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肠盆底中心建设经验

合集下载

(完整版)肛肠科科室建设与管理指南

(完整版)肛肠科科室建设与管理指南

肛肠科科室建设与管理指南(医院管理者绝不能错过)一、总则二、第一条为了指导加强中医医院肛肠科的规范化建设和科学管理,突出中医特色,提高临床疗效,总结中医医院肛肠科建设与管理经验,参照有关法律规则,制订本指南。

第二条本指南旨在指导中医医院及其肛肠科管理者加强科室中医特色建设与管理,同时可作为中医管理部门开展评价工作的参考和依据。

第三条二级以上中医医院肛肠科按照本指南建设和管理。

第四条中医医院肛肠科应当主要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应用药物和技术开展肛肠科诊疗工作。

应注重突出中医特色,充分发挥中医优势,继承和创新发展中医特色诊疗技术,不断提高提高诊疗水平。

第五条各级中医药管理部门应当加强对中医医院肛肠科的指导和监督,中医医院应当加强肛肠科的规范化建设和管理,保证中医特色优势的保持和发展。

不断提高肛肠疾病中医诊疗水平,保证医疗质量和安全。

二、基本条件第六条中医医院肛肠科应当具备与医院级别、科室功能相适应的场所、设施、设备、药品和技术力量,以保障肛肠疾病诊疗工作有效开展。

第七条中医医院肛肠科应当独立开设门诊,有条件的可开设病房。

有急症处理能力的可以开设急诊。

第八条中医医院肛肠科应当设置候诊区、诊室、并设独立的检查、治疗区,应当有与手术前准备及手术后处理相适应的处置场所,各区域布局合理,就诊流程便捷,并有良好的私密性以保护患者隐私。

中医医院肛肠科应当有良好的就诊环境,格局和设施应当符合医院感染管理的要求,无菌区、有菌区标识明确,医疗器械消毒、医疗垃圾分类符合医院感染管理要求。

肛肠科病房应当根据功能和任务需要设立治疗室、换药室、处置室、监护室或抢救室等,应当布局合理,便于使用。

有条件的可以设置中药熏治室。

应当有消毒隔离设施。

第九条中医医院肛肠科应当根据医疗需要及其工作量,有病房的科室还应根据床位数,合理配备不同类别与数量的专业技术人员。

第十条中医医院肛肠科设备设施配置,应当与医院级别、科室功能相适应,达到中医医院医疗设备配置标准(见附件1)要求。

肛肠科发展规划

肛肠科发展规划

肛肠科发展规划一、引言肛肠科作为医学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致力于诊断和治疗与直肠、肛门、肛周等相关的疾病。

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肛肠疾病的发病率逐年增加,对肛肠科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因此,制定一份科学合理的肛肠科发展规划,对于提升肛肠科的医疗水平、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具有重要意义。

二、背景分析1. 肛肠疾病的发病率逐年增加:随着人口老龄化和不健康生活方式的普及,直肠癌、痔疮、肛裂等肛肠疾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

2. 医疗资源不均衡:目前肛肠科医疗资源的分布不均衡,一些地区的医疗水平较低,患者就医难点。

3. 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肛肠科的诊断和治疗手段不断更新,需要不断提升医护人员的专业水平。

三、发展目标1. 提高肛肠科的医疗水平:通过引进先进的设备和技术,提升肛肠科的医疗水平,提供更加精准、安全和有效的诊断和治疗服务。

2. 建立肛肠科专科医院:在有条件的地区建立肛肠科专科医院,提供全方位、高质量的肛肠科医疗服务。

3. 加强医护人员培训:通过组织培训班、学术交流等方式,提升医护人员的专业水平和技术能力。

4. 提高患者满意度:加强医患沟通,提高患者满意度,增强患者对肛肠科医疗服务的信任感。

四、发展策略1. 引进先进设备和技术:加大对肛肠科设备的更新和引进力度,提高诊断和治疗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2. 建立肛肠科专科医院:在有条件的地区建立肛肠科专科医院,集中优势资源,提供高质量的肛肠科医疗服务。

