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鄂教版语文上

合集下载

鄂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青蛙和蛇

鄂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青蛙和蛇

鄂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青蛙和蛇一、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中“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深刻含义,了解故事背后的历史背景和意义;2.掌握词语“苟”“利”“避”等的意思,增强词汇量;3.能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简单的言语表达和文字概括。

二、教学重点1.文字理解,包括理解词句和整个故事的含义;2.词语把握,理解生僻、难懂词语的意思。

三、教学难点1.理解古文中一些生僻、难懂的词语和句子的含义;2.理解文章中表达的深意。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5分钟)讲解“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这句话的意思,介绍文章背景,引起学生的兴趣。

2. 理解课文(25分钟)(1)朗读课文请学生们依次朗读课文,并结合图片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大意。

(2)词语理解将文中生僻、难懂的词语逐一讲解,并举例使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如“苟”,“利”,“岂因祸福避趋之”等。

(3)理解文章大意根据课文内容,进行简单的问答和讨论,确保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水平。

3. 拓展延伸(10分钟)请学生们自行尝试用自己的话来概括下面几个问题,并向全班表达。

1.青蛙和蛇为什么要互相帮助?2.“苟利国家生死以”有什么含义?3.象征青蛙的物品在我们生活中有哪些?4. 课堂小结(5分钟)对本堂课内容进行总结,回顾所学知识,帮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主要是让学生理解课文中“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含义,掌握词语“苟”“利”“避”等的意思,以及学会进行简单的言语表达和文字概括。

在教学上,我主要采用了朗读、讲解、问答和讨论的方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和深层含义。

同时,我也发现了我的不足之处。

在讲解某些生僻词语的时候,还可以多使用一些实际的例子,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词语的含义。

在课后复习方面,也需要更细致地指导学生,进行巩固。

2020鄂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全册完整课件

2020鄂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全册完整课件
2020鄂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全册完 整课件
2020鄂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全册 完整课件目录
0002页 0041页 0089页 0108页 0166页 0214页 0232页 0296页 0298页 0336页 0371页 0433页 0459页 0523页 0591页 0627页 0652页
1信 3 这条小鱼在乎 语文乐园(一) 习作 5煮 书 古诗诵读 口语交际 7 大地巨人 9 五彩池 语文乐园(三) 习作 11 卢沟桥的狮子 语文乐园(四) 口语交际 综合性学习 14 不瞒真情 古诗诵读
2020鄂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全册完 整课件
5煮 书
2020鄂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全册完 整课件
6 红马的故事
2020鄂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全册完 整课件
古诗诵读
1信
2020鄂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全册完 整课件
2泉 水
2020鄂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全册完 整课件
3 这条小鱼在乎
2020鄂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全册完 整课件
古诗诵读
2020鄂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全册完 整课件
语文乐园(一)
2020鄂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全册完 整课件
口语交际
2020鄂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全册完 整课件
பைடு நூலகம்作
2020鄂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全册完 整课件
4 日记一则

鄂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微笑着面对一切

鄂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微笑着面对一切

鄂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微笑着面对一切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并掌握课文《微笑着面对一切》的主要内容和情感表达。

–掌握《微笑着面对一切》的词语、短语及句型的用法。

–学习运用课文中的语句进行仿写。

2.过程与方法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引导学生感受并理解文章中表达的真情实感。

–通过课堂讨论、小组合作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积极面对挫折,勇敢面对困难的情感和态度。

–培养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好和阳光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微笑着面对一切》的主要内容和情感表达。

–掌握《微笑着面对一切》中的词语、短语及句型的用法。

–学习仿写课文中的语句。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文章中的情感表达,并能用适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通过仿写课文语句,发展学生的表达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故事、问题等方式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

2. 新课呈现(15分钟)•让学生先阅读课文《微笑着面对一切》,并找出自己觉得重要或有感触的句子或段落。

•学生展示并分享自己找到的句子或段落,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文章表达的主旨和情感。

