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辞格的综合运用

合集下载

现代汉语主要修辞方法

现代汉语主要修辞方法

现代汉语主要修辞方法修辞是为了使说话增强表达效果而运用的一些修饰描摹的特殊方法。

又称辞格、辞式。

修辞格就是语言在长期运用过程形成的具有特定形式和表达功能的修辞格式。

有的修辞格有鲜明的形式特征,有的则在表达功能上独具特色。

一、比喻不直接说被描写的对象甲,而用与它有相似性的乙来描写它,以使被描写的甲在形象、功能等特点上更加富有可接受性。

比喻一般形式上需要有三个要素:本体(甲)、喻体(乙)和连接两者的喻词。

根据这三个方面出现情况,将比喻分为:(一)明喻用“像、如、仿佛”等喻词通俗明白地打比方。

典型格式:甲像乙如:(1)共产党像太阳。

当然,如果前后句子叫长,且意义明白,明喻也可以省略喻词。

如:(2)铁不用就会生锈,水不流就会发臭,人的头脑不用,功能就会萎缩。

(二)暗喻用“是、成为”等喻词直接将本体当做喻体的方法。

典型格式:甲是乙如:(3)大王庄这个阵地成为一颗锐利的铁钉,牢牢地钉进了黄维兵团的脑门心。

(4)困难是弹簧,你软它就强。

(三)借喻不出现本体和喻词,直接用喻体代指本体的方法。

只出现喻体。

如:(5)一旦把敌人消灭干净,鲜红的太阳照遍全球。

这里“鲜红的太阳”喻指新生的社会制度。

比喻的作用: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化冗长为简洁。

【注意】用了“像”或“仿佛”等的句子不一定就是比喻句。

如:(1)比较句不是比喻句:他长得像他父亲。

(2)举例句不是比喻句:我们班最近涌现出许多好人好事,像张丽把积蓄的零用钱寄给了灾区人民,王倩主动地每天到医院里为刘玲补课……(3)疑断句(猜度或不确切的判断)不是比喻句:天好像要下雨。

二、比拟直接将乙事物所具有的特征、属性加在甲事物对甲进行跨类式描写的修辞格。

有本体、拟体两个部分组成,本体一般为名词性事物,拟体则多为谓词性成分。

从语义特征上说,拟体本不能与本体构成陈述关系。

根据本体与拟体的关系,一般将比拟分为:(一)拟人将非人类的事物当做人来写。

如:(1)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国家开放大学一网一平台电大《言语交际》形考任务判断题题库及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一网一平台电大《言语交际》形考任务判断题题库及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一网一平台电大《言语交际》形考任务判断题题库及答案一、判断题1 .“他步履蹒跚地走进了古稀之年,白云也正渐渐地开始笼罩在他的头顶。

”使用了暗喻的修辞方法。

【正确答案】错误2 .“目录学是打开一切科学宝库的钥匙。

”该句运用了明喻。

【正确答案】错误3 .贵、尊、令、贤、家、舍等都是敬词。

【正确答案】错误4 .文艺语体包括小说、喜剧、诗歌、散文等。

【正确答案】正确5 .反问句又称反诘,是用问句的形式表示确定的意思。

【正确答案】正确6 .句子是言语交际的基本单位,只有句子,才能完成初步的交际。

【正确答案】正确7 .事务语体又称公文语体,是适应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以及人民群众之间处理事务的一种语体形式。

【正确答案】正确8 .方言一般可分为地域方言和社会方言。

【正确答案】正确9 .语言和言语的关系是交际工具与工具在交际中的运用的关系。

【正确答案】正确10 .风格与语体有一定的联系,是就言语的格调和氛围而言。

【正确答案】正确11 .主持语体属于非专业语体。

【正确答案】错误12 .修辞格能够充分反映一个民族的心理、文化、价值观念,具有民族性特点。

13 .句子是言语交际的基本单位,只有句子,才能完成初步的交际。

【正确答案】正确14 .言语的民族风格主要体现在语言本身的民族性和语言运用上的民族性。

【正确答案】正确15 .事务语体又称公文语体,是适应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以及人民群众之间处理事务的一种语体形式。

