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草剂安全剂双苯恶唑酸的合成
烟嘧3个安全剂

目前国内安全烟嘧主要有三种配方:在玉米田除草剂市场即将掀起一张安全烟密的市场争夺战,市场上各个厂家蓄势待发,推广了多年的烟嘧,难道真要上演王者归来的一场好戏?1、烟嘧磺隆+ 双苯恶唑酸(4 : 1~2)2、烟嘧磺隆+ 增效助剂B100168+安全剂MON13900(呋喃解草唑)3:对氯苯甲砜; 4-氯苯基甲基砜)第一种安全剂:双苯恶唑酸1、双苯恶唑酸是降低或消除除草剂对作物药害的助剂:安全剂的使用不仅可以提高作物的耐药性,也可以用来解决难处杂草的防除问题,扩大了除草剂的应用范围和效力。
双苯恶唑酸是由安万特公司研究开发的异恶唑类安全剂,用于防除玉米田一年及常年生杂草。
2、双苯噁唑酸的作用机理:双苯噁唑酸是通过减少母体磺酰脲的传导量来增大对玉米的选择性。
最初的温室研究表明,这是由于它能减少磺酰脲的传导量,同时增加其解毒代谢速度。
加入安全剂的烟嘧磺隆可在玉米3-10叶期全田喷雾,无需定向,可用于机械喷雾。
现在还不太清楚的是这种安全剂是能同时提高磺酰类在玉米中的3种降解途径,还是只能选择性地提高其中的一种。
磺酰脲除草剂的选择性基础是它在玉米植株体内的解毒代谢速度很快(加或者不加碘甲磺隆),而相比在敏感植物体内母体化合物几乎没有降解。
除草剂在玉米体内有三个主要的代谢途径;磺酰脲桥的水解、氨基去酰基化、二甲氧基嘧啶环的氧化代谢。
3、双苯恶唑酸的开发和使用情况:(1)、双苯恶唑酸是由安万特公司研究开发的异恶唑类安全剂,用于防除玉米田一年及常年生杂草。
最初用途作为玉米田除草剂甲酰胺磺隆的安全剂,提高对玉米的安全性。
试验结果表明,甲酰胺磺隆和安全剂(双苯噁唑酸)的最佳混用比例为1:1,此时对作物的安全性最好。
甲酰胺磺隆主要用于玉米田防除禾本科杂草和某些阔叶杂草,在玉米田甲酰胺磺隆经常与碘甲磺隆钠盐混用。
试验结果表明:甲酰胺磺隆以低于30-45g.a.i./公顷的剂量与30-45g.a.i./公顷的双苯噁唑酸混用,可以防除世界主要玉米产区的许多重要的禾本科杂草和阔叶杂草。
除草剂安全剂双苯恶唑酸的合成

2 0 1 4年 4月
精 细 化 工 中 间 体
FI NE CHE Ml CAL l NTERM EDI ATES
V0 l _ 4 4 No . 2 的合成
常 鹏 。杨 红伟 。程广 斌
苯 乙醇经脱 水 而得 。通 过核磁 、熔 点对 中间产 物和 目标 产品进 行 了结构 表征 .用 高效 液相 色谱 对 产品 的纯
度进 行 了测 定 ,讨 论 了中间体和 目标 产物 可能 的反应 历程 及机 理 。
关键 词 :氯代 肟基 乙酸 乙酯 ;l , l 一 二苯 乙烯 ;双 苯嗯唑 酸 ;除草 安全 剂 中图分 类号 :T Q 4 6 3 . 5 文献 标 志码 :A 文章 编号 :1 0 0 9 — 9 2 1 2 ( 2 0 1 4 ) 0 2 — 0 0 2 1 — 0 4
( S c h o o l o f C h e m i c a l E n g i n e e i r n g , N a n j i n g U n i v e r s i t y o f S c i e n c e& T e c h n o l o g y , N a n j i n g 2 1 0 0 9 4 , C h i n a )
2 1 0 0 9 4 ) ( 南京 理 工大 学 化 工学 院 , 江 苏 南京
摘
要 :以氯 代肟 基 乙酸 乙酯和 1 , 1 一 二 苯 乙烯在 三 乙胺 催化 下经 1 , 3 一 偶 极 环加 成合 成 双苯 嗯唑 酸 .柱 层
析 分 离提 纯 ,产 品纯度 可 达 9 8 %以上 。 中间体 氯代 肟基 乙酸 乙酯是 以甘 氨 酸 为原 料 先合 成 甘 氨 酸 乙酯盐 酸 盐 ,再经肟 化得 到 ; 1 , 1 一 二 苯 乙烯是 以 溴苯为原 料合 成格 氏试 剂苯基 溴化镁 ,和 苯 乙酮反 应 生成 l , l 一 二
安全剂双苯恶唑酸中间体1,1-二苯基乙烯的合成研究

3 . 2反 应 温度 对 反 应 总 收 率 的 影 响
