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微生物学南京师范大学
2022年南京师范大学生物技术专业《微生物学》期末试卷B(有答案)

2022年南京师范大学生物技术专业《微生物学》期末试卷B(有答案)一、填空题1、细菌菌落的形状一般为______;边缘______;大小______;表面______;颜色______,常见的颜色为______;质地常为______。
2、最先发现噬菌体的是______,他在培养______时在菌苔上发现了透明斑点。
3、分解代谢又称异化作用,是指复杂的有机分子通过分解代谢酶系的催化产生______、______和______。
4、微生物培养基中各营养要素的量有一定的比例,从含量最多的______开始,其他成分的次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
5、真核生物的细胞核由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4部分组成。
6、第一个用自制显微镜观察到微生物的学者是______,被称为微生物学研究的先驱者,而法国学者______和德国学者______则是微生物生理学和病原菌学研究的开创者。
7、在面包、蛋糕中常加入______作为防腐剂。
8、微生物在自然环境中广泛存在的原因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等。
9、无论在原核生物还是真核生物中,DNA结合蛋白有几种共同的结构形式:______、______和______,这些形式对于蛋白质准确地与DNA相结合是非常关键的。
10、在人体当中,执行免疫功能的物质基础是______,它包括______、______、______。
二、判断题11、许多蓝细菌长有鞭毛,借此进行特殊的滑行运动。
()12、大多数放线菌和真菌都是氨基酸自养型生物。
()13、微生物的次生代谢物是微生物主代谢不畅通时,由支代谢途径产生的。
()14、E.coli T偶数噬菌体的核心是由线状双链DNA构成的。
()15、分生孢子是由分生孢子梗顶端细胞分化形成的,它是一种单细胞,单生或串生或簇生的孢子。
()16、菌株实为一个物种内遗传多态性的客观反映,其数目极多,甚至是无数的。
11.实验一 常用玻璃仪器的洗涤、包扎及灭菌技术

拓展知识学习
1.布置课前预习,要求学生基本掌握常见玻璃仪器的洗涤、包扎及灭菌要点。
2.在课程教学平台上对学生预习情况进行检查、评价
1.统计、点评
2.根据统计确定重点解决问题:为玻璃仪器的包扎进行精准示范;如何根据实验条件合理安排实验进程。
参与学生操作指导,小组讨论实验安排,并总结点评
课堂小结微生物实验常用玻璃仪器的洗涤、包扎及灭菌要点,树立学生合理利用实验资源合理安排实验进程的实验观念
课前:学生通过上网查找资料,进行知识的自主学习。
课内:以问题为主线进行教学。教师根据课前在线学习情况统计和学生在平台上讨论的主要问题,确定本次课需解决的问题为:为玻璃仪器的包扎进行精准示范;如何根据实验条件合理安排实验进程。
课后:学生完成实验报告,借助互联网进行拓展知识学习。
教学过程
环节
内容
活动
技术
课题名称
实验一 常用玻璃仪器的洗涤、包扎及灭菌技术
课时数
2课时
授课班级
18高职水产养殖技术
授课时间
授课地点
实验室
授课形式
实验
学情分析
本次课面向的是高职水产养殖技术专业三年级学生,从往届学生学习情况统计可以看出:学生对水产微生物研究中可能使用到的玻璃仪器洗涤的必要性及方法有确切的概念,但对玻璃仪器的包扎及灭菌很陌生。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水产微生物实验室常用玻璃器皿的清洗、包扎及灭菌技术。
能力目标:能熟练包扎并合理安排实验进程。
素质目标:培养个人独立思考与团队协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微生物实验室常用玻璃器皿的清洗及包扎方法
掌握高压蒸汽灭菌的操作方法
了解无菌操作的注意事项
历年南京师范大学各专业考研分数线-南师大考研需要多少分才能上?-南京师范大学考研近年分数变化大吗?

历年南京师范大学各专业考研分数线——南京师范大学考研需要多少分才能上?2019考研在即,许多考生在决定报考南京师范大学时,总在烦恼需要考多少分才能够进入该专业的复试环节?每年又有多少人进入南京师范大学的复试?近几年的分数是升了还是有所下降?仙林南师大考研网()将为即将参加2019南京师范大学考研的各位同学,整理南京师范大学考研各学院各专业往年进入复试的人数及最低分数线,希望考生能够根据往年数据,提前做好准备。
欲知更多南京师范大学考研详情,请点击进入【南师大考研真题】,也可报名(南师大考研辅导),考研成功,快人一步!专业代码专业名称可用计划复试人数复试最低总分备注077601 环境科学8 9 282 083002 环境工程9 16262专业代码专业名称可用计划复试人数复试最低总分是否实践考核专业备注0305 马克思主义理论34 51 351 否专业代码专业名称可用计划复试人数复试最低总分是否实践考核专业备注077100 心理学40 60 324 否045400 应用心理45 70 363 否045116 心理健康教育30 18 320否仙林南师大考研网链接地址:/南师大考研辅导链接地址:/news/details.aspx?id=1715 南师大考研真题链接地址:/kaoyan/2018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考研进入复试分数线2018南京师范大学能源与机械工程学院考研进入复试分数线仙林南师大考研网链接地址:/南师大考研辅导链接地址:/news/details.aspx?id=1715 南师大考研真题链接地址:/kaoyan/专业代码专业名称可用计划复试人数复试最低总分是否实践考核专业备注083200 食品科学与工程10 22 270 否可调剂至食品工程120404 社会保障 2 4 377 否125300 会计(专业学位)27 41 286 否085231 食品工程(专业学位)20 16 207 否专业代码专业名称可用计划复试人数复试最低总分备注040300 体育学29 315士兵计划1人高质量生源调剂4人045201 体育教学22 321(256)士兵计划1人高质量生源调剂1人045202 运动训练12 335(281)士兵计划1人高质量生源调剂2人仙林南师大考研网链接地址:/南师大考研辅导链接地址:/news/details.aspx?id=1715 南师大考研真题链接地址:/kaoyan/专业代码专业名称可用计划复试人数复试最低总分是否实践考核专业备注070501 自然地理学16 24 295 否070502 人文地理学10 15 329 否070503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39 59 341 否0705J1 环境地理学 6 9 297 否0705Z1 海洋地理学 5 8 315 否0705Z2 地理环境遥感 6 9 333 否081600 测绘科学与技术 5 6 270 否120203 旅游管理 1 0 0 否120405 土地资源管理 5 8 385 否085215 测绘工程18 25 265 否125400 旅游管理12 17 165 否2018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考研复试分数线专业代码专业名称方向可用计划复试人数复试最低总分是否实践考核专业备注071000 