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资料分析公式法总结

合集下载

2022年资料分析中的隔年增长率-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答题技巧

2022年资料分析中的隔年增长率-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答题技巧

资料分析中的隔年增长率-2022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答题技巧隔年增长率是行测资料分析考试中的一个考点,在考试中常常消失,它的公式是:隔年增长率=q1+q2+q1×q2(其中:q1指现期增长率,q2指间期增长率),q1+q2比较好计算,但是否需要计算q1×q2,我们需要看选项而定,假如需要计算q1×q2,我们又该如何去快速计算呢?带着这些问题,我跟大家一起来看一下应当如何去计算隔年增长率。

第一种状况:依据选项,不需要计算q1×q2例题1.2022年,我国规模以上互联网企业完成业务收入7101亿元,比上年增长20.8%,上年增长17.4%。

问题:与2022年相比,2022年我国规模以上互联网企业完成业务收入增长( )A.41.8%B.37.2%C.33.5%D.28.8%【答案】A。

解析:由材料可知,2022年我国规模以上互联网企业完成业务收入增长20.8%,2022年增长17.4%,所求隔年增长率=20.8%+17.4%+20.8%×17.4%=38.2%+20.8%×17.4%38.2%,选项中大于38.2%的只有41.8%。

故此题答案选择:A。

其次种状况:当q1、q2都比较小时,可忽视q1×q2的计算,依据选项进行估算例题2.2022年我国欣赏鱼规模为41.6亿尾,比上年增长4.5%,上年同期增速为1.2%。

问题:2022年我国欣赏鱼规模比2022年增长了( )A.5.11%B.5.36%C.5.75%D.6.13%【答案】C。

解析:由材料可知,2022年我国欣赏鱼规模增长4.5%,2022年增长 1.2%,所求隔年增长率=4.5%+1.2%+4.5%×1.2%=5.7%+4.5%×1.2%5.7%,排解A、B。

由于4.5%、1.2%都较小,他们乘积是万分之几,可以忽视,选择比 5.7%略大一点的5.75%。

公务员考试行测资料分析题型解析

公务员考试行测资料分析题型解析

公务员考试行测资料分析题型解析公务员考试中,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简称行测)是必考科目之一,而资料分析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考生的成绩有着关键影响。

资料分析主要考查考生对各种形式的资料(如文字、图表、表格等)的理解、分析和处理能力。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解析一下公务员考试行测资料分析的常见题型。

一、增长相关题型增长是资料分析中最常见的概念之一。

(一)增长量增长量是指现期量与基期量之间的差值。

计算增长量的公式为:增长量=现期量基期量;如果已知增长率和基期量,增长量=基期量×增长率。

(二)增长率增长率则是描述增长速度的相对指标。

常见的计算公式为:增长率=(现期量基期量)÷基期量×100%;如果已知增长量和基期量,增长率=增长量÷基期量×100%。

(三)基期量在已知现期量和增长率(或增长量)的情况下,求基期量。

公式为:基期量=现期量÷(1 +增长率);基期量=现期量增长量。

例如:某地区 2020 年 GDP 为 1000 亿元,2019 年为 800 亿元,则2020 年 GDP 比 2019 年增长了 1000 800 = 200 亿元,增长率为(1000 800)÷800×100% = 25%。

二、比重相关题型比重是指部分在整体中所占的比例。

(一)现期比重现期比重=部分量÷整体量×100%。

(二)基期比重基期比重=(部分量的基期量÷整体量的基期量)×100% ,计算时通常先计算 A÷B 的值,然后根据(1 + a%)÷(1 + b%)与 1 的大小关系进行判断和估算。

(三)比重变化比重变化量=现期比重基期比重。

判断比重上升还是下降,只需比较部分增长率和整体增长率的大小,若部分增长率大于整体增长率,则比重上升;反之则下降。

例如:某公司 2020 年总销售额为 5000 万元,其中 A 产品销售额为1000 万元,则 A 产品销售额占总销售额的比重为 1000÷5000×100% =20%。

