米跑的项目特点400米跑的特点是时间短、强度大,要求运动员必须在数十秒内竭尽全力。

因此在训练和比赛时,它能量供应绝大部分依靠三磷酸腺苷和磷酸肌酸(ATP一CP),但也有乳酸的大量积累。

400米跑的时间和运动时血乳酸浓度的变化,糖酵解应该是运动中能量供应的主要来源,所以要提高400 米跑的运动成绩,必须最大限度地减少供能速率最慢的有氧代谢供能的比例,努力发展供能速率较快的无氧代谢供能的能力,特别是对于发展供能时间潜力较大的糖的无氧酵解供能能力应该给予高度的重视。

2. 当今课余训练中存在的问题2.1 前后半程速度差距明显在400米比赛中,通常存在着后半程比前半程慢,而且出现前后半程跑速差距较大的现象,其原因,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这是由于运动员耐力差而造成的;另一种则认为是由于速度差、前程跑得太快,“速度储备”不足而造成前程体力消耗过大,后程速度下降的原因。

本文认同第二种观点。

由于前程拼的太凶,后程跑不动。

在实习过程中看到,业余400米运动员训练中前200米跑保持较高的速度,还剩150米时,绝大数运动员呈现在原地不走的趋势。

从这里可以看出400米跑的后程速度是非常重要的。

2.2 运动员“速度感”尚未形成所谓“速度感”是指运动员在跑进中对其速度判断的能力,它是对每一动作所用时间的细微感觉的总和。

短跑技能心得

短跑技能心得

短跑技能心得短跑技能心得篇1短跑是一项要求技术精湛的运动,需要良好的身体素质和正确的技能。

以下是一些关于短跑技能的心得,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1.技术动作:正确的技术动作是短跑成功的关键。

正确的技术动作包括正确的姿势、摆臂、步伐等。

保持正确的技术动作可以减少疲劳和受伤的风险,同时提高速度和效率。

2.爆发力:短跑需要强大的爆发力,而爆发力的训练需要大量的练习和耐力训练。

你可以通过重量训练、爆发性跳跃等来提高爆发力。

3.速度:速度是短跑成功的关键之一。

你可以通过高强度训练和模拟比赛来提高你的速度。

4.耐力:耐力是保持长时间跑步的关键。

你可以通过有氧运动和间歇性训练来提高耐力。

5.营养:短跑后的恢复和营养也很重要。

合理的营养可以促进肌肉生长和修复,使你在下一次比赛前更加强大。

总之,短跑需要技术精湛、爆发力、速度、耐力和营养等多方面的训练和调整。

如果你能够坚持不懈地进行训练和调整,你就有可能成为一名优秀的短跑运动员。

短跑技能心得篇2短跑是一项需要技巧和训练的运动,如果你想提高你的短跑技能,我建议你考虑以下几点:1.正确的姿势:保持直线行进,手肘弯曲,前臂与地面平行,手掌向前,颈部和脊柱保持挺直,脚板着地。

2.合适的装备:穿着舒适的运动服和跑鞋。

避免穿着过紧或过松的衣物,因为它们可能会影响你的速度。

3.适当的热身:在比赛前进行充分的热身,包括动态伸展和加速练习。

4.正确的技术:在跑步时,使用脚板的前部着地,保持频率和节奏。

避免用脚跟着地,因为这会减慢速度并可能导致受伤。

5.适当的营养:在比赛前后的饮食中,包括高蛋白、低脂肪和高碳水化合物的食物。

避免过度摄取糖分,因为这可能会导致血糖下降。

6.坚持训练:短跑需要大量的训练和练习。

每周进行3-4次训练,包括速度、力量和耐力训练。

7.保持积极的心态:在比赛中保持冷静,享受比赛,并相信自己。

最后,如果你想提高你的短跑技能,我建议你寻求专业教练的帮助,他们可以提供更具体的建议和指导。

关于小学体育田径训练谈自己的一点体会

关于小学体育田径训练谈自己的一点体会

关于小学体育田径训练谈自己的一点体会第一篇:关于小学体育田径训练谈自己的一点体会关于小学体育田径训练谈自己的一点体会课余田径训练工作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意志品质和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也是为上一级输送优秀的体育后备人才的重要渠道之一。

但是社会上对体育的偏见,尤其是学生家长不能正确的理解课余田径训练和文化课学习之间的关系,一是认为田径训练对小孩子成长本身没有多大关系;二是田径训练太苦,不忍心让自己的孩子受这份苦;三是认为田径训练耽误孩子的文化课学习。

再加上目前社会上针对小学生的各种培训辅导班比比皆是,更使得小学的课余田径训练举步维艰。

我们学校是陕西省咸阳市体育传统学校,在学校的成长发展过程中课余田径训练紧随其后,与时俱进,取得过十分骄人的成绩。

因此,课余田径训练在我们学校的工作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历届领导都十分重视与关心学校课余田径训练。

