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弟子规》有感作文500字

合集下载

学习弟子规心得体会500字(精选6篇)

学习弟子规心得体会500字(精选6篇)

学习弟子规心得体会500字(精选6篇)学习力行《弟子规》,感受传统文化经典弟子规总序开篇是这样教育每个人的: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

泛爱众,而亲仁。

有余力,则学文。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学习弟子规心得体会500字,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学习弟子规心得体会500字【篇1】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没有深入学习,不知其深浅,我是越来越觉得自己的无知,越学越觉得自己的浅薄,慢慢地发现贪大不精。

此时,我明白了“一门深入。

长期熏修”的真正道理,也坚定了我用《弟子规》去规范孩子与我的行为,做一个有德、有才的人。

现在的孩子,迷茫、无聊、空虚,没有目标。

孩子的心灵没有寄托,没有寄托的心灵是不可能安稳和充实。

为孩子找一个心灵的家园,让孩子的心有一份寄托,是我们现在的当务之急。

而构建什么样的心灵家园,给孩子和自己的心灵浇什么样的养分,就一一摆在我们的面前。

中华传统文化是最好的机床和养分,而传统文化的“核心”就是“孝”,夫孝德之本。

“孝”是德育的“根本”,构建孩子心灵的家园,应以“孝”的培育为本?让孩子的心灵归附在“孝”上,在“孝”的家园里健康成长。

一、在孩子中推展《弟子规》和《孝经》。

中华传统文化育德本中,《弟子规》和孝经》是孩子养正的最好读本。

孩子学《弟子规》时,要一门专入地去修习。

从背诵、抄写、讲解、力行、分享这几步去专心学习,诚心念,常说善恶只是一念之差,养成善念,在做悖之事时,这些善念就会提醒你,使你时时警惕自己不去做坏事,长此以往,善行多了,恶行少了,心灵就干净了。

《资治通鉴》里有一句话“行有不止,乃成君子。

”长期去学习《弟子规》,按《弟子规》的要求去力行,力行后分享自己的感受,倾听别人的分享,找出自己的差距,努里向别人看齐。

让我们的心灵家园拥有更多健康、积极的精神。

二、学习《弟子规》要放宽心量,这是学习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的心态。

心怀诚敬心和感恩心,心量放宽了,才能容下《弟子规》的一切。

不要还没有打开《弟子规》,没有了解和深入体会《弟子规》就带着分别心去对待《弟子规》怀疑它,带着有色的眼光去评判它,你怎么能深入体会和感悟到它其中的精华,又怎能分辨出其中的?可见,心态很重要,把心态方正,不偏不倚,认真学习,心有怀疑,随时记录,找名人名师求解,以求得到正确的意义,真正学好学透,用心去感悟,才能找到其中的精华,分析出其中的糟粕。

《弟子规》读后感500字(通用5篇)

《弟子规》读后感500字(通用5篇)

《弟子规》读后感500字(通用5篇)《弟子规》读后感500字(通用5篇)当认真看完一本名著后,大家一定都收获不少,需要写一篇读后感好好地作记录了。

那要怎么写好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弟子规》读后感500字(通用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弟子规》读后感500字1最近,读了《弟子规》这本书,真是受益匪浅。

《弟子规》是一本国学教材的书,也是儿童启蒙的经典读物。

让我们从思想上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让我们养成良好的习惯。

其中,我感受最深的是“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

”它的意思是:不论用餐、就座或行走,都应该年长者优先,年幼者在后。

这让我想起了三年前的事,那时,我还小,是家里的“小霸王”。

只要家里一开钣,我就健步如飞地奔到座位上,一屁股坐了下去,就开始自顾自的吃起来,还没等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他们坐下吃饭时,我已经将菜盘给搅得一片狼籍,只剩下一些残羹了。

