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反应速率 化学反应速率理论共65页
化学反应速率

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反应速率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反应物消耗或生成的物质的量与时间的比值。
它是化学反应过程的重要指标之一,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反应的快慢和反应机理。
本文将从反应速率的定义、影响因素以及如何调控反应速率等方面展开讨论。
一、反应速率的定义反应速率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速率= Δ物质产生量/ Δ时间其中,Δ物质产生量表示在某一段时间内生成或消耗的物质的量,Δ时间表示这段时间的长度。
反应速率的单位通常是摩尔/升·秒。
根据反应速率的定义,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反应速率越大,表示反应进行得越快;反之,反应速率越小,表示反应进行得越慢。
2. 反应速率可以根据反应物的浓度变化来推测。
当反应物浓度较高时,反应速率通常较快;当反应物浓度较低时,反应速率通常较慢。
二、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反应速率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温度: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是最主要且最直接的。
一般情况下,温度升高会使反应速率增加,因为温度升高可以提高反应物的分子动能,增加碰撞频率和碰撞能量,从而有利于反应进行。
2. 浓度:反应物浓度越高,反应物之间的碰撞频率就越高,反应速率也就越快。
3. 催化剂:催化剂是一种能够提高反应速率但本身不参与反应的物质。
它可以通过降低反应物之间的活化能降低反应速率,从而加速反应进行。
4. 压力:对气相反应而言,压力的增加可以增加反应物分子之间的碰撞频率,从而提高反应速率。
5. 表面积:固相反应中,反应物的表面积越大,反应速率越快。
这是因为表面积的增加可以提高反应物之间的碰撞频率。
三、调控反应速率的方法1. 温度控制:根据反应速率与温度的关系,我们可以通过调节反应温度来控制反应速率。
例如,对于发生在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我们可以通过维持恒定的体温来保证反应在一个适宜的速率下进行。
2. 浓度控制:可以通过改变反应物的浓度来控制反应速率。
增加反应物浓度将提高反应速率,减少反应物浓度则会降低反应速率。
化学反应速率及其影响因素

化学反应速率及其影响因素(总13页)-本页仅作为预览文档封面,使用时请删除本页-明士教育集团个性化教学辅导导学案(2015秋季使用)编写教师: 校对教师: 审核教师:教学课题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课时计划第(1)次课授课教师 学科 化学 授课日期和时段上课学生年级 高二 上课形式 阶段 基础( ) 提高(√ ) 强化( )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及表示方法2.使学生理解浓度、压强、温度和催化剂等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重点、难点 重点: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难点: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影响的原因知识点一:化学反应速率1、含义:化学反应速率是用来衡量化学反应进行快慢的物理量。
2、表示方法:在容积不变的反应器中,通常是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来表示 。
3、数学表达式: V = △C/ △t4、单位:mol/(L·s )或mol/(L·min )或mol/(L·h )注意事项:1. 化学反应速率是标量,即只有大小而没有方向;2. 一般地计算出来的化学反应速率是一段时间内的平均反应速率,不同时刻的化学反应速率是不相同的;3. 对于固体物质或气态反应中的液体物质,反应在其表面进行,它们的“浓度”是不变的,因此不用液体和固体表示化学反应速率;4. 对于同一化学反应,用不同的物质表示其化学反应速率可能不相同,但其化学反应速率比等于化学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之比。
例如在N 2+3H 2 2NH 3中 v (N 2)∶v (H 2)∶v (NH 3)=1∶3∶2。
要点诠释:知识点二: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科学地预习才能使我们上课听讲更有目的性和针对性。
我们要在预习的基础上,认真听讲,做到眼睛看、耳朵 Ⅰ、知识梳理 认真阅读、理解教材,带着自己预习的疑惑认真听课学习,复习与本次课程相关的重点知识与公式及规律,认真听老师讲解本次课程基本知识要点。
《无机及分析化学》1-12章习题答案

