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输液管理规

静脉输液管理规
静脉输液管理规

静脉输液管理规范

内一科 邹红雁

静脉输液管理规范:是临床护理中最常用的一项技术操作,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护士的技术水平,并反映出护理质量的优劣,加强对静脉输液环节质量的控制,是护理质量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

目的:①规范操作程序②提高穿刺技术③落实输液巡视制度,确保护理质量、减少输液反应,提高治疗效果。

一.静脉输液操作流程与要求

1. 静脉输液操作流程

(1).着装整齐,洗手戴口罩。

(2).备齐用物:

(3).按医嘱三查七对。(核对医嘱、输液卡、输液单,检查药品、物品…)

(4).备齐用物携至床旁,说明目的,按要求查对:床号,姓名,治疗单,输液卡。

(5).做好解释,询问大小便,准备胶布。

(6).选择血管:根据保护血管的原则由远端至近端选择。置小枕,止血带于穿刺部位上方6-10cm处,操作中,注意关心体贴病人。

(7).再次检查药液,输液袋口有无松动输液袋有无裂痕,药物有无混浊、沉淀,是否在有效期内。

(8).开启输液袋口,消毒整个瓶口及四周,剪开输液器包装,取出输液器、关闭通气管,将输液器插入输液袋内,包装袋放于治疗盘内(9).将输液管内空气排出,(掌握液体不流出头皮针为原则 ),关闭调节器,检查输液器内有无气泡,针头戴帽置于输液器袋内存放。(10).在距穿刺点上方6-10cm处,扎止血带,消毒皮肤以穿刺点为中心,向外直径大于5cm。再次排气后将头皮针冒摘下,再次核对病人后穿刺。

(11).穿刺成功后松开止血带,打开调速器。

(12).固定针头,无菌棉棒遮盖针眼,根据病情调节滴速。胶布固定不少于3条,第一条固定在针柄,第二条固定在针眼处,第三条折固定在针眼上方。调节输液速度。

(13).再次核对床号、姓名,输液单,输液卡,分别在输液单、输液袋上签名,并记录时间。

(14).告知患者所输药物及输液中的注意事项。

2.静脉输液操作要求

(1)严格执行三查七对

(2)输液程序正确,用物准备齐全

(3)操作方法正规,符合无菌技术操作原则

(4)合理选用静脉,提高穿刺成功率

(5)操作时动作轻稳,主动与患者交流

(6)滴速适宜,符合病情需要。

(正常滴速是40-60gtt/min,小儿是20-40gtt/min,心脏不好的患者缓慢滴注;化疗药物如紫杉醇开始15分内每分钟20滴,如不良反应,心电监测数值正常调节滴数,3小时内静点结束。)

二.静脉输液的巡视制度

1.巡视内容:有无液体外渗、滴速是否正确、输入是否通畅、液体余量多少,有无输液反应、有何生活要求。(不是看一下患者就完事了,要达到真正的巡视,认真的交接)

2.巡视时间:30-60分钟1次,特殊用药应加强巡视。如盖诺、OXA、紫杉醇、多西他赛。

3.建立输液巡视卡;眉栏填全,保留至患者出院为止。

4.巡视要求(1)按时巡视.

(2)要做到“两及时” ①及时主动更换液体不出现流空现象,减少呼叫铃声。 ②及时发现并处置输液故障和输液

反应。

“两不准” ①不准随员拔针②不准将未输的液体或空瓶放于患者床头桌上。

5.处置室应铃响3声接呼叫器,要有礼貌。3分钟内为患者更换液体三.输液反应的预防和处理

(1).发热反应原因:输入致热物质。多由于输液瓶清洁灭菌不彻底,输入的溶液或药物制品不纯、消毒保存不良,输液器消毒不严格或被污染,输液过程中未能严格执行无菌操作等所致。

(2).循环负荷过重:原因:输液速度过快,短时间内输入过多液体,使循环血容量急剧增加,心脏负荷过重。

(3).静脉炎原因:长期输注高浓度、刺激性较强的药液,或静脉内放置刺激性大的塑料管时间过长,引起局部静脉壁发生化学炎性反应;或在输液过和中无菌操作不严,导致局部静脉感染。

(4).空气栓塞原因:输液导管内空气未排尽,导管连接不紧,有漏缝;加压输液、输血时无人守护,液体输完未及时更换药液或拔针。

1.输液反应的预防

(1)药品检查环节

二“熟悉”

熟悉药物的配伍禁忌

本科用药常见的药物配伍禁忌

如舒血宁—违迪 舒血宁—氨茶碱 速尿—顺铂 营养液--速尿

米乐松—18种 舒血宁—洛塞克 氟康唑—违迪 氟康唑—尿激酶

思美肽药物前后冲生理盐水;奥美拉唑必须现用现配,否则溶解后会出现红色改变。(换药后要观察药物有无变色、浑浊现象,不要换上了就走。)憝悉给药途径:茂菲滴管冲入 ;静脉推注;静脉滴注;

(1).静脉推注:用1支20ml注射器抽生理盐水10ml加入药物,连接头皮针,进行静脉穿刺。(注意:尽量不使用静脉推注,以减少静脉炎发生的机会。) (2).茂菲滴管冲入 选择通过输液器的茂菲滴管将药物分段冲入,不要给压力,间断放开输液夹,使液体不断稀释化疗药,以减轻药物对静脉的刺激。

(3).静脉滴注 将化疗药物加入葡萄糖或生理盐水中,在规定时间内滴

入。(常用的静点了)

(4).持续数小时到数天的连续微剂量静脉滴注。化疗泵(加入的液体一定要精确,以免药物输入时间延长或缩短。

“三查”操作前、中、后(加药、换药、静脉输液、执行医嘱、报费、办理出院)

“四看”液体或药品失效期、贵重药时不仅要看批号、有效期,还要看药品有无浑浊、沉淀,瓶体有破损、裂缝。

“五掌握”

(1)掌握药物的性能(药物的PH值、渗透压、刺激性和毒性)

(2)掌握药物的主要作用(化疗药,血管内皮抑制、单克隆抗体性药物)

(3)掌握药物的常用剂量

(4)掌握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其预防

(5)掌握输液反应的临床表现及处理方法

* 化疗药物常用剂量及英文代号

环磷酰胺 CTX 200mg/瓶 (0.8g)(药物加热小于60度,待完全溶解后方可使用)

异环磷酰胺 IFO 1g/瓶 (2.0g)

氟尿嘧啶 5-FU 250mg/支 (500mg/750mg)

健择(吉西他滨) GEM 200mg/瓶1g/瓶(1.4g/1.8g)

阿霉素 (多柔比星) ADM 10mg/瓶 30mg/50mg)(用糖溶)

表阿霉素(表柔比星)EPI 10mg/瓶 (50mg) (用糖溶)

足叶乙苷(依托泊苷)VP-16 100mg/支

卡莫司汀 BCNU 125mg/支 冰箱内5度以下保存)

长春瑞滨(盖诺) NVB 10mg/瓶(冰箱内5度以下保存)(10-15min静点)

紫杉醇(泰素、泰索帝)PTX 30mg/支 (3h泵点、心电血压监护开始 20gtt/min)

伊立替康(艾力) CPT-11 100mg/支(90min)

顺铂 DDP 30mg/瓶、10mg/瓶 (避光)

卡铂 CBP 100mg/支 (避光)

草酸铂(奥沙利铂 )OXA 40mg/支(避光)(用药期间避免接触或进食冷的物品,包括冷水和冷空气)

达卡巴嗪(氮希米胺DTIC 100mg/瓶(避光)

甲酰四氢(抗肿瘤辅助用药)CF 100mg/瓶 (2h)(与5-FU合用,可提高5-FU的疗效)

美司钠(美安) 200mg/支(常规使用CTX或IFO给药的0小时、4小时、8小时各注射1次)(解毒保护作用只限于泌尿系统)

长春新碱 VCR 1g/瓶 (静脉冲入)

长春地辛 VDS 1mg/瓶 (静脉冲入)

丝裂霉素 MMC 2mg/瓶 (静脉冲入)

治疗骨转移药物

作用机制:静脉注射用于治疗伴有或不伴有骨转移的恶性肿瘤引起的高血钙症

帕米膦酸二钠(博宁)15mg/瓶 (4h)

