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方法归纳

合集下载

化学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和控制方法

化学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和控制方法

化学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和控制方法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和控制方法在化学领域中,反应速率是指化学反应中物质转化的快慢程度,也是衡量反应进行的主要指标之一。

了解和掌握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和控制方法对于化学工程师、研究人员和实验室工作人员来说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和控制方法,为读者提供有用的知识。

一、反应速率的计算方法1. 平均反应速率平均反应速率是指反应物浓度在一定时间内的变化量与该时间间隔的比值。

计算平均反应速率的一般公式如下:平均反应速率 = (变化量/时间间隔)2. 瞬时反应速率瞬时反应速率是指在某一特定瞬间的反应速率,即反应物浓度变化量与该瞬间的时间间隔的比值。

计算瞬时反应速率需要使用微分计算,可以通过绘制反应物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来确定。

3. 反应速率常数反应速率常数是指在一定温度下,各种反应物浓度为单位浓度时,反应速率的比值。

反应速率常数可以由实验测定得到,通常用k表示。

二、控制化学反应速率的方法1. 温度控制温度是影响反应速率的重要因素之一。

根据化学动力学理论,反应速率一般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

因此,通过控制反应温度来调节反应速率是一种常用的方法。

通常,提高温度会加快反应速率,冷却则会减慢反应速率。

2. 反应物浓度控制反应物浓度是另一个影响反应速率的重要因素。

根据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的关系,反应速率随着反应物浓度的增加而增大。

因此,通过调节反应物浓度可以控制反应速率。

增加反应物浓度会加快反应速率,减少反应物浓度则会减慢反应速率。

3. 催化剂的应用催化剂是可以增加反应速率的物质,它通过提供新的反应路径或降低反应的活化能来促进反应进行。

催化剂能够在反应过程中参与化学反应,但在反应结束后并不消耗,因此可以反复使用。

催化剂的应用是一种有效的控制化学反应速率的方法。

4. 反应容器和搅拌控制反应容器的形状、材料以及搅拌方式都可以影响化学反应速率。

合理选择反应容器的形式和材料可以提高反应效率和速率。

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方法归纳

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方法归纳

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方法归纳化学反应速率的相关计算,是化学计算中的一类重要问题,常以选择题、填空题得形式出现在各类试题中,也是高考考查的一个重要知识点。

本文针对化学反应速率计算题的类型进行归纳总结。

1.根据化学反应速率的定义计算公式:公式:V=△C/t【例1】在密闭容器中,合成氨反应N2 + 3H2→2NH3,开始时N2浓度8mol/L,H2浓度20mol/L,5min后N2浓度变为6mol/L,求该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