以下是自己担任田径队训练的工作的一点心得体会,以此共勉。

一、与班主任和其它文化课老师的沟通班级的管理、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对于考评一个班主任、其它文化课老师成绩的取得具有很重要的一方面。

因此,有些班主任、任课老师为了抓好自己的工作,往往忽视本班田径队学生的训练,采取一种“我不反对,也不支持”的态度对待训练的学生。

例如到训练时间了,还把训练学生留在班里不让出来训练,以至于训练时间结束了,有些学生还没有来。

对于这种情况,作为体育老师我能十分理解各位老师的心情,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学生好。

经过调查和其班主任的沟通,我知道了有些本队学生时常不按时完成作业。

为了督促学生按时按质完成作业,我协助班主任每天检查各个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训练结束早时给学生写作业的时间,并予以监督。

并且给学生讲解一些不会的知识点。

经过和班主任的实际沟通,班主任也十分支持学校的田径训练工作。

二、与学生家长的沟通得到学生家长支持田径训练是最难的也是最重要的。

如何争取学生家长的支持,将是保证田径训练工作得以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

田径训练感悟心得体会(3篇)

田径训练感悟心得体会(3篇)

第1篇时光荏苒,岁月如梭。

转眼间,我已进入田径训练近两年。

在这段时间里,我经历了风雨,也收获了喜悦。

通过田径训练,我深刻体会到了运动的力量,更明白了坚持的意义。

以下是我对田径训练的一些感悟心得体会。

一、挑战自我,超越极限田径训练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运动,它要求运动员在短时间内达到最佳状态,挑战自我,超越极限。

在训练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这一点。

记得有一次,教练让我们进行1000米跑训练。

起初,我还能跟上队伍的节奏,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的体力逐渐不支,脚步也开始沉重。

当我感到绝望时,教练鼓励我说:“别放弃,坚持就是胜利!”在那一刻,我咬紧牙关,努力跟上队伍。

最终,我成功地完成了训练,虽然成绩并不理想,但我却感受到了挑战自我的喜悦。

田径训练让我明白了,只有勇敢面对挑战,才能超越自我。

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我也会以这种精神去面对各种困难和挑战,努力做到最好。

二、团结协作,共同进步田径训练是一项团队运动,它要求运动员之间相互配合,共同进步。

在训练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团结协作的重要性。

有一次,我们进行接力赛训练。

在比赛中,我担任最后一棒。

由于前面几棒运动员表现不佳,导致我们队伍落后于其他队伍。

当我接过接力棒时,心中充满了压力。

然而,在队友们的鼓励和配合下,我发挥出了自己的最佳水平,最终帮助队伍完成了逆袭。

这次经历让我明白了,团结协作是取得胜利的关键。

在田径训练中,我们要学会相互信任、相互支持,共同为团队的目标而努力。

这种精神也将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发挥重要作用。

三、坚持不懈,收获喜悦田径训练是一项长期的过程,它需要运动员具备顽强的毅力。

在训练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坚持不懈的重要性。

刚开始接触田径训练时,我对跑步并不感兴趣,甚至有些抵触。

然而,在教练和队友们的鼓励下,我逐渐爱上了这项运动。

在训练过程中,我遇到了很多困难,有时甚至想放弃。

但每当我想起教练的教诲:“只要坚持下去,就一定能收获喜悦!”我便重新振作起来,继续努力。

少年儿童短跑能力培养的几点体会

少年儿童短跑能力培养的几点体会

少年儿童短跑能力培养的几点体会奉贤体校冯利兵少年儿童正处于速度发展的敏感期,是提高短跑成绩的黄金时期,抓住这一有利阶段对少年儿童进行科学的教学和训练,就能及时、及早地发现和培养短跑人才。

近年来,本人无论在基层学校,还是在现在的体校,一直从事着少年儿童短跑的训练工作,本文就本人在教育训练实践中对少年儿童短跑能力的培养谈谈以下几点体会。

一、从小培养少年儿童跑步的正确姿势,打好短跑基础在这一点上,我的亲身感受是:少年儿童时期必须非常重视跑的技术规范化,因为此时的少年儿童无论在学习走,还是在学习跑上,都是最具有可塑性的。

所以,应当十分重视培养其正确的姿势。

如,学会正确的摆臂动作、学会用前脚掌走和跑、学习沿着直线跑等动作。

这些跑的基本动作看似比较简单,因而也易为人们所忽视,从而也就导致了少年儿童转入成年之后不能进一步提高运动成绩的怪圈。

其实这与从小忽视跑的基本技术有着密切关系。

所以,在指导少年儿童训练中,对于有错误动作的儿童要及时予以纠正,直到正确为止,尤其是像一些刚跨入体校参加训练的初学少年儿童,如果忽视了这一点,少年儿童到了高年级仍有错误的摆臂、坐着跑等动作,动力定型之后,再纠正就很困难了。

