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低成本趣味实验的设计与开发68页PPT
初中物理低成本趣味实验的设计与开发

又在一个大肥皂泡里放进了最多的小肥皂 泡——66个。
素有“肥皂泡专家”美誉的萨姆·希斯 在英国伦敦科学博物馆造出世界上最大 的肥皂泡。
他仅用时几秒 钟,便用肥皂 和水完成了这 一创举。这个 肥皂泡直径约 11英尺、高约 5英尺, 让50 名儿童置身其 中,打破了美 国今年初创造 的纪录,当时 有42名儿童置 身其中。
水顶球实验
气顶乒乓球
思考
您看,冲天而上的水柱像一只灵性十足的手掌, 不仅将乒乓球稳稳托起,还让它旋转不止。 水柱娴熟的手法,一定让您自叹不如吧! 简单的现象,却深藏了无穷的奥秘。您能粗略解 释悬浮于水束顶端的原因吗?
链接
链 接
气悬双球
气悬灯泡
实验视频
实验视频 扩展:手动换向
实验视频1 实验视频2
初中物理低成本趣味实验的 设计与创新实例
主要内容
•序 • 低成本物理实验的特征 • 低成本实验开发与应用的意义 • 教材中的低成本趣味实验实例 • 实验创新几例 • 几点建议
一位老教师的新课程之路
长度测量
神奇的肥皂泡实验
中国网8月5日讯,据英国《每日邮报》5日报道, 近日在英国伦敦北部的一座公园内,一名37岁男子吹 出世界上最大的肥皂泡,目前正在等待吉尼斯世界纪 录确认。
要 多 一 点 ,
开一小孔
留一小缝
返回
叠砖块实验
这里有五块砖请在不进行计算的情况下,把它们垒叠 起来,要求最上面一块砖的俯视投影不与最下面的一块的 底面重合,叠放时每块砖只能纵向安置,而不允许纵横交 错。看谁垒叠得最快
返回
低成本实验开发与应用的意义
• 弥补器材不足、弥补教学所需; • 具有现成实验器材所难以承载的独特的教
初中物理教学中低成本实验的开发与设计举例

初中物理教学中低成本实验的开发与设计举例默认分类2010-12-01 18:46:32 阅读20 评论0 字号:大中小订阅物理学是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与现实生活联系非常紧密。
在物理教学中,应把教材上的一些实验进行合理的、科学的改进创新,充分发挥物理实验的功能和作用,通过实验掌握物理知识,同时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
实验在物理教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由于条件限制,很多学校没有成套的标准化的实验器材,教学因此而受影响。
但是,只要我们开动脑筋,就会发现,在我们身边有大量的物理教学资源,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这些教学资源,开发低成本实验。
这些小实验虽然成本低,结构简单,但能让人直观抓住问题的物理核心。
而且,开发低成本实验,学生的参与面会更广。
大量的教学实践表明,低成本的实验也能很好地把物理现象和物理规律展现出来,这样我们的教学就更有帮手了。
开发低成本实验,关键是教师要善于思考,勤于动手。
如学生的文具盒中通常有铅笔、圆珠笔、橡皮、刻度尺、三角板、圆规、胶带等等,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如能很好地加以利用,就可以完成很多物理小实验,帮助学生直观感受物理现象,深刻理解物理规律,体验物理之美。
同时,也能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积极性,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智力发展和能力培养的一个极好的切入点。
下面就以学生最常用的铅笔为例,来说明开发低成本实验,是大有可为的。
这些实验,是学生自己思考提出来的,相信大家都想到并做过,在这里,我只是稍作整理,供各位老师参考。
一、力学部分1、测量质量及长度先估测一支铅笔的质量或长度,然后用天平或刻度尺进行测量,看你估计的是否准确。
2、测量细铜丝的直径将细铜丝紧密地缠绕在铅笔上N匝,用刻度尺测出细铜丝缠绕的总长度L,则细铜丝的直径为D=L/N。
3、固体可以传声将铅笔一端紧靠耳朵,另一端用手指轻敲发声,体验一下与笔不紧靠耳朵时听到声音的区别,可知固体(笔杆)可以传声,且传声能力比气体强。
初中物理低成本小实验的教学研究