3. 听说训练(20分钟)•播放有关微笑的音乐,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

•小组讨论:为什么微笑是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表达方式?请举例说明。

•学生进行小组合作,选取自己觉得有趣或有感触的情境,扮演角色进行情感表达,并展示给全班。

4. 语言运用(30分钟)•分析课文中的词语、短语及句型,引导学生理解其用法和意义。

•接龙游戏:老师给出一个词语或短语,学生依次进行句子构建,以此巩固并运用所学内容。

5. 仿写训练(25分钟)•老师给出指导词,学生仿照课文中的句子进行个性化加工。

•学生进行自主写作,然后与同桌互相评阅,提出改进意见,并进行修改。

6. 总结和反思(5分钟)•学生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以及自己的收获和感受。

鄂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古诗诵读《所见》教案

鄂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古诗诵读《所见》教案

鄂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古诗诵读《所见》教案教材背景本教案所涉及的古诗《所见》收录于鄂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主要讲述了诗人在田间看到了十分美妙的自然景色,并且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此古诗在小学生诵读学习中,可以阐发他们天真淳朴、热爱大自然的可贵品质,同时也加强了他们对于规范语言使用的认识。

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古诗《所见》,培养学生的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2.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包括正确朗读、理解诗歌含义和感受诗歌内涵。

3.学习诗句语言,了解常见诗句表述。

4.养成学生细心观察、善于感悟的习惯。

教学手段1.听讲教学:教师讲解、示范、点拨2.合作学习:同伴间互动,小组讨论3.组织诵读:朗诵及小组比赛4.多媒体工具:声音、图像辅助教学教学过程第一步:引入教师可以通过播放大自然景色的短视频或播放相关音频,调动学生的感官认知,引出下面的古诗诵读活动:“同学们,你们看过或听过哪些描写自然景色的文章、图画、诗歌?有哪些让你们十分喜欢、难以忘怀的呢?下面,我们来学习一首田野之诗。

”第二步:朗读古诗《所见》教师先朗读古诗,并让学生跟读。

在诵读中,老师应格外注意语调和节奏,让学生感受韵律的美妙,培养学生对古诗的好奇心和兴趣,利于学生理解古诗中的含义。

第三步:诗歌内容理解在学生理解、背诵诗歌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对其中词语、句子的含义作必要的解释,例如:“几度”的意思是“多少次”、“露华”的意思是“晨露”等等。

然后,通过提问和小组讨论,引导学生理解古诗的意义:通过一天几次的拜访乡村,深深感受到了田野的美好、大自然的神奇。

这种表达自然景色的艺术形式,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性和独特性,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第四步:学习诗句语言和搭配教师可以针对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将《所见》中的诗句分为三个层次,逐级讲解,同时注明每个诗句的表达意义和表现手法。

教师可结合所学“修辞设备”之知识来辅助教学和学生认知。

第五步:朗诵比赛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组织学生参加好诵读和朗诵比赛,在比赛的过程中,教师及时反馈学生表现并指导学生要点。

鄂教版小学生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信》原文及教案

鄂教版小学生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信》原文及教案

鄂教版小学生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信》原文及教案1.鄂教版小学生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信》原文篇一我学会了写信,用笔和纸,用手和心。

我多么想写啊,写许多许多的信——替雏鸟给妈妈写,让妈妈快回巢,天已近黄昏。

替花朵给蜜蜂写,请快来采蜜,花已姹紫嫣红。

替大海给小船写,快去航海吧,海上风平浪静。

替云给云写,愿变成绵绵春雨;替树给树写,愿连成无边的森林。

给自己,我也要写一封封信,让自己的心,和别人的心,贴得紧紧、紧紧……2.鄂教版小学生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信》教案篇二教学目标:1、认识3个生字,学会8个生字。

2、通过学习,使学生知道信是人真情实感的表露,是连接人与人心灵的纽带。

3、了解诗的结构,体会诗的内容。

4、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激发学生的写信热情。

教学重点:体会诗的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教学难点:使学生知道信是人真情实感的表露,是连接人与人心灵的纽带。

教学课时:两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3个生字,学会8个生字。

2、了解诗的结构,体会诗的内容。

3、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导学过程:一、导课:任何一封信中都表达着自己的美好愿望,看看这首诗歌中的信中都写了写什么?二、初读课文,解决文中生字。

