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效止痒汤治疗顽固性皮肤瘙痒症60例
朱练之止痒汤治疗顽固性荨麻疹经验

伏 ,奇痒 难耐 ,剧 烈搔 抓 ,病 变处 常 留抓 痕 ,甚 或 血
痂 。荨麻 疹临 床 主 要 分 为 急性 荨 麻 疹 和慢 性 荨 麻 疹 。 急性荨 麻 疹 ,皮 疹 通 常 以 不超 过 2 4小 时 ,经 抗 过 敏
等简 单治 疗 即可 治 愈 。慢 性 荨 麻 疹 ,则 有 反 复 发作 ,
治 。中医认 为风 、湿 、热 、毒 、虚 五 者 ,为荨 麻 疹 发 病 的主要 病 因病 机 。临床 因致病 原 因 和个 人 体 质差 异 等不 同 ,而表 现有偏 湿胜 者 、火 热 胜 者 、湿 毒 火毒 胜
者 以及 阴血不 足或 阳虚 、气虚 等证 者 ,然荨 麻 疹 主 因
主 因 ;毒有热 毒 与湿毒之 分 ,热 毒 伤 血 败 肉 、湿毒 秽
3 验 案 介 绍
因为病 程 较 长 ,缠 绵 反 复 ,而 导 致 五 种 病 机 你 中有
我 、我 中有你 ,产 生五种 病机 分 阶段 出现 。这 就 给治 疗 带来 了一定 的 困难 。故 朱 老 始终 抓 住 辨证 这 根 中 医
李 某某 ,男性 ,3 0岁 ,农 民 。慢 性荨 麻疹 反 复发
加荆 芥 、防风 、连 翘 ;偏 于湿 胜 者 ,加苍 术 ;偏 于 热 毒者 ,加紫地 丁 、生 石 膏 、川 黄 连 ;偏 于血 虚 者 ,加
刺 激 、 日光照射 等 ,昆虫 叮 咬 ,精 神 因素 ,内 分泌 改
变 ,遗传 因素 等 ,但 以皮 肤 真菌 及 霉 菌感 染 所 致 为多
笔者早 年 曾师从 江浙 名 老 中医 、海 宁 市 中 医院名 誉 院长朱 练之老 先生 学 习岐 黄之 术 。先 生 不仅 医德 高 尚、医术 高超 ,而且 在 内科 疑难 杂 症 的辨证 施 治 方 面 疗效卓 著 。虽然 一晃 至今 已是 三 十余 载 ,然先 生 的 音
国医大师治疗皮肤病皮肤瘙痒验案良方

皮肤瘙痒瘙痒是皮肤或黏膜的一种引起搔抓欲望的常见的皮肤感觉,是皮肤科常见的、许多皮肤病共有的一种自觉症状,可见于荨麻疹、湿疹、瘙痒症、神经性皮炎、银屑病等多种皮肤病。
也可由一些常见刺激如触摸、温度改变或情绪压力引发,此外化学、机械和电力也均可引发痒感。
西医认为其是由各种因素刺激肥大细胞,致使其释放组胺所致,治疗以抗组胺为主。
中医将瘙痒归因于风、湿、热、虫、血,认为瘙痒是由于风、湿、热、虫之邪客于皮肤肌表,引起皮肉间气血不和,或由于血虚风燥阻于肤间,肤失濡养而成。
验案1、孙光荣验案周某,男,25岁。
2009年9月11日初诊。
患者背部蚁行感5年。
刻下症见:背部瘙痒,蚁行感,多梦,易紧张,尿频,口干。
舌淡,苔白,脉濡细。
西医诊断:皮肤瘙痒症。
中医诊断:风瘙痒。
辨证:血虚风燥型。
治则:祛风止痒,养心安神。
内服方:生晒参12g,生黄芪10g,紫丹参12g,川郁金10g,降真香10g,生龙齿15g,云茯神15g,炒枣仁15g,炙远志6g,石菖蒲6g,白鲜皮10g,蝉蜕6g,芡实仁20g,薏苡仁20g,生甘草5g。
14剂,每日1剂,水煎服。
外洗方:白鲜皮20g,蝉蜕10g,川楝子12g,蒲公英15g,薏苡仁20g,芡实仁20g,金银花15g,野菊花10g,明矾10g,生甘草10g。
