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基础知识复习检测(附答案).doc

第一单元基础知识复习检测(附答案).doc
第一单元基础知识复习检测(附答案).doc

第一单元基础知识复习检测

1.用“√”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马蹄(dì tí)羞涩(sè shè)点缀(zuì zhuì)衣裳(shang sh àng)

单薄(bó báo) 衣襟(jīn jìn)笨拙(zhuō zhuó)孕育(rùn yùn)2.看拼音,写词语。

lǜ tǎn róu měi cǎi hóng dòu fu shāo wēi ()()()()() yōu yǎ wǔ mèi huā bāo chóu yuàn míng chán ()()()()()3.选字组词。

【陈阵】()雨()列()旧()风

【稍梢】()息树()()微眉()

4.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色()流()马()驰()飘()舞

()入()帘心()神()()芳()赏

5.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柔美—()勾勒—()惊叹—()舒服—()拘束—()羞涩—()茂盛—()分辨—()6.根据要求完成下列句子练习。

(1)有的宅院里探出半树银妆,星星般的小花缀满枝头。(仿写一个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然,岂不太平淡无味了么?(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细雨迷蒙中,着了水滴的丁香格外妩媚。(仿写一个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运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用加点词造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根据课文理解填空。

(1)《草原》的作者是现代诗人、作家_____原名________。文章主要讲了三幅图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作者在最后引用了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抒发了作者对草原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丁香结》这篇散文的作者是_______,作者以丁香结象征生活中解不开的_____。结,是__________;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我们既有赏花的_____,又有解结的_____。生命给你芬芳的丁香的同时,也给你幽怨的__________。

(3)《宿建德江》的作者是___(朝代)诗人_______。这是一首刻画_______的诗,是唐人五绝中的写景名篇。作者把_______停靠在烟雾迷蒙的江边想起了以往的事情,因而以舟泊暮宿作为自己的抒发感情的归宿,写出了作者__________。

(4)《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的作者是_______著名文学家、书法家、_____谪居杭州期间创作的组诗,字______,号__________,世称_____。

他与其父_____,其弟_____,并称为_____。

(5)《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是____代词人______贬官闲居江西时创作的一首吟咏__________的词。字_____,号_________,人称____________

与______合称“苏辛”,与_________并称“济南二安”。

参考答案

1. tí sè zhuì shang bó jīn zhuō yùn

2.绿毯柔美彩虹豆腐稍微幽雅妩媚花苞愁怨鸣蝉

3.阵陈陈阵稍梢稍梢

4.翠欲群疾襟带映眼驰往孤自

5.示例:柔和勾画赞叹舒适约束害羞茂密辨别

6.(1)示例:十五的月亮好像一个大圆盘。

(2)不然,是太平淡无味了。

(3)示例:清晨,鸟儿在树林里唱着欢快的歌。

(4)远处出现了马。

(5)示例:秋天既是一个丰收的季节,又是一个凉爽的季节。

7.(1)老舍舒庆春草原风光图喜迎远客图蒙汉联欢图蒙汉情深何忍别

天涯碧草话斜阳热爱之情和对蒙汉两族的深情厚谊

(2)宗璞愁怨解不完的情调心志“丁香结”

(3)唐孟浩然秋江暮色小船羁旅之思

(4)北宋苏轼子瞻东坡居士苏东坡苏洵苏辙“三苏”(5)南宋辛弃疾吟咏田园风光幼安稼轩居士“词中之龙”

苏轼李清照

《财产险基础知识》学习笔记第五章财产保险

第五章财产保险 第一节企业财产保险 一、保险标的 1、可保财产:前提条件,投保人具有保险利益 2、特约可保财产: ●无须加贴保险特约条款与保费:金银、珠宝、古玩、艺术品以及便携式装置与设备(手 提电脑,手机,照相器材) ●必须用特约条款并加收保费:铁路、桥梁、堤坝、码头、以及尚未交付使用与验收的工 程。 3、不可保财产: 1)不属于一般性的生产资料或商品:土地、矿藏 2)风险特殊,应投保专门的现金宝险:货币、票证、有价证券、有现金价值的磁卡 3)可复制:文件、账册、技术资料、计算机软件或数据资料 4)违法的:违章建筑、枪支弹药、非法占用的财产 5)必然发生危险的财产:危险建筑 6)应该投保其他险种的财产 二、企业财产保险的保险责任和附加责任 1、基本险 (1)保险责任 ●火灾(燃烧现象、意外、蔓延), ●爆炸(物理、化学), ●施救、抢救造成保险标的的损失 ●必要的合理的费用支出 (2)附加责任 +暴风、暴雨、台风、飓风、龙卷风、洪水、冰雹、暴雪、冰凌、雷电、泥石流、崖崩、突发性滑坡、飞行物体及其他空中飞行物体的坠落、水箱及水暖管爆裂=综合险 +沙尘暴、地震、盗窃、罢工(综合险与一切险不予承保) 2、综合险 (1)保险责任 基本险责任+暴风、暴雨、台风、飓风、龙卷风、洪水、冰雹、暴雪、冰凌、雷电、泥石流、崖崩、突发性滑坡、飞行物体及其他空中飞行物体的坠落、水箱及水暖管爆裂 (2)附加责任 ●沙尘暴、地面突然下陷下沉、自燃 ●扩展油水管损坏保险、玻璃破碎保险、恶意破坏保险、自动喷淋系统水损保险、碰 撞保险、起重及运输机械保险 3、一切险 (1)保险责任(列明除外责任的方式) (2)附加责任 扩展类43,规范类20,限制类7,限制类规范2 除外,沙尘暴、碰撞、自燃、50|50摊销 三、除外责任 1、基本险 1)被保险人及其代表的故意行为或纵容所致的损失 2)由于行政行为或执法行为所致的损失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基础知识检测