伊班膦酸 1mg/瓶

唑来膦酸 4mg/瓶 (15min)

注:剂量过大,滴注速度过快,可至肾功能受损

(2).加药环节:加药不宜过早,抗生素应现用现配

贵重药品如美罗华、紫杉醇应反复确认(确认医嘱是否开药,确认患者状态有无发热、腹泻

等)注:配制好的药液放置时间不超过2小时。因溶液放置3~5小时,细菌可呈对数生长。

(3)操作环节①掌握一个“严”字,严格无菌技术操作,按要求洗手

(一个病房静点结束到下一个病房时要洗手)②加药时严格消毒,加完药药瓶要压好消毒棉签。③无菌注射器必须做到一瓶一用一扔。④输液器与可莱福连接时必须严格消毒

(消毒用三根棉签可莱福接头后接静点用时45秒,PICC静点化疗药物45秒还不用担心有外渗的可能。血管弹性好的患者扎止血带消毒穿刺后用时60秒,但是如果是患者血管不好的上化疗药物如盖诺,表阿霉素等药物用时25分,静点后要加强巡视,要防止外渗。)

2.输液反应预防处理程序

(1)出现疑似输液反应时,更换生理盐水维持通路,同时更换输液导管,报告医生遵医嘱给予相应处理。(不能给患者拔针)

(2)保留剩余液体备检。

(3)填写输液反应登记本或置管发热登记本

静脉化疗护理常规

(一)人员要求:1.必须有一定工作经验及熟练的静脉穿刺技术。

2.加药时必须戴手套

(二)化疗前护理

1.患者准备

①根据医嘱做好各项检查

②鼓励患者多吃高热量,高蛋白、富含维生素多的食物、多饮水。有助于升血象的食物:动物肝脏、动物骨髓、鸡、鸭、鱼、海参、瘦肉、奶制品、豆芽、麦芽、大枣、菠菜、生姜等。

③注意保护性医疗制度,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④穿刺后为患者摆舒适体位,做好化疗前的宣教(如去卫生间需要前后用生理盐水冲洗导管,置管患者输液时抬高手臂,注意观察输液速度,如果滴速变慢观察有无外渗现象;封管时用力均匀,使用正压封管不可暴力封管,尤其是3Fr导管)

2.护士准备

(1)熟悉药物的剂量、方法、副作用、药物间的静点顺序(遵医嘱用药)、配伍禁忌、有效期及注意事项

(2)化疗药物应现用现配(如美罗华)

(3)健康宣教到位(如DDP要嘱患者多饮水,VP-16起床要缓慢,OXA要忌冷水和冷空气及不可触摸凉的物品等)

(三)给药护理

(1)严格按药物说明书配制药物

(2)输液部位选择:首选PICC、其次留置针:不易外渗但易发生静脉炎。(上腔压迫综合征及术侧肢体不能进行化疗,原则上不选择下肢静脉。常规首选上肢远心端部位,再次穿刺应位于前次穿刺点的近心端,应避免肢体关节部位。穿刺腕部桡静脉,发生桡神经损伤率高。如选用桡静脉应尽量靠上,避开关节部位。严禁在穿刺点以下选择血管进行注射;如果同时使用多种药物应先注入非发疱性药物;如两种均为发疱性,应先注入稀释量最少的一种。两次给药间应用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液冲洗10分钟。)

(3)输注药物应缓慢均匀,观察输液速度是否变慢,并询问患者有无

疼痛如有局部肿痛、无回血等情况应及进拔针。

(如留置针静点盖诺时,静点过程中速度变慢立即观察穿刺部位,有无肿胀,有无回血。)(4)输液完毕应用生理盐水冲管10-15分钟,减少药液对血管壁刺激,拔针后用棉签按压5-10分钟,甚至更长。

(5)化疗药物的分类

1.发疱性化疗药物 外渗后可引起局部组织坏死的药物。如阿霉素、表阿霉素、丝裂霉素、柔红霉素、长春新碱、长春药碱。

2.非发疱性化疗药物

(1)刺激性化疗药物:外渗后可以引起灼伤或轻度炎症而无坏死的药物。如卡氮芥、足叶乙苷、氮烯米胺等

(2)无明显刺激作用的药物:如环磷酰胺、甲氨蝶呤、氟脲嘧啶、阿糖胞苷、门冬酰胺酶等

* 在输液前应向患者讲解药物外渗的临床表现,如出现局部隆起、疼痛或输液不通畅,教会患者关闭输液器,及时呼叫护士,尽量减少化疗药物渗出量。

* 若已发生外渗,立即停止输液,设法吸出渗出液,给予局部封闭:

* 生理盐水5-10ml+地塞米松5mg+利多卡因3ml对外渗区域作多中心皮下注射,范围超出渗漏区域0.5~1cm;用冰袋间断敷于外渗部位。抬高患肢至少48h

* 湿敷的方法:生理盐水100ml+地塞米松5mg;75%乙醇或硫酸镁湿敷

卡氮芥外渗后,局部静注8.4%碳酸氢钠5ml,起化学灭活作用。

(6)药物的PH值

* 溶液和药物的PH能刺激静脉。输注药物PH应保持在6~8,尽量减少对静脉内膜的破坏。PH低于4.1时静脉内膜可出现严重组织学改变 。PH 高于8和低于6时,静脉炎的发生增多。

四.静脉输血

输血过程的风险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血站采血及筛查——非常低的风险。

(2)患者配血样本的采集——高风险

(3)实验室相容性检测——低风险

(4)输血差错——非常高风险

(5)临床医生作出输血决定——未明确风险度

(6)对适当的血液品进行输注——中等至高风险

输血要遵循先慢后快的原则,前15分应慢,每分钟20滴,如无输血反应,可适当加快输血速度。一般情况下输血速度为每分钟40-60滴。

血液在输注前在室温(18-25℃)下放置20-30分后输注。

血小板的输注速度要快,以患者能够耐受为准,一般为每分钟80-100滴。新鲜的血浆的输注速度不超过5-10ml/min,溶化后的血浆在4小时内输注。所有血液制品应在4小时内输完。

输液器与输血器的滤网的孔径不同,因此输血器不能用于输液。五.胃肠外营养

定义:是指通过静脉途径提供给人体代谢所需的营养素,包括糖类、脂肪乳剂、必需和非必需氨基酸、维生素、电解质及微量元素。

配制前准备

(1)处置室清洁,配置前、后用75%乙醇清洁台面,并用紫外线照射20分钟。

(2)配制前,将所有物品及各种营养素准备齐全,避免走动过多增加污染机会,配液过程应遵循无菌操作原则。

(3)检查营养袋外包装有无破损,检查营养液有无变质、浑浊,有无絮状物,检查各种药品、用物的有效期,并经2人核对后方可加药。* 配制顺序

(1)将微量元素和电解质制剂分别加入氨基酸液及葡萄糖液内。(2)将水溶性维生素、磷酸盐制剂加葡萄糖内。

(3)用脂溶性维生素乳剂稀释水溶性维生素后,再加入脂肪乳内。(4)将配制好的氨基酸溶液及配制好的葡萄糖溶液同时混入营养袋内,并用肉眼检测液体有无沉淀。

(5)将配制好的脂肪乳加入已装有氨基酸及葡萄糖的营养袋内。

* 注意事项

(1)当营养液的PH下降至5.0以下时,脂肪乳的稳定性受到影响,因葡萄糖液为酸性溶液,所以不能直接与脂肪乳混合,否则会破坏脂肪乳的稳定性。

(2)氨基酸具有缓冲和调节PH的作用,故营养液中应添加高浓度的氨基酸。

(3)磷酸剂与钙制剂配伍,需分别在不同溶液中内稀释之后方能混合,以免产生磷酸钙沉淀,发生反应。

胃肠外营养液

(4)为保持营养液的稳定性,应控制配方中的电解质含量。

(5)为确保输入混合营养液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不要在混合营养液中加入其他药物。