7剂,煎汤外洗,每日1次。
二诊:用上方后,诸症减轻,但仍多梦,尿频。
舌红、苔白,脉弦小。
上方去降真香10g,白鲜皮10g,芡实仁20g,薏苡仁20g,加合欢皮10g,制何首乌15g,灯心草3g,益智仁10g。
14剂。
增强了养心安神之力。
三诊:服上方后,蚁行感减轻,面红减轻,但仍尿频,多梦,心神不宁。
舌红、苔稍黄腻,脉弦。
上方去川郁金,加金樱子10g,车前子10g。
5剂。
二者一缩一利,共同调理小便,改善尿频症状。
水液输布正常,则可以间接改善血虚风燥之象。
四诊:服上药后,病情继续好转,但仍有心神不宁。
舌红、苔黄厚,脉弦有力。
上方去蝉蜕,加川郁金10g。
千古奇方治皮肤瘙痒

、[转] 千古神奇秘方皮肤瘙痒:鲜韭菜与淘米水,按一比10重量配好,先泡两小时再一起烧开,去韭菜用水洗痒处或洗澡,一次见效,洗后勿用清水过身,一日一次,连洗3天可愈。
2、牛皮癣、头癣、顽癣:猪胆一个,刺破,将胆汁放在小碗内,加入明矾(如黄豆大),待溶化后用胆汁搽患处,每日2次,连用7天。
此方治疗多年皮癣、顽癣效果神奇。
3、各种皮炎:生鸡蛋一只,将整蛋放陈醋内泡7天。
再取出蛋打破用蛋清涂患处,每日2--3次,7天可愈。
忌酒、辣物。
4、疥疮、恶疮、无名疮:白鸡毛一把烧成灰,用芝麻油调成糊状,每日涂患外2--3次,连用5--7天,效果极佳。
5、湿疹:樟脑丸一个,放半斤陈醋内浸3天后,用醋搽患处,一日3次,至治愈。
特效。
6、蛇胆疮:用旱烟油一小团(或抽过的香烟过滤嘴3个),用适量水调匀,涂患处,每日3次,连用3~5天痊愈。
7、汗斑癣:独头蒜(或小蒜头)捣烂,用纱布包好,蘸陈醋擦患处(擦至局部发热伴轻微刺痛),一日三次,用5~7天。
8、扁平疣:每次用马齿苋*20克(鲜品40克),板蓝根*15克,煎汤一碗内服,并留少量外涂,一日二次,连用10天。
可除疣。
9、白癜风:取露水(最好用韭菜叶上露水)一斤,加入蛇壳*5克,装入瓶内,埋地下过半月后取出,用水涂患处,一日三次,连用1--2月。
同时可用马齿苋*30--60克,煎汤一碗内服,一日二次。
10、风疹块、痱子:鲜韭菜汁加适量明矾,每天涂患处,并擦至皮肤发红、发热,一日三次,2--3天即愈。
11、脚气、手气:陈醋一斤,加入去皮大蒜头一两,明矾1钱,泡3天后用醋浸手、脚,一次5分钟,浸后可以洗去,一日一次,连用10天,不会再发。
12、手、足多汗:明矾*5钱,热水2斤,一起溶化浸手脚,一次10分钟,浸后站其自然晾干,一日一次,5天后手脚汗正常。
13、手足开裂(皲裂、粗糙):生羊油或猪油一两,加蜂蜜或白糖3钱,捣匀搽手脚,一日2--3次,一般7天可愈。
再搽几天以后不复发。
瘙痒难耐,老中医效方显神奇

瘙痒难耐,老中医效方显神奇瘙痒,是一种非常折磨人的症状,以瘙痒为主症的病症,往往缠绵难治。
一、老年皮肤瘙痒退休工人郭某,皮肤瘙痒已数年,近1年来加重,于1999年1月找我诊治。
患者几乎24小时剧痒难耐,必抓致出血而后快。
除此而外,身体一直很健康,平时连感冒也很少得。
观其皮肤外观除有抓痕外,别无异常,脉舌等也无异常,唯面部有白癜风。
松原市中医院治未病科赵东奇我想此病属于老年皮肤瘙痒证,视为小恙,为之拟熟地、核桃仁、冰糖、猪板油,同放小盆中蒸熟,一次一匙开水冲服。
另用蛇床子、地肤子、白矾、雄黄研细,用纱布包一小包,蘸温酒涂擦。
