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数据中心综合布线的一些思考
数据中心机柜布线

数据中心机柜布线数据中心作为现代信息技术的核心基础设施之一,在各个行业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而机柜布线作为数据中心建设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对于数据中心的稳定运行和数据传输性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就数据中心机柜布线进行详细论述,旨在帮助读者了解数据中心机柜布线的重要性以及布线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数据中心机柜布线的意义机柜布线是数据中心建设中的重要一环,它不仅关系到数据中心设备的连接和管理,更关乎数据传输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合理的机柜布线方案可以提高机柜内设备的配置密度,降低机柜数量,优化空间利用率,从而减少数据中心的建设和运维成本。
同时,精心设计的机柜布线方案还可以确保数据中心的高可用性和高性能传输,满足当今数据中心对于随时可用数据和高速传输的需求。
因此,数据中心机柜布线的意义不可忽视。
二、机柜布线的基本流程1. 确定布线需求:首先,我们需要明确数据中心的布线需求,包括数据中心的规模、机柜的数量、布线的类型(如电力线、网络线等)以及布线的方式(如水平布线、垂直布线等)等。
2. 设计布线方案:基于布线需求,我们需要设计合适的机柜布线方案。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到机柜的位置、布线通道的规划、机柜内部设备的连接方式等因素,以确保布线的合理性和可维护性。
3. 准备布线材料:根据布线方案,准备相应的布线材料。
这包括各类电缆、配线架、补丁面板等。
在选择和准备布线材料时,需要注意其质量和性能,以确保布线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4. 进行布线工作:在布线工作中,我们需要根据布线方案将电缆等布线材料连接到机柜内部的设备上,并按照布线通道的规划将电缆等布线材料引至机柜外部的设备上。
在布线过程中,需要注意保持电缆的整洁,并避免电缆之间的交叉干扰。
5. 进行测试和调试:完成布线后,需要进行相关的测试和调试工作,以确保布线的质量和性能。
测试和调试包括对电缆的连通性和传输性能进行测试,以及对布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排查和修复。
数据中心的综合布线解决方案

数据中心的综合布线解决方案数据中心的综合布线解决方案可以帮助组织实现高效、可靠和安全的数据传输,以支持其日常运营和业务需求。
这个解决方案不仅考虑了数据中心的物理布线,还包括了网络设备、机柜和机房环境等因素,以提供综合的解决方案。
在设计和实施数据中心的综合布线解决方案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布线规划与设计:在布线规划与设计阶段,需要先了解数据中心的结构、大小和需求,以确定布线的类型和长度。
在布线设计中,传统的铜缆和光纤都可以考虑,具体选择可以根据带宽需求、可靠性和成本等因素进行决策。
2.网络设备选择:网络设备是数据中心综合布线解决方案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选择高性能、可靠且兼容性强的网络设备可以确保数据传输的高效和稳定性。
考虑到数据中心的规模和需求,可以选择交换机、路由器和防火墙等设备。
3.机柜和机房环境:机柜和机房环境的设计对于数据中心的性能和可靠性也非常重要。
机柜的选用要考虑到布线的便利性和空间利用率,同时还要注意散热和防尘等因素。
机房的温度,湿度和通风情况等也需要进行仔细的规划和监控。
4.管理与维护:数据中心的综合布线解决方案不仅包括设计和实施,还需要进行有效的管理和维护。
这包括对布线和网络设备进行定期的检查和维护,以确保其正常运行。
此外,对于数据中心的不同区域和设备,还需要进行标识和记录,以方便日常管理。
5.安全性和可扩展性:数据中心是组织存储和处理重要数据的关键场所,因此安全性是综合布线解决方案中必须考虑的因素。
