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得体连贯ppt课件
合集下载
语言得体公开课课件(共4PPT)

非正式场合
在非正式场合,可以根据情况适 当使用口语化或轻松的语言表达
。
特定文化背景
在跨文化交流中,应了解并遵守 对方的文化习俗和语言习惯。
03
语言得体的实际应用
工作场合的语言得体
商务沟通
在商务场合中,语言得体是建立良好合作关系的关键。使 用正式、准确、简洁的语言,避免使用俚语或口语化表达 ,以展现专业素养和尊重。
谢谢观看
语言得体公开课课件
汇报人:可编辑 2023-12-23
目录
• 语言得体的重要性 • 语言得体的基本原则 • 语言得体的实际应用 • 如何提高语言得体能力
01
语言得体的重要性
提升个人形象
语言得体能够展现个人的文化素养和 道德修养,使人在交往中留下良好的 印象。
语言得体的人往往更容易获得他人的 尊重和信任,有助于提升个人形象。
语,避免冒犯他人或做出不得体的行为。
02
聚会交流
在聚会场合中,与不同背景的人交流时,语言得体能够展现出开放和包
容的心态。尊重他人的文化背景和习惯,避免敏感话题和争议性言论。
03
日常交往
在日常社交中,语言得体能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注意礼貌用语、表
达感激和歉意,以及避免使用不恰当的言辞。
公共场合的语言得体
演讲技巧
在公共演讲中,语言得体能够吸引听众并传递信息。注意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保持节奏 和语调的协调,以及避免使用攻击性或贬低他人的言辞。
媒体应对
在面对媒体时,语言得体能够展现个人形象和立场。注意表达清晰、准确,避免泄露敏感 信息或发表不当言论。
公开声明
在发布公开声明时,语言得体能够维护个人或组织的形象。注意使用正式、客观的语言, 避免引起误解或引发争议。
【PPT】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_课件

语言表达
简明连贯得体
语言使用的水平层级 艺术 美感 合适 得体
语言 水平 恰当 的 使用 层级 熟练
正确
流畅 连贯
清晰 简明
规范
语境对语言运用的作用:
1、表现在对词语的理解和选用上
一、限制作用
2、表现在对句子的理解和组织上
3、表现在对段乃至整篇的理解和安排上
对语言的深层含义的理解
对语言的理解 对言外之意的理解 充分利用特定语境, 对语言的表达
下列标语符合张贴场所环境特点的是:
A.欢迎光临!(某医院门口) B.生产搞上去,人口降下来(某火葬 场近 邻) C.陡坡,慢!(某盘山公路下山方向) D.失败是成功之母(某考场)
5.要学会面陈和转述
如:把下面句子的内容放在AB两种不同的语 言环境中。要求:不改变原意;人物人称表达准 确;时间地点交代清楚。
B
C D
"你想取多少钱,先生?"
“我能为您服务吗,先生?” "你想干什么?"
4、从语体风格来看,下列句子中有一句与其他三 句不同,这一句是: A、实行在党的纪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给违反 纪律的党员以应有的批评和处分,把坚持反对党、 危害党的分子清除出党。 B、幼儿园的小朋友,从明天起,下午两点钟进幼 儿园,每天可以在家里午睡。 C、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
使语言之间联系与衔接更为通畅,一 般地说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话题是否保持一致 二、语境是否一致 三、句子结构是否一致 四、音节是否和谐 五、语义是否关联 六、关联词搭配是否恰当
七、表达是否合乎事理
连贯常以填充复位和语句排序题出现在考卷中。
填充复位解题技巧适用于语句排序。 从句群的角度审视语句排序题,我们又能发现 其自身的特点:逻辑性更强;存在“句链”, 往往有明确的表述中心;暗示性、标志性词语 更加丰富; 我们应该有意识运用以下方案解题:
简明连贯得体
语言使用的水平层级 艺术 美感 合适 得体
语言 水平 恰当 的 使用 层级 熟练
正确
流畅 连贯
清晰 简明
规范
语境对语言运用的作用:
1、表现在对词语的理解和选用上
一、限制作用
2、表现在对句子的理解和组织上
3、表现在对段乃至整篇的理解和安排上
对语言的深层含义的理解
对语言的理解 对言外之意的理解 充分利用特定语境, 对语言的表达
下列标语符合张贴场所环境特点的是:
A.欢迎光临!(某医院门口) B.生产搞上去,人口降下来(某火葬 场近 邻) C.陡坡,慢!(某盘山公路下山方向) D.失败是成功之母(某考场)
5.要学会面陈和转述
如:把下面句子的内容放在AB两种不同的语 言环境中。要求:不改变原意;人物人称表达准 确;时间地点交代清楚。
B
C D
"你想取多少钱,先生?"