第一单元基础知识复习检测 1.加点字的读音全对的一组是() A.篝.火(guō)萌.动(méng)点缀.(zhuì) B.无垠.(yíng)澄.澈(chéng)苇.坑(wéi) C.嚼.烂(jiáo)诗兴.(xīng)燕.国(yàn) D.慨.然(kǎi)耄耋.(dié)旖旎.(nǐ) 2.读拼音,写词语。 mà zhà zhòu yè yīng táo chéng rèn sāng shù()()()()() chǎn zi hú dié chú tou qiē gē xiā guàng ()()()()()3.同音字选字组词。 【拔拨泼】()打()河点()活() 【拴栓诠】()释()住木()血() 4.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天()地乐()不()()欺()压 ()妙()伦良()美()()头()节 5.给“恍”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 恍:A.忽地,忽然;B.仿佛;C.神志不清楚,精神不集中;D.不真切,不清楚。(1)妈妈讲完整个故事我才恍然大悟。() (2)他有心事,这几天上课精神恍惚。() (3)3D电影给你恍若身临其境的感觉。() (4)我恍惚看见他了。() 6.写出加点字的意思。 (1)能书善.画 _____________ (2)稚子金盆脱晓.冰 _____________

(3)颇.负盛名 _____________ (4)童孙未解供.耕织 _____________ 7.根据要求完成下列句子练习。 (1)一个中国人,无论 ..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用加点的关联词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清白的梅花,是能玷污的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翻译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根据课文理解填空。 (1)《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描写的那些孩子们从小_____________,表现了农村儿童的_____________,也写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气氛。《稚子弄冰》选取的是古代儿童有趣的生活片段,表达了孩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性格特点。《村晚》是一首描写农村晚景的诗,抒发了诗人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情。(2)《祖父的园子》通过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情。(3)《月是故乡明》通过讲季羡林小时候在家乡玩耍时所见美景,借离乡所见之月逊色于家乡之月来寄托作者_____________的情感。 (4)《梅花魂》三次写到外祖父的眼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____________________,整篇文章通过赞美梅花来颂扬______________________,寄托了外祖父_____________________之情。 参考答案 1.D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检测试卷含答案【推荐】

第一单元检测卷 第一部分积累运用(39 分) 一、读拼音写词语。(11 分) 二、选择一个最正确的答案,把序号填在“( )”里。(20 分,每小 题2 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青螺(lóu)翡翠(fěi)B.嶙峋(xún)臀部(diàn) C.萦绕(yíng)无瑕(xiá)D.戈壁(gē)饮马(yǐn) 2.下列四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3.A.细碎拨地而起B.拥挤色采明丽 C.仰卧斑斑点点D.玩赏水平如境 4.下列词语中哪个“卷”的读音与“画卷”的“卷”读音相同?( ) A.胶卷B.书卷C.卷尺D.卷入 5.下列字音和“簇”相近的一项是( ) A.旅B.竿C.族D.放 5.下列词语中搭配完全恰当的一组是( )

A.翠绿的屏障新生的竹笋清澈的水桶 B.无瑕的雪花无瑕的美玉无瑕的黑板 C.湖水荡漾歌声荡漾春风荡漾 D.炮火剧烈竞赛激烈掌声猛烈 6.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内洞比外洞大得多,大概估计有十来进房子那么大。 B.船桨激起的微波扩散出一道道水纹。 C.在区运动会上,为学校争了光。 D.即使你是天才,却同样离不开老师的培养教育。 7.“山上开满了映山红,无论花朵还是叶子,都比盆栽的杜鹃显得有 精神。”这句话中运用的说明方法是( ) A.举例子B.打比方C.分类别D.作比较 8.“骑马穿行林中,只听见马蹄溅起漫流在岩石上的水声,使密林显 得更加幽静。”中带点字的意思是( ) A.形容地方很僻静、光线暗。 B.使人感觉沉静、安闲的。 C.隐藏,不公开的。 D.幽禁,把人关起来不让跟外人接触。 9.根据课文内容,下面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是反问句。 B.“相看两不厌”的“厌”是“讨厌”的意思。 C.《望洞庭》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的白居易。

