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口语交际.习作二》ppt课件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小学语文第二单元全套课件(含口语交际、习作、语文园地)

在孤岛上有一只狗在身边,应该说是一个很好的伴儿。 鲁滨逊这样说,是他极度寂寞的表现。人是需要交流的, 这种想法太强烈以后,就希望身边的狗能开口说话,这也 反映出鲁滨逊的孤寂和无奈。
围绕“没有工具,干Βιβλιοθήκη 么都困难重重”作者写了 哪些内容?
作者写了做小小的木栅栏用了差不多一年的事。 搬运、砍削、打桩都极其困难。
草”的小岛,预示着什么?
这句话描写了无名荒岛上无人居住、 到处是乱石野草,预示着鲁滨逊将要面 临严酷的生存挑战。
鲁滨逊选择居住地的条件:水源、 树荫、防野兽。 鲁滨逊走遍荒岛,在山坡上选择了一块有水源、有树荫、又可以 防野兽的地方,用木头和船帆搭起一座简陋的帐篷。那儿可以看到海 面,他希望瞧见过往的船只,以便请求救援。
贷方 贷
结构:上下 音序:D 部首:贝
组词:贷款 责无旁贷
造句:爸爸通过贷方银行,终于 缓解了公司的资金困难。
书写指导:代字扁宽、亻撇长 竖要短、弋字横上提、斜钩稍 平,贝字要窄、点要有力。
我会写
tī
剔出来 剔
结构:左右 音序:T 部首:刂
组词:剔除 挑挑剔剔
造句:老师把习题不会做的同学 剔出来,进行细致辅导。
我现在处在一个令人忧伤的、没有言语交流的生活场景中, 也许这种生活在世界上是前所未闻的。但我必须接受这种生活, 并且一天天过下去。
怎样理解这句话?
这句话正是鲁滨逊孤岛生活的写照。他所要过的生活是人们从未听 说过,他的心情是忧郁和寂寞的。一人置身于孤岛,可以说鲁滨逊面对 的困难除了吃穿住的窘迫外,还有孤寂和绝望。如何战胜心灵上的忧郁 和失望,是他在岛上住下去的关键。采用第一人称来叙述,写的都是 “我”的眼中事,心中事,充分展现了“我”的内心世界,更具真实感。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小学语文第二单元全套课件PPT(含习作、口语交际及语文园地)

造句:“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句名 言告诉我们民心所向太重要了。
书写指导:整体紧凑,西 字要扁、里边是两竖,彳 下撇要长,复字的日扁窄、 捺要长。
我会写
shāo
稍稍 稍
结构:左右 音序:S 部首:禾
组词:稍等 稍纵即逝
造句:妈妈给我买的这件毛衣稍 稍有点大。
书写指导:“禾”要窄,首 撇短平,横稍向上拉,“肖” 中竖要长,左点右撇要小, 稍外展。
我会写
qī
凄凉 凄
结构:左右 音序:Q 部首:冫
组词:凄清 凄风苦雨
造句:老奶奶由于失去了独生儿 子,晚年过得很是凄凉。
书写指导:妻字扁框内有一长 横右边出头,女字扁宽、首笔 撇短点要长、一横最长。
我会写
mò
寂寞 寞
结构:上下 音序:M 部首:宀
组词:落寞 不甘寂寞
造句:周末,小明耐不住寂寞, 偷偷地跑出去玩。
讨论交流:
课堂小结 初读课文后,你感受到了什么?