公务员考试资料分析公式大全

公务员考试资料分析公式大全

公务员考试资料分析公式大全2.百分点表示相对指标的变化幅度,可直接相加减。

例如,从10%增长到20%,增长了10个百分点,而不是10%。

基期、现期、增长量、增长率基期量是对比参照时期的具体数值,现期量是相对于基期量的数值,增长量是现期量相对于基期量的变化量。

平均增长量是一段时间内平均每期的变化量,而增长率是现期量相对于基期量的变化指标。

年均增长率和间隔增长率年均增长率是基期量经过n个周期变为末期量B的情况下,计算出的平均增长率。

但当|x|>10%时,利用公式计算存在一定误差。

间隔增长率是已知第二期和第三期的增长率,求第三期相对于第一期的增长率。

混合增长率混合增长率是已知部分的增长率,求整体的增长率。

例如,A的增长率是a,B的增长率是b,而“A+B”的增长率是r,其中r介于a、b之间,且偏向于基数较大一方的增长率。

同比增长和环比增长同比增长是与历史同期相比的增长情况,而环比增长是与相邻上一个统计周期相比的增长情况。

平均数、比重、倍数、翻番和指数平均数包括现期平均数和基期平均数,其中A为现期总量,a为对应增长率,B为现期份数,b为对应增长率。

比重指部分在整体中所占的百分比,用个百分数或者“几成”表示。

倍数是A是B的多少倍,A÷B;而翻番是翻几番变为原来数值的倍。

指数是描述某种事物相对变化的指标值,假设基数为100,其他值与基期相比得到的数值。

删除有问题的段落。

1.修改每段话:算法可以帮助我们计算各种数值的变化。

例如,如果现在比过去增长了20%,那么我们可以用算法100×(1+20%)=120来计算。

同样地,如果现在比过去降低了20%,那么我们可以用算法100×(1-20%)=80来计算。

如果我们想知道某个数是原来的多少倍,我们可以用倍数进行计算。

例如,某城市2000年的人均住房使用面积达到14.8平方米,比1978年的3.8平方米高出3.9倍。

另外,我们也可以用翻番来计算数量加倍的情况。

资料分析公式总结

资料分析公式总结

资料分析公式总结1 现期值=基期值*(1+增长率)基期值=现期值/1+增长率2 增长量:✧增长量=现期值-基期值=(现期值/1+增长率)x增长率✧考点识别:增长(增加)+具体数值?(多少)+单位(元、吨…)✧常用方法:特殊分数化简法1/2=50% 1/3=33.3% 1/4=25% 1/5=20% 1/6=16.7% 1/7=14.3%1/8=12.5% 1/9=11.1% 1/10=10% 1/11=9.1% 1/12=8.3% 1/13=7.7%1/14=7.1% 1/15=6.7% 2/7=28.6% 3/8=37.5% 2/9=22.2% 2/11=18.2% ✧增长量=现期值/1+增长率x增长率=(现期值/1+1/n)x1/n=现期值/n+1(注意:增长率为正数时,n取正数,增长率为负数时,n取负数)✧特殊题型:增长量比大小口诀:大大则大,一大一小看倍数1)大大则大:现期值大,增长率达,则增长量一定大;2)一大一小看倍数(乘积),分别计算两者现期值之间的倍数关系与增长率之间的倍数关系,锁定倍数关系明显大的那一组(如现期值是5倍关系,增长率是3倍关系,就看现期值),其中数值大的(在刚才那个例子中就是现期值)增长量大。

(注意:口诀适用于增长率小于50%的题目)3 增长率=现期值/基期值-14 年均增长量=现期值-基期值/增长次数(年份差)5 年均增长率=现期值/基期值开根号下年份差次方 -1 (年均增长率约等于 (a/b-1)/n)6 隔年增长量=现期值-基期值7 隔年增长率=现期增长率+基期增长率+现期增长率x基期增长率比重:A(部分)占B(整体)的比重比重=部分/整体x100%基期比重=现期比重x(1+整体增长率/1+部分增长率)比重变化=现期比重x(部分增长率-整体增长率)/部分增长率判断:部分增长率>整体增长率比重上升部分增长率=整体增长率比重不变部分增长率<整体增长率比重下降平均数✧平均数=总量/份数✧考点识别:平均、均、每、单位(单位面积产量)✧列示形式:后/前✧常考题型:1)平均数计算2)平均数大小比较3)两期平均数(现期基期平均数大小比较,通过a%、b%的大小关系判断)平均数增长率=总量增长率-份数增长率/1+份数增长率判断:总量增长率>份数增长率平均数增加总量增长率<份数增长率平均数减少4)连续求两次平均数5)特殊题型:N个较为接近的数值求平均数例如:35.2 33.4 36.8 38.4 39.7 求平均数以35为基准,第一个多0.2、第二个少1.6…以此类推,最后可把多余部分相加除以5,再加上35。

