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资料分析--解题技巧
国考行测资料分析高分技巧

国考行测资料分析高分技巧在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科目中,资料分析是一个重要的板块,也是很多考生重点攻克的对象。
要想在资料分析部分取得高分,不仅需要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和运算技巧,还需要具备良好的阅读能力和答题策略。
下面,我将为大家分享一些实用的高分技巧。
一、扎实的基础知识首先,对于常见的统计术语和概念,如增长率、比重、平均数等,必须有清晰准确的理解。
这些术语是我们解读数据和进行计算的基础。
例如,增长率可以分为同比增长率和环比增长率,要清楚它们的计算方法和区别。
其次,要熟练掌握各种统计图表的特点和阅读方法,包括柱状图、折线图、扇形图等。
能够快速准确地从图表中提取关键信息,是提高答题速度的关键。
另外,对于一些重要的公式,如基期量、现期量、增长量、增长率之间的关系公式,以及比重、平均数的计算公式等,要做到烂熟于心,能够在看到题目时迅速反应并运用。
二、快速准确的阅读技巧在做资料分析题时,阅读材料是第一步,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步。
要学会有针对性地阅读,先快速浏览材料的标题、图表的标题和注释等,了解材料的主题和大致内容。
然后,根据题目中的关键词,有重点地回到材料中寻找相关数据。
在阅读数据时,要注意数据的单位和时间范围,避免因为粗心而导致错误。
同时,要善于对材料进行分类和总结,将复杂的数据信息进行简化和整理,便于后续的计算和分析。
三、高效的计算技巧在资料分析中,计算往往是比较耗时的环节,因此掌握一些高效的计算技巧可以大大提高答题速度。
1、估算法当选项差距较大时,可以对数据进行适当的估算,忽略一些次要的数字,快速得出近似的结果。
例如,计算 12345÷125,可以将 12345 近似看作 12500,那么计算就变成了 12500÷125 = 100,与实际结果相差不大,且大大节省了计算时间。
2、直除法直除法是一种非常实用的计算方法,通过直接除以除数的首位数字来判断商的首位数字。
比如,计算 3456÷45,先看 34 除以 4 商 8 余 2,所以商的首位数字是 8。
国家公务员考试中的资料分析题解题步骤和技巧

国家公务员考试中的资料分析题解题步骤和技巧国家公务员考试中的资料分析题是考察考生对于数据资料的解读和分析能力。
这类题目在考试中所占比例较大,并且对于考生的综合能力要求较高。
本文将详细介绍解题步骤和技巧,帮助考生更好地应对这类题目。
一、认真审题首先,在正式解答资料分析题之前,考生需要认真审题。
通常,资料分析题会提供一段或多段文字资料、图表等形式的资料材料,考生需要仔细阅读并理解这些资料。
在阅读过程中,要注意抓住关键信息,明确要解决的问题,以及需要从资料中找到的答案。
二、整理材料在审题之后,考生需要对所提供的资料进行整理和梳理。
可以通过列出主要内容、制作思维导图、标注关键信息等方式,将资料的主要内容分门别类地整理出来。
这一步有助于更好地理解资料,找出相关的规律和联系。
三、抓住关键信息资料分析题的核心是抓住关键信息,通过对关键信息的理解和分析来解答问题。
在整理材料的基础上,考生可以通过标注、划线、圈出等方式,将关键信息明确地呈现出来。
在解答问题时,可以参考这些关键信息,避免在大量材料中迷失。
四、分析规律和联系在抓住关键信息之后,考生需要通过与其他资料的比较和对照,寻找规律和联系。
这一步可以帮助考生更好地理解资料,从而作出准确的解答。
考生可以通过比较不同条目之间的差异、分析数值的趋势、观察图表的变化等方式,找出隐藏在资料背后的规律和联系。
五、运用常识和背景知识在分析规律和联系的基础上,考生还可以运用常识和背景知识,对资料进行进一步的解读和判断。
