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1
微生物学第一章微生物 ppt课件

微生物学 ( microbiology )
三 微生物的分类及细菌的命名
• 生物的界级分类学说
– 在人类的历史上,对生物界级的划分存在着一个由浅 入深、由简至繁、由低级到高级的认识过程。
• 生物界级学说的发展过程
– 两界系统三界系统四界系统五界系统六界系 统三域学说
三、微生物的分类及细菌的命名
根瘤菌
自生固氮菌
微生物的农业生产
环境污染日益严重
五、微生物与环境保护 污水处理 TNT 有机磷 石油 重金
属
染料
六、微生物与医药的发展
头孢霉素
青霉素
真菌产生的抗生素
(一)抗生素 1. β-内酰胺类抗生素:包括青霉素、头孢菌素、碳青霉烯类、
头霉素类等。青霉素是很常用的抗菌药品。但每次使用前必须做 皮试,以防过敏。
属(genus) ——生物学性状基本相同、具 有密切关系的一些种组成的集体。
种(species)——是一大群表型特征高度相似,亲缘 关系极其接近、与同属内其他种有着明显差异的菌株总称。 同一菌种的各个细菌,虽性状基本相同,但在某些方面仍 有一定差异。
差异明显——亚种(变种); 差异小——型(血清型、噬菌体型、细菌素型等);
编号表示 E.coli B 4.通俗名称 结核分枝杆菌 结核杆菌
每年都有无数的动植物死亡,可 是千万年过去了,为什么没见堆 积如山的死亡的动植物尸体?
请举例两种由微生物引起的 疾病
试举例说明微生物与人们 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
第二节 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
• 一、微生物在自然界物质循环中的作用
• 地球上每年都要死亡大量动植物,千万 年过去了,这些动植物的遗体到哪里去 了呢?这就是细菌和其他微生物的功劳 。 它们能把地球上一切生物的残躯遗体 “吃”个精光,同时转化成植物能够利 用的养料,为促进自然界的物质循环立 下了汗马功劳。更何况许多细菌在工农 业生产上起着重要的作用呢!
微生物第一章1

葡萄球菌L型回复后
基本结构
2 细胞膜 (cell membrane)
• 细菌细胞膜是围绕细胞质外面的双层膜结构, 是一个高度可选择渗透性的屏障,由磷脂和多 种蛋白质组成,但不含胆固醇。 • 细菌细胞膜不仅仅使分隔细胞内部与外界的屏 障,它还有重要的功能:主要有物质转运、生 物合成、分泌和呼吸等作用。
细菌是原核细胞,不具有成形的核。细菌 的遗传物质称为核质或拟核,无核膜、核 仁和有丝分裂器,只有一个核质体或称染 色质体。没有固定形态,结构也很简单。 功能与真核细胞的染色体相似。这是原核 生物与真核生物的主要区别之一。 核质由单一密合闭环状DNA分子反复回旋 卷曲盘绕组成松散网状结构。
核质特点
核区丝状物是由双链、环状的 DNA 分子折叠缠绕 而成。拉直后,其长度比细胞长度大若干倍。丝 的长度却是 1100 ~ 1400 微米 ! 可见,细胞内的 DNA 必然是一种高度折叠缠绕、错综复杂的“超 线圈”结构。这对于遗传性状的传递起着重要作 用。 正常情况下,一个菌体内具有一个核;而细菌处 于活跃生长时,由于 DNA 的复制先于细胞分裂, 一个菌体内往往有2-4个核。
细菌细胞壁缺陷型
• 细胞壁受损后仍能生长和分裂的细菌。在一般环境中 不能耐受菌体内的高渗透压而将会涨破死亡。 • L型(bacterial L form):通过自发突变而形成的遗传性 稳定的细胞壁缺损菌株 • 加溶菌酶或在含青霉素等的培养基中培养革兰阳性菌 使细胞壁缺失后,原生质仅被一层细胞膜包住——原 生质体(protoplast)。 • 革兰阴性菌肽聚糖层受损后尚有外膜保护——原生质 球(spheroplast)。 • 某些L型仍有一定的致病力,通常引起慢性感染。
微生物-第一章 绪论

微生物共占120分713微生物学部分大纲要求:微生物主要类群的细胞形态与结构;微生物的营养;微生物的生长与控制;微生物遗传与变异。
(具体知识点可参考804微生物大纲要求)笔记根据《微生物学》路福平编为主,《微生物学教程》周德庆编为辅进行查漏补缺(标注页码基本为路福平版书籍所对应页码,少数为周德庆版书籍所对页码)第一章绪论P1-11一、微生物的定义及其类群(一)现代定义:一般是指绝大多数凭肉眼看不见或看不清,必须借助显微镜才能看见或看清,以及少数能直接通过肉眼看见的单细胞、多细胞和无细胞结构的微小生物的总称。
(二)类群:1.原核类:细菌(真细菌,古生菌),放线菌,蓝细菌,支原体,立克次氏体,衣原体等(三菌三体)。
2.真核类:真菌(酵母菌,霉菌,蕈菌),原生动物,显微藻类3.非细胞类:病毒,亚病毒(类病毒,拟病毒,朊病毒)(三)微生物的共性(五大共性)P111.体积小,比表面积大(最基本);2.吸收多,转化快;3.生长旺,繁殖快;4.分布广,种类多(多样性);5.适应性强,易变异。
三.生物学的研究内容和任务1.内容:微生物的形态构造、生理代谢、遗传变异、生态分布、分类进化等生命活动。