生物学不分方向95 147 324 是071300 生态学10 15 350 否090801 水产养殖 5 8 261 是100705 微生物与生化药学8 25 307 否085235 制药工程15 1 290 否仙林南师大考研网链接地址:/南师大考研辅导链接地址:/news/details.aspx?id=1715南师大考研真题链接地址:/kaoyan/专业代码专业名称可用计划复试人数复试最低分数070200 物理学27 41 333 080300 光学工程 3 3 276 080900 电子科学与技术7 7 295 085202 光学工程(专业学位) 10 8 294 085208 电子与通信工程(专业学位) 20 16 280仙林南师大考研网链接地址:/南师大考研辅导链接地址:/news/details.aspx?id=1715 南师大考研真题链接地址:/kaoyan/专业代码专业名称方向可用计划复试人数复试最低总分是否实践考核专业备注050108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0 0 否050201 英语语言文学23 35 371 否050202 俄语语言文学0 0 否050203 法语语言文学 2 1 365 否050205 日语语言文学 1 0 否050209 欧洲语言文学 3 3 354 否050210 亚非语言文学 4 3 371 否050211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4 6 376 否055101 英语笔译40 61 369 否055102 英语口译18 27 370 否注:上表中复试人数不含单考、破格、退役士兵计划考生以及校外调剂考生。
微生物实验教程

实验 1—1 普通光学显微镜的使用……………………………………………………………
实验 1—2 细菌的形态结构观察 (简单染色、革兰氏染色、抗酸染色) ……………………
实验 1—3 细菌的特殊结构和运动性观察 (芽胞染色、荚膜染色、鞭毛染色) ……………
实验 1—4 放线菌的形态结构观察 …………………………………………………………
一滴镜油作为介质。国产显微镜的油镜常标有“油”字,国外产品则常用“oil”(oil Immersion)
或“HI”(Hemcyeneous Immersion)字样,以供识别。物镜上通常标有放大倍数、数值孔径
(亦称镜口率)、工作距离等主要参数。
3、聚光器:也叫集光器,由聚光镜和可变光阑组成。聚光镜由一片或数片透镜组成,
面是平面镜,另一面是凹面镜,其作用是使光源发出的光或自然光射向聚光镜。光强时用平
面镜,光弱时用凹面镜。有的显微镜的人工光源安装在镜座内,其反光镜也固定在镜座内。
(三) 普通光学显微镜的光学原理
心
由单透镜构成的放大镜和由几块透镜组成的实 体显微镜(解剖镜)称单式显微镜生物学教学及科 研所用的光学显微镜一般是复式显微镜。
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与创新意识。
教
验
实 3.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本学科的特点,逐步使学生认识微生物的基本
学 特性,比较它们与其它生物的相似和不同之处,知道如何研究微生物以及对研究中所出现的
问题点样分析,
范
师
京
南
第一节 微生物的形态结构观察
微生物的个体微小,肉眼难以看见,必须借助显微镜才能观察到。因此.显微镜就成为 微物学研究工作者不可缺少的基本工具,从事有关微生物学教学、科研和生产的人员,都应 该了解显微镜的种类、结构、功能和正确地掌握不同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中国大学MOOC 生物类专业课程表(2020年)优质课程

序号课程名称负责人学校课程类型开课期数总选课人数1植物学强胜南京农业大学专业课5221522植物学刘文哲西北大学专业课6370403植物学姜在民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专业课4169674植物学张乃群南阳师范学院专业课323955植物学刘朝辉中国农业大学专业课360546植物生物学朱诚中国计量大学专业课312297植物分类学侯学良厦门大学专业课171398植物组织培养技术与应用蔡冲中国计量大学专业课39759植物生理学(全英文课程)莫蓓莘深圳大学专业课186210植物生理学李玲华南师范大学专业课41103511植物生理学宋纯鹏河南大学专业课149212植物生理学陆长梅南京师范大学专业课2102013植物生理学熊飞扬州大学专业课6895414风景园林植物应用洪婷婷福州大学专业课194115动物学张雁云北京师范大学专业课41581916动物学周青春华中师范大学专业课1134819普通动物学谷艳芳河南大学专业课3408220普通昆虫学(一)周兴苗华中农业大学专业课81796721普通昆虫学(二)周兴苗华中农业大学专业课81533722水生生物学周琼华中农业大学专业课4843123储藏物昆虫学白旭光河南工业大学专业课4102424甲壳动物增养殖学阎斌伦江苏海洋大学专业课5196125生理学(上)王世强北京大学专业课21347826生理学(下)罗冬根北京大学专业课2446427生理学汪铭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专业课41685928生理学刘传飞杭州师范大学专业课2447529生理学实验周辰北京大学专业课2663630动物生理学李大鹏华中农业大学专业课94253631动物生理学宋予震河南牧业经济学院专业课3253632动物生理学实验马明兰州大学专业课1148733生物学核心概念选讲(生理篇)张铭华中师范大学专业课2160034人体解剖生理学武祥龙西北工业大学专业课53235035遗传学(英文)刘夏燕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专业课197836遗传学乔守怡复旦大学专业课32036537遗传学何予卿华中农业大学专业课2310738遗传学余潮南昌大学专业课179139遗传学李京宝西北工业大学专业课194940遗传学张边江南京晓庄学院专业课1104241遗传学李锁平河南大学专业课1111942现代遗传学王亚梅厦门大学专业课63205843遗传学与社会陈火英上海交通大学专业课4940344人类遗传探秘杨易NXU 