2.根据化学计量数之比,计算反应速率:在同一个反应中,各物质的反应速率之比等于方程式中的系数比。

对于反应来说,则有。

【例2】反应4NH3+5O24NO+6H2O在5 L 密闭容器中进行,半分钟后,NO的物质的量增加了0.3 mol,则此反应的平均速率(X)(表示反应物的消耗速率或生成物的生成速率)为A. (O2)=0.01 mol·L-1·s-1B. (NO)=0.008 mol·L-1·s-1C. (H2O)=0.003 mol·L-1·s-1D. (NH3)=0.002 mol·L-1·s-14、根据已知的浓度、温度等条件,比较反应速率的大小【例4】把下列四种X溶液分别加入四个盛有10mL 2mol/L盐酸的烧杯中,均加水稀释到50mL,此时,X和盐酸缓慢地进行反应,其中反应最快的是()A. 10℃20mL 3mol/L的X溶液B. 20℃30mL 2mol/L的X溶液C. 20℃10mL 4mol/L的X溶液D. 10℃10mL 2mol/L的X溶液【例6】某学生为了探究锌与盐酸反应过程中的速率变化,他在100mL稀盐酸中加入足量的锌粉,用排水集气法收集反应放出的氢气,实验记录如下(表中气体体积为累计值,且已转化为标准状况):①哪一时间段(指0~1、1~2、2~3、3~4、4~5 min)反应速率最大,原因是②哪一段时段的反应速率最小,原因是[例1] 已知:4NH 3(g)+5O 2(g) 4NO(g)+6H 2O(g),若反应速率分别用v (NH 3)、v (O 2)、v (NO)、v (H 2O)[mol/(L ·min)]表示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 .)()(5423O v NH v =B .)()(6522O H v O v =C .)()(3223O H v NH v =D .)()(542NO v O v =2. (广东省实验中学2009届高三第二次阶段测试)把在空气中久置的铝片5.0 g 投入盛有500 mL 0.5 mol ·L -1硫酸溶液的烧杯中,该铝片与硫酸反应产生氢气的速率与反应时间可用如右图的坐标曲线来表示,回答下列问题:(1)曲线由0→a 段不产生氢气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曲线由a →b 段产生氢气的速率较慢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曲线由b →c 段,产生氢气的速率增加较快的主要..原因_________________; (4)曲线由c 以后,产生氢气的速率逐渐下降的主要..原因__________________。

化学反应四种速率计算方法

化学反应四种速率计算方法

化学反应四种速率计算方法
在化学反应中,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消失或生成物出现
的量。

了解和计算反应的速率对于研究和理解化学反应机理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四种常用的化学反应速率计算方法。

1. 消失物质质量法
这是最简单的速率计算方法之一。

通过测量反应物的质量变化,可以确定反应物的消失速率。

计算公式如下:
速率= (Δ质量/ Δ时间)
其中,Δ质量表示反应物质量的变化量,Δ时间表示时间间隔。

2. 生成物质量法
类似于消失物质质量法,生成物质量法通过测量生成物质量的
变化来确定生成物的速率。

计算公式如下:
速率= (Δ质量/ Δ时间)
其中,Δ质量表示生成物质量的变化量,Δ时间表示时间间隔。

3. 体积变化法
在某些反应中,可以通过测量气体的体积变化来确定反应的速率。

这种方法通常适用于气体生成或消耗的反应。

计算公式如下:
速率= (Δ体积/ Δ时间)
其中,Δ体积表示气体体积的变化量,Δ时间表示时间间隔。

4. 反应物浓度法
反应物浓度法是一种常用的速率计算方法,特别适用于液相反应。

通过测量反应物浓度的变化,可以确定反应物的速率。

计算公
式如下:
速率= (Δ浓度/ Δ时间)
其中,Δ浓度表示反应物浓度的变化量,Δ时间表示时间间隔。

以上是化学反应中常用的四种速率计算方法。

根据具体反应的
特点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速率计算,有助于更好地研究和理解化学
反应的进程和机制。

化学反应速率反应速率的计算方法

化学反应速率反应速率的计算方法

化学反应速率反应速率的计算方法化学反应速率是描述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程度的物理量。

反应速率的计算方法可以通过实验测定得到,本文将介绍常见的几种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方法。

一、平均反应速率的计算方法平均反应速率是指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反应物的浓度变化与时间的比值。

计算平均反应速率的公式为:平均反应速率 = (变化的反应物浓度)/(时间间隔)例如,对于A + B → C的反应,实验测得反应物A的浓度在时间t1时刻为[A]1,在时间t2时刻为[A]2。

则平均反应速率可以表示为:平均反应速率 = ([A]2 - [A]1)/(t2 - t1)二、瞬时反应速率的计算方法瞬时反应速率是指在某一特定时刻,反应物浓度的变化率。

瞬时反应速率的计算方法可以通过微分方程求解得到。

以反应物A消耗的速率为例,根据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的关系,可以得到微分方程:d[A]/dt = -k[A]^n (n为反应级数)通过对微分方程求解,可以得到反应物A消耗的速率表达式:r = k[A]^n其中,k为反应速率常数,n为反应级数。