2.任务:(1)发掘、利用、改善和保护有益微生物(发酵微生物)a.利用菌体:scp、生物杀虫剂,保健品,生物制品,指示菌,污水处理b.利用代谢产物:酒,甘油,调味品,抗生素,有机酸,氨基酸,维生素,激素,酶制剂(2)控制、消灭、或改造有害微生物四、五界分类系统、六界分类系统、三域系统1、五界分类系统(Whitaker,1969年)包括:动物界、植物界、原生生物界(包括原生动物单细胞藻类和粘菌等)、真菌界、原核生物界(包括细菌蓝细菌等).2、六界分类系统(我国学者,1977年):在Whitaker五界系统的基础上,在加上一个病毒界,包括:病毒界、原核生物界、真菌界、真核原生生物界、植物界、动物界.3、三域学说(美国C.R.Roese,70年代末):三个域指细菌域、古生菌域、真核生物域五、微生物发展史上5个时期的特点和代表人物周德庆版P5(1)史前期(8000年前-1676年)特点:a.无显微镜,没有见到微生物个体b.在应用微生物和防止疾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凭经验自发地与微生物打交道)c.实践-实践-实践(思想方法上处于低水平的应用)(2)初创期(1676年-1861年:近200年)-起始于1676列文虎克观察到细菌个体特点:a.人类第一次用显微镜观察到了微生物个体b.停留在形态描述阶段c.微生物学科尚未形成代表人物:列文虎克——微生物学说先驱、发明显微镜(3)奠基期(1861年-1897年)-1861年,巴斯德根据曲径瓶实验,彻底推翻了“生命自生说”特点:a否定“自生说”成功,解决了生命的起源问题b建立了研究微生物的独特方法和技术(显微镜放大到700-1000倍)c.分离出了许多重要病原道d.微生物学的研究进入班理学研究水平e.微生物学科开始形成,进入一系列分支学科研究f思想方法:实践-理论-实践代表人物巴斯德(微生物学奠基人):1)证实发酵由微生物引起—酒精发酵、醋酸发酵和乳酸发酵等;2)解决了许多实际问题,如腐败病、蚕病、酒酸等——巴氏消毒法;3)免疫学——首次制成狂犬疫苗;4)彻底否定了自生说—鹅颈瓶实验。
医学微生物学第1章细菌的形态与结构

医学微生物学第1章细菌的形态与结构细菌是一类单细胞微生物,它们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各个环境中,包括土壤、水体、空气、动植物体表及体内等。
细菌具有各种形态和结构,这些形态和结构的不同反映了它们在适应不同环境中生存和繁殖的特征。
一、形态特征细菌的形态有很多种类,常见的有球形、杆状、弯曲的弧杆菌和螺旋形菌。
1. 球形菌(cocci):球形菌有三种常见的形态,分别是球形(coccus)、链状球菌(streptococcus)和成堆球菌(staphylococcus)。
球形细菌通常直径在1-5微米之间。
2. 杆状菌(bacilli):杆状菌较长且细长,形状类似于细胞的杆状结构。
杆菌长约1-10微米,宽约0.5-2微米。
3. 弯曲的弧杆菌(vibrios):弯曲的弧杆菌的形态介于球形菌和螺旋形菌之间,较长且呈弯曲状。
4. 螺旋形菌(spirilla):螺旋形菌是一类细菌,其细胞呈螺旋形状,如螺旋线状、螺旋弯曲状等。
螺旋菌通常长约5-200微米。
二、结构特征细菌的结构可以分为细胞壁、细胞膜、质粒和鞭毛等部分。
1.细胞壁:细胞壁是细菌细胞的外层,具有维持细胞形态、抵抗环境应激和药物攻击等重要功能。
细菌的细胞壁主要由肽聚糖和多肽组成。
根据细菌细胞壁的结构和染色特性,细菌可以分为革兰氏阳性细菌和革兰氏阴性细菌。
革兰氏阳性细菌的细胞壁较厚,有多肽层,染色时呈紫色;革兰氏阴性细菌的细胞壁较薄,只有肽聚糖层,染色时呈红色。
2.细胞膜:细菌的细胞膜位于细胞壁内,是细菌细胞的另一层保护膜。
细菌细胞膜由脂质双层构成,其中包含着许多重要的蛋白质,如传输蛋白和受体等。
3.质粒:质粒是细菌细胞内存在的一种环状DNA分子,与细菌细胞染色体分开存在。
质粒中携带了一些细菌的遗传信息,如抗药性基因等。
质粒可以通过水平基因转移传递给其他细菌,从而使细菌产生抗药性等。
4.鞭毛:鞭毛是细菌细胞表面的一种细长的纤毛结构,可以通过收缩和运动来推动细菌细胞的游动。
常见微生物拉丁学名(一)

常见微生物拉丁学名(一)引言概述:微生物在生物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了解它们的拉丁学名对于研究和理解微生物的种类及其特点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微生物的拉丁学名,并对它们的分类特点进行详细的讲解。
正文:一、细菌类微生物1. 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a) 原核生物中的一种细菌,属于革兰氏阴性菌。
b) 在肠道中正常存在,但某些菌株也可能引起感染。
