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研究方法ppt

合集下载

哲学视野中的旅游研究PPT课件( 37页)

哲学视野中的旅游研究PPT课件( 37页)
理论基础的薄弱和旅游哲学思想的缺乏已经成为制约旅游学科和 旅游业发展的瓶颈。我们研究旅游学科这样一个开放的巨系统必 须用哲学思想来指导。实践证明,旅游哲学不建立,旅游学科研 究的层次就上不去。为了促进旅游学科的发展,迫切需要从哲学 的视野进行研究,建立“旅游哲学”这门新兴学科,以引领旅游 学科的健康发展。
伪旅游 泛旅游 准旅游 元旅游
4.1.3 旅游的本质
目前关于旅游的本质有多种说法,如经济、文化、愉悦、对非惯常 环境的体验等。透过现象看本质,指出经济是旅游的表象,文化是 旅游的内涵与根本属性,体验(“游”——异地身心自由的体验) 是旅游的本质。
观光旅游 度假旅游 探险旅游 休闲旅游 文化旅游
2019/5/31
个人简介
出版专著与教材23部,发表论文350多篇,其中有 60多篇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等重要期 刊全文转载和摘要选载。 代表性著作和论文有《新 编人文地理学》 、《旅游哲学引论》、《社会发展 地理学概论》、《长江三峡学概论》、 《哲学视野 中的旅游研究》、 《旅游文化与审美》和《试论中 国地理学的变革》、《旅游哲学研究基本问题与理 论体系探讨》等。有30多项成果获省(部)、市、 校级奖励,其中《社会发展地理学概论》获中国大 学出版社协会颁发的优秀图书一等奖,《关于地理 学变革的理论研究及人文思考》的系列论文获湖北 省第三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近年先后荣获 全国优秀教师、湖北省师德先进个人等光荣称号。
我们认为,对于旅游的认识与定义,如果不抓 住异地身心自由的体验活动(如消遣、审美等) 这一本质,任何片面的描述都是缺乏解释力或 没有意义的,只能让人一头雾水。总之,概念 是反映对象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旅游概念一 定要反映旅游的本质属性,并使之具有概括性、 抽象性、离散性和排他性等特征。

旅游基础理论与研究方法

旅游基础理论与研究方法

• 第一单元 • 第二单元 • 第三单元 • 第四单元 • 第五单元
总论 旅游宏观运行
旅游微观运行 旅游运行的接待地影响
定义与学科:旅游现象的学术研究
.
21
对申葆嘉学术思想的分析
研究视角:宏观视角,以群体为出发点
基本观点:
(1)旅游是一种多元化的社会现象。
(2)旅游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
(3)旅游现象起源于工业革命时期。
.
28
《基础旅游学》目录
第四章 旅游动机与旅游需求 第一节 旅游发生的心理动因 第二节 旅游需求 第三节 旅游决策过程
第五章 旅游体验 第一节 旅游体验的意义 第二节 旅游观赏 第三节 旅游交往 第四节 旅游消费
.
29
《基础旅游学》目录
第六章 旅游流 第一节 旅游流的含义及其特征 第二节 旅游流的形成和运动模型 第三节 国内外旅游流运动的基本态势
研究视角:矛盾论 旅游实际上是人类社会固有矛盾的一种折射,即“日
常生活的空间固定性与人类的本能好奇心”之间的矛盾, 其产生具有双重基本动力:“探索+逃避”。 陈才:论旅游现象的基本矛盾,旅游学刊,2000年
.
8
各种人士对旅游学的看法
业外人士:
– 是一个没有学问(理论)的学科。 – 是一个经济管理学科。
业内人士:
– 是一个应用性(实践性、操作性)的学科。 – 是一个谁都可以插足的学科。 – 是一个随意摆布、凭空杜撰的学科。
.
9
旅游学的产生与发展(国际)
发展进程(申葆嘉,国外旅游研究进展,旅游学刊,1994)
.
35
终极之问皆困惑:旅游现象的本质?
旅游现象是什么:广义与狭义之之争——国际国内皆困惑 狭义的定义——强调“目的性” 代表观点:谢彦君“愉悦”说 :愉悦——愉快——快感 王宁:有意义的体验 马波:人类精神生活在空间上的展开。