(6)配好的营养袋应注明时间,营养液应现配现用,一般在24小时内输完。

(7)通过添加胰岛素,能有效控制大多数患者的血糖水平,但胰岛素过早加入输注袋内,会被输液袋吸附而丢失约30%。

静脉输液管理规

静脉输液管理规范 内一科 邹红雁 静脉输液管理规范:是临床护理中最常用的一项技术操作,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护士的技术水平,并反映出护理质量的优劣,加强对静脉输液环节质量的控制,是护理质量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 目的:①规范操作程序②提高穿刺技术③落实输液巡视制度,确保护理质量、减少输液反应,提高治疗效果。 一.静脉输液操作流程与要求 1. 静脉输液操作流程 (1).着装整齐,洗手戴口罩。 (2).备齐用物: (3).按医嘱三查七对。(核对医嘱、输液卡、输液单,检查药品、物品…) (4).备齐用物携至床旁,说明目的,按要求查对:床号,姓名,治疗单,输液卡。 (5).做好解释,询问大小便,准备胶布。 (6).选择血管:根据保护血管的原则由远端至近端选择。置小枕,止血带于穿刺部位上方6-10cm处,操作中,注意关心体贴病人。 (7).再次检查药液,输液袋口有无松动输液袋有无裂痕,药物有无混浊、沉淀,是否在有效期内。 (8).开启输液袋口,消毒整个瓶口及四周,剪开输液器包装,取出输液器、关闭通气管,将输液器插入输液袋内,包装袋放于治疗盘内(9).将输液管内空气排出,(掌握液体不流出头皮针为原则 ),关闭调节器,检查输液器内有无气泡,针头戴帽置于输液器袋内存放。(10).在距穿刺点上方6-10cm处,扎止血带,消毒皮肤以穿刺点为中心,向外直径大于5cm。再次排气后将头皮针冒摘下,再次核对病人后穿刺。 (11).穿刺成功后松开止血带,打开调速器。

(12).固定针头,无菌棉棒遮盖针眼,根据病情调节滴速。胶布固定不少于3条,第一条固定在针柄,第二条固定在针眼处,第三条折固定在针眼上方。调节输液速度。 (13).再次核对床号、姓名,输液单,输液卡,分别在输液单、输液袋上签名,并记录时间。 (14).告知患者所输药物及输液中的注意事项。 2.静脉输液操作要求 (1)严格执行三查七对 (2)输液程序正确,用物准备齐全 (3)操作方法正规,符合无菌技术操作原则 (4)合理选用静脉,提高穿刺成功率 (5)操作时动作轻稳,主动与患者交流 (6)滴速适宜,符合病情需要。 (正常滴速是40-60gtt/min,小儿是20-40gtt/min,心脏不好的患者缓慢滴注;化疗药物如紫杉醇开始15分内每分钟20滴,如不良反应,心电监测数值正常调节滴数,3小时内静点结束。) 二.静脉输液的巡视制度 1.巡视内容:有无液体外渗、滴速是否正确、输入是否通畅、液体余量多少,有无输液反应、有何生活要求。(不是看一下患者就完事了,要达到真正的巡视,认真的交接) 2.巡视时间:30-60分钟1次,特殊用药应加强巡视。如盖诺、OXA、紫杉醇、多西他赛。 3.建立输液巡视卡;眉栏填全,保留至患者出院为止。 4.巡视要求(1)按时巡视. (2)要做到“两及时” ①及时主动更换液体不出现流空现象,减少呼叫铃声。 ②及时发现并处置输液故障和输液 反应。 “两不准” ①不准随员拔针②不准将未输的液体或空瓶放于患者床头桌上。

输液管理制度流程

精心整理 输液管理制度 1、经医师诊治后需要输液者,应带病历、输液卡及取配的药品,核对无误后,方可给予输液。 2、做好“三查七对”,严格操作规程,严密消毒,坚守工作岗位,定时巡视病员,注意输液反应,做好输液登记。 3 4 5 6 7 输注药品安全管理制度 1加强医护人员的输液安全意识 临床药师定期对医护人员进行安全输液相关知识的培训:着重在静脉输液相关基础知识;静脉治疗前的八项评估;各种药物的PH值、渗透压及对血管的刺激;各种药

物溶媒的选择;常见的药物配伍禁忌;输液反应的观察及处理等。做到人人重视,人人参与管理。 2确保输液用具安全 输注药物前必须认真检查输液用具有效期、包装的完整性。如已过期则不可重新消毒再使用。 3药物的安全使用 3.1 3.2 3.2.1 3.2.2 一拧:用母指、食指、中指三个手指轻轻地拧瓶塞,检查其松紧情况,如不能拧动或轻微动视为正常,如轻轻一拧其活动度很大,则提示该溶液不能使用;二摇:轻轻地摇动瓶身;三照、四倒转与软包装溶液检查方法相同。 3.2.3准确张贴输液瓶签张贴瓶签前必须认真核对溶液的名称、浓度、剂量与瓶签是否相符,核对无误后才能张贴。

3.3配药补液摆后,配药者在配药前必须再认真查对一次,确认药名、浓度、剂量无误后严格按无菌操作加药,药液尽量做到现配现用。 3.4更换补液更换补液时必须先检查将要接瓶的补液有无混浊、沉淀等。查对相邻二组补液有无配伍禁忌,如无才能接瓶,更换后应仔细观察二者的反应是否有沉淀、混浊的现象出现,如有应马上更换输液管;对两种已知有配伍禁忌的补液不能相邻输入,中间应有其他的液体间隔,如无其他补液,应用生理盐水间隔。药液输入后, 4.1 4.2 输液的速度应根据患者的年龄、病情、体质及输入液体的总量,输液的目的和药物的性质等多种因素来考虑。一般情况下成人以每分钟40~60滴为宜。有些药物的滴速不宜太快,如氯化钾一般稀释成0.3%浓度,每分钟应控制在20~40滴。尤其在给重症心脏病患者输液时,其速度应控制在每分钟15~30滴为宜。给老年人及婴幼儿输液亦必须减慢速度。然而有些药物则需快速输入才能发挥作用,如甘露醇为达到

静脉输液安全管理规定

静脉输液安全管理规定 为确保患者输液治疗安全,杜绝护患纠纷及医疗事故的发生,根据最新静脉输液操作规范,对静脉输液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作了分析,特制定以下管理规定,请勿必遵照执行。 一、环境管理 治疗室整洁、干净,不堆放杂物,无菌操作前需要湿式清扫台面,空气消毒每日2次,非工作人员禁止入内。 二、配药管理 配药护士严格无菌操作规定,洗手戴口罩,同类药液可共用一具注射器,但注意需要放置在无菌治疗盘内,在更换治疗巾时一同丢弃,如有污染,应立即丢弃;抗生素应现用现配,其余液体提前配药不超过3组,配药后必须签名签时间;若皮试配液需继续使用,应注明皮试名称及配置时间,超过4h作废;若抽吸药液因特殊原因未能及时执行时,应注明药名、时间,放置治疗盘内,有效期不超过2h。 三、查对管理 1、摆药查对由1人摆药,另一人查对。 2、输液卡查对输液卡转抄后,需再次查对,患者液体输完,由拔针护士检查有无漏签、错签时间及姓名 3、输液查对输液前采取由患者自报姓名的方法,查对患者床号、姓名,严格按照“三查十对”执行,同时注意输液卡床号姓名与患者本人是否相符。 4、皮试查对凡做皮试患者,护士需在输液卡上注明抗菌素批

号及皮试结果,若输液卡上有抗生素类液体但无皮试结果时,护士需要认真仔细核对,杜绝未做皮试就输注抗生素的严重违规行为。 5、拔针查对液体输完后,需要再次准确核对输液卡及临时医嘱,检查治疗台上有无新增液体或遗漏液体后,方可拔针。 四、操作管理 1、输液前应先评估患者病情、药物性质及血管情况,选择最有效的输液方式。 2、穿刺前及更换敷料时,用合格的消毒剂(2%碘酊,75%酒精,10%碘伏或安尔碘)消毒皮肤,干燥后才能进针,如穿刺失败2次,应换人操作,并真诚向患者道歉,每次穿刺都必须更换输液针头。 3、穿刺后或更换液体时,应根据患者病情、年龄、药物性质、有无心脏疾病等因素调节输液滴数,并告知患者及家属,对依从性较差的患者,需要告知“若擅自调节滴数造成不良后果需自行负责”,并在输液卡上注明,患者或家属签字。 4、操作完成后签名、签时间,但需注意此“时间”为实际操作的时间,据实填写,不可随意修改。 5、在输液过程中应做到主动巡视,观察液体滴数、余量,输液 管内有无气泡,穿刺点有无红肿外渗,患者有无输液反应,生 活上有无特殊需要,如巡视中发现液体渗漏等异常情况应及时 处理并给予指导。 (1)一般速度:5ml/min,补充每日正常生理消耗量的输液、输入某些液物(如抗菌药物、激素、维生素、止血药、治疗肝脏疾

