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现场测量方案
测量专项施工方案

测量专项施工方案一、方案概述:本方案旨在对施工现场进行测量工作,以获取准确的数据信息,并为后续的施工工作提供支持和保障。
本方案包括对土地、建筑物、设备等进行测量的具体方法、步骤和注意事项。
二、施工现场测量方法:1.土地测量:采用全站仪定位和GPS定位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土地测量,以获取土地边界、地形地貌、地下管线等相关数据。
同时,进行土壤取样,以获取土地质量信息。
2.建筑物测量:利用全站仪进行建筑物的平面测量和立面测量,获取建筑物的平面图和剖面图,以确定建筑物的位置、形状和尺寸。
3.设备测量:采用激光测距仪和全站仪对设备进行测量,获取设备的位置和尺寸,并检查设备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三、测量步骤:1.土地测量步骤:(1)制定测量计划,确定测量范围和目标。
(2)进行基准点的设置,确定测量的参考坐标系。
(3)利用全站仪和GPS测量土地边界、地形地貌、地下管线等。
(4)进行土壤取样,并送样到实验室进行分析测试。
(5)编制土地测量图册,包括土地边界图、地形地貌图等。
2.建筑物测量步骤:(1)制定测量计划,确定测量的内容和范围。
(2)进行基准点的设置,确定测量的参考坐标系。
(3)利用全站仪进行建筑物的平面测量,获取建筑物的平面图。
(4)利用全站仪和测量尺进行建筑物的立面测量,获取建筑物的剖面图。
(5)编制建筑物测量图册,包括平面图、剖面图等。
3.设备测量步骤:(1)制定测量计划,确定测量的设备和要求。
(2)进行基准点的设置,确定测量的参考坐标系。
(3)利用激光测距仪和全站仪对设备进行测量,获取设备的位置和尺寸。
(4)检查设备的准确性和符合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5)编制设备测量报告,包括设备位置图和尺寸数据等。
四、注意事项:1.测量前需要详细了解工程设计要求和测量计划,明确测量的目标和范围。
2.测量时要选用合适的测量仪器和工具,并保证其准确性和可靠性。
3.测量时要注意安全,遵守现场安全规定,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工程现场测量方案

工程现场测量方案一、前言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测量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测量的准确与否直接影响到施工的质量和进度,因此合理的测量方案是非常关键的。
本文将就工程现场测量方案进行详细的介绍。
二、测量目的1. 精确控制建筑结构的尺寸和位置,确保施工质量;2. 对地形地貌进行详细测量,为工程设计提供准确的地理信息;3. 在施工过程中进行实时监测,发现并解决问题。
三、测量内容1. 针对建筑结构的测量,主要包括建筑物的高度、长度、宽度等尺寸测量;2. 针对地形地貌的测量,主要包括地形地貌的起伏、坡度等测量;3. 实时监测内容,主要包括变形监测、裂缝监测等。
四、测量方法1. 建筑结构的测量,主要采用激光测距仪、全站仪等高精度仪器进行测量;2. 地形地貌的测量,主要采用GPS测量和地理信息系统进行地形地貌的测量;3. 实时监测,主要采用变形监测仪、裂缝计等设备进行实时监测。
五、测量步骤1. 对建筑结构的测量步骤:(1)确定测量控制点,选择合适的控制点作为基准点;(2)利用全站仪或激光测距仪进行建筑结构的立面测量;(3)根据测量数据进行分析,并汇总出建筑结构的尺寸和位置。
2. 对地形地貌的测量步骤:(1)利用GPS进行地形地貌的测量,获取地形地貌的起伏和坡度等数据;(2)采用地理信息系统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绘制出详细的地形地貌图。
3. 对实时监测的步骤:(1)选择合适的监测设备进行安装,包括变形监测仪、裂缝计等;(2)对监测设备进行调试和校准,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3)实时监测数据的录入和分析,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六、测量成果的处理1. 对建筑结构的测量成果,应制作出详细的立面图和平面图,并标注出建筑结构的尺寸和位置;2. 对地形地貌的测量成果,应绘制出详细的地形地貌图,并标注出地形地貌的起伏和坡度;3. 对实时监测的数据,应进行实时的记录和分析,并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七、测量方案实施过程的控制1. 对测量设备进行定期的检测和校准,确保测量数据的准确性;2. 对测量过程进行详细的记录,包括设备、人员、时间等详细信息;3. 对测量成果进行归档和保存,确保测量成果的及时性和完整性。