宁夏大学专业课175045遗传与分子生物学实验章军厦门大学专业课83014246遗传学实验张文霞北京大学专业课3501747细胞生物学:细胞社会的奥秘黄峙暨南大学专业课41377148细胞生物学任海云北京师范大学专业课1516949细胞生物学叶军厦门大学专业课85333050细胞生物学邹方东四川大学专业课1014154651细胞生物学李静首都师范大学专业课2430852细胞的奥秘曾宪录东北师范大学专业课3661353细胞生物学实验薛秀花北京师范大学专业课1262354细胞生物学实验薛雅蓉南京大学专业课1251755细胞与显微技术实验叶军厦门大学专业课150956动物细胞工程邓宁暨南大学专业课1121157微生物学辛明秀北京师范大学专业课3910060微生物学陈雯莉华中农业大学专业课51781461微生物学吴丽萍南昌大学专业课285262微生物学郭峰厦门大学专业课54375063微生物学夏飞陕西科技大学专业课192664微生物学林雁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专业课2245666微生物学焦新安扬州大学专业课7584167微生物学王刚河南大学专业课2107268微生物学徐淑霞河南农业大学专业课4368971微生物学实验郝晓冉北京师范大学专业课1107972微生物学实验张霞上海交通大学专业课4838673基础生物学实验(微生物学部分)王新风淮阴师范学院专业课6330174微生物学模块化实验戴亦军南京师范大学专业课6559675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实验张连茹厦门大学专业课73056076微生物生理学潘皎南开大学专业课3345377食品微生物学彭霞薇北京林业大学专业课1205578食品微生物学郭晓琴郑州工程技术学院专业课2143679生物化学汪艳璐南昌大学专业课2535580生物化学何海伦中南大学专业课1178782生物化学单志四川农业大学专业课156683生物化学实验杨冬北京师范大学专业课167684生物化学实验张冬梅南京大学专业课41162985生物化学实验石艳厦门大学专业课3589886基础生物化学何焱华中农业大学专业课2421787基础生物化学韩召奋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专业课42432888结构生物化学杨荣武南京大学专业课13303代谢生物化学杨荣武南京大学专业课89基础生物化学实验谢彦杰南京农业大学专业课2149590分子生物学实验尹燕霞北京师范大学专业课41555191分子生物学郑伟娟南京大学专业课1373892分子生物学刘青珍武汉大学专业课119506793分子生物学卢晓云西安交通大学专业课21447294分子生物学刘静中南大学专业课53113995分子生物学杨献光河南师范大学专业课41087296分子生物学曲良焕华中农业大学专业课2981197分子生态学赵小虎华中农业大学专业课150998基因组学杨金水复旦大学专业课31413199基因工程朱旭芬浙江大学专业课22251100基因工程陈建军河南师范大学专业课28346101基因操作原理汪艳璐南昌大学专业课1735102分子生物学简明教程王文雅北京化工大学专业课33645103生态学:管理大自然的经济学赵斌复旦大学专业课12283104生态学娄安如北京师范大学专业课412012105生态学李韶山华南师范大学专业课11984106生态学王艳荣内蒙古大学专业课11479107种群生态学李德志华东师范大学专业课41825109污染生态学原理与方法段昌群云南大学专业课1560110基础生态学严燕儿淮阴师范学院专业课2786111城市生态学达良俊华东师范大学专业课11133112生物信息学魏天迪山东大学专业课662443113生物信息学袁猛华中农业大学专业课38499114生物信息学范丙友河南科技大学专业课12935115生物信息技术金垚四川大学专业课11508116大学生物学朱玉贤教育部大学生物学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专业课14456117生物学概念与途径饶毅北京大学专业课424008118普通生物学高晓蓉大连理工大学专业课25379119普通生物学闫云君华中科技大学专业课14536120普通生物学魏道智福建农林大学专业课45572121普通生物学胡春红周口师范学院专业课11169122普通生物学实验(细胞与分子)薛秀花北京师范大学专业课35308123普通生物学实验(个体与生态)宋宏涛北京师范大学专业课32599124普通生物学实验余娴文厦门大学专业课15495125生命科学基础谭信北京理工大学专业课414270126生命科学导论郑用琏华中农业大学专业课613607127现代生物科学导论卢大儒复旦大学专业课11332128现代生物学实验技术鲁吉珂郑州大学专业课11168129生物学实验基本技术与方法叶覃江苏师范大学专业课1444130生物统计与试验设计郑惠玲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专业课12322131生物统计学管荣展南京农业大学专业课625795132生物大数据何华勤福建农林大学专业课723526133生物教学法张颖之首都师范大学专业课48830134中学生物学教学设计刘福林商丘师范学院专业课67181135中学生物教学设计曹志江南京师范大学专业课21242136生物技术概论周选围上海交通大学专业课11138137食品发酵技术张浩玉洛阳理工学院专业课1537138发酵工程与生活林标声龙岩学院专业课52698140生物工程下游技术张连茹厦门大学专业课43206142生物医学信号处理吴水才北京工业大学专业课31337144医学图像处理刘惠大连理工大学专业课55351145神经生物学概论俞洪波复旦大学专业课27417146神经工程学明东天津大学专业课11330147奇异的仿生学刘燕吉林大学专业课1156663148免疫学张吉斌华中农业大学专业课414125149进化生物学陶士珩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专业课21262通识课1微生物的世界陈峰上海交通大学通识课346542生物演化顾红雅北京大学通识课4321603生命的教育吴根福浙江大学通识课117624生命的奥秘-不朽的基因李曦山东大学通识课17365改变生活的生物技术吕红复旦大学通识课4178506植物与人类田兴军南京大学通识课6150617生物材料伴我行谭志凯湖南大学通识课681828生态之美李庆顺厦门大学通识课25829生命科学与数码革命魏天迪山东大学通识课2171610生命科学发展史孟和上海交通大学通识课252911生命科学与伦理吴能表西南大学通识课51132012趣味生物学实验郭卫华山东大学专业课41230013走进性科学江剑平福建师范大学通识课86790314人文视野中的生态学包国章吉林大学通识课123328315自然保护与生态安全:拯救地球家园黄柏炎暨南大学通识课710592316生活与生态杨永川重庆大学通识课1195917营养与健康郑伟娟南京大学通识课18营养与食疗张浩玉洛阳理工学院通识课51024119心理活动之生理奥妙——生理心理学漫谈张铭华中师范大学通识课2229720现代生物技术概论杨玉珍郑州师范学院通识课152021文献检索与论文写作武祥龙西北工业大学通识课21495723生理与生活张成首都师范大学通识课199524生活中的DNA 科学谢建平西南大学通识课31530925生活微生物圈赵玉萍淮阴工学院通识课160226人体科学袁崇刚华东师范大学通识课129513327奇妙的昆虫世界刘长明福建农林大学通识课5308028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史话张铭华中师范大学通识课72232229诺贝尔奖与生命科学张玮玮首都师范大学通识课1579中国大学MOOC 24小时服务热线电话:010-********推荐精品精品精品精品精品精品精品精品精品精品精品精品精品精品精品精品精品精品精品精品精品精品精品精品精品精品精品精品精品精品精品1精品精品精品精品精品精品精品精品精品精品精品精品精品精品精品精品精品精品精品精品精品精品精品精品精品精品精品精品精品精品精品精品精品精品精品精品精品精品精品精品精品精品精品。
南京师范大学 PPT课件

