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实验专题复习
2023年山西省中考化学复习小实验专题 课件(共32张PPT)

2.比较、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方法,根据以下实验事实,其中推理 不合理的是( D )
A.测定空气里 氧气含量
B.证明酸碱 发生反应
C.白磷在水 中燃烧
D.实验室制取氧气
6.(2019 西) 化学实验是我们应用化学知识、拓展化学思维和培养化 学素养的重要途径。认真分析以下实验,不能达到预期效果或目的的 是( A )
A.泥沙水的净化 B.生石灰遇水放热 C.验证质量变化 D.制取氧气
C.探究白烟是石蜡固体小颗粒 D.熄灭蜡烛的原理是隔绝氧气
2. 对比法是化学实验重要的学习方法。 下列实验所得结论正确的是( D )
A.实验①②说明燃烧需要氧气 B.实验①③说明CO2不支持燃烧 C.实验③④说明红磷不可燃烧 D.实验②④说明白磷的着火点比红磷低
3. 化学实验的设计能力是化学学习的关键能力之一,用下图所示装置 进行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 B ) A.该装置可用于证明CO2能与NaOH溶液反应 B.该装置可用于证明固体溶于水吸热 C.若气球变扁可说明固体与液体反应放热 D.若气球变扁说明装置中盛放的是H2O2溶液和MnO2
6.(2021适应性) 同学们在实验室中(室温20 ℃) 自制蔗糖晶 体的实验过程如图1,图2是蔗糖的溶解度曲线,下列有关说法 正确的是( C )
A.加入水后所得蔗糖溶液的质量是86g B.加热和搅拌都可以增强蔗糖的溶解性 C.加热后蔗糖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 D.静置4~5天后结晶出的蔗糖晶体是66 g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实验与科学探究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实验与科学探究 一、新课程标准对化学实验与科学探究的基本要求 二、近两年中考实验探究题的形式、内容及启示 三、实验与探究题中学生的主要解题障碍 四、实验与科学探究复习的基本方法和主要内容 五、化学实验和科学探究的复习建义 一、新课程标准对化学实验与科学探究的基本要求 1.能识别常用化学仪器的名称、图形、操作方法、主要用途和使用时注意事项。
2.掌握基本化学实验操作的步骤和方法、操作的要领和注意事项;对实验中出现的事故会进行应急处理及误差分析。
3.掌握制取气体的反应原理,明确气体发生装置的选择﹑气体收集装置的选择,会进行简单的分析与评价。
4.掌握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的实验原理,能对实验中出现的一些现象加以分析。5.能描述氧气、二氧化碳、酸、碱、盐等物质性质实验的现象。
6.掌握测定水的组成的实验现象及结果;掌握工业炼铁的原理、简单操作过程及实验现象。
7.知道浓硫酸、浓盐酸、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等药品的保存方法;能正确稀释浓硫酸并了解错误操作可能导致的结果。 10.能根据设置的问题情境,发现其中有探究价值的问题,能对问题可能的结果作出猜想或假设。
11.能根据探究的具体问题设计简单的化学实验方案;并具有控制实验条件的意识;依据实验要求,评价实验方案。
13.能初步应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并能初步判断事实证据与假设之间的关系;能对探究结果的可靠性进行评价。
二、近两年中考实验探究题的形式、内容及启示 1.形式:不出现大型的连接装置,一般为小型的有带有探究性的试题。试题切入容易,深入难,有利于选拔和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综合能力。体现统一与个性相结合,适当增加了开放性试题。
2.内容:紧扣课本基本实验;从学生最熟悉的基础实验入手,由简到难,由收敛到发散,由具体到开放,逐步实现对学生能力考查。在其基础上有所改进和创新,创设新情境,提出新问题。探究实验条件、装置、产物、异常现象、评价实验方案等。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课件:实验仪器及基本操作

镊子 。 (9)、取18.0克NaCl固体 托盘天平 。
(8)、将锌粒加入试管
(10)、往酒精灯里添加酒精
漏斗
。
(11)、盛硫磺在集气瓶中燃烧 燃烧匙 。 (12)、夹持热的蒸发皿 坩埚钳 。 (13)、使烧杯、烧瓶均匀受热 石棉网 。 (14)、用于装配气体发生器,便于往装置中添 加液体 长颈漏斗或分液漏斗 。 (15)、给较大量的液体加热,做较大量物质的 反应容器,过滤中用于承接滤液 烧杯 。