在设计数据中心时,需要考虑到数据安全、物理安全和网络安全等方面。
此外,还需要确保布线的可扩展性,以适应未来的业务增长和技术变化。
综上所述,数据中心的综合布线解决方案是一个综合的系统工程,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考虑和规划。
只有在合理的布线规划和设计、高性能和可靠的网络设备、优化的机柜和机房环境以及有效的管理和维护措施的支持下,才能实现数据中心的高效运行和业务需求的满足。
数据中心网络布线优化

数据中心网络布线优化在当今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数据中心成为企业和机构进行数据存储和处理的重要基础设施。
而数据中心网络布线的合理优化,不仅能够提高数据中心的性能和可靠性,还能够有效降低成本。
本文将从不同方面探讨数据中心网络布线优化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一、光纤布线的选择在数据中心网络中,光纤布线是最为常用的一种方式,具有高速传输、低延迟、抗干扰等优点。
在进行光纤布线时,应选择质量可靠的光纤和连接器,以确保网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此外,还应合理规划光纤的走向和长度,将光纤的损耗降至最低。
二、网络设备的合理布置在布线前,应充分考虑网络设备的合理布置。
首先,要将核心交换机和主干光纤集中部署,以实现高速数据传输和较小的网络延迟。
其次,要合理分布辅助设备,如服务器和存储设备,以减少网络拥堵和降低数据传输的延迟。
最后,还应根据网络流量和数据处理需求,选择适当的交换机模式和端口速率,以满足数据中心的要求。
三、冗余设计与备份数据中心网络布线的优化还需要考虑冗余设计和备份。
冗余设计是指在网络拓扑结构上增加备用路径和冗余设备,以提高网络的可用性和容错性。
而备份则是指对数据进行定期备份和恢复,以防止数据丢失和损坏。
在冗余设计时,可以采用双核心交换机、多路径路由和链路聚合等方式来实现。
而在备份方面,可以采用云备份、磁带备份和镜像备份等方式,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可恢复性。
四、热通道与冷通道布线数据中心的布线还需要考虑热通道和冷通道的设计。
热通道是指将服务器排列在一起,以利用冷空气进入服务器,减少服务器散热负荷。
而冷通道则是指在服务器之间设置通风通道,以提高散热效果。
通过合理规划热通道和冷通道的布线,可以降低服务器的能耗和散热成本,提高整体数据中心的性能和可靠性。
五、合理标识和管理为了方便后期的运维和维护,数据中心网络布线还需要合理标识和管理。
在进行布线时,可以使用标签或颜色来标识光纤、电缆和设备,以快速定位和识别。
同时,还可以使用网络管理软件和系统,对数据中心网络进行实时监控和管理,包括流量分析、故障告警和设备状态等。
数据中心网络布线读后感

数据中心网络布线读后感通过这学期对数据中心网络布线的学习让我忧很多的感触下面就是我对数据中心网络布线学习的体会。
数据中心网络布线系统分为七个部分分别是工作区配线子系统干线子系统建筑群子系统设备间进线间与管理。
我国最新数据中心网络布线系统设计规范把数据中心网络布线系统划分工作区、配线子系统、干线子系统、建筑群子系统、设备间、进线间和管理。
工作区工作区由配线子系统的信息插座模块延伸到终端设备处的连接缆线及适配器组成。
设备间系统由工作区的信息插座模块、信息插座模块至电信间配线设备的配线电缆和光缆、电信间的配线设备及设备缆线和跳线等组成。
干线子系统干线子系统由设备间至电信间的干线电缆和光缆安装在设备间的建筑物配线设备级设备缆线和跳线组成。
建筑群子系统建筑群子系统由连接多个建筑物之间的主干电缆和光缆、建筑群配线设备及设备缆线和跳线组成。
设备间设备间是在每幢建筑物的适当地点进行网络管理和信息交换的场地。
进线间进线间是建筑物外部通信和信息管线的入口部位并可作为入口设施的建筑群配线设备的安装现场。
管理管理应对工作间、设备间、电信间、进线间的配线设备、缆线、信息插座模块等设施按一定的模式进行标识和记录数据中心网络布线系统犹如智能大厦内的一条高速公路我们可综合考虑各种信息通信业务的需要在土建阶段将连接建筑智能化各个弱电系统的线缆布放于建筑物内。
只要有了高速公?酚辛俗哪喜枷呦低诚肱苁裁?车想上什么系统那就变得非常简单了我们完全可以根据当时的需要、发展和可能来决定。