在装 有 机 械搅 拌 、 回流 冷 凝 管 、 滴 液漏 斗 、 温 度 计的 5 0 0 mL圆底 烧 瓶 中 ,加入 9 . 9 5 g ( O . 4 1 m o 1 ) 镁
序 号
1 2 3
镁 : 溴苯 : 苯 乙酮 ( 摩尔比 )
1 . 4 : 1 . 3 3 : 1 1 . 2 : 1 . 1 5 : 1 1 . 0 5 : 1 . 0 : 1
以溴 苯为 原 料 . 2 一 甲基 四 氢 呋 喃为 溶 剂 .通 过
格氏、 亲 核加 成 、 脱 水 反应 来 制备 l , l 一 二 苯 基 乙烯 ,
是本 文 的研究 重 点 . 重 点考 察 了各 投料量 、 反 应温 度 对反 应 总收率 的影响
3 . 1原 料 配 比 对 反 应 总 收 率 的 影 响
于 下 一 步 反 应 2 . 3 1 , 1 一 二 苯 基 乙烯 ( 1 ) 的 制 备
I l 温 度 , ℃ 4 5 l 5 5
6 0 l 6 5
7 5
l 收 率 / % 6 0 I 7 5。 9 6 J 9 2
8 7
搅拌 下 . 温 度控 制 在 2 O c 【 = 2 5℃ . 缓慢将 4 2 . 6
原 料 及 中 间 体
2 . 2苯基 溴化镁 格 氏试 剂 ( 3 ) 的 制 备
反应 , 产 品 明显减 少 , 检 测分 析有 大量 副产 联苯 的产 生. 增加 镁粉 与溴 苯 的用量 对总 收率 没有 明显 提高 . 综合 收 率与原 材料 成本 考 虑 , 采用 n ( 镁) : n ( 溴苯 ) :
双苯噁唑酸的合成工艺改进

双苯噁唑酸的合成工艺改进井蕾;胡乐乐;陈志卫【摘要】以甘氨酸为原料,经酯化和肟化反应制得2-氯-2-肟乙酸乙酯(3);以1,3-二甲基-1,3-二(磺酸丁基)咪唑啉酮硫酸氢根功能性离子液体{[DBSDMI]2HSO4}为催化剂,3与1,1-二苯基乙烯经1,3-偶极环加成反应合成了双苯噁唑酸,总收率63.2%,其结构经1H NMR,13C NMR和ESI-MS确证.【期刊名称】《合成化学》【年(卷),期】2015(023)007【总页数】3页(P630-632)【关键词】双苯噁唑酸;1,1-二苯基乙烯;合成;工艺改进【作者】井蕾;胡乐乐;陈志卫【作者单位】浙江工业大学药学院绿色制药技术与装备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浙江杭州310014;浙江工业大学药学院绿色制药技术与装备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浙江杭州310014;浙江工业大学药学院绿色制药技术与装备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浙江杭州31001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O626.2双苯噁唑酸(1)是由安万特公司研究开发的异唑类安全剂,主要用于防除玉米田间一年及常年生杂草等。
1的使用不仅提高作物的耐药性,也解决难除杂草的防除问题,扩大了除草剂的应用范围。
目前1的合成路线主要有两条:路线一:以乙醚为溶剂,1,1-二苯基乙烯(4)和2-氯-2-肟乙酸乙酯(3)在三乙胺催化下制备[2]。
该路线的主要缺点是使用低沸点溶剂乙醚,易燃易爆,存在安全隐患。
路线二:以乙醇为溶剂,4和2-硝基乙酸乙酯在1,4-二氮杂二环[2.2.2]辛烷(DABCO)催化下制备[3]。
该路线的主要缺点是硝基乙酸乙酯不容易制备而且价格昂贵。
本文以路线一为基础合成1(Scheme 1),但对其工艺条件进行改进: (1)以甘氨酸为原料,经酯化和肟化反应制得3,收率从文献[4]方法的54%提高至81%; (2)在4的合成中,以溴苯和镁屑在2-甲基四氢呋喃中先制备成苯基溴化镁格氏试剂,然后与苯乙酮经一锅法制得4,收率高达95.6%; (3)在1的合成中,采用2-甲基四氢呋喃替代文献方法中的环己烷[5]或者乙醚[2],收率从64%[5]提高至82.5%。
恶唑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综述.