“我能为您服务吗,先生?” "你想干什么?"
4、从语体风格来看,下列句子中有一句与其他三 句不同,这一句是: A、实行在党的纪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给违反 纪律的党员以应有的批评和处分,把坚持反对党、 危害党的分子清除出党。 B、幼儿园的小朋友,从明天起,下午两点钟进幼 儿园,每天可以在家里午睡。 C、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
使语言之间联系与衔接更为通畅,一 般地说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话题是否保持一致 二、语境是否一致 三、句子结构是否一致 四、音节是否和谐 五、语义是否关联 六、关联词搭配是否恰当
七、表达是否合乎事理
连贯常以填充复位和语句排序题出现在考卷中。
填充复位解题技巧适用于语句排序。 从句群的角度审视语句排序题,我们又能发现 其自身的特点:逻辑性更强;存在“句链”, 往往有明确的表述中心;暗示性、标志性词语 更加丰富; 我们应该有意识运用以下方案解题:
《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课件(共29ppt)【优质课】共32页

44、卓越的人一大优点是:在不利与艰 难的遭遇里百折不饶。——贝多芬
45、自己的饭量自己知道。——苏联
《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课件(共 29ppt)【优质课】
56、极端的法规,就是极端的不公。 ——西 塞罗 57、法律一旦成为人们的需要,人们 就不再 配享受 自由了 。—— 毕达哥 拉斯 58、法律规定的惩罚不是了私人的 利益, 而是为 了公共 的利益 ;一部 分靠有 害的强 制,一 部分靠 榜样的 效力。 ——格 老秀斯 59、假如没有法律他们会更快乐的话 ,那么 法律作 为一件 无用之 物自己 就会消 灭。— —洛克
60、人民的幸福是至高无个的法。— —西塞 罗
41、学问是异常珍贵的东西,从任何源泉吸 收都不可耻。——阿卜·日·法拉兹
42、只有在人群中间,才能认识自 己。——德国
43、重复别人所说的话,只需要教育; 而要挑战别人所说的话,则需要头脑。—— 玛丽·佩蒂博恩·普尔
45、自己的饭量自己知道。——苏联
《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课件(共 29ppt)【优质课】
56、极端的法规,就是极端的不公。 ——西 塞罗 57、法律一旦成为人们的需要,人们 就不再 配享受 自由了 。—— 毕达哥 拉斯 58、法律规定的惩罚不是了私人的 利益, 而是为 了公共 的利益 ;一部 分靠有 害的强 制,一 部分靠 榜样的 效力。 ——格 老秀斯 59、假如没有法律他们会更快乐的话 ,那么 法律作 为一件 无用之 物自己 就会消 灭。— —洛克
60、人民的幸福是至高无个的法。— —西塞 罗
41、学问是异常珍贵的东西,从任何源泉吸 收都不可耻。——阿卜·日·法拉兹
42、只有在人群中间,才能认识自 己。——德国
43、重复别人所说的话,只需要教育; 而要挑战别人所说的话,则需要头脑。—— 玛丽·佩蒂博恩·普尔
高考复习语言表达连贯、得体之得体篇PPT (共27张PPT)

31、知技并重,德行为先。 32、生活的理想,就是为了理想的生活。 —— 张闻天 33、贫不足羞,可羞是贫而无志。 —— 吕坤 34、你若要喜爱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 —— 歌德 35、社会犹如一条船,每个人都要有掌舵的准备。 —— 易卜生 36、人生不是一种享乐,而是一桩十分沉重的工作。 —— 列夫· 托尔斯泰 37、生活只有在平淡无味的人看来才是空虚而平淡无味的。 —— 车尔尼雪夫斯基 38、先相信你自己,然后别人才会相信你。 —— 屠格涅夫 39、谁给我一滴水,我便回报他整个大海。 —— 华 梅 40、对人不尊敬,首先就是对自己的不尊敬。 —— 惠特曼 41、一个人的真正伟大之处就在于他能够认识到自己的渺小。 —— 保 罗 42、自我控制是最强者的本能。 —— 萧伯纳 43、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 —— 刘备 44、要使别人喜欢你,首先你得改变对人的态度,把精神放得轻松一点,表情自然,笑容可掬,这样别人就会对你产生喜爱的感觉了。 —— 卡耐基 45、有谦和、愉快、诚恳的态度,而同时又加上忍耐精神的人,是非常幸运的。 —— 塞涅卡 46、人的一生可能燃烧也可能腐朽,我不能腐朽,我愿意燃烧起来! —— 奥斯特洛夫斯基 47、我们应该注意自己不用语言去伤害别的同志,但是,当别人用语言来伤害自己的时候,也应该受得起。 —— 刘少奇 48、人生犹如一本书,愚蠢者草草翻过,聪明人细细阅读。为何如此. 因为他们只能读它一次。 —— 保 罗 49、无论你怎样地表示愤怒,都不要做出任何无法挽回的事来。 —— 培 根 50、人生就象弈棋,一步失误, 全盘皆输,这是令人悲哀之事;而且人生还不如弈棋,不可能再来一局,也不能悔棋。 —— 弗洛伊德 51、在你发怒的时候,要紧闭你的嘴,免得增加你的怒气。 —— 苏格拉底 52、 路是脚踏出来的,历史是人写出来的。人的每一步行动都在书写自己的历史。 —— 吉鸿昌 53、 最本质的人生价值就是人的独立性。 —— 布迪曼 54、 谁若想在困厄时得到援助,就应在平日待人以宽。 —— 萨迪 55、 人世间没有比互相竭尽全心、互相尽力照料更加快乐的了。 —— 西塞罗 56、 不良的习惯会随时阻碍你走向成名、获利和享乐的路上去。 —— 莎士比亚 57、 容易发怒,是品格上最为显著的弱点。 —— 但 丁 58、 对一个尚未成熟的少年来讲,坏的伙伴比好的老师起的作用要大得多。 —— 伊 索 59、 决定一个人的一生,以及整个命运的,只是一瞬之间。 —— 歌德 60、 生气的时候,开口前先数到十,如果非常愤怒,先数到一百。 —— 杰弗逊
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语文基础知识课件PPT(52页)

01.“令”字
用于称呼对方的亲属或与对方有关系的人
“令尊”,尊称对方的父亲。 “令堂”,尊称对方的母亲。 “令郎”,尊称对方的儿子。 “令爱”,尊称对方的女儿。 “令兄”,尊称对方的兄长。 “令弟”,尊称对方的弟弟。 “令侄”,尊称对方的侄子。
语言连贯
“连贯”需注意的要求:
06 要有必要的过渡、交代、衔接、照应
使用恰当的关联词语和前后呼应的词语可以使表达的 层次更加清晰,使句子前后照应,使句间关系更加紧密, 从而使语意更加连贯。
通读文段, 把握中心。
对题目所给的一 组文段,做整体 通读,大体把握 文段表述的话题 或中心。
语言连贯题解答技巧
习
C.我们家家教很严,令尊常常教导我们要清清白白做人。
D.令郎不愧是丹青世家子弟,他画的龙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知识延伸
谦辞与敬辞
用于 自己
用于 对方
谦辞举例
01 “家”字
用于对别人称呼比自己辈分高或年纪大的亲戚 “家父”“家尊”“家严”“家君”,用于称呼 自己的父亲。 “家母”“家慈”,用于称呼自己的母亲。 “家兄”,用于称呼自己的兄长。 “家姐”,用于称呼自己的姐姐。
PART. 1
语言简明
语言简明
“简明”是指用最经济的语言材料传递最多的信息,
但不能忽视表达的准确性和表达效果。
“简”即“简洁”,要求提炼内容,排除冗余信息;推敲 语句,删除多余的词语。这是对“量”的要求。
“明”即“明了”,是对表达效果的要求,要求表达清楚、 明确,没有歧义。
语言简明
做到“简明”需注意以下几点:
语言连贯
课 堂 练 习
A 填入横线上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
4
例2、下列两句中,上下 文衔接最恰当的一句是
①他的杠上动作,那么娴熟,那么新 颖,那么高雅惊险,那么干净利落, 就连他那矮墩墩的身子,也已经变 成了一种令人惊叹的美。
②他的杠上动作,那么高雅惊险,那 么干净利落,那么娴熟,那么新颖, 就连他那矮墩墩的身子,也已经变 成了一种令人惊叹的美。
①
5
例3、把下列句子组合成语意 连贯的一段话。(只写序号)
语言的连贯
1
2
一, 符合逻辑顺序, 时间顺序,空间顺序
3
例1、在下面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 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围墙的下面,_____,尽管它们的 旁边是一棵高大的梧桐树。
①很引人注意 ②有五六株南天竹 ③在很 可怜地颤动 ④瘦弱的枝干负着瘦弱的绿 叶 A.①②④③ B.④②③① C.②①④③ D.②④③①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D 20
简析:
• 首先,看第一空。若选第②句,则形成前面两
个六字句相对,然后两个四字并列短语相对,
最后两个四字短语相对。出句对句对称和谐;
且“瞰”、“览”押韵。故答案选②。其次,
看第二空。从押韵上看,若选第③句,韵脚为
18
五 音节和谐一致