初中物理低成本小实验的教学研究宿艳梅河东区华杰中学内容提要:本文通过分析中学物理教学现状,结合低成本小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教学功能,阐述了低成本小实验的教学设计,最后探讨了物理低成本小实验的教学策略。
研究发现:低成本实验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有效途径。
希望这些尝试性工作为物理学科的实验教学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低成本小实验教学设计教学策略无论是经典物理学的建立和发展,还是现代物理学的进展都与物理实验息息相关。
物理教学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方面起到无可替代的作用,实验在物理教学中更是占有着举足轻重作用。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对实验器材的配备与使用提出了新要求,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又为实验器材提出了更高的需要,现有的实验器材以不能完全满足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2003年4月出版的《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中在“内容标准”中几乎每一部分都提到实验,包括演示实验,学生分组实验和独立完成实验,学生设计实验等;又明确提出:应该最大限度地利用实验室现有的器材,力求利用多年闲置的器材开发新的实验,充分地开发和利用实验室的丰富课程资源,尽快改变实验室的封闭式管理状态”;“倡导利用日常器具做实验——实验室的课程资源不仅限于实验室的现有设备,学生身边的物品和器具也是重要的实验室资源等。
因此开展初中物理低成本小实验的教学研究是十分有必要的。
所谓低成本小实验的教学指在初中物理课堂上开展的小实验,他的“小”既是相对于精密的实验设备而言,也是相对于繁琐的操作过程传统实验而言。
它包括对课堂演示装置改进、创新的自制教具实验、取材于日常生活用品的随堂小实验等等,在新课程中它一般地出现在上述的学生独立完成实验和学生设计实验中。
一、低成本小实验教学功能1、低成本小实验教学是对实验教学的一种有效的补充方式。
凡是使用实验器材的地方就必须讲究实验器材与教材的匹配,实验器材与教法的吻合,实验器材与教学目的的结合等问题。
初中物理低成本实验的设计与制作

初中物理低成本实验的设计与制作作者:陈剑洪来源:《学校教育研究》2017年第28期低成本实验是指利用生活中的废品,廉价或易得的材料制作出能呈现物理原理的实验器具。
它可以包含两层内容:一层是教师利用身边的物品制作教具,然后在课堂上演示给学生看;另一层是在教师的指导鼓励下学生自己亲自动手制作低成本实验教具,并用自己制作的教具演示实验、观察实验现象。
一、低成本实验的设计思路教具的设计思路可源于前人自制的教具或原有的仪器,也可源于教学所需。
然而,不管它源于何处我们都应从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多结构来思考教具的设计思路,并且要考虑到它的综合性、探索性与创新性。
也就是要发散思维,从多种途径与方法去探索,懂得运用创造性思维进行设计制作出独具特色的教具。
只有这样才能在整个过程中提高自己的创造性思维,而我们的实验仪器才能有源源不断的生命。
1.旧中取新在原有的实验仪器的基础上,通过自己的思考、揣摩、创新,从旧仪器中制取具有自己的新见解与新突破的教具。
比如说,我们可以从现行某些仪器操作繁杂、实验效果差或实验结果常引起学生怀疑等方面入手来改制完善教具。
例如,演示实验“研究通电螺线管的磁性强弱与是否插入铁芯的有关”,按教材上的装置实验,由于没有插入铁芯时,螺线管产生的磁场很弱,对铁块的吸引力较小,弹簧的伸长不明显,效果极差。
笔者采用指针放大变化倍数的方法改进装置。
当螺线管通电时,就对小铁片有细小吸引力,小铁片稍转动一下,上面的指针就偏转较大的幅度,改变了原来装置可见度小的缺陷。
2.根据教学所需,自制低成本实验我们在学习物理时会发现有些物理原理或概念比较抽象,不易理解掌握,此时可根据教学的需要来制作演示实验,以此帮助学生理解,突破重难点,也使教师突破物理教学的瓶颈。
例如:1.讲到《压力的作用效果》一节中压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笔者用一支细小的吸管插入带橡皮塞且装满有色液体的玻璃瓶中,用手握紧玻璃瓶便可观察到液体上升到小吸管里面,以此演示微小形变。
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低成本实验开发