过数日,患者来说,上方头几天用似乎有效,近几日症状愈重。
由于药面没有弄细,涂擦时为了解痒又稍用力,故而皮肤已数处擦伤。
患者不用此药则彻夜难眠,用此药则火辣难忍,遂乞用良方。
至此,我才想此证不同于一般的荨麻疹或一般的老年皮肤瘙痒证,必须认真对待。
于是录用《名医类案》江汝洁治验方(原案见《名医类案》卷七身痒门)以试治。
生地、白芍、党参、黄芪、连翘、丹皮、麦冬、黄柏、防风、甘草各10g,五味子5g(方中有川连,我没用,用量也没有按原方)。
又嘱同时服用抗过敏药配合用之。
患者昨夜服药后,一夜安睡,真是舒服极了。
春节后,病人停药,病又犯,但不重,仍用此方(这次没有再用抗过敏药),效果很好。
《内经》云:诸痛痒疮,皆属于心。
是责之心火过盛,此方配伍,面面俱到,故而有效。
二、湿疹案一:1973年8月初诊。
女性患者左臀部成片起小水泡,瘙痒难忍,皮肤灼痛,搔抓后流水蔓延,打针吃药(药物不详)二十余日不效,渐加重,求方治疗。
我考虑为湿疹类,中医辨证应属湿毒下注,治拟清热燥湿解毒,以三妙散加味。
苍术25g,黄柏15g,牛膝10g,连翘15g,蒲公英15g,甘草10g,白术10g,黄芪15g。
5剂。
患者服药3剂,病即愈矣。
【按】此方是我学医早期的一个随手自拟方,后来经常用治腰以下的各种湿疹及下肢淤积性静脉炎,效果很好。
朱练之自拟止痒汤治疗顽固性荨麻疹

阴血 亏虚为多 , 血虚 不能 濡润肌 表 , 血虚 生风 , 而成慢性
荨 麻疹 之病 因 。
典 型病例
患者 , 性 , O岁 。慢 性 荨 麻 疹 反 复 发 作 已有 2 男 3
目, 先生 的谆 谆教 诲仍 犹在 耳 边 。常 常掩 面 追思 , 人 令
不能 释怀 , 叫人不 敢懈 怠 。 近翻 阅其时侍 师笔记 , 结合 笔者 多年 以来 的 l 临床效 验 , 用先生 之 自拟 止痒 汤治疗 以皮肤 瘙痒 为主症 的各 应
红、 舌苔薄 黄腻 , 脉象 滑数 。辨 为血 热壅盛 、 热毒外 发型
荨麻疹 。给予止痒 汤之 基础方 加上清 热解毒 药 。 处方 : 白鲜 皮 、 莶 草 、 参 各 1 g 土 茯 苓 、 石 稀 苦 5, 生 膏、 紫花地 丁各 3 g 牡 丹皮 、 0, 赤芍 、 肤 子各 l g J 黄 地 O ,I I
牡 丹皮 、 芍 。 赤
主 要 病 机
服药 1 O剂后 , 疹 消失 , 痒渐伏 , 皮 瘙 遂告痊 愈 。
体 会
荨麻 疹 为西 医学 病 名 , 临 床 常见 的皮 肤 病 , 医 是 中 学 称之 为“ 隐疹 ” 是 以皮肤 出现 鲜红色 或苍 白色风疹 团 , 块、 此起彼 伏 、 时隐时 现 、 瘙痒 难忍 而得名 。止痒 汤中的 主 要药物 白鲜皮 、 稀莶 草 、 参 、 苦 蝉蜕 、 地肤 子 、 土茯 苓均 具有 良好 的祛风 止 痒 作用 。综 观 全 方 , 方 组 方合理 。 该 根据 病症 , 灵活辨 证 ; 法方 药 , 中有变 ; 用于 临床 , 理 权 应
一
以养 阴 , 可适 当进补 温热补 阳之类 。古 人遵循《 内经 》 这 古训 , 创立 了冬病 夏 治 、 令 进 补 两大 季 节性 治 病方 冬
祖传荨麻疹断根秘方一剂即愈顽痒汤

祖传荨麻疹断根秘方一剂即愈顽痒汤
荨麻疹多因内蕴温热,风寒郁于肌腠而发病,但是经九不愈者多为气血亏虚所致。
那么,荨麻疹该怎么治疗呢?