但数据中心网络布线只能是智能大厦的一个基础设施部份不能认为仅仅含有数据中心网络布线系统的建筑就可以称谓智能大厦了。
实际上数据中心网络布线系统的初始投资仅占整个建筑投资的30%-50%。
智能建筑系统就是以建筑物为平台兼备信息设施系统、信息化应用系统、建筑设备管理系统、公共安全系统集结构、系统、服务、管理及其优化组合为一体向人们提供安全、便捷、节能、环保、健康的建筑环境。
数据中心机房综合布线的设计解析

数据中心机房综合布线的设计解析摘要:近年来,随着信息经济时代的到来,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成为了各行各业的核心技术。
为提高信息传输、管理效率与质量,有条件的企业都会耗巨资建设数据中心机房,发挥该机房在大型计算机网络设备连接、信息交互等方面的作用。
数据中心机房建设时,综合布线设计将会关系到整个机房运营的可靠性,必须要保障综合布线设计的科学性。
基于此,本文详细分析了数据中心机房中,综合布线的设计要点,有利于提升数据中心机房的建设质量,扩展其服务范围。
关键词:数据中心机房;综合布线;设计数据中心机房建设的专业性较强,对于技术的依赖性非常大,为达到建设的目标,相关设计人员在数据中心机房的设计过程中,必须要加强对已有互联网通信线路、带宽资源的有效应用,从而使得数据中心机房能够满足其服务要求。
综合布线在数据中心机房中所起到的作用相当于中枢神经系统,为保障数据中心机房信息传输、通信连接的作用,必须要保障综合布线的科学性,才能够提升数据中心机房的可靠性,发挥其服务价值。
1.数据中心综合布线系统的基本概述数据中心机房的整体结构复杂,其内部包含了多个的要素,综合布线系统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模块,通过综合布线系统的科学设计,能够使得数据中心机房中的各种不同设备之间保持更为良好的链接,进而满足数据中心机房运行时各种信息传输、信息交互与通讯服务的要求。
因此,作为数据中心机房中的重要构成,在综合布线设计的过程中,必须要以数据中心机房的实际需求为基础,遵循实用性、灵活性与模块化的设计原则。
首先,在综合布线的实用性主要是要在综合布线系统投入使用以后,能够满足现代化发展、技术创新的总体趋势,保障数据通信以及语音通信功能的实现;其次,在灵活性方面,主要是要保障综合布线能够对不同类型的设备加以有效连接,实现更为灵活、高效的信息交互;在模块化方面,在综合布线过程中,需适当去除固定在电缆内的线缆,将部分接插件作为积木式标准件,以便于后续的模块化管理与控制[1]。
综合布线技术的工作总结

综合布线技术的工作总结
综合布线技术是现代信息通信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为各种设备提供了
稳定、高效的网络连接,为企业和个人用户提供了便利的通信和数据传输服务。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有幸参与了一些综合布线技术的工作,并从中学到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技能。
首先,综合布线技术的工作需要对网络结构和设备有深入的了解。
在进行布线
设计和实施时,需要考虑到各种设备之间的连接方式、传输速度和带宽需求,以及网络的扩展和升级规划。
在实际工作中,我学会了如何根据客户需求和现有设备的情况,进行合理的布线规划和设计,确保网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其次,综合布线技术的工作需要具备一定的实操技能。
在进行布线安装和调试时,需要熟练掌握各种布线材料和工具的使用方法,以及网络连接的标准和规范。
我通过参与实际的布线项目,学会了如何正确使用各种布线设备和工具,保证布线的质量和稳定性。
另外,综合布线技术的工作还需要具备一定的沟通和协调能力。
在与客户和其
他相关部门进行沟通和协调时,需要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需求,同时也需要理解和尊重其他人的意见和建议。
通过与客户和同事的沟通和合作,我学会了如何更好地理解客户的需求,并与团队成员协作完成布线项目。
总的来说,综合布线技术的工作是一项需要综合技术、实操和沟通能力的工作。
通过参与实际的布线项目,我不仅学到了许多专业知识和技能,也提升了自己的综合能力和团队意识。