3. 加强医护人员培训:组织培训班、学术交流,提升医护人员的专业水平和技术能力,推动肛肠科医疗水平的提升。

4. 加强科研和学术交流:组织科研项目,开展学术交流活动,促进肛肠科领域的学术研究和技术创新。

5. 完善医疗服务体系:优化医患沟通,提高患者满意度,建立健全的医疗服务体系,提供个性化、全方位的医疗服务。

五、实施计划1. 引进先进设备和技术:制定设备更新计划,逐步引进先进的肛肠科设备,确保设备的科学配置和合理使用。

宜城市中医医院中医肛肠科重点专科建设情况汇报资料讲解

宜城市中医医院中医肛肠科重点专科建设情况汇报资料讲解

工作开展情况
二、增加资金投入,促进学科发展。 为保障专科建设有独立的病区和发展空间 ,医院投入资金60余万元对病房进行了扩 建,成立了独立的中医肛肠科病区,设置 床位30张。
工作开展情况
三、加强人员培训, 提高诊疗水平。继续医学 教育是促进临床医护人员 更新知识,提高诊疗水平 的关键措施。
工作开展情况
宜城市中医医院中医肛肠科重点 专科建设情况汇报
主要特色
坚持中药辨证治疗,严格 遵守单病种诊疗规范,辩证 论治;对混合痔出血、水肿 、肛裂疼痛、肛周脓肿早期 及后期术后恢复,利用中药 内服外洗效果显著。
工作开展情况
一 、 健全组织 , 加强中医重点 肛 肠 专科项目建设领导。
成立中医肛肠科重点专科项目建设领导小组
工作开展情况
四、优化人员结构,抓好人才梯队建设。 肛肠科现有医护人员13名,其中副主任医师1名 ,主治医师2名,住院医师1名。所有临床医师 均为大学本科学历。护理队伍中人员配备精干 。医院为促进中医肛肠科发展,今年,又为我 科引进了一名优秀本科毕业生,壮大和优化肛 肠科人才梯队,为肛肠科的发展培育后劲。
工作开展情况
五、增加硬件投入,促进业务拓展。设有 肛肠专用手术室、全自动电脑结肠灌洗室、熏 洗坐浴室。
工作开展情况
六、加强科普宣传,广泛开展交流,促进学术发展。我科通过院 内展板、电视讲座、下乡义诊、开展村医培训及发放宣传册等形式对 肛 肠 科常见疾病防治知识进行宣讲。每年安排人员到各乡镇对全市村 医进行培训,广泛征求村医意见,修改完善培训内容,进一步普及 肛 肠科常见疾病的防治知识。医院与王集医院建立起对口支援关系,通 过两年的指导和交流,使该院肛肠科疾病诊疗水平不断提高,在当地 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取得了较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医院每年安 排人员参加省、市学术会议,通过多种途径进行交流与学习,开阔临 床医生视野。近年来,我科业务人员积极开展经验总结,撰写发表了 《PPH术对重症痔疮患者的疗效分析》等多篇专业学术论文。

盆底康复工作总结和计划

盆底康复工作总结和计划

盆底康复工作总结和计划盆底康复是一项旨在帮助女性改善盆底肌肉功能,预防和治疗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重要工作。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们在盆底康复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以下是对过去工作的总结以及对未来工作的计划。

一、过去工作的总结1、患者服务我们为众多患者提供了盆底康复治疗服务。

通过详细的评估和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帮助患者解决了尿失禁、盆腔器官脱垂、性功能障碍等问题,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在治疗过程中,我们注重与患者的沟通,耐心解答她们的疑问,给予她们心理上的支持和鼓励,让患者能够积极配合治疗。

2、专业团队建设为了提高盆底康复的治疗水平,我们不断加强专业团队的建设。

定期组织内部培训和学习交流活动,邀请国内外专家进行讲座和指导,使团队成员能够掌握最新的治疗技术和理念。

同时,鼓励团队成员参加相关的学术会议和培训课程,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

3、设备更新与维护为了给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治疗服务,我们不断更新和完善盆底康复治疗设备。

引进了先进的电刺激治疗仪、生物反馈治疗仪等设备,提高了治疗的效果和准确性。

同时,建立了完善的设备维护制度,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4、宣传与教育通过多种渠道进行盆底康复知识的宣传和教育,提高了公众对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举办了免费的科普讲座、义诊活动,发放宣传资料,利用社交媒体平台发布相关科普文章和视频,让更多的女性了解到盆底康复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然而,在过去的工作中,我们也遇到了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

