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活动中幼儿创造力的培养
浅谈美术教学中创造力的培养

浅谈美术教学中创造力的培养美术教学旨在启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帮助他们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
艺术作品不仅仅是技巧的展示,更重要的是艺术家的创造力和才华。
在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课题。
本文将从激发学生想象力、提高审美能力、引导学生自主创作等方面深入探讨美术教学中创造力的培养。
一、激发学生想象力无论是绘画、雕塑还是设计,都离不开想象力的发挥。
想象力是学生进行创作的基础和动力,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应该尽可能地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让他们能够大胆地去构思和创作。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联想等方式来激发他们的想象力,让他们不断进行艺术探索,发现美和创造力的乐趣。
教师还可以在课堂上给学生一些启发性的题材和材料,让他们尽情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可以给学生一些抽象的线条或颜色,让他们自由地进行联想和创作;也可以给学生一个主题或故事情节,让他们进行自由发挥,并展现各自的想象力。
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们将会在自由的环境中进行创作,激发出更多的创造力和灵感。
二、提高审美能力审美能力是美术创作的重要素养,也是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和表达的重要基础。
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应该通过引导学生进行艺术作品的观摩与欣赏,提高他们的审美水平和品味。
学生应该对各种不同风格的艺术作品有所了解和欣赏,从而为他们的创作提供更多的灵感和信息。
在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举办美术展览、组织艺术实践活动等形式,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和感受到各种艺术作品。
教师还可以将生活中的美与艺术结合起来,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发现美感,从而更好地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三、引导学生自主创作在培养学生创造力的过程中,教师还应该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创作,让他们能够在自由的环境中进行艺术探索和表达。
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应该积极地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创作,让他们有更多的机会发挥自己的想法和创造力。
幼儿园美术教育培养孩子的艺术创造力和审美能力

幼儿园美术教育培养孩子的艺术创造力和审美能力美术教育在幼儿园教育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通过美术教育,可以培养孩子的艺术创造力和审美能力,激发他们对美的热爱和表达能力的提升。