静脉输液管理制度

静脉输液管理制度 输液管理制度 输液工作是临床护理工作中常规治疗之一~为正确执行医嘱~安全~正确执行 输液治疗~保障治疗效果及病人的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1、严格执行治疗查对制度,详见《查对制度》和无菌技术, 2、严格执行静脉 输注溶液的检查规范, 2.1、备用溶液严格把好三关: 第一关:药房送到护理单元的供静脉输注溶液使用前进行检查, 第二关:护理单 元拆箱~将静脉输液溶液放入专用橱内进行检查, 第三关:护士从专用橱内取出静 脉输注溶液~套网套配药前进行检查, 2.2、按规范检查静脉输注溶液瓶的瓶盖有无松动~瓶身有无裂缝~液体有效 期以及有无霉变、异物、浑浊、变色等, 2.3、使用前三次摇动,应将瓶倒置,检查, 第一次:开瓶盖前进行检查, 第二次:配药后再进行检查, 第三次:输液或换补液前再进行检查, 3、在输液瓶上倒贴写有床号、姓名、药名、浓度、剂量、方法、特殊用药时 间的标签~注意勿覆盖输液瓶上原有药名及浓度标签, 4、严格遵医嘱配置药液~注意配伍禁忌~且现配现用~严禁在 药液配置时因一付针筒反复多次使用造成病人的药物过敏及配伍禁忌, 5、对接受静脉输液者建立静脉输液卡~在输液卡上应详尽记录科室、床号、 姓名、输液日期及开始时间、输注的液体及药物名称、浓度、剂量、方法、滴速~实施输液操作者姓名等,每小时观察并记录输液滴速、穿刺点情况、药物色、质~

患者用药反应。 6、使用升压药者~输液架上应挂升压药标记~并遵医嘱严格控制滴速~不得随意改变滴速或停止用药。 7、根据药物性质及病人情况控制输液滴速~特殊治疗及药物应遵医嘱随时调整滴速。 8、行深静脉穿刺实施输液的病人~应严格执行深静脉护理常规~输液不畅时严禁挤压~加压冲洗导管~以防发生栓塞。 9、药物静脉推注时~针筒上应贴有床号、姓名、药名、浓度、计量、方法的统一标签~粘帖标签时应注意勿将针筒的刻度完全包裹~以便观察针筒内药物的色、质、量, 10、使用输液,微量,泵输,推,注,~先检查泵的性能是否完好,特别是电子预警系统,~再按照操作流程正确连接导管~根据医嘱设置药液速度~应用过程中若仪器报警须查明原因及时处理~微泵针筒上应贴有输液标签~格式同静脉输液要求~并记录推注速度~如更改输,推,注速度应有医嘱并及时在输液卡上记录, 11、输液过程中病人主诉不适或发现病人病情突然变化~应立即 减慢或停止输液~通知医生~配合医生对病情进行判断及处理~妥善保留及处理相关药物~并记录在案, 12、静脉使用青霉素类药物时~应按青霉素类药物的使用规范进行操作, 13、输液结束时~输液卡上注明结束时间~输液卡保留至病人出院后一年, 14、静脉输注化疗药物、青霉素类药物、升压药及使用微量泵时~须两人核对签名~更换上述补液时亦须两人核对签名, 2017年4月 护理部修订

静脉输液安全管理制度

静脉输液安全管理制度 消化内科卢霏 为确保患者输液治疗安全,杜绝护患纠纷及医疗事故的发生,特制定以下管理制度。 一、环境管理 治疗室整洁、干净,不堆放杂物,无菌操作前需要湿式清扫台面,空气消毒每日1次,非工作人员禁止入内。 二、配药管理 配药护士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洗手、戴口罩,同类药液可共用一具注射器,但注意需要放置在无菌治疗盘内,如有污染,应立即丢弃;抗生素应现配现用,其余液体提前配药不超过3组,若皮试配液需继续使用,应注明皮试名称及配置时间,超过4h 作废;若抽吸药液因特殊原因未能及时执行时,应注明药名、时间,放置治疗盘内,有效期不超过2h。 三、查对管理 1、摆药查对:长期液体由早班摆药,治疗班查对。 2、输液查对:输液前应查对患者床号、姓名,严格执行“三查八对”原则,同时注意输液卡床号、姓名与患者本人是否相符。 4、皮试查对:凡做皮试的患者,护士需在输液本及体温单上注明皮试结果,若输液本上有抗生素类液体但无皮试结果时,护士需要认真仔细核对,杜绝未做皮试就输注抗生素的严重违规行为。

5、拔针查对:液体输完后,需要再次准确核对输液卡及临时医嘱,检查治疗台上有无新增液体或遗漏液体后,方可拔针。 6、微量泵、使用查对:更换及巡视、交班时应认真查对泵药速度是否准确、通畅,药名、剂量是否标示清楚,输液卡有无记录等。 四、操作管理 1、输液前应先评估患者病情、药物性质及血管情况,选择最有效的输液方式,若患者病情需要或药物刺激性大,可选择静脉留置针。 2、穿刺前及更换敷料时,用消毒剂(手消液或安尔碘)消毒皮肤,干燥后才能进针,如穿刺失败2次,应换人操作,并真诚向患者道歉,每次穿刺都必须更换输液针头。 3、穿刺后或更换液体时,应根据患者病情、年龄、药物性质、有无心脏疾病等因素调节输液滴数,并告知患者及家属,对依从性较差的患者,需要告知“若擅自调节滴数造成不良后果需自行负责”,并在输液卡上注明,患者或家属签字。 4、操作完成后需再次查对,确认无误后签名、签时间。 5、在输液过程中应做到主动巡视,观察液体滴数、余量,输液管内有无气泡,穿刺点有无红肿、外渗,患者有无输液反应,生活上有无特殊需要,如巡视中发现液体渗漏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并给予指导。 6、留置针及深静脉置管的患者透明敷贴应一周更换1次,

静脉输液管理规范(修改)

静脉输液管理规范 静脉输液是现代医疗护理工作中最常见的治疗和护理方法,也是护士在临床中进行护理基础操作的重要内容之一。目前,护士在静脉输液治疗过程中普遍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如人员,输液用具,药物、输液泵使用,管道维护,输液相关性感染等等,规范操作流程,制定有效的防范措施并认真落实,确保病人输液安全。 1 规范化管理的目的 确保病人输液安全,有效地达到治疗目的,增强护士的防范意识和能力,防止医疗纠纷,消除不安全隐患。做到人人重视,人人参与管理。 2 确保输液用具安全 我院临床上常用于静脉输液的用具有:输液管、头皮针、肝素帽等。这些用具在输液前必须认真检查其有效期、包装的完整性。如已过期则不可重新消毒再使用。外包装检查手法:轻挤外包装,如能鼓起则可放心使用,如不能则证明包装已有裂缝,细菌可能已侵袭包装内用具,应即更换。 3 药物的安全使用 静脉输液治疗流程中药物的领取、摆药、配置、查对、更换液体等步骤均存在安全隐患,这些步骤参与的护士比较多,如某一环节没把好关则容易出错,因此,必须确保每一个步骤安全,才能保证输液的安全。3.1 医嘱查对药物在使用前必须由2人以上核对医嘱,确认医嘱无误后才能执行。执行医嘱后需抄写好输液卡,由专人负责摆补液。 3.2 溶液查对摆补液者必须认真检查每一袋/瓶溶液的质量,确保它的安全性。为了避免出错,我们必需规范检查溶液的流程。 3.2.1 软包装溶液检查方法一挤二照三倒转四复照:一挤:双手用力挤压软包装,检查有无渗液,如发现有渗液,说明软包装已有裂缝,溶