六年级科学第一单元检测题

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机械和工具测试题 一、填一填(每空0.5分,共30分) 1、同学们,学过我们常用的简单机械你记住了吗?请写出几样来。 ①、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 2、请说说以下工具可以完成什么工作 ①、剪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开瓶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螺丝刀____________________ ④、钉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切割刀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镊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像旗杆顶部的轮子一样,固定在支架上不随重物移动的轮子叫做___________,它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可以随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做___________,它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滑轮组是___________和组合起来的装置,既可以___________,又可以___________。滑轮组用两段绳子提起重物,所用的力就是物体重量的___________,用四段绳子提起重物所用的力就是物体重量的___________。 4、像人行天桥的斜坡一样,可以省力的简单机械叫___________。将长度20厘米的木板搭在高10厘米的木块上,这也是一个能省力的机械,像这样的机械还多,例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等。 5、___________指的是利用力学原理组成的各种装置。___________又被人们习惯地称为工具。 6、在一根棍子下面放一个支撑的物体,就可以用它撬起重物了。人们把这样的棍子叫___________。像撬棍这样的简单机械叫做___________。像水龙头这样,轮子和轴固定在一起,可以转动的机械,叫做___________。 7、小臂骨像是一根___________,一端是肘关节处,是___________;另一端与手部连接,是___________;上臂正面的肌肉叫做肱二头肌,它有一端连着小臂骨,这点就是___________。 8、像开瓶器那样能绕着一个固定支点将物体撬起的简单机械叫做______。杠杆上用力的点叫做_________;承受重物的点叫做_________;起支撑作用的点叫做_________。杠杆省力与否与杠杆的三个点的位置有关,当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重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是______________;当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重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是_______________。 9、像螺丝刀那样,由较大的“轮”和较小的“轴”组合起来的简单机械叫做_________,我们生活当中很多地方都应用了轮轴的原理,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要打开啤酒盖你用______、拔掉墙上的钉子你用______,拧下螺丝钉你用______。利用螺丝刀起出螺丝,是应用______原理,其中刀柄相当于______,刀杆相当于______。 11.将重物提上斜坡,如果斜坡的高度不变,斜面越长越______。“S”形的盘山公路_________(延长、缩短)了路程,而_________(增长、减小)了坡度。 12、自行车是依靠__________前进的,人脚蹬的力是通过链条传到车轮上去的。链条与两个齿轮啮合,起到_________的作用。当大齿轮带动小齿轮转动时,小齿轮转动比大齿轮___________;当小齿轮带动大齿轮转动时,大齿轮转动比小齿轮___________。自行车上应用了许许多多的简单机械原理,如龙头、踏脚板与齿轮、大齿轮与小齿轮运用了___________的原理,刹车运用了_________的原理。 二、选一选(每选1分共30分) 1、在工作中,能使我们省力或方便的装置叫做()。螺丝刀、钉锤、剪子这些机械构造简单,又叫()。 A、机械 B、复杂机械 C、简单机械 D、工具 2、起瓶盖的开瓶器属于()。 A、滑轮 B、杠杆 C、斜面 D、轮轴 3、轴粗细相同时,轮越大越()。A、费力 B、省力 C、不费力也不省力 D、前面三个答案都不对 4、在任何情况下都省力的机械是()。A、轮轴 B、杠杆 C、定滑轮 D、动滑轮 5、用剪刀剪东西时,被剪的东西放在()最省力? A、剪刀尖部 B、剪刀中部 C、剪刀根部 6、下列与自来水龙头属于同一类机械的是()。A、盘山公路 B、方向盘 C、螺丝钉 D、镊子 7、下面哪个工具应用了斜面原理()?A、镊子 B、钓鱼竿 C、门把手 D、斧子 8、下列不省力的滑轮是()。 A、定滑轮 B、动滑轮 C、滑轮组 9、当轴带动轮工作时()。 A、省力 B、费力 C、既不省力,也不费力 10、有时候我们要用不省力的杠杆,是为了()。 A、爱护机械 B、省距离 C、锻炼身体 11、杠杆上有三个重要的位置:支撑着杠杆,使杠杆能围绕着转动的位置叫();在杠杆上用力的位置叫();杠杆克服阻力的位置叫()。 A、中心点 B、支点 C、用力点 D、阻力点 12、用力点距支点远,阻力点距支点近,这种杠杆是();用力点距支点近,阻力点距支点远,这种杠杆是();用力点距支点的距离等于阻力点距支点的距离,这种杠杆是()。 A、不省力也不费力的杠杆 B、有时省力有时费力的杠杆 C、省力杠杆 D、费力杠杆 13、像旗杆顶部的滑轮那样,固定在一个位置转动而不移动的滑轮叫做();像塔吊的吊钩上可以随着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做()。 A、滑轮组 B、动滑轮 C、定滑轮 D、滑轮组合 14、在两千多年前的古希腊,有一位科学家叫()。他发现了杠杆和滑轮的使用原理和浮力定律,在数学方面也有很多研究成就。他不仅是一位大科学家,而且是一位卓越的工程师,他发明的许多机械装置,如滑车、螺旋抽水机等,用于当时的农业生产。 A、牛顿 B、爱迪生 C、亚里士多德 D、阿基米德 15、大约到了一千五百年前,人们发明了(),它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以直接从秤星上(刻度)读出物品的重量,至今仍在使用。 A、提系杆秤 B、不等臂秤 C、等臂杠杆秤 D、指针式弹簧秤 16、螺丝钉上的螺纹利用了()的原理。 A.轮轴 B.斜面 C.滑轮 17、通过对杠杆尺的研究,我们知道杠杆分为省力杠杆、等力杠杆和费力杠杆,以下工具属于省力杠杆的有(),属于费力杠杆的有(),属于等力杠杆的有()。 A、跷跷板 B、镊子 C、钉锤 D、方向盘 18、自行车上的螺丝与丝帽是()。A、省力杠杆 B、不省力杠杆 C、轮轴 D、斜面19、用镊子夹东西() A.省力 B.费力 C.既不省力又不费力 A B 20、如右图,用测力计分别沿A、B个面拉动同一物体至相同高度 (A、B两个面的光滑程度等情况一样),测力计的读数将()。 A、一样大 B、在A面拉动时读数大 C、在B面拉动时读数要大 21、同样粗细的螺丝钉,螺纹越密,拧起来就越()。 A、费力 B、省力 C、既不费力也不省力 22、如右图,用扳手旋动同样的螺丝帽,选用()更省力些。 A、A扳手 B、B扳手 C、C扳手 23、如右图,用同样的剪刀剪纸,用()种剪法更省力? A、A方法 B、B方法 C、A和B方法一样 24、如右图,下列哪种情况能平衡()。 三、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等都是机械。 A、杠杆 B、滑轮 C、斜面 D、平面 2、杠杆可以分为()。 A、省力杠杆 B、费力杠杆 C、不省力也不费力杠杆 D、有时省力有时费力杠杆 3、自行车运用了()等简单机械的原理,是应用广泛的交通工具。A、平面 B、轮轴 C、斜面 D、杠杆4.以下哪种工具应用杠杆工作原理?() A.钓鱼杆 B.方向盘 C.旱冰鞋 5、自行车上综合利用了()等机械原理。 A、斜面 B、轮轴 C、杠杆 D、滑轮 四、判一判(每小题1分,共34分) 1、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不相同。() 2、人们使用定滑轮是为了省力。() 3、在轮轴的轮上用力能够省力,轮越小越省力。() 4、杠杆的支点一定要在重点和力点之间。() 5、杠杆是一种简单的机械,它能帮助我们工作。() 6、自行车把应用了轮轴的原理。() 7、动物身上的有些器官和结构可以省力。() 8、杆秤不是杠杆类工具。() 9、在任何情况下“小个子战胜大力士”是不可能的。() 10、汽车的方向盘是一种轮轴。() 11、用斧头劈木柴是应用了斜面原理。() 12、使用斜面既省力又省时间。() 13、再复杂的机械也是由简单的机械组成的。() 14、螺丝钉的纹路也是一种斜面。() 15、压水井的压杆、跷跷板不是杠杆。() 16、我国人民很早就开始使用杆秤了。()17、把一楼的楼梯做成两折是为了省力。() 18、螺丝刀的刀柄粗是省力的主要原因。()19、在轴上用力比在轮上用力要省力。( ) 20、自行车的主要传动方式是皮带传动。() 21、我们使用杠杆时,不论支撑点在什么位置,都能省力。() 22、自行车的链条与两个齿轮啮合,起到传递动力而使自行车运动的作用。() 23、有一些很费力、很难做的事情,如果我们使用了工具就可以省力、方便地完成了。() 24、杠杆尺上有支点,左右两边都有到支点距离的标记,是我们研究杠杆作用的好工具。() 25、升国旗时,我们向下拉绳子,挂国旗的那部分绳子也向下运动。() 26、毛毛指着一根木棍说“这就是一种简单机械——杠杆”。() 27、起重机钓钩上的滑轮,它能够随着重物上下移动,所以它就是一个动滑轮。() 28、为了让汽车开上去省力一点,摩星山的盘山公路是一种斜面。() 29.有的杠杆能省力,有的杠杆不省力,有的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 30.如果自行车前面的链盘加大,骑起来就会更加省力。() 31、杠杆工作时,力点离开支点远,重点离开支点近,就能省力。() 32、轮轴的轮越大,轴越小,用轮带动轴转动就能越省力。() 33、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用途,不同的工具有相同的科学道理。() 34、摩托车是简单、方便、环保的交通工具,很多人都喜欢使用它。() 五、连线题(共26分) 1、将下面常用的工具与应用的原理用线连起来 2、将下面常用的工具与所起的作用用线连起来 汽车方向盘轮轴开瓶器 辘轳镊子省力 盘山公路斜面螺丝刀 螺丝钉钳子既不省力省距离 钉锤杠杆筷子 剪刀铁锨省距离 塔吊滑轮钓鱼竿 3、请把下面物品和应用的简单机械原理用线连起来。 汽车方向盘斜面螺丝刀 斧子省力杠杆盘山公路 螺丝钉费力杠杆起重机 脚踏板轮轴扳手 开瓶器定滑轮老虎钳 筷子滑轮组镊子 A B A B C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基础知识检测题