2. 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a) 一种球形细菌,属于革兰氏阳性菌。
b) 通常存在于皮肤和鼻腔中,但某些菌株可能引起多种感染。
3. 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a) 导致结核病的细菌,属于革兰氏阳性菌。
b) 可通过空气飞沫传播,感染性极强。
4. 抗生素青霉(Penicillium):a) 一类真菌,属于革兰氏阳性菌。
b) 生产出青霉素类抗生素,常用于治疗细菌感染。
5. 肺炎链球菌(Streptococcus pneumoniae):a) 一种球形细菌,属于革兰氏阳性菌。
b) 可引起肺炎等严重感染。
二、真菌类微生物1. 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a) 一种单细胞真菌,属于真菌门酵母菌属。
b) 广泛用于酿酒和食品加工。
2. 念珠菌(Candida albicans):a) 一种酵母样真菌,属于真菌门念珠菌属。
b) 可引起口腔和阴道感染。
3. 黄曲霉(Aspergillus flavus):a) 一种真菌,属于真菌门黄曲霉属。
b) 产生黄曲霉毒素,对人和动物有毒。
4. 哈氏酵母(Hansenula polymorpha):a) 一种酵母菌,属于真菌门酵母菌属。
b) 在生物工程中应用广泛,用于生产重要的蛋白质。
5. 真菌红霉(Monascus purpureus):a) 一种真菌,属于真菌门红霉菌属。
b) 用于食品加工,并被认为具有降血脂、降血压的作用。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大学)微生物作业1答案

上海应⽤技术学院(⼤学)微⽣物作业1答案微⽣物作业1答案⼀、名词解释(2*20=40分)1、微⽣物:微⽣物通常是描述⼀切不借助显微镜⽤⾁眼⽆法看见的微⼩⽣物。
是⼀切⾁眼看不见或看不清的微⼩⽣物的总称。
是⼀群体型微⼩、结构简单、低等⽣物的总称。
2、菌落:由单个或少量细胞在固体培养基表⾯繁殖形成的、⾁眼可见的⼦细胞群体。
在固体培养基表⾯或内层,以⼀个⾄少数⼏个微⽣物细胞为中⼼⽽繁殖形成的⼀堆⾁眼可见的细胞集团称为菌落。
3、芽孢:某些细菌在其⽣长发育后期,在细胞内形成⼀个圆形或椭圆形、厚壁、含⽔量极低、抗逆性极强的休眠构造,称为芽孢或内⽣孢⼦。
4、放线菌:是⼀类以菌丝状⽣长并以孢⼦繁殖的陆⽣性较强的原核微⽣物,属⾰兰⽒阳性菌,⼴泛分布于含⽔量较低、有机物较丰富和呈微碱性的⼟壤中。
5、基内菌丝:是放线菌中伸展在固体培养基内层,具有吸取营养和排泄代谢废物功能的菌丝。
6、假菌丝:在良好营养和⽣长条件下,酵母菌⽣长迅速,⼏乎在所有营养细胞上都长出芽体。
如果长出的⼀连串芽体与母细胞⼤⼩相近⼜不⽴即分离,其间仅以较⼩的⾯积相连,这种藕节状的细胞串称假菌丝。
7、温和噬菌体:某些噬菌体侵染细菌后,将⾃⾝基因组整合到细菌细胞染⾊体上,随寄主细胞分裂⽽同步复制,并不引起细菌裂解释放噬菌体,因⽽被称作温和噬菌体。
8、烈性噬菌体:这类噬菌体侵⼊细菌细胞后,能在宿主细菌细胞内增殖,产⽣⼤量⼦噬菌体,并通过裂解作⽤摧毁细胞使病毒粒⼦释放,因⽽被称为烈性噬菌体9、噬菌斑:细菌病毒侵染细菌细胞,导致寄主细胞溶解死亡,因⽽在琼脂培养基表⾯形成的空斑.10、溶原菌:被温和噬菌体侵染后,细胞染⾊体上整合有病毒基因组的细菌。
11、原噬菌体:整合到细菌细胞染⾊体上的病毒。
整合于细菌染⾊体或以质粒形式存在的温和性噬菌体基因组。
12、溶源性:这种宿主染⾊体携带病毒基因组的情况称为溶源性13、裂解量:每个受染细胞所产⽣的⼦代病毒颗粒的平均数⽬,其值等于平稳期受染细胞所释放的全部⼦代病毒数⽬除以潜伏期受染细胞的数⽬,即等于稳定期病毒效价与潜伏期病毒效价之⽐。
微生物名词解释1

菌种: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它是一大群表型特征高度相似,亲缘关系极其相近,与同属内其它种有着明显差异的菌株的总称。
-菌株(品系):表示任何由一个独立分离的单细胞繁殖而成的纯种群体极其一切后代;实际上是一个微生物达到遗传性纯的标志。
-克隆:若菌落是由一个单细胞发展而来的,则它就是一个纯种细胞群或克隆。
-菌落:在适宜的培养条件下,微生物在固体培养基表面(有时为内部)生长繁殖,形成以母细胞为中心的一堆肉眼可见的、有一定形态构造的子细胞集团,这就是菌落。
-菌苔:如果将某一纯种的大量细胞密集地接种到固体培养基表面,结果长成的各“菌落”互相连成一片,这就是菌苔。
1-细菌:是一类细胞细短、结构简单、胞壁坚韧、多以二分裂方式繁殖和水生性较强的原核生物。
- 缼壁细菌:指细胞壁缺乏或缺损的细菌。
包括原生质体、球状体、L型细菌和支原体。
- 原生质体:人工条件下用溶菌酶除去细胞壁或用青霉素抑制细胞壁合成后,所留下的仅由一层细胞膜包裹的圆球状细胞。
一般由G+形成。
- 芽孢:某些细菌在生长发育后期,可在细胞内形成一个圆形或椭圆形的抗逆性休眠体,称为芽孢(又称内生孢子)。