液已污染,不能使用;二照:对光照看溶液的质量:认真观察溶液有无沉淀、絮状物、霉点等;三倒转:将溶液上下倒转后再检查有无漂浮物或絮状物;四复照:再一次对光照看溶液,检查其质量。如检查溶液时发现有异常马上更换并上报护理长处理。 3.2.2 瓶装溶液检查方法与软包装溶液检查法类似。方法:一拧二摇三照四倒转:一拧:用拇指、食指、中指三个手指轻轻地拧瓶塞,检查其松紧情况,如不能拧动或轻微动视为正常,如轻轻一拧其活动度很大,则提示该溶液不能使用;二摇:轻轻地摇动瓶身;三照、四倒转与软包装溶液检查方法相同。 3.2.3 准确张贴输液瓶签张贴瓶签前必须认真核对溶液的名称、浓度、剂量与瓶签是否相符,核对无误后才能张贴。 3.3 配药液体摆后,配药者在配药前必须再认真查对一次,护士要熟练掌握本院常用药物的配伍禁忌,根据医嘱提前对液体进行排序。,确认药名、浓度、剂量无误后严格按无菌操作加药并签名和时间,药液尽量做到现配现用。 4 规范化管理的内容 4.1正确地评估病人护士对病人进行输液前的评估,包括患者的心理、生理方面及文化背景,穿刺部位的皮肤、血管情况,根据输入药物的名称、作用及药物的浓度选择合适的血管。 4.2输液前的规范化管理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及三查八对制度。首先用消毒液消毒手,戴口罩,检查液体的有效期、剂量及质量,并核对输液卡,再用输液卡与液体查对并签名,最后用输液卡与病人的床头卡核对,核对无误后再给病人穿刺,

门诊静脉输液管理制度

XXXXXX院门、急诊静脉输液管理制度 为加强我院门、急诊静脉输液管理,规范门、急诊医疗行为,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根据《XXXXXXX的通知》(X卫规[20XX]X 号)等文件精神,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我院门、急诊静脉输液管理制度。 一、管理及实施机构 医务科为我院规范门急诊静脉输液的综合管理部门,总体负责管理我院门、急诊静脉输液管理各项工作,协调各部门分工。各门、急诊科室主任为第一负责人,直接负责各科室门诊静脉输液的管理工作,重点科室为儿科门诊和急诊科。药剂科负责门急诊静脉输液处方的调配审核工作。药剂科临床药学室负责定期实施门急诊静脉输液处方点评工作。宣传科负责宣传合理使用静脉输液、抗菌药物及激素等宣传工作。 二、严格掌握静脉输液使用指征 应遵循“能口服就不注射,能肌肉注射就不静脉注射”的用药原则,加强对医师用药的培训和指导,只有在患者出现吞咽困难、严重吸收障碍(如呕吐、严重腹泻等),以及出现病情危重,发展迅速,药物在组织中宜达到高浓度才能紧急处理这三种情况下才使用静脉输液,具体指征如下: (一)、补充血容量,改善微循环,维持血压。用于治疗烧伤、失血、休克等。

(二)、补充水和电解质,以调节或维持酸碱平衡。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脱水、严重呕吐、腹泻、大手术后、代谢性或呼吸性酸中毒等。 (三)补充营养,维持热量,促进组织修复,获得正氮平衡。用于慢性消耗性疾病、禁食、不能经口摄取食物、管饲不能得到足够营养等。 (四)、输入药物,以达到解毒、脱水利尿、维持血液渗透压、抗肿瘤等治疗。 (五)、中重度感染需要静脉给予抗菌药物。 (六)、经口服或肌注给药治疗无效的疾病。 (七)各种原因所致不适合胃肠道给药者。 (八)因诊疗需要的特殊情况。 三、加强静脉输液管理 严格执行我院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有效控制抗菌药物的静脉使用。同时加强儿科门诊、急诊科静脉输注抗菌药物管理力度,逐步降低患者静脉输液,及静脉输注抗菌药物比例和药量,减少不必要的静脉输液,努力降低不合理使用静脉输液比例和使用量,严格掌握静脉输液指征,在诊疗“附件”中所列疾病患者时,原则上不采用静脉输液。符合门诊静脉输液的处方,处方量原则不得超过1天,若特殊情况需要超过1天量的,需书面向医务科申请,但总量不得超过3天。同时要加强处方审核,对用药不适宜处方,药师应当告知处方医师,请其确认或者重新开具处

静脉输液管理规范

静脉输液管理规范

静脉输液管理规范 静脉输液是现代医疗护理工作中最常见的治疗和护理方法,也是护士在临床中进行护理基础操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当前,护士在静脉输液治疗过程中普遍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如人员,输液用具,药物、输液泵使用,管道维护,输液相关性感染等等,规范操作流程,制定有效的防范措施并认真落实,确保病人输液安全。 1 规范化管理的目的 确保病人输液安全,有效地达到治疗目的,增强护士的防范意识和能力,防止医疗纠纷,消除不安全隐患。做到人人重视,人人参与管理。 2 确保输液用具安全 我院临床上常见于静脉输液的用具有:输液管、头皮针、肝素帽等。这些用具在输液前必须认真检查其有效期、包装的完整性。如已过期则不可重新消毒再使用。外包装检查手法:轻挤外包装,如能鼓起则可放心使用,如不能则证明包装已有裂缝,细菌可能已侵袭包装内用具,应即更换。

3 药物的安全使用 静脉输液治疗流程中药物的领取、摆药、配置、查对、更换液体等步骤均存在安全隐患,这些步骤参与的护士比较多,如某一环节没把好关则容易出错,因此,必须确保每一个步骤安全,才能保证输液的安全。 3.1 医嘱查对药物在使用前必须由2人以上核对医嘱,确认医嘱无误后才能执行。执行医嘱后需抄写好输液卡,由专人负责摆补液。 3.2 溶液查对摆补液者必须认真检查每一袋/瓶溶液的质量,确保它的安全性。为了避免出错,我们规范了检查溶液的流程。 3.2.1 软包装溶液检查方法一挤二照三倒转四复照:一挤:双手用力挤压软包装,检查有无渗液,如发现有渗液,说明软包装已有裂缝,溶液已污染,不能使用;二照:对光照看溶液的质量:认真观察溶液有无沉淀、絮状物、霉点等;三倒转:将溶液上下倒转后再检查有无漂浮物或絮状物;四复照:再一次对光照看溶液,检查其质量。如检查溶液时发现有异常马上更换并上报护理长处理。 3.2.2 瓶装溶液检查方法与软包装溶液检查法类似。方法:一拧二摇三照四倒转:一拧:用拇指、食指、中指三个手

静脉输液管理规范

静脉输液管理规范 The latest revision on November 22, 2020

静脉输液管理规范 静脉输液是现代医疗护理工作中最常见的治疗和护理方法,也是护士在临床中进行护理基础操作的重要内容之一。目前,护士在静脉输液治疗过程中普遍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如人员,输液用具,药物、输液泵使用,管道维护,输液相关性感染等等,规范操作流程,制定有效的防范措施并认真落实,确保病人输液安全。 1 规范化管理的目的 确保病人输液安全,有效地达到治疗目的,增强护士的防范意识和能力,防止医疗纠纷,消除不安全隐患。做到人人重视,人人参与管理。 2 确保输液用具安全 我院临床上常用于静脉输液的用具有:输液管、头皮针、肝素帽等。这些用具在输液前必须认真检查其有效期、包装的完整性。如已过期则不可重新消毒再使用。外包装检查手法:轻挤外包装,如能鼓起则可放心使用,如不能则证明包装已有裂缝,细菌可能已侵袭包装内用具,应即更换。 3 药物的安全使用 静脉输液治疗流程中药物的领取、摆药、配置、查对、更换液体等步骤均存在安全隐患,这些步骤参与的护士比较多,如某一环节没把好关则容易出错,因此,必须确保每一个步骤安全,才能保证输液的安全。 3.1 医嘱查对药物在使用前必须由2人以上核对医嘱,确认医嘱无误后才能执行。执行医嘱后需抄写好输液卡,由专人负责摆补液。