• 南京师范大学不断推进“厚生育才”战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 人才培养质量。拥有国家级精品课程13门,国家特色专业8个,教育 部双语教学示范课程7门,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1项,国家级人才培养 模式创新实验区3个,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 国家理科基础学科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国家体育与艺术师资培 养培训基地、教育部高校辅导员培训和研修基地、大学生文化素质教 育基地、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各1个,以及4个省级人才培 养培训基地(中心)。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被教育部评为优秀;学生在 “挑战杯”等全国竞赛中多次获得特等奖或一等奖,3篇论文入选全 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
• 南京师范大学一贯重视对外交流与合作,坚持国际化发展战略。 学校是全国首批对外开放高校之一,是国家对外汉语教学基地 和国务院侨办首批华文教育基地。拥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 农村教育研究与培训中心南京基地等4个国际性人才培训基地和 研究中心,与世界上28个国家和地区的144所大学建立了校际 交流关系,聘请的长短期外国专家为101人,有来自123个国家 和地区的长期留学生1200人,每年接收外国留学生1600余人。 目前,与国外大学开展合作办学项目4项,学生海外学习计划学 校15所,在美国北卡罗来那州立大学、佩斯大学和法国阿尔萨 斯大区建有3个孔子学院。
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二十世纪初三江学堂的农学博物科,以及金陵女子文理学院的生
物系和东吴大学的生物系。1999年5月成立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
学院拥有江苏省生物多样性与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等四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
中心);以及江苏省生物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学院的动物学科为国家重点学科,生
物学、细胞生物学为省级重点学科。
• 本科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达91%.其中.师范 生的就业率近10年始终是10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生命科学部3面上项目资料

第25卷第12期2013年12月V ol. 25, No. 12Dec., 2013生命科学Chinese Bulletin of Life Sciences文章编号:1004-0374(2013)12-1161-6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生命科学部2013年度面上项目项目名称申请人依托单位1微生物学含羞草beta-根瘤菌共生固氮基因分子进化及菌植互作分子基础的初步研究刘晓云河北大学"万年生"野生稻内生菌多样性及分子系统进化研究谭志远华南农业大学中国芽胞杆菌属资源分类及系统发育研究刘 波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共生细菌在象白蚁木质纤维素降解过程中的作用与机理研究杨 红华中师范大学内蒙古黏细菌资源多样性及其抗马铃薯晚疫病活性分析刘惠荣内蒙古农业大学海洋与内陆盐环境嗜盐古菌比较分类学研究崔恒林江苏大学产甲烷条件下互营烃降解菌Syntrophus sp.的定向分离及其烃降解基因研究承 磊农业部沼气科学研究所Myroides属模式种的比较基因组学、种的分化及其与环境适应的关系秦启龙山东大学海洋拟杆菌的多样性分析、分离鉴定及拟杆菌纲分类体系的整理与重构杜宗军山东大学基于DNA-稳定同位素探针对腾冲酸性温泉甲烷氧化菌群的宏基因组学研究贺治国中南大学泥河湾古遗址原核微生物的分子勘探及放线菌物种分离和系统分类张利平河北大学盐生植物中华补血草内生放线菌资源及其盐胁迫下的促生作用机制研究秦 盛江苏师范大学中国黑星菌科真菌的系统分类研究张 英北京林业大学中国粉褶蕈属分子系统学研究李泰辉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型真菌多样性研究宋 斌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黏菌个体发育与黏菌内细菌关系的研究王 琦吉林农业大学横断山区大型地衣特有种及其内生真菌遗传多样性研究郭守玉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金沙江干热河谷地衣的物种组成及生物地理学研究王立松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被孢霉科的形态、生理和分子系统发育学研究刘小勇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全球广义粉孢牛肝菌属的系统学与分类学研究李艳春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药用真菌大团囊虫草菌异黄酮关键合成酶基因CoCHS1的克隆及功能研究陈新爱浙江大学基于食菌动物粪便的高通量测序分析隐孢真菌多样性与分布于富强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宝天曼自然保护区甲虫肠道酵母菌多样性研究惠丰立南阳师范学院中国巨孢衣科地衣系统分类学研究任 强山东师范大学人腺病毒分型标准和重组进化机制研究曲章义哈尔滨医科大学食品级细菌双精氨酸信号肽的分泌机制研究高 强天津科技大学地衣芽孢杆菌耐热性的遗传基础王正祥天津科技大学Vc混合菌发酵伴生菌活性蛋白基因克隆表达及其对产酸菌作用机制吕淑霞沈阳农业大学结合组学技术进行安丝菌素生产的发酵工程研究钟建江上海交通大学专性化能自养嗜酸性氧化亚铁硫杆菌亚铁氧化和硫氧化代谢的基础研究刘相梅山东大学硫碱弧菌(Thialkalivibrio sp.) D301硫醌氧化还原酶表达调控机制与进化研究邢建民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LAL家族转录因子对莫能菌素生物合成途径的调控机理研究赵广荣天津大学海洋真菌多糖生物合成途径及其关键合成酶性质研究宋勇春南京大学大肠杆菌合成5-氨基乙酰丙酸的调控机制研究祁庆生山东大学∙基金∙生命科学第25卷1162乙酰异戊酰泰乐菌素转化菌株可控式分化的RNAi调控系统的构建和分析财音青格乐天津大学寡发酵链球菌抗氧胁迫的分子机制佟卉春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天蓝色链霉菌孤立应答调控蛋白OrrA参与次级代谢全局调控的信号传导机制研究芦银华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大肠埃希氏菌S-腺苷高半胱氨酸核苷酶的作用机制及其作为抗菌药物靶点的探究谷劲松济南大学恶臭假单胞菌NCIMB9869降解芳烃污染物3,5-二甲基苯酚的代谢途径研究许 