第一单元基础知识检测 一、看拼音写词语 róng huà yuān yāng lú wěi fā yá chūi fú( ) ( ) ( ) ( ) ( ) xián sǎn chóng gāo wū hēi xiān xì gǎn jí( ) ( ) ( ) ( ) ( ) jù lǒng sǎ luò fàn zhōu zī shì lián peng ( ) ( ) ( ) ( ) ( ) huā bàn kùn juàn lǜo guò súi fēng wǔ dǎo ( ) ( ) ( ) ( ) ( ) huó pō píng tiān pò liè piāo dòng fǎng fú( ) ( ) ( ) ( )()zhān mǎn xī líu hú miàn dào tián hé tún ( ) ( ) ( ) ( ) ( ) bǎo zhàng qīng xiāng běn lǐng huā gū duǒ()()()( ) 二、在正确的读音上打√ 崇高(chóng cóng)融化(yóng róng) 河豚(zhuó tún)芦苇(lú hù) 广泛(fàn fá)沾湿(zān zhān) 散文(sǎn sàn)纤细(qiān xiān) 姿态(zī zhī)气势(shì sì)

随意(shúi súi )丝绸(chóu cóu) 薄膜(mé mó)翩翩起舞(biǎn piān)三、给多音字注音并组词 散 四、辨字组词 融( ) 燕()惠()崇()隔()蒸()裹()宗()芽()短()梅()芦()牙()知()海()卢()泛()减()拂()聚()乏()喊()佛()骤()