我相信,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会继续努力学习和提升自己,为更多的布线项目提供优质的服务。
数据中心综合布线标准

数据中心综合布线标准数据中心综合布线标准是指在数据中心建设和运营过程中,对数据中心内部网络布线的规范和标准化要求。
数据中心作为信息技术基础设施的核心,其布线标准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对数据中心的稳定运行和高效管理至关重要。
首先,数据中心综合布线标准应包括对数据中心内部各类网络设备、服务器、存储设备等的布线规范。
在数据中心内部,不同的设备需要进行连接和通信,而合理的布线标准可以有效地减少布线混乱和故障率,提高数据中心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其次,数据中心综合布线标准需要考虑不同网络设备的布线要求。
例如,对于高密度服务器的布线,需要采用高密度布线架和高密度布线线缆,以满足高密度设备的连接需求,同时保证数据中心的整体布线环境清晰有序。
另外,数据中心综合布线标准还应包括对布线环境的要求。
数据中心作为信息技术设施的核心,其布线环境对设备的散热和通风有着重要影响。
因此,布线标准需要考虑布线架的布局、通风口的设置、散热设备的安装等方面,以保证数据中心的正常运行和设备的长期稳定工作。
此外,数据中心综合布线标准还需要考虑未来的扩展和升级需求。
随着数据中心业务的不断增长,数据中心的网络设备和布线环境也需要不断扩展和升级。
因此,布线标准需要考虑未来的扩展空间和升级需求,以便在未来的业务发展中能够更加灵活和高效地进行布线调整和升级。
综合布线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对于数据中心的稳定运行和高效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合理的布线标准可以有效地减少布线故障和维护成本,提高数据中心的运行效率和管理水平。
因此,数据中心建设和运营管理者应当高度重视数据中心综合布线标准的制定和执行,以确保数据中心的稳定运行和高效管理。
浅议数据机房综合布线设计

浅议数据机房综合布线设计摘要: 文章简要论述了综合布线的系统组成、定义。
对应数据、测试机房的综合布线系统的功能、特点、技术要求做了详细分析。
数据中心是联网企业的神经中枢,数据中心基础设施的建设,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计算机房的建设。
计算机房的设计的优劣直接关系到使用方的工作效率,计算机系统的运行可靠性,是否保证各类信息通讯畅通无阻。
而综合布线系统是数据机房网络传输的基础系统,它使语音和数据信道设备、交换机设备和其他信息管理系统彼此相连。
因此在建筑电气设计中,综合布线系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它要能适应各种不同的通讯服务,不断提高结构化布线工程的灵活性,提高空间利用率,降低能耗。
本文研究范围是为数据中心的设计和使用者提供合理的结构化布线设计,提出了面向未来的数据中心结构化布线系统的规划思路、技术发展需求。
关键词:综合布线;光纤;数据中心;万兆以太网;三网合一;Abstract: the paper briefly introduces the integrated wiring components of the system, and definition. Corresponding data, test the computer integrated wiring system function, characteristics, technical requirements to do a detailed analysis. Data center is the nerve center of net enterprises, data center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construction is the computer room. The design of the quality of computer room directly related to the use of the party work