楹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依赖Na+的新型HCT家族转运蛋白SdmlT的功能鉴定及其重要氨基酸残基的功能分析姜巨全东北农业大学单体可控的新型短链PHA的古菌合成及材料性能分析韩 静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苏云金芽胞杆菌控制溶源性噬菌体关键因子的功能和作用模式彭东海华中农业大学长双歧杆菌新的LuxS/AI-2依赖的QS系统及其调控机制的研究袁 静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宏基因组学方法发掘新颖I型聚酮化合物研究冯治洋南京农业大学液体静置培养灵芝酸生物合成的表观遗传调控研究章文贤福建师范大学链霉菌GB-2中西索米星与新霉素共合成的代谢机制研究陈义华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抗肿瘤药物链黑菌素生物合成的后修饰过程及其代谢过程研究邓子新上海交通大学在分枝杆菌中从简单碳源自给自足合成雄甾烯酮的研究王风清华东理工大学利用ΔSRP抑制子挖掘蛋白转运新途径的基础研究张大伟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FluG-BrlA途径参与斜卧青霉分生孢子生成和糖苷水解酶合成调控的功能研究秦玉琪山东大学圈卷产色链霉菌隐性次级代谢基因簇的调控机制田宇清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一种新型蛋白酶在耐辐射球菌电离辐射抗性中的作用机制华跃进浙江大学海洋细菌漆酶Lac15嗜卤素离子机制研究肖亚中安徽大学堆囊菌木聚糖酶Xyn11B特征序列对其膜定位和酶学性质的影响吴志红山东大学构巢曲霉形态建成调节网-SIN途径反向调节子(Suppressor)对于胞质分裂的调控机制陆 玲南京师范大学糖苷水解酶GH5亚家族活性中心架构及其功能快速演化的相关机理研究王禄山山东大学TetR家族调控因子AtrA调节达托霉素生物合成的转录调控机制研究毛旭明浙江大学裂殖酵母多胺代谢途径中新型核糖开关的研究陈东戎复旦大学黑曲霉糖代谢途径中关键酶与小分子相互作用的系统研究孙际宾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酶动力学稳定性机制及其分子设计冯 雁上海交通大学近平滑假丝酵母立体选择性(R)-和(S)-羰基还原酶的催化机制与理性设计张荣珍江南大学单细胞尺度上解析厌氧微生物相互作用的分子机制张卫文天津大学细菌胞外蛋白酶C末端PPC结构域吸附功能的多样性及其分子机制何海伦中南大学I型聚酮手性中心形成的分子机制研究郑舰艇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茎瘤固氮根瘤菌中参与趋化作用的受体蛋白Mcp5的功能机理研究解志红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苏云金芽胞杆菌L-赖氨酸2,3-氨基变位酶与杀虫晶体蛋白形成的关系及调控作用机制研究丁学知湖南师范大学白念珠菌Wor1介导的调控网络在白灰形态转换中的作用机制陈江野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黏细菌生物膜中基于核酸-多糖相互作用的复合型胞外基质的生物学特性和构建机理胡 玮山东大学Sop1和Sop2的功能及其在DNA损伤应答中的作用王 瑜中国农业大学必需调控系统PhoPQ快速起源及与细菌有丝分裂的调控关系钱 韦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酮古龙酸菌醌酶-呼吸链电子传递系统的研究和原位重构张怡轩沈阳药科大学DNA甲基化在寡孢节丛孢捕器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及功能研究孙 昌云南大学耐辐射奇球菌表面S层蛋白的生化功能及其在吸附转化重金属中的作用机制研究田 兵浙江大学一块重金属污染土壤中的链霉菌染色体外遗传因子的进化关系研究覃重军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生命科学部2013年度资助项目第12期1163基于特殊多肽序列的新型SOD嗜热机制解析及耐高温工业酶改造王 威南开大学氧化胁迫诱导白腐真菌漆酶基因高效表达的分子机制及其生物学意义研究杨 洋华中科技大学埃博霉素与其核心生物合成基因簇邻近基因关系研究黎志凤山东大学自噬降解通路对产油酵母油脂积累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张素芳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高通量测序技术筛选真菌紫杉醇合成相关基因及其功能研究张 鹏湖北省农业科学院酿酒酵母极性生长关键调控分子Rho3的新调控因子、下游效应分子及功能的鉴定高向东武汉大学耐辐射异常球菌转录调控蛋白CarD参与辐射氧化胁迫反应调控机制的研究陈 明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高通量异源表达激活链霉菌沉默抗生素生物合成途径陶美凤上海交通大学大肠杆菌合成黄酮类化合物关键前体丙二酰辅酶A的代谢调控陈 坚江南大学丙酮丁醇梭菌碳代谢物调控蛋白CcpA的功能域鉴定和结构优化姜卫红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瑞氏木霉内质网相关蛋白降解途径(ERAD)在蛋白合成分泌中的调控机理钟耀华山东大学大肠杆菌异丁醇合成途径中还原力调控的机制研究张学礼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谷氨酸棒杆菌(Corynebacterium glutamicum)生产L-缬氨酸的代谢工程研究王小元江南大学基因组变构改进酵母胁迫耐性等复杂表型的分子机理吴雪昌浙江大学内生真菌紫杉醇的生物合成及机制解析赵 凯黑龙江大学部分革兰氏阴性细菌耐药普遍规律的数字化研究丁 凡东北农业大学谷氨酸棒杆菌新型高效基因表达及打靶系统的构建徐大庆河北农业大学利用定向演化探索LuxI及其同源酶的底物特异性孙连宏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喜温硫杆菌硫代谢双组份调节系统基础研究林建强山东大学发酵草本能源植物产甲烷菌群的宏基因组与宏蛋白质组学研究刘 斌福建农林大学微生物共代谢降解烟碱类杀虫剂吡虫啉的关键酶及其调控机制研究戴亦军南京师范大学海拔梯度变化对高寒草甸土壤N2O功能微生物的影响张于光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苜蓿中华根瘤菌P-type ATPase介导的铜抗性机制及其调控机理研究韦革宏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丛枝菌根共生体中碳、氮相互“对话”及其调控机制的研究田春杰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富营养化湖泊中浮游病毒控制藻类生产力和调节细菌死亡率的生态功能研究赵以军湖北工业大学水-沉积物界面细菌种群协作规律及可培养性研究屈建航河南工业大学SXT/R391元件在华南沿海溶藻弧菌中的分布、分子特征及水平转移能力研究罗 鹏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细菌VI型分泌系统抗环境胁迫新功能研究及其作用机制解析王 