第一章 气体和溶液 (15页)
17. 聚沉能力由大到小排列: A. 100 mL0.005mol·L-1KI 和100 mL0.01mol·L-1
AgNO3 制成的为正溶胶,所以排列顺序为: AlCl3 K3[Fe(CN)6] MgSO4 (电荷同由小到大) B. 100 mL0.005mol·L-1 AgNO3和100 mL0.01mol·L-1 KI制成的为负溶胶,所以排列顺序为: K3[Fe(CN)6] AlCl3 MgSO4(电荷同由大到小)
13.
2SO2(g) + O2(g) = 2SO3(g)
n平衡
1.90
0.95 1.10
K K p( p ) B K C ( Rp T ) B
c(ScO (2S)O c3()O2)RpT1
1.1208.0 010.31 1.2 90.9 58.31151 00.5 031
第三章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56页)
V=1425∕900=1.58 L
c=1 25.2 0∕1.5.81 0 =.0 151 .80m1 o8 l·.L6 0 -1 0 9. 40.:0 6.6 00 :5.33 1:2:1
T bm B 0 .05 0 1 .50 00 M K b m A0 .51 9 .0 20 1g 8 m 0-1o
⑸ 减小容器体积
n(Cl2)增大
⑹ 减小容器体积
p(Cl2)增大
⑺ 减小容器体积
K⊖不变
⑻ 升高温度
K⊖增大
⑼ 升高温度
p(HCl)增大
⑽ 加N2 ⑾ 加催化剂
反应速率-习题

反应速率-习题(总11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化学反应速率1.在一定条件下,活化能越大,活化分子的百分数越 ,化学反应速率越 。
2.对于 反应,可根据质量作用定律按化学反应方程式直接写出速率方程。
3.反应(果糖)葡萄糖612661262112212)(O H C O H C O H O H C +→+为二级反应。
若反应系统中122211C H O 浓度很稀时,实际上二级反应可作为 级反应来处理,此时它的动力学反程式是 。
4.实验表明,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反应222NO Cl NOCl +=符合质量作用定律。
该反应的速率方程为 ,该反应级数为 。
若其他条件不变,将容器的体积增加为原来的2倍,则反应速率为原来的 。
5.对于符合质量作用定律的化学反应aA+bB?dD+gG ,其速率方程为)()(B c A kc v b a =。
式中,k 称为 ,c(A)、c(B)分别表示 ,a+b 称为 。
6.反应速率常数与 无关,但受 和 的影响。
7.某反应速率常数311.310k s --=⨯,则此反应为 级反应,以 对 做图得一直线,直线的斜率为 。
8.催化剂能加快反应速率的机制为 。
9.某药物从血浆中的清除速率为一级反应,测得其1/24t h =,该反应的速率常数k= 。
10.当反应物A 的浓度分别是L 和L 时,测得2A B →反应前后两次反应速率之比为2:1,则该反应级数为 级。
11.反应物A 分解为B 和C 。
在某反应条件下A 最后有30﹪分解,现条件不变,使用催化剂,则A 最后分解应 30﹪(大于,等于,小于)。
12.反应C B A +→,若正向反应的活化能为a E ,逆向反应的活化能为'a E 。
已知正向反应是吸热反应,则a E 'a E (大于,等于,小于)。
13.欲使反应物单位体积活化分子数增加以加快反应速率,可采取增加浓度、升高温度和的方法。
最新人教版高三化学选修4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第一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最新人教版高三化学选修4电子课 本课件【全册】
第一节 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 化
最新人教版高三化学选修4电子课 本课件【全册】
最新人教版高三化学选修4电子 课本课件【全册】目录
0002页 0026页 0028页 0082页 0142页 0162页 0232页 0405页 0456页 0509页 0565页 0607页 0639页
绪言 第一节 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 第三节 化学反应热的计算 第二章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第二节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第四节 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 第三章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第三节 盐类的水解 归纳与整理 第一节 弱电解质的电离 第二节 化学电源 第四节 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防护 附录
化学中的化学反应速率(化学知识点)