1、患者依从性有待提高部分患者由于对治疗过程的不了解、治疗时间的安排不便等原因,未能按时完成治疗疗程,影响了治疗效果。

2、治疗效果评估体系不够完善目前的治疗效果评估主要依赖于患者的主观感受和部分客观指标,评估体系还不够全面和精确,需要进一步优化和完善。

3、与其他科室的协作不够紧密在患者的转诊和综合治疗方面,与妇产科、泌尿科等相关科室的协作还不够紧密,导致部分患者的治疗不够系统和全面。

肛肠科病房成立及发展计划

肛肠科病房成立及发展计划

肛肠科病房成立及发展计划一、引言肛肠科病房是医院中专门负责肛肠疾病治疗和康复的科室,其成立和发展对于提高医院的整体服务水平和满足患者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详细介绍肛肠科病房的成立及发展计划,包括病房的规划布局、设备设施、人员配置、病房管理和发展方向等方面。

二、病房规划布局1. 病房位置:肛肠科病房应位于医院内与相关科室相邻,便于患者的就诊和转诊。

2. 病床数量:根据市场需求和医院的床位资源,初期可考虑设立30张病床,并根据实际情况逐步扩大。

3. 病房面积:每张病床的病房面积应满足患者的基本需求,考虑到肛肠疾病患者需要较多的隐私和舒适空间,每张病床的病房面积建议不少于15平方米。

三、设备设施1. 医疗设备:肛肠科病房应配备先进的医疗设备,如肛肠镜、超声波仪器、电切器等,以提高诊断和治疗的准确性和效率。

2. 病床及附属设施:每张病床应配备床头柜、床尾柜、床边椅、洗手间等基本设施,同时还应提供舒适的床垫和床上用品。

3. 卫生设施:病房内应设有洗手池、消毒柜、垃圾桶等卫生设施,以保障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卫生安全。

四、人员配置1. 医生团队:肛肠科病房应配备经验丰富的肛肠科医生,包括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和主任医师等职称,以确保患者得到专业的医疗服务。

2. 护理团队:病房应配备专业的肛肠科护士,他们应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能够为患者提供全面的护理服务。

3. 行政管理人员:病房还需要有行政管理人员负责病房的日常管理和协调工作,包括病床安排、医疗资源调配、患者信息管理等。

五、病房管理1. 医疗流程:病房应建立完善的医疗流程,包括患者接诊、初步诊断、检查治疗、康复护理等环节,以确保患者得到规范的医疗服务。

2. 病历管理:病房应建立电子病历系统,方便医生和护士对患者病情进行记录和查看,提高医疗质量和效率。

3. 患者安全:病房应建立患者安全管理制度,包括病房内的安全设施、医疗操作规范、药品管理等,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隐私。

盆底中心运营方案

盆底中心运营方案

盆底中心运营方案一、前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盆底问题已经成为女性健康领域的一个热点问题。

盆底肌肉群是支撑人体内脏器的重要部分,一旦出现问题,将对人体健康产生严重影响。

因此,建立盆底中心,针对盆底问题进行综合治疗和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围绕盆底中心的运营方案展开探讨。

二、盆底中心的定位和功能1. 定位:盆底中心是为解决盆底问题而设立的专业机构,旨在提供盆底问题的诊断、治疗和康复服务。

其服务对象主要是女性,特别是孕产妇、更年期妇女和盆底功能障碍患者。

2. 功能:(1)提供盆底问题咨询服务,包括咨询电话、网上咨询和面对面咨询等方式,帮助患者及时了解盆底问题的情况,并提供相关建议和信息。

(2)开展盆底问题的专业检查和诊断,包括盆底肌肉力量检测、超声检查、尿道压力测定等,为患者提供科学准确的诊断结果。

(3)提供盆底问题的治疗服务,包括中药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依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提供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4)开展盆底功能康复服务,包括盆底肌训练、盆底康复操、盆底功能评估等,帮助患者改善盆底功能,减轻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5)开展盆底健康教育和宣传活动,包括举办健康讲座、撰写科普文章、制作宣传手册等,提高公众对盆底问题的认识和关注程度。