3.2 溶液查对摆补液者必须认真检查每一袋/瓶溶液的质量,确保它的安全性。为了避免出错,我们规范了检查溶液的流程。 3.2.1 软包装溶液检查方法一挤二照三倒转四复照:一挤:双手用力挤压软包装,检查有无渗液,如发现有渗液,说明软包装已有裂缝,溶液已污染,不能使用;二照:对光照看溶液的质量:认真观察溶液有无沉淀、絮状物、霉点等;三倒转:将溶液上下倒转后再检查有无漂浮物或絮状物;四复照:再一次对光照看溶液,检查其质量。如检查溶液时发现有异常马上更换并上报护理长处理。 3.2.2 瓶装溶液检查方法与软包装溶液检查法类似。方法:一拧二摇三照四倒转:一拧:用拇指、食指、中指三个手指轻轻地拧瓶塞,检查其松紧情况,如不能拧动或轻微动视为正常,如轻轻一拧其活动度很大,则提示该溶液不能使用;二摇:轻轻地摇动瓶身;三照、四倒转与软包装溶液检查方法相同。 3.3 配药液体摆后,配药者在配药前必须再认真查对一次,护士要熟练掌握本院常用药物的配伍禁忌,根据医嘱提前对液体进行排序。,确认药名、浓度、剂量无误后严格按无菌操作加药并签名和时间,药液尽量做到现配现用。 4 规范化管理的内容 4.1正确地评估病人护士对病人进行输液前的评估,包括患者的心理、生理方面及文化背景,穿刺部位的皮肤、血管情况,根据输入药物的名称、作用及药物的浓度选择合适的血管。

病区药品管理制度和安全用药制度

九、病区药品管理制度 (一)急救药品管理制度 1、凡急救药品,必须置于急救车或专用急救柜指定区域或位置存放。 2、急救药品要根据药品种类与性质(如针剂、内服、外用、剧毒药等),定位存放,标记明显。 3、急救药品的种类和数量要确保满足临床急救需要。 4、急救药品专人管理,工作人员不得私自取用。急救药品登记本记录急救药品用途、种类、规格、数量、有效期和使用、补充时间等,随时备查。 5、建立急救药品基数及质量检查制度。急救药品登记本置于急救车内。每班检查急救药品、规格、种类、数量、有效期是否与账目相符,记录并签名,护长每周检查并签名。不常用科室可用封条管理,护长每月检查并签名。 6、急救药品每次用后须及时补充。次日当班责任组长再次核查。保证急救药品处于应急、随时可用状态。 (二)病区基数药品管理制度 1、病区内基数药品应根据临床需要保存一定基数。供住院患者临时医嘱使用,其他人员不得私自取用。 2、基数药品的清单应一式两份,一份由药房保存,另一份由科室保存。 3、基数药品应指定专人管理,负责领药、退药、保管、检查等工作。 4、基数药品应定位、定点、按药品种类摆放,口服药必须原瓶或原盒包装存放,药瓶内不能混放不同规格、片型、颜色的药片;性质不稳定的药品,须避光储存及使用,现用现配。口服药品开启后6个月有效;口服溶液开启后冰箱保存1个月有效;外用液体制剂开启后1个月有效;中药煎剂密封口服的冰箱放置2周有效;外用煎剂(灌装)放置一周有效;普通肝素稀释后放置4小时有效。 5、每日当班清点,用药后及时补充,以保持在规定的基数,保证随时可用。

6、定期检查药品数量、质量和有效期并记录。近有效期药先用。如发现药品有污染、变色、过期、瓶签与瓶内药品不符、标签模糊或有涂改,不得使用并报药房处理。 7、药品应贮存在光线好且易取的地方,需避光保存的药品,应放在避光包装容器内保存。 8、对接近有效期6个月及以内的药品,应贴上黄色警示标识。接近有效期3个月以内的急救药品,应及时联系药房予以更换,以确保药品质量,若药房无新批号,应贴上红色警示标识;普通药品不予更换,退回药房报废。 9、药房应指定负责人每月对各病区基数药品进行检查一次。 10、发现药物不良反应的科室及工作人员,按医院相关的规定,填写不良反应表报临床药学室。 (三)麻醉、精神药品管理制度 1、医院应对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统一编号,计数管理,建立处方保管、领取、使用、退回、销毁管理制度。 2、各临床科室、手术室存放的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严格按照《医疗机构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管理规定》(卫生部卫医发[2005]438号文件)管理,实行专人、专册、专柜加锁、专账、专用处方的“五专”管理。有醒目标示,数量固定。储存各环节应专人负责,明确责任,交接班有记录。实行每日每班交接制,双人双锁随身保管钥匙,班班交接。做到账物相符。 3、定期检查毒、麻、限制类药品管理是否符合规定。检查药物性状,如发现有沉淀变色、过期、标签模糊等药品时,停止使用并报药房处理。 4、发现下列情况,应当立即向医院药房和保卫部门报告:在储存、保管过程中发生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丢失或者被盗、被抢的;骗取或者冒领的。 5、临床科室所有毒、麻、限制类药品,只能供应住院患者,并按医嘱使用,其他人员不得私自取用、借用。

静脉输液管理制度

静脉输液管理制度 静脉输液是现代医疗护理工作中最常见的治疗和护理方法,也是护士在临床中进行护理基础操作的重要内容之一。目前,护士在静脉输液治疗过程中普遍存在输液安全隐患问题,因此,我院护理部根据此情况特别制定出静脉输液管理规范,现介绍如下。 1 规范化管理的目的 确保病人输液安全,有效地达到治疗目的,增强护士的防范意识和能力,防止医疗纠纷,消除不安全隐患。 2 规范化管理的内容 2.1正确地评估病人护士对病人进行输液前的评估,包括患者的心理、生理方面及文化背景,穿刺部位的皮肤、血管情况,根据输入药物的名称、作用及药物的浓度选择合适的血管。 2.2输液前的规范化管理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及三查七对制度。首先用消毒液洗手,戴口罩,检查液体的有效期、剂量及质量,并用输液本对输液条,再用输液条与液体查对,最后用输液条与病人的床头卡核对,核对无误后再给病人穿刺,操作用物要做到一人、一带、一巾(每人用一根止血带一块垫巾)。 2.3巡视液体的规范在输液过程中应当做好巡视工作,建立输液巡视单,及时发现、排除输液故障,保证输液安全。因此,我院建立了巡视液体规范: 2.3.1穿刺成功或更换液体后,要根据药物性质及病情变化调整好合适的滴速,并根据液体量、滴速评估所需时间,做到心中有数。 2.3.2值班护士要主动巡视液体,巡视液体工作要落实到人,无陪病人要重点巡视,特殊液体要有专人守候,确保病区整体输液让叫率低于10%。 2.3.3巡视液体时要做到“十查”:查液体有无错误,查液体剩余量,查液体外观有无改变,查病人体位是否舒适,查液体滴速是否合适,查输液管道是否通畅,查胶贴固定是否牢固,查输液部位是否红肿,查病人有无输液反应表现,查病人病情有无特殊变化。 2.4更换液体规范 2.4.1护士要熟练掌握本科常用药物的配伍禁忌,根据医嘱提前对液体进行排序。 2.4.2更换液体时,要认真落实“三查七对”制度,确定无误后方可换液,换液后及时签署换液人员姓名、时间。签字要求准确清楚,避免漏签或签错位置。进修、学习、见习护士所换液体要由有执业资格的带教老师查对签名。 2.4.3更换液体时,要及时向病人进行药物宣教,病人对所输液体和药物有疑问时,要认真核对,确定无误并向病人解释清楚后方可更换。 2.4.4液体更换完毕,要在病人旁边停留数分钟,观察液体输入情况,确定液体滴入正常且与上一组液体无不良反应后方可离开。 2.4.5更换液体后,要在15分钟内再次巡视病人,观察病人有无不良反应。 2.4.6药物入壶的操作及观察要同液体更换的要求。 2.4.7如出现两组液体的不良反应,要重新更换输液器,必要时重新穿刺,避免发生反应的液体输入病人的体内,同时向患者及家属做好解释工作,重点加强巡视,上报科室领导,避免纠纷发生。对换下的液体及输液器要上报科室领导妥善处理,同时将出现不良反应的药物登记交班,避免类似情况再次发生。 2.5拔针规范病人液体输完毕,护士首先要用病人的输液条查对当天的医嘱本,看有无新的医嘱未执行,确定无误后方可拔针。拔针后,用无菌棉签按压穿刺点