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低成本实验开发—教师演示实验的开发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所讲的内容是初中物理教学中低成本实验的开发,上一讲部分是教师演示实验的开发,北京市初中物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有以下几点内容:一、注重全体学生的发展,改变学科本位的观念,在义务教育阶段,物理课程应以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质为主要目标,满足每个学生发展的基本需求,改变学科本位的观念,全面提高公民的科学素质。
二、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在义务教育阶段的物理课程,应贴近学生的生活,符合学生认知的特点,激发并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探索物理现象,揭示隐藏其中的物理规律,并将其应用于生活生产实际,以培养学生终身的探索乐趣、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初步的科学实践能力。
三、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的多样化,物理课程应改变过分强调知识传承的倾向,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实践能力,以及创新的意识,改革以书本为主,实验为辅的教学模式,应提倡多样化的教学方式,鼓励将信息技术渗透于物理教学之中。
我们学校的实验室,大部分课程资源不仅局限于实验室的现有设备,学生身边的物品和器具也是重要的实验室资源,使用生活物品、废旧的材料、毛边材料、人体或人体局部、儿童玩具等做物理实验,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更能引起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更有利于促进学生手脑并用、发展学生实践能力、探究与创新能力。
结合课标,根据我们自身的情况,我校全组老师自主研发了一系列低成本自制教具,下面我将其特点,以及比较明显的实验教具介绍给各位老师。
实例一:滑动变阻器的使用演示仪。
现在老师们看到的几张图片,是滑动变阻器演示仪在工作过程中的几张照片,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滑动变阻器的使用过程。
这是滑动变阻器原理和作用演示试教版的电路图,电源、开关、小灯泡、这是滑动变阻器的结构示意图,四个接线处,分别用四个字母来表示,划片用P来表示,为了可以演示滑动变阻器的六种接法,在电路中设置了很多可以活动的接线处。
初中物理低成本物理实验的开发和利用

初中物理实验低成本实验教学的开发和利用袁仕维遵义县松林中学563121摘要:初中物理低成本物理实验的开发和利用,不仅能弥补物理实验仪器缺乏的现状,而且有效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他们的动手实践能力和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
本文将结合初中物理教学探讨开发和利用低成本物理实验的基本原则和基本途径。
关键词:实验教学;低成本物理实验;开发和利用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物理规律的建立和物理理论的验证都与实验密切相关。
物理课程标准指出:使用身边随手可得的物品进行探究活动和各种实验,可以拉进物理学和生活的距离,让学生深切地感受到科学的真实性。
《物理课程标准》还把“科学探究”列入了教学内容标准。
“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是物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新课程提倡使用身边的物品进行物理实验,拉近物理学与生活的距离,让学生深切感受到科学的真实性,感受到科学与社会、科学与日常生活的关系。
就目前而言,我们国家的经济还有一定的困难,很多实验器材不能按物理教材的要求配置齐全,特别是广大乡村中学和边远山区中学,实验器材更是缺乏,因此物理教师要想方设法地开发物理实验资源,引导学生开展科学探究活动。
而利旧利废,因陋就简,就地取材,充分利用身边的物品开发、设计各种物理实验不失为一种较好的方法。
结合自己实验教学实践,初中物理实验低成本实验教学的开发和利用,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低成本物理实验开发和利用”就是:一方面通过利用生活中的廉价材料开展物理实验教学可以解决或缓解实验器材短缺问题,满足经济落后国家或地区中学开展物理实验教学的需要;另一方面通过利用生活材料、物品或器具做物理实验,可以提高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1.开发低成本物理实验的基本原则开发低成本物理实验要遵循一定的原则,把握好开发原则,灵活地运用各种途径,是开发低成本物理实验的基本前提。
设计低成本物理实验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1.1.科学性物理实验首先应该正确反映物理现象和规律,反映物理现象变化的客观过程。
初中物理低成本实验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案例研究