1、自渎课文,想办法解决文中生字。

2、检测字词:对照一类、二类生字条,同桌一起读课文。

三、学习课文。

1、自由读诗歌,看看作者都给谁写信了?指名板书。

写了些什么?表达了什么感情?2、你对哪封信最感兴趣?用心读,说说信都中写了些什么?表达了什么感情?(1)指名回答,谈感受。

重点体会“让我的心和别人的心贴得紧紧”,知道信是连接人与人心灵的纽带。

(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读诗歌。

个别读、比赛读、分组读、齐读。

3、每封信中都有一个美好的愿望,所以说写信时要用心去写,信是人真情实感的表露。

四、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激发学生的写信热情。

2、完成语文天地。

3、指导写字。

导学过程:一、复习旧知:背诵诗歌。

鄂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 所见

鄂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 所见

三年级上册所见创作背景诗人在旅途的路上看见一个牧童骑着牛,唱着歌,忽然听到蝉的叫声,于是停住歌声跳下牛背,准备捕捉蝉。

这一幕触发了诗人的诗兴,就写下了这一首“所见”。

了解作者学法指导1.自由读:字音正确,句子通顺。

2.小组读:组内互读,检查读音。

3.合作读:个性朗读,合作展示。

学习古诗所见清·袁枚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学习古诗牧童放牧学习古诗骑车骑马学习古诗振作振奋学习古诗金蝉蝉鸣学习古诗所见清·袁枚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学法指导1.小组内交流词语、诗句的意思。

2.提出还不能组内解决的问题。

学习古诗1.牧童骑黄牛,歌声2.振3.林樾。

意4.欲5.捕6.鸣蝉,忽然闭口7.立。

指放牛的孩子。

牧童振振荡;回荡。

说明牧童的歌声嘹亮。

指道旁成阴的树。

林樾想要。

欲捉。

捕叫。

鸣站立。

立诗句赏析牧童骑在黄牛背上。

牧童骑黄牛诗句赏析嘹亮的歌声在林中回荡。

歌声振林樾诗句赏析忽然想要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

意欲捕鸣蝉诗句赏析就马上停止唱歌,一声不响地站立在树旁。

忽然闭口立诗句赏析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嘹亮的歌声在林中回荡。

忽然想要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就马上停止唱歌,一声不响地站立在树旁。

诵读古诗所见清·袁枚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三年级上册语文课件-5.1 守信|鄂教版(共26张PPT)

三年级上册语文课件-5.1 守信|鄂教版(共26张PPT)
宋庆龄摇摇头:“不行, 我和小珍约好了的。”
爸爸也过来劝说:“改 天再教也可以呀!”
宋庆龄坚决地说:“不! 答应别人的事,就一定要做 到。”
“我们今天要去伯伯家玩。 你不是一直想去伯伯家吗?” 妈妈说,“改天再教小珍,好 吗?”
宋庆龄摇摇头:“不行, 我和小珍约好了的。”
爸爸也过来劝说:“改 天再教也可以呀!”
宋庆龄等了好长时间,小珍还没 有来。怎么回事?小珍会不会有别的
等 事去了呢?宋庆龄想,再等等,小
珍会来的。宋庆龄一会儿看看墙上的
挂钟,一会儿跑到门口去观望,可 是左等右等,一直等到下午,小珍还 是没有来。
宋庆龄等了好长时间,小珍还没 有来。怎么回事?小珍会不会有别的 事去了呢?宋庆龄想,再等等,小
宋庆龄摇摇头:“不行, 我和小珍约好了的。”
爸爸也过来劝说:“改 天再教也可以呀!”
宋庆龄坚决地说:“不! 答应别人的事,就一定要做 到。”
“我们今天要去伯伯家玩。 你不是一直想去伯伯家吗?” 妈妈说,“改天再教小珍,好 吗?”
宋庆龄摇摇头:“不行, 我和小珍约好了的。”
爸爸也过来劝说:“改 天再教也可以呀!”
珍会来的。宋庆龄一会儿看看墙上的 ●● ●
挂钟,一会儿跑到门口去观望,可 是左等右● 等● ,●一直等到下午,小珍还
是没有来。
宋庆龄平静地说:“小珍没来,她可能 有别的事去了。”
宋庆龄说:“我既然答应了小珍,就要 等她。如果小珍来了,我不在家,以后就没 有人相信我了!”
宋庆龄平静地说:“小珍没来,她可能 有别的事去了。”
宋庆龄摇摇头:“不行, 我和小珍约好了的。”
爸爸也过来劝说:“改 天再教也可以呀!”
宋庆龄坚决地说:“不! 答应别人的事,就一定要做 到。”