公务员考试数量关系公式整理

公务员考试数量关系公式整理

公务员考试数量关系公式整理范围:1.典型题:年龄、余数、不定方程、多位数。

2.看选项:选项为一组数、可转化为一组数(选项信息充分)。

3.剩两项:只剩两项时,代一项即得答案。

4.超复杂:题干长、主体多、关系乱。

方法:1.先排除:尾数、奇偶、倍数。

2.在代入:最值、好算。

数字特性一、奇偶特性:范围:1.知和求差、知差求和:和差同性。

2.不定方程:一般先考虑奇偶性。

注意是“先”考虑。

3.A是B的2倍,将A平均分成两份:A为偶数。

4.质数:逢质必2.方法:1.加减法:同奇同偶则为偶,一奇一偶则为奇。

a+b和a-b 的奇偶性相同。

2.乘法:一偶则偶,全奇为奇。

4x、6x必为偶数,3x、5x不确定。

二、倍数特性1.整除型(求总体):若A=B×C(B、C均为整数),则A能被B整除且A能被C整除。

试用范围:用于求总体,如工作量=效率×时间,S=VT,总价=数量×单价。

2.整除判定法则:口诀法:,能被3整除不能被9整除。

,能被4整除不克不及被8整除。

看尾数是不是或5.拆分法:要验证是否是m的倍数,只需拆分成m的若干被+-小数字n,若小数字n能被m整除,原数即能被m整除。

例:217可否被7整除?217=210+7,以是能够被7整除。

复杂倍数用因式分解:判别一个数是否能被整除,这个数拆解后的数是否能被整除,拆分的数必需互质。

3.比例型:a)某班男女生比例为3:5,便可把男生看成3份,女生看成5份。

男生是3的倍数,女生是5的倍数,全班人数是5+3=8的倍数,男生女生差值是5-3=2的倍数b)A/B=M/N(M、N互质)A是M的倍数,B是N的倍数,A+B是M+N的倍数,A-B是M-N的倍数。

c)做题逻辑:想:看到比例要想到使用倍数特性。

看:直接看问题,倍数特性是技巧性方法,无需分析题目,找出与问题相关的比例。

干:找到做题方法,直接秒殺。

方程法1、普通方程:找等量,设未知数,列方程,解方程。

设未知数的技巧:1.设小不设大(减少分数计算)。

2024公考行测资料分析重点题型

2024公考行测资料分析重点题型

2024公考行测资料分析重点题型在公务员考试行政能力测验(简称行测)中,资料分析是一个重要的模块,对于考生取得理想成绩起着关键作用。

资料分析主要考查考生对各种形式的数据资料进行综合理解与分析加工的能力。

在这个模块中,有一些重点题型需要我们特别关注和掌握。

首先,增长率相关的题型是必考且重点的。

增长率的计算和比较是常见的考查形式。

增长率的计算,一般会给出现期量和基期量,我们需要通过公式“增长率=(现期量基期量)÷基期量×100%”来得出结果。

而增长率的比较,可能会给出多个数据,让我们判断增长速度的快慢。

这时候需要我们灵活运用计算技巧,比如先观察现期量和基期量的倍数关系,如果倍数关系明显,直接通过倍数大小来判断增长率的大小;如果不明显,再进行具体的计算。

其次,比重问题也是高频考点。

比重的定义是部分在整体中所占的百分比。

在题目中,可能会让我们计算现期比重、基期比重,或者判断比重的变化趋势。

计算现期比重相对简单,直接用部分值除以整体值即可。

基期比重的计算则需要先计算出基期的部分值和整体值,再进行相除。

对于比重的变化趋势,我们可以通过比较部分增长率和整体增长率的大小来判断,如果部分增长率大于整体增长率,比重上升;反之则下降。

再者,平均数的计算和比较也是常考题型。

平均数的计算要明确总数和个数,然后相除得出结果。

平均数的增长率也是一个重要的考点,需要我们掌握其计算公式“平均数增长率=(现期平均数基期平均数)÷基期平均数× 100% =(总量增长率份数增长率)÷(1 +份数增长率)”。

