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造地质学进展(中国地质学会构造地质专业委员会编)思维导图

合集下载

2023年新高考地理复习知识点思维导图与考点精解和例题讲解:地质构造类型含答案

2023年新高考地理复习知识点思维导图与考点精解和例题讲解:地质构造类型含答案

思维导图:地质构造类型【思维导图】[考点精析]1.常见地质构造的比较分析常形成山岭常形成谷地或盆地大断层常形成裂谷或地质构造在工程选址、找水、找矿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可通过下图进行理解。

(1)利用地质构造找水——向斜槽部、断层处(2)利用地质构造找矿——向斜槽部探矿、背斜处找油(煤、石油、天然气均在地质历史时期的沉积岩中形成)岩层埋藏深度表示岩层距离地面的垂直距离,可以用来帮助恢复岩层的形态。

读某地地形剖面及同一岩层埋藏深度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地势高处为背斜,地势低处为向斜B.①地和①地是同一种构造地貌C.①地两侧的岩层较中间的新D.①地最容易找到地下水2.①地发生的地质作用为()A.内力作用下形成的褶曲凹陷B.外力作用下形成的谷地C.向斜作用下形成的沟谷D.内力作用下形成的断裂下陷彩色丘陵(简称彩丘),地貌学名词。

以往常将其与丹霞地貌或雅丹地貌混淆,现在多认为是独立的地貌,比较有代表性的分布地点是甘肃张掖彩丘。

研究发现彩色丘陵与丹霞地貌是在同一类岩层—“红层”上发育而来。

“红层”是地质时期内陆盆地的河流或湖泊环境中形成的岩层。

下图为甘肃张掖国家地质公园地形剖面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与图中丹霞地貌区岩石属同一类型的是()A.流纹岩B.花岗岩C.片麻岩D.石灰岩4.彩色丘陵区没有经历的地质作用是()A.岩浆活动B.固结成岩C.水平挤压D.断裂抬升5.彩色丘陵区()A.岩层中心老两侧新B.岩石破碎易被侵蚀C.地下水易汇聚D.油气资源富集地理实践课中江西某中学学生随地理老师调研一家乡的山地。

该山地地层组成岩石有明显的层理结构。

通过借助仪器和岩石中的化石,画出如下图所示山地剖面图,图中岩层数码越大,岩层越老。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乙处地貌属于()A.向斜谷B.背斜谷C.向斜山D.断层谷7.从地质构造角度分析,甲处不适宜打井的主要原因是()A.受张力作用,易产生裂隙且不储水B.受挤压力作用,岩石易破碎C.两侧山地陡峭,工程难度大D.不容易储水,岩层漏水严重二、综合题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构造地质学 04章-2

构造地质学 04章-2
四、褶皱的形成机制
㈤膝褶作用:
这类褶皱主要发生在岩性较均一的脆性薄岩层或面理化岩石 中,脆性薄岩层在一定围岩的限制下,受到与层理或面理平行或 稍微斜交的压应力作用,使岩层发生层间滑动,但又受到某种限 制,常常使滑动面发生急剧转折,即相当于轴面的膝褶面折转而 成尖棱褶皱。
第四章 褶 皱
㈤膝褶作用
膝褶中的滑动褶皱作用常集中发生在不对称膝褶的短翼部分, 形成剪切带,称为膝褶带;膝褶带两侧的界面为膝褶面。两个相邻 膝褶带可以互相平行,也可呈共轭相交,形成箱状褶皱或称为共轭 褶皱。一系列两翼等长的对称式尖棱褶皱常组成“人”字型,或手 风琴式褶皱。
第四章 褶 皱
四、褶皱的形成机制
㈢剪切褶皱作用
⒈剪切褶皱作用的概念: 岩层沿着一系列与岩层不平行的密集劈理面(破裂面)发生差 异滑动而形成褶皱的作用叫做剪切褶皱作用。剪切褶皱作用又称 滑褶皱作用。在这种褶皱作用中原始的岩层面已经不再起控制作 用,而只是作为滑动结果的标志或参照系。
第四章 褶 皱
⒉剪切褶皱作用的 主要特点:
第四章 褶 皱
㈣柔流褶皱作用
在变质岩或混合岩化的岩体中有些长英质脉岩受力作用而形成 的肠状褶皱就是一种柔流褶皱。这在太古代和其它深变质岩中是较 为普遍的一种构造现象,这类肠状褶皱或者是早期侵位的岩脉在围 岩发生变形和变质过程中发生流变而形成;或在强烈变形时期,贯 入到褶皱岩层中的脉岩,后来又与围岩一起变形而成。
第四章 褶 皱
由于层间的这种差异剪切滑动作用,在强硬岩层的翼部可产 生旋转剪节理和同心节理。
第四章 褶 皱
⑶由于层间滑动产生的
上下岩层之间的摩擦, 可 在层面上形成层面擦痕,
枢纽
这些线状擦痕的延伸方向
与褶皱的枢纽延伸方向垂 直。