三、盆底中心的运营模式1. 机构设置:盆底中心应当设立专业的盆底门诊部,配备盆底专科医生、护士和康复师等专业人员。

另外,还可根据需要设立科研部门、宣传部门等机构。

2. 人员配置:盆底中心的核心团队应包括盆底专科医生、盆底护士、康复师、营养师、心理咨询师等,构建一个专业、互补的团队。

3. 服务流程:盆底中心的服务流程应当合理、完善,包括患者登记、门诊检查、医生诊断、制定治疗方案、康复服务等环节,确保患者能够得到全面、连续的服务。

4. 合作模式:盆底中心应当与相关的医疗机构、科研机构、康复机构等建立合作关系,共同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四、盆底中心的建设1. 医疗设备:盆底中心应当配备先进的盆底检查设备,包括盆底肌肉力量检测仪、超声检查设备、尿道压力测定仪等,提供准确的诊断结果。

肛肠科发展规划

肛肠科发展规划

肛肠科发展规划一、工作思路:以“创建特色优势专科”为目标,力争在3-5年之内将肛肠外科打造成为专科特色鲜明、技术领先、口碑良好的优势专科。

肛肠外科将以强化技术、人文服务、培养专科人才、科学管理、大力宣传为指导思想,以发展科室、壮大科室、发展专科为建设原则。

在技术上做到绝对优势,完善手术规范、流程及手术质量。

技术上不断更新,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精。

在服务上,要树立品牌典范,树立好口碑。

在人才培养方面,重视人才梯队建设,采用引进和送出去培养等多种模式培养专科专病领域突出人才。

二、建设目标及计划:1、不断拓展科室疾病诊疗范围,在现有业务发展基础:注重良恶性疾病的协同发展,在原有的混合痔、肛周脓肿,肛瘘等良性疾病病种基础上,继续完善肛门直肠癌的筛查工作,拓展直肠癌、直肠腺瘤、息肉、肛乳头瘤,肛门周围外伤、撕裂伤的治疗。

继续承接肛肠科疑难杂症,进一步开展出口梗阻型、慢传输型便秘的诊治,完善肛门镜检、肛门测压、排粪造影、结肠传输实验等检查,拓展功能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待条件成熟可开展骶神经刺激、生物反馈治疗等新技术新项目。

加强与外院肛肠专科的交流和协助,聘请专业人士定期来我院进行学术交流和技术指导。

2、创建肛肠科室品牌特色:加大宣传力度,通过报纸、电台、电视台等介绍我院肛肠外科特色,让患者从了解我院肛肠,到熟知我院肛肠,到信任我院肛肠。

建立科室公共微信号及微博,利用新型媒体传播及时广泛的特性,定期推送肛肠外科新技术、新项目、特色项目、典型病例等,以扩大科室社会影响力。

3、人才梯队建设和学术拓展:人才梯队建设是科室持续发展的有效保障。

通过派出进修,学习和引进先进技术,培养专科型突出人才,充实科室技术实力。

鼓励科室人员积极参与教学和科研工作,教学相长,以科研项目的实施带动人才培养。

积极参加各类学术活动和学术团体,争取在各类学术会议中学习和交流肛肠外科技术,不断拓展科室学术影响力。

4、加强科室精细化管理,保障医疗质量和安全:科室将继续完善精细化管理,完善和严格执行各类规章制度。

肛肠科三年建设规划

肛肠科三年建设规划

肛肠科三年建设规划一、近三年运行情况分析(2015年—2018年,搬新址之今):(一)三年来整体运行情况:2015年医院迁入新址,各项业务指标较2014年有较大增长,平均增幅在25%左右,见表一,当然床位较老医院时增加12张,为32张,医护人员总数变化不大。

表一2016年各项业务指标较2015年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平均降幅约10%,手术人次/出院人次比下降19.3%意味着非手术治疗占比有所增加,符合科室发展思路。