19
例1、依次填入下列两句中横线处的语 句,与上下文语意连贯、音节和谐的一
组是
(1)每逢深秋时节,_______,松竹山茶,色 彩绚丽,美景尽览。 (2)远眺群山环抱,_______,近看小河流水, 茶园葱绿,松竹并茂。
①置身山顶,俯瞰槐榆丹枫, ②置身山顶俯瞰,槐榆丹枫; ③白云缭绕,层林叠翠, ④层林叠翠,白云缭绕;
• ① 在南坡,带状分布的原始云杉林海连绵 不断,棵棵巨杉像一把把利剑,直插云天。 ② 在北坡五花甸草原上,你可以看见新疆 细毛羊群和奔驰的伊犁马群。 ③ 在遮天蔽日的杉林下,马鹿、狍鹿、棕 熊、雪豹等野生动物出没其间。 ④ 吃完早饭后,继续南下,就进入喀什河 和巩乃斯河的草原带和森林带。 ⑤ 各种森林鸟类,鸣声不断。
14
• 点拨: 众所周知,材料是为观点 服务的。此段文字的观点就是第一 句话,即向生活汲取语言营养,才 能写出佳作。因此,下列五个材料 都必须紧扣住“语言”学习这一点 才算是妥当的。如果有一个材料与 中心观点无关,那就是“离群” 了——说到这里,或许你已经把这 个别分子找出来了……对,就是 它——D! 请记住:要做到语言连贯,就必 须有统一的话题,围绕中心说话。 可千万不能“旁逸斜出”啊! 15
•
要使我国的四个现代化加速发展,我们要不要学习 外国的先进经验呢?根据我国国情可不可以完全照 搬西方模式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
• A.不能,我们要有自己的创造和发展,走中国式的 社会主义道路。 B.我们必须作出正确的选择,否则就会犯政策上的 错误。 C.我们的回答只能是肯定的,否则就没有改革的出 路。 D.我们的回答是只有深化改革,不能踌躇停滞,更 不能知难而退。
• ______答__:__④__②__①__③__⑤_____________ 6
二 前后照应
我们必须注意:
内容上 语意表达的前后勾连 分承的对应性
句式,结构上的对应
7
【例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 线处的词句,最恰当的一组是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 A.春蚕
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B.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
• 要求语言能够准确、鲜明、生动,作家必须不断地 丰富自己的笔头:向生活汲取,从人民的口头采集。 (A)普希金跟他的奶妈学习语言;(B)列夫·托尔斯泰一 接触到民间语言,便写信告诉斯特拉霍夫,立意改变 自己的文风和语法;(C)契诃夫和客人谈话,听到有趣 的谚语,总是要求对方再说一遍,然后拿出小本子把 它记下来;(D)阿·托尔斯泰开始学写作的时候,感到 素材很贫乏,对创作十分灰心,后来有人送给他一本 法院审讯记录,里面记着各种犯人的犯罪事实,呈现 出俄罗斯社会生活各角落的生动画卷,依靠这个宝藏 成功地写出了他的小说《诱惑》;(E)高尔基说的更有 趣,他说:“从十六岁开始,我就是作为一个别人私 语的旁听者,一直活到现在。”他有一大堆记录这种 语言的小册子。
• ③如小弦滚指弹拨,切切淙淙,
• ④切切淙淙,如小弦滚指弹拨
• A.①③
B.②④
• C.①④
D.②③
B 17
解析:B
第一组根据对偶的特点选择第②句;
第二组运用了比喻的修辞,两分句间 有因果关系,正是“水击石溅”发 出的“切切淙淙”的声音才使人联 想到弹琴,且“水击石溅”和“切 切淙淙”都是四音节,连在一起比 较和谐。
B10
三 话题一致(中心一致) 主语一致
11
• 话题一致即围绕一个中心,集中地
表现一个事实、场景、或思想观点,无 关的话题不放在一起。
主语一致在一组句子中,一定要保持陈述
对象一致。如果陈述对象胡乱变换,都会导致 语脉不畅,前后衔接不紧,语句的连贯就会遭 到破坏。所以,要首先看清所给句子的陈述对 象,然后综观全句,按照陈述一致、语意贯通 的原则理清思路,才有可能作出正确答案。
云),今天不仅可以用来表达坚贞
不渝的爱情,而且还可以用来赞美
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
A
8
例4.与原句衔接最好的一 项是:
她年纪大约二十六七,____, 两颊却还是红的.卫老婆子叫她 祥林嫂。
A、青黄脸色 B、脸色青黄 C、青黄着脸色 D、现出青黄脸色
B9
例题5. 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 衔接最恰当的一项( )
12
例1、看看话题一致吗?