测量施工方案(7)

测量施工方案(7)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测量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它直接影响到建筑的质量和
准确性。
本文将针对测量施工方案中的关键步骤和注意事项进行介绍,以确保施工过程中的测量工作能够顺利进行。
1. 施工前期准备
在进行测量前,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首先,对施工现场进行详细的勘察,了解地形地貌和相关环境因素。
其次,准备好必要的测量仪器和设备,确保其准确性和完好性。
最后,制定详细的测量方案,明确测量的具体内容和方法。
2. 测量过程
在进行测量时,需要严格按照事先制定的方案进行操作。
首先,确定测量起点
和终点,确保测量的连续性和完整性。
其次,采用合适的测量方法和工具进行测量,避免出现误差。
同时,记录测量数据并进行核对,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数据处理与分析
测量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是测量工作的重要环节。
在测量完成后,需要对采集到
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
通过数据处理软件或计算方法,对测量数据进行处理,并得出相应的结论和结果。
同时,对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进行审查,排除可能存在的误差和异常数据。
4. 结论与建议
在测量完成后,需要形成相应的结论和建议。
根据测量数据和分析结果,评估
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风险,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通过结论与建议,为施工过程中的决策提供参考依据,确保施工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综上所述,测量施工方案是建筑施工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环。
通过科学的测量
方法和严谨的操作流程,可以保证施工过程中的测量工作的准确性和高效性,为建筑施工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
施工测量施工方案(3篇)

第1篇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为XX项目,位于XX市XX区,占地面积XX平方米,总建筑面积XX平方米。
工程包括地下车库、地上建筑及配套设施。
地下车库建筑面积XX平方米,地上一层建筑面积XX平方米,地上一层建筑面积XX平方米。
本工程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建筑抗震设防等级为XX度,基础形式为XX。
二、施工测量目的为确保本工程顺利进行,保证工程质量,本施工方案对施工测量工作进行了详细规划,具体如下:1. 确保工程定位准确,为后续施工提供依据;2. 确保施工过程中,各个施工部位尺寸符合设计要求;3. 为工程验收提供数据支持;4. 为后期维护提供参考。
三、施工测量范围1. 工程定位测量:包括地下车库、地上建筑及配套设施的平面定位;2. 基础施工测量:包括基础梁、柱、墙等结构尺寸的测量;3. 结构施工测量:包括框架柱、梁、板等结构尺寸的测量;4. 装修施工测量:包括门窗洞口、墙面、地面等尺寸的测量;5. 道路、广场、绿化等配套设施施工测量。
四、施工测量方法1. 工程定位测量(1)采用全站仪进行平面定位,确保工程定位准确;(2)根据设计图纸,确定建筑物轴线,采用钢尺进行放样;(3)对建筑物轴线进行复测,确保其精度符合要求。
2. 基础施工测量(1)采用水准仪进行基础标高测量,确保基础标高符合设计要求;(2)采用全站仪进行基础轴线测量,确保基础轴线与设计图纸一致;(3)对基础梁、柱、墙等结构尺寸进行复测,确保其尺寸符合设计要求。
3. 结构施工测量(1)采用全站仪进行结构轴线测量,确保结构轴线与设计图纸一致;(2)采用水准仪进行结构标高测量,确保结构标高符合设计要求;(3)对框架柱、梁、板等结构尺寸进行复测,确保其尺寸符合设计要求。