祖传荨麻疹断根秘方
1、针灸:急性发作剧痒难忍者,不论风热风寒,均针双曲池穴,立能止痒而愈。
针法:26号3寸毫针,常规消毒,入针至地部,有针感后即提至天部之下,再以15度角沿手阳明经循行线向上刺,旋转得气后,问患者是否还痒,若不痒,令其拭和搔抓,再问答不痒,即可出针,一般一次即愈。
2、中药秘方
1、疹色红者,【隐疹立消汤】药用:生地30、丹皮20、桑叶15、金银花30-50、蝉蜕15、地肤子15、薄荷叶15、青蒿30(后下)。
水煎服,往往一剂而愈。
2、疹色白者,【痒消汤】药用:荆芥穗15、独活15、牛蒡子20、蛇床子15、地肤子15、苍耳子15、生姜15、制首乌20、当归20.水煎,早晚饭后1小时各温服一次。
反复发作经久不愈,“顽痒汤”药用:生黄芪20、黄精30、当归20、酒白芍15、荆芥15、白藓皮15、炒积壳25、蛇床子15.水煎,分2次早晚饭后1小时温服。
献方人:张显臣中医世家
以上就是祖传荨麻疹断根秘方一剂即愈顽痒汤的全部介绍了,希望可以帮到你!另外,应保持健康心态,提高身体抵抗力。
慢性荨麻疹的发作和加重,与人的情绪或心理应激有一定的关系。
因此,保持愉快的心情,适当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皮肤瘙痒症百分百根治特效秘方14方4种中成药

皮肤瘙痒症百分百根治特效秘方14方4种中成药皮肤瘙痒症一、【特效秘方处方】14方处方1:丹参30克金银花30克连翘30克生地20克当归20克川芎15克赤、白芍各15克薄荷10克大青叶30克用法水煎服。
来源作者经验方。
主治皮肤瘙痒症,搔抓后引起抓痕、抓痂。
说明皮肤瘙痒症临床上有泛发性、局限性两种。
局限性者以阴部、肛门周围最为多见,本方对泛发性效果明显。
20年前遇一病人,皮肤瘙痒难忍,遍体抓痕、抓痂,因瘙痒而致夜寐不安,多方治疗无效,服此方4剂减轻,20剂后痊愈。
后遇皮肤瘙痒均用此方,大多有效,另本方对隐疹属风热、血热者亦有效。
处方2:白芍15克当归15克徐长卿15克紫草12克丹皮30克山英肉30克牡蛎30克磁石30克代赭石30克珍珠母30克用法水煎服。
来源上海曙光医院夏少农经验方。
主治血虚、血热所致的皮肤瘙痒症。
说明本方以养血凉血为主,佐以重镇止痒。
方中当归、白芍、山萸肉养血和血;紫草、丹皮清热凉血;徐长卿祛风止痒;牡蛎、磁石、代赭石、珍珠母重镇以止痒,诸药合用治疗皮肤瘙痒症每有良效。
方中重镇之品易伤胃气,消化不良者宜减量使用。
处方3:地肤子30克白蒺藜20克丹皮20克赤芍20克全蝎(研粉冲服)6克蜈蚣(研粉冲服)4条当归20克赤小豆20克用法水煎服。
来源民间经验方。
主治多种顽固性皮肤病,长年不愈,瘙痒难禁,或时发时止者。
说明本方有较强的祛风化湿、凉血止痒之功用。
对顽固性皮肤病有殊效。
处方4:山楂20克乌梅15克苦参15克蛇床子20克透骨草20克雄黄6克盐15克用法水煎外洗。
来源民间经验方。
主治皮肤瘙痒症。
说明本方祛风除湿止痒力强。
临床上,湿疹的瘙痒,牛皮癣、皮肤瘙痒症,用此方都可收到止痒效果。
我在临床应用此方多年,止痒效果显著。
处方5:蛇床子30克苍耳子20克苦参2克白鲜皮20克防风20克蝉衣20克地肤子30克用法水煎外洗。
来源民间经验方。
主治皮肤瘙痒症,皮肤瘙痒难忍,夜间更甚,抓破出血则可缓解。
『民间偏效方』瘙痒症民间偏方奇效方

『民间偏效方』瘙痒症民间偏方奇效方皮肤瘙痒症皮肤瘙痒症是以血痂、抓痕、色素沉着、苔癣样变等继发损害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