读完这篇课文,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鲁 滨逊不畏艰险、乐观向上的精神。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2.了解鲁滨逊克服的困难,分析鲁滨逊的人物形象。(重点) 3.学习鲁滨逊面对困难积极的生活态度。 (难点)
想一想:鲁滨逊在荒岛上遇到了哪些困难?他是怎 么解决的?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小学语文
第二单元课件 含课文、习作、口语交际及语文园地课件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小学语文 第5课 鲁滨逊漂流记
读尤每
它其个
。
是 男
成 长
孩中
——
子的
都青
卢
应少
梭
该年
读,
《鲁滨孙飘流记》被誉为英国史上的第一部小说。今 天让我们走进课文去了解这本书。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优秀课件(含习作 口语交际 语文园地)

用刀子刻杆留痕记录时间
5 鲁滨逊漂流记(节选)
点我
仔5 鲁细滨逊漂观流记察(节这选)个人物,他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衣衫褴褛
身体强健
置身荒岛
坚毅乐观
5 鲁滨逊漂流记(节选)
他就是《鲁滨逊漂流记》中的主人公。我们就 和作家笛福一起,走进荒岛,去认识一下这位独自 置身荒岛生活28年的鲁滨逊。
部5 鲁编滨·逊人漂流教记版(节六选年) 级 语 文 下 册
什么是第一人称?运用第一人称有什么好处? 第一人称 叙述人以作品中人物的身份出现, 以“我”自称。 好处 情境更为真切,缩小了作者与读者的 距离,读来兴味盎然。
5 鲁滨逊漂流记(节选)
默读精彩片段,小组交流:鲁滨逊 遇到了哪些困难?他是怎样克服的?
(课后第二题)
5 鲁滨逊漂流记(节选)
缺乏纸笔,没法估算日子
5 鲁滨逊漂流记(节选)
互动课堂
回忆梗概,尝试用小标题梳理出鲁滨 逊流落荒岛后的事情,小组交流。
流落荒岛→(搭盖住所)→(驯养野羊 )→(播种粮食) →(救星期五)→( 夺船回国 )
(课后第一题)
5 鲁滨逊漂流记(节选)
浏览精彩片段,对照梗概,你能判 断出精彩片段在小说的哪个部分吗?
流落荒岛
5 鲁滨逊漂流记(节选)
5 鲁滨逊漂流记(节选)
勇气
接受现实
活下去的理由
鲁滨逊的这种做法对我们每个人都有用。 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当我们遇上不利环境 的时候,就要像他一样,直面现实,在绝望 中寻找希望,增强跟困难作斗争的信心。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2单元口语交际、习作、语文园地二PPT课件

在阅读时,我们可以在页面的空白 处随时写下自己的感悟。
看到特别喜欢的段落,可以摘抄在 笔记本中,并把页码标注下来。
如果遇到人物关系比较复杂的情 况,可以画一个人物图谱,以便在后 面的阅读中随时查阅。
读完整本书以后,还可以写下全书的 结构,以及作者在书中想要表达的一 些想法。
好书推荐
《爱丽丝漫游奇境记》
习作 写作品梗概
第1课时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下)
学习目标
1.认真阅读,把握原文的内容。(重点) 2.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学会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难点)
学校征集最受欢迎的少儿读物,要求高年级每个同学推荐一本最喜爱的书。
班里每周请一位同学简要介绍一本书。
你的好伙伴看到你最近读一本书很入迷,很想知道你读的这 本书讲了什么。
海伦·凯勒说:一本书就是一艘船,带领我们从狭隘 的地方,驶向生活的广阔无限的海洋。
阅读往往能唤起读者独特的感受,一千个读者, 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让我们一起来开展班级读书会, 围绕一本书交流读书心得,分享读书的收获吧!
今天我们就来同读一本书——《鲁滨逊漂流记》
可以围绕以下几个话题展开小组讨论:
好书推荐
高尔基的《童年》
作品简介
《童年》讲述了阿廖沙(高尔基的乳名)三岁到 十岁这一时期的童年生活,生动地再现了19世纪七八 十年代前苏联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写出了高尔基对 苦难的认识,对社会人生的独特见解,字里行间涌动 着一股生生不息的热望与坚强。
大家共读 同学们在课后可以互相推荐自己喜欢的小说,相互借 阅、交流。先要读懂故事内容,再体会故事中的道理。
遇到以上情况,你如何把自己读过的书介绍给同学呢? 这就需要我们对书的内容进行概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如 何写作品梗概吧!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口语交际习作二》[1]精品PPT课件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口语交际习作二》[1]精品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5b57c7cbcd126fff7050b9d.png)
• 《各具特色的民居》运用了列数字、 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等说明方法, 具有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
• 《和田的维吾尔》条理清楚、层次分 明、结构严谨、生动形象
教学目标
• 能够读懂诗歌,理解诗歌大意,并背诵 诗歌。
习作要求
“百里不通风,千里不通俗。”, 通过本组课文的学习,你对一些地 方的风俗习惯是否有了更多的了解?