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电极活性微生物原位合成纳米钯及催化难降解污染物定向还原机制王爱杰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重金属矿业废弃物酸化过程中的微生物群落动态研究黄立南中山大学Rhodococcus jialingiae djl-6-2降解多菌灵的途径及分子机制研究洪 青南京农业大学溢油沉积物中微生物功能种群演替及其与石油降解进程耦合机制吕镇梅浙江大学嗜热盐碱厌氧菌Natranaerobius thermophilus独特的多极端环境适应机理赵百锁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可安全稳定高效降解环境雌激素的假单胞菌的研制与应用梁如冰上海交通大学短命植物抱茎独行菜内生菌多样性与共生抗旱研究安登第新疆师范大学一株中度嗜盐嗜碱菌Na+/H+逆向转运蛋白转运机制研究杨春玉山东大学婴儿肠道分节丝状菌(SFB)的培养与免疫调控机理研究王 欣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一个新的双组分系统RhpRS调控III型分泌系统的信号转导途径研究贾燕涛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磷酸二酯酶PdeR调控水稻白叶枯病菌毒性的分子机制研究何晨阳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病原细菌与线虫互作的感知信号通路黄晓玮云南大学维氏气单胞菌tmRNA和Bvgs-RR介导的致病信号通路的作用机制研究刘 柱汕头大学环丙沙星诱导下大肠杆菌sRNA的表达变化及其在耐药中的作用付英梅哈尔滨医科大学一种与金葡菌天然耐药相关的新的调节性RNA (RNA-V)生物学功能研究杨 光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铜绿假单胞菌 ExoS 毒素蛋白诱导的细胞凋亡信号通路研究金守光南开大学铜绿假单胞菌SuhB对三型分泌系统调控机理的研究吴卫辉南开大学生命科学第25卷1164三型分泌系统开关蛋白SepD调控效应蛋白输出的分子机制王 岱厦门大学毒素-抗毒素系统SzeTA对高致病性2型猪链球菌89K毒力岛的稳定作用及其机制研究李 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铜绿假单胞菌中参与急-慢性感染转化的Ⅲ分泌系统调控途径及机理研究段康民西北大学稻瘟病菌附着胞形成阶段代谢组学研究林福呈浙江大学稻瘟病菌cAMP-PKA信号途径下游基因调控网络及其功能研究王政逸浙江大学低毒病毒侵染对板栗疫病菌线粒体机能的影响陈保善广西大学转录因子Sfu1和Sef1调控白色念珠菌共生-致病转化的分子机制研究陈昌斌中国科学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白念珠菌二氧化碳感应关键基因和信号通路研究黄广华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低温增强甜菜黑色焦枯病毒致病性的分子机制研究王献兵中国农业大学中国番茄黄曲叶病毒和烟草曲茎病毒Rep蛋白介导卫星DNAβ复制选择性的分子机制研究钱亚娟浙江大学烟草花叶病毒RNA发生poly(A)-rich型多聚腺苷酸化的研究李为民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一种病毒诱导的RNA沉默在植物细胞间转运机制的研究洪益国杭州师范大学烟草丛顶病毒不依赖帽子翻译机制的RNA结构基础解析原雪峰山东农业大学MicroRNA与NBS-LRR类受体蛋白在SMV-大豆互作过程中的作用研究哈 达内蒙古大学细胞及病毒microRNA在杆状病毒复制中的作用钟 江复旦大学白纹伊蚊细胞凋亡通路及其对蚊媒病毒感染的影响刘青珍武汉大学基于单细胞分析技术探讨口蹄疫病毒持续感染机制郑从义武汉大学IRF-1抑制原型泡沫病毒复制机制研究乔文涛南开大学无囊膜病毒诱导细胞融合机制的研究郭 洪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TLR3、TLR7配体增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疫苗细胞免疫应答的机制研究王金宝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基因组复制受宿主分子伴侣HSC/HSP70调控的机制郭忠建江苏大学KCTD1介导朊蛋白与泛素连接酶E3相互作用的功能研究孙桂鸿武汉大学宿主细胞因子Integrin在杆状病毒入侵哺乳动物细胞中的功能及其作用机理研究王曼丽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38K磷酸酶亚家族在杆状病毒衣壳装配中的分子机理研究杨 凯中山大学EV71感染所引起的CNS中免疫反应与神经内分泌系统相互作用在病毒致病过程中的机理研究李琦涵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生物学研究所人SR-BI基因多态性调控的脂质代谢对HCV入侵和感染的影响任 浩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朊病毒致病过程中细胞自噬和凋亡的相互串扰杨怀义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基于适配子靶向病毒蛋白的策略研究HCV导致肝癌的机制与规律章晓联武汉大学疱疹病毒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参与激活潜伏感染Epstein-Barr病毒(EBV)的分子机制研究彭 涛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登革病毒RNA结合宿主RBP的新发现及其在病毒基因组复制中的分子机制雷迎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嗜肝DNA病毒聚合酶新功能区的结构和功能研究王勇翔复旦大学我国新发现的14、55型腺病毒的生物学特性与基因组重组机制的研究张其威南方医科大学乙型脑炎病毒非结构蛋白NS5的晶体结构研究龚 鹏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乙型流感病毒M1的核穿梭机理及其在复制中的作用曹 帅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肠道病毒71型神经细胞中复制中心形成机制的研究田 波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人3型腺病毒感染小动物模型的建立和体内应答特点研究周 荣广州医科大学基于小鼠与雪貂模型研究甲型H1N1流感病毒基因组多态性对致病性的影响及机制许黎黎中国医学科学院铜绿假单胞菌中噬菌体感染必需基因的筛选及功能研究杨洪江天津科技大学铜绿假单胞菌噬菌体PaP3的ORF48通过RpoD“关闭宿主”功能的分子机制研究谭银玲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猪肺炎支原体感染相关毒力因子的挖掘邵国青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生殖支原体MgPa受体的鉴定及其结构与功能研究曾焱华南华大学衣原体噬菌体Vp1黏附沙眼衣原体后的抑制效应及其机制的研究刘全忠天津医科大学沙眼衣原体新的免疫优势抗原CT143生物学特性研究王 