- 伴孢晶体:少数芽孢杆菌在形成芽孢的同时,会在芽孢旁形成一颗菱形、方形或不规则形的碱溶性蛋白质晶体,称为伴孢晶体(即ð内毒素)。
- 放线菌:是一类呈丝状生长、菌落呈放射状、以孢子繁殖的陆生性较强的革兰氏阳性菌。
(2)-真核微生物:是指一大类有完整细胞核、结构精巧的染色体和多种细胞器的微生物。
- 酵母菌:非分类名词,一群能发酵糖类的单细胞微生物,属真菌类。
- 生活史:个体经一系列生长、发育阶段后而产生下一代个体的全部过程,就称为该生物的生活史或生命周期。
- 霉菌:(非分类名词)丝状真菌统称,通常指菌丝体发达而又不产生大型子实体的真菌。
- 无性孢子:不经过两性细胞结合而直接由菌丝分化形成的繁殖性小体。
- 有性孢子:指经过两性细胞结合,经质配、核配、减数分裂形成的繁殖小体。
微生物1

C、 是细菌的运动器官
D、 用普通光学显微镜不能观察
E、 普通菌毛与细菌的致病力有关
答案: C
52、诊断急性乙型肝炎的最主要的血清学指标是
A、 HBeAg
B、 HBc总抗体
C、 HBsAg
D、 抗-HBc IgG
E、 抗-HBc IgM
答案: E
53、IMViC试验常用于鉴别
C、 解脲脲原体
D、 淋病奈瑟菌
E、 梅毒螺旋体
答案: B
6、深部感染的真菌最适生长温度是
A、 25℃
B、 28℃
C、 30℃
D、 32℃
E、37℃
答案: E
7、具有多种繁殖方式的微生物是
A、 衣原体
B、 螺旋体
C、真菌
D、 细菌
E、 立克次体
答案: C
8、双链DNA病毒在生物合成过程中翻译成的早期蛋白主要是
A、 双链DNA
B、 单股DNA
C、 单股负链RNA
D、 两条相同的单股正链RNA
E、 单股正链RNA
答案: D
50、长期使用抗生素易引起
A、 无芽胞厌氧菌感染
B、 厌氧芽胞杆菌感染
C、 病毒感染
D、 缺陷病毒感染
E、 梅毒螺旋体感染
答案: A
51、关于菌毛的叙述,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A、 多见于革兰氏阴性菌
A、 葡萄糖发酵试验
B、 乳糖发酵试验
C、 菊糖发酵试验
D、 甘露醇糖发酵试验
E、 吲哚试验
答案: B
14、肺炎衣原体只有1个血清型,其代表株是
A、 TWAR株
B、 TAWR株
C、 TMAR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hapter 1-2每位同学选做2题。
1、Why do you think viruses are not included in the five kingdoms or three domain system?2、Why are microorganisms so useful to biologists in experimental model?3、What do you think were the most important discoveries in the development ofmicrobiology? Why?4、What do you think are the five most important research areas to pursue in microbiology ?Give reasons for your choice?1、Why do you think viruses are not included in the five kingdoms or three domain system? (建议从生物的基本特征来考虑)Answers: All viruses, even if they possess other constituents , are constructed around a nucleocapsid core (indeed ,some viruses consist only of a nucleocapsid ) . The nucleocapsid is composed of a nucleic acid , either DNA or RNA ,held within a protein coat called the capsid ,which protects viral , genetic material and aids in its transfer between host cells. Because viruses do not have cellular construction , they are not included in the five kingdoms or three domain system .因为不论是五界系统还是三域系统,其生物都有完整的细胞结构,而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一些简单的病毒仅由核酸和蛋白质外壳构成,而且病毒不能不能繁殖,只能复制,所以病毒不包括在五界系统或三域系统中。