③溶解; ④装瓶贴签。
中考冲刺习题2:
(2012•佛山)在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 的实验中,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C )
A.氯化钠的取用
B.氯化钠的称量
C.水的取用
D.氯化钠的溶解
中考冲刺习题3:
(13分)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化学所取得的丰硕成果, 是与实验的重要作用分不开的。结合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2.认识一些常用的实验仪器
蒸发皿 三脚架 石棉网 药匙 坩埚钳 锥形瓶 干燥管 长颈漏斗
铁架台 试管 集气瓶 导管 酒精灯 水槽
胶头滴管
漏斗
量筒
烧杯
3.选择合适的仪器填空:
(1)、常用作少量物质的反应容器,或给少量液体或 固体加热的仪器是 试管 。 (2)、搅拌、过滤、蘸取液体时常用 玻璃棒 。 (3)、向NaOH溶液中逐滴滴入盐酸 胶头滴管 。 (4)、收集或贮存少量气体 集气瓶 。 (5)、取粉末状药品 药匙或纸槽 。 。 (6)、溶液蒸发、浓缩和结晶 蒸发皿 。 (7)、量取80.5mL的盐酸 量筒
4.粗盐的提纯 (1).粗盐提纯的主要步骤有溶解、过滤、蒸发、计算产率
溶解
过滤
蒸发
(2).蒸发操作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a.蒸发操作中用到的仪器: 酒精灯、玻璃棒、蒸发皿、, 铁架台、三脚架
九年级化学中考复习:专题训练:实验题21

专题训练:实验211、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常用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a____,b_____。
(2)实验室用装置A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若需要收集一瓶比较纯净的氧气,其收集装置应选择____,某同学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发现集气瓶炸裂,原因可能是____。
(3)如图,通过B装置反应前后的质量变化来测定某赤铁矿石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
图中A 装置的作用是____。
若无装置C,则测出氧化铁的质量分数会____(填“偏大”、“偏小”或“没有影响”)。
【答案】(1). 长颈漏斗(2). 集气瓶(3). 2KMnO4ΔK2MnO4+MnO2+O2↑(4).C(5). 集气瓶底没有放少量水或细沙(或者铁丝与集气瓶内壁接触) (6). 干燥H2 (7). 偏大2、实验室常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可能用到的装置如下图所示。
(1)写出实验室制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2)小聪同学在检验二氧化碳时,发现澄清石灰水始终不变浑浊,查找原因得知,制取二氧化碳时所用盐酸浓度过大。
为除去二氧化碳中混入的氯化氢气体和水蒸气,得到纯净干燥的二氧化碳,小聪设计了除杂实验。
已知:Na2CO3+H2O+CO2=2NaHCO3,请你完成装置连接: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小明同学用图1装置进行实验,先后将溶液快速全部推入,测得一段时间内压强变化如图2所示。
①先推入的溶液是____________②bc段压强基本不变,原因是____________③cd段压强变大,原因是____________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答案】(1). CaCO3+2HCl═CaCl2+H2O+CO2↑(2). F(3). D(4). B(5). NaOH溶液(6). bc段时二氧化碳被氢氧化钠溶液完全吸收,气体压强基本不变(7). 2HCl+Na2CO3=2NaCl+CO2↑+H2O3、酒钢炼铁工艺简介:铁矿石经过选矿厂磁选得到精矿粉,烧结厂将精铁矿粉与焦炭粉充分混合,目的是增大反应物的_________促进化学反应的进行。
中考化学复习专题:实验探究题

时段(均为1分钟) 第1分钟 第2分钟 第3分钟 第4分钟 第5分钟 第6分钟
H2的体积
3.1 mL 16.7 mL 11.9 mL 9.6 mL 7.6 mL 6.9 mL
请描述锌与硫酸反应快慢的变化并解释原因 第1分钟反应慢,因为锌粒表面有氧 .