这一步可以使解答更加全面和准确。
考生可以结合自身的学习和实际经验,对资料进行推理和揣测,并给出合理的解答。
六、举一反三在解答完具体问题后,考生还可以尝试将所学的方法和思路应用到其他类似的问题上,进行举一反三。
这样可以帮助考生提升解题能力,培养更深入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总之,国家公务员考试中的资料分析题需要考生具备较强的数据分析和解读能力。
通过认真审题、整理材料、抓住关键信息、分析规律和联系、运用常识和背景知识以及举一反三等步骤和技巧,考生可以更好地解答这类题目,提高考试成绩。
国考行测资料分析答题技巧

国考行测资料分析答题技巧国考行测资料分析答题技巧资料分析是公务员行测考试的重要组成部分,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推荐国考行测资料分析的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到你,欢迎大家的阅读参考。
一、适当试题标记资料分析的一组材料,是由材料和5个试题组成,不像是其他部分那样,一个试题下面紧跟着4个选项,试题材料和题目的信息量并不是很大,只需要短暂地记忆试题即可,而资料分析由于材料的信息量很大,有些试题和材料相距比较远,所以我们在解答的时候,就要有意识地在材料中进行标记。
1、试题标记目的由于资料分析的材料,尤其是文字材料,信息量很大,而且有的试题和材料距离比较远,那此时如果我们不进行标记,就容易忘记或者记忆混乱而造成找出错误的数据,最终得到错误的答案。
对于信息量比较大的表格材料来说,由于表格的行、列比较多,如果我们不进行标记,那么很容易找错行或者列,从而找出错误的数据。
对于图形材料来说,由于数据比较凌乱,所以我们在解答的时候,倘若不进行任何标记,那就有可能会将这些数据“张冠李戴”。
总而言之,我们进行标记的目的,就是为了找准数据,那在实际操作中,如何进行标记呢?且看下面的讲解。
2、如何进行标记不论是文字材料,还是其他材料,我们在解题的时候,都是先看试题,然后根据试题的关键词来到材料中定位,找出关键句解答,所以在做标记的时候,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1)对于刚开始确定出来的关键词,我们就可进行标记,把关键词用圆圈圈住或者用直线标出;(2)然后返回到材料中寻找关键句,我们可以根据比较明显的“指标”进行跳跃性地阅读,从而找出关键句,并用直线勾画出关键句。
二、结合选项分析不论是资料分析,还是行测的其他部分,都是给出了4个选项,那这4个选项是凭空给出来的吗?当然不是,如果不是,那这几个选项在设置的时候,有什么特点,我们如何结合选项来解题呢?1、选项特点分析行测资料分析给出的4个选项,必然有一个是正确的,其余的要么是用来迷惑你的,要么就是正确答案附近的,用来打酱油,对应资料分析而言,一般来说选项的设置也有以下几个原则(当然说的是一些计算性试题中):一、正确选项,这个显然是必须有的;二、最大迷惑选项,如要求2005年的值,在选项中给出2006年的值;三、打酱油选项,这类选项一般都是和正确答案比较接近的选项,有时候会给我们的计算带来不小的麻烦。
公务员行测资料分析题解题技巧

公务员行测资料分析题解题技巧公务员行测是招录公务员的必考科目之一,而在行测中的资料分析题是其中的重要内容。
这些题目考察考生对资料的分析和解读能力,是做好行测的关键之一。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几种解题技巧,帮助考生们提高在公务员行测资料分析题中的解题水平。
一、了解题型特点在解答公务员行测资料分析题之前,考生首先要了解题型的特点。
通常,这类题目会以图表、数据、文段等形式呈现,考察考生对信息的提取和分析能力。