《旅游线路》课件

《旅游线路》课件

加入当地文化元素,使旅行线
造独特和吸引人的旅行线路。
的旅行体验,让每位游客感受
路更丰富和地道。
到独特的关怀。
优质旅游线路的特点与优势
1
独特性
2
高品质服务
3
丰富体验
与众不同的旅行线路设
提供优质的导游服务、
丰富多样的旅行活动和
计,吸引更多游客。
舒适的交通和住宿条
景点,满足不同品旅游线路
广,与潜在客户互动。
建立与航空公司、旅行社等合作伙伴
的关系,扩大线路宣传的影响力。
总结和展望:未来发展趋势
总结精品旅游线路的重要性以及未来发展的机遇和趋势,为旅游行业提供新的思路和创新方向。
南极之旅
丝绸之路之旅
云南探险之旅
航行至南极洲,探索冰雪世
沿着古老的丝绸之路,了解
穿越云南的山脉和丛林,发
界中的奇观和野生动植物。
不同文化和历史的交融。
现瑰丽的自然风光和多样的
民族文化。
如何营销和推广精品旅游线路
1
目标受众定位
了解目标受众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渠
社交媒体推广
2
道进行营销。
3
合作伙伴关系
利用社交媒体平台进行线路宣传和推
《精品旅游线路》PPT课

这份PPT课件将带你了解旅行线路的意义和重要性,研究市场需求,设计精品
旅游线路的原则与方法,案例分析成功的精品旅游线路,以及如何营销和推
广精品旅游线路。
旅行线路的意义和重要性
探讨旅行线路对旅行体验的影响,以及如何通过精心规划的线路为游客提供
独特的旅行体验。
研究旅行线路的市场需求
市场调研
竞争分析 ️♀️

旅游研究方法简介

旅游研究方法简介
《社会研究方法(第8版)》.艾尔·巴比著.华夏出版社2000. 《旅游统计基础》.王书宽/ 霍瑞红编著.中国经济出版
社.2006年版 . 《休闲与旅游调研导论》.杨明著.中国旅游出版社.2006-2.
第一章 旅游研究导言
第一节 旅游调查研究的几个基本问题 一、旅游调查研究的意义与功能
(一)旅游调查研究的意义
旅游信息资源来源
图书馆目录 公开出版的参考书目 公开出版文献索引及电子数据库 互联网 普通的休闲与旅游书籍 参考目录 其他领域的资料
三、二手资料的搜集途径与使用提示
(一)概念、特点和价值
➢历时性 ➢易获得性 ➢低成本 ➢自发性 ➢获取途径的唯一性 ➢高质量重测的可能性
(二)搜集途径 1、方式
2、归纳模式 ➢从观察开始,然后寻找可以建立普遍性原则的模式 ➢草根理论(grounded theory)1967。 ➢采用实地调查法(field search),直接观察事物进展。
理念/兴趣 假设检验
理论理解
假设 Y=f(X)
? Y=f(X)
操作化
3、定量与定性资料
三、旅游调查中因果关系
(一)、确定因果关系有三个标准
(一)、寻求真实 一个论点必须有逻辑(logical)和实证 (empirical)两方面的支持:
➢ 必须言之成理; ➢ 必须符合人们对世界的观察。
1、一般的人类探索
因果(causal)和概率(probabilistic)
2、探索中的错误及解决方法
➢ 不确切的观察 ➢ 过度概化(足够的样本;复证replication)
2、归纳和演绎理论
归纳(induction):从个别出发以达到一般性,从一系列特定的 观察中发现一种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代表所有给定事件的秩序。

旅游学概论——旅游学基础理论与及研究方法

旅游学概论——旅游学基础理论与及研究方法
(1)早期的认知;(2)一战、二战时的沉寂;(3)多 学科的介入;(4)跨学科的形成——旅游社会科学。 现状特点 (1)旅游研究是在缺乏得到共识的学科基础理论和基本概念 的指导下进行的。 (2)各学科间发展很不平衡,经济学、社会学、人类学和环 境生态学日益成为主要学科和带头学科。 (3)单科研究水平高于综合研究水平
旅游学原理目录
• 第三单元 旅游微观运行研究 十一、神圣旅游与世俗生活——旅游运行的文化思考 十二、游客的需要和行为 十三、旅游运行的供给与社会支持 十四、旅游运行的跨文化主客互动关系 十五、旅游是多元系统整合的社会现象
第四单元 旅游运行的接待地影响 十六、旅游运行与接待地的经济关系 十七、旅游运行对接待地的社会影响 十八、旅游运行中的文化现象和关系 十九、旅游运行与接待地的环境生态保护 二十、论“旅游影响”与研究
旅游学的产生与发展(国内)
三位一体、同步发展的进程(1978——2013) – 旅游产业:入境旅游——国内旅游——出境旅游 – 旅游教育:拓荒起步——学科纷争——获得地位 – 旅游研究:应用导向——学术纷争——走向规范
现状特点: (1)从事理论探索、有较高学术水平的作品很少; (2)过度强调应用与实践,缺乏学术思潮与理论纷争 (3)研究取向趋附政府主导,缺乏独立性、严肃性。
学是什么?系,是对规律的研究。
成为学的条件:
有大量的人和组织从事相关研究; 有自己独立的语言系统(概念、范畴); 有自己的理论(由诸多自洽的命题构成的知识体系)和方法 在学科内部形成了公理性的预设,建立了共识的基础和规则, 即学术规范。
理论=(概念+命题) 例如:旅游流在空间上具有距离衰减现象
旅游流在时间上具有季节性
一、何为理论?
科学理论:科学理论是指一套具有内在联系的 概念体系以及命题,可以解释现有的事实或现 象,并且能对未来进行预测。