efficiency and reliable operation of the computer system, whether to ensure that all kinds of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clear. And integrated wiring system is the foundation of network data transmission room system, it makes voice and data channel equipment, switch equipment and other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 connected to each other. So in building electrical design, integrated wiring system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by people, it can adapt to the different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nd constantly improve the flexibility of structured wiring project, improve space utilization, reduce the energy consumption. This paper studies the range is for the design of the data center and the user with a reasonable structured cabling design, puts forward the future data center structured cabling system planning concepts, technical development demand.Keywords: integrated wiring; Optical fiber; Data center; Net of Ethernet; Combination of three nets;0 引言综合布线系统采用标准化的语音、数据、图像、监控设备,各线综合配置在一套标准的布线系统上,统一布线设计、安装施工和集中管理维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数据中心综合布线的一些思考摘要:根据本人近十年管理机房的经历,吸取原机房设计及建设的经验、教训,对新机房的建设,并重点就新机房的综合布线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想法。
关键词:机房综合布线一、现机房的经验教训本单位现在使用的主机房于1995年开始建设,1997年投入使用。
机房位于大楼的六层,面积有近900平米。
除去办公区和辅助用房,纯机房设备区有300平米,包括放置主机、服务器的主机间,放置网络设备的网络间,放置UPS、配电柜、精密空调的配电间。
机房设计采用上吊顶、下送风、下走线方式。
当时建设了一个样板工程的机房,曾有包括国家级领导人在内的各级领导、同行近百人次参观、访问。
但在十几年的运行中也发现存在很多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1、当时建设时主要是近十台小型机、很少量的立式服务器。
现在是以机架式高性能服务器为主,有近20个机柜,100多台服务器。
UPS负载逐渐不够,于2003年由2台30KFA 的更换为2台60KFA,但现在单台负载也已接近50%。
2、设备的大量增加,使精密空调制冷无法满足需要,原2台40KW的精密空调,于2006年更换为3台35KW的精密空调,并且将2台空调直接安放在主机间。
但现在夏季机房温度仍高过标准。
3、机房综合布线采用下走线方式,虽布设了走线槽,但随着设备的增加,很多线已无法由线槽容纳,而且强、弱电都是下走线,走线混乱。
并由于线缆过多,对空调下送风的效果影响愈发明显。
4、由于建筑设计原因,吊顶上有水管走设,地板下高度只有20CM,并且由于强、弱电都是下走线,使制冷效果大打折扣。