4. 装修施工测量(1)采用全站仪进行门窗洞口、墙面、地面等尺寸测量,确保其尺寸符合设计要求;(2)采用水准仪进行装修标高测量,确保装修标高符合设计要求。
5. 道路、广场、绿化等配套设施施工测量(1)采用全站仪进行道路、广场、绿化等配套设施的平面定位;(2)采用水准仪进行标高测量,确保配套设施标高符合设计要求。
工程的施工测量方案怎么写

工程的施工测量方案怎么写一、项目概述本项目为XX工程,位于XX地区,主要包括XX内容。
本项目施工测量方案旨在确保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测量工作的准确性和规范性,保证工程施工质量,达到设计要求和技术标准。
二、测量任务1. 工程前期测量任务- 根据设计图纸和施工图纸,对工程现场进行测量,确定设计图纸与工程实际情况的符合性。
- 针对地形地貌、地基条件等进行测量分析,为后续施工提供详细的测量数据。
- 测量周边环境、地下管线等,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
2. 工程中期测量任务- 在施工过程中,对工程进行定期测量,确保施工质量和进度。
- 针对土石方工程、混凝土工程、钢结构工程等进行测量,保证施工品质。
- 测量各种附属设施和配套设施,为工程后续工序提供准确的测量数据。
3. 工程后期测量任务- 完工前对工程进行最终的测量和验收,确保工程符合设计要求和技术标准。
- 对工程的成果进行测量和记录,为工程的验收和结算提供依据。
三、测量方法1. 传统测量方法- 使用传统的测量仪器和工具,如测量尺、水准仪、经纬仪等,对工程进行测量。
- 采用传统的测量算法和测量技术,确保测量精度和准确性。
2. 激光测量技术- 采用激光测距仪等先进的测量仪器,通过激光技术进行测量,提高测量精度和效率。
- 结合现代化的数据处理技术,对测量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形成数字化的测量成果。
3. GPS定位技术- 在需要进行大范围、高精度测量时,采用GPS定位技术进行测量,提高测量精度和适用范围。
- 结合地理信息系统(GIS),对测量数据进行空间分析和处理,为工程的后续施工和管理提供依据。
四、测量作业流程1. 制定工程测量方案- 根据工程的特点和要求,制定工程测量方案,确保测量作业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 确定测量任务和测量内容,确定测量方法和测量仪器,制定测量作业流程。
2. 测量前的准备工作- 准备必要的测量仪器和工具,确保测量作业的顺利进行。
- 对测量现场进行检查和清理,确保测量现场的安全和整洁。
市政工程现场测量方案

市政工程现场测量方案一、总体要求市政工程现场测量方案是根据施工图纸、设计要求和技术规范,对市政工程施工现场进行测量的全面规划和方案安排。
根据施工计划和实际工程情况,制定细致详尽的测量方案,做到准确、快捷、有效,确保施工质量和工程进度。
二、测量范围市政工程现场测量范围涵盖了土建工程、给排水工程、道路工程、桥梁工程等多个方面。
具体包括:1. 土建工程:包括建筑物、边坡、挡土墙等的测量。
2. 给排水工程:包括管道、下水道、雨水收集设施的测量。
3. 道路工程:包括道路线路、横断面、纵断面等的测量。
4. 桥梁工程:包括桥梁结构、桥梁梁面、桥梁墩台的测量。
三、测量工具1. 测量仪器:包括全站仪、经纬仪、水准仪、测距仪等。
2. 测量软件:包括CAD、GPS定位软件、GIS等。
3. 辅助工具:包括钢尺、划线仪、水准尺等。
四、测量步骤1. 现场勘测:首先进行现场踏勘,了解施工环境和特殊情况,对可能影响测量精度的因素进行分析和研究。
2. 建立控制点:根据勘测数据和设计要求,确定合理的控制点布设方案,利用全站仪等仪器进行控制点的建立和标定。
3. 测量数据采集:根据设计图纸和施工要求,使用相应的测量仪器和软件,对各项工程进行测量数据的采集和记录。
4. 数据处理和分析: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包括数据的清理、校正、计算,生成合格的测量报告和图纸。
5. 质量控制:对测量数据和测量结果进行复核和验证,确保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五、测量方案的特点1. 精细化:针对市政工程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制定细致、完整的测量方案,确保测量数据的准确性。
2. 科技化:采用现代化的测量仪器和软件,提高工作效率和测量精度。
3. 灵活化:根据施工进度和实际情况,随时调整测量方案和工作计划,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