见表二2017年各项业务指标较2016年有轻微上升,平均增低于10%,除住院收入、门诊人次两项外其余业务指标均未达到2015年水平。

手术人次/出院人次比轻微下降1.7%,非手术中医治疗患者占比25.4%,,符合科室发展思路,开展电子结肠镜137例,见表三原因分析:1、住院病房、门诊诊室及诊疗设备等硬件上去了,团队成员虽然有人事变动但团队规模和人员构成相对稳定,基本符合现有临床需要;2、医疗质量、重点专科建设保持良好稳定;3、专科技术及学术科研持续发展基本保持与省内先进科技同步,但肛肠领域拓展专业范畴和定点突破滞后于省内先进,没有后手;4、就诊病人区域在范围上和数量上无重大突破,病源增长不够;5现有诊疗内容开展低于预期(电子结肠镜检查和门诊治疗)。

二、科室建设情况分析:基于二级甲等中医院临床科室和重点专科建设达标要求,结合科室运转实际情况分析如下:(一)硬件设施方面1、病床数:肛肠科住院部共设有固定床位38张,划拨皮肤科6张,肛肠科床位32张床,其中VIP病房2张。

状态:达标,能满足目前需要。

并且病床周转率偏低。

举措:(1)进一步增加住院病人中非手术中医特色治疗病人占比;(2)2018年内设立无痛病房示范区,提高肛肠手术无痛疗效(已开始引进开展);(3)2018年-2019年设立女子肛肠病区(预计4个病室10张床),配备相应医护人员。

2、病区设置:门诊设置有门诊诊室2间,附带治疗室、检查室、门诊小手术室;住院部设立有治疗室、换药室、肛肠手术室、监护室、综合治疗室(含结肠灌洗、中药熏药、直肠内腔治疗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FD
肛门直肠疼痛
尿失禁 膀胱过度活动症
神经源性膀胱 会阴痛
慢性盆腔疼痛
4、盆底疾病发病率
美国国家卫生统计中心:每9位妇女中有1人接受过盆底手术, 每年约有40万例因盆底疾病施行手术。
参考:2013年《盆底疾病影 像学及多学科临床实践》
5、盆底疾病现状分析
发病率高
肛肠、泌尿、妇产
三大系统疾病的发病率 逐年升高,严重影响患
6、前期投资——宣传
社区
曲靖肛肠
义诊
宣传
$
得微到信什么收手益册!
平台
院内 讲课
7、团队建设——人员比例
医护比例 1:1.5~2
职称比例
以初、中为主
人$员 比例
中西占比 2:1
8、团队建设——选人条件
• 盆底疾病患者一般病情较 为复杂,良好沟通是建立 和谐医患关系的关键!
沟通能 力强
抗压性 强
• 盆底疾病有时需要外科手 术治疗,有一定的外科基 础有利于盆底中心发展!

肛门直肠痛/直肠脱垂/盆腔疼痛综合征

肠易激综合征(合并盆底协调障碍)


大便失禁/术后排便障碍

尿失禁、尿潴留 慢性前列腺炎/前列腺痛 膀胱过度活动综合征 性功能障碍 前列腺术后排尿功能障碍 腰椎术后排尿功能障碍 神经源性膀胱
小儿便秘
遗尿
先天性巨结肠术后功能障碍
保守治疗优势病种
便秘
肛门神经官能症 大便失禁
$
有外科 基础
学习能 力强
• 盆底疾病患者一部分伴 随心理障碍疾病,症状 恢复需要长期反复治疗!
• 盆底专科医生需要较强 的综合素质,较强的知 识面是治疗疾病的关键!
9、团队建设——人才培养
自行培养
• 业务学习 • 专业培训
短期学习
$ • 发展理念 • 操作流程 • 治疗方案
长期进修
• 专科技术 • 专科特色
膀胱 阴道 直肠
肛门括约肌
3、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FD)分类
产后盆底康复、形体康复、尿失禁、尿潴留、
膀胱过度活动、Fowler综合征


轻中度盆腔脏器脱垂

阴道松弛/阴道痉挛/性交痛
尿
腔炎

特发性盆腔疼痛综合征(外阴痛/)

功能便秘(出口梗阻性)


直肠前突、耻骨直肠肌肥厚/痉挛
肛肠盆底中心建设经验
盆底疾病概述 构建盆底平台 发展特色专病 传承学术流派
一、盆底疾病概述
1、盆底的定义
盆底包括腹膜和外阴皮肤之间的许 多结构。从上而下,包括腹膜、盆腔脏 器和盆腔内筋膜、肛提肌、会阴膜,以 及会阴浅层的肌肉。盆腔器官常被认为 是由盆底支持的,但实际上它们是盆底 的一部分,盆腔脏器通过与主韧带和子 宫骶韧带等结构的连接,对盆底的形成 发挥了重要作用。
者的生存质量
就诊率低
三大系统孤立存在
全国少有融合三大系统的盆 底中心,医务人员知识面窄,
患者不知何去何从
从业人员少
专科到全科的转变
专科医生角色很难转变到全科 医生,对于医务人员的挑战较