构造地质学电子版

构造地质学电子版

构造地质学电子版目录第一章绪论第一节构造地质学的内涵、构造尺度和构造变形场第二节地壳-岩石圈的层圈式结构和构造层次第三节构造观和褶皱幕问题第四节构造解析的基本原则主要参考文献第二章地质体的基本产状及沉积岩层构造第一节面状结构和线状结构的产状第二节沉积岩层的原生构造第三节软沉积变形第四节水平岩层不整合的构造意义和研究主要参考文献第三章构造研究中的应力分析基础第一节应力第二节应力场主要参考文献第四章变形岩石应变分析基础主要参考文献第五章岩石力学性质第一节岩石力学性质的几个基本概念第二节影响岩石力学性质的因素第三节岩石的能干性第四节岩石变形的微观机制第五节岩石断裂准则主要参考文献第六章劈理第一节劈理的结构、分类和产出背景第二节劈理的形成机制和应变意义第三节劈理的观察与研究主要参考文献第七章线理第一节小型线理第二节大型线理第三节线理的观察与研究主要参考文献第八章褶皱的几何分析第一节褶皱和褶皱要素第二节褶皱的描述第三节褶皱的分类第四节褶皱的组合型式第五节叠加褶皱主要参考文献第九章褶皱的成因分析第一节纵弯褶皱作用第二节横弯褶皱作用第三节剪切褶皱作用第四节柔流褶皱作用第五节关于褶皱作用问题主要参考文献第十章节理第一节节理的分类第二节雁列节理和羽饰构造第三节节理脉的充填机制和压溶作用第四节区域性节理第五节岩浆岩体中的节理第六节节理的野外观测主要参考文献第十一章断层概论第一节断层的几何要素和位移第二节断层分类第三节断层形成机制第四节断层岩第五节断层效应第六节断层的识别第七节断层的观测第八节断层作用的时间性主要参考文献第十二章伸展构造第一节伸展构造型式第二节伸展构造模式第三节构造反转第四节伸展和挤压两种作用和两类构造对比主要参考文献第十三章逆冲推覆构造第一节逆冲推覆构造的组合型式第二节逆冲推覆构造的几何结构第三节逆冲推覆构造的扩展第四节逆冲作用与褶皱作用第五节逆冲推覆构造的运动学和动力学第六节逆冲推覆构造的地质背景及其与滑覆和岩浆活动的关系主要参考文献第十四章走向滑动断层第一节走向滑动断层的基本结构第二节走向滑动断层的应力状态第三节走向滑动断层控制下形成的构造第四节区域剪切应力场引发的雁列构造和陆块旋转主要参考文献第十五章韧性剪切带第一节剪切带的基本类型第二节韧性剪切带的几何特征第三节韧性剪切带内的岩石变形第四节韧性剪切带的运动方向的确定第五节韧性剪切带的观察与研究主要参考文献第十六章构造地质学的研究方法和技术第一节面状和线状构造产状的测定方法第二节极射赤平投影的原理和方法第三节地质图的读图分析第四节基础性地质剖面图的编制第五节岩石有限应变测量的技术和方法第六节构造主应力方位的确定和古应力大小的估算第七节构造模拟与实验研究第八节计算机技术在构造地质学中的应用主要参考文献第一章绪论第一节构造地质学的内涵、构造尺度和构造变形场一、构造地质学的内涵构造地质学是地质学的基础学科之一,主要研究组成地壳的岩石、岩层和岩体在岩石圈中力的作用下变形形成的各种现象。