2、Why are microorganisms so useful to biologists in experimental model?微生物在生命科学研究只所以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与其与其他生物所不具备的结构、生理、遗传等方面的特性有关:1、由于其进化和分类地位处于原始地位,为物种起源、生物进化方面的研究提供了有利的证据2、主要是由于其具有个体小、结构简单、繁殖快、易培养、易变异、分布广、面积大、转化快、生长旺、适应性强等特性为各类实验研究的理想材料,大大推动了生命科学各个领域的飞速发展。
First, Nature has a large amount of microorganisms. They are very small, simple and have short life cycle. There are many kinds of their metabolization . It is easy to culture them in large scale .Moreover, they are apt to be varied and repeated. So biologists can use them easily .Second, microorganisms has the same genetic code as other organisms.Thirdly, microorganisms may live in some extreme environment where other organisms can not live.Thus microorganisms so useful to biologists in experimental model.模式生物要求背景清楚,基因组小,便于测定和分析,可从中获取经验改进技术方法。
微生物个体小、结构简单、生长周期短,易大量培养,易变异,重复性强等优势,十分易于操作。
微生物又有其它生物共有的基本生物学特性:生长、繁殖、代谢共用一套遗传密码,由于高等生物同源的基因。
因此成为研究的模式生物。
微生物具有其他生物不具备的生物学特征,例如可在其他生物无法生存的极端环境下生存和繁殖,具有其他生物不具备的代谢途径和功能,如化能营养厌氧生活生物固氮和不释放氧的光合作用等,反映微生物极其丰富的多样性;具有其他生物共有的基本生物学特性:生长繁殖代谢共用一套遗传密码等,甚至其基因组上含有与高等生物同源的基因,充分反映了生物高度的统一性;个体小结构简单生长周期短易大量培养易变异重复性强等优势,十分易于操作。
Because microorgmisms are small enough,have simple structure,short life cycle,easy for getting numorously,ofen varies and much repetitive.And they have manycommon bioloy properties with high plants and animals.So biologists can usethem to study many problems of high living things.3、What do you think were the most important discoveries in the development ofmicrobiology? Why?我认为为微生物学作出了非常大贡献的有三位科学家,可谓是微生物学的奠基人:1、微生物学家列文虎克,他利用他自制的显微镜观察到了微生物世界,首次揭示了一个崭新的生物世界——微生物界,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2、法国微生物学家巴斯德利用曲颈瓶实验彻底否定了“自生说“,从而建立了病院学说;1877年他研究了鸡霍乱发现病原菌可诱发免疫性,并首次制成了了狂犬疫苗,证实了其免疫学说,为人类防病、治病做出了重大贡献;后又证实了发酵是由微生物引起的3、德国细菌学家柯赫对大量的病原菌进行了研究提出了证明某种微生物是否为某种疾病的病原菌的基本原则——柯赫法则,确定了病原菌与疾病的关系;后在微生物基本实验技术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
特别是后两位科学家将微生物的研究从形态描述推进到生理学研究阶段,研究了疾病与人类的关系,深刻影响了医学的发展,并建立了分离、培养、接种和灭菌等一系列独特的微生物研究方法。