本文将从幼儿园美术教育的目标、方法和实施中的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论述,以探讨幼儿园美术教育对孩子成长发展的积极影响。
一、幼儿园美术教育的目标幼儿园美术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孩子的艺术创造力和审美能力。
首先,培养艺术创造力意味着激发孩子的创造潜能,帮助他们培养独特的创造思维和创造方法。
其次,培养审美能力是指通过美术教育,让孩子能够欣赏并理解美的内涵,培养他们对美的感知能力和审美情趣,提高其审美情感和表达能力。
二、幼儿园美术教育的方法1. 创设丰富的艺术环境幼儿园应该创设丰富多样的艺术环境,包括装饰画和教具等。
教室内墙壁上的美术作品可以是孩子们的集体作品,也可以是教师的示范作品,激发孩子们的美感和艺术创造力。
此外,将美术作品与孩子们的生活情境相结合,营造出艺术氛围,也是培养孩子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
2. 创设多样的美术活动幼儿园可以通过丰富的美术活动,激发孩子们的艺术创造力和兴趣。
活动可以包括绘画、造型、剪纸、拼贴等多种形式,以满足孩子们对不同艺术形式的探索和尝试。
同时,教师应该注重引导孩子们自由表达,不拘泥于传统规范,鼓励他们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实现个性化的艺术表达。
3. 培养孩子的艺术观察力在幼儿园美术教育中,培养孩子的艺术观察力是重要的一环。
教师可以带领孩子们一起观察、欣赏各种艺术作品,如绘画、雕塑、摄影等,使他们对真实和美的事物有更深入的了解和感悟。
同时,培养孩子用心观察和分析作品的能力,为他们的艺术创造和欣赏打下基础。
三、实施幼儿园美术教育的注意事项1. 与综合课程的整合幼儿园美术教育应与其他综合课程有机结合,通过与语言、数学、科学等学科的内容融合,提升孩子们的跨学科能力。
例如,可以结合绘画进行数学概念的学习,结合剪纸进行几何形状的认知等。
在美术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创造力

在美术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美术教育在幼儿园教育中是主要的教学内容,也是艺术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幼儿的艺术才能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美术活动既可以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表现美的冲动,又能加深幼儿对周围世界的认识,激发幼儿的审美观念和造型智慧。
”因此教师应重视幼儿的美术教学活动,开启幼儿美术创作的大门。
作为幼儿教师该如何充分挖掘幼儿绘画的潜能,拓展幼儿的创造力呢?我通过多年的教学研究总结,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应注意以下几点:一、利用一切机会,激发幼儿的创作兴趣兴趣是幼儿学习美术的首要前提,因此调动幼儿的兴趣是美术活动的关键所在,教师要学会寻找幼儿感兴趣的东西,因势利导。
我国早期教育家冯德全说过:“任何学习内容都可以游戏化,因为儿童本身就处在心理发展的游戏世界”。
游戏完全符合儿童的年龄特征和童心本性,幼儿虽然喜欢画画,但对美术的兴趣却是不持久的和易转移的,因此,把游戏活动和美术教学结合起来,让幼儿置身在游戏中培养兴趣。
例如在画“梯子”一课中,幼儿兴趣不大,即使是教师手把手的教也不容易画好,但是利用游戏的方法进行效果就大不一样了。
可以让幼儿先了解梯子的形状结构,然后教师可在地上设计先画出一颗大树,树上贴满了桃子图片,去摘桃子需要画上梯子,让幼儿排好队,依次跟着老师在地上画出接在一起的长梯,最后大家踩着画好的梯子摘到了桃子。
这节活动,每个幼儿都画的很投入,生怕自己画的线断了或歪了,而使梯子接不下去,大家都是主动热情的学习。
即使是在地上而不是纸上画,也让幼儿较快较好的掌握绘画的基本技能。