第一章:噁唑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综述1.引言:含有两个杂原子且其中一个杂原子为N 的五元环体系叫唑,数目很多。
根据杂原子在环中位置不同,有可分为1,2-唑和1,3-唑。
五元环中杂原子为N 、O 的化合物是噁唑类化合物,其种类较多,有噁唑(1)、噁唑啉(2)、噁唑烷(3)、噁唑酮、苯并噁唑(4)等。
N ONONHO1111234NONONOn5噁唑类化合物是一类重要的杂环化合物,一些具有噁唑环的化合物具有生物活性[1]。
例如2-氨基噁唑具有杀真菌、抗菌、抗病毒作用[2]。
同时它们在中间体、药物合成中也具有广泛的用途[3,4,5]。
分子结构中含有噁唑环的聚苯并噁唑(5)是耐高温的高聚物[6]。
噁唑(1)是1,3位含有O 、N 原子的五元环,为有像吡啶一样气味且易溶于水的液体,是非常稳定的化合物,它在热的强酸中很稳定,不发生自身氧化反应,不参与任何的正常的生物化学过程。
其二氢和四氢杂环化合物叫做噁唑啉或4,5-二氢唑啉(2)和噁唑烷或四氢噁唑啉(3)。
虽然噁唑环这个名称还是Hantzsch 在1887[1]年确定的,但一向没有人作过大量深入的研究,因为这个环系不常见于天然产物中,而且制备也相当困难。
直到青霉素的出现,才推动了噁唑的研究。
青霉素本身虽没有噁唑环,但它最初是疑为是属于这个环系的。
青霉素实际含有一个噻唑环,而噁唑是噻唑的氧的类似物。
因为青霉素是一个很重要的药品,研究的范围也由噻唑推广到了噁唑。
下面我们就将噁唑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进行综述。
2.合成方法噁唑类化合物可由提供N ,O 原子的化合物来合成。
2.1.Cornforth 法合成噁唑环1947年由Cornforth 等人首次合成第一个含有噁唑环的化合物[7]。
其过程如下:HCN + (CH 3)2CHOH + HClH 2N=CHOCH(CH 3)2222EtO 2CCH 2-N=CHOCH(CH 3)23KOEtAcOH水解ClC NHCCHOCH(CH 3)2KEtO 2CNOEtO 2CNOHOOCN O据此设计合成噁唑-4-羧酸乙酯的路线如下[7]。
安全剂让烟嘧磺隆重新焕发“生命活力”(改)

安全剂让烟嘧磺隆重新焕发“生命活力”近两年国内关于玉米田除草剂安全剂的研究逐渐兴起,其实除草剂安全剂从来就不是一个稀罕物,从1947年Hoffman发现用2,4,6-涕处理过的番茄,对除草剂2,4-滴敏感性降低开始,安全剂的研究就逐渐受到重视并且被商业化。
在没有新化合物的前提下,安全剂作为能扩大现有除草剂的使用模式和鼓励毒理学相容的化合物的开发越来越具有研究价值。
伴随磺酰脲、咪唑啉酮、环己二酮和异噁唑二酮类除草剂的广泛开发应用,相关的安全剂活性的研究报道越来越多。
以玉米田磺酰脲类除草剂烟嘧磺隆的安全剂双苯恶唑酸的使用来看,使用安全剂比单独使用烟嘧磺隆不仅减轻了作物药害,而且也可以用来解决难除杂草的防除问题,扩大了除草剂的适用范围和效力。
当前,玉米田苗后除草剂市场以烟嘧磺隆、硝磺草酮、莠去津及它们的复配产品为主。
由于烟嘧磺隆在使用过程中会受高温、天气等条件影响,使用稍有不慎就会造成玉米药害,严重影响玉米生长。
而硝磺草酮使用后如遇阴雨天气,杂草容易返青,死草不彻底。
随着安全烟嘧的推出彻底推翻了人们对烟嘧磺隆的传统认识,彻底解决了玉米田苗生全田喷雾带来的安全性差的问题,在玉米2-9叶期可全田喷雾,同时为种植大户机械全田喷雾提供了很好的解决方案。
该产品特别适合华北地区高温、干旱等不良气候天气下使用,可大大提高烟嘧磺隆的安全性和药效。
由于玉米专用安全剂的出现使得烟嘧磺隆重新取代硝磺草酮,而争取一部分的市场份额。
安全烟嘧的推出,必将引来玉米田苗后除草的一场革命。
安全烟嘧与传统烟嘧类除草剂相比优点如下:产品功能传统烟嘧安全烟嘧产品药效对一年生禾本科及部分阔叶杂草效果较好对马唐、狗尾草、藜、香附子等特效,死草彻底不反弹安全性部分玉米品种容易产生药害,在干旱、高温、超量用药、重复喷雾等条件下玉米会产生药害对常见的玉米品种均高度安全,高温、干旱条件下不易产生药害,用量超倍也安全。
使用方法玉米2-5叶期,避开玉米心叶行间喷雾,不可使用机动喷雾器。