你将调查了解到的民风民俗加以整 理,写成一篇习作。
你可以写:民风民俗
民风:一个民族的风土人情 民俗:一个民俗的风俗习惯
节日习俗 地方特色的服饰、饮食、民居 别致的民间工艺品 可以调查访问 可以亲身经历
成熟了。
Diet
三色饭,是苗族最具特色的食品,用山栏糯米等制成。一 般是在农历三月三节庆之时,苗寨家家户户制作。三色饭 原为五色饭,五色饭为红、黄、蓝、白、黑五色,皆用独 特的植物汁液作为天然色素拌在山栏糯米中,放在特制的 木蒸笼中蒸成。五色饭色彩鲜艳,清香可口,是开胃去火 的清凉食品。如今五色饭已改为三色饭,有红、黄、黑三
别字修改过来。 2.小组内互读互听习作的重点部分,提出习作中表达不
够清楚和不够具体的地方,并提出修改建议。 3.根据同学的建议修改、完善习作。
回 顾
·
拓 展 二
中华传统节日
春节 元宵 清明 端午 中秋 重阳
中华民风民俗
吃穿住行、礼仪、 姓氏、节日等处处都有历 史文化的积淀。
• 《北京的春节》以时间为序,有详有 略,点面结合
开富贵”。
春
节
送神扫尘备年货 农历12月23日,旧俗叫送灶神日,这天灶神上天, 向玉皇大帝禀告人间善恶。人们把灶君神位打扫干净, 置酒、糖、果、糕,焚香祭灶。希望他“上天讲好话, 下界保平安”。民间传说灶君是个大老粗,怕他讲错 话,故祭品有用糯米做成的糕点,意在把灶君的牙粘 住,不许他乱说。灶君升天后到大年初一清晨才回来。 相传灶神掌管一家之福祸,故广东的农村至今仍很重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口语交际·习作二 习作》优质课课件_4

礼乐的端午节教学内容: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习作。
学习目标:1.学习本组描写民风民俗的写作方法,抓住特点介绍本地的民风民俗。
2.学会修改并完善自己的作文。
1.学生走访礼乐的村民或者上网了解本地的民风民俗。
2.教师准备相关的图片。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回顾课文,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北京的春节》、《各具特色的民居》、《藏戏》《和田的维吾尔人》等课文。
从不同角度介绍了民风民俗,反映了中华文化的博大。
这个节课我们就来写一写自己要介绍的家乡的民风民俗。
师:现在就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听一听声音。
(老师打鼓),请你猜一猜礼乐什么节日会听到锣鼓声?生:春节会听到锣鼓声。
生:端午节会听到锣鼓声。
我觉得老师的这个锣鼓声是端午节龙舟赛的鼓声。
师:是呀,那么我们今天就来写一写礼乐的端午节。
(老师板书:礼乐的端午节)师:礼乐的端午节有什么习俗呢?生:吃粽子,赛龙舟。
老师在黑板上画一条龙。
师:在端午节那天,你最喜欢的是什么?生:吃粽子。
生:看赛龙舟。
二、出示ppt。
1.老师介绍吃粽子的习俗。
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民间有吃粽子的习惯,传说是为了纪念战国时期楚国大臣屈原的。
屈原是我国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他积极主张楚国联合齐国,抗击秦国,他的意见没有被采纳,反而被罢了官。
楚国快要灭亡时,农历五月五日这天,屈原投汨罗江自杀。
屈原投江后,楚国人民为了不让江里的鱼虾吃屈原的尸体,就往江里投好吃的食物。
每逢端午节那天,便用船载食物投到江里祭祀屈原。
2.老师介绍礼乐龙舟的历史。
礼乐龙舟是广东省的地方传统民俗活动。