第一单元检测试卷作文参考范文

第一单元检测试卷作文参考范文 学生错误集中重点讲解: 1、中文名字用英文表达:用汉语拼音,注意姓氏的首字母和名的首字母要大写!姓氏和名字 要分开如:Liu Ying, 姓:Liu 名:Ying 2、people意思作为人们时,单复数同形:也就是单数是people,复数也是people. 不要加s. 3、要表达非常喜欢什么:like/love sth very much. very much表示程度,放句尾。如:I love my grandparents very much. 不要按汉语的顺序去摆放单词! 4、帮助某人做某事情: help sb to do sth I often help them (to) do housework. (to)可以省去 help sb with sth I often help them with housework.(家务活housework是不可数名词)5、在周六上午:on Saturday morning (用介词on) 在具体某天前 要表达每周六上午:every Saturday morning (不要加介词) every构成的表示时间的短语一般不加介词, 如:every day, every week... 很多学生隔一段时间就忘了,这个错误已经很顽固了! 用在in the morning 、in the afternoon 、in the evening .是泛指,没有说是哪天的上 涉及到具体某一天,要用on 如:on Sunday;on Sunday morning ;on October 19th on New Year's Day;on rainy morning; on the morning of October 19th 6、free是形容词,我有空I am free. He is free. We are free. 有些学生把汉语的有非要翻译出来!(不要用have)

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测试题答案

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测试题答案 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测试题 姓名:班别分数 一、填空 1、早在一千多年前,人们就已经发明了(放大镜),而(显微镜)的发明是 人类认识世界的一大飞跃,把人类带入一个崭新的微观世界。 2、放大镜也叫(凸透镜)镜,镜片的特点是(透明) ,中间(厚)、边缘(薄 ),具有(放大)的作用。倍数大的放大镜,看到的图像(大),看到的范围(小);倍数小的放大镜,看到的图像(小),看到的范围(大)。 3、计算机和电视屏幕的图像在放大镜下是由((红)(蓝)(绿))组成的。 4、列文虎克制作出来当时最精良的显微镜,放大倍数是(300)倍,今天的电子显微镜已经可以把物体放大到(200W)倍。 5、我们把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物质,称为(晶体),比如身边的物质中有食 盐、白糖、(碱)等。 6、大量的研究事实说明生命体是由(细胞)组成的。我们利用显微镜观察到 的洋葱表皮上的一个个如房间似的结构,是洋葱的(细胞)。第一个发现和提 出这个名称的人是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 7、把两个凸透镜组合起来可以把物体的图像(放得更大)。 8、随着观察(工具)的不断发展,现在人类在探索微小世界方面已经取得了丰 硕的成果。 9、通过观察可知,蝴蝶翅膀上布满的彩色小鳞片其实是(扁平的细毛)。蟋蟀的 耳朵长在(足)的内侧。苍蝇的眼睛是(复)眼,由很多(小眼睛)组成。苍蝇能停在玻璃上不滑落,这主要与它的(脚)的构造有关。昆虫头上的(触角)就是它的“鼻子”。 10、用显微镜观察蚕豆叶表皮细胞上有许多(气孔),那是植物进行蒸腾和光合 作用的重要器官。

二、判断 1、草蛉是蚜虫的天敌。( V ) 2、自然界中所有的固体都是晶体,晶体只有在显微镜下才能看到。( X ) 3、圆柱形和球形的器皿装水后也有放大功能。………………………… ( X ) 4、在放大镜发明之前,人们只能依靠感觉器官来观察世界。………………( V ) 5、把整个洋葱放在显微镜下,我们可以直接观察到它的精细结构。…( X ) 6、鱼缸里的水变绿是因为其中有绿藻的缘故。……………………………( V ) 7、微生物对人类只有危害,没有好处。……………………………………( X ) 8、人的最高视力也只能看清楚1/5毫米的微小物体。……………………( V ) 9、我们一般可以采用降低温度、减少水分的方法来制作晶体。…………( V ) 10、蝴蝶的翅膀上的彩色小鳞片其实是扁平的细毛。………………( V) 11、我们喝的桶装矿泉水,是经过净化处理的,里面没有微生物。……( X ) 12、碱面是粉末状的,它不属于晶体物质。……………………………… ( X ) 13、在显微镜未发明前,人们只能依靠眼睛观察。………………………( X ) 14、自然界中所有的固体物体都是晶体。………………………………( X ) 15、花岗岩中的矿物晶体主要有长石、云母、石英等。…………………( V ) 16、微生物是生物,也由细胞组成。……………………………………( V ) 1 17、载玻片移动的方向与从目镜里看到的物体图像移动方向是一致的。( X) 18、矿泉水是经过净化处理的,里面没有微生物。( X ) 19、只要把物体放在显微镜下就可以观察。( X ) 20、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同它的面积大小有关。( X ) 21、细胞是生物生命活动的最基本单位,生物都由细胞组成。( V ) 三、选择 1、放大镜的放大倍数越大,它的视野(B)。A越大B越小C不变 2、世界上最早的显微镜是(A)制成的,可以放大近300倍。 A列文虎克B巴斯德C罗伯特.胡克

第一单元基础知识复习检测(附答案)