• 常言道:勤能补拙。居里夫人在法国读 书时,每天早晨,总是第一个来到教室; 每天晚上,几乎都在图书馆里度过。如 果她不是惜时如金,能取得成功吗?
讲析:文中只有“勤”,没有“补拙”末尾强调 的是爱惜时间,跟前后的话题都不一致。
13
2.下面一段文字概括举出五个事例材 料,其中有一个不妥当,指出其序号:
四 修辞特点一致
16
例6.依次填人下列两句横线处的语句,
与上下文语意连贯、音节和谐的一组
是
(1)大漠大城,驱车万里,历时一个半月。四域风情, 令我如醉如痴。
(2)水击石溅,
引得满溪水花粲然,应
声起舞,熠熠水泉披覆着满身音符。
①冰山覆雪峰,天池冰未融,古道位长城,青海湖水 涩。
②冰山覆雪峰,古道位长城,青海湖水涩,天池冰未 融。
4
例2、下列两句中,上下 文衔接最恰当的一句是
①他的杠上动作,那么娴熟,那么新 颖,那么高雅惊险,那么干净利落, 就连他那矮墩墩的身子,也已经变 成了一种令人惊叹的美。
②他的杠上动作,那么高雅惊险,那 么干净利落,那么娴熟,那么新颖, 就连他那矮墩墩的身子,也已经变 成了一种令人惊叹的美。
①
5
例3、把下列句子组合成语意 连贯的一段话。(只写序号)
语言的连贯
1
2
一, 符合逻辑顺序, 时间顺序,空间顺序
3
例1、在下面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 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围墙的下面,_____,尽管它们的 旁边是一棵高大的梧桐树。
①很引人注意 ②有五六株南天竹 ③在很 可怜地颤动 ④瘦弱的枝干负着瘦弱的绿 叶 A.①②④③ B.④②③① C.②①④③ D.②④③①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D 20
简析:
• 首先,看第一空。若选第②句,则形成前面两
个六字句相对,然后两个四字并列短语相对,
最后两个四字短语相对。出句对句对称和谐;
且“瞰”、“览”押韵。故答案选②。其次,
看第二空。从押韵上看,若选第③句,韵脚为
18
五 音节和谐一致
19
例1、依次填入下列两句中横线处的语 句,与上下文语意连贯、音节和谐的一
组是
(1)每逢深秋时节,_______,松竹山茶,色 彩绚丽,美景尽览。 (2)远眺群山环抱,_______,近看小河流水, 茶园葱绿,松竹并茂。
①置身山顶,俯瞰槐榆丹枫, ②置身山顶俯瞰,槐榆丹枫; ③白云缭绕,层林叠翠, ④层林叠翠,白云缭绕;
• ① 在南坡,带状分布的原始云杉林海连绵 不断,棵棵巨杉像一把把利剑,直插云天。 ② 在北坡五花甸草原上,你可以看见新疆 细毛羊群和奔驰的伊犁马群。 ③ 在遮天蔽日的杉林下,马鹿、狍鹿、棕 熊、雪豹等野生动物出没其间。 ④ 吃完早饭后,继续南下,就进入喀什河 和巩乃斯河的草原带和森林带。 ⑤ 各种森林鸟类,鸣声不断。
14
• 点拨: 众所周知,材料是为观点 服务的。此段文字的观点就是第一 句话,即向生活汲取语言营养,才 能写出佳作。因此,下列五个材料 都必须紧扣住“语言”学习这一点 才算是妥当的。如果有一个材料与 中心观点无关,那就是“离群” 了——说到这里,或许你已经把这 个别分子找出来了……对,就是 它——D! 请记住:要做到语言连贯,就必 须有统一的话题,围绕中心说话。 可千万不能“旁逸斜出”啊! 15
•
要使我国的四个现代化加速发展,我们要不要学习 外国的先进经验呢?根据我国国情可不可以完全照 搬西方模式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
• A.不能,我们要有自己的创造和发展,走中国式的 社会主义道路。 B.我们必须作出正确的选择,否则就会犯政策上的 错误。 C.我们的回答只能是肯定的,否则就没有改革的出 路。 D.我们的回答是只有深化改革,不能踌躇停滞,更 不能知难而退。