在比较平均数时,同样要注意观察数据特点,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比较。

另外,倍数问题也不容忽视。

倍数可以分为现期倍数和基期倍数。

现期倍数直接用两个量相除即可,基期倍数则需要先计算出基期量再进行相除。

在解决资料分析重点题型时,我们还需要掌握一些实用的技巧和方法。

首先是快速阅读材料,抓住关键信息。

2024国考行测资料公式汇总

2024国考行测资料公式汇总

2024国考行测资料公式汇总一、概述随着国家发展和改革的不断推进,国家公务员考试作为选拔和录用优秀人才的重要途径,备受关注和热议。

而国家公务员考试中的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简称行测),作为其中的一项重要考试科目,涵盖了诸多知识点和应试技巧。

其中,数学实在是行测中的一大难点,而其中的公式更是让考生头疼的部分。

我们特整理了以下2024国考行测资料公式,以便考生备考时能够更好地复习和掌握相关知识点。

二、数量关系题目公式1. 平均值计算公式平均值 = 总值 / 个数2. 比例计算公式两者之比 = 较多者 / 较少者3. 反比例计算公式两者之比 = 较少者 / 较多者4. 增减百分比计算公式百分比增加 = (增加值 / 原值) * 100百分比减少 = (减少值 / 原值) * 1005. 资料图计算公式根据柱状图、折线图或饼状图进行计算6. 存在关系计算公式混合物的平均浓度 = (已知浓度1 * 体积1 + 已知浓度2 * 体积2) / (体积1 + 体积2)三、判断推理题目公式1. 判断题公式真命题的否定为假命题假命题的否定为真命题2. 排序题公式正序排列:A<B<C逆序排列:A>B>C3. 相同字母代表相同物品四、言语理解与表达题目公式1. 近义词、反义词近义词:意思相近的词反义词:意思相反的词2. 词类变化名词→形容词→动词→副词→数词→代词→连词→介词→感叹词3. 词语搭配正词相反:冷热、高低动名结合:吃饭、送信五、综合分析题目公式1. 逻辑判断公式A→B 非B→非AA→B 非A→非B2. 选择判断公式对A的肯定是否定了B的否定3. 数字推理公式数字之和、差、乘积、商之间的规律4. 资料分析公式根据给出的数据进行图表和数据的计算和分析六、总结以上整理的2024国考行测资料公式只是行测知识点的冰山一角,但通过对这些公式的学习和掌握,能让考生更快地应对行测考试中的数量关系、判断推理、言语理解与表达、综合分析等题目类型。

公务员行测资料分析公式大全

公务员行测资料分析公式大全
现期比重= ×
先计算 ,然后根据a和b的大小来判断大小
21.某部分现期量为A,增长率为a%,整体现期量为B,增长率为b%
基期比重= ×
先计算 ,然后根据a和b的大小来判断大小
比重比较
22.某部分现期量为A,整体现期量为B
现期比重=
分数打下比较
23.基期比重与现期比重比较:某部分现期量为A,增长率为a%,整体现期量为B,增长率为b%
=
直除法
增长量比较
12.已知现期量与增长率x%
增长量= ×x%
特殊分数法,当 %可以被视为 时,公式可以化简为
增长率计算
13.已知基期量与增长量
增长量=
截位直除法、插值法
14.已知现期量与基期量
增长率=
截位直除法
15.如果基期量为A,经N期变为B,平均增长率为x%
= -1
代入法
增长率比较
16.已知现期量与增长量
公务员行测资料分析计算公式大全
考点
已知条件
计算公式
方法与技巧
基期量计算
1.已知现期量,增长率x%
基期量=
截位直除法,特殊分数法
2.已知现期量,相对基期量增加M倍
基期量=
截位直除法
3.已知现期量,相对基期量的增长量N
基期量=现期量-N
尾数法、估算法
基期量比较
4.已知现期量,增长率x%
比较:基期量=
(1)截位直除法;(2)如果现期量差距较大,增长率相差不大,可直接比较现期量;(3)化同法。
尾数法、估算法
增长量计算
8.已知基期量与现期量
增长量=现期量-基期量
尾数法
9.已知基期量与增长率x%
增长量=基期量×x%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