5、由于当年综合布线设计的前瞻性不够,造成现在机架背面线缆密密麻麻没有秩序,地板下的线缆一片狼藉,给管理、散热等都带来问题。
做为多年管理机房的负责人,由于办公楼搬迁,我又做为新大楼机房的建设负责人,希望尽力吸取已有的经验、教训,利用这些年来在机房建设、管理上出现的新理念、新技术,建设一个满意的机房。
二、准备建设的新机房情况随着国内口岸经济的发展,为更好服务于企业,服务于地方经济。
本单位办公楼准备采用置换方式由市区搬迁到开发区。
新办公楼由地方政府提供,是一个未完工的星级酒店,主体建筑完成后一直停工多年,大楼所有装修由本单位负责。
原大楼是10年前所建,层高29层,设计为酒店,未考虑建设机房。
经过研究,现已确定大楼的6楼做为本单位中心机房。
机房总面积是900平方米,是一个标准的正方形,楼房中间电梯、消防楼梯、通道等占去300平左右。
层高不理想,净高3.1米,梁下高度为2.55米。
楼板需要按机房标准加固。
新机房准备2008年年底开始进行建设,2009年年底搬迁。
三、对新机房建设的设想虽然提供的场地不是很理想,但做为一个多年进行机房管理的技术人员,接受了新机房建设的任务后,仍然有决心建设一个满意的机房。
数据中心的发展趋势:在完成了物理资源大集中、数据大集中和应用大集中后,又面临着绿色节能的新要求。
新机房建设的目标:建设一个高效、节能、简捷、安全、稳定、绿色环保、具有高可管理性、高可靠性、高经济性、高可扩展性、高可用性的符合现在及将来要求的高标准的具有长远效益的新一代的数据中心。
新的数据中心需要具有高集中、高密度、高带宽、高速率的7×24小时不间断运作的特点,同时又要具有很强的可扩展性。
首先要建设一个绿色数据中心,也就是这个数据中心的IT系统、机械、照明、电气和综合布线系统等能取得最大化的能源效率和最小化的环境影响。
同时又要保证数据中心的灵活性,既能满足现在的需求,适度超前,又不浪费,对将来的需求有良好的扩展性。
还要考虑今后的管理维护成本,从机房的整个生命周期来考量,建设成本其实只是总成本的10%~20%,更多的成本是花在将来的维护和电费等费用上。
新的数据中心从功能上可划分为5部分:1、机房装修:包括主机房、办公区、系统监控中心、动力等四个分区的环境工程。
2、空调:专用空调系统、新风系统等。
3、消防:气体消防、消防报警等。
4、弱电系统:机房综合布线、机房环境监控、KVM等。
5、电气系统:UPS、柴油发电机、防雷、配电、接地等。
对机柜的需求:主机房内拟放置60台机柜,包括强电列头柜、弱电列头柜、服务器及存储机柜,网络通信机柜。
对UPS的设想:使用模块化UPS,UPS柜、配电柜做为强电列头柜。
使UPS的冗余从N+1转变为N+X。
对空调的设想:办公区使用大楼中央空调,设备区整体使用机房精密空调,高密区使用机柜式行间空调。
尽量抬高地板高度,使通风顺畅。
走线方式:受层高限制,采用开放式上走线方式,强弱电线缆分离,同时取消机房吊顶。
就本文的主题,下面主要就新机房的综合布线提出自己的一些想法。
四、新机房综合布线对数据中心综合布线系统的理解:实际上就是利用综合布线技术在数据中心这样一个应用环境进行一个有效的系统集成。
1、目标:与十年前不同,这些年音频、视频、邮件等非结构化数据大量涌现,要求新的数据中心有着特别大的吞吐量和很宽的带宽。
这样,一方面,要保持技术的领先性,另一方面,要充分考虑到将来的可管理性、安全性、灵活性、经济性。
(1)可管理性:综合布线未来的高可管理性和易维护性非常重要,希望采用智能化的电子配线系统,能自动、实时地记录每一个连接的变化。
同时,每一个变化都能在电脑上自动更新,能以电子邮件或者短消息的形式通知相关管理人员,以提高网络设备的利用率,提高网络维护的效率,变网络设备的静态管理为动态管理。
本单位的网络划分较多,主要有以下所列:业务运行网:运行核心通关管理系统;业务管理网:运行办公自动化系统、数据分析类非实时系统;政务信息网:保密网络(需要建设屏蔽机房,并进行屏蔽布线);电子口岸网:海关的对外接入局域网;对外联网:与省、市地方政府,公安系统,港口分别联网进行数据交换;互联网。
以上各网络都是相互独立,并物理隔离的。
希望各网络能采用色彩化、模块化、标签化管理,跳线、模块的颜色种类能满足需求,以方便管理、维护。
(2)安全性设想采用集成的和机柜融合的接地解决方案,以避免雷击事故;选择高阻燃等级的线缆,以提高防火等级。
(3)灵活性:为方便管理、维护,整体设计上拟采用结构化的星形网络拓扑结构。
(4)经济性:结合铜缆和光纤,以最经济的方式满足今天的需求并支持今后的高带宽应用2、设计理念:在整个数据中心的设施里,综合布线系统的生命周期最长,一般在10年以上,甚至等同于建筑的生命。