第一单元基础知识复习检测 1.用“√”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马蹄(dì tí)羞涩(sè shè)点缀(zuì zhuì)衣裳(shang sh àng) 单薄(bó báo) 衣襟(jīn jìn)笨拙(zhuō zhuó)孕育(rùn yùn)2.看拼音,写词语。 lǜ tǎn róu měi cǎi hóng dòu fu shāo wēi ()()()()() yōu yǎ wǔ mèi huā bāo chóu yuàn míng chán ()()()()()3.选字组词。 【陈阵】()雨()列()旧()风 【稍梢】()息树()()微眉() 4.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色()流()马()驰()飘()舞 ()入()帘心()神()()芳()赏 5.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柔美—()勾勒—()惊叹—()舒服—()拘束—()羞涩—()茂盛—()分辨—()6.根据要求完成下列句子练习。 (1)有的宅院里探出半树银妆,星星般的小花缀满枝头。(仿写一个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然,岂不太平淡无味了么?(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细雨迷蒙中,着了水滴的丁香格外妩媚。(仿写一个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运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用加点词造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根据课文理解填空。 (1)《草原》的作者是现代诗人、作家_____原名________。文章主要讲了三幅图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作者在最后引用了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抒发了作者对草原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丁香结》这篇散文的作者是_______,作者以丁香结象征生活中解不开的_____。结,是__________;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我们既有赏花的_____,又有解结的_____。生命给你芬芳的丁香的同时,也给你幽怨的__________。 (3)《宿建德江》的作者是___(朝代)诗人_______。这是一首刻画_______的诗,是唐人五绝中的写景名篇。作者把_______停靠在烟雾迷蒙的江边想起了以往的事情,因而以舟泊暮宿作为自己的抒发感情的归宿,写出了作者__________。 (4)《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的作者是_______著名文学家、书法家、_____谪居杭州期间创作的组诗,字______,号__________,世称_____。 他与其父_____,其弟_____,并称为_____。 (5)《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是____代词人______贬官闲居江西时创作的一首吟咏__________的词。字_____,号_________,人称____________

第一单元测试卷参考答案

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测试卷参考答案(人教版)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30分) 一、看拼音,写汉字。(6分) wūyán chōnɡzúbàn lǚyúlabai sònɡbiān xiě (屋檐)(充足)(伴侣)(娱乐)(背诵)(编写) 二、辨别形近字,并组词(4分) 婪(贪婪)尝(尝到)忧(担忧)呕(呕吐) 焚(焚烧)偿(赔偿)扰(打扰)区(区域) 三、找出错别字画上“”,改正后写在括号里。(4分) 1、我会豪不犹预地回答:“我会选择一本书。”(毫)(豫) 2、同学们应该真惜时间,尊守纪律。(珍)(遵) 四、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6分) (倾)盆大(雨)如(醉)如(痴)(与)(与众)不同 牵(肠)挂(肚)(念)(念)不忘(囫)(囵)吞枣 五、选词填空。(4分) 鼓励激励继续陆续 1、爸爸(鼓励)我努力学习,长大了为国争光。 2、他的英勇事迹永远(激励)着我们前进。 3、同学们(陆续)来到操场上,等待文艺晚会的开始。 4、站累了,我就换条腿(继续)读书。 六、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2分) 1、“走到门口,便看见书店里仍像往日一样挤满了顾客。”这是比喻句。(╳) 2、季爷爷告诉苗苗,21世纪的青年应该中西贯通,古今贯通。(╳) 七、先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然后再写一句你从课外学来的有关读书的句子。(4分) 1、一日无书,百事荒芜。 2、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3、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4、书如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 第二部分:阅读积累与运用。(30分) 一、阅读《窃读记》选段,回答问题。(12分) 我喜欢到顾客多的书店,因为那样不会被人注意。进来看书的人虽然很多,但是像我这样常常光顾而从不购买的,恐怕没有。因此我要把自己隐藏起来。有时我会贴在一个大人的身边,仿佛我是他的小妹妹或小女儿。 最令人开心的是下雨天,越是倾盆大雨我越高兴,因为那时我便有充足的理由在书店待下去。就像在屋檐下躲雨,你总不好意思赶我走吧?我有时还要装着皱起眉头,不时望着街心,好像说:“这雨,害得我回不去了。”其实,我的心里却高兴地喊着:“大些!再大些!” …… 我低着头走出书店,脚站得有些麻木,我却浑身轻松。这时,我总会想起国文老师鼓励我们的话:“记住,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 1、在文中找出下列词的近义词。(2分) 躲藏(隐藏)光临(光顾)勉励(鼓励)充分(充足) 2、这片段主要写了我是如何窃读的。(2分) 3、用“~~”画出表达“我”复杂心情的句子。从这句话我体会到。(3分) 作者在下雨天窃读的时候,感到非常高兴,因为她就有充足的理由呆下去。 4、联系课文和生活实际,写写你对“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这句话的理解。(3分) “读书长大”是指身体的物质需求,“读书长大”是指精神的成长,心灵的成长。粮食哺育身体,书籍哺育灵魂。一个知识与智慧不断成长的人,才是真正健康的人。 5、读文后,你一定能写出一些关于读书、学习的成语或名言吧。(2分) 成语:废寝忘食 读书名言: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测试题答案