一般在端午节举行。
有300多年历史,龙舟竞渡已成为礼乐人最喜爱、展开最广泛的群众性体育活动,闻名于珠江三角洲。
礼乐龙舟历史悠久,经历历史的变迁,有8条大龙舟,分别是桃果红、花蓝桡、九社、黄桡、红桡、天字号、七星、白桡。
龙舟是用坤甸木、铁钉、桐油、桐油灰造。
2007年,礼乐龙舟已被列入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礼乐龙舟竞渡,仍保留了古老的竞技模式:在全长5至8公里的赛道上来回14次,需3个多小时。
人教版(2001)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二组口语交际 习作二课件(6)

•作 家 级 要 求 : 能 将 启 示 寓 于 故 事 之中。
精品PPT
二列提纲想结构
•故乡的“采莲船”
•第一部分:开门见山,引入主题。介 绍家乡的风俗,玩“采莲船”。(略)
•第二部分;详细描写船的外貌,以及 人们见到船时的语言、动作、神态、 心理。(详)
花八门呀!壮族每当过年的时候,最爱吃的就是饺子了。饺子
用葱、肉等做馅,饺子皮薄薄的,看起来晶莹剔透,吃起来回味
无穷啊!
四五枝艾草、一两根菖蒲,插结在房前屋后、悬挂于窗
畔门旁,香气四溢。“清明插柳,端午插艾”,江南人对艾草很
有感情,每年端午节,家家户户采些艾草做“门神”,悬挂门上。
笔直挺秀、微风摇曳着的艾叶,散发出特有的清香,在端午这
精品PPT
• 只见那“船”有一人多高,表面裹着一层各 种颜色的彩纸,船篷上装饰着整齐的花篮格子,船 篷四角各挑着一只灯笼,发出红红的亮光。锥形 的篷顶上是一只小巧玲珑、活泼可爱的“玉 猪”,漂亮极了!“坐船”的是一位年轻的后生— 他其实是将船顶着。一位划船的“老艄公”手 持竹竿,面容和蔼,哼着动听的民间划船调,唱着幽 默吉祥的恭贺词。还有一位装扮成赶船的“老 婆婆”,头裹毛巾,身穿蓝布上衣,腰系红布围裙, 手拿一把大蒲扇,两手左右摆着,围着船扭秧歌步。 “艄公”边划着花纸船,一边唱着祝福歌,一边思 索着船边桌椅上用礼品摆成的“过关故事”。
•第三部分;通过玩“采莲船”的风俗, 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与感悟。(略)
精品PPT
看范文写初稿
精品PPT
•故乡的“采莲船 ”
在我的故乡,有一个风俗,每年过完 “元宵节”,总要玩玩“采莲船”。
(赛课课件)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口语交际二》 (共10张PPT)

因为本次口语交际是在习作的基础上进行的, 所以在评价的过程中,主要是讨论交流自己所描写 的民风民俗的特点,如其中哪一点最精彩。把握了 这一点,在交流中,你的发言才会做到有声有色, 重点突出。
在与同学交流的过程中,要勇于展示自己的习作 内容,展示自己所整理的民风民俗。同时也要抱着谦 虚学习的态度,认真听取其他同学的意见,及时对自 己的习作内容进行补充和完善。
在其他同学发言时,要学会倾听,尊重他人的发 言,吸取他人的优点,同时感受民俗的丰富多彩。
交际示例
羌族春节:每家每户要做各种油炸面粉小牛、小羊、 小鸡等祭品,用以祭祀祖先和天神,过年要喝咂酒,大 家围坛而坐,由最长者唱《开坛词》,然后用约二尺多 长的麦管从左至右,依次咂饮。
壮族:年三十晚上,家家的火塘上要燃起大火,终 夜不熄,叫做“迎新火”。民间习惯包粽子过春节。节 日期间还要组织丰富多彩的民族文体活动庆祝,唱“采 茶”、舞狮龙、跳打扁担舞、闹锣、打陀螺、赛球、演 地方戏等。
口语交际二
学习目标
1.交流自己搜集到的民风民俗,交流时做到内容充 实,表达流利。 2.锻炼学生的听说能力,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3.增强学生口头表达、倾听和乐于与他人交往沟通 的能力。