输液管理制度

输液管理制度

输液管理制度 1、经医师诊治后需要输液者,应带病历、输液卡及取配的药品,核对无误后,方可给予输液。 2、做好“三查七对”,严格操作规程,严密消毒,坚守工作岗位,定时巡视病员,注意输液反应,做好输液登记。 3、对病人热情体贴,力求无痛注射、一针见血。如病人有疼痛或注射失败应立即向病人做好解释。 4、根据药物和病情,调节好输液速度,在输液过程中,应交待病员与陪伴不得随意调节滴速,以免发生危险。并做好输液观察记录。对需大小便者应由护士或陪伴陪同监护,以免发生意外。 5、输液完毕后,病员无不适或其它反应,可嘱其休息十分钟后回去,并交待病人后回家后注意事项。如有不适或病情变化,应请医生复诊并再作处理。 6、应对病人和陪伴宣传,自觉遵守公共卫生和公共秩序,共同保持输液室文明、清洁、卫生、安全。 7、温馨提示:为了您的安全和健康,请不要把外来盐水带来输注,给您带来的不便,敬请谅解。

输注药品安全管理制度 1 加强医护人员的输液安全意识临床药师定期对医护人员进行安全输液相关知识的培训:着重在静脉输液相关基础知识;静脉治疗前的八项评估;各种药物的PH 值、渗透压及对血管的刺激;各种药物溶媒的选择;常见的药物配伍禁忌;输液反应的观察及处理等。做到人人重视,人人参与管理。 2 确保输液用具安全输注药物前必须认真检查输液用具有效期、包装的完整性。如已过期则不可重新消毒再使用。 3 药物的安全使用静脉输液治疗流程中药物的领取、摆药、配置、查对、更换液体等步骤均存在安全隐患,必须确保每一个步骤安全,才能保证输液的安全。3.1 医嘱查对药物在使用前必须由2人以上核对医嘱,确认医嘱无误后才能执行。执行医嘱前需打印好输液瓶签、输液卡、输液执行单,由专人负责摆补液。3.2 溶液查对摆补液者必须认真检查每一袋/瓶溶液的质量,确保它的安全性。为了避免出错,我们规范了检查溶液的流程。3.2.1 软包装溶液检查方法一挤二照三倒转四复照:一挤:双手用力挤压软包装,检查有无渗液,如发现有渗液,说明软包装

静脉输液治疗的安全管理及风险防范

一、概念静脉输液是指一定量的无菌溶液或药液直接输入静脉内的方法。 药物外渗分类:非化学药物外渗-药物的种类、化学药物外渗-药物的种类 三、药物外渗临床表现: 1、轻度炎性改变:局部组织出现大片红肿、沿血管出现条索状的红线、局部肿痛。 2、重度:局部皮肤苍白继而出现水疱,严重者出现紫黑色,若不及时处理皮下组织坏死形成溃疡,甚至累及深层组织。 药物外渗局部临床表现: 渗透压高的药物:开始肿胀、疼痛、红润,约8-12h呈灰白色或皮下出血,2-3天呈暗紫色、黑色。 血管活性药:数分钟至2-3h局部红肿或苍白或红白相间呈条纹状、刺痛、烧灼痛、约8-10h变性坏死 化疗药:当即或数分钟内刺痛感、根据毒性不同数分钟至数小时变性坏死、局部红润、苍白灰白继之黑红、紫黑、黑痂形成或继发感染 3、如何判断是否外渗 (1)首先观察注射部位有无肿胀,对肥胖患者用手适中按压注射部位,如外渗时有凹陷或有张力无弹性;对暴露的血管可观察血管的硬度走向有无条索状的红线。 (2)询问病人有无胀痛感。 (3)挤压针管有无回血时,最好针头保持水平位,切记不应针尖翘起挤压针管。输液外渗-皮肤损害分期 Ⅰ期局部组织炎性反应期局部皮肤红润肿胀发热刺痛无水疱和坏死Ⅱ期静脉炎性反应期局部皮下组织出血或水疱形成水疱破溃组织苍白形成浅表溃疡 Ⅲ期组织坏死期局部皮肤变性坏死黑痂或深部溃疡肌腱血管神经外露或伴感染 药物外渗发生原因: 1、患者因素 (1)小儿由于哭闹、不配合,其血管短、不直,且家长紧张,无形中给护理人员增加了压力,给静脉穿刺增加了难度;在输液过程中,小儿天生好动,难于固定,所以小儿外渗多于成人,严重外渗也多于成人。(2)老年人老年人由于生理、心理、行为功能减退,导致疼痛感减低,反应迟钝,皮肤松弛,静脉脆弱,这些都容易引起注射针头移位,造成静脉输液外渗。 (3)无法沟通的患者、昏迷患者。此类患者由于烦躁、感觉和知觉障碍,容易发生外渗。4)休克、严重脱水、病危的患者,此类患者由于微循环受损,血管通透性增加,容易发生外渗。(5)肥胖患者:血管看不清、触不到,穿刺难度大。 2、药物因素主要是药物浓度过高和药物本身的理化因素。包括药物酸碱度、渗透 压、药物浓度、药物对细胞代谢功能的影响。刺激性大的药物如化疗药物、甘露醇、钙剂,缩血管药物如多巴胺、间羟胺、去甲肾上腺素等外渗的高危药物,这些药物一旦外渗,将会发生严重的后果。 护理对策:

静脉输液的安全管理

静脉输液的安全管理 静脉输液是将大量无菌溶液或药液直接输入静脉的方法。该项技术是临床护理工作中常用的技术之一,是治疗疾病的重要手段,是临床用药的重要途径。具有给药迅速、起效快等优点,但也具有风险较大、安全隐患较多的缺点。如不加强安全管理,会给病人造成不必要的痛苦和损失,甚至引发医疗纠纷。因此,静脉输液过程中的每个环节都必须严格管理,确保安全。 1 药品器具的安全管理 1.1 输液用具 临床上常见输液用具有:输液器、锁骨下静脉穿刺管、PICC管、头皮静脉留置针、头皮针、肝素帽、三通接头等。使用前必须检查输液用具的有效期及包装的完整性。检查包装是否完整的方法:两手轻挤外包装袋,如能鼓起,说明无漏气,则可使用;如不能鼓起,则说明外包装可能有裂缝,用具可能已被污染,不可使用。 1.2 药物 药物从配制到输入患者体内,要经过多个环节,各个环节都要严格进行无菌操作,避免污染药物。使用前要先检查药物的质量,药业有无混浊、变质、沉淀,包装瓶有无裂缝,瓶口有无松动。如发现异常,应考虑药液已被污染,不可使用。有报道提出应建立静脉药物配置中心,配置间洁净程度达万级,操作区域洁净度达百级,又经过培训的专职人员着连体工作服,带乳胶手套和口罩,在生物安全柜和水平净

化台上配制药液,可大大降低药液被污染的发生率。 1.3 药业应尽量现配先用 配制后放置时间不可过久,以免增加被污染的机会。更换药液时,注意药物配伍禁忌。 2 明确目的及意义 2.1 护士只有明确目的和意义才能有的放矢地工作 在护理质量民意调查中经常遇到这样的问题,当问到“护士在给您做治疗时是否主动向您介绍操作目的”时,有时得到的回答是否定的。这其中有护士与病人共同的问题,也有对操作目的不明确的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尤其是在开展整体护理的今天,病人需要了解所有与疾病有关的知识。因此,了解静脉输液的目的是护士实施该操作的基础。 2.2 严格无菌操作 静脉输液是一项无菌要求非常的操作,应把好以下机关: 2.2.1 把好加药关。加药是造成输液污染的重要环节,如锯安瓿时的玻璃碎屑、抽吸药液时注射器的反复抽拉、配药后放置时间过长、反复打开密闭输液系统添加药物等,都是造成输液污染导致热源反应的危险因素,需要严格管理、认真解决。 2.2.2 输液前洗手。护士在给病人输液前洗手是预防交叉感染不可或缺的环节,但是在临床工作中往往因工作忙、输液病人多,甚至嫌麻烦而忽略洗手。曾有病人说过“如果护士给其他病人输完液不洗手就给我输液我会感到很不舒服,不放心”。所以,输液前洗手是对病

