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分类汇编-古诗鉴赏(决胜版)
2019-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汇编诗词鉴赏篇人教版.docx

2019-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汇编诗词鉴赏篇人教版1.( 2010·四川成都)诗歌鉴赏( 4 分)阅读下面诗歌,完成1~2 题。
( 4 分)春雪韩愈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1.诗中“惊”字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 1 分)答:2.简要赏析三、四句运用修辞手法的妙处。
(3分)答:【成都答案】( 4 分)1.( 1 分)表现了作者突见春色萌芽时惊喜的心情(语意相近即可)2.( 3 分)三、四句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白雪描绘得美好而富有情趣,表现了它带给人的欣喜之感。
白雪等不及春色的姗姗来迟,特意穿树飞花,装点出一派春色,突出了雪通人心的灵性。
(明确修辞手法及其作用各计 1 分,简要赏析计 1 分;语意相近即可)2.( 2010·四川乐山)诗歌鉴赏。
(5分)教材上有岑参的一首诗歌《逢入京使》:“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有同学在赏析这首诗歌时将第三句理解为“立刻就会相见了,用不着再写信了” 。
①你觉得这种理解正确吗?为什么?( 2 分)答:②从诗歌赏析的角度看,那位同学的理解跟整首诗还有哪些方面不相符?( 3 分)答:【乐山答案】诗歌鉴赏( 5 分)①(2分)答:不正确。
这种理解,把“马上”本来的意思是“骑着马在路上”(或“骑在马上”)错误地理解为表示“立刻”的时间副词“马上”。
把表示“没有”的“无”理解为表示“用不着”的“毋”。
此诗后两句的意思是骑着马走在路上突然遇见了入京使者,身边没有纸和笔可以写信,于是就托入京使者带话给自己在京城的家人告诉他们诗人是平安的。
(注意区分答案是否能从词和词性、词组等方面进行解说,酌情给分。
)②(3分)答:①这样的理解改变了诗歌表现的诗人远涉边塞的思乡怀亲之情。
②这样的理解不符合题意,“逢”的是入京使,而不是与家人相见。
③这样的理解与诗歌前两句描写的伤心情感不合,既然马上就要与家人见面了,还伤心什么呢?(上述 3 点,答到 1 点给 2 分,答到 2 点及 3 点都给 3 分。
2019年中考语文模拟集锦题--古诗词鉴赏【详细解析】

2019年中考语文模拟集锦题--古诗词鉴赏【详细解析】一、诗歌鉴赏1.古诗词阅读采桑子①(其四)欧阳修群芳过后西湖好,狼籍残红。
飞絮濛濛,垂柳阑干尽日风。
笙歌散尽游人去,始觉春空。
垂下帘拢,双燕归来细雨中。
[注释]①本词作于熙宁四年(1071年),欧阳修以太子少师的身份辞职,来到额州西湖游玩,心生喜悦而作《采桑子》十首。
下面是小文与小涵对此诗的讨论。
请根据你的理解将对话补充完整。
小文:从“残红”“春空”等可以看出这是一首伤春之诗,表达作者对春光易逝的伤感。
小涵:未必是这样的。
赏析诗歌要注意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可用知人论世(结合注释)的方法,从注释中可看出欧阳修辞职后游玩是喜悦的,诗歌尽管写暮春时节“狼籍(藉)残红”,但“飞絮濛濛”、“垂柳阑干”、“双燕归来”都含蓄地透露出轻灵欢娱之情;其次还可抓关键词“好”字,“好”写出诗人游玩之乐以及对春天的眷恋和赞美之情。
【解析】【详解】题干要求根据你的理解将对话补充完整。
一定要读懂题干。
小文的意见是“表达作者对春光易逝的伤感”,是通过对“残红”“春空”等词分析出来的。
小涵对他的这种分析方法及分析出来的情感给予否定。
所以小涵肯定使用另一种方法分析,并得出与之不同的情感。
如小涵可回答:可用知人论世并结合诗歌内容的分析方法。
知人论世是了解诗人并研究他所处的时代背景。
从注释中可看出欧阳修辞职后游玩是喜悦的,诗歌用词含蓄,透露的是轻灵欢娱之情。
还可分析诗眼“好”,表达的是同样的情感。
2.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列小题。
鹧鸪天·建康上元作①赵鼎客路那知岁序移,忽惊春到小桃枝。
天涯海角悲凉地,记得当年全盛时。
花弄影,月流辉,水晶宫殿五云飞。
分明一觉华胥梦②,回首东风泪满衣。
(注)①作于宋南渡后的元宵节。
②华胥梦:传说黄帝梦游华管之国,该国繁荣祥和。