鄂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语文乐园(七)》教案设计

鄂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语文乐园(七)》教案设计

鄂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语文乐园(七)》教案设计《语文乐园(七)》的教学中,老师需指导学生认读近义词,让学生自主发现词的精彩和趣味。

以下是为大家分享的鄂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语文乐园(七)》教案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欢迎浏览!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认读近义词,让学生自主发现词的精彩和趣味。

2、在读词语中发现词的规律,学会积累词语。

3、积累名言警句。

4、积累感叹句。

教学重点:1、认识近义词,积累词语。

2、认识感叹句。

教学过程:一、学习“读一读”师:同学们我们早已认识了近义词,你能列出几组近义词吗?生:说出已知的近义词。

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几组新的近义词。

1、学生认真读读每组词,边读边比较启发学生自主发现规律2、引导学生比较。

3、让学生拍手对词。

二、学习“读一读”1、自读词语,发现规律。

2、小组合作读词语,用喜欢的方式表达词语的意思。

3、全班交流教师引导归纳:这些词都是表示坚强的词4、试着说几个这样的词。

5、齐读。

三、学习“写一写,背一背。

”1、自读句子,感悟句意。

2、全班交流对句子的理解。

3、用钢笔描写一遍。

4、小组内试背。

5、推荐上台背诵。

四、学习“读一读”师:下面我们一起去读一个成语故事。

1、生自由读成语故事,读准字音,有不会认的字可以问同学或老师。

2、把你从故事中了解到的内容说给同桌听。

3、谁能把成语故事说给我们听?4、全班交流读故事的体会。

5、同桌之间讲述故事。

五、学习“探究与发现”1、指名读句子。

2、讨论:这个句子写了什么?3、谁还能从书本中找出这样的句子来。

4、请多名同学说,说得越多越好。

六、作业1、把成语故事讲给家人听。

2、收集自己喜欢的词和句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2014学年度上学期三年级语文质量监测试题学校:班级:姓名:成绩:
一、选择带点字的正确读音,并在下面画上“”线。

(6分)
散.步(sàn sǎn )挑.衅(tiǎo tiāo)读书破万卷.( juǎn juàn )呢.喃( ní ne )扁.舟(piān biǎn )风吹草低见.牛羊(jiàn xiàn)
二、看拼音,写词语。

(12分)
càn làn shīɡē mào mì yuē dìnɡ
( ) ( ) ( ) ( ) huì huà kǒnɡ pà pū zhǎn jīnɡ shén
( ) ( ) ( ) ( ) bié jiùyìɡé xīn xīn xiànɡ rónɡ( ) ()
三、选词填空。