想到这,我真为以前的不懂事而感到羞愧。

自从学了《弟子规》后,我懂得了应该如何尊敬长辈,做一个有礼貌的人。

之后,每当吃饭时,我总会先把年迈的爷爷、奶奶给搀扶到座位上,等全家人都到齐了,我才开始动筷吃饭。

通过《弟子规》的学习,我还懂得了许许多多的道理,如父母吩咐你的事,你不能拖延;你出门前,要和父母打一声招呼,回来时要面见父母,让他们知道你的习惯,这些虽然都是日常生活中微不足道的小事,但都要我们去认真学习,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

学习《弟子规》不但可以提高一个人的修养过程,而且还是一个思想升华的过程。

我会好好学习其中的道理,时时刻刻来鞭策自己,无论从思想上、品德上、学习上都要努力做得更好。

《弟子规》读后感500字2《弟子规》是一本教会人做人做事的智慧书籍,是中国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一本必读的教育读物,历经数百年而不衰,足见其魅力。

我相信这本经典读物会得到无数人的喜爱,不单单是引导我们如何约束和规范我们的行为,更重要的是带给我们做人的道理。

弟子规的读书心得500字范文10篇

弟子规的读书心得500字范文10篇

弟子规的读书心得500字范文10篇《弟子规》是继《三字经》之后,儒家思想启蒙教育的又一重要读本。

《弟子规》告诉我们,按照圣人孔子的儒家思想,应该遵守哪些规矩。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下关于弟子规的读书心得500字,方便大家学习。

弟子规的读书心得500字1读了《弟子规》后,我明白了什么叫尊老爱幼;什么叫孝敬父母;什么叫勤俭节约;什么叫宽宏大量……这一切的一切的都有归功于《弟子规》,它给了我很大的收获。

当我读到“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的时候,突然间我想到了自己,妈妈叫我去晾衣服,而我却懒洋洋的随口应了一声,继续看着动画片,对妈妈喊:“妈妈你自己去晾”一直到妈妈生气了发了火我却才会去把衣服晾好。

现在想想真是不应该,悔不当初!当我读到“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的时候,我知道了我们的时间是十分宝贵的不应该随便浪费时间。

它不会随着你在看动画片的时候而停留;不可能当你在贪玩的时候而等你。

时间是世界上最珍贵的宝藏,所以我们应该珍惜现在,充分合理利用时间。

不要让时间从我们眼前匆匆流过。

读《弟子规》让我学会了很多知识,它好像另一个我,让我看清了自己在生活中的恶习以及学习中的缺点,也对我以后的人生做了一个铺垫。

虽然《弟子规》中有许多的“规矩”,但只要我们用心去学习,去理解,去体会就会得到无穷无尽的知识。

只不过有些“规矩”做起来却不容易,但只要我们努力就没有不成功的事情。

如果我们能够用心去体会每一句并且认真的去做,那给我们带来的不是一点点的快乐而是无穷无尽的知识。

所以,我们应该从小就要养成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

将来,一定会让人刮目相看也会成为祖国的花朵。

弟子规的读书心得500字2我喜欢的经典作品很多,有法布尔写的《昆虫记》,萧红写的《呼兰河传》,林海音写的《城南旧事》等等,而我最喜欢的应该是清朝李毓秀写的《弟子规》。

《弟子规》依据古圣先师孔子的教诲编写而成,是教导人们为人处世的规范。

全文三字一句,分七部分共一千零八十字讲述了做人处世的准则。

弟子规感悟心得500字[精选3篇]

弟子规感悟心得500字[精选3篇]

弟子规感悟心得500字[精选3篇]【弟子规感悟心得500字第1篇】老师今天布置了一项作业。

就是让我们背弟子规,我背的那几句弟子规是:“善相劝,德皆建,过不规,道两亏.凡取与,贵分晓,与宜多,取宜少。

”着两句话的意思是,别人相劝你们两个人的品德就都提高了,相反,如果你看见别人犯错你不管,那么你们两个的品德都会降低。

第二句话的意思是,你付出和收入的意思你一定要懂,你要贡献得多,收获的少。

这使我受益匪浅,我以后要好好的学习弟子规,多学知识,让我的得学和品行还有素养得到提高。

【弟子规感悟心得500字第2篇】我和很多人相比,是幸运的。

在我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妈妈把《弟子规》“请进”了我们家,我和妈妈一起开始在家学习《弟子规》,是它伴我一路成长。