化学中的化学反应速率(化学知识点)化学反应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消失或产物生成的速率。
反应速率的快慢对于化学反应的研究和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介绍化学反应速率的定义、影响因素以及如何测定反应速率。
一、化学反应速率的定义化学反应速率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物消失或产物生成的速率。
一般情况下,反应速率可以通过反应物消失的速率来描述,以此来衡量反应进行的快慢。
化学反应速率可以用如下公式来表示:速率= ΔC/Δt其中,ΔC表示反应物浓度的变化量,Δt表示时间的变化量。
速率的单位可以是摩尔/升·秒(mol/L·s)、分子/升·秒(molecules/L·s)等。
二、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化学反应速率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反应物浓度:当反应物浓度增加时,反应物之间的碰撞频率增加,从而增加了反应的可能性,使得反应速率加快。
2.温度:提高温度会增加反应物的动能,使反应物之间的碰撞更加频繁且具有更高的能量。
因此,温度升高会加快反应速率。
3.催化剂:催化剂可以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使反应物更容易发生反应。
催化剂的存在可以提高反应速率,而不参与反应本身。
4.表面积:反应物的表面积越大,反应物颗粒之间的碰撞频率就越高,反应速率也会增加。
5.反应物的物理状态:气相反应相较于固相反应和液相反应具有更高的反应速率,因为气态分子之间的自由运动能带来更频繁的碰撞。
三、测定反应速率的方法测定反应速率是研究反应动力学的重要手段,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逐点法:在反应过程中,定时取样,通过测定不同时间点上反应物消失或产物生成的量来计算反应速率。
2.连续监测法:利用分光光度计、电导计等仪器对反应过程进行实时监测,获得反应物浓度的变化曲线,从而计算反应速率。
3.消失溶液平行测定法:将相同溶液分装到多个容器中,分别对不同容器中的反应液进行逐点法测定并计算平均速率,以提高测定结果的准确性。
反应工程

第一章 绪论 本章内容: 1.1化学反应工程概念 1.2化学反应的转化率、收率和选择性 1.3化学反应器的类型 1.4化学反应器的操作方式 1.5反应器设计的基本方程 1.6工业反应器的放大
1.1化学反应工程 1.1.1典型化工过程
✓化学反应速率 ➢化学反应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单位反应 混合物体积中反应物的反应量或产物的 生成量(物质的量)。
2.1化学反应的速率
➢消耗速率:反应系统中,某一反应组分(i)在 单位时间、单位反应体积内,因反应所消耗的物
质的量。消耗速率ri为正值。
恒容过程
ri
1 V
dni dt
ri
dci dt
2.1化学反应的速率
等温恒容反应系统
➢工业生产中,液相反应一般按恒容过程处理,无 论反应是否引起总摩尔数的改变,都不会带来很 大的误差。
➢对于气相反应,反应前后体系物质的总摩尔数可 能变化,进而影响到反应体积的变化,此为变容 过程,最终对反应过程造成较大影响。
➢分子数发生变化的气相反应在间歇反应器中,由 于容积恒定,仍按恒容过程处理。
1.5.2反应器设计的基本方程
输入=输出+消耗+累积
➢ 能量衡算式 输入的热量=输出的热量+反应热+累积的热量
反应热吸热取正值,放热取负值。
➢物料衡算式
对反应组分有:输入量=输出量+转化量+累积量 对产物组分有:输入量=输出量-生成量+累积量
(反应组分A的输入速率)=(A的输出速率)+(A的转 化速率)+(A的累积速率)
nt0
j)V0(1n1t0iN 1jM 1vij
大学化学教材

大学化学教材1、大学化学/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2、大学化学教程——高等学校教材3、新大学化学(第二版)4、大学化学——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5、化学功能材料概论——高等学校教材6、新编普通化学/21世纪高等院校教材7、大学基础化学/高等学校教材8、大学化学9、大学化学10、大学普通化学(第六版)11、大学化学教程——21世纪高等院校教材12、大学化学13、化学实验教程——高等学校教材14、大学化学(高等学校教学用书)15、大学化学原理及应用(上下)/高等学校教材16、大学化学教程/高等学校教材17、大学基础化学/新世纪高职高专教材18、新大学化学19、大学化学原理及应用·上下册20、普通化学(英文版)21、近代高分子科学22、绿色化学与环境23、普通化学简明教程24、大学化学(第二版)——高等学校教材1、大学化学/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作者:金继红主编•丛书名:•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ISBN:9787502597221•出版时间:2007-1-1•版次:1•印次:1•页数:403•字数:679000•纸张:胶版纸•包装:平装•开本:16开•定价:39 元当当价:30.6 元折扣:78折节省:8.40元钻石vip价:30.60 元••共有顾客评论0条内容提要本书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注意与中学化学的衔接,力求理论联系实际,概念阐述准确,深入浅出,循序渐进,便于教师教学和学生自学。
本书包括物质的聚集状态、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相平衡、化学平衡、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含酸碱滴定、重量分析)、氧化还原和电化学基础(含氧化—还原滴定)、原子结构、分子结构、晶体结构、配位化合物(含配位滴定)、单质和无机化合物、表面与胶体、环境化学及材料化学等内容。
本书可供高等学校非化学化工类专业对化学要求较多的材料、地质、能源、环境、冶金、海洋等专业的基础化学教学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