(13分)
轻柔温柔激动雄壮
(1)风,是大自然的音乐家。

他会在森林里演奏他的手风琴。

当微风拂过,声音是那么(),好像呢喃细语,让人感到大自然的
();
当狂风吹起,整座森林()起来,合奏出一首()的乐曲。

一叶一点一河一阵一盏一弯
(2)读古诗《舟夜书所见》,我的眼前会浮现出这样的情景:
()、新月、()渔灯、()扁舟、
()灯火、
()微风、()星光。

豁然开朗切磋琢磨博览群书手不释卷
(3)乐乐酷爱读书,校图书馆里丰富的藏书给了他()的好机会。

勤奋好学的他,哪怕在公园里也依然()。

遇到疑惑不解的问题,他常常与同学交流讨论,()。

四、根据平时的积累填空。

(5+6+2)13分
1、他的头发和胡须,是那()的森林,他每一次的呼吸,是(
)。

天空的太阳,是
(),早晨,让它缓缓地(),黄昏,又让它缓缓地()。

2、听到四川省汶川县发生地震的消息后,乐乐就拿出自己所有的零用钱256.00元,准备捐给灾区的小朋友。

可是,在邮局办理汇款时,乐乐却不会填写汇款单上的金额(大写)。

你能帮帮他吗?
(提示:壹贰叁肆伍陆柒捌玖拾)
3、按要求写一写学过的名言警句。

宋代教育家朱熹曾经谈到:“ ”, 他用这句话教导后人读书要专心致志,全身心投入。

五、阅读(26分)
(一)读段,做题。

(3+4+3+2)12分
明明是清水,为什么在水池里会显出不同的颜色来呢?原来池底长着许多石笋,有的像起伏的丘陵,有的像险峻的山峰,有的像矗立的宝塔,有的像成簇的珊瑚。

石笋表面凝结着一层细腻的透明的石粉。

阳光透过池射到池底,石笋就像高低不平的折光镜,把阳光折射成各种不同的色彩。

水池周围的树木花草长得很茂盛,五光十色的倒影使池水更加瑰丽。

—— 《五彩池》
1、这段话一共有 句话,主要意思是
2、这一段中介绍池水会显出不同的颜色,其原因有四点,请你简要说一说: 一是 ;二是 ; 三是 ;四是 。

3、读句子,完成练习。

“池底长着许多石笋,有的像...起伏的丘陵,有的像...险峻的山峰,有的像...矗立的宝塔,有的像...
成簇的珊瑚。

” ① 读这句话,我们可以看出池底的石笋不但( ),而且( ),再次让我们感受到大自然的( )。

②仿写句子,用上句中加点的词语。

(二)阅读短文,并回答问题。

(14分)
从现在开始
狮子想找一个动物接替他做“万兽之王”。

于是,他宣布:“从现在开始,你们轮流当‘万兽之王’,每个动物当一个星期。

谁做得最好,谁就是森林里的新首领。


第一个上任的是猫头鹰。

他想到自己成了“万兽之王”,傲慢
极了,立
..
刻下令:“从现在开始,你们都要跟我一样,白天休息,夜里做事!”大家听了议论纷纷,可是又不得不服从命令,只好天天熬夜。

一个星期下来,动物们都叫苦连天。

第二个星期,轮到袋鼠上任了。

他激动地说:“从现在开始,你们都要跳着走路!”听了袋鼠的话,大家直摇头。

可是又不得不服从
命令,只好苦练跳
..
的本领。

:他会不会命第三个星期,轮到小猴子当“万兽之王”。

大家都非常担心
..
令我们从现在开始,都得住在树上,成天抓着藤条荡来荡去?谁知,小猴子只说了一句话:“从现在开始,每个动物都照自己习惯的方式过日子。

”话音刚落,大伙儿立刻欢呼起来。

狮子见了,笑眯眯地说:“不用再往下轮了。

我郑重宣布,从现在开始,小猴子就是‘万兽之王’了!”
1、写出文中加点词语的反义词。

(3分)
傲慢——()服从——()担心——()
2、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6分)
读短文第二自然时,我不太明白最后一句话中的“叫苦连天
....”这个词语的
意思。

于是,我首先把自己放进文章当中,想象自己就是森林中的一只小百灵鸟,在听了猫头鹰的命令后,我可能会一边熬夜,一边说:“(
)”。

接着,我把第二自然段中的4个句子前后联系起来想一想,我发现猫头鹰不“叫苦”,是因为他习惯了白天(),夜里()。

可是大多数动物却习惯在白天(),夜里
(),所以,“一个星期下来,动物们都叫苦连天
....。


通过这样的思考,我不仅明白了小动物们是怎样“叫苦”的,还知道了他们为什么会“叫苦”,也终于弄明白了“叫苦连天”这个词语的意思。

3、联系全文,回答问题。

(5分)
小猴子的想法和猫头鹰、袋鼠有什么不一样?他为什么能当上“万兽之王”?
六、习作。

(30分)
题目:《最美的风景》
要求:用一、两段话描绘你见过的一处最美的风景,表达内心的喜爱之情。

语句通顺,用词准确,努力不写错别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