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测试题 姓名:班别分数 一、填空 1、早在一千多年前,人们就已经发明了(放大镜),而(显微镜)的发明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大飞跃,把人类带入一个崭新的微观世界。 2、放大镜也叫(凸透镜)镜,镜片的特点是(透明) ,中间(厚)、边缘(薄 ),具有(放大)的作用。倍数大的放大镜,看到的图像(大),看到的范围(小);倍数小的放大镜,看到的图像(小),看到的范围(大)。 3、计算机和电视屏幕的图像在放大镜下是由((红)(蓝)(绿))组成的。 4、列文虎克制作出来当时最精良的显微镜,放大倍数是(300)倍,今天的电子显微镜已经可以把物体放大到(200W)倍。 5、我们把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物质,称为(晶体),比如身边的物质中有食盐、白糖、(碱)等。 6、大量的研究事实说明生命体是由(细胞)组成的。我们利用显微镜观察到的洋葱表皮上的一个个如房间似的结构,是洋葱的(细胞)。第一个发现和提出这个名称的人是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 7、把两个凸透镜组合起来可以把物体的图像(放得更大)。 8、随着观察(工具)的不断发展,现在人类在探索微小世界方面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9、通过观察可知,蝴蝶翅膀上布满的彩色小鳞片其实是(扁平的细毛)。蟋蟀的耳朵长在(足)的内侧。苍蝇的眼睛是(复)眼,由很多(小眼睛)组成。苍蝇能停在玻璃上不滑落,这主要与它的(脚)的构造有关。昆虫头上的(触角)就是它的“鼻子”。 10、用显微镜观察蚕豆叶表皮细胞上有许多(气孔),那是植物进行蒸腾和光合作用的重要器官。 二、判断 1、草蛉是蚜虫的天敌。( V ) 2、自然界中所有的固体都是晶体,晶体只有在显微镜下才能看到。( X ) 3、圆柱形和球形的器皿装水后也有放大功能。…………………………( X) 4、在放大镜发明之前,人们只能依靠感觉器官来观察世界。………………( V) 5、把整个洋葱放在显微镜下,我们可以直接观察到它的精细结构。…( X) 6、鱼缸里的水变绿是因为其中有绿藻的缘故。……………………………( V) 7、微生物对人类只有危害,没有好处。……………………………………( X) 8、人的最高视力也只能看清楚1/5毫米的微小物体。……………………( V) 9、我们一般可以采用降低温度、减少水分的方法来制作晶体。…………( V) 10、蝴蝶的翅膀上的彩色小鳞片其实是扁平的细毛。………………( V) 11、我们喝的桶装矿泉水,是经过净化处理的,里面没有微生物。……( X) 12、碱面是粉末状的,它不属于晶体物质。………………………………( X) 13、在显微镜未发明前,人们只能依靠眼睛观察。………………………( X) 14、自然界中所有的固体物体都是晶体。………………………………( X) 15、花岗岩中的矿物晶体主要有长石、云母、石英等。…………………( V) 16、微生物是生物,也由细胞组成。……………………………………( V)

第一单元知识和能力检测试题

第一单元知识和能力检测试题 班级:姓名:满分:100分得分: 一、语言运用(20分) 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2分)( ) A.环绕(rǎo) 悠闲(yiōu) B.锐不可当(ruǐ) 舀水(yǎo) C.横渡(hènɡ) 溃退(kuì) D.鞠躬(jū) 奇迹(jì) 2.选出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 ) A.制栽赃物 B.富丽唐皇拂晓 C.丝绒精彩 D.尖利鬼鬼崇崇 3.下列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 B.王东张皇失措地跑到学校,累得上气不接下气。 C.她已经精疲力竭,坐在那里休息了好长时间。 D.这是一件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作品。 4.选出比喻手法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 A.鲜嫩的芦花像一片展开的紫色的丝绒。 B.母亲眺望的目光是一根无形的线,牵扯着远方游子的心。 C.同学们的学习劲头像决了堤的洪水,一泻千里,势不可挡。 D.每一朵盛开的花像一个个张满了的小小的帆。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 A.在人民解放军伟大的胜利的进攻下,南阳守敌弃城南逃。 B.欢迎志愿军凯旋归来。 C.不知不觉就走了十里左右的距离。 D.那就是我带走的沉重记忆。但这是个美丽的记忆。 6.判断正误。对的打“√”,错的打“×”(2分) (1)导语是新闻开头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话,它扼要地揭示新闻的核心内容;主体是新闻的躯干,是对导语内容的进一步扩展和阐释;背景指的是新闻发生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背景必须独立成段。( ) (2)《芦花荡》的作者是孙犁,他所叙述的干瘦的老头子勇敢作战的故事发生在解放战争时期的白洋淀。( ) (3)《蜡烛》写的是一位南斯拉夫母亲将珍藏了45年的两支结婚花烛,点在一位苏联红军士兵的坟头上的故事。展现了反法西斯阵营的军民用血肉凝成的情谊。( ) (4)雨果是英国作家,他愤怒地谴责了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的罪行,表达了对被侵略、被掠夺者的巨大同情。( ) 7.白崇禧经常说:“不怕共产党凶,就怕共产党生根。”他是怕对了。我们在所有江淮河汉区域,不仅是树木,而且是森林了。不仅生了根,而且枝叶茂盛了。 (1)这段话用了什么修辞手法?(1分) (2)联系上下文的语境,解释这段话的含义。(2分) 8.根据句意,将下列句子补充完整。(2分) 战争,有正义和非正义之分。美国侵入伊拉克,杀害伊拉克人民,是非正义的战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年级上科学第一单元检测及答案