在解题时,考生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仔细阅读题目:明确题目要求以及需要从资料中提取的信息。
2. 注意资料的来源和背景:了解资料的背景信息对于正确理解和分析资料至关重要。
3. 注意细节信息:细致入微地观察资料中的细节信息,提取关键数据和关键字,加深对题目的理解。
二、提高数据分析能力公务员行测中的资料分析题经常涉及大量数据的分析与判断,因此,考生有必要提高自己的数据分析能力。
以下是几种提高数据分析能力的方法:1. 数据分类法:根据数据的特征和属性,将其分类整理,以帮助更好的理解和分析数据。
2. 图表分析法:通过绘制图表,将数据可视化,便于理解和分析。
3. 数据对比法:将不同数据之间进行对比,寻找共同点和差异,进行分析。
4. 数据趋势法:观察数据的变化趋势,掌握数据的变化规律,进行推断和预测。
三、注重思维训练在解决公务员行测资料分析题时,要有清晰的思路和方法。
以下是几种思维训练的方法:1. 归纳法:将大量杂乱的信息进行分类和整理,找到共性和规律。
2. 比较法:将不同的观点和分析结果进行对比,寻找共同点和差异。
3. 推理法:根据已知信息进行逻辑推理,得出结论。
4. 思维导图法:以图形化的方式将相关信息和观点进行整理和展示,在分析问题时能够更加清晰地把握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
四、多练习,积累经验公务员行测资料分析题解题技巧需要通过大量的练习来提高。
通过多做题目,积累经验,熟悉各类题型和解题思路,加深对行测考试的了解,并及时总结错误经验,找出解题中的不足之处。
公务员中的资料分析题解题技巧

公务员中的资料分析题解题技巧公务员考试是我国选拔政府机关公务员的重要途径之一,其中的资料分析题一直是考生们难题之一。
这类题目往往需要考生从给定的材料中提取信息、分析问题、给出解决方案等。
本文将介绍一些公务员中的资料分析题解题技巧,帮助考生在考试中更好地应对此类题目。
一、审题准确首先,考生在解答资料分析题前必须准确理解题意。
仔细阅读题目,并在脑海中形成自己的理解。
重点理解题目中涉及的关键词,包括但不限于:分析、解决、推断、原因、结果等。
只有准确理解题目,才能有针对性地处理资料并给出正确的答案。
二、仔细分析资料资料分析题的核心是对所给资料进行分析。
考生要仔细阅读并理解资料内容,摸清脉络,找出其中的主题和关键信息。
可以通过划线、圈点等方式标记出重要的内容,以便于后续处理。
三、提取关键信息在分析资料的过程中,考生应该学会提取关键信息。
关键信息往往包括事实陈述、数字数据、实验结果等。
这些信息是解答问题所必需的,考生需要有目的地将其提取出来并记录下来,以备后用。
四、分析问题并做好分类在对资料进行深入理解和提取关键信息之后,考生需要分析问题并将其进行分类。
通过对问题的分类,可以更好地理清思路和逻辑关系,有助于答题时的条理性和准确性。
根据问题的性质,可以将其分为原因分析、结果推断、解决方法等不同类型。
五、用逻辑思维分析问题在解答资料分析题时,逻辑思维是非常重要的。
考生需要运用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进行问题的分析和解决方案的提出。
关注问题与资料之间的联系,进行合理推理,避免盲目猜测和主观臆断。
六、给出准确的解决方案最后,考生应该给出准确的解决方案。
在给出解决方案之前,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并确保解决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解决方案应该与问题的实质相符,具有可操作性,并且能够解决问题或改善情况。
综上所述,公务员中的资料分析题解题技巧包括审题准确、仔细分析资料、提取关键信息、分析问题并做好分类、用逻辑思维分析问题以及给出准确的解决方案。
公务员考试中的资料分析题解题技巧