中医称为“风瘙痒”。
辨证分型1. 风热血燥型:年轻者为多,病属新起,如被褥太暖会引起发作或使痛痒加剧,舌淡红,苔薄黄,脉滑。
2. 血虚肝旺型:老年人为多,病程较久,如情绪波动会引起发作或瘙痒加剧,舌红,苔薄白,脉细数或弦数。
临床施治1.苦菜大肠汤【组成】苦菜干、绿豆、猪大肠、食盐各适量【主治】皮肤瘙痒症,风热血燥型。
症见皮肤瘙痒,外感风热加剧。
【用法】把绿豆洗净先煮20分钟,然后装入洗净的猪大肠内,两端扎好,与苦菜干共煮熟,食盐调味,数次食完,隔1~2日服1剂。
2.泥鳅枣汤【组成】大枣15g 泥鳅30g 食盐少许【主治】皮肤瘙痒症,血虚肝旺型。
症见皮肤瘙痒、干燥者。
【用法】先把泥鳅洗净,再与枣煎汤,入盐调味服食。
每日1剂,连用半月。
3.姜枣桂枝煎【组成】大枣10枚干姜8g 桂枝6g【主治】皮肤瘙痒症,风寒型。
症见皮肤瘙痒,遇风寒加剧。
【用法】水煎服。
每日1剂,连服1周。
4.老葱贴【组成】老葱(连根带子)3根【主治】皮肤瘙痒症。
症见全身泛发性瘙痒,晚间加重,难以遏止。
【用法】水煎之,趁热敷患处。
5.二地僵蚕粥【组成】生地20g 熟地20g 僵蚕20g 粳米100g【主治】各型皮肤瘙痒症。
【用法】前3味药水煎取汁,入粳米中同煮为粥。
每日1剂,早起空腹服,7~10天为1个疗程。
6.牛蒡子蝉蜕丹皮粥【组成】牛蒡子10g 蝉蜕15g 丹皮15g 粳米适量【主治】皮肤瘙痒症,风热血燥型。
症见瘙痒剧烈,此起彼伏,肌肤灼热,抓破出血,随破随收,得凉则安。
【用法】前3味水煎取汁,入粳米中同煮为粥。
早晚服用。
7.桃仁蝉蜕粥【组成】桃仁15g 赤芍15g 蝉蜕15g 粳米100g【主治】皮肤瘙痒症,风热血燥型。
症见瘙痒剧烈,此起彼伏,肌肤灼热,抓破出血,随破随收,得凉则安。
【用法】前3味水煎取汁,入粳米中同煮为粥即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章编号:1001-6910(2008)06-0049-01临床报道
奇效止痒汤治疗顽固性皮肤瘙痒症
60例
黄
(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儿科医院,河南郑州450000)
关键词:奇效止痒汤/治疗应用 皮肤瘙痒/中医药疗法中图分类号:R27511 文献标志码:B
皮肤瘙痒症主要表现为遍体瘙痒,而无疹疥,搔之痒不止,令患者痛苦无比。
奇效止痒汤系祖父黄明
志教授生前所撰写的《效蜂集选方》中的验方之一。
2004205-2006205年,笔者运用该方治疗顽固性皮肤瘙痒症60例,取得较好的疗效,总结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
全部病例均为门诊病例,其中男40例,女20例;年龄最小8岁,最大35岁;病程最短半年,最常20年。
2 治疗方法
全部病例均内服奇效止痒汤,严重者可配合外治。
基本方:何首乌15~30g,胡麻仁15g,石菖蒲10g,威灵仙10g,苦参10g,生甘草6g 。
加减:头面痒疹者,加菊花、白芷;妇人经期痒甚者,加牡丹皮、赤芍、桃仁、红花;经年不愈者,加丹参、晚蚕砂;血虚者,加四物汤;阴亏者,合增液汤;湿重者,加苍术、车前子;痒有定处者,加皂刺、白蒺藜;周身均痒者,加麻黄、凌霄花;下肢重者,加四妙散;阴痒者,加土茯苓、蛇床子。
若配合洗浴治疗该病,本方加艾叶即可。
半个月为1个疗程,一般服药3个疗程。
3 疗效判定标准
痊愈:瘙痒症状消失,随访1年无复发。