试题卷 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请将正确选项写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上。每小题2分,共40分) 1.小明同学跨入初中学习时,发现这个学年开设了新的《科学》课,小明很喜欢。要进入科学世界,下列做法和认识中,不正确的是 ( ▲ ) A.从探究身边的问题着手,多做小实验 B. 学习前人积累的科学知识和研究方法 C.要留心观察自然现象,认真思考 D.书本上的知识肯定是正确的,要经常背诵 2.下列有关单位的换算,正确的是(▲) ? A.0.5cm=0.5cm×10mm=50mm B.1.8米=1.8×1000=1800毫米 C.12分米3=12分米3×1000=12000厘米3 D.0.556升=0.556×1000毫升=556毫升 3.当老师把温度计拿到你手中的时候,最不需要关心的是(▲) A. 它的量程 B. 它的长度 C. 它的单位 D. 它的最小刻度 4.下列关于实验室安全守则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灭火器、急救箱等应急情况处理器材所在的位置,应牢记在心 * B. 没有老师的指令,不得试嗅或直接接触任何化学试剂 C. 如果被化学试剂灼伤,应用缓缓的流水冲洗1分钟以上 D. 实验结束后,应将固体垃圾、有害有毒溶剂直接倒入水槽,并用水冲走 5.一只略有凹陷的乒乓球,放在一杯热水中可以使它恢复原形。对此现象的解释合理的是(▲) A.乒乓球材料具有记忆性,在热水中恢复球形 B.热水使乒乓球内的气体膨胀,内部压力增大

C.热水的水压使乒乓球恢复球形 D.热水的高温使乒乓球材料软化,易恢复球形 — 6.下列说法中,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A.正常人的体温约为39.2℃ B.小明的课桌高约为80dm C.一个教室内空气体积约为200m3 D.正常人每分钟呼吸75次 7.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8.人类认 识自然需 要借助于 一些仪器, 自从扫描 隧道显微 镜发明后,世界上就诞生了一门以0.1至100纳米这样的单位为研究对象的前沿科学,这就是纳米技术。这里所说的“纳米”是 ( ▲ ) A. 长度单位 B. 体积单位 C. 时间单位 D. 温度单位 9. 下表所列出的是某同学探究蚂蚁食性的过程,其中属于科学探究过程中“建立假设和猜想”步骤的是(▲) … 步骤1 发现一群蚂蚁正在往洞里搬运食物,心想蚂蚁爱吃哪些食物呢 步骤2 根据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推测蚂蚁喜欢吃甜食 步骤3 在一个培养皿的两端分别放上少许盐和少许糖,放进蚂蚁进行探究 步骤4 通过几次重复实验,得出蚂蚁爱吃甜的食物 A. 步骤1 B. 步骤2 C. 步骤3 D. 步骤4 ( 10. 用量筒测量液体的体积时,小明先采用俯视读数,读出液体的体积为35ml,然后倒出部分液体后,采用仰视读数,读出液体的体积为20ml,则他倒出的液体体积(▲) A. 大于15ml B. 小于15ml C. 等于15ml D. 都有可能

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2018年春季学期3月份语文检测

满分:100分时间:150分钟 分)积累运用(20一、 分)、阅读下列这段话,给汉字加上拼音,给拼音补上汉字。(41f )的毛白

杨,伸着绿如好一派生机àng然的蓬莱仙境啊!这里有身材秀颀(.)龙般的枝丫向你(翠的叶子向你致意;有躯干枯jí的古松,展着如虬ěī.)朵向你欢呼,让人不能(án斗艳的奇花异草,挥着花骨问好;这里有争y.zh ǜ立流连!不2下列每组词语中都有一个错别字,请用横线标出并将正确字写在横线上(2 分)不言而喻振耳欲聋 A、坦荡如砥争姸斗艳刻骨铭心忍俊不禁 B、一泄千里纵横决荡 因地治宜不折不扣 C、贯穿始终潜滋暗长 藏污纳垢一如即往略胜一筹D、盘虬卧龙 8分)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淮南秋雨夜,。(《闻雁》)1 ),泥香带落花。(《迎燕》)2)石榴有梅树的枝干,有杨柳的叶片,而不,而不,这风度实兼备了梅柳之3 长,而舍去了梅柳之短。(《石榴》))、《池鹤》中的“?。”一句表现出诗人对仕宦生活的厌倦和无奈。4)“鹤立鸡群”和《池鹤》中的“,。”一句都是写鹤的品格与仪表在一群鸡5 里头显得很突出。 2分)。、选出说法有错的一项()(4、《紫藤萝瀑布》和《海燕》都是状物抒情的散文,都表达了作者积极向A 上的健康情怀。、《紫藤萝瀑布》是一篇构思精巧、情景交融又富有哲理的散文,题目中B“瀑布”一词,用象征手法既状写出紫藤萝盛开的壮观,又暗示生命长河的伟大。、《马说》是一篇议论文,借伯乐和千里马为喻,对在位者不能识别人C 才,反而摧残人才、埋没人才表达了强烈的愤懑之情。、茅盾的《白杨礼赞》和高尔基的《海燕》都运用了象征手法。D、请你仿照下面示例,从“棉花、帆、钉子、谷穗、牡丹、梅花、菊花、竹5 2子”等选项中任选两个,各写一句含有生活哲理的格言。(分)1 / 9 示例①根:蓬勃向上的生命,以及默默无闻的奉献,全部属于大地母亲;如果离开大地的怀抱,一切的成就,都会成为泡影。 示例②藕:无论是生活在水中,还是生活在淤泥里,都能够保持一个纯洁的灵魂。 格言①: 格言②: 6、下面是某同学写的一个作文的片断,仔细阅读后,对不通的地方、有废话的地方、有语病和错别字包括标点使用不当的地方加以修改。(2分) 早晨我们不得又被闹钟叫醒,狼吞虎咽地吃完早饭,然后冒着危险在马路上与汽车出生入死;由于上午的学习惯性和未完成的课堂作业,我们一边吃饭一边还在大话学习,讨论学习生活;傍晚回到家,吃完晚饭,又开始做家庭作业,一直做到两眼惺松而入睡。 二、阅读理解。(36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2题。(18分) 甲 马说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