构造地质学——地质图的基本知识及分析水平岩层地质图

构造地质学——地质图的基本知识及分析水平岩层地质图
状图。
三、地质剖面图的概念和规格
1. 地质剖面图的概念:
反映地下一定深度地质构造形态的图件,是地质 图重要的辅助图件。
∈ 3f 39o
262o
∈3ch 24o 231o 0 50 100m
∈3g
14o 314o
∈2z 29o 37o 310o 306o
90o
∈2x 26o 42 o 270o 276o
层聊 断兰
De p th /km
2. 地质剖面图的规格:
图名:剖面图经过的主要地名命名,或AB剖面、A-A’,Ⅰ-Ⅰ’等。
比例尺:
垂直:线段,用数字标注;
水平:用线条或数字。(两者尽量一致,也可 不一致)
方向标注:一般在右侧,作右箭头。
图例:放在图下边或右边。(与地质图在 一起时可以省略)
将地面上的河流、道路、村镇等典型地物 用规定的符号测绘到图纸上
2、比例尺
1)概念:地形图上表示的地形、地物的长 度(l)与实际地形、地物长度(L)的比值。
比例尺=l(图上长度)/L(实际长度)
2)表示方法: a、数字比例尺。
1:1000表示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的1000厘米
b、线段比例尺(p206)。
1 - 2
∈ C -+ PO 六塔 断层
5
马寨断层
文明 寨断层
层 西断 卫
6 7
∈ + O
N 1 g E d
3
Es 31
Es 2
Es E2 s3 T2 4
C-P1 - 2
Ng 1
E 3 d E 3 s 1 E 2 s 2
Es 2 3 Es
24
T1 - 2 C- P
∈ + O
E s 2 3 T 1 - 2

构造地质学节理PPT课件

构造地质学节理PPT课件

火炬状节理(张剪裂脉)
第21页/共54页
节理性质的转变:
第22页/共54页
张节理的成因机制:
纯剪 单剪
第23页/共54页
剪节理的成因机制: 纯剪:
单剪
第24页/共54页
节理组和节理系
节理组:在一次构造作用的统一应力场中形成的,产状基本一 致和力学性质相同的一群节理。
节理系:在一次构造作用的统一应力场中形成的两个或两个以 上的节理组构成节理系,如“X”型共轭节理系。
顺层破裂与滑动,上灭下现式
第44页/共54页
主干破裂构造
据前人研究和我们的进一步 观察,在三维空间上,坝区 岩体尺度上的破裂框架主要 由NWW、NNW和NE三组 优势破裂及层间破裂构筑而 成,并与其他小的裂隙系统 一起,形成一幅复杂的破裂 网络阵列。
上述主要的几组破裂, 将构皮滩水电站坝区岩体分 割成大小不一的块体,使岩 石丧失了完整性,降低了内 聚力。岩体内部结构的不均 一性更为明显。而且当岩体 再次遭受施加应力时,应力 和应变将主要由这些较大的 破裂进行调整。
同时还见发育一组与前者产状相近 的劈理裂隙带,劈理带的频度为12个 /30m,单个带宽10-30cm,带内劈理 的频度为42条/30cm,劈理具歼灭侧现 特征,右阶式排列,左行运动。
另外北西走向的剪切面还表现为近 东西走向的剪张性裂隙的串联面形式。
第47页/共54页
劈理裂隙带 剪张性裂隙串联面
第48页/共54页
第10页/共54页
几种特殊的节理
• 柱状节理 • S或反S型张剪裂脉 • 火炬状节理(张剪裂脉) • 羽饰构造
第11页/共54页
柱状节理
第12页/共54页
第13页/共54S页或反S型张剪裂脉

构造地质学知识点总结

构造地质学知识点总结

构造地质学知识点总结 构造地质学知识点总结 构造地质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是什么?地质学的研究对象是地壳或岩石圈的地质构造.地质构造可由内或外动力地质作用形成,但构造地质学主要研究内动力地质作用所形成的各种地质构造的形态、产状、规模、形成条件、形成机制、分布和组合规律及其演化历史,并进而探讨产生地质构造的地壳运动方式、规律和动力来源。

何谓地质构造?所谓地质构造是指组成地壳的岩层或岩体在内外动力地质作用下发生的变形和变位,从而形成诸如褶皱、节理、断层、劈理以及其它各种面状和线状构造等.

构造地质学的研究方法.研究方法处常规的地质研究方法外,还有以下几方面:(1)地质制图;(2)显微构造与组构的几何分析;(3)实验构造地质学(模拟实验).

构造地质学的研究意义.构造地质学的研究意义理论上在于阐明地质构造在空间上的相互关系和时间上的发育顺序,探讨地壳构造的演化和地壳运动的规律及其动力来源;而实践意义在于应用 地质构造的客观指导产生实践,解决矿产分布、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地震地质及环境地质等方面有关的问题

沉积岩有哪些原生构造可以判别岩层的顶底面? (1)斜层理:每组细层理与层系顶部主层面呈截交关系,而与层系底部主层面呈收敛变缓关系,弧形层理凹向顶面,也即“上截下切”;(2)粒级层序:又叫递变层理,在一单层内,从底到顶粒度由粗变细递变,其厚度可由几厘米到几米.两相邻粒级层之间的下层面常受到冲刷,海退层位往往保存不完整.但也有海退层位保存完整者,即由底到顶由细到组;(3)波痕:可指示顶底面的波痕主要是对称型浪成波痕.这种波痕不论是原型还是其印模,都是波峰尖端指向岩层的顶面,波谷的圆形则是波谷凹向底面;(4)泥裂:又称干裂或示底构造,剖面上呈“V”字型,其尖端指向底.除此而外还有雨痕、冰雹痕及其印模,冲刷痕等,古生物化石的生长和埋藏状态,如叠层石凸出方向往往指向岩层的顶.