所以,本人认为,从小抓好少年儿童跑的基本技术非常关键,只有跑的基本技术规范了,才能使他们在进入成年之后发挥更高的运动水平。

从事少年儿童短跑十多年来,对此本人深有感触。

近年来,通过努力,我也先后培养了一批优秀短跑运动员。

如:万燕(市体工队),李静(工业中专)、周萍、顾姜伟(奉贤中学),谢玲玲、徐伊、钱艾雯(市一、市二少体)等。

二、加强跑的专门性练习教学提高短跑运动成绩的关键方法是提高步长和步频,而少年儿童时期我认为重点应放在提高跑的步频上,即步子的节奏感上。

所以,如:小步跑、半高抬腿、高抬腿跑、后蹬跑等专门性练习相当重要,这些练习对提高少年儿童的步频、培养摆臂的正确姿势都有较好的效果,只有加强了跑的专门性练习,少年儿童的短跑能力才能得到提高。

少儿田径实践心得体会

少儿田径实践心得体会

自从接触到少儿田径这项运动以来,我就深深地爱上了它。

这不仅是因为田径运动能让我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更是因为在这项运动中,我体会到了团队合作、挑战自我、坚持不懈的精神。

以下是我对少儿田径实践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田径运动是一项全身性的运动,它能锻炼我们的速度、力量、耐力、柔韧性等各个方面。

通过参加少儿田径训练,我深刻体会到了锻炼身体的重要性。

在训练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正确地跑步、跳跃、投掷等基本动作,这些动作不仅使我的身体得到了锻炼,还使我的体型更加健美。

二、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在少儿田径训练中,我们经常需要进行接力赛、跨栏、跳远等集体项目。

这些项目需要队员之间的密切配合,才能取得好成绩。

在这个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与队友沟通、协作,如何为队友加油鼓劲。

这些经验对我今后的学习和生活都有很大的帮助。

三、挑战自我,超越极限少儿田径训练中,教练经常给我们布置一些挑战性的任务,比如要求我们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一定的距离、高度等。

这些任务让我们在挑战自我的过程中,逐渐发现自己的潜能。

通过不断努力,我们逐渐突破了自己的极限,取得了更好的成绩。

这种成就感让我更加坚定了继续努力的动力。

四、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少儿田径训练是一项长期的过程,需要我们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

在这个过程中,我遇到了很多困难,比如训练过程中的疲劳、伤病等。

但是,我并没有放弃,而是告诉自己:“坚持下去,一定能成功!”正是这种坚持不懈的精神,让我在田径运动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五、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在少儿田径训练中,我们不仅要关注成绩,还要注重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教练经常教导我们要尊重对手、团结协作、诚实守信。

这些品质使我不仅在田径运动中受益,更在日常生活中得到了锻炼。

六、拓展人际关系,结交朋友参加少儿田径训练,让我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

我们一起训练、一起比赛,共同度过了许多难忘的时光。

这些朋友不仅帮助我提高了运动技能,还让我学会了如何与人相处,拓展了人际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少年田径运动员短跑速度训练的几点体会作者:袁广慧于吉利
来源:《体育时空》2011年第06期
中图分类号:G8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1)06-000-01
摘要短跑和绝对速度水平是田径运动发展的基础,也是各体育运动项目发展的基础提高学生的短跑速度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可以促进他们在从事其他体育项目时做到游刃有余提高短跑运动技术水平,是广大体育教师进行教学训练的重要内容研究和完善青少年学生短跑技术训练的方法也是田径运动发展的一项基础性和战略性工作。

关键词短跑肌肉步频
经过几年短跑训练的实践,我对短跑的速度训练,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速度训练要求高质量
所谓速度,是指尽快地向前运动的能力。

在速度训练中,决定性的条件是高至极限的动作强度,运动员必须以最大的力量和适于他体型的最理想的动作频率和动作幅度尽力达到或超过他迄今为止的最高速度。

因此速度训练的目的,就在于突破原有的动力定型。

根据这些特点,我们在训练中,采取了较高的训练强度,认真抓好每次跑的动作质量,同时又相应地减少了训练数量(即跑的总距离),既有效地保证了速度训练的高强度,又会出现较大的疲劳。

我在安排速度训练课时,总的快跑量一般不超过800米,最多1000米,但强度一般都在85%以上,直至极限。

二、速度训练课必须安排在运动员竞技状态良好时进行
由于神经过程的灵活性,肌肉的伸展力、弹力、放松能力、技术质量和生化学机制,是构成速度的重要条件,所以如果在运动员疲劳时安排速度训练,不但以上各种因素都得不到充分的显示,而且神经系统不兴奋都产生较深刻的抑制。