同样可以画铁路开火车等等游戏活动,使呆板的课堂变成尽情发挥的地方,让幼儿快乐的学到知识。
除了游戏的形式之外,还可以在美术教学中引进故事和音乐,我非常重视美术活动中的音乐选材。
比如选那些旋律简单、形象鲜明、有模拟动物叫声的歌曲,或有游戏性质的歌曲应用在美术课堂设计中,来吸引住幼儿。
特别是小班的小朋友,更应该注重这一点,如,故事配画课堂中《小苹果树请医生》为例,故事和音乐《啄木鸟》贯穿整节活动,先讲述故事的前半部分,引起幼儿学习兴趣,接着提出问题让幼儿们去思考“小苹果树长虫子了,病了,树叶变成什么颜色的了?”然后出示的图片让他们观察,了解它的特征,接着讲述故事后半部分,“啄木鸟把小树的病治好了,后来长出新的叶子,结出了大大的苹果”,“它要请我们小朋友去吃苹果。
幼儿园美术教育中创造力的培养与评价

幼儿园美术教育中创造力的培养与评价幼儿园是培养孩子综合素质的重要阶段,其中美术教育在幼儿园教育体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美术教育不仅可以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和动手能力,更重要的是可以激发幼儿的创造力。
创造力是每个人都应该具备的一种重要素质,而在幼儿园阶段培养和评价幼儿的创造力显得尤为重要。
一、创造力的概念及重要性创造力是指个体在面对问题和挑战时,能够独立思考,提出新颖的见解和解决方案的能力。
在当今社会,创造力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综合素质,它不仅可以提高个体的竞争力,更可以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而幼儿园阶段是培养孩子创造力的黄金时期,因为幼儿的大脑处于快速发育的阶段,他们拥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只需要通过适当的引导和培养,就可以激发他们的创造潜能。
二、幼儿园美术教育中创造力的培养1. 提供多样化的美术材料和活动在幼儿园的美术教育中,教师应该提供多样化的美术材料和活动,如颜料、纸张、彩笔、黏土等,让幼儿有更多的选择和发挥空间。
通过多样的美术活动,可以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让他们尝试不同的创作方式和手法,培养他们的表现力和创新思维。
2. 鼓励幼儿自由发挥,尊重每个孩子的个性在美术教育中,教师应该鼓励幼儿自由发挥,给予他们足够的自主权和创作空间,尊重每个孩子的个性和特长。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有自己独特的想法和创意,教师应该引导幼儿发挥自己的特长,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独立思考能力。
3. 创造轻松愉快的创作氛围在美术教育中,教师应该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创作氛围,让幼儿在放松的状态下进行创作。
艺术是一种具有放松和愉悦效果的活动,只有在愉快的氛围中,幼儿才能得到最好的发挥。
教师可以通过音乐、游戏等方式调动幼儿的积极性,让他们充分享受创作的乐趣。
三、幼儿园美术教育中创造力的评价1. 观察幼儿的创作过程和作品在美术教育中,教师应该通过观察幼儿的创作过程和作品来评价他们的创造力。
创作的过程比成品更重要,教师可以观察幼儿的动作、表情、思考方式等,了解他们的创作动机和过程。
幼儿美术活动中创造力的培养

136学习版孩子的创造力是天生的。
每个孩子都有创造力。
幼儿创造力的培养有利于促进幼儿大脑的生长发育,改善大脑功能,挖掘儿童大脑的智力潜能。
几乎所有的心理学家都强调美术对培养幼儿创新学习能力的价值。
他们认为,幼儿美术活动是创新潜能的最佳载体,为幼儿创造发展提供了自由广阔的空间。
对幼儿来说,美术活动不仅仅是学习,更是一种思维创造的实践活动。