瞬时反应速率在不同时间点上的值可以通过实验数据计算得出。

三、表观反应速率的计算方法表观反应速率是指在含有催化剂的反应中,根据表观反应物的浓度变化与时间的比值计算得出的速率。

催化剂能够降低反应的活化能,提高反应速率。

由于催化剂在反应过程中不发生化学变化,所以催化剂浓度不随时间变化,可以将其从反应速率的计算中剔除。

四、影响因素的计算方法除了反应物浓度和时间的关系外,反应速率还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如温度、压力、催化剂的选择等。

这些因素可以通过实验测定的数据进行计算。

例如,对于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可以利用阿伦尼乌斯方程来计算:k = A * exp(-Ea/RT)其中,k为反应速率常数,A为指前因子,Ea为活化能,R为气体常数,T为反应温度。

通过实验测定不同温度下的反应速率常数,可以计算出活化能Ea的数值。

综上所述,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方法包括平均反应速率、瞬时反应速率、表观反应速率和影响因素计算方法。

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方法

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方法

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方法(1)定义式法:利用公式v==计算化学反应速率,也可以利用公式计算物质的量或物质的量浓度变化或时间等。

(2)关系式法:同一反应中,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物质的量浓度变化量之比=物质的量变化量之比=化学计量数之比。

另外,也可以利用该等量关系书写未知的化学方程式或找各物质的速率关系。

2.化学反应速率大小比较的两种方法(1)归一法:换算成同一物质、同一单位表示,再比较数值大小。

(2)比值法:比较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计量数的比值。

如反应a A+b Bc C,要比较v(A)与v(B)的相对大小,即比较与的相对大小,若>,则用v(A)表示的反应速率比用v(B)表示的反应速率大。

(1)在一体积为10 L的容器中,通入一定量的CO和H2O,在850 ℃时发生如下反应:CO(g)+H2O(g)CO2(g)+H2 (g),CO和H2O浓度变化如图,则0~4 min的平均反应速率v(CO)=mol·L-1·min-1。

(2)对于某反应X(g)+3Y(g)2E(g)+2F(g),在甲、乙、丙、丁四种不同条件下,分别测得反应速率为甲,v(X)=0.3 mol·L-1·min-1;乙,v(Y)=1.2 mol·L-1·min-1;丙,v(E)=0.6 mol·L-1·min-1;丁,v(F)=0.9 mol·L-1·min-1。

则反应由快到慢的顺序是。

(1)改变物质状态:若第(2)问中F为固态,则E、F的化学反应速率相同吗?(2)改变速率单位:若E的化学反应速率由0.6 mol·L-1·min-1改为0.6 mol·L-1·s-1,则化学反应速率最快的还是丁吗?1.反应A(g)+3B(g)2C(g)+2D(g)在四种不同情况下的反应速率分别为①v(A)=0.45 mol·L-1·min-1②v(B)=0.6 mol·L-1·s-1③v(C)=0.4 mol·L-1·s-1④v(D)=0.45 mol·L-1·s-1下列有关反应速率的比较正确的是()A.④<③=②<①B.④>③>②>①C.④>③=②>①D.①>②>③>④2.在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A与B反应生成C,其化学反应速率分别用v(A)、v(B)、v(C)表示。

化学反应的速率与反应速率常数计算

化学反应的速率与反应速率常数计算

化学反应的速率与反应速率常数计算化学反应速率是指反应物消失或生成的速度,即单位时间内发生反应的物质的变化量。

反应速率常数是衡量化学反应速率的重要参数,它描述了反应物浓度与反应速率之间的关系。

在本文中,将介绍如何计算化学反应的速率和反应速率常数。

一、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方法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方法可以通过实验测定反应物消失或生成的速度来得到。