肌肉弹性降低,动作失去原有的频率与幅度。

在这种状态下进行速度训练,不但对速度的提高起不到促进作用,久而久之,还会形成速度障碍,给整个训练带来失败。

因此我们在整个训练周期的安排中,一般把速度训练课安排在周一和经过适当调整恢复后的第一次训练课进行。

总之,尽可能把速度训练课安排在超量恢复时期进行,这样的安排使我们收到了良好的训练效果,在课中,运动员们表现出了较高的竞技水平,显现出体力充沛,兴奋性高,从而提高了速度训练课的有效性。

三、训练手段要多样化
根据人体神经系统工作过程的特点,如果在训练中过多采用某一手段进行训练,必然会导致神经系统工作能力的降低,从而影响训练课的质量,所以我们在速度课中,采用多种多样的手段与课型,不断调整神经过程的兴奋性,使运动员在课中始终保持较高的兴奋状态和较大兴趣。

我们采取了跑跳结合,长短结合,强弱结合以及改变条件刺激等手段进行训练。

四、注意节奏感的培养
在短跑训练中,我体会到良好的动作节奏也是取得优异成绩的重要因素之一。

当运动员的脚下按某一有规律性的节奏跑动时,会使他产生一种韵律感,而这种韵律既能使他在整个跑程中发挥速度,又能使他相对地节省体力,提高兴奋性,达到技术的放松与合理。

例如:在起跑训练中要求运动员在开始3-4步主观上用最高的动作频率,受惊般地冲出起跑线,而后放松2-3步,再继续加速。

但是这两次加速在技术要求上有所不同,前一次要求单纯的高频率,而后一次则是经过2-3步的放松调节后,在高频率的基础上要求跑的更高有弹性和放松感,再如,后蹬跑接冲刺跑的练习,先助跑8-10米然后后蹬2-4步,当最后一步落地时立刻用最高的动作频率向前跑出,要求5-6步后再加大跑动弹性直到终点。

通过一段节奏感的训练,运动员的加速能力,放松感以及跑的弹性都有了显著提高,并达到了更快地提高跑速的目的,特别对加速度的提高更为明显。

这类练习如果安排在运动员兴奋性一般的时候进行,则可起到提高,调动兴奋性的作用。

五、时间问题
速度取决于运动员的最佳兴奋状态。

而兴奋状态的高低、与机体的恢复程度是密切相关的。

如果能两次跑之间间隔时间较短,体力得不到充分的恢复,势必导致机体出现疲劳,这样就会使训练具有耐力性特点。

如果问题时间过长,机体的兴奋性就会降低,也同样收不到良好的效果。

只有在机体既得到较充分的恢复,而且兴奋性又没有降低时,进行下一次训练,其效果才是最佳的。

我们在训练中所采取的间歇时间,是根据不同的距离、不同的强度,采用不同的间歇时间的。

如:计时训练,进行30米重复跑时,间歇时间为2",进行60米重复跑时,间歇时间为6",进行100米重复跑,间歇时间为12"。

如果重复跑的距离较长,强度较高,需要间歇的时间较长,那么为了保持较高的兴奋点,则可以在两次跑之间加一次适当距离的慢跑以保持兴奋点。

六、距离的选择
在速度训练中,距离的选择是非常重要的,应根据训练的目的,对象的水平进行选择,不可过长,也不可过短。

如果短了这个距离上起不到发挥速度的作用,若过长则具有耐力性特征,就失去速度训练的意义了。

如果培养加速能力,所选距离起码要同加速阶段的距离相等;在培养绝对速度的训练中,我们是根据这样几个原则来选定距离的:①人体的无氧非乳酸供能一般为8-10;②100米跑运动员发挥最高速度的时间一般在5-6之间;③所有训练的运动员在以上两个时间内大体能跑多少距离。

所以在进行绝对速度训练时,我们采用的距离一般为40米-80米。

当然有时在特定目的的条件下,也可以选择其它距离,如为了培养100米后程冲刺
能力,也可能在速度训练课上加几次110-120米的冲刺跑,虽然从距离上看,这与我们选择距离的原则有些矛盾,但人们在这个距离上奔跑时,神经系统的兴奋性是很高的,体力仍然是充沛的,跑速没有明显的降低现象,虽带有耐性特征,但对速度的发展提高仍具有向前推动的作用,但这种距离在速度课上的重复次数不能太多,若重复太多了,就会离开速度训练这条轨道。

至于200米、400米后程冲刺能力问题,则纯属于速度耐力课的任务。

总之,通过几年的训练实践,我所训练的运动员的速度指标提高还是很快的。

在训练过程中所感受到的,还不十分成熟,一些问题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与探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