【正确答案】正确16 .现代汉语与印欧语系的语言比较,最显著的差别是缺乏形态变化。

【正确答案】正确17 .在交际中运用修辞格可以使话语产生会话含义。

【正确答案】正确18 .口语和书面语是语言风格的两大类。

【正确答案】正确19 .句子的次序包括时间次序、空间次序、话题视点次序和事理逻辑次序。

【正确答案】正确20 .从句子的结构形式来看句子可分为长句和短句。

【正确答案】错误21 .“目录学是打开一切科学宝库的钥匙。

第七、八节 辞格(四)及综合运用

第七、八节 辞格(四)及综合运用
⑴由一种感官感知的事物移到另一感官所感知的事物是通感; 由一种不能用感官感知的非常抽象的移到某种感官能感知的 是移就。 ⑵通感被描写的对象必须是感官所能感觉到的具体事物,而移 就被描写的对象往往是抽象事物,如“金色的年华”、“甜 蜜的歌声”,虽然“金色”和“甜蜜”都是可以凭感官所能 感知的,但“年华”是抽象名词,“歌声”是具体名词,是 可感知的;所以,“金色的年华”是移就,“甜蜜的歌声” 是通感。 ⑶移就是词语的移用,它往往是在同一篇文章中甲乙两种事物 都出现过,而通感就不需要这样。
2.一体两面对比

把同一事物两个对立的方面写在一起,使 它们显得更鲜明,更彻底。
蜜蜂是渺小的饿,蜜蜂却又是多么高尚啊! ——杨朔《荔枝蜜》 ② 我们的战士,对敌人这样狠,而对朝鲜人民却是那样地 爱,充满国际主义的深厚感情。 ——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
对比和对偶的区别
1.着眼点不同。对比以意义为特征,着眼在内容方面,要求两种事物或一 种事物的两个方面在意义上相反相对;对偶以结构为特征,着眼点在形式 方面,要求结构相同或相似,字数相等。也就是说,对比的特点是对立, 对偶的特点是对称。 2.作用不同。对偶是利用均衡对称的语言形式、和谐优美的语言节奏,以 加强艺术感染力;对比是以内容上的对立,来加强语言的鲜明性。对偶中 的“反对”从内容上看是对比,从形式上看是对偶,这是辞格兼用的现象。
八、警策
使某些语句语简言奇,含意深刻并富有哲 理性的辞格叫警策,也叫“精警”或“警 句”。 修辞学就是修辞学。 主宾重复判断
他的世界 又小又宽广, 他的路径 又短又漫长,
表意相反相成
方敬《图书管理员》
看似无关,实则紧密相连
有的说:“可是朱桂棠,杀人做大户,咱们滴的血,他做 聚宝盆,咱们的骨头,他做摇钱树。 田间《赶车

国家开放大学一网一平台电大《言语交际》形考任务3网考题库及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一网一平台电大《言语交际》形考任务3网考题库及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一网一平台电大《言语交际》形考任务3网考题库及答案1.从句子的结构形式来看句子可分为长句和短句。

【正确答案】错误2.句子的次序包括时间次序、空间次序、话题视点次序和事理逻辑次序。

【正确答案】正确3.奇问的修辞目的是为了加强语义和语势。

【正确答案】错误4.修辞格的综合运用有连用、兼用和套用三种情况。

【正确答案】正确5.“处处飞花飞处处,潺潺碧水碧潺潺。

”中运用了顶真的修辞手法。

【正确答案】错误6.文艺语体包括小说、喜剧、诗歌、散文等。

【正确答案】正确7.现代汉语与印欧语系的语言比较,最显著的差别是缺乏形态变化。

【正确答案】正确8.“目录学是打开一切科学宝库的钥匙。

”该句运用了明喻。

【正确答案】错误9.方言一般可分为地域方言和社会方言。

【正确答案】正确10.下列句中括号内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正确答案】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忘乎所以)地汲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

I1从修辞角度看,填入下面文字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苦瓜苗就像一个①一样,自生自长,葛蕉的,一副要死不活的样子。

然而它却努力地活了下来,便渐渐地长大。

它似乎满是敌意,一天比一天不守规矩,或绕着南瓜藤,或在冬瓜架上②。

我不得不找来一根杖子,把它绑在杖上,③【正确答案】①弃儿②胡搅蛮缠③约束它的行为12.下列句子中修辞方法运用恰当的一项是O【正确答案】海新套着脸,他还记着昨天丁经理那伤他的话,海新的自尊心跟弹簧一样,谁碰一下,就蹦得很高。

13.“善者不来,来者不善”、“人不犯我,我不犯人”运用的修辞格是O【正确答案】回环14.下列各句中修辞手法的运用,恰当的一句是O【正确答案】事如《三大纪律八项注意》那首歌吧,从苏区开始,就一直是红军、八路军、新四军和人民解放军的先遣部队。

15.一些服务行业,对于交际用语的使用都有明确规定,比如要求使用“请、你好、对不起、谢谢”等词语,这遵循了言语交际中的O【正确答案】礼貌原则16.诗经“一日不见,如三秋兮【正确答案】借指“三年”17.由于不同作家的个性不同,思维方式不同,经历或修养也不同,从而表现出了不同的演讲风格。