水平岩层有哪些特征?(1)地层未发生倒转的前提下,地质时代较新的岩层叠置在较老岩层之上,当地形切割轻微时,地面只出露最新岩层,如地形切割强烈,较老岩层出露于河谷、冲沟等低洼处,较新层分布在山顶或分水岭上;(2)出露和分布形态完全受地形控制,出露界线在地质图上表现为与地形等高线平行或重合而不相交;(3)其厚度就是该岩层顶底面标高和底面标高之差;(4)出露宽度受岩层厚度及地面坡度的影响. 什么叫地质图?规格齐全的地质图应包括哪些内容?地质图是用规定的符号、颜色或花纹将一定地区内的地质情况按比例投影并绘制到地形图或水系图上的图件.

构造地质学 04章-褶皱

构造地质学 04章-褶皱
4.向形: 岩层变形向下弯曲,但是岩层的新老层序不明,
或者褶皱的面不是沉积岩岩层面而是其它的构造面
2008-4-3
《构造地质学》-李强
17
一、褶皱几何要素
1.核部-指褶皱中心部
位的岩层,简称核
2.翼部-指褶皱核部两
侧的地层,简称翼
3.枢纽-褶皱的横剖面
上同一层面上最大
弯曲点的连线。
2008-4-3 《构造地质学》-李强 18
1. 横剖面上的描述 根据轴面和两翼岩层产状:
2008-4-3
《构造地质学》-李强
38
1.根据褶皱的轴面产状和两 翼岩层产状, 将褶皱描述为: 直立褶皱:褶皱轴面直立或近 于直立,两翼岩层产状倾向 相反,倾角相等或近于相等。
直立褶皱
斜歪褶皱
斜歪褶皱: 褶皱轴面倾斜,
两翼岩层倾向相反但倾角不
等,一翼稍陡,另一翼稍缓。
第4章 褶皱
内容: 要点: 1.褶皱的几何要素。 1. 褶皱和褶皱要素 2.褶皱轴面和枢纽产状的赤 2. 褶皱的几何形态及褶皱的描述 平投影方法求取 3. 褶皱的类型及褶皱的组合型式 3.褶皱几何形态的兰姆赛分 类 4. 褶皱的形成机制 4.褶皱产状的里卡德分类 5.褶皱的纵弯和横弯形成机 5. 褶皱构造的观察和研究 制 6.褶皱形成时代的确定
构造盆地: 向斜构造的纵向和横向长度之比小于3:1,
褶皱面从四周向中心倾斜。
2008-4-3 《构造地质学》-李强 70
2008-4-3
《构造地质学》-李强
71
卫星照片拍摄的线状褶皱
卫星照片拍摄到 的穹隆构造
2008-4-3
《构造地质学》-李强
构造地质学
第四章 褶 皱
第4章 褶皱

构造地质学(第三版).

构造地质学(第三版).

三、构造层
一次构造旋回是以和缓的地壳运动开始,经历较长时间,又以较短时间的剧烈运动结束,然后又开
始下一次构造旋回的和缓地壳运动,每次剧烈的构造运动归属于前一次构造旋回内并作为前 后两次构造旋回的时间分界标志。
四、构造世代与构造序列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不同时期的构造群按其发育的顺序构成一个完整的系列,即构造序列。
构造地质学的研究意义
矿产分布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地震地质 环境地质
构造尺度、旋回、世代、序列和构造层次概念

一、构造尺度
一.
巨型构造
二. 大型构造
三. 中型构造
四. 小型构造
五.
微型构造
六. 超微构造
二、 构造旋回
地壳运动在地质历史中的表现特征是无时无刻不在运动,并具普遍性和旋回性,即和缓运动与剧烈运 动交替发生,使地壳发生变形、变位,形成各种地质构造。
构造地质学(第三版)
邓吉强 地质111班
绪论

构造地质学的研究内容、意义和方法

构造尺度、旋回、世代、序列和构造层次概念
内容
构造地质学是地质学的一门分支学科,其研究对象是地壳或岩石圈的地 质构造。
地质构造是指组成地壳的岩层和岩体在内外动力地质作用 下发生的形变, 从而形成诸如褶皱、节理、断层、劈理以及其他各种面状和线状构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