化膜、油污等;第2分钟以后,随着反应的进行,硫酸的质量分数减小,反应逐渐变 .
氢氧化钠溶液充分吸收了剩余的CO2 。
该类题常涉及以下几种情况:探究金属锈蚀的条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影 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等,其中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包括是否使用催化 剂、反应时的温度、物质的浓度及反应物的接触面积等。实验时常利用控 制单一变量的思想设置对比实验,分析对比的实验间不同的因素,推理得出实 验结论。
①
20%
锌粒
31.7
②
20%
锌片
50.9
③
30%
锌粒
61.7
④
30%
锌片
79.9
【收集证据】(3)要比较不同质量分数的硫酸对反应快慢的影响,应选择的实验编号是
。①③(或②④)
【得出结论】(4)结论是 其他条件相同时,硫酸的质量分数越大反应越快,锌片比锌粒 .
反应快(意思相近即可) 。
例3 “五一”假期,小兵对“锌与硫酸反应快慢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究。 【评价与反思】[注意:若答对(5)(6)两小题奖励4分,化学试卷总分不超过60分] (5)下表是小兵第①组实验的详细数据。
金属。这种金属可以是 A (填字母序号)。
A.锌
B.铜
C.银
例5 ]3月16日,沙尘暴席卷我国西北地区,次日多地又遇到降雨。该地某校环境监测实践 小组的同学们,对沙尘暴的成因、危害、成分、防护、治理以及雨水酸碱度的异常变化 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老师的指导下,他们紧急立项,开启了项目性学习的探究之旅。 任务一:监测沙尘暴的成因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综合实验题(3)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综合实验题(3)1.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向盛有一定量生石灰的烧杯中加入碳酸钠溶液,充分反应后却至室温,过滤、洗涤、干燥,得到固体A和溶液B,并对固体A和溶液B的成分展开了探究。
上述实验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有:①CaO+H2O = Ca(OH)2②(写化学方程式)。
探究活动1: 固体A的成分是什么?[猜想假设] 小雨猜想是CaCO3;小亮猜想是CaCO3和Ca(OH)2小亮猜想含有Ca(OH)2的理由是。
[实验验证] 1. 小雨取少量固体A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有气泡产生。
证明自己的猜想正确。
2. 小亮取少量固体A于试管中,加入足量水振荡,静置,向上层清液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观察到,证明自己的猜想正确。
[反思评价] 同学们经过讨论后认为小雨的实验不足以确定固体A的成分,理出是。
结合两位同学的实验,证明了小亮的猜想是正确的,由此确定了固体A的股分成。
探究活动Ⅱ: 溶液B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猜想假设] 猜想一: MaOH猜想二: NaOH Na2CO3猜想三:NaOH Ca(OH)2[讨论交流] 结合对固体A成分的探究,同学们认为猜想三是正确的,理由是。
[实验验证] 取少量溶液B于试管中,滴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证明猜想三正确2.(2019·武汉市)水是地球上最常见的物质之一,也是实验室常用的试剂。
下图所示实验中都用到水。
图一图二图三图四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上图所示实验过程中均发生了化学变化B.图1实验相关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均发生了改变,b管内的气体可作燃料C.图2实验盖上瓶盖振荡后软塑料瓶变瘪,所得液体的pH小于7D.图3、图4实验加入适量水后都放热,所得液体均可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3.(2019·武汉市)(6分)某校实验室有一瓶久置的铁屑,其成分是铁、氧化铁和水。
为测定其中各成分的质量分数,某兴趣小组按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装置气密性良好;固定装置已略去;氮气不与铁屑中的成分反应;碱石灰是氧化钙和氢氧化钠的混合物)。
初三中考化学科学实验探究专题复习ppt

•同学丙:题能看懂,就是不知道该怎 么答?