I think the most important discoveri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microbiology is the discovery of microorganisms. Leeuwenhoek is the first person to observe and describe microorganisms accurately. If without this discovery, we may not recognize the existence of microorganisms exactly. Let alone to other researches and discoveries. 柯赫首创用固体培养基分离纯化微生物用固体培养基分离纯化微生物的技术是进行微生物学研究的基本前体,研究微生物首先要获得纯化的研究对象,从自然界混杂存在的天然微生物群中分离出特定的微生物,是保证微生物学研究正常进行的关键。
Answers : I think the most important discoveri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microbiology are microscopes .Organisms and agents too small to been seen clearly by the unaided eye were called microorganisms . Antony van Leeuwenhoek was the first person to observe and describe microorganisms accurately . His microscopes could magnify around 50 to 300 times , and he may have illuminated his liquid specimens by placing them between two pieces of glass and shining light on them at a 45 angle to the specimens plane . This would have provided a form of dark-field illuminated and made bacteria clearly visible . Beginning in 1673 Leeuwenhoek sent detailed letters describing his discoveries , to the Royal Society of London . It is clear from his descriptions that he saw both bacteria and protozoa . It was the initiation of microbiology .In my opinion,the spontaneous generation experiment showing that lactic acid fermentation is due to a microorganism. I think it is a revolution in microbiology field. Because spontaneous generation showing that living organisms could develop from nonliving matter. If Pasteur have not overturned this theory,nowadays, peoplemaystill think it is a nonliving matter can make a living organism .This discover made people who studied in microbiology turned to the right direction.I think the swan neck flask experiment is the most important discovery.because ithad beaten the Spontaneous Generation.it let microorganism facing a newlook,facilitating the development of microorganism.4、What do you think are the five most important research areas to pursue in microbiology ? Give reasons for your choice?我认为可以推动微生物学的重大事件有:一:Hershey and Chase 发现噬菌体将DNA注入宿主细胞这一重大发现,揭示出,核酸是细胞的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是遗传物质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