英语中的修辞格

英语中的修辞格

英语中的修辞格(一)使用语音手段的修辞格.主要有:1.头韵(alliteration):在词的开头重复相同的元音或辅音.例如:①Time and tide wait for no man.②Suddenly the sky turned gray,The day,Which had been bitter and chill,Grew soft and still.2.拟声(onomatopoeia):以相似的声音描摹非语言的声音.例如:①She brou ght me into touch with everything that could be reached or felt-sunlight, the rustling(沙沙声、瑟瑟声) of silk, the noises of insects, the creaking(咯吱声、叽嘎声) of a door, the voice of a loved one.②You see, life is made up sobs(哭泣声),sniffles(抽鼻子声) and smiles-but mainly of sniffles.(二)使用词汇手段的修辞格.主要有:1.明喻(simile):用另一种事物比喻所要说明的事物,通常用like或as连用.例如:①It(The hair) fell about her, rippling and shining like a brown waterfall.②It(The lion) is as big as a very large dog.2.隐喻(metaphor):不用like或as隐藏的比喻.例如:①He sa id, "A foreign language is a weapon in the struggle of life."②Hope is the poor man's bread.3.提喻(synecdoche):以部分代替整体,单个代替类别,具体代表抽象,或反过来,以全体代替部分,类别代替单个,抽象代替具体.例如:①Once Lu Xun spoke to the youth about the study of foreign language.[youth不只是抽象名词表"年轻、青春(状态或阶段)",在古英语中就已经可以作集合名词指"青年人"这一整体。

辞格

辞格
辞格的种类有:
比喻、比拟、夸张、双关、 排比、对偶、顶真、反问等。
什么是辞格的综合运用?
辞格就是具有一定的语言结 构形式和特定表达效果的各种修 辞格式。在一句话或一段话里往 往同时存在几种辞格,就是辞格 的综合运用。
辞格综合运用的两种类型:
一、辞格的兼用
二、辞格的连用
一、辞格的兼用:
几种辞格交织起来运用,互相 融合。从一个角度看属于这种辞格, 从另一个角度看则属于另一种辞格。
二、辞格的连用:
在一段话里,连续使用几种辞

格,这些辞格互不包容。
二、辞格的连用举例:
1、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 红的像火,粉的像霞, 让你,都开了花赶趟儿。 (朱自清《春》) 白的像雪。 拟人和比喻 2、沉默,监房突然像沉入无底的黑暗之 就是落下一根针也仿佛可以听见。 (杨沫 中, 《青春之歌》) 比喻和夸张
使用辞格应注意: 从 语言交际的实际出发,充 分考虑交际的环境、对象、 目的以及语体特点等诸多 因素。
一、辞格的兼用举例:
看你烧得像火 1、“不要动感情嘛,同志。 炭儿一样 ,我没有病,怎么也好说。”(魏 巍《朝鲜人》) 比喻和夸张 2、在轻轻荡漾着的溪流的两岸,满是高 过马头的野花,红、黄、蓝、白、紫,五彩缤 像织不完的织锦那么绵延,像天边的彩霞 纷, 那么耀眼,像高空的长虹那么绚烂。 碧野《天 山景物记》 排比和比喻

朱自清先生《春》的修辞艺术赏析

朱自清先生《春》的修辞艺术赏析
总 之 , 短 句 的 结 合 , 散 句 的 长 整

致 , 义关 联 , 于 排 比句式 , 了辞格 的连用 、 用 、 用 三种基 本 意 属 说 兼 套
交 错 , 口 语 句 式 与 书 面 语 句 式 的 运 明 春 天 到 来 时 自然 界 事 物 发 生 的 变 类 型 。 语 言 表 达 的 效 果 不 言 而 喻 。
21. / 语 文 敢 掌 通 讯 02 a 0C
回 环 、 偶 等 十 余 种 。 于 单 一 修 辞 使 大 层 次 辞 格 得 以借 力 发 挥 ,小 层 和 喻 体 “ 娃 、 姑 娘 、 壮 的青 年 ” 对 对 娃 小 健
格 的 理 解 只 需 围绕 概 念 就 能 很 好 掌 次 辞 格 得 以 依 托 挂 联 , 得 其 所 , 构 成 比 喻 中 的 明 喻 辞 格 形 式 ,随 后 各 互
巢 安在 繁 花嫩 叶当 中 , 兴起 来 了 。 辞 格 ; 另 一个 角度 看 , 果 树 用人 种 情 感 深 深 地感 染 了每 一 位 读 者 。 高 从 把
呼 朋 引 伴 地 卖 弄 清 脆 的 喉 咙 , 唱 出 称 代 词 “ 、 ” 称 谓 , 物 的人 格 这 三 段 在 运 用 辞 格 上 ,用 层 递 套 用 你 我 来 是
句 中 , 者 连 用 了 四 个 比拟 辞 格 , 比 喻 中 明 喻 句 式 ,把 花 开 时 的抽 象 的 运 用 以 及 词 语 、 式 的 锤 炼 , 漓 作 前 句 淋
后 配 合 , 错 使 用 , 补 互 衬 , 联 性 色 彩 用 相 似 的 三 个 具 体 事 物 “ 、 尽 致 地 抒 发 了作 者 对 春 天 的 赞 美 之 交 互 珠 火
而 表 现 了 作 者 对 大 自然 在 春 天 到 来 致 ,意 义 相 关 联 的 分 句 构 成 排 比句 时 生 机 盎 然 情 形 的 赞 美 和 歌 唱 。 这 式 ,而 排 比 句 中 又 分 别 包 含 了 三 个