未来玉米田除草剂登记的热点产品之环磺酮

未来玉米田除草剂登记的热点产品之环磺酮环磺酮是由拜耳公司2007年研制的三酮类玉米田除草剂新品种,属于HPPD抑制剂,是其中最年轻的成员之一。
通过4-羟基苯基丙酮酸酯双氧化酶(HPPD)抑制剂来表现活性,4-羟基苯基丙酮酸酯双氧化酶(HPPD)抑制剂是一种螯合物,它能将Fe(II)阳离子包裹到4-羟基苯基丙酮酸酯双氧化酶(HPPD)离子团内表现活性,HPPD受到抑制后,杂草分生组织中络氨酸积累和质体醌缺乏,3~5天后,杂草表现出黄化症状,最终蔓延至整株,杂草白化死亡。
另外环磺酮的除草活性不仅表现在有机分子体内部,而且还表现在其他外部性质上,环磺酮在杂草中也具有良好的吸收、运输和代谢稳定性。
环磺酮用于玉米田禾本科杂草、阔叶杂草、恶性杂草及抗性杂草的防除,而且化合物专利即将在2019年9月9日届满,如果有企业在规划开发未来玉米田除草剂品种不妨将其列入考虑范围内。
表:环磺酮对后茬作物安全性(轮作)2003年进行了两次田间试验,2004年在德国用于玉米产量质量分析。
在这两个试验中,蛋白质含量,淀粉含量,均未受Laudis OD的负面影响。
6、环磺酮在国外的登记情况:从终端产品来看,环磺酮制剂类型有96.2%环磺酮原药和与不同含量安全剂及其他成分复配产品两大类。
比如Laudis水分散油悬浮剂(44克/升环磺酮+22克/升双苯恶唑酸),Soberan悬浮剂(420克/升环磺酮+210克/升双苯恶唑酸)等。
此外,环磺酮还可与莠去津、特丁津、噻酮磺隆等复配,比如与特丁津复配的制剂产品(Laudis,1.7升/公顷和特丁津0.8升/公顷)和在加拿大上市的环磺酮与噻酮磺隆复配剂(Vios G3,350克/升环磺酮和70克/升噻酮磺隆)产品。
根据EPA登记数据库的查询结果,拜耳在美国登记的制剂产品主要是LAUDIS、CAPRENOHERBICIDE和DIFLEXX DUO三种,主要用于玉米田杂草的防治。
其中Capreno(噻酮磺隆+环磺酮)登用于饲料玉米、青贮玉米和白玉米的杂草防除。
一种新型除草安全剂双苯恶唑酸的制备方法[发明专利]
![一种新型除草安全剂双苯恶唑酸的制备方法[发明专利]](https://img.taocdn.com/s3/m/d34cc461bceb19e8b9f6ba87.png)
专利名称:一种新型除草安全剂双苯噁唑酸的制备方法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发明人:孔繁蕾,王小兵,韩建平,李逸峰,张旺庚
申请号:CN202010709121.9
申请日:20200718
公开号:CN111718308A
公开日:
20200929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发明涉及双苯噁唑酸制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新型除草安全剂双苯噁唑酸的制备方法,由1,1‑二苯基乙烯与氯代肟基乙酸乙酯在有机酸和有机碱作用下充分混合,并在40~60℃的环境下与催化剂以及反应溶剂反应后,制得双苯噁唑酸,其中,所述1,1‑二苯基乙烯与氯代肟基乙酸乙酯、有机酸和有机碱的摩尔比为(0.4~0.9)∶(1~1.8)∶(1.3~2.0)。
通过该方法制备的新型除草安全剂双苯噁唑酸,采用甲醇钠作为有机碱、氨基磺酸为有机酸,反应后可以大大减少副产物的生成,提高了反应的精准性和选择性,明显提高了收率,而且反应过程较为平稳,条件温和,操作较为简单,原材料较为廉价、易得,污染程度小,可大面积推广生产。
申请人:江苏省激素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213200 江苏省常州市金坛经济开发区环园北路95号
国籍:CN
代理机构:常州金之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周祥生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233 ~
除草剂安全剂双苯噁唑酸的合成
常鹏26,杨红伟,程广斌*
(南京理工大学化工学院,江苏、南京 210094)
摘要:以氯代肟基乙酸乙酯和1,1‐二苯乙烯在三乙胺催化下经1,3‐偶极环加成合成双苯恶唑酸,柱层