一、激发幼儿创作兴趣。
大自然,它就似一座取之不尽的知识宝库,无时无刻不为孩子们提供着丰富的活动资源,让孩子们有广阔的空间进行玩耍、探索。
在幼儿认知的形成与发展的关键时刻,教师不能只将教室作为主要的活动场地,应该带孩子们多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让他们与大自然有切实的体会接触,通过自己主动在未知的世界中探索,认识自然,发现自然的魅力,从而激发幼儿的创作兴趣和创造热情。
幼儿生活在丰富多彩的世界里,教师要鼓励幼儿运用多种感官,多用眼睛看、多用耳朵听、多用手去触摸、多去做各种尝试,来丰富孩子们的认知。
只有让幼儿亲身体会到大自然的美好,通过多个角度真实地与大自然交朋友,才能让孩子们对生活有更切实的体会和感悟,才能够培养幼儿善于发现美而后进一步去创造美的能力。
这一切是仅凭语言或者图片远远不能够实现的。
如果只是让幼儿坐在教室里,机械的模仿老师示范画,缺乏亲身体验,就严重束缚了孩子们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将大自然赋予幼儿最天真的快乐束之高阁。
二、创设适合的环境。
美术活动是幼儿园中最受幼儿欢迎的活动之一,在美术活动中,教师要给孩子们营造一个舒适自由的创作环境,这样可以更好的激发孩子们想象力和创造力,运用他们所知所学,将他们所想的展现出来。
在一次“画一画你心中的春天”绘画活动中,我先给孩子们播放了一段舒缓和煦的音乐,营造出春天的氛围,随后对孩子们说道:“大家听,这段音乐是不是很有春天的感觉呀,你们心中的春天是什么样子呢,大家一起伴随着这段音乐画一画自己心中春天的样子吧。
”随后孩子们在音乐声中纷纷开动画笔画了起来。
如何在美术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创造力

如何在美术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幼儿时期是拓展创造能力的关键时期,是创造性发展最自由、最迅速的阶段,如果不能及时加以培养,那么创造性在以后的生活中很难再被激发出来。
美术活动作为一种造型和色彩艺术,其创造力的表现是美术活动本身的一个表现。
幼儿在美术活动中创造想象之大胆是成人所不及的,每个孩子的想法都是独一无二的,就看我们成人怎样去启发和引导。
作为一线教师如何在美术实践活动中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我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实施的。
一、创设环境氛围,激发创作的欲望给幼儿一个相对自由的时间,给他们创设一种能激起创作欲望的艺术空间,让幼儿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情绪和认识,美术活动恰恰能把幼儿带到一个美妙的情感世界中,让幼儿在熟悉的生活环境中,去发现美、感受美、陶冶性情。
继而产生非常直接的视觉形象。
幼儿夸张、稚嫩甚至滑稽的作品就跃然纸上了。
因而鉴于幼儿独特的思维方式,在幼儿园的环境创设中,活动室内外的装饰、美化,一定要色彩鲜艳、形象生动、栩栩如生。
利用生活中常见的废旧材料制做立体感较强,色彩鲜艳的墙面,如“动物世界”“宇宙星空”等孩子感兴趣,能够引起幼儿兴趣与共鸣的。
并且要根据幼儿的情感需求经常更新。
此外,班级里的美术角对幼儿美术能力及个性的发展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首先,美术角的创设和布置能激起幼儿参与创作的热情,如:在美术角中放置一些颜色鲜艳的卡纸、蜡光纸、皱纹纸、即时贴、毛线、纽扣等,启发幼儿自由选择喜欢的材料加以运用、剪贴、添画,把自己的创意表现出来,并让幼儿用语言描述,感受创造活动的乐趣;其次,要投放多种绘画材料和工具,引导幼儿在绘画中体现出多样化.二、积累感性经验,丰富创作源泉生活经验是幼儿进行美术创造的源泉,幼儿进行绘画创作主要依靠对生活的观察和感受。