1.古典诗词特别讲究炼字,你觉得“忽惊春到小桃枝”一句中“忽”字有什么表达效果?2.用自己的语言描绘一下“华胥梦”的梦境。
2019年各省市中考语文古诗词鉴赏模拟精编

2019年各省市中考语文古诗词鉴赏模拟精编一、诗歌鉴赏1.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小题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1.李贺作诗,工于设色,请结合诗句“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简要分析。
2.请从用典角度,赏析“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蕴含的情感。
【答案】1.①用“黑”色表现敌军人数众多,黑压压一片,浓重的色彩刻画出敌军气焰的嚣张。
②用“金”色表现阳光照耀甲胄时的耀眼夺目,鲜明的色彩写出我军将士的英姿勃发,不可侵犯。
③用浓重的黑云暗喻敌军气焰嚣张,借向日之甲光显示守城将士雄姿英发,两相比照,色彩鲜明,爱憎分明。
2.用燕昭王黄金台上延揽天下之士的典故,表达将士们忘身报国之情。
【解析】1.试题分析:体会重要语句的含意,品味语言表达艺术。
古诗词句子的赏析,要抓住关键字词来理解、揣摩、推敲语句的妙处。
赏析可以从诗句的特色,或修辞,或表达方式,或遣词造句,或表现手法,或表现的情境等方面分析,并要结合具体语境灵活作答。
通常解题思路是:先写出句子的特点,然后结合具体语境进行分析,最后写出表达效果。
诗句“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这两句,着意于气氛的渲染,给读者勾勒了这场战争紧张的形势。
首句用“黑云”作为比喻,写敌人来势凶猛,再以“压”这个动词来加强此种势态之描写,然后以“欲摧”两词,来补足这种来势之猛烈,并直接刻画了危险的情状。
第二句写我方军容整肃,军威雄伟,有临危不惊之气概。
这两句的画面描绘得栩栩如生,形象感人:黑云翻滚之下,凶猛的敌军向我孤城扑来,大有城倾郭摧之势;然而,我方将士泰然不惧,整装披甲;在日光照射下,金甲闪金光,气宇轩昂,正准备出击。
诗的一开始通过对照表现了形势危急,又表现了我军将士的英雄气概。
据此理解赏析作答。
2.试题分析:考查对表现手法的理解与分析。
运用典故,是古诗词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方法,其主要特点是借助一些历史人物、神话传说、寓言故事等经典内容,委婉含蓄地表达自己的某种愿望或情感。
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九年级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参考答案

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九年级语文中考模拟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积累与运用(30分)1.(8分)(1)(3分)投机作祟辗转腾挪(2)(2分)B处(3)(3分)目光游移2.(3分)A3.(3分)C4.(3分)D5.(5分)(1)林冲(1分)(2)仗义、粗中有细(2分)因为高太尉要两个差人在途中杀死林冲,后来又派陆虞侯等人暗害,最终走上反抗的道路。
(2分)6.(8分)(1)一蓑烟雨任平生(2)留取丹心照汗青(3)长风破浪会有时(4)月是故乡明(5)悠悠我心(6)贫贱不能移(7)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每空1分。
多字、少字,错字,别字,该空均不得分)二、现代文阅读(30分)(一)(16分)7.(6分)内容:父亲教“我”写毛笔字;“我”写自己名字的经历。
(4分)道理:做人处事要“规矩”;做人处事要谨慎端正、一丝不苟。
(2分)8.(3分)运用了动作和神态描写的手法,通过“一笔一画”、“凝神屏息”等细节,生动形象地表达出“我”书写自己名字时的慎重和一丝不苟。
9.(3分)示例:①文章通过记叙父亲教“我”写毛笔字这件事,体现了父亲是一个关爱孩子、懂得教育的人。
②文章通过记叙父亲终生写端正的毛笔字这件事,体现了父亲是一个具有正直、慎重、执着等优秀品质的人。
10.(4分)情感:①对中华文化的热爱(或“对汉字书法之美的赞叹”);②对父亲的敬爱(或“怀念”)。
(2分)认识:略。