第二章_旅游规划与开发的理论基础与技术方法 ppt课件

第二章_旅游规划与开发的理论基础与技术方法  ppt课件

1.竞争力理论的内涵
竞争力的概念
第二节
竞争力的层次 竞争力的评价方法
竞争力的概念
第二节
1.传统经济学家的观点:竞争力=生产要素
2.世界经济论坛和瑞士国际管理与发展学院的最新观点: 竞争力=获取更多财富的能力
3.欧洲货币基金会的观点:竞争力=更具吸引力的价格和质 量
4.美国竞争力委员会的观点:竞争力=能够经受国际市场 检验的产品 5.著名国际竞争力专家迈克尔·波特的观点
竞争力的概念
第二节
竞争力 是指经济主体通过占有具有
比较优势的资源,并以其为基础创造 更具竞争优势的生产要素和生产环境, 向市场提供高效用度和满意度的产品 及服务,并获得较高收益的能力
竞争力的“箭行”概念模型
第二节
环境
创造
优势 占 经济 资源 有 主体
创造
要素
提供有效的产品和 市 服务获得自身利益 场
旅游规划与开发理论的四大板块 旅游规划与开发理论的四大层面
四大板块
经济
第一节




人文
四大层面
第一节
1.关于旅游规划研究方法的理论 2.关于旅游系统及其发展的理论 3.关于旅游规划的理论 4.关于旅游规划实施的理论
第二节 旅游规划与开发的基础理论
区位和空间结构理论
消费者行为理论
竞争力理论
旅游生命周期理论
太平洋和加勒比海 的一些规模较小、 发展较晚的岛屿
Development stage,吸引了大批旅游者,旅 发展 游市场初具规模。资金投入量增大,基础设
第二节
竞争力的层次
宏观
层面
国家竞争力
中观 层面
产业竞争力

自驾车旅游研究PPT课件

自驾车旅游研究PPT课件

自驾车旅游风险管理策略与实践
制定详细行程计划
在出发前,制定详细的行程计划,包括目的地、 路线、住宿等,有助于降低不确定性和风险。
购买旅游保险
购买旅游保险能够为自驾车旅游提供保障,包括 意外伤害、车辆损失等。
结伴而行
与其他自驾车爱好者结伴而行,可以互相帮助、 共同应对突发情况,提高安全性。
自驾车旅游风险管理策略与实践
追求自由与个性化体验
关注路况与导航设施
自驾车旅游者更倾向于自主安排行程, 追求独特的旅游体验。
自驾车旅游者对目的地的交通状况和 导航设施要求较高。
偏好短途与周末出行
受时间与交通便利性影响,短途自驾 游成为主流。
市场需求规模与增长趋势
市场规模持续扩大
随着私家车保有量增加和旅游消费升 级,自驾游市场不断扩大。
自驾车旅游的意义与价值
总结词:自驾车旅游具有促进旅游业发展、带动相关 产业、丰富人民生活等方面的意义与价值。
详细描述:自驾车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方式,对旅 游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它不仅丰富了旅游产 品体系,增加了旅游消费的多样性,还为旅游业带来了 新的增长点和商机。同时,自驾车旅游的发展也带动了 相关产业的发展,如汽车租赁、酒店住宿、餐饮服务等 ,为社会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经济效益。此外,自 驾车旅游还具有丰富人民生活的价值,它满足了人们追 求自由、个性化、探索性的旅游需求,让人们能够更好 地体验旅途的美好和乐趣。
自驾车旅游的发展历程
总结词
自驾车旅游的发展历程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 国内到国际的过程。
详细描述
自驾车旅游起源于20世纪中期的美国,当时随着公路网 络的完善和汽车普及率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选择 自驾游作为旅游方式。在中国,自驾车旅游起步较晚, 但发展迅速,尤其是在21世纪初,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 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自驾车旅游逐渐成为一种时尚 和潮流。如今,自驾车旅游已经从国内走向国际,成为 一种全球性的旅游方式。