“树林、小鸟、人们的生活劳动场景”等等一切美好的事物,都能引起幼儿浓厚的兴趣,创作离不开生活,幼儿最乐于、最善于表现的就是他们感兴趣的生活,即使是“想象创作”,也同样依赖于对生活的体验和表象的积累。
美术创造力的培养-精选资料

美术创造力的培养一、保护幼儿的奇思妙想,鼓励幼儿积极创作1.帮助幼儿树立自信心,激发幼儿大胆想象拥有足够的自信才能产生创新意识,但自信不是与生俱来的,如画鱼并不一定是圆形的身体、三角形的尾巴,幼儿心中的鱼可以是千变万化的。
教师提供七巧板似的图形,让幼儿自由组合,再加上蓝色的海底背景,幼儿创造的海底世界会变成一个奇妙的世界。
在活动中,教师应耐心地以不同的方式给予幼儿肯定和引导,保护幼儿的奇思妙想,使幼儿更大胆地投入到探索想象的美术活动中去。
2.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强化幼儿的求异创新意识在科学技术发达、人才济济的今天,培养幼儿从不同的角度与方向考虑问题、寻找答案,让幼儿的思维能力得到最大的发挥,是幼儿教师不懈的追求。
如在“报纸撕贴画”的活动中,以往的教学方式是让幼儿心中想好想撕的物体,再进行有目的的撕贴,而笔者在开展这个活动时,先让幼儿随意地撕报纸,撕完之后抛一抛,幼儿开心兴奋之后从地上捡起撕碎的报纸,看一看这张像什么,那张像什么。
鼓励幼儿说一说同一张纸片像什么,有的说像山,有的说像蝴蝶的翅膀,有的说像一半苹果……,再请幼儿进行添画。
活动中,教师要求幼儿说的、想的要和别人不同,不仅提高了幼儿的作画兴趣,更让毫无用处的纸片变成幼儿想象的翅膀,让每一幅作品都显现出个性来。
3.引导幼儿独立思考,大胆质疑有些幼儿比较善于独立思考,创新意识强,教师需要在美术课堂中给幼儿更多的时间进行思考,循序渐进地引导。
幼儿有疑问时,教师要鼓励他们慢慢思考,并鼓励他们大胆提出问题,在问题中逐步形成创新意识。
二、教师要发挥作用,促进幼儿的奇思妙想教师只有不断地将自己的奇思妙想变成教育素材,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的幼儿。
1.提高自身素质,不断积累新知识、新方法想象不是空想,更不是乱想,教师自身要知识充盈,要与时俱进地学习累积新知识,并可以新老结合,做到融会贯通。
教师可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上进行新的创新与突破,让学生感受到不同的、新鲜的教学方式。
美术活动中幼儿创造力的培养

美 术 活 动 中 幼 儿 创 造 力 的 培 养
王 冰 燕
( 昆 山市 开 发 区 世茂 幼 儿 园。 江 苏 昆 山 2 1 5 3 0 0 ) 摘 要 :幼 儿 喜 欢 乱 涂 乱 画 , 把 乱 涂 乱 画 作 为一 种 自由 的 游戏 活 动 。 美术 活 动 符 合 幼 儿 的天 性 。 幼儿 与 生俱 来就 有 艺 术创 造 的潜 能 , 幼 儿 的创 造 强调 了 自身发 展 的 个 体 价 值 . 反 映 出强烈 的 自我 表现 、 自我 完善 的 心 理 需求 。 因此 , 教 师必 须 抓
的 发 挥 。 大班 幼 儿 的 绘 画创 造 力 比小 班 要 强 很 多 。 二、 采 用 多 种 教 学 方法 , 培 养 幼儿 绘 画 兴 趣 对 于 缺 少表 现 手 法 的幼 儿 来 说 .大 小 不 同 的 几 何 图 形会
起 到 很 好 的作 用 。 孩 子喜 欢 用 它 们 拼拼 摆 摆 , 这 就 能 在 一 定 程 度 上 填 补 孩 子 的表 现 意 图 。 如: 让 幼 儿 先 用 图 形 拼 出花 、 房子 、 汽 车 等 图 案再 进 行 绘 画 。 幼 儿 对 画 画都 有 兴 趣 , 但并不持久。求异 、 好 奇 是 儿 童 的 重 要 特 点 ,一 成不 变 的绘 画 材料 和绘 画形 式 只会 使 幼 儿 感 觉 无 味 。兴 趣 与好 奇 紧密 联 系 , 好奇是兴趣的先导 , 没 有 好 奇 心 就 不 会 产 生 兴 趣 。 因此 , 教师要在选材上要下工夫 , 根 据 幼 儿 的年 龄 特 征 、 兴趣爱好 、 绘 画特 点选 择 教 学 内 容 , 选 择 幼 儿 熟 悉 的、 感兴趣 的、 具 有较 强 吸 引力 的题 材 。 