辞格的综合运用

辞格的综合运用
兼用了排比和反复
三、辞格的套用
一种辞格里又包含着其他辞格,分层组 合,形成大套小的包容关系,套用是分
层次的结合。
看吧,狂风紧紧抱着一层层巨浪,恶恨恨地将它们甩到悬崖上,把这
些大块的翡翠摔成尘雾和碎末。
高尔基《海燕》
比拟(拟人)中套用着比喻,“这些大块翡翠”是比喻“一层层巨浪”
的。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看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
按顺序,分层次 着眼于句式,切不 忘并作为进一步分
地进行分析。 可发现一种辞格而 析的基础。
丢掉另外的辞格。
春分刚刚过去,清明即将到来。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对偶
比喻
比喻
对偶
解 这是革命的春天,这是人民的春天,这是科学的春天!

比喻、双关
比喻、双关
比喻、双关
排比
连用、兼用、套 火柴颂
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朱自清《春》
“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是排比,其中每一分句又是比喻。
这些动人的的关于泥土的故事,使人对五色土发生了奇异的感情,
仿佛它们是童话里的角色,每一粒土壤都可以叙述一段奇特的故事,
或者唱一首美好的诗歌一样。
秦牧《土地》
“仿佛”后面都是比喻,而“每一粒土壤都可以叙述一段奇特的故事,或 者唱一首美好的诗歌。”是比拟中的拟人,从整体看,是比喻中套用比 拟。
这时,春风送来沁鼻的花香,满天的星星都在眨眼欢笑,仿佛对张老师
那美好的设想给予着肯定和鼓励。
刘心武《班主任》
蓝海靠在车椅背上打盹,一根根铁丝般的胡子在饱经风霜的脸上竖着,
就像是一排排钢筋。
苏叔阳《旅途》
兼用了比喻和夸张
你是革命第一,工作第一,他人第一,而在有些人却是出风头第一, 休息第一,与自己第一。毛泽东《给徐特立同志的一封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修辞格的综合运用
本文是关于修辞格的综合运用,感谢您的阅读!
修辞格的综合运用
1.辞格的连用
辞格的连用是指同类辞格或异类辞格在一段文字中的接连使用。

如:
①太阳还不能从云里挣扎出来,空气也感到疲乏。

②沉默。

监房突然像沉入无底的黑暗之中,就是落下一根针也仿佛可以听见。

例①是两个比拟辞格的连用;例②是一个比喻辞格同一个夸张辞格的连用。

2.辞格的套用
辞格的套用是指一种辞格里又包含着其他辞格,形成大套小的包容关系。

如:
①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

②这种感情像红松那样,根深蒂固,狂风吹不动,暴雨浸不败,千秋万载永不凋谢。

例①总的是暗喻。

中间套着两个比拟(这两个比拟又是连用的例)。

例②首先,全句是个比喻;比喻的喻解(相似点)部分的“狂风……凋谢”又是夸张,其中的“狂风……不败”又是对偶,因此,全句比喻中套用了夸张、对偶。

3.辞格的兼用
辞格的兼用是指一种语言表达形式兼有多种辞格。

如:
①勤奋是点燃智慧的火花,懒惰是埋葬天才的坟墓。

②举着红灯的游行队伍河一样流到街上。

③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④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

例①是对偶和对比兼用;
例②是比喻和夸张的兼用;
例③先后是反复、拟人、拟人三种辞格,他们没有分布上的交叠。

例④从一个角度看是对比,换一个角度看又是对偶。

4.以上三种情况的同时出现
如:队伍虽然出罗网,韩英不幸入铁窗。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