以下是两种常见的计算方法:1. 平均速率法平均速率法是通过测定一段时间内反应物的消失量或生成量,然后除以该时间间隔得到的。

计算公式如下:速率= (ΔC/Δt)其中,ΔC表示反应物浓度的变化量,Δt表示时间间隔。

2. 瞬时速率法瞬时速率法是通过在反应开始时短时间内进行多次测定,然后选择其中一个时间点的速率作为瞬时速率。

计算公式如下:速率 = dC/dt其中,dC表示极小时间间隔内反应物浓度的变化量,dt表示极小时间间隔。

二、反应速率常数的计算方法反应速率常数是描述化学反应速率的量,它可以通过实验测定反应速率和反应物浓度之间的关系得到。

以下是两种常见的计算方法:1. 一级反应速率常数一级反应速率常数描述了一级反应中反应物浓度与反应速率之间的关系。

对于一级反应,反应速率常数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速率 = k[A]其中,k表示反应速率常数,[A]表示反应物浓度。

2. 二级反应速率常数二级反应速率常数描述了二级反应中反应物浓度与反应速率之间的关系。

对于二级反应,反应速率常数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速率 = k[A]²其中,k表示反应速率常数,[A]表示反应物浓度。

需要注意的是,反应速率常数通常是与温度有关的,并且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才保持不变。

三、影响化学反应速率和反应速率常数的因素化学反应速率和反应速率常数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下面是一些常见因素:1. 温度:温度升高通常会加快化学反应速率,并使反应速率常数增加。

2. 浓度:反应物浓度的增加会使化学反应速率加快,并使反应速率常数增加。

化学反应速率计算公式

化学反应速率计算公式

化学反应速率计算公式化学反应速率是描述化学反应进行快慢程度的物理量,通常用摩尔浓度的变化率表示。

本文将介绍常见的化学反应速率计算公式,包括平均速率公式、瞬时速率公式以及速率常数公式。

一、平均速率公式平均速率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反应物的摩尔浓度变化量与时间的比值。

在考虑多个反应物或产物的情况下,平均速率可以表示为以下形式:平均速率= ΔC/Δt其中,ΔC表示反应物或产物摩尔浓度的变化量,Δt表示时间的变化量。

二、瞬时速率公式瞬时速率是指在某一时刻的反应速率,即反应物摩尔浓度与时间的导数。

对于一般的化学反应,瞬时速率可以通过实验数据得到。

在考虑多个反应物或产物的情况下,瞬时速率可以表示为以下形式:瞬时速率 = dC/dt其中,dC表示反应物或产物摩尔浓度的微元变化量,dt表示时间的微元变化量。

三、速率常数公式速率常数是指在特定温度下,反应物摩尔浓度与速率之间的比例关系。

速率常数与反应物的摩尔浓度相关,其数值通常通过实验测定获得。

对于一般的化学反应,速率常数公式可以表示为以下形式:速率 = k·[A]ⁿ·[B]ᵐ其中,速率表示反应速率,k表示速率常数,[A]和[B]分别表示反应物A和B的摩尔浓度,ⁿ和ᵐ分别表示反应物A和B的反应级数。

根据实验数据,可以通过确定速率常数k的数值来了解反应的快慢程度。

速率常数的大小受到温度、催化剂等因素的影响。

四、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除了速率常数,反应速率还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例如反应物浓度、温度和表面积等。

一般来说,反应物浓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反应物的表面积越大,反应速率越快。

通过了解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我们可以调控反应条件,从而控制反应速率,提高化学反应的效率。

结论本文介绍了常见的化学反应速率计算公式,包括平均速率公式、瞬时速率公式以及速率常数公式。

了解这些公式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原理,以及速率常数与实验条件和反应物浓度的关系。

化学反应动力学中的反应速率计算

化学反应动力学中的反应速率计算

化学反应动力学中的反应速率计算在化学反应动力学中,反应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消耗或产物生成的数量。

反应速率的计算是了解反应过程中物质转化程度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计算反应速率的方法。