公务员考试中的资料分析题解题技巧公务员考试是一项重要的选拔人才的考试,其涵盖了多个科目和题型。
其中,资料分析题是考察考生综合分析和判断的重要题型之一。
在应对这类题目时,考生需要具备一定的解题技巧。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公务员考试中的资料分析题解题技巧,帮助考生更好地备考。
一、理清分析思路在解答资料分析题时,首先要理清分析思路。
资料分析题通常会给出一些相关的数据、图表、文本等,考生需要仔细研读这些资料,并且迅速理解其中的重要信息和关键点。
解题时,要先明确所给资料的主要内容并将其整合,然后分别分析每一项内容的特点、规律和趋势等。
只有理清分析思路,才能有针对性地解答问题。
二、提炼关键信息在资料分析题中,考生需要准确把握关键信息。
在阅读资料的过程中,要有意识地提炼出信息的关键点,例如数据的变化趋势、相对大小关系等。
其中,数值和比例是考生常常需要关注的重要信息。
提炼关键信息有助于快速抓住题目的重点,并且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分析资料。
三、注意数据对比在解答资料分析题时,考生需要注意数据的对比。
很多资料分析题会给出不同地区、不同时间段或不同群体的数据,考生可以通过对比这些数据来分析其差异和联系。
数据对比有助于考生理解问题的本质,提高解题的准确性。
四、综合分析判断资料分析题的核心在于考察考生的综合分析和判断能力。
在解答题目时,考生应该将所给资料和自身的知识和经验相结合,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
可以从多个角度出发,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并给出合理的结论和建议。
综合分析判断要求考生思维敏捷、逻辑清晰,能够将问题的各个方面进行全面的思考和分析。
五、注重方法总结解答资料分析题需要一定的方法总结。
在备考过程中,考生可以通过大量的练习和复习来积累解题经验和方法。
对于不同类型的资料分析题,考生可以总结出一些常用的解题方法,如建立模型、引用经典案例等。
在解答问题时,运用合适的方法能够提高解题的效率和准确性。
总结:公务员考试中的资料分析题是对考生综合能力的考察。
公务员中的资料分析题解题技巧

公务员中的资料分析题解题技巧一、导言在公务员考试中,资料分析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题型。
通过分析给定的资料、图表或文本,考生需要准确理解信息,分析关系,并进行综合推理和判断。
本文将介绍公务员中的资料分析题解题技巧,帮助考生提高解题能力。
二、审题要点1. 仔细阅读题目要求在解答资料分析题之前,考生需要仔细阅读题目要求,包括问题的提问方式、所需要回答的内容等。
有时候,题目会给出关键词提示,考生可以将这些关键词用不同颜色的笔圈出,以便在阅读资料时能够将注意力集中在相关信息上。
2. 确定资料类型资料分析题的资料形式多种多样,可以是表格、图表、文章等。
在分析资料之前,考生需要明确资料类型,并了解该类型资料的特点。
例如,表格主要用于比较数据,图表则更适合观察数据变化趋势。
三、分析资料步骤在解答资料分析题时,考生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分析和解答:1. 把握整体信息在初步了解资料后,考生需要抓住重点,了解整体信息。
可以通过观察标题、资料结构、图表标题等来获取主要内容和关键信息。
2. 理清资料关系在阅读和分析资料时,考生需要注意资料之间的关系。
可以通过观察文字描述、数据之间的大小关系、图表的线条走势等来推断数据之间的联系和变化趋势。
3. 辅助工具运用对于大量的数据和信息,考生可以通过绘制图表、制作图示或使用颜色标记等方式来辅助分析。