如幼 儿 喜 欢 的 小 动 物 、 交通 工具 等 , 可 通过 讲 故 事 的形 式 , 激发幼儿兴趣 , 把 绘 画 的 内容 串编 成 故事 情 节 , 并跟随故事情节展开来作画 , 这 样 可 以提 高 幼 儿 的 作 画 兴趣 。 这些 题 材 幼 儿 既感 兴趣 又 乐 于 接 受 。 又 如给孩子提供 花草 、 动物 的印章 , 幼 儿 蘸 上 不 同 颜 料 印 在 纸 上 或 印 在 大 树 叶上 , 也可给 孩子印好 , 让他们添 画 , 这 样 做 有 利 于 不 同 发 展 水 平 的幼 儿 自 己设 计 画 面 内 容 , 建 构 画 面结构 . 插 上 想 象 的翅 膀 , 让 头 脑 中的 童 话 世 界 在 手 下 展 现 m来 。 三、 利用范画。 提 高 幼儿 绘 画技 能 范 画是 针 对 某 些 绘 画 难 点 或 者 需 要 当 场 试 看 效果 的绘 画 方 式 所作 的画 ,能 够 给 幼 儿 提 供 当下 的技 术 支 持 或 者 亲 眼所 见 的机 会 。 在绘 画教 学 中 , 由于 认 知 、 表 现 能 力 等 方 面原 因 , 幼 儿 常 会 遇 到 造 型表 现 困 难 , 比如物体的遮挡关 系 、 比例关系 、 手脚 的造 型 、 动 作 的表 现 等 。 此时 , 一方 面 , 教师 可 以引 导 幼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术活动中幼儿创造力的培养
四川省资中县重龙镇第一幼儿园魏兴菊
科学家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概括着世界上的一,旧的美术教育模式已不能满足现代幼儿的好奇的心理,只有实施课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化的源泉”。
随着科技的发展、时代的进步,孩子们的眼界日益开阔,外面精彩的世界无时刻不在吸引着他们程改革、及时调整和变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才能适应和促进儿童在美术审美能力、美术技能等方面得到更好的发展。
为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我们给幼儿创设了宽松开放的环境,允许幼儿自带参考书,自由交流,充分联想,大胆表现。
除此之外,我们还设计了许多具有启发性的美术活动内容和形式,从培养幼儿的观察力。
幼儿期是形象思维发展的重要阶段,美的形象引起幼儿的联想产生丰富的想象活动。
在幼儿美术教育中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将深深地铭刻在他们的头脑中,成为他们人生的宝贵财富,终生受益。
在每次的绘画活动前,我都从引导孩子的思维入手,启发孩子大胆想象、相互表达、在学习交流中学会主动思考、探究、发现新的创意,不断改变原来的构想;而在绘画实践中为孩子创造一种信任、鼓励的氛围,使孩子们大胆的进行表现,看看谁和别人想的不一样、画的不一样。
从一系列的主题画中就可以看到孩子们的思维越来越开阔,想象力、创造力越来越强——在“淘气的小猫”主题画中,孩子们想象并表现出了“小猫扑蝴蝶”、“小猫捉老鼠”、“两只小猫玩线团?”、“小猫赛跑”、“小猫捉迷藏”等不同情节的画面,创造能力在美术活动中得到了发展。
一、引发幼儿的好奇心,激发创造的欲望。
创造激情来源于兴趣和好奇心,好奇心是兴趣的先导,是激发创造性思维的动力。
幼儿的好奇心重,对有趣的物体,有意思的事物,出于好奇常引发兴趣,好奇心驱使他们喜欢寻找奇异的、有刺激的事物,引起探索兴趣,激发创造的激情,促进创造思维活动。
因此,教师要巧妙地抓住儿童纯洁稚拙的童心和容易被新鲜事物吸引的特点,依据兴趣和绘画技巧特点进行有计划、有成效的挖掘和培养他们的创造欲望。
例如:在粘贴画《有趣的春天》时,教师用变魔术的形式出示教具,引起孩子的兴趣,以提问引导的方式激