记得刚开始读《弟子规》的时候,我读起来有些困难,有许多字不认识,还有许多字与现在的发音不一样,妈妈教了我好几遍,我都读不会,就想退缩,而且还发脾气。

可妈妈还是一遍一遍地教我,即使我不读,妈妈自己也坚持读完。

就这样,在妈妈的带领和感染下,我也下定决心,克服困难,反复跟着妈妈练习,很快就会读并且能够背诵了。

当我第一次背诵《弟子规》的时候,妈妈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在我会背《弟子规》以后,妈妈又一字一句地给我讲解字面意思和引申的含义。

从《弟子规》中我学习了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尊敬师长、泛爱众、亲仁、余力学文等。

在理解意思以后,妈妈又进一步引导我用《弟子规》来解决我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如当我犯错误的时候,妈妈就说:“过能改”,我马上接:“归于无,倘掩饰,增一辜”;又如有的时候我看完书随便放,妈妈就提醒我:“读看毕”,我于是紧跟“还原处,虽有急,卷束齐,有缺坏,就补之”。

现在我不仅知道看完书要放回原处,还知道了用过的其它物品也要放回原处,坏了赶紧修补好。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在这个过程中我又学会了------学习要做到举一反三,要做到闻一知十,要做到学以致用。

现在,《弟子规》我已经很熟悉了,但妈妈又告诉我:《弟子规》是圣学的根基,会念会背,没有用处,重要的是每一句每一个字都要一贯做到!不要成为“记问之学”。

弟子规的读后感范文500字(精选5篇)

弟子规的读后感范文500字(精选5篇)

弟子规的读后感500字弟子规的读后感范文500字(精选5篇)认真读完一本著作后,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不能光会读哦,写一篇读后感吧。

你想知道读后感怎么写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弟子规的读后感范文500字(精选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弟子规的读后感500字1自从读了《弟子规》以后我知道人生需要考虑的还有很多很多,演戏很容易,做人却很难,戏可以演过无数次,人生的机会却只有一次;世上好演的是戏,难做的是人;戏是虚构的,人却是真实的;戏进而演的是人生,人生就像一场戏,心灵美好的人,梦也一定是美好的,真心的梦幻,绝不是虚幻)人活一口气,要活得有志气――为喘气而活,仅活着而已;活得有志气,死得也美丽。

昨天是曾经,是过去,今天是面临,是现实,不要在昨天里沉媚,应该在今天中开创!在学生主修的第四课“信”,我知道了能实践诺言,便是守信;不能实践诺言,无论是出自不得已,还是故意食言,都违反了做人的基本要求和处世的基本原则。

母亲履行的责任像奏多情的细雨,润物细无声;父亲实践的责任像冬天狂舞的雪,寒面净心田。

同学们,父母永远的付出,不曾为回报等待,一心守候,只为子女成材。

我们学了“入则孝”以后,心里面要念念不忘父母对我们的养育之恩,念念都要照顾到父母。

我们能以这样的心去做,就是善事父母,这就是做人的根本。

百善孝为先。

《弟子规》里面的内容还有很多很多,需你自己去细细品味。

生活似酒,人生像画,岁月如歌。

或许正是由于人生中有许多酸甜苦辣,才会使快乐的滋味更加甜蜜!弟子规的读后感500字2读书是一个很好的习惯,但是读书也要有一个选择,要读好书。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弟子规》本书影响之大,读诵之广,仅次于《三字经》,《弟子规》原名《训蒙文》原作者李毓秀(公元1662至1722)清朝康熙间秀才。

《弟子规》里有一句话叫:父母呼,应勿缓。

父母命,行勿懒。

意思是说:父母叫我们的时候,不能迟缓。

父母命令我们的时候,不能够懒惰。

《弟子规》优秀读后感500字(10篇)