(能从汉字的形式美与内在美两方面谈自己的认识,言之成理,语句通顺即可)(2分)(二)(14分)11. (2分)长袍短衫12.(5分)运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具体直观地说明了部分宋人对服装的质料、颜色、纹饰还是很注重的,从而说明了宋代世俗社会的人仍不乏追逐华丽衣衫,更进一步说明了宋代便服的不拘一格。
13.(3分)“大多”的意思是“大部分”,说明宋代劳动者大部分“上身穿一件短短的襦衫,下身穿裤子,头戴巾子,赤脚着草鞋”,也有不是这样打扮的情况。
2019年中考语文模拟卷诗歌鉴赏分类汇编

专题13:诗歌鉴赏一、【2019届湖北黄石初三一模】阅读下面宋词,完成小题渔家傲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2.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首词是词人边地生活经历的写照,反映了边塞生活的艰苦,表达了戍边将士思念家乡的愁苦之情。
B.这首词通过“塞下”“长烟落日”“霜”等词语写出了边塞秋季的景色特点。
C.“衡阳雁去无留意”一句中的“衡阳雁去”即“雁去衡阳”,是为符合格律而倒置。
D.“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揭示了词人和将士们的矛盾心理。
13.请从写景的角度赏析“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答案】12.A13.示例:①选景典型生动,边声噪杂,号角呜咽,千嶂、长烟、落日、孤城,展现了边塞特异风光。
②渲染了浓厚的悲凉气氛,为下阙的抒情蓄势。
【解析】【12题详解】A项理解有误。
这首词是作者边地生活经历的写照,反映了边塞生活的艰苦,表达了戍边将士思念家乡、为国建功的情怀。
【13题详解】本题考查诗歌关键句赏析。
作答此类题目,一定要认真阅读诗作,正确理解其意思,然后结合题目的要求作答。
“四面边声连角起”。
起谓“边声”,总指一切带有边地特色的声响。
这种声音随着军中的号角声而起,形成了浓厚的悲凉气氛,为下片的抒情蓄势。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的意思是:崇山峻林中,云雾弥漫,残阳西沉,孤城紧闭。
突出塞下孤城与内地景象的不同,点明了战事吃紧、戒备森严的特殊背景。
二、【2019届安山西省中考模拟一】阅读下面课外古诗,回答小题北陂杏花①王安石一陂②春水绕花身,身影妖娆各占春。
纵被东风吹作雪③,绝胜南陌碾成尘。
【注释】①本诗写于王安石贬居江宁(今南京)之后,是他晚年心境的写照。
②陂:池。
这里指池边或池中小洲。
一说“北陂”是地名,在江宁。
③雪:指杏花像雪花一样在风中飘零。
2019-2020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及答案

2019-2020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及答案姓名得分第一部分阅读(90分)一、文言文阅读(42分)(一)默写(18分)1.复行数十步,。
(《桃花源记》)2.,清泉石上流。
(《山居秋暝》)3._______________,病树前头万木春。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4.了却君王天下事,。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5.人生自古谁无死,。
(《过零丁洋》)6.,竭其庐之入。
(《捕蛇者说》)(二)阅读下面的散曲,完成7—8题(4分)天净沙·秋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
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7.这首散曲的作者是元朝的(2分)8.下列各项中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描绘出萧瑟、冷清的秋景。
B.“一点”说明“飞鸿”的距离之远,“影下”极显速度之快。
C.“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描绘出秋日美丽的景象。
D.作者描绘的秋景浸透着自己寂寥、悲凉的感伤。
(三)阅读下文,完成9—11题(8分)①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②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