1. 初始速率法初始速率法是通过实验测定反应在初始时刻的速率来计算整个反应的速率。

具体步骤如下:(1) 实验中取一定量的反应物,并且控制其他条件(如温度、浓度等)不变。

(2) 记录在不同初始反应物浓度下,反应在一段时间内消耗或生成的物质的量。

(3) 根据实验数据,选择某个时间点上反应物的浓度,确定对应的反应速率。

可以通过绘制浓度与时间的图像,按照切线斜率计算反应速率。

2. 阶数法阶数法是根据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之间的关系,来计算反应速率的。

常见的是一阶反应和二阶反应的计算方法。

(1) 一阶反应:一阶反应的速率与单个反应物浓度成正比,可以表示为rate=k[A],其中[A]表示反应物的浓度,k为速率常数。

- 对于一个一阶反应,如果浓度从[A]0减少到[A]1,经过时间t,可以使用公式rate=(ln[A]0-ln[A]1)/t=k计算速率常数k。

- 对于多个一阶反应物,速率与各个反应物浓度的乘积成正比,可以通过实验测定不同时间点上反应物浓度的变化,然后计算各个反应物的速率常数。

(2) 二阶反应:二阶反应的速率与两个反应物浓度的乘积成正比,可以表示为rate=k[A]^[B]^,其中[A]和[B]分别表示反应物的浓度,k为速率常数。

- 对于一个二阶反应,可以通过实验测定不同时间点上反应物浓度的变化,然后利用公式1/rate=(1/[A])+(1/[B])+1/k计算速率常数k。

3. 速率方程法速率方程法是通过实验测定不同时间点上反应物浓度的变化,然后根据反应机理推导出的速率方程来计算反应速率。

速率方程一般形式为rate=k[A]^m^[B]^n^,其中[A]和[B]分别为反应物的浓度,k为速率常数,m和n为反应物的反应级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方法归纳化学反应速率的相关计算,是化学计算中的一类重要问题,常以选择题、填空题得形式出现在各类试题中,也是高考考查的一个重要知识点。

本文针对化学反应速率计算题的类型进行归纳总结。

1.根据化学反应速率的定义计算公式:公式:V=△C/t【例1】在密闭容器中,合成氨反应N2 + 3H2→2NH3,开始时N2浓度8mol/L,H2浓度20mol/L,5min后N2浓度变为6mol/L,求该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

解:用N2浓度变化表示:V(N2)=△C/t =(8mol/L- 6mol/L)/ 5min =0.4 mol/(L·min)用H2浓度变化表示:V(H2)= 0.4 mol/(L·min) × 3=1.2mol/(L·min);用NH3浓度变化表示:V(NH3)= 0.4 mol/(L·min) × 2= 0.8mol/(L·min) ;2.根据化学计量数之比,计算反应速率:在同一个反应中,各物质的反应速率之比等于方程式中的系数比。

对于反应来说,则有。

【例2】反应4NH3+5O24NO+6H2O在5 L 密闭容器中进行,半分钟后,NO的物质的量增加了0.3 mol,则此反应的平均速率(X)(表示反应物的消耗速率或生成物的生成速率)为A. (O2)=0.01 mol·L-1·s-1B. (NO)=0.008 mol·L-1·s-1C. (H2O)=0.003 mol·L-1·s-1D. (NH3)=0.002 mol·L-1·s-1解析:反应的平均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某物质浓度的变化量。

已知容器体积为5 L,时间半分钟即30 s,NO的物质的量(变化量)为0.3 mol,则c(NO)=0.3 mol/5 L=0.06 mol·L-1。

所以(NO)=0.06 mol·L-1/30 s=0.002 mol·L-1·s-1。

即可求出:(O2)=0.002 mol·L-1·s-1×=0.0025 mol·L-1·s-1;(H2O)=0.002 mol·L-1·s-1×=0.003 mol·L-1·s-1;(NH3)=0.002 mol·L-1·s-1×=0.002 mol·L-1·s-1。