4. 标准化:严格按照相关技术规范和标准,开展测量工作,确保施工质量和工程安全。
六、测量方案实施1. 测量前必须对测量仪器进行校准和调试,检查测量软件的运行状态,确保测量设备正常工作。
施工测量方案

施工测量方案
1测量控制
导线量测采用全站仪坐标控制测量,对业主委托勘测单位所交付的基线桩、导线桩和水准点,及相关测量资料进行复核验算并定线标识,做好记录。
对控制桩和水准点进行围护,保留至工程结束。
2、建立地面控制网
本工程采用中玮全站仪进行坐标定位、建立地面控制网。
并根据工程施工的需要布设加密控制桩和临时水准点。
加密点选在稳固、可靠的位置。
加密控制点的施测采用附合导线测量方法。
在施工过程中定期对控制点、水准点和加密点进行复测校核,确保点位的准确和施工精度。
加强与相接结构线位的测量复核,交点坐标相互交叉验算,保证新建工程与旧结构的整体线位准确一致。
3、对控制桩的保护措施
(1)控制桩其四周采用有醒目的警示防护栏围挡,在施工中应随时检查校核。
(2)在施工过程中定期对控制点、水准点和加密点进行复测校核,确保点位的准确和施工精度。
若发现不稳固、被移动或测量精度不符合要求,及时上报监理工程师,并及时采取加固、补测或重新校测的方法,以避免发生质量问题。
道路施工测量方案

道路施工测量方案引言道路施工是城市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测量是道路施工中至关重要的环节之一。
准确的测量数据可以为道路设计、施工和监测提供基础,保证道路建设的质量和安全。
本文将介绍一种道路施工测量方案,包括测量工具和方法,以及测量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一、测量工具和方法1.1 水平测量工具在道路施工中,常用的水平测量工具有光电测距仪、水平仪和水准仪。
光电测距仪是一种通过发射激光束并测量反射光线来测量距离的设备。
水平仪是测量物体水平方向的工具,常用于测量道路的线性和横断面。
水准仪是一种测量地面高程差的仪器,可以用于测量道路的纵断面。
1.2 垂直测量工具道路施工中常用的垂直测量工具有测高仪和测斜仪。
测高仪可以测量地面或建筑物的高程差,用于测量道路的纵断面。
测斜仪可以测量地面的坡度或倾斜角度,用于测量道路的横断面。
1.3 GPS定位系统全球定位系统(GPS)是一种使用卫星信号进行位置测量的技术,广泛应用于道路施工中。
GPS定位系统可以提供准确的位置信息,包括道路的经纬度坐标和海拔高度,用于测量道路的位置和形状。
二、测量步骤和注意事项2.1 前期准备在进行道路施工测量之前,需要进行一些前期准备工作。
首先,要了解测量的目的和要求,确定测量的范围和精度要求。
其次,要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和方法,根据实际情况确定需要使用的测量设备和技术。
最后,要熟悉测量现场的环境条件,了解测量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难点。
2.2 测量点的确定在进行道路施工测量时,需要确定合适的测量点。
测量点应该选择在道路的重要位置,如交叉口、弯道和坡度变化等处。
同时,还要考虑到测量点的可达性和安全性,确保测量过程的顺利进行。
2.3 测量数据的采集测量数据的采集是道路施工测量的核心内容。
在采集测量数据时,要按照预定的测量方案进行操作,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同时,还要注意避免人为误差和仪器误差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2.4 数据处理与分析在测量数据采集完成后,需要对数据进行处理与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施工测量方案北京××有限责任公司工程总承包部两限房项目部经理部2007年9月目录1. 编制依据: (2)2. 工程概况 (2)3. 施工准备 (3)3.1测量及验线人员管理 (3)3.2测量器具准备 (3)3.3建筑物控制点布设精度 (4)3.4技术准备 (5)4. 测量主控方式 (5)4.1平面控制 (5)4.2高程控制 (6)4.3主要放线内容 (6)5. 施工测量 (6)5.1±0.000以下施工测量 (6)5.2±0.000米校核 (9)5.3±0.000米以上控制 (9)5.4装修测量控制 (11)6. 沉降观测 (11)7. 测量资料的整理 (11)8. 质量保证措施 (12)9. 测量仪器的管理制度 (12)10. 测量人员的工作准则 (12)11. 附件 (13)1.编制依据:《建筑工程施工测量规程》(DBJ01-21-95)《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北京市吉安建测绘有限公司《建设工程测量成果报告书》北京市住宅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2.工程概况2.1总体概况2.1基本概况3.施工准备3.1测量及验线人员管理测量及验线人员均持证上岗。