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9.上述语段节选自课文《》(2分)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11.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第①段中诸葛亮自叙生平及以身许国的经历是告诉后主自己精诚报效先帝的原因。
B.第①段中诸葛亮概述21年不平凡的历程,以表明创业艰难,激励后主奋发图强。
C.第②段中诸葛亮希望后主能支持攸之、祎、允等一起随他率师北伐。
2019-2020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含解析

2019-2020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含解析注意事项:1.本试卷为题卡分离,其中试题卷6页,答题卡2页,共6大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本卷是试题卷,不能答题,答题必须写在答题卡上。
3.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核准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在答题卡上规定的位置贴好条形码。
第Ⅰ卷(选择题共31分)一、积累运用(10分,每题2分)1.指出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
A.请帖.(tiě) 心弦.(.xián) 巉.岩(chán) 咬文嚼.字(jiáo)B.纤.细(xiān) 烙.印(1ào) 唿哨.(shāo) 参差.不齐(cī)C.调.换(diào) 酣.睡(hān) 亢.奋(kàng) 刚劲.有力(jìng)D.哄.笑(hōng) 分.外(fēn) 伎.俩(jì) 捕.风捉影(pū)2.指出下面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
A.繁衍荒谬在劫难逃不可思议更胜一筹B.栖息诠释潜移默化死心踏地根深蒂固C.晶莹闪烁物竟天择销声匿迹无与伦比D.诓骗狼藉五彩班斓惟妙惟肖自知之明3.指出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
A.一个人在物欲横流的社会里,面对各种各样的诱惑,还能在精神上“净化”自己,实在是难能可贵....。
B.中国证监会前主席周道烔日前表示,上市公司的质量是资本市场的基石,资本市场的崛起和上市公司的发展息息相关....。
C.既然事情已经过去,我们再去怨天尤人....,实在是于事无补,倒不如总结一下经验,坦坦荡荡地面对未来。
D.每年的春晚都有一些精彩的歌舞节目,演员的服装尽显华丽,他们个个长袖善舞....,让台下的观众赞叹不己。
4.指出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
A.此次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出台的“新国八条”措施,在限购、价格控制、信贷、税收等环节进一步加码,且行政干预力度进一步扩大。
B.“一票难求”促使众多在沿海务工的农民工以结伴骑摩托车返乡过年。
2019-2020中考语文试卷按考点分项汇编古诗词鉴赏含解析201902201111 (4)

字音、字形专题大庆市1.根据拼音写汉字,要求规范、工整、美观。
古罗马有两座圣殿:一座象征勤奋,另一座象征荣誉。
勤奋是通往荣誉的必经之路。
有一些人,往往凭借自己的天(fù)而忽略勤奋,最终止步于荣誉的圣殿;而另一些看似愚(zhuō)的人,选择了笨鸟先飞和持之以恒,最后,顺利走进荣誉的殿堂,受到世人的尊重。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伫.立(zhù)镌.刻(juàn)胼胝.(dǐ)豁.然开朗(huò)B.伛偻.(lǚ)竣.工(jùn)邂逅.(hòu)半身不遂.(suí)C.裨.益(bì)女红.(hóng)庇.护(pì)揠.苗助长(yà)D.篛.蓬(ruò)连翘.(qiáo)剔.透(tì)五行.缺土(hang)1.赋;拙;2.B哈尔滨1.(3分)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庇.护(bì)祷.告(dǎo)招徕.(lái)B.挑衅.(pàn)匀称.(chèn)嘹.亮(liáo)C.蓦.然(mó)嗤.笑(cī)田圃.(pǔ)D.倒坍.(tān)栖.息(qī)酷肖.(xiāo)【答案】A2.(3分)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因地制宜隐性埋名花枝招展B.风尘苦旋义愤填膺张皇失措C.肃然起敬油光可鉴涕泗横流D.吹毛求疵怡然自得相安无是【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隐姓埋名,B风尘苦旅,D相安无事。