3、实验操作
1、准备材料和工具:塑料瓶、小石子、水、袋子、小钢珠、容器、天平、 尺子等。
2、制作浮体和重物如上述方法所示。
3、进行实验操作,记录浮体浸入水中的深度。 4、改变重物的质量,重复实验操作,记录数据。
参考内容
一、中学物理低成本实验资源的 开发
中学物理实验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首先要从低成本实验资源入手。低成本实 验资源的开发,可以利用生活中的常见材料,如纸杯、塑料瓶、橡皮筋、鸡蛋等, 通过创意设计,制作出具有实验功能的教具。例如,利用纸杯和塑料瓶可以制作 出“覆杯实验”和“证明大气压存在的实验”;利用橡皮筋和鸡蛋可以制作出 “鸡蛋承受压力的实验”等。这些低成本实验资源不仅具有教育价值,还可以实 现教育资源的高效利用。
3、利用现代技术进行虚拟实验:对于一些难以在实际中进行的实验,如高 速运动、高温、真空等,可以利用计算机进行虚拟实验。这种方式不仅可以节省 实验成本,还能更直观地展示实验结果。
4、开展物理实验比赛:定期举行物理实验比赛,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和实践能力。比赛可以围绕不同的物理主题进行,如重力、摩擦力、光学等,鼓 励学生利用低成本材料进行实验设计。
四、结果与讨论
本案例成功地利用低成本材料制作了浮体和重物,并进行了浮力大小的探究 实验。结果表明,浮力大小与物体质量成正比关系。这一结论与理论相符,说明 利用低成本材料进行实验教学是可行的。
然而,本案例中实验操作略显复杂,需要进一步完善和优化。同时,需要更 多数据进行支持,以增强结论的可信度。此外,还需要对其他初中物理实验进行 低成本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以便更好地解决实验资源不足的问题。
1、丰富实验教学资源:低成本实验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可以丰富实验教学 资源,使实验教学更加生动、有趣、多样化。同时,这些资源容易获取,成本低 廉,可以有效地解决实验器材短缺的问题。
低成本初中物理演示实验的开发

个飞行模拟实验 , 即可应用于课堂演示 , 也适合学生模仿 自制. 具体制作 方法 : 取一张厚度适 中的 1c 5 m×1 c 0 m的纸片 , 中线 在
偏上位置沿平行 于底边 的虚线 对折 , 粘合成 图 1中的机翼状 , 后在 “ 然 机翼 ” 轴线上对称地穿 两个孑 , L 将其 串在两 根细线或 细金 属丝上 , 使其能 自如地移动 , 最后再将细线两头分别 固定在铁 架 台上 并拉紧. 演示时取一 台电扇迎面 吹 向“ 机翼 ” 如图 2所示 , , 通过调整电扇 的风速 , 可使“ 机翼 ” 悬浮在空中.
第2 6卷 第 4期
20 09年 l 月 1
江苏教育学 院学报 ( 然 科学版 ) 自
Ju a o i guIstt o d ct n( a rl cecs o r l f a s ntue f u ai N t a Sin e) n Jn i E o u
Vo. 6 N . 12 o 4
以让人生动地感受 到浮力 的奥秘. 中生通过有意识地对 自然 界和 日常生活 中的物理 现象进行 观察 , 以大大丰 富感 性知 识, 初 可
为接受与巩固课 内的系统 知识 打下较好的, 它所 涉及 的知识 比课 内学的要 广泛得 多. 因此 , 它不仅能使学 生认识科 学与生活有密切 的联 系 , 而且 也有 利于学 生拓宽 知识 面 , 养理论 联 系实际 的科学作 培
本 的探究实验更显得生动 、 近生活 , 贴 是对 “ 生活 ・ 物理 ・ 社会” 中内容的逼真模拟 , 并且 还使 于学生仿 制.
・
f 作者简介 ]于冬 亮(94一)男, 15 , 江苏教 育学院副教授 , 究方向 : 研 中学物理教育
一
19—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