《弟子规》优秀读后感500字(10篇)

《弟子规》优秀读后感500字(10篇)《弟子规》是源于《论语》,是随顺圣贤教诲,也就是人生的真理,来做事、来处事待人,并不局限于幼儿教育,也适用于成年人。

下面是小编分享的《弟子规》优秀读后感500字,欢迎大家阅读。

《弟子规》优秀读后感500字1读了《弟子规》这本书,我发现了自己的很多不足,同时明白了很多做事的方法和做人的道理。

有一次,我对姐姐说:“李泽涵,给我倒杯水。

”现在想想,这是不对的,自从我读了《弟子规》这本书,学到了“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见能”。

以后,每次我都有礼貌地喊她一声“姐姐”。

还有一次吃饭时,妈妈把饭端来,我就自顾自地吃了起来,完全没有想到刚刚辛苦劳累的妈妈。

学习了《弟子规》的“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后,我每次吃饭前都等父母坐下后,我才坐下。

以前我都是想着什么事情,总有妈妈帮着做,衣服脱了乱放,饭吃完了碗筷乱放。

自从读了《弟子规》之后,我明白了现在我长大了,懂事了,应该试着帮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弟子规》中说:“出必告,反必面”。

以前我出去玩都常常忘记跟家人打招呼。

有一次我去同学家玩,没有告诉妈妈,妈妈以为我在小区里面玩,结果找了半天都没找到人,妈妈担心极了。

我回到家妈妈狠狠地说了我一顿。

我读过《弟子规》以后,我知道自己做得不对,我出门时要和妈妈打招呼,回家时要跟妈妈说一声,这样妈妈就不用担心我的安全啦!《弟子规》使我懂得了:首先,要在日常生活中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姐妹,做一个有孝心的孩子。

其次,在日常生活中语言要文明,不乱骂人,做事要讲信用,说到做到。

和别人相处时要平等博爱,并且亲近有仁德的人,向他们学习。

这些事都是每日不可不做的。

《弟子规》这本书教会了我许多做人的道理。

所以,今后我要多读一些好书,这样才能更加地完善自己。

《弟子规》优秀读后感500字2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这简简单单的二十四个字概括了整篇弟子规的内容。

《弟子规》读后感500字(通用27篇)

《弟子规》读后感500字(通用27篇)

《弟子规》读后感500字(通用27篇)品味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为此需要认真地写一写读后感了。

那要怎么写好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弟子规》读后感500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弟子规》读后感500字篇1读完《弟子规》,我不禁感叹它真是一部经典,是先人智慧的结晶,而令我印象最深的是“余力学文”一章中的“读书法,有三到。

心眼口,信皆要。

”朱熹也曾说过:“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想真正理解,明白一本书,就必须做到心、眼、口全部投入到读书中,否则只是走马观花看故事般一笑而过,并没有吸收这本书的各种知识。

心、眼、口,他们各在读书中发挥什么作用呢?眼在于看,是最基础的要求,不是一目十行一扫而过,更不是三心二意左瞟右瞄,而是聚精会神地细心地看。

心在于看书时仔细思考,将书中的东西转化成自己的东西,并了解它的中心思想,主要内容等。

口在于大声朗读,这样就丝毫不会含糊,更能加强记忆,且“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三者结合在一起,就能理解透任何一本书。

我原来读书总是喜欢一瞟而过,只是单纯地用眼睛扫一遍,不用心体会这本书,更不会大声朗读。

遇到不认识的字,便不理它;不懂的句子,也干脆跳过。

因此,我虽然看了很多书,却不知其意,几乎等于没看,读了《弟子规》里的这几句话,我不再不求甚解,囫囵吞枣了。

我对每一本书逐字逐句地理解,用心体会其中的含义,还会大声朗读出来,不知不觉记住了不少文章,作文水平又上了一层楼。

我想,心、眼、口三到对于完全读透一本书是必不可少的,可还得做到“手到”。

当遇到不认识的字或不懂的词,得用手翻查字、词典,读书有心得时用手记下来,碰到自己喜欢的句、段,可以抄录下来,正如“看一遍不如读一遍,读一遍不如抄一遍”。

俄国大作家契诃夫看书时记了厚厚一本随笔,据说他写的很多感人的题材都出自于此呢!读书有方法,心眼口皆要。

让我们牢记《弟子规》的谆谆教诲吧!《弟子规》读后感500字篇2学校发给我们一本《弟子规》小书。

弟子规读书心得500字(通用20篇)