答案为:CD。

3.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计算:【例3】某一化学反应的反应速率在每升高10度时就增大到原来的3倍,若此反应的温度从20度升高到50度时,则其反应速率是原来的()A.6倍B.9倍C.18倍D.27倍解析:温度每升高10度时就增大到原来的3倍,则v末=v初×3(T末-T初)/10=3(50-20)/10=33=27.答案:D4、根据已知的浓度、温度等条件,比较反应速率的大小【例4】把下列四种X溶液分别加入四个盛有10mL 2mol/L盐酸的烧杯中,均加水稀释到50mL,此时,X和盐酸缓慢地进行反应,其中反应最快的是()A. 10℃20mL 3mol/L的X溶液B. 20℃30mL 2mol/L的X溶液C. 20℃10mL 4mol/L的X溶液D. 10℃10mL 2mol/L的X溶液解析:在化学反应中,当其它条件不变时,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

在本题中要综合考虑浓度和温度的影响。

先比较浓度的大小,这里的浓度应该是混合以后的浓度,由于混合后各烧杯中盐酸的浓度相等,因此只要比较X的浓度,X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

因为反应后溶液的体积均为50mL,所以X的物质的量最大,浓度就最大。

通过观察可知,混合后A、B选项中X的浓度相等,且最大,但B中温度更高,因此B的反应速率最快。

答案:B5、利用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物质的量浓度的变化或物质的量的变化数值或相关图像,确定化学反应方程式:【例5】某温度时,在2L容器中X、Y、Z三种物质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下图所示,由图中数据分析,该可逆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开始至2min,Z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从本题的图形分析中可知,X、Y是随着反应的进行(时间的增加)物质的量逐渐减少,与此相反,Z的物质的量是随着反应的进行(时间的增加)而逐渐增大,所以X、Y在反应方程式的左边,为反应物;而Z在反应方程式的右边,为生成物。

X、Y、Z在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应通过其相应的速率之比确定。

从图中的数据分析可知,用X、Y、Z表示的反应速率分别为:V(Y)=V(X)=V(Z)=。

则V(X)∶V(Y)∶V(Z)=0.075∶0.025∶0.05=3:1:2,化学反应方程式为:3X+Y =2Z。

答案:3X+Y =2Z 0.05mol·L-1·min-16、化学反应速率的测定实验和计算:测定反应速率的方式和途径:化学反应的速率是通过实验测定的。

测定方法有:直接观察某些性质(如释放出气体的体积和体系压强);科学仪器测定(如颜色的深浅、光的吸收和发射、导电能力等);溶液中,常利用颜色深浅和显色物质浓度间的正比关系来跟踪反应的过程和测量反应速率。

【例6】某学生为了探究锌与盐酸反应过程中的速率变化,他在100mL稀盐酸中加入足量的锌粉,用排水集气法收集反应放出的氢气,实验记录如下(表中气体体积为累计值,且已转化为标准状况):①哪一时间段(指0~1、1~2、2~3、3~4、4~5 min)反应速率最大,原因是②哪一段时段的反应速率最小,原因是③求2~3分钟时间段以盐酸的浓度变化来表示的该反应速率(设溶液体积不变,要写出计算过程④如果反应太激烈,为了减缓反应速率而又不减少产生氢气的量,他在盐酸中分别加入等体积的下列溶液:A 蒸馏水、B NaCl溶液、C NaNO3溶液、D CuSO4溶液、E Na2CO3溶液,你认为可行的是解析:①根据气体的体积与时间的关系,可知在2~3内,气体体积变化最大,因此反应最快,原因是此时溶液中酸的浓度比较大,溶液温度比较高,温度和浓度两个量结合得最好;②最后一组数据变化最小,反应最慢,主要是由于此时酸的浓度太小,虽然温度比较高,但影响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浓度而不再是温度;③在2~3内,生成H2的物质的量n=(232mL-120 mL)/22400 mL/(L•mol)=0.005mol;由2H+~H2,则△c(H+)=0.005mol×2/0.1L=0.1mol/L,反应时间为1min,因此v=0.1 mol/(L•min);④要实现上述目标,加入的物质只能影响c(H+)但不能改变H+的物质的量。