析分离提纯产品纯度达可98%以上。
反应所需中间体氯代肟基乙酸乙酯是以甘氨酸为原料合成甘氨酸乙酯
盐酸盐,再经肟化合成;1,1‐二苯乙烯是以溴苯为原料合成的格式试剂苯基溴化镁和苯乙酮反应生成1,1‐
二苯乙醇脱水生成。
并过核磁,熔点对中间产物和目标产品进行了结构表征,用高效液相色谱对产品的纯
度进行了测定,讨论了合成中间产物和最终产物的可能反应历程及机理。
关键词:氯代肟基乙酸乙酯;1,1‐二苯乙烯;双苯噁唑酸
Synthesis of Isoxadifen ‐ethyl Safener CHANG Peng, YANG Hongwei, CHENG Guangbin*
(Schoo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Nanj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 ,Nanjing
210094)
Abstract: Isoxadifen‐ethyl was synthesized via 1,3‐Dipolar cycloaddtion reaction
of ethyl chloro‐oximino‐acetate and 1,1‐diphenylethylene. Ethyl
chloro‐oximino‐acetate was synthesized from glycine via esterification, oximation.
1,1‐diphenylethylene was prepared by dehydration of the carbinol which can be
prepared by the action of phenylmagnesium bromide on acetophenone. HPLC was used
to analyze the purity of the product. The purity of product can reach up 98% after
column chromatography separation.Structure of the product was characterized by
means of 1HNMR and melting point. The possible mechanisms were also discussed.
Keywords: Ethyl chloro‐oximino‐acetate ; 1,1‐diphenyl ethylene ; Isoxadifen‐ethyl
作者简介:常鹏(1989‐),男,硕士研究生。
联系人:程广斌,男,教授,博士生导师,E‐mail :gcheng@ 。
S ‐2‐氯丙酸甲酯的合成工艺改进
周明芳,李斌栋
(南京理工大学化工学院,南京 210094)
摘 要: 在氯化亚砜中加入DMF 形成Vilsmeier 试剂。
Vilsmeier 试剂为氯化剂,DMF 为催化剂兼溶剂, R-乳酸甲酯和二氯亚砜为原料,经亲核取代反应合成S-2-氯丙酸甲酯。
主要考查R-乳酸甲酯和Vilsmeier 试剂摩尔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溶剂种类等因素对收率的影响,优化了工艺条件。
结果表明,当Vilsmeier 试剂和R-乳酸甲酯摩尔比为1.15:1,反应温度为50-60℃,反应时间为5h 时,较传统的二氯亚砜/吡啶/PCl 5/POCl 3氯化体系,收率为89%(文献值[1]:72%),光学纯度(e.e%)达98.2%。
并用FT-IR ,1H-HMR ,GC-MS 表征了其分子结构。
关 键 词:R-乳酸甲酯;Vilsmeier 试剂;氯化;收率;合成
作者简介:周明芳,(1987‐)女,山东潍坊人,硕士,主要从事农药及中间体的合成研究。
email: zhoumingfang999@
通讯作者简介:李斌栋,(1942‐),男,江苏丹阳人,博士,主要从事军品和精细化学品及中间体的合成研究。
email: libind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