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
能力层级为识记A。
龙东地区(含双鸭山、佳木斯、鸡西、伊春、七台河、鹤岗六市)1.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答题。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因为忘记了初心,我们走得十分芒然,多了许多柴米油盐的奔波,少了许多抑望星空的浪漫;因为忘记了初心,我们已经不知道为什么来,要到哪里去;因为忘记了初心,时光荏.苒之后,我们经常听到人们的忏.悔,我们的希望,就在于初心不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分类汇编-古诗鉴赏(决胜版)古诗鉴赏篇1.2010届上海市闸北区初三一模语文试卷及答案水仙子•咏江南元张养浩帘。
画船儿天边至,酒旗儿风外飐,爱杀江南。
7.曲中最能体现诗人对江南情感的词语是 (2分)8.对本曲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2分)A.“水仙子”是这首曲的标题,“咏江南”是本曲题旨所在。
B.“芰荷丛一段秋光淡”一句点出所写的是秋天的景致。
C.“卷香风十里珠帘”一句用夸张的手法表现了江南人家的富庶。
D.“画船儿天边至,酒旗儿风外飐”两句描绘出一派祥和之景。
7.爱杀(2分)8.A(2分)2.2010年北京语文一模预测试题7.阅读辛弃疾的《清平乐·博山道中即事》①,完成下列三题。
(6分)柳边飞鞚②,露湿征衣重。
宿鹭窥沙孤影动,应有鱼虾入梦。
一川明月疏星,浣纱人影娉婷。
笑背行人归去,门前稚子啼声。
[注]①作者闲居江西上饶时,曾多次游览博山,并写了多首脍炙人口的记游词。
《清平乐》即是其中一首。
②鞚(kòng),马笼头。
(1)词中能够体现“母爱”的句子是,。
(1分)(2)“宿鹭窥沙孤影动,应有鱼虾入梦”一句极富情趣,请具体描述并作分析。
(3分)(3)联系《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说说这首词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分)略3.2010年成都市中考语文模拟试题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明诗人并未登上泰山之顶的依据有两个,一个标题中的“”字,二是诗句中的“”一词。
(2分)2.你从语言或内容两个角度,任选一个角度对诗句“造化钟神秀,阴阳割分晓”进行分析。
(2分)答:1. 望”,“会当”。
(2分)2.(2分)答:内容:诗句写出了泰山的神奇秀丽的景色和巍峨高大的形象。
语言:“钟“字,使用拟人手法,写出了大自然赋予泰山神奇秀丽的景色:“割”字运用夸张手法写出了泰山巍峨高大。
4.2010年广西玉林市浣溪沙苏轼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8.对词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两项是()()(4分)A.上阕写兰溪幽雅的风光和环境:山下小溪潺潺,岸边的兰草刚刚萌生娇嫩的幼芽。
松林间的沙路,仿佛经过清泉冲涮,画面清新优美,淡雅宁静。
B.“萧萧暮雨子规啼”一句写黄昏时细雨中杜鹃的啼叫,突出了环境的喧闹,以前面两句形成鲜明的对比。
C.下阕转入抒怀,“门前流水尚能西”句,写词人由西流的溪水,想到“人生无再少”,因此为时光流逝、人生短暂而叹息。
D.结尾两句以溪水西流的个别现象,即景生感,借景抒怀,自我勉励,表达出词人虽处困境而老当益壮、自强不息的精神。
E.全词情景交融,上片以淡疏的笔墨写景,景色自然明丽,雅淡凄美;下片既以形象的语言抒情,又即景抒情中融入哲理,启人心智,令人振奋。
B C5.2010年贵州毕节地区初中毕业生学业(升学)统一考试(甲)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乙)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唐】韩愈【唐】刘禹锡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2.(甲)诗中“左迁”的意思是;请概括(甲)诗首联的意思:。