弟子规读书心得500字(通用20篇)

弟子规读书心得500字(通用20篇)读书心得500字篇1《弟子规》是儒家思想启蒙教育的重要读本之一,记得一年级第一学期就开始诵读《弟子规》。

当时班主任陈老师带着我们在早读课上诵读《弟子规》,要求我们逐段过关,最后把全文背出来。

到现在我们还经常诵读《弟子规》。

《弟子规》告诉我们,按照圣人孔子的儒家思想,应该遵守哪些规矩。

诵读《弟子规》能使我们感受古人的孝顺,时刻以这些经典话语来规范自己的行为,学会孝顺父母,尊敬长辈,试着为父母和长辈做力所能及的事。

《弟子规》中的很多思想深深地影响着我。

孟子说:“百善孝为先”,孝敬父母和长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弟子规》中的“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成。

”教会了我:在父母和长辈叫唤我的时候要立即回应,叫我做事情的时候不要拖拖拉拉。

父母和长辈对我所说的,我要专心聆听,态度诚恳地接纳。

“无心非,名为错,有心非,名为恶。

过能改,归于无,倘掩饰,增一辜。

”教会了我:犯了错误时能够改正错误,就等于没有做过错事一样。

假如犯了错误而加以掩饰,那就是错上加错。

比如,我们班里有些同学因口角是非打架后被老师抓住了,他们不但不承认错误,还把责任推给对方,这是非常错误的。

“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

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

”这句话对我的感触也是很深的。

以前我早上起床的时候总是想多睡一会,尤其是在寒冷的冬天。

学完《弟子规》后,每天早上妈妈一叫我起床,我都能一骨碌就爬起来,刷牙、洗脸、吃早餐,然后上学。

我学会了“惜此时”,注意做事的效率。

我不仅要把《弟子规》学好,更要把《弟子规》的警示运用在生活中,做一个关心、孝顺父母和长辈的知书达理的人。

弟子规读书心得500字篇2这一阵子,我们一直都在背《弟子规》。

里面有不少的真理,简直可以说是经典之作,但是再伟大的东西也有不对的地方。

我认为它里面有很大部分已经跟不上时代了。

如:骑下马,乘下车。

过犹待,百步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弟子规》有感作文500字
《弟子规》读后感《弟子规》是清朝康熙时山西绛州人李毓秀所作。

全书以《论语·学而》中的“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开篇,以三字韵语的文字形式,教人应该怎样待人处世。

对弟子规的学习,让我找到了答案。

弟子规总序开篇是这样教育我们的: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

泛爱众,而亲仁。

有余力,则学文。

它从人之根本出发,教育我们要从这几个方面对自身进行德行的塑造。

首孝悌,就是说做人首先要心中有爱,要孝敬父母。

一个人如果连对他有养育之恩的父母都不能尊敬的话,那么他就丧失了做人的根本,对长辈、对领导、对老师、对兄长、对朋友就更谈不上发自内心的尊重,他所做的事情也就很难得到认同。

泛爱众,而亲仁。

有余力,则学文。

意思是和大众交往时要平等仁和,要时常亲近有仁德的人,向他们学习,以上这些事是学习的根本,非做不可。

如果做了还有余遐,还要学习一些其它方面的知识充实自己。

这是教育我们如何待人处事、如何学习,要经常学习别人的长处,来弥补自己的缺点,从各个方面来约束自己,提高自身的素质和修养。

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

”它的意思是:不管父母、亲人爱不爱你,你都要尽你做人的孝道,尊敬父母、亲人。

东华学校六年级:章伟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