总是想不全,答不完整 知识基础和知识技能存在漏洞 审题习惯和答题思路需要规范
2021/4/23
(1)、分值都占6分(易:中等难=2:4) (2)、2016年和2017年都考查的是“反应后物 质成分的探究”,
区别是 2017年的不合理猜想 而2018年考查的是“混合物成分的探究”, (3)、考查学生科学探究能力 考查知识点主要侧重: 1、对反应后物质成分的探究
解答方法: ①若实验结论未知,利用实验现象进行推理,
结合猜想中物质的特征性质(如气泡、沉淀等)选择合适的药品。
②若实验结论已知,则进行反推,分别确定试剂和现象。
2021/4/23
• 【注意】生成物如果对反应物的检验造成 干扰,则需先除去生成物,再进行检验。
第二步:设计实验方案并得出结论。
【注意】在设计实验时①一定要根据物质的 性质;②一定要注意四个要求:即科学性、安 全性、可行性和简约性;③结论表达要简洁 明了,切中问题要害。
2021/4/23
2021/4/23
• 类型1 反应后物质成分的探究(含变质类) (省卷:5年3考;昆明卷:7年3考;曲靖卷:7年5考)
• 类型2 混合物成分的探究 (省卷:5年2考;曲靖卷:2012.29)
• 类型3 物质成分的探究(含标签类) (昆明卷:2018.27)
• 类型4 物质性质的探究 (曲靖卷:2011.25)
2021/4/23
【知识储备】分析省卷、昆明、曲靖近7年试卷考查情况
针对此类型实验探究题,需要掌握的知识点总结如下: 1.常见溶液的颜色: 含Cu2+ 蓝色溶液; 含Fe2+ 浅绿色溶液; 含Fe3+ 黄色溶液 2.溶液的酸碱性与pH pH>7 碱性溶液; pH=7 中性溶液; pH<7 酸性溶液
中考化学1轮复习专题22 实验方案的设计和评价(解析版)

专题22实验方案的设计和评价【知识网络】多种仪器连接方式的设计气体制备方案的设计实验设计金属活动性顺序探究的设计混合物分离方法的设计物质性质探究实验的设计明确目的原理选择仪器药品思路方法设计装置步骤记录现象数据分析得出结论评价理论上是否可行评价操作是否简便实验评价评价是否安全可靠评价原料是否经济评价是否给环境造成污染【考点梳理】考点一、实验设计1.实验设计基本要求:(1)科学性:实验原理、实验方法和操作过程必须科学、严谨、合理。
(2)安全性:实验操作要尽量防止带有危险性的操作,尽量避免与有毒物质接触。
若无法避免有毒物质,则应采取安全措施,以防造成环境污染和人体伤害。
(3)可行性:设计的实验方案要真正切实可行,所选药品、仪器、装置经济可靠。
(4)简约性:实验设计应简单易行。
装置简单,实验操作简便,实验现象明显。
2.实验方案设计的几种思路:(1)对比实验设计:对比实验是实验设计的一种基本思路,有利于实验现象观察对比,有利于推理论证结论。
如某学生欲探究碳酸具有酸性而二氧化碳不具有酸性,按下图进行实验。
(2)控制变量实验设计:一个问题常常受多方面的因素制约,为了研究每一个因素对问题的影响程度,常常采取控制变量法逐个检验,每一个现象只说明一个问题,换一个条件再检验。
综合各个因素对问题的影响作出综合性的判断。
如课本上燃烧条件实验设计和铁的生锈条件设计都是控制变量实验设计。
(3)综合实验设计:设计一个实验探究多方面的问题,如设计一个组合实验探究某一混合气体的成分、某一气体的性质和组成等。
3.实验设计题的类型:(1)单项实验设计题:设计实验求证某一单项问题,或求证某一规律。
设计的特点是围绕某一问题设计一个指向很单一的实验,而且实验通常一步到位。
如证明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如下图所示)。
(2)综合实验设计题:设计实验求证多个问题,其特点是多步操作、装置复杂、现象多样。
常见的有对某气体从制取到组成、成分含量、性质、尾气处理等多项目标进行实验检验和求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