洁中南大学第12期116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生命科学部2013年度资助项目GrgA在衣原体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基因转录调控机制的研究包小峰南通大学2植物学应用单分子技术研究细胞膜微区调节水通道蛋白活性的机制李晓娟北京林业大学卫矛科植物假种皮形态发生、发育及演化研究赵良成北京林业大学钙离子对微囊藻细胞壁合成及群体集聚状态影响机理的研究李建宏南京师范大学水稻着丝粒DNA变异及其影响植株生长发育机制研究龚志云扬州大学ZFP5家族基因调控拟南芥根毛细胞形成和发育的分子作用机制甘银波浙江大学远志结构发育过程中主要药用成分积累及诱导研究滕红梅运城学院高秆水稻茎秆细胞壁和组织构建的微观力学研究王太霞河南师范大学景天科植物三种无性苗的形态发生祝 建同济大学拟南芥根表皮细胞分化模式形成过程中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19的调控机制研究陈文倩北京大学安息香科的系统发育基因组学和花形态发生研究王恒昌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转录抑制子AtOFP1调控拟南芥器官形态发生的机制常 缨东北农业大学OsELF3介导的泛素化途径调控水稻抽穗期的研究吴昌银华中农业大学中国及泛喜马拉雅地区滇紫草属(广义)的分类学研究刘全儒北京师范大学中国鸢尾兰属(兰科)植物的分类修订邢福武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风毛菊属雪莲亚属和雪兔子亚属的分类学研究陈又生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中国鼠尾草属(唇形科)的分类修订向春雷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中国木蓝属(豆科)的系统亲缘及分类修订高信芬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马兜铃属对药马兜铃亚属的分类学与系统学研究马金双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西南边境董棕林调查和研究,兼论河流与山脉的阻隔效应税玉民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半蒴苣苔属的分类修订和系统发育研究李振宇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橐吾属(菊科-千里光族)的分类学研究杨亲二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世界蓑藓属植物的分类修订与系统学研究郭水良上海师范大学世界角鳞苔属的分类修订和分子系统发育朱瑞良华东师范大学毛锦藓科的分类和分子系统学研究贾 渝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中国复叶耳蕨属植物的分类订正研究陆树刚云南大学中国缺齿藓科(Mielichhoferiaceae, Musci)的分类研究赵建成河北师范大学海链藻属硅藻的形态分类和分子系统研究李 扬华南师范大学东亚叶苔科植物的系统分类研究李 微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鳞盖蕨属(碗蕨科)的分类学研究严岳鸿上海辰山植物园中国弯枝藻目的分类修订及分子系统学研究谢树莲山西大学东亚特有植物水青树的谱系地理学研究李建强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茜草科北温带重要类群的生物地理演化聂泽龙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合头菊复合群植物的进化和生物地理学研究张建文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热带环太平洋间断分布格局的成因探讨-以樟科樟属为例李 捷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滇藏交界独龙江上游地区种子植物区系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李 嵘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基于RAD tags方法的生物地理学研究:解析东亚岛屿特有植物舟山新木姜子地理分布格局形成与谱系分化机制邱英雄浙江大学东亚特有类群苍术属系统发育和物种分化及栽培药材白术的起源研究傅承新浙江大学中华猕猴桃复合体及其近缘种的分子谱系地理学研究李作洲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基于系统发育基因组学方法探讨适应不同宿主的肉苁蓉属植物水平基因转移王玉国复旦大学裸子植物线粒体基因组的进化研究冉进华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利用比较基因组学的FISH技术研究5种猕猴桃种间亲缘关系刘 虹中南民族大学基于转录组测序的葡萄属欧亚支系系统发育和生物地理研究刘秀群华中农业大学横断山地区红豆杉属植物杂交物种形成与适应性进化高连明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广义李属植物的系统发育及分类学修订崔大方华南农业大学。
2021年南京师范大学微生物学专业《微生物学》期末试卷A(有答案)

2021年南京师范大学微生物学专业《微生物学》期末试卷A(有答案)一、填空题1、鞭毛很细,直径为______,用特殊染色法将鞭毛______,可以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但细菌鞭毛的真实形态需在______下才观察得到。
2、烟草花叶病毒简称______,外形______状,外层衣壳粒以______时,针方向螺旋状排列成______,具有______功能;核心为______链______。
3、新陈代谢是生物体内发生的一切有序化学变化的总称,它包括______和______两部分。
4、蓝细菌的培养可用______培养基。
5、菌物界中的菌物是指一大群______、______、______的真核微生物,一般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__三类。
6、微生物从发现到现在的短短的300年间,特别是20世纪中期以后,已在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实践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并形成了继动、植物两大生物产业后的______。
7、酵母菌经______作活体染色后,活细胞在光学显微镜下呈______ 色,死细胞呈______色;细菌经______染色后,活细胞在紫外光显微镜下会发出______色荧光,死细胞则发出______色荧光。