(乙)诗中“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两句诗运用了典故,涉及到的两个人物分别是和。
(4分)13.请你简要分析(甲)(乙)诗在情感方面的异同。
(4分)12.贬官;朝奏夕贬;向秀;王质。
(4分)13.相同点:两首诗都表现了被贬官之后凄楚难言的激愤之情。
不同点:(甲)诗语虽悲酸,却悲中有壮,表现了“为除弊事”而“不惜残年”的坚强意志;(乙)诗表现诗人对世事变迁和仕宦升沉的豁达乐观的胸襟。
(4分)6.枣阳市2010年3月全市初三统考语文试卷渡荆门送别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0.这首诗中间两联描绘舟过荆门时所见景色,其中第二联中的“随”“入”两字用得好,历来被人称道。
请简要分析“随”字好在何处。
(2分)11.这首诗融情于景,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分)10.一个“随”字化静为动,将群山与平野的位置逐渐变化、推移,真切地表现出来,给人以空间感和流动感。
(意对即可)11.抒发了诗人思念故乡的深情。
7.2010年江苏南通中考模拟试卷滁州西涧①(唐)韦应物独怜幽草涧边生②,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注释]①这是写景诗的名篇,描写春游滁州西涧赏景和晚潮带雨的野渡所见。
滁州:在今安徽滁县以西。
西涧:在滁县城西。
②幽草:幽谷里的小草。
(1)作者用“”的诗句表达坚守节操的志向。
(2分)(2)有人说,诗歌蕴含作者感叹自己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无可奈何。
以这样的说法,那么诗歌中的哪个字是作者的自比?(1分)(3)此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2分)6.(1)独怜幽草涧边生 2分 (2)“舟”字。
1分 (3)表达了忧伤的情感。
2分8.2010年荆州市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请从“钟”字入手,对“造化钟神秀”这句诗作简要赏析。
(2)“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蕴涵的人生哲理是什么?5.(1)“钟”字赋予大自然以人的感情,是大自然把泰山营造得神奇秀丽,从而表现泰山的神奇秀丽景象。
(2)站得高,看得远;只有登上绝顶才能俯视一切;只有战胜困难,才能享受成功后的自豪和喜悦。
(答出任意一点即可,从其他角度言之成理亦可)9.2010年黄浦区初三一模语文试卷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候,匹马戍梁州。
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7.词作者是_______________ 。
我们还背诵过他写的七律名篇《》。
(2分)8.下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当年”两句,怀着自豪的心情回忆早年的从戎生涯。
B.“关河”两句,述说理想破灭只有在梦中才能重返前线。
C.“胡未灭”三句,写壮志未酬,梦醒后的悲凉心情。
D.“此生”三句,表明决意淡出政治,隐居沧州终老此生。
10.2010年卢湾区初三一模语文试卷登高【唐】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不尽长江滚滚来。
百年多病独登台。
潦倒新停浊酒杯。
7.诗中最生动形象地描写秋景的一句是(2分)A. 风急天高猿啸哀B. 渚清沙白鸟飞回C. 无边落木萧萧下D. 万里悲秋常作客8.下列对作者情感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 这首诗抒发了作者对多病潦倒生活的悲叹。
B. 这首诗抒发了作者对终身壮志难酬的悲愤。
C. 这首诗抒发了作者勇攀高峰的凌云壮志。
D. 这首诗抒发了作者忧国伤时的悲苦心境。
7.(2分)C 8. (2分)C11.2010年松江区初三一模语文试卷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宋•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7.词中的“天下事”指的是______________ 。