这可以帮助考生更清晰地观察数据变化,加深对数据的理解。
四、解答技巧1. 逻辑推理在解答资料分析题时,考生需要进行逻辑推理,根据已有的信息和分析结果进行判断和推断。
可以运用常识、经验和逻辑链条进行合理推理,避免主观臆断。
2. 灵活运用知识考生需要运用所学知识,灵活应用在解答中。
例如,经济资料分析题中可能涉及到宏观经济指标,此时考生可以参照宏观经济学的相关知识进行解答。
3. 结合实际情况在解答资料分析题时,考生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分析。
对于与日常生活、社会热点相关的题目,考生可以借助自身经验和社会观察来进行解答。
公务员中的资料分析题解题技巧与答题思路

公务员中的资料分析题解题技巧与答题思路公务员考试中,资料分析题是常见的题型之一。
这类题目需要借助给定的资料进行分析,以解决问题或回答相关的问题。
本文将介绍公务员考试中的资料分析题解题技巧与答题思路,帮助考生更好地应对这类题目。
以下是几点可以参考的答题思路:一、仔细审题在开始回答资料分析题之前,务必仔细阅读题目要求和给定的资料。
了解题目的基本要求和背景,熟悉题目的结构和要求。
同时,对于给定的资料,要仔细阅读、理解并提炼出有关信息,以便后续的分析和回答。
二、简化问题在面对一篇较长的材料时,很多考生会陷入信息过载的困境。
答题时要注意简化问题,选择重点信息。
可以通过标注、划线或做笔记的方式,将重要的关键信息提炼出来。
这有助于在解答问题时集中注意力。
三、逻辑连贯在回答资料分析题时,逻辑连贯非常重要。
要确保观点的论证合理、步骤清晰。
可以按照给定的资料顺序或逻辑顺序进行分析和回答,将各个环节进行逻辑连接,使得整个回答过程更加流畅。
四、举例论证在进行资料分析时,可以通过举例论证来支持自己的观点。
选取合适的例子,将其与给定的资料进行对照、比较或扩展,以加强自己的分析和回答。
举例论证有助于提高回答的可信度和说服力。
五、客观立场在回答资料分析题时,要保持客观的立场和中立的态度。
不要带入个人情感或主观偏见,要以事实和逻辑为依据,进行分析和判断。
通过客观的态度和论证方式来回答问题,有助于得到更好的答案。
六、时间控制公务员考试中,时间非常宝贵。
在回答资料分析题时,要注意控制好时间。
可以事先分配好每个问题的答题时间,并在答题过程中合理安排时间。
如果遇到较难的问题,可以暂时跳过,先完成其他问题,以保证时间的充分利用。
综上所述,公务员考试中的资料分析题需要考生巧妙运用解题技巧和答题思路。
通过仔细审题、简化问题、逻辑连贯、举例论证、保持客观立场和合理控制时间,考生可以更好地应对这类题型。
通过不断的练习和总结,相信考生可以在考试中取得良好的成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age 1
总述:
资料分析主要测查报考者对各种形式的文字、图表等资料的 综合理解与分析加工的能力,这部分内容通常由统计性的图 表、数字及文字材料构成。 针对一段资料一般有1~5个问题,报考者需要根据资料所提 供的信息进行分析、比较、推测和计算,从四个备选答案中 选出符合题意的答案。
Page 2
第一章 统计术语
Page 3
基础重要统计术语
基期量、现期量、增长量 增长率、增速、增幅 百分数与百分点 比重 同比与环比 倍数与翻番
Page 4
基期量、现期量、增长量
基期量:参照标准 现期量:与参照量相比较的量 增长量=现期量-基期量
【例1】: 2008年度全国农民工总量为22542万人,2009年 度为22978万人,比2008年增加了 436 万人。 【例2】:2011年8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705亿元, 比2010年8月份增加了405亿元, 2010年8月份,社会消费 品零售总额为 14300 亿元。
【例】2006年前三季度城镇固定资产投资是619042721.52 万元?