交际指导
本次口语交际是围绕不同民族的民风民俗展开的 。在与同学交流的时候,可以从节日习俗,富有地方 特色的服饰、饮食、民居或新颖别致的民间工艺品等 方面入手。可以是课外阅读时知道的,可以是通过调 查访问了解到的,还可以是在别的地方亲眼看到、亲 身感受到的。
•
13、生气是拿别人做错的事来惩罚自 己。202 1/5/11 2021/5/ 112021 /5/112 021/5/1 15/11/ 2021
•
14、抱最大的希望,作最大的努力。2 021年5 月11日 星期二 2021/5 /11202 1/5/112 021/5/ 1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巧构思
节日习俗
开头
节日事件
结尾
(开头:交代清楚什么节日。节日事件:是活动过程,抓
住有趣、有意义、给人教育。抓住细节让人物栩栩如生, 活灵活现。结尾:总结,抒发感情,赞美幸福生活。)
特色饮食
开头
具体特点
结尾
(开头:介绍美食名称及对他的感情,如引用诗
句会更有诗情画意。具体特点:要重点来写,具 体些它的滋味、外形、人们的赞美等。结尾:抒 发感情,赞美美食,赞美家乡)
春节前,每家每户除了准备年货,还要大扫除。为什么要大扫除呢?传说,掌管人间的灶王要在过年时, 将人间的情况上报给天庭。哪些人做过了哪些坏事,哪些人做过好事,一一报给玉帝。但是人间有那么多的人, 灶王爷哪记得住呢?于是,他灶王就将这家人所做过的坏事全写在他们房子里,用蜘蛛网和灰尘挡着,待时间 一到,灶王便会到各家各户去看看他们做的坏事,上报给天庭,让玉帝惩罚他们。有些人为了不受到惩罚,会 在过年前大扫除,后来,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这种习俗中来。因此,这个习俗便流传了下来。
巧构思
节日习俗
开头
节日事件
结尾
(开头:交代清楚什么节日。节日事件:是活动过程,抓
住有趣、有意义、给人教育。抓住细节让人物栩栩如生, 活灵活现。结尾:总结,抒发感情,赞美幸福生活。)
精彩的开头
盼啊盼啊,好容易盼到了端午节。
中国传统节日丰富多彩,有生气勃勃的春节, 秋意浓浓的中秋节……但是我最喜欢端午节, 端午节还有一个感人的故事呢!
你知道吗?
在日常生活中,一些事物的数量有时不用准确数表示, 只用一个与准确数比较接近的数。
例如,育英小学有学生613名,有时说育英小学有学生 大约600名;小明家距学校495米,有时说小明家距学 校大约500米。
这里的600就看作613的近似数,500就看作 495的近似数。
例1
同学们浇树。浇了206棵松树,浇了284棵杨树。 求这两个数的近似数。
按 空 间
特色居民
开头
空间方位
结尾
(开头:点名写什么特色建筑物,要简洁利索、开门见山。 空间方位:文章的重点,按空间顺序,抓住住事物的特点具 体描写。结尾:巧妙总结,抒发感情)
民间工艺品
开头 工艺品特点 结尾
(开头:介绍工艺品名称,说在什么情况下得到这件工艺品。 中间:用各种说明方法,介绍外形特点、结构特点、功能特 点。结尾:总结、赞美工艺品)
中秋习俗
中秋月饼
中秋赏月
民风民俗包括哪些方面
节日习俗 特色居民 民间工艺品 特色饮食
习作要求
1、可以写节日习俗、有地方特色的服装 饮食居民、可以写新颖别致的民间工艺 品
2、看到的、听到的、亲身感受到的民风 民俗
3、抓住所写民俗特点,尽量写清楚民俗 内容,把文章写具体
4、选材要新,写出真情实感
206 ≈ 200 ┇
约等号
读作:206约等于200。
想: 十位上的0不满5,把十位、个位
上的数舍去,改写成0。
≈ 约等号
谁能写出下面各数的近似数?