二、构建盆底平台
净心明德
精诚笃行
传承创新
道泽珠源
1、医院平台
“三级甲等”综合性中医医院 “以中为主、中西结合”的办院宗旨 ——医院缺乏一个资源整合的盆底诊
新 机 遇
国家中管局十二五重点 专科建设,要求科室开 展新技术新业务!
传统科室发展潜力有限, 新技术创新难有大的突 破,发展遇到了瓶颈期! 需要新技术充实科室业 务!
新 挑 战
4、前期投资——设备
投入较大
$
设备:如生物刺激得反到馈仪什、么盆底收磁益刺激! 治疗仪、
肛肠病理疗仪、肛管直肠测压等。适当增加专科 特色的治疗仪器(针灸、埋线、浮针等)
我们的盆底团队
团队人员
三名医生(专职) 两名医生(兼职) 三名治疗师(专职) 一名治疗师(兼职) 两位省级知名专家 均获BFE二级治疗师证书
10、整合资源——充分发挥专科优势
盆底中心建设有效整合医院资源,让更 多的患者一站式服务,有利于医院和科 室长远发展。
中心业务范围应该包括:肛肠科、泌尿 科、妇产科和康复科
疗中心平台
2、科室平台
1998年成 立肛肠专 科
2006年 云南省 中医名

2005年 云南省中 医重点专

2015年
成立 BFE 培训中心
2017年
云南省中医 肛肠病重点
学科
2012年
国家中管 局十二五 重点专科
2016年
云南省中医 肛肠病学继 教医学教育
基地
2019年
曲靖市区域 医疗卫生中

3、业务发展——到了一个瓶颈期
构建真正的盆底中心平台!
肛肠科
泌尿 科
妇产 科
BFE培训中心——2015年被欧洲生物反馈协会授权成立
云南省唯一的BFE培训中心
专科培训——全国150余盆底专科人才
西安马应龙肛肠医院 安徽省潜山县中医医院
四川省自贡市中医院
四川省攀枝花中西医结合医院
四川省峨眉山市中医医院 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医院
宁波市附属医院 湖南岳阳市中医院 河南省睢县中医院
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 新疆乌鲁木齐地质处医院
重庆渝东医院 广州市花都区人民医院
苏州市中医医院 山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
河南省开封市中医院 内蒙赤峰学院附属医院 深圳市龙华区人民医院
内蒙巴彦淖尔市医院 山西职工医学院附属医院
重庆渝东医院 郑州中心医院高新院区 内蒙鄂尔多斯中心医院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石家庄市藁城妇幼保健院
盘州市中医医院 云南省中医医院 玉溪市中医医院
专题会议——2014多学科盆底疾病高峰论坛
邀请到丁义江教授授课,参会人数100余人!
专题会议——2016多学科盆底疾病高峰论坛
邀请到欧洲生物反馈协会秘书长Mark教授授课,参会人数300余人!
微波
针灸
生物反馈
磁刺激
埋线
浮针
5、前期投资——场地
集中规模化
选择合适的位置是建设盆 底中心非常重要的。
最好选择门诊、人流量大$ 、
面积宽敞得的地到段什,有么利收于 益!
宣传和发展。
我们中心的整体格局和设备
◼ 三台生物反馈 ◼ 一台60赫兹盆底磁刺激 ◼ 六台微波治疗仪 ◼ 一台肛管直肠测压仪 ◼ 一台红光治疗仪 ◼ 多台红外线治疗仪
参考:2013年《盆底疾病影像学及多学科临床实践》第一章盆底解剖学“概念综述”
2、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定义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pelvic floor disorders/dysfunction, PFD)
是一组盆底支持组织缺陷、损 伤、及功能障碍造成的疾患 盆底
Kaven Baessler M D, Burgio K L, Norton P A, et al. Pelvic Floor Re-education[M]. 200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