(2分)8.下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A.“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表达了词人渴望重回沙场的心情。
B.“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运用比喻、夸张的修辞表现了将士的英勇。
C.“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表明作者已经拥有了为国建功的美名。
D.全词首尾写实,中间写虚,虚实对比,突出了词人内心的无限感慨。
7. 收复失地,统一中原的大业 8. C12.2010年徐汇区初三一模语文试卷天净沙•秋思马致远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7.曲中“断肠人”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 (2分)8.下列不正确的一个选项是()(2分)A.马致远是元代著名的杂剧家、散曲家,代表作有《汉宫秋》等。
B.曲中作者形容乌鸦昏昏沉沉地归巢,以此来含蓄地表达断肠人的内心。
C.“天净沙”是这首曲地曲牌名,“秋思”是这首曲的题目。
D.曲中前二句营造出了一种凄苦的意境,“夕阳西下”更增添了萧瑟感。
7.形容伤心悲痛到极点的人。
这里指漂泊天涯、极度忧伤的旅人。
8.B13.2010年杨浦区初三一模语文试卷如梦令宋李清照瘦。
7.词中“绿肥红瘦”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 (2分)8.下面对这首小令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昨夜雨疏风骤”,意思是昨夜的风来得突然,还稀稀落落的下起了雨。
该句交待了担忧园中海棠的原因.B.“试问卷帘人”中“试”字,将词人关心花事却又害怕听到花落的消息,不忍亲见落花却又想知道究竟的矛盾心理,表达得贴切入微,曲折有致。
C.“却道海棠依旧”中“却”字,既写出了主人公原有的对海棠的担忧和听到回答后的意外及怀疑,又隐隐道出了“卷帘人”不了解主人公的心思,回答时的漫不经心。
D.“小令写法别致,虽只六句,却几度转承,意境层层叠进,表达了作者伤春惜花之情。
7. 指绿叶繁茂,红花凋零(2分) 8.A (2分)14.2010年浙江省金衢十一校联考(一) 兰溪①棹歌②唐戴叔伦凉月如眉挂柳湾③,越中④山色镜中看。
兰溪三日桃花雨⑤,半夜鲤鱼来上滩。
注释:①兰溪:兰溪江,也称兰江,浙江富春江上游一支流。
②棹(zho)歌:船家摇橹时唱的歌。
③柳湾:种着柳树的河湾。
④越中:古代东南沿海一带称为越。
⑤桃花雨:江南春天桃花开时下的雨。
14.“半夜鲤鱼来上滩”是全诗的点睛之笔,请做简要赏析。
(2分)15.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2分)14.春水盎盎,鱼抢新水,调皮地涌上溪头浅滩,拔鳍摆尾,啪啪蹦跳。
生动传神,一笔勾勒,使整个面画活了,使人感到美好的兰溪山水充满蓬勃生机,是全诗的最精彩的点睛之笔.15.抒发了作者对兰溪的赞美和喜爱。
15.广东省平远县八尺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4.下面对这首词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A.这首词的上片描写词人身临目见的景物,下片直接抒发作者对朝廷腐朽、软弱的不满。
B.“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是全词的核心部分,揭示词人和征人们的矛盾心理:思乡而不能回,因为尚未达到建立军功、勒石燕然的目的。
C.“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指士兵久戍不归,伤心落泪,使白发的将军无计可施。
D.全词意境豪放、壮阔,形象鲜明、生动。
5.“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描写了什么景物?在词中起到什么作用?(2分)答:4.B5.此句形象描绘了坐落在崇山峻岭间的孤城,夕阳西下时,便紧紧地关闭城门的情景,突出塞下秋景与中原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