602 ≈600 603 6045≈09500
年初二,大家开始走亲访友,当然外婆家是必须去的。我也喜欢,因为外公外婆给的红包更大,还有舅舅、 姑姑、大伯的,多多益善!
春节是我国最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也是最受人们欢迎的节日之一。在春节,每个人都会真心地给你祝福, 真心地希望你年年岁岁健康平安,虽然天气寒风刺骨,但人人心里都温暖如春。
求近似数、四舍五入法
明天就是春节了,我非常高兴,想着能吃到 美味的饭菜,香喷喷的点心,还能得到很多压 岁钱,我越想越高兴,当晚我兴奋得一夜都没 睡,脑子里想的全是饭菜,点心、压岁钱,还 有那漂亮的新衣服,可爱的玩具……
精彩的结尾
啊,真是一个快乐的春节啊!!
啊!真是令人难忘,草原上的赛马节!现在虽 然过去很久了,但我却时时想起来。。。。。 。
今年的春节又会是什么样的呢?虽然等春节要 经过一段时间,但是还是阻隔不了我对春节的 向往,而且我还相信:只要持之以恒地等下去 ,终有一天你会等到你期待的那一天。对于春 节,我将怀着一颗满怀期待的心!
春节,一个美好的节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当读到半山老人王安石的诗 句《元日》时,我的脑海里浮现出一幕幕过春节时的情景。
春节前,家家忙着准备年货,像牛肉干、香肠、汤皮等,大都是自家制作。其中,我了解了汤皮的制作过 程:做汤皮必需把米浸泡在水里一晚上,第二天,将它和一些盐和香料等打磨成浆,舀一勺放在簸箕四边倾摇 均匀后,放在锅里蒸上2、3分钟,起锅倒放就成了一片圆形的软软可口的汤皮,这时的汤皮可以现吃,又可以 凉拌,酸的、辣的、香的、咸的,随心所欲地点着佐料。可以卷成一卷,也可以用手撕开几份。如果将将它分 成一小片一小片在烈日下曝晒,它会哂成很薄的一片硬硬的方块形,有空的晚上,妈妈将它油炸或用黑砂粒翻 炒,那时的汤皮真叫香啊!远嫁他乡的姑姑最喜欢家乡的汤皮,因为定南才有这样的特产。她说,只要想家了, 就想吃奶奶做的汤皮。
过年时,人们早早地起床,在自家门前放鞭炮,贴对联。上街补买一些遗忘的物品,并开始早早地准备丰 盛的年夜饭。孩子们吃过午饭后,早早地洗完澡,换上新衣裳,穿上新鞋子,到小伙伴们面前炫耀。大家一齐 欢笑,一块追逐打闹。
最开心的时候到了。年夜饭,一家人围坐在桌子旁,看着桌上的美味佳肴,什么都想吃,可是又觉得肚子 不饿,于是东挑西拣的,父母亲也不说什么,因为是过年,这些小节似乎都是可以原谅的。饭后,说一句“恭 喜发财,红包拿来。”压岁钱就到手了。春节晚会吸引全家人观看,边吃边看边笑,窗外已是鞭炮声不断,烟 花璀璨一片。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口语交际.习作
二》
民风民俗
元宵节
• 每年农历的正月十五日,春节刚过,迎来的就是中国的传统 节日--元宵节。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 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 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们对此加以庆祝, 也是庆贺新春的延续。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 按中国民间的传统,在这天上皓月高悬的夜晚,人们要点起 彩灯万盏,以示庆贺。出门赏月、燃灯放焰、喜猜灯谜、共 吃元宵,合家团聚、同庆佳节,其乐融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