旅游学概论——旅游学基础理论与研究方法

旅游学概论——旅游学基础理论与研究方法

学是什么?
学的双重涵义:
学术的分类,即学科门类; 学是系统化的理论体系,是对规律的研究。
成为学的条件:
有大量的人和组织从事相关研究; 有自己独立的语言系统(概念、范畴); 有自己的理论(由诸多自洽的命题构成的知识体系)和方法 在学科内部形成了公理性的预设,建立了共识的基础和规则, 即学术规范。
《旅游学原理》目录
• 序:我的旅游观 第一单元 总论 一、释名 二、科学、社会科学与旅游学 三、旅游学原理的构思:前人工作的方法论问题 四、旅游学基础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旅游现象的起源 五、旅游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 第二单元 旅游宏观运行研究 六、旅游运行的动态研究 七、旅游运行的线点结构 八、旅游运行的双重结构 九、旅游现象运动的多元系统结构 十、旅游现象中的系统问题
旅游学概论
第一章:绪论
内容纲要
第一节 旅游学基础理论 第二节 旅游学研究方法
第一节 旅游学基础理论
一、何为理论? 二、何为旅游学? 三、旅游学有无理论?哪些属于旅游学理论? 四、个人思考与观点阐述?
一、何为理论?
理论:是对一种现象(事实)的系统化的解释, 是对表达各种事实的各个概念之间关系的理性 研究。
申葆嘉对旅游学基础理论的构建
申葆嘉简介
1980年应邀在南开大学任教,1982年参加旅游学系建系 工作。其主张应在社会科学范畴内从事旅游教育和研究工作, 认为旅游学基础理论研究是旅游学科建设中的重点工作,长期 从事旅游学基础理论,标志性成果是《国外旅游研究进展》和 《旅游学原理》。 • 《国外旅游研究进展》是5篇序列性研究综述,1996年发表于 《旅游学刊》,在国内旅游学术界引起强烈反响 • 《旅游学原理》是申葆嘉1999年出版的一部旅游基础理论研究 学术专著,被国内旅游学术界称为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旅游基 础理论研究专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旅游研究方法
410山和旅研社
内容框架:
·一、旅游研究理论范式基础 ·二、旅游研究的资料来源 ·三、旅游研究的方法论 ·四、定性方法与旅游研究 ·五、数据分析与定性方法 ·六、定量方法与旅游研究 ·七、数据分析与定量方法
一、旅游研究理论范式基础
术语 范式 本体论 认识论 方法论 方法
术语及其定义总结 定义
混合方法(略)
抽样
·总体:构成研究对象的全部主体或研究单位 (如,澳大利亚所有的五星级住宿设施) ·目标群体:研究者希望研究的总体中的部分单 位(如,维多利亚所有的五星级住宿设施) ·样本:从总体中抽取的对象或单位(维多利亚 墨尔本中心商务区的所有五星级住宿设施)
·抽样:从目标群体中抽取样本的过程 ·抽样比率:样本大小与目标群体大小的比例 ·抽样框:描述研究群体所有成员或单位的目录(如, 《维多利亚旅游》宣传册或黄页上的住宿设施名录) ·样本单位:抽样研究中从研究总体中抽取的研究对 象或单位(如,选取的五星级住宿设施中的一个)
五、数据分析与定性方法
定性分析:
·备忘录 ·编码 ·内容分析 ·持续比较分析 ·渐进法 ·域分析 ·理想型法 ·事件结构分析 ·草根理论分析 ·变焦模型
·六、定量方法与旅游研究
调查的方法
·邮寄调查 ·电话调查 ·自填式问卷调查 ·调查者完成问卷调查 ·电子问卷
其他定量方法
·观察法 ·历时研究 ·案例研究 ·德尔菲法 ·文献或档案法 ·实验法与准实验法
·时间序列分析:使用回归分析以表示一个或多个变量 随时间而产生的改变。
·因素分析:探讨多个变量值变异的模式,且使用复杂 的统计计算来判定模式。
二、推断性统计:以概率抽样为基础,并且当检验
假设或描述与研究总体相关的样本时非常重要。研究 者主要关注统计检验显著性、显著水平、一、二类错 误等
统计检验
参与者的选取 参与的机会 样本对总体的代表性
随机抽样 系统的或结构的 机会均等 具有代表性的