• ______答__:__④__②__①__③__⑤_____________ 6
二 前后照应
我们必须注意:
内容上 语意表达的前后勾连 分承的对应性
句式,结构上的对应
7
【例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 线处的词句,最恰当的一组是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 A.春蚕
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B.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
• 要求语言能够准确、鲜明、生动,作家必须不断地 丰富自己的笔头:向生活汲取,从人民的口头采集。 (A)普希金跟他的奶妈学习语言;(B)列夫·托尔斯泰一 接触到民间语言,便写信告诉斯特拉霍夫,立意改变 自己的文风和语法;(C)契诃夫和客人谈话,听到有趣 的谚语,总是要求对方再说一遍,然后拿出小本子把 它记下来;(D)阿·托尔斯泰开始学写作的时候,感到 素材很贫乏,对创作十分灰心,后来有人送给他一本 法院审讯记录,里面记着各种犯人的犯罪事实,呈现 出俄罗斯社会生活各角落的生动画卷,依靠这个宝藏 成功地写出了他的小说《诱惑》;(E)高尔基说的更有 趣,他说:“从十六岁开始,我就是作为一个别人私 语的旁听者,一直活到现在。”他有一大堆记录这种 语言的小册子。
• ③如小弦滚指弹拨,切切淙淙,
• ④切切淙淙,如小弦滚指弹拨
• A.①③
B.②④
• C.①④
D.②③
B 17
解析:B
第一组根据对偶的特点选择第②句;
第二组运用了比喻的修辞,两分句间 有因果关系,正是“水击石溅”发 出的“切切淙淙”的声音才使人联 想到弹琴,且“水击石溅”和“切 切淙淙”都是四音节,连在一起比 较和谐。
B10
三 话题一致(中心一致) 主语一致
11
• 话题一致即围绕一个中心,集中地
表现一个事实、场景、或思想观点,无 关的话题不放在一起。
主语一致在一组句子中,一定要保持陈述
对象一致。如果陈述对象胡乱变换,都会导致 语脉不畅,前后衔接不紧,语句的连贯就会遭 到破坏。所以,要首先看清所给句子的陈述对 象,然后综观全句,按照陈述一致、语意贯通 的原则理清思路,才有可能作出正确答案。
云),今天不仅可以用来表达坚贞
不渝的爱情,而且还可以用来赞美
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
A
8
例4.与原句衔接最好的一 项是:
她年纪大约二十六七,____, 两颊却还是红的.卫老婆子叫她 祥林嫂。
A、青黄脸色 B、脸色青黄 C、青黄着脸色 D、现出青黄脸色
B9
例题5. 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 衔接最恰当的一项( )
12
例1、看看话题一致吗?
• 常言道:勤能补拙。居里夫人在法国读 书时,每天早晨,总是第一个来到教室; 每天晚上,几乎都在图书馆里度过。如 果她不是惜时如金,能取得成功吗?
讲析:文中只有“勤”,没有“补拙”末尾强调 的是爱惜时间,跟前后的话题都不一致。
13
2.下面一段文字概括举出五个事例材 料,其中有一个不妥当,指出其序号:
四 修辞特点一致
16
例6.依次填人下列两句横线处的语句,
与上下文语意连贯、音节和谐的一组
是
(1)大漠大城,驱车万里,历时一个半月。四域风情, 令我如醉如痴。
(2)水击石溅,
引得满溪水花粲然,应
声起舞,熠熠水泉披覆着满身音符。
①冰山覆雪峰,天池冰未融,古道位长城,青海湖水 涩。
②冰山覆雪峰,古道位长城,青海湖水涩,天池冰未 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