起他们的好奇心,让幼儿在故事中思索发现,这样他们在做画时就把一些饶有意味、生动感人的画面特征通过自己的想象表现在作品里,从中激发了孩子创造的欲望。
二、丰富幼儿的感性认识,挖掘幼儿创造的潜力
人的创造活动是从观察开始的,观察是创造活动的源泉。
认真仔细的观察,可以帮助幼儿获得大量丰富的感性材料,理解不易掌握的理论知识。
教师应通过各种途径为幼儿创造用感官去接触外界事物的机会,鼓励他们多听、多看、多触摸、多尝试,从而达到发展幼儿感官、开阔眼界、丰富想象的目的。
如大班画“美丽的春天”时,教师先组织幼儿观察春天自然界的变化,带领幼儿去寻找春天,观看春天的自然风景、录像带或风景图片,演唱有关春天的歌曲等。
通过上述活动让幼儿了解春天的特征:春天到了,小河里的冰融化了,小草露出了嫩绿的小芽,树木也穿上了绿色的新装,迎春花开放了,燕子从南方飞回来了,农民伯伯正忙着播种……。
教师启发幼儿:“这么美丽的春天,我们画下来好不好?”于是幼儿就纷纷投入到创作中,一幅幅风格各异“美丽的春天”便跃然纸上了。
三、动手动脑,激发幼儿创作的灵感
美术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创造力,离不开幼儿的手脑并用。
当幼儿产生了创造意识后,就会迫不及待地通过自己的双手去验证自己的想法,在验证过程中,他们会一次次地改进自己原有的思路,通过再思考再动手,最终达到完美的结果。
如:泥工活动捏茶壶时,教师出示自己事先捏好的茶壶,引导幼儿观察茶壶的结构组成,并讲解制作步骤。
然后要求幼儿制作茶壶。
由于幼儿年龄小,再加制作较复杂,幼儿在团出茶壶的身子时无法将壶嘴按放在壶身上,教师就启发幼儿动动脑子,怎样才能把壶嘴按在壶身上,幼儿通过讨论后找出了一个合理的方法——用牙签棒将壶身壶嘴连接,但新的问题又出现了,壶嘴角度千差万别,教师再次让孩子观察后讨论,找出制作不合理的地方,并说明原因,通过几次尝试幼儿又掌握了壶柄的连接方法,这样就制作出一个好看的茶壶,大大提高了幼儿的动手动脑能力。
在掌握了制作工艺后,教师启发幼儿进行创意设计。
每个幼儿都积极思维,各式各样的茶壶便相继而生,方形的,圆形的,大的、小的、品种各异,
个别幼儿还制作了勺子、锅、铲、碗等,他们把这些“餐具”放置在桌上,就地取材,还玩起了做饭游戏。
这一过程,训练了幼儿的横向思维,创造精神得以体现。
四、保护幼儿个性发展,开发创造潜能
陈鹤琴先生的“活教育”原则中认为“凡是儿童自己能够做的,应该让他自己去做,凡是儿童自己能够想的,应该让他自己想。
儿童自己去探索、去发现,自己所求来的知识才是真知识,他自己所发现的世界才是真世界”。
在传统的绘画教学过程中,教师一般喜欢用同一的绘画工具,同一的绘画方法来要求幼儿完成任务,其结果是幼儿很想去尝试一些与众不同的绘画作品,但最终必将导致幼儿的从众性。
因此,当幼儿掌握了一定的绘画方法后,教师就从“横向绘画创作”和“纵向绘画创作”这两方面着手,进一步促进幼儿的创造力的发展。
如:在综合绘画活动“美丽的家”时,教师进行横向绘画指导,也就是说同一主题画或想象画,幼儿可以自行选择绘画工具和绘画手段加以创作,于是教师为幼儿提供了油画棒、彩笔、水彩棉签等多种绘画工具。
允许幼儿自由选择绘画工具,并引导幼儿充分发挥自己独创的想象力,利用自己手中的工具绘出了不同风格的画图“美丽的家”。
接下来,教师组织孩子又进行了较复杂的“纵向绘画创作”。
通过实验证明,这种方法充分发挥了幼儿的创造力。
使用这种方法绘制组合的画面色彩丰富,布局饱满,大大开发了孩子的创造潜能。
充分发挥了幼儿独创的想象力。
幼儿正处在创造和发展的初期,他们需要教育者为他们打开创造的大门,愿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能用自己的眼睛和心灵去捕捉平常事物中的美,去探究了解我们的孩子,从孩子发展的角度去看问题。
只有这样,我们才可以把普通的东西点化成智慧和美的艺术品,才可以让孩子们在属于自己的绘画空间里自由想象、大胆创造,画出一片真正属于孩子自己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