非随机抽样 非结构性的 机会不均等 不具有代表性的
研究结果的应用
具有一般性可以推断 仅限于所研究的部分 总体
样本容量
置信区间:从样本研究中得出的结论在
多大程度上精确地反映了总体情况 ?
四、定性方法与旅游研究
七、数据分析的定量方法
数据准备及编码(略)
·数据编码 ·数据录入 ·数据的整理
分析数据:描述性统计和推断性统计 (一)描述性统计:单变量、双变量及多变量分析
单变量分析是只对一个变量进行的分析,通过描述和变量 相关的频数分布来实现,频数分布(原始计数频率表、百分比 频数分布表)能够用于定类、定序及定距测量层次的变量。
相关性测量的量数 数据的测量层次 相关层次的最高值 不相关 公式
Lambda(λ)
定类变量
1.0
Gamma(γ)
定序变量
+1.0,-1.0
Tau(τ)
定序变量
+1.0,-1.0
Rho(ρ)
定距、定比变量 +1.0,-1.0
Chi-square(χ2)
定类、定序变量 无限
0
f1 Fd
N Fd
一整套理念 存在的本质 研究者与对象、客体之间的关系 开展研究的一套指导原则 用于进行数据收集和分析的各种工具
实证主义范式
包含了这样一种世界观,即整个世界的运转 是有一定科学规律可循的,而这也足以解释各种 现象行为之间的因果联系。
术语 本体论基础 认识论基础 方法论基础
方法
实证主义 内容
建立在自然科学的基础之上,自然界和社会现象由 普遍规律和真理所支配 客观且价值中立,研究结果不受研究者影响 “受控试验”、可重复试验 定量研究方法
萨兰塔克斯原理:
·系统客观地选择 ·明确地界定 ·不能重复使用 ·不能交替使用 ·不能摒弃不用 ·选择上无偏误 ·选择上遵循伦理和科学公正的程序
非随机抽样
·就近抽样 ·目标式抽样 ·滚雪球式抽样 ·专家抽样 ·配额抽样(注意与分层抽样不同)
随机抽样
·简单随机抽样 ·抽签方法 ·电脑方法 ·名称方法 ·出生日期法 ·号码方法 ·系统抽样 ·分层随机抽样多阶整群抽样
解释社会学范式
假设一种相对主义的本体论(有多重事实), 一种主观主义认识论(认知者对于研究对象的理 解),以及一套自然主义的方法论(在现实世界 中进行研究)。
术语 本体论基础 认识论基础 方法论基础
方法
解释社会学主义 内容
世界是由多重事实组成的,在经验领域展开研究 研究者与研究对象的关系是主观的 从经验领域获得方法,从局内人的视角理解现象 归纳研究方法、定性研究方法
0
ns nd
ns nd
0
a
nd nd N(N1)
2
0
6 d2
1N(N3 1)
0
2 (OE)2
E
多变量分析:同时对两个以上变量的分析, 研究者保持一个变量为常量(作为控制变 量),然后,检验一个自变量和一个因变 量的关系。
其他种类多元分析
·路径分析:通过分析变量之间假设的因果效应,来 测试研究人员提出的关于一套观察或者呈现变量之间因果 关系的理论。其基础是回归分析
其他理论范式:
·批评理论范式 ·女性主义范式 ·后现代主义范式 ·混沌理论范式
二、旅游研究的资料来源(略)
如何做文献综述: 克雷斯威尔五步文献综述法
三、旅游研究的方法论
研究方法 本体论观点 事实的本质 认知论观点 研究者定位 研究设计
研究焦点 样本选择 资料表述 分析 结论表述 研究人员口吻 对客观世界的反映
型频 数 分 布 图 类
条形图
折线图
人口锥形图
饼状图
地图插件
集中趋势量数
众数 中位数 平均数
频数分布类型:正态分布、负偏态分布、 正偏态分布、J-形分布
变异量数: 极差:所测量数据的最小值和最大值的数量差异 百分位点:了解分布中处于什么位置,如第25、50等 标准差 方差
双变量分析:考虑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 交叉表(列联表) 散点图 相关性测量
定性方法 归纳法 多重事实 依据客观世界 主观认知论 在位法 非结构的、突发的、个案 研究 主题 非随机的 文字的 主题、主旨 叙假设检验 客观认识论 出位法 结构的、系统化的、可重 复的 变量 随即的 数字的 统计分析 统计表格和图表 第三人称,被动 代表性的,典型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