Page 16
文字材料2 ①2010年上半年,全国原油产量为9848万吨,
同比增长5.3%,上年同期为下降1%。进口原油 11797万吨(海关统计),增长30.2%。原油加工量 20586万吨,增长17.9%,增速同比加快16.4个百分 点。成品油产量中,汽油产量增长6%,增速同比 减缓7.9个百分点;柴油产量增长28.1%,增速同比 加快15.8个百分点。
⑤2010年1~5月,石油石化行业实现利润1645亿 元,同比增长76.4%,上年同期为下降35.4%。其中, 石油天然气开采业利润1319亿元,同比增长1.67倍, 上年同期为下降75.8%;炼油行业利润326亿元,同比 下降25.7%,上年同期为增长1.8倍。
Page 18
【1】2010年上半年全国原油产量比2008年同期约 增长增幅、增速)=增长量÷基期量
=(现期量-基期量)÷基期量 =现期量÷基期量 – 1
发展速度 【例】某商场2009年客流量为250万人,2010年为300万
人,则2010年的增长量为_5_0__ 万人,增长率为2_0_%__ ,发展速度为_1_.2_ 。
Page 6
【2】2010年上半年,全国成品油表观消费量同比 增加了约多少万吨?( )
【3】2010年5月份,布伦特原油的平均价格约为每 桶多少美元?( )
横标目、纵标目 15-30秒 数 据 横轴、纵轴、图示 10-25秒
类别名称、图示 10-20秒
Page 15
【例1】
文字材料1 2007年前三季度,我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91529亿元,同比增长25.7%。(其中,城镇固 定资产投资78247亿元,增长26.4%;农村投 资13282亿元,增长21.2%。)在城镇投资中, 国有及国有控股完成投资33951亿元,增长 16.2%;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16814亿元,增 长30.3%。
【例1】:2011年8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14705亿元,同比2010年8月份为12205亿元,则 2011年8月份社会消费品总额增长了17%。 【例2】:2011年8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 率为17%, 2012年8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 长率为20%,增长率比上年提高了 3个百分点 。
比重
比重:即部分在整体中所占的比例。 【例】:2010年,某市GDP产值为100亿元, 其中第一产业产值为30亿元,占该市GDP产 值的比重为 30%。
Page 7
百分数与百分点
百分数,是形容比重或者增长率等常用的数值 形式,其实质是“分母定为100的分数”; 百分点,百分数加减运算的单位,是指不带百分 号的百分数,譬如:n个百分点,代表n%.
【例】:2009年8月,某企业完成销售额100万元, 2010年8月完成销售额180万元, 2010年7月完成销售 额150万元,则2010年8月销售额同比增长了 80% , 环比增长了 20% 。
Page 10
倍数与翻番
倍数:注意题目的表达方式:
增加(增长)了m倍,即为原来的m+1倍; 增加(增长)到m倍,即为原来的m倍。
翻番:翻一番变为原来的2倍,翻两番变为原来的 4倍,以此类推,翻N番变为原来的2n 倍。
【例】:2010年,某企业销售额为100万元,之后销 售额平均每年翻一番,则2012年该企业销售额为 400 万元。
Page 11
应知应会统计术语
GDP.GNP 贸易顺差与贸易逆差 恩格尔系数、基尼系数 三大产业
Page 12
小结
基期、现期、增长量 增长率、增速、增幅 比重 百分数与百分点 同比与环比 倍数与翻番
Page 13
第二章 结构阅读法
Page 14
结构阅读法
资料分析之“结构阅读法”
略 通用重点
读
分类重点
参考时 间
文字性材料
表格性材料 柱状趋势图
饼图
标题 注释 时间 单位
关键标点、关键词、 具 段落主旨、结构 30-60秒 体
Page 8
【注】实际量之间的比较一般用“百分数”表 示,需要先相减后再除以基期值(即增长率);
增长率(或比重)之间的比较一般用“百分 点”表示,只需要直接相减即可,不需要再除 以基期值。
Page 9
同比与环比
同比:与历史同期相比较,一般是与上一年的同 一时期相比较。
环比:现在统计周期和上一个统计周期相比较, 包括日环比、周环比、月环比、年环比等。
②据行业统计,2010年上半年成品油表观消费 量10963万吨,同比增长12.5%。其中,一、二季 度分别增长16.3%和9.2%。
Page 17
③2010年6月份,布伦特原油平均价格为75.28美元/ 桶,比上月回落1.75美元/桶,同比上涨10.4%。结合 国际市场油价变化情况,国家于6月1日将汽油、柴油 批发价格分别下调230元/吨和220元/吨。 ④2010年上半年,全国天然气产量459亿立方米,同比 增长10.8%,增速同比加快3.2个百分点。国家于6月1 日将国产陆上天然气出厂基准价上调了230元/千立方 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