因此选择AB.答案:①2~3min,温度对反应速率影响占主导作用4~5 min,浓度对反应速率影响占主导作用。

③0.1 mol/(L•min)。

④AB7.与给出的化学反应速率常数相关的信息题。

有的试题中涉及到化学反应速率常数,但化学反应速率常数只能出现在信息中,我们可以根据相关信息获得各种参数后再解题。

【例题7】Fe3+和I-在水溶液中的反应如下:2I-+2Fe3+ = 2Fe2++I2(水溶液)。

正向反应速率和I-、Fe3+的浓度关系为υ=k[I-]m[Fe3+]n(k为常数)通过所给数据计算得知:在υ=k[I-]m[Fe3+]n中,m、n的值为______。

A. m=1,n=1B. m=1,n=2C. m=2,n=1D. m=2,n=2碘离子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______铁离子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选填:小于、大于、等于)解析:三组数据代进去0.032k=k×o.2m×0.8n0.144k=k×0.6m×0.4n0.128k=k×0.8m×0.2n解得,m=2,n=1答案:C ;大于【巩固练习】1.反应4A(气)+5B(气)=4C(气)+6D(气)在5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半分钟后,C的物质的量增加了0.3mol。

下列论述正确的是()。

A. A的平均反应速率是0.010 mol·L-1·s-1B. 容器中含D的物质的量至少为0.45molC. 容器中A、B、C、D的物质的量比一定是4:5:4:6D. 容器中A的物质的量一定增加了0.3mol答案:B2. 在一定条件下,向2L密闭容器中加入2molN2和10molH2发生反应,2min时,测得剩余N2为1mol,对于这个化学反应速率表示不正确的是()A、B、C、D、答案:C、D。

3.反应:3A(g)+B(g)=2C(g)+2D(g),在不同条件下的反应速率分别为:①vA=0.6mol /(L ·S) ②vB=0.5mol/(L ·S)③vC=0.4mol /(L ·S) ④vD=6mol /(L ·min) 。

则此反应在不同条件下,进行得最快的是( )A. ②B.①和③C.④D.①答案:B4.在一个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3X(气)+Y(气)2Z(气)若最初加入的X、Y和Z都是1mol,5min后反应容器中X的浓度变为0.6mol/(L•min)。

若要使反应容器中X的浓度变为0.2mol/(L•min,反应所需的时间可能为()A. 5minB. 10minC. 8minD.15min答案:D5. 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可逆反应,A与B反应生成C,其反应速率分别用υ(A)、υ(B)、υ(C)(mol·L-1·s-1)表示,且υ(A)、υ(B)、υ(C)之间有如下所示的关系:υ(B)=3υ(A);3υ(C)=2υ(B)。

则此反应可表示为()A. 2A+3B=2CB. A+3B=2CC. 3A+B=2CD. A+B=C答案:B15. 在锌与某浓度的盐酸反应的实验中,一个学生得到下面的结果:利用从A到F的结果:(1)画一幅以时间对温度的曲线图(纵轴表示时间,横轴表示温度)。

(2)利用你所画成的曲线图,你能得出关于温度影响反应速率的什么结论?(3)20℃时,2g锌箔溶解于酸中需花多长时间?(4)对比结果B与F,解释结果F为什么那么快?解析和答案:(1)可作如下图:(2)从这5组实验数据可归纳出,温度对该反应速度影响的规律为:温度每升高10℃,反应速率加快到原来的两倍。

(3)题目要求用已得有关反应速率的规律来求解20℃时的反应时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