掌握并运用国家、地方有关现行标准规范,熟悉施工现场各种测量工作和熟练使用测量仪器。
随工程进度完成施工测量方案、水准点成果复查引测。
施工过程中各种测量工作按要求填写施工测量记录C3-1~C3-5。
3.2测量器具准备3.2.1工程配备测量器具表:3.2.2人员配备:D20~1#、3#、5#楼配置12名施工专业放线人员,其中有2名高级测量工、10名初级测量工。
由马印田负责日常管理工作。
3.2.3测量器具管理:严格执行公司《计量管理办法》及本方案,根据本工程测量性质、特点及工程任务,选择配备适宜的测量仪器,测量精度、允许偏差均在规定范围内。
仪器均在检定周期内,校准状态表示明确,有完整的计量检定档案资料。
仪器的使用、维护和保管指定专人负责,过程控制按《管理程序》执行。
填写运行自检记录,发现偏离校准状态及时检修,检定合格后予以使用。
仪器必须在专用房间内存放,保证完好状态。
仪器降级使用或报废同《管理程序》有关规定。
3.3建筑物控制点布设精度本工程北京市《建筑工程施工测量规程》标准中的表4.3.2中建筑平面控制网二级标准数值执行,测角中误差≤±12”,边长相对中误差≤1/15000。
3.4技术准备3.4.1北京市吉安建测绘有限公司于2007年9月10日对D20~1#、3#、5#楼进行了定位放线,测量成果后附。
3.4.2施工前认真组织技术、放线人员进行图纸校核,施工图纸与定位桩点坐标、高程、建筑物本身各轴线关系、几何尺寸关系,出现问题均以设计洽商的形式形成文字记录,作为测量放线的依据。
3.4.3施工开槽前需依据设计提供的施工图对测绘院定位桩进行校核,经监理部门验收复测,精度满足要求后进行引桩、备桩工作,同时复测高程点,符合要求后向场内引测3个高程控制点,符合精度要求后,报请监理复测,合格后作为施工测量的原始依据。
4.测量主控方式4.1平面控制4.1.1楼角定位桩采用直角坐标的方法进行室外校核,施测时将根据测绘院的建设工程测量成果报告书和现场测定控制点《后附D20~1#、3#、5#楼楼座平面控制图》。
4.1.2建筑物轴线控制桩测设:各栋号楼角定位桩均由测绘提供,根据测绘院给定的各楼角角桩及设计蓝图,定出各楼的主轴线控制桩并形成井字线,各控制桩均距外墙轴线5m,并在其沿长线上的院墙上做好轴线控制线,组成与建筑物外廓平行的闭合图形,便于控制网自身闭合校核,检查是否达到精度要求。
4.1.3在施工测量中,严格调整钢尺的三差改正数(即量距大于16m,温度超出标准温度±5℃时进行三差改正),使测量成果精度合格。
4.2高程控制4.2.1测绘院提供两个高程控制点,BM3(42.678m)、BM4(42.403m)在场施工现场北侧围墙上。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对高程控制点进行引测入施工现场,每个栋号设2个水准点,引测标高均定为±0.000m。
4.2.2水准测量采用附合水准测量方法引测,允许闭合差为N(N为测站mm6数)。
水准测设完成后及时加以保护。
4.3主要放线内容轴线桩引测、水准点引测、挖槽上下口轮廓灰线、槽底50cm线(高程)、垫层轮廓线、基础轮廓线、墙身门窗洞口位置线及模板借线(50cm)。
5.施工测量5.1±0.000以下施工测量5.1.1平面控制1、我项目部根据测绘院提供的角点坐标放楼座控控制桩。
D20-1#楼四个角桩分别是D20-1-1(X=322387.588,Y=500152.038);D20-1-2(X=322376.528,Y=500152.038);D20-1-3(X=322376.528,Y=500077.878);D20-1-4(X=322387.878,Y=500077.878)。
D20-3#楼四个角桩分别是:D20-3-1(X=322421.400,Y=500273.729);D20-3-2(X=322410.340,Y=500273.729);D20-3-3(X=322410.340,Y=500174.519);D20-3-4(X=322421.400,Y=500174.519)。
D20-5#楼四个角桩分别是:D20-5-1(X=322420.100,Y=500369.039)D20-5-2(X=322404.040,Y=500368.139)D20-5-3(X=322409.040,Y=500291.879)D20-5-4(X=322420.100,Y=500291.879)2、3、4、5、投测方法:投测原则是高精度控制低精度、长边控制短边。