8、生物固氮所必需的四个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
9、近年来对微生物基因组序列的测定表明,能进行独立生活的最小基因组是一种______,只含473个基因。
10、决定传染结局的三大因素是______、______和______。
二、判断题11、在G-细菌细胞壁的肽聚糖层上,含有一种跨膜蛋白,称为孔蛋白。
()12、氮素营养物质不仅用来合成细胞中的蛋白质,还可以为部分微生物提供能源。
()13、与乳酸发酵分成同型、异型相似,微生物的酒精发酵也有同型与异型之分。
()14、病毒具有感染性,且核酸是病毒的遗传物质,故所有病毒的基因组核酸都是感染性核酸。
()15、存在于真核微生物细胞中的微体,通常都是过氧化氢酶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了石炭酸消毒实验 Miescher 发现核酸
1876—1877 Koch证明了炭疽病由炭疽杆菌引起
1881 Koch等首创用明胶固体培养基分离细菌,巴斯德
制备了炭疽菌苗
1882
Koch发现结核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1883 Koch首次发表Koch氏法则。Metchnikoff阐述了
4.微生物生长快速。 (rapid growth rates)
5.微生物几乎无所不在。 (opmipresent)
6. 微生物研究使用相同的方法
•使用微生物的群体进行研究。 •使用特殊的无菌技术。 •微生物类群进行鉴定、培养和研究时所使 用的技术相似的。
实际上将互不相关的微生物类群放在一起 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微生物学加以研究,主要 是根据研究微生物的方法和技术,而不是根 据微生物之间的相关性。
例1:苏云金芽孢杆菌蜡螟亚种 Bacillus thuringiensis subsp.galleria 例2:酿酒酵母椭圆变种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var.ellipsoideus
当一个微生物种名在一篇文章或著作中反复出 现时,常常可以对学名进行省略。属及以上分类 单位的名称不能省略,只有种名可省略。当它在 有关文章或资料中首次出现时,不能省略,必须 写全,以后均可省略。省略时,只能简略种名中 的属名,种加词不能省略。
三、微生物在生命世界的位置
植植物物界界
真菌界
动物界 动物界
细菌域
真核真生核物生域物域 古生菌域
原生生物界
原核生物界 a 生物五界分类系统图示
(a
共同祖先 (bb 生物三域分类系统图示
四、微生物的分类
微生物的系统分类单元遵循林耐建立的系统分类单元,自 上而下依次可分七级,即:
界Kingdom, 门Phylum, 纲Class, 目Order, 科Family, 属Genus, 种Species。
微生物分类学 微生物细胞学 微生物生物化学 微生物遗传学 微生物生理学 微生物生态学 免疫学等
病毒学 细菌学 菌物学 藻类学 原生动物学等
食品微生物学 工业微生物学 环境微生物学 微生物药物学 病原微生物学 农业微生物学 医学微生物学等
图 1-2 微生物学研究范围与分支
酿造工艺 发酵工程 生物制品 微生物检验 环境生物工程 基因工程 酶工程 抗生素等
如 Escherichia coli, E. coli (大肠杆菌),
但是这种省略也要遵循一定的原则。
五、微生物学研究范围
微生物学就是研究微生物的科学,其研究范 围包括微生物的多样性、微生物的生命活动 规律及其对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影响。
微生物学
基础微生物学
应用微生物学
根据所研究的生物学问题 根据所研究的对象 根据所应用的领域 根据所应用的技术
极大缩短了世代培养研究所需周期。
微生物学发展史上的重大事件
1546
Fracastoro提出不可见到的生物引起疾病
1676
Leeuwenhoek 发现了“animalcules”
1765-1776 Spallanzani 反驳自然发生说
1786
Muller 提出了第一个细菌分类
1798
Jenner 介绍了牛痘疫苗
必要时每一级都还可有若干辅助单元,故共可有十余级。
所有细胞微生物的种名均遵守林耐制 定的拉丁双名法,即一个种的学名用拉丁 词或拉丁化的词组成,应排成斜体字。根 据双名法的规则,学名通常由一个属名加 一个种的加词构成。出现在分类学文献中 的学名,在此两者之后往往还加上定名人, 但在一般使用时,定名人部分经常是省略 的。
微生物学精品课程
Microbiology
南京师范大学生科院微生物研究所
第一章 绪论
一、什么是微生物?
微生物通常是指那些微小、简单、肉眼难 以观察的生物。
• 英文“微生物”一词“microorganism”, 就是在“生物(organism)”词之前加上 前缀“非常小(micro)”所构成。
• 微生物并不是一个分类学上的术语,它们 主要是根据生物体的大小而被人为地划归 在一起的。
六、微生物学的重要性与社会需求
微生物与人类和动物健康及疾病密切相关 微生物在工业生产中有很多应用 微生物对农业生产有着很大的影响 微生物学促进了生物学的发展
微生物作为模式生物具有如下优点: (1)微生物具有相对不复杂的结构; (2)微生物培养成本低、群体数量大,
易于获得统计学上可信度高的结果; (3)微生物生长速度快,倍增时间短,
微生物主要类群
真核生物-真菌、微型藻类、原生动物、 和某些寄生蠕虫
原核生物-细菌、放线菌、蓝细菌 和古生菌
非细胞生物-病毒、类病毒和朊病毒
二、微生物的特点
1.大多数微生物肉眼难以直接观察 (microscopic)
2.微生物通常以独立的增殖单位存在 (independent units)
3.微生物结构较不复杂。 (less complex)
例1:大肠埃希氏菌(即大肠杆菌) Escherichia coli(Migula)Castellani et Chalmers
例2:黄曲霉菌 Aspergillus flavus
例3:粟酒裂殖酵母 Schizosaccharomyces pombe
当微生物名称是一个亚种(subspecies,简称 “subsp.”,排正体字)或变种(variety,简称 “var.”,排正体字)时,学名就应按“三名法”构 成,即:
1838-1839 Schwann & Schleiden 提出了细胞理论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857
Pasteur证明了乳酸发酵是由微生物引起的
1861 Pasteur用曲颈瓶实验证明微生物非自然发生,推翻
了争论以久的“自生说”
1864
Pasteur建立了巴氏消毒法
1867 — 1869 Lister创立了消毒外科,并首次成功的进行
吞噬作用。建立高压蒸汽灭菌和革兰氏染色法
1884 Pasteur研究狂犬病疫苗成功,开创了免疫学
1887 Richard Petri发明了双层培养皿 1889 Winogradsky发现硫循环和硝化细菌。Beijerinck
首次分离根瘤菌 1890 Von Behring制备抗毒素治疗白喉和破伤风 1891 Sternberg与巴斯德同时发现了肺炎链球菌 1895 Ivanowsky提供烟草花叶病是由病毒引起的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