静脉输液安全管理

静脉输液安全管理 静脉输液是临床护理工作中应用最广泛的治疗途径之一,也是护理最常见操作技术。但是静脉输液是一种有创治疗,操作过程中任何环节出现问题都有可能导致输液相关危险因素发生,甚至引起医疗纠纷。所以严格且规范的输液管理可以预见和回避静脉输液风险,对防范护理纠纷,为患者提供安全、优质的护理服务。我科通过系统、规范的输液安全管理减少了输液反应,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1.規范输液流程,正确执行医嘱,严格执行查对制度 1.1规范输液流程医院制定静脉输液标准,规范全院静脉输液操作流程,科室定期培训,抽查考核,提高护士操作技能,按规范的输液流程进行输液治疗。建立静脉输液小组,促进静脉治疗新理论、新技术的发展,培训静疗精英护理人才,建立静脉输液安全监督管理系统,健全静脉输液护理会诊制度,提高静脉治疗工作质量,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 1.2正确执行医嘱按照医院制定医嘱制度执行医嘱,认真阅读医嘱内容,并确认患者姓名、床号、药名、剂量、次数、用法和时间在执行,并按要求签名和时间,除遇危重患者抢救等紧急情况外,不得执行口头医嘱。医嘱班班查对,做好记录并签名。每周大查对医嘱两次。 1.3严格执行查对制度输液必须严格进行“三查八对一注意”,备药前要检查药品质量、标识有效期和批号,药物有变质变色浑浊及沉淀、标签和批号模糊及污损时不得使用;摆药后必须经过二人核对后方可执行;易致敏药物用药前询问过敏史;如患者提出疑问,应及时查清,方可执行。采用两种以上方式核对患者身份,核对床头卡,反问患者姓名,特殊患者(如小儿、意识不清、手术等)需核对腕带信息;操作前要求患者自诉姓名,护士再次核对床头卡及输液卡,以免造成不良后果。 1.4严格无菌操作做好手卫生宣传和培训,增强护士操作前、后洗手的依存性,每个治疗车和每间病房均配备速干手消毒剂,为患者提供安全的治疗环境。加药用的空针避免污染,用后要及时处理,防止再次使用。控制安瓿的割锯长度在1/4 w,坚持开启安瓿前的一次消毒,使用正确的砂轮消毒法:用75%酒精浸泡砂轮后割锯安瓿。更换液体瓶时,在抽出之前要求消毒空瓶瓶塞及针梗处进行后再拔出更换。 2.加强护士专业技能培训 护士技术水平决定静脉输液操作的安全与否。因此,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和技能培训,使护士加强工作责任心、富于同情心,严格执行三查八对和二人查对制度,培养护士的慎独精神。使护士充分认识到输液是侵入性操作,不能由于护士自身的因素而造成操作失败和护理风险事件,给患者增加痛苦,造成护患纠纷。组织学习相关知识,掌握药物的性能、配伍禁忌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等,对于

静脉输液管理规范标准

静脉输液管理规 静脉输液是现代医疗护理工作中最常见的治疗和护理方法,也是护士在临床中进行护理基础操作的重要容之一。目前,护士在静脉输液治疗过程中普遍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如人员,输液用具,药物、输液泵使用,管道维护,输液相关性感染等等,规操作流程,制定有效的防措施并认真落实,确保病人输液安全。 1 规化管理的目的 确保病人输液安全,有效地达到治疗目的,增强护士的防意识和能力,防止医疗纠纷,消除不安全隐患。做到人人重视,人人参与管理。 2确保输液用具安全 我院临床上常用于静脉输液的用具有:输液管、头皮针、肝素帽等。这些用具在输液前必须认真检查其有效期、包装的完整性。如已过期则不可重新消毒再使用。外包装检查手法:轻挤外包装,如能鼓起则可放心使用,如不能则证明包装已有裂缝,细菌可能已侵袭包装用具,应即更换。 3药物的安全使用

静脉输液治疗流程中药物的领取、摆药、配置、查对、更换液体等步骤均存在安全隐患,这些步骤参与的护士比较多,如某一环节没把好关则容易出错,因此,必须确保每一个步骤安全,才能保证输液的安全。 3.1医嘱查对药物在使用前必须由2人以上核对医嘱,确认医嘱无误后才能执行。执行医嘱后需抄写好输液卡,由专人负责摆补液。 3.2溶液查对摆补液者必须认真检查每一袋/瓶溶液的质量,确保它的安全性。为了避免出错,我们规了检查溶液的流程。 3.2.1软包装溶液检查方法一挤二照三倒转四复照:一挤:双手用力挤压软包装,检查有无渗液,如发现有渗液,说明软包装已有裂缝,溶液已污染,不能使用;二照:对光照看溶液的质量:认真观察溶液有无沉淀、絮状物、霉点等;三倒转:将溶液上下倒转后再检查有无漂浮物或絮状物;四复照:再一次对光照看溶液,检查其质量。如检查溶液时发现有异常马上更换并上报护理长处理。 3.2.2瓶装溶液检查方法与软包装溶液检查法类似。方法:一拧二摇三照四倒转:一拧:用拇指、食指、中指三个手指轻轻地拧瓶塞,检查其松紧情况,如不能拧动或轻微动视为正常,如轻轻一拧其活动度很大,则提示该溶液不能使用;二摇:轻轻地摇动瓶身;三照、四倒转与软包装溶液检查方法相同。

静脉输液治疗的安全管理及风险防范

静脉输液治疗的安全管理 及风险防范 Prepared on 24 November 2020

一、概念静脉输液是指一定量的无菌溶液或药液直接输入静脉内的方法。 药物外渗分类:非化学药物外渗-药物的种类、化学药物外渗-药物的种类 三、药物外渗临床表现: 1、轻度炎性改变:局部组织出现大片红肿、沿血管出现条索状的红线、局部肿痛。 2、重度:局部皮肤苍白继而出现水疱,严重者出现紫黑色,若不及时处理皮下组织坏死形成溃疡,甚至累及深层组织。 药物外渗局部临床表现: 渗透压高的药物:开始肿胀、疼痛、红润,约8-12h呈灰白色或皮下出血,2-3天呈暗紫色、黑色。 血管活性药:数分钟至2-3h局部红肿或苍白或红白相间呈条纹状、刺痛、烧灼痛、约8-10h变性坏死 化疗药:当即或数分钟内刺痛感、根据毒性不同数分钟至数小时变性坏死、局部红润、苍白灰白继之黑红、紫黑、黑痂形成或继发感染 3、如何判断是否外渗 (1)首先观察注射部位有无肿胀,对肥胖患者用手适中按压注射部位,如外渗时有凹陷或有张力无弹性;对暴露的血管可观察血管的硬度走向有无条索状的红线。(2)询问病人有无胀痛感。 (3)挤压针管有无回血时,最好针头保持水平位,切记不应针尖翘起挤压针管。 输液外渗-皮肤损害分期 Ⅰ期局部组织炎性反应期局部皮肤红润肿胀发热刺痛无水疱和坏死 Ⅱ期静脉炎性反应期局部皮下组织出血或水疱形成水疱破溃组织苍白形成浅表溃疡 Ⅲ期组织坏死期局部皮肤变性坏死黑痂或深部溃疡肌腱血管神经外露或伴感染药物外渗发生原因: 1、患者因素 (1)小儿由于哭闹、不配合,其血管短、不直,且家长紧张,无形中给护理人员增加了压力,给静脉穿刺增加了难度;在输液过程中,小儿天生好动,难于固定,所以小儿外渗多于成人,严重外渗也多于成人。(2)老年人老年人由于生理、心理、行为功能减退,导致疼痛感减低,反应迟钝,皮肤松弛,静脉脆弱,这些都容易引起注射针头移位,造成静脉输液外渗。 (3)无法沟通的患者、昏迷患者。此类患者由于烦躁、感觉和知觉障碍,容易发生外渗。4)休克、严重脱水、病危的患者,此类患者由于微循环受损,血管通透性增加,容易发生外渗。(5)肥胖患者:血管看不清、触不到,穿刺难度大。 2、药物因素主要是药物浓度过高和药物本身的理化因素。包括药物酸碱度、渗透压、 药物浓度、药物对细胞代谢功能的影响。刺激性大的药物如化疗药物、甘露醇、钙剂,缩血管药物如多巴胺、间羟胺、去甲肾上腺素等外渗的高危药物,这些药物一旦外渗,将会发生严重的后果。 护理对策: 1、小范围外渗: (1)外渗的药液对组织刺激性小、容易吸收的,如普通的溶液、辅助治疗的药液,可以用湿热敷,或用95%的酒精、50%的硫酸镁湿敷,肿胀很快就会消退;如果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