在槽边控制桩点上,架设经纬仪经整平、对中后,以基槽对面同轴控制点为准或以同轴后视点为准定向后,及时对槽底板进行投测。
投测采用正倒镜取中数定点。
6、投测精度要求:每次投测仪器对中误差、投点误差均小于±1mm,所投相邻两轴线量距误差小于≤1/15000。
7、轴线允许误差见下表:1、根据北京市吉安建测绘有限公司给定的BM3、BM4两个水准点引测现场的引测水准点,作为标高测量的控制的依据。
2、将场区内的水准点用垂直吊钢尺法引入基坑内,设置距槽底0.5m的临时水准点且点位不少于3个,以便校核,控制±0.000以下的高程。
3、所测设的标高控制线均要及时弹在、墙面上,按施工需要布设足够的标高控制点。
4、工程的各种控制线应按施工流水段逐段逐层放线,每次放控制轴线及标高控制线后要做到及时自检,互检确认合格后,由质检人员签认。
主要控制轴线投测完成后应经施工测量负责人检验符合精度要求后,报请质量部门复检,并按程序报请监理检验,监理检验符合精度要求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5、轴线竖向投侧允许误差为:每层≤±3mm,总高不超过±15mm。
5.2±0.000m校核5.2.1平面控制校核在基础结构施工至±0.000m时进行整体校核,校核依据现场测设的控制桩点,校核精度按建筑物控制点布设精度标准。
5.2.2高程控制校核1、高程校核依据测绘院给定的水准基准点进行校核。
2、水准测量依据《建筑工程施工测量规程》四等。
3、经过高程校核精度满足要求后,及时做好高程控制点,作为±0.000米以上施工控制测量的高程依据。
5.3±0.000米以上控制5.3.1平面控制1、±0.000m以上平面控制采用PL-1激光铅直仪配合经纬仪,采用内控法进行主轴线竖向传递对施工平面进行控制。
2、平面控制依据±0.000m校核时的建筑物控制轴线借线交点,布设激光点控制网,为保证±0.000m以上各施工流水段均能达到控制轴线的目的,在每个施工流水段均留设激光控制点,距离主控轴线1米距离。
〈详见附图03〉3、激光控制点的设置:为保证竖向投测精度,竖向投测采用内控法强制对中基座以减少对中误差并加快投测进度。
1#、3#、5#楼每流水段各布设4个激光投点控制点。
4、在首层放线验收后,及时将激光控制点定位,并在首层楼板预埋铁上安置强制对中基座。
5、激光控制点投测采用误差圆投测法,按施工流水段进行投测,每次工作完及时采用量距的方法进行校核,两激光控制点间误差满足精度要求。
6、为保证正常的投测工作,在竖向投测的正上方预留200mm×200mm的激光投测孔,同时做好防水及安全盖板,每次投测工作完成后,及时盖好护板,以免发生安全事故。
7、经校核无误后报请质检部门复验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
依据激光控制点及时施测细部线,对于墙的中线及边线要进行复测以保证准确无误。
8、由于按流水段进行投测工作,为保证整体施测精度,每层最后完成投测工作的流水段,应及时与前期完成的激光点进行校核,其误差应≤1/15000。
5.3.2高程控制1、.±0.000米以上高程控制依据±0.000米校核时,在各流水段结构墙上的水准高程点为准。
2、标高导测采用四等水准测量标准,对每段的高程控制点投测,每层标高导测完成后及时进行整体校核,无误后及时抄测50线为下道工序及装修做好准备。
5.4装修测量控制1、结构施工测量中,按建筑图设计要求将装饰施工所需的控制点和线及时弹在墙和板上,作为装饰工程施工的控制依据。
6.沉降观测1、沉降观测由建设单位委托有资质的单位进行观测。
2、沉降观测依据DRJ01-21-95标准执行,在施工至首层时设沉降观测点。
3、每个栋号设4个沉降观测点,使用水准观测、首层施工完成布设基准点,每五层进行一次沉降观测,及时记录、汇总,确保施工质量及安全。
7.测量资料的整理7.1施工测量记录C3-1~C3-5,严格按施工技术资料管理规程进行管理,由专人负责/填写、收集、整理、归档。
7.2测量资料要统一分类和编辑,完整保存,严禁遗失,涂改,不得任意抽撤,以保证测量资料的完整性、原始性和可靠性。
7.3各种测量成果、外业观测、内业计算的资料,必须实事求是,字迹清楚、数据可靠、签字齐全,严禁缺项漏项。
7.4施工测量的各项成果均符合《建筑施工测量规程》中的技术标准。
7.5施工测量中的各种技术资料要齐全。
8.质量保证措施8.1施工过程中要保护好桩位,控制桩要做明显标志,砌方台进行保护。
8.2所有使用在工程上的测量仪器须经法定计量部门定期检验,其状态处在周期内。
8.3施测人员必须持证上岗,每道工序必须进行闭合检查。
8.4测量误差必须控制在允许误差范围内,经自检、互检精度合格后,报上级验线部门验线。
9.测量仪器的管理制度9.1施工测量仪器由专人管理使用,并做好仪器使用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