要承受未来10年之后的网络流量与越来越复杂的网络管理,这需要基于正确的设计理念来完成。
(1)要采用基于标准的开放系统;综合布线系统首先要依据标准,严格按照规范进行设计;要选择好的品牌,根据品牌知名度、大项目成功案例等选择如西蒙、安普、康普、康宁等主流布线企业。
充分实现增加和改动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
(2)充分考虑冗余性;综合考虑将来所需求的高性能和高带宽,充分预留扩展空间;考虑线路的冗余,采用模块化、可扩展的方式,使布线系统美观、合理、实用。
(3)采用支持10G万兆或更高速率的技术;数据中心发展趋势是数据越来越集中,要求数据处理的速度更快,以前是千兆,现在是万兆。
展望将来的发展,要考虑到10G技术。
要确保在相当的一段时间内,无需更换或升级布线系统。
(4)要考虑支持新型存储设备;现在已从以服务器为中心发展到以存储为中心,要考虑对存储设备的有效支持。
(5)安全性;考虑采用CMP防火等级线缆;(6)采用交叉连接的管理;交叉连接所具有的管理便利性与可靠性是互连方式所无法比拟的。
使用交叉连接方式,可以将与交换机和服务器连接的线缆固定不动,视为永久连接。
当需要进行移动、添加和更换时,只需变更跳线盘之间的跳线。
这样,在日常维护时将尽量避开接触敏感的设备端口。
(7)避免外来串扰对数据中心布线的影响;既要注意美观的布线,同时又要防止背后隐藏的外来串扰的威胁。
线缆敷设时,避免过紧捆扎、超量的通道填充容量和避免过于弯曲。
采用6A类以上的布线系统、万兆屏蔽布线系统以及完善的接地系统等。
(8)尽量节约空间,实现数据中心高密度布线管理;规划设计时尽量做到以最小的空间实现最大的应用,通过高密度配线架等设备的使用以节约空间。
(9)冷热通道要充分体现;在设计以及施工环节要注意布线系统不能成为冷热通道的障碍。
(10)充分体现环保节能;采用良好的设计和施工延长布线系统生命周期。
通过产品设计降低原料的消耗。
(12)数据主干网的选择;拟采用万兆多模或单模光缆。
3、设备选型(1)配线架的选择拟选择模块化的配线架以灵活配置端接数量,既减少端口浪费又便于日后的维护变更。
拟使用高密度配线架,提高机柜的使用密度,以节省空间。
(2)跳线的选择用颜色来区分不同网络的跳线;跳线性能指标应满足相应标准的要求;拟采用高密度的铜缆和光纤跳线,以提高高密度环境的插拔准确性和安全性。
(3)线缆的选择选择标准:具有长久的使用寿命,尽量减少占用空间,具有更好的传输容量,具有安全阻燃性,提供多种颜色区分;拟选择的传输介质:6A类双绞线;多模光缆;单模光缆。
(4)机柜的选择选择开放式的机架,来安装配线设备;选择封闭式的机柜,来安装网络设备、服务器和存储设备等;统一采用标准的19英寸的机架和机柜。
预留足够的布线空间、线缆管理器、电源插座和电源线以确保充足的气流。
(5)线缆管理器的选择灵活使用水平线缆管理器和垂直线缆管理器实现对机柜或机架内空间的整合,提升线缆管理效率,避免跳线管理的杂乱无章。
(6)预连接系统采用包括配线架、模块插盒和经过预端接的铜缆和光缆组件在内的预连接系统。
以快捷地连接系统部件,实现铜缆和光缆的即插即用,减少变动的风险,节省空间,使管理和操作具有方便性、灵活性。
由于新机房还未开始设计、施工,以上所述是本人的经验总结和一些学习、研究的心得,难免有不成熟、不准确的地方,还需要在下一步设计、实施时完善、细化。
也希望得到相关专家、厂商的帮助、指点。
同时,还有一些拿捏不太准的问题,在此一并提出,希望得到大家的指教。
五、有待探讨的问题:1、根据现有条件,基本确定采用上走线,下送风的方式。
但对于强电是采用与弱电同时上走线,还是弱电上走线、强电下走线。
哪种方式更合理一些?2、布线所涉及的基本都是无源的产品,那么从布线角度上,如何实现数据中心的绿色环保节能?3、在最先进的技术和最成熟的技术、在先进性和稳定性之间,对技术和产品的把握,如何平衡、拿捏?4、根据这些年带宽增长的情况,以太网技术经历了从10兆到100兆到1000兆,发展到现在的10Gbps(万兆)以及40 Gbps,现在的数据中心布线带宽怎样确定?怎样做到既具备一定的先进性,同时又节约实用?5、对于封闭式机柜和开放式机架,在美观和散热通畅之间的选择?6、可实现智能管理的电子配线的价格是普通的配线系统的三到四倍,在一次性现时投入和日后的方便管理之间如何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