有效:瘙痒症状明显减轻或一度消失,但在某些因素的影响下仍有一定程度的反复。
无效:瘙痒症状及程度无改善。
4 结 果
痊愈43例,有效12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占92.0%5 病案举例
患者,女,12岁,1998208230初诊。
主诉:周身
瘙痒4年。
现病史:4年前患儿因感冒后出现皮肤瘙痒症,周身皮肤无疖及斑疹,皮肤划痕征阳性,纳差,小便黄,大便干,入夜痒甚,舌质红,苔白腻,脉弦细。
曾至上海等地诊治,按“神经性皮炎”、“泛发性
湿疹”等治疗无效。
诊断:痒疹(血虚风燥型)。
治疗:予以养血活血、祛风止痒。
方药:奇效止痒汤加麻黄6g 、凌霄花15g 。
6剂,每日1剂,水煎分2次口服,煎第3次过滤取汁加温水药浴。
服药6剂后,4年的痛苦顿失。
随访1年无反复,病告痊愈。
6 讨 论
皮肤瘙痒症现代医学多于以抗过敏或激素治疗,但疗效并不令人满意。
祖国医学认为,该病属于“风骚痒”、“痒风”、“血风疮”范畴,主要表现为痒,病因多责之于风、湿、热、虫及血虚5种因素。
风胜致痒多表现为“急、快、游、干”等特点,即起病急、变化快、游走性强,皮肤多为干性。
湿胜致痒、热胜致痒、虫浊致痒各有特点,本方适用于血虚致痒及泛发全身,皮肤干燥,病程长等为特点。
方中何首乌养血润燥,可疗血燥生风之瘙痒,近代医家张山雷《本草正义》云:“此能补阴,则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亦其所宜”。
胡麻仁甘平,补肺气,益肝肾,润五脏,刘河间云:“麻子谷(胡麻仁)而治风,治风先治血,血活则风散,胡麻入肝益血,故风药中不可缺也”。
威灵仙祛风除湿;石菖蒲辛行上升,苦行下降,香能透窍,而温则流行,故可以散风活血;苦参有祛风杀虫,燥湿止痒之功;甘草调和诸药。
诸药共奏养血润燥、祛风活血之功。
随症加减,取效明显,实为治疗皮肤病之良方,万勿轻视。
收稿日期:2008201208
(编辑 侯勇谋)
欢迎订阅2008年《中医研究》
《中医研究》杂志由中华中医药学会和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主办。
从1988年创刊以来始终坚持"报道最新中医学术研究动态和临床运用新进展,提倡学术争鸣,活跃中医学术"的办刊方针,注重科学性、先进性、实用性、指导性,传播新思路、新方法、新成果、新进展,是我国中医药界创刊早、发行量大、具有较高权威性和学术影响的国家级中医药期刊。
本刊主要栏目有学术探讨、发展论坛、经典研究、实验研究、临床研究、临床报道、针灸经络、综述等,读后可使您掌握最新信息与治疗方法,成为您学习中医
药、研究中医药,不断提高临床及研究水平的良师益友。
《中医研究》(月刊,国际开本,6页),年每册8元,全年册,共56元。
各地邮局办理订阅,邮发代
号363。
国外代号M 。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城北路号。
邮编5。
电话(3)6635。
电子信箱z z yyj @y 或z zyyj@。
9
4 中医研究 2008年6月 第21卷 第6期 T C M R es .June 2008Vol .21No.6 8
:A4420074.0127.0:-10:1111:7:40004:0712270:g ah oo g t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