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降解农药,保护环境

微生物降解农药,保护环境
微生物降解农药,保护环境

保护环境,微生物降解农药之路

07材化一梁文豪2007274129

摘要:本文根据《环境化学》中介绍微生物降解农药的科学原理,综述了环境中降解农药的微生物种类,微生物降解农药的机理等,分析了利用微生物降解农药是消除农业发展中农药污染的一个行之有效的重要方法。

关键词:微生物农药农药降解

1.农药污染的危害

在农业生产中,人们在田间经常喷洒化学农药以防治作物病虫害的发生,由于某些农药及其代谢物的理化性质稳定,在土壤中的积累而引起了环境污染问题。土壤环境是受农药污染重要场所。农药在土壤中长期残留累积的结果,致使农作物及畜产品中出现微量的残留农药,污染了食品,危害人类的人体健康。

目前,全球生产和使用的农药已达1 300多种,其中广泛使用的约为250多种。我国已迈人世界农药生产大国。1990年农药产量为22.66万t,1994年农药产量为26.6万t,约占世界农药总产量的1/10。现在,我国每年大约要施用80-100多万t的化学农药,有机磷杀虫剂占40%,高毒农药占37.4%,有的化学性质稳定,存留时间长。这些农药无论以何种方式施用,均会在土壤残留,而且在我国农药的有效利用率低,据测定仅为20%~30%(发达国家的农药利用率达60%-70%)。若按单位面积平均施药量计算,我国农药用量是美国的2倍多。据初步统计,全国至少有l300-1600万hm2耕地受到农药污染。大量的农药流失到土壤中,造成土壤环境的严重污染,影响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据世界卫生组织报道,发展中国家的农民由于缺乏科学知识和安全措施,每年有200万人农药中毒,其中有4万人死亡,平均每10分钟有28人中毒,每17分钟有1人死亡!而这还不包括因农药污染而导致死胎、致癌、流产的受害者。

2.农药污染概述

农药污染已成为国家发展中一个不能轻视的问题。那究竟什么是农药污染呢?

农药污染(pesticide pollution)指农药或其有害代谢物、降解物对环境和生物产生的污染。农药施用后,一部分附着于植物体上,或渗入株体内残留下来,使粮食、蔬菜、水果等受到污染;另一部分散落在土壤上(有时则是直接施于土壤中)或蒸发、散逸到空气中,或随雨水及农田排水流入河湖,污染水体和水生生物。农产品的残留农药通过饲料,污染禽畜产品。农药残留通过大气、水体、土壤、食品,最终进入人体,引起各种慢性或急性病害。农药及其在自然环境中的降解产物,污染大气、水体和土壤,破坏生态系统,引起人和动植物急性或慢性中毒的现象。多数农药对人和动物有毒害,大量接触以及误食后会造成急性中毒和死亡。

找出一条解决农药污染的方法,非常必要。

3.微生物降解农药概述

农药在土壤中的降解,包括光化学降解、化学降解与微生物降解等。其中,微生物对农药的降解是土壤中农药最主要也是最彻底的净化!当前农业上使用的主要为机化合物农

药,其中包括:敌百虫、甲胺磷、敌敌畏、乙酰甲胺磷、对硫磷、双硫磷、乐果等杀虫剂有机氮:西维因、速灭威、巴沙、杀虫脒等有机氯:六六六、滴滴涕、毒杀芬等杀螨剂螨净、缩节胺等。人们发现,在自然生态系统中存在着大量的、代谢类型各异的、具有很强适应能力的和能利用各种人工合成有机农药为碳源、氮源和能源生长的微生物,它们可以通过各种谢途径把有机农药完全矿化或降解成无毒的其他成分,为人类去除农药污染和净化生态环境提供必要的条件。

土壤中的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放线菌和藻类等,它们中有一些具有农药降解功能的种类。细菌由于其生化上的多种适应能力和轻易诱发突变菌株,从而在农药降解中占有主要地位。一在土壤、污水及高温堆肥体系中,对农药分解起主要作用的是细菌类,这与农药类型、微生物降解农药的能力和环境条件等有关,如在高温堆肥体系当中,由于高温阶段体系内部温度较高,存活的主要是耐高温细菌,而此阶段也是农药降解最快的时期。通过微生物的作用,把环境中的有机污染物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等无毒无害或毒性较小的其他物质。通过许多科研工的努力,已经分离得到了大量的可降解农药的微生物。不同的微生物类群降解农药的机理、途径和过程可能不同,下面简要介绍一下农药的微生物降解机理。

3.1微生物降解农药的机理

目前,对于微生物降解农药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细菌上,因此对于细菌代谢农药的机理研究得比较清楚。农药降解微生物甲胺磷芽孢杆菌、曲霉、青霉、假单胞杆菌、瓶型酵母阿特拉津烟曲霉、焦曲霉、葡枝根霉、串珠镰刀菌、粉红色镰刀菌、尖孢镰刀菌、斜卧镰刀菌、微紫青霉、皱褶青霉、平滑青霉、白腐真菌、菌根真菌、假单胞菌、红球菌、诺卡氏菌幼脲3号真菌敌杀死产碱杆菌4-D假单胞菌、无色杆菌、节杆菌、棒状杆菌、黄杆菌、生孢食纤维菌属、链霉菌属、曲霉菌、诺卡氏菌、DDT无色杆菌、气杆菌、芽孢杆菌、梭状芽孢杆菌、埃希氏菌、假单胞菌、变形杆菌、链球菌、无色杆菌、黄单胞菌、欧文氏菌、巴斯德梭菌、根癌土壤杆菌、产气气杆菌、镰孢霉菌、诺卡氏菌、绿色木霉等丙体六六六白腐真菌、梭状芽孢杆菌、埃希氏菌、大肠杆菌、生孢梭菌等对硫磷大肠杆菌、芽孢杆菌七氯芽孢杆菌、镰孢霉菌、小单孢菌、诺卡氏菌、曲霉菌、根霉菌、链球菌敌百虫曲霉菌、镰孢霉菌敌敌畏假单胞菌狄氏剂芽孢杆菌、假单胞菌艾氏剂镰孢霉菌、青霉菌乐果假单胞菌2,4,5-T无色杆菌、枝动杆菌、细菌降解农药的本质是酶促反应,即化合物通过一定的方式进入细菌体内,然后在各种酶的作用下,经过一系列的生理生化反应,最终将农药完全降解或分解成分子量较小的无毒或毒性较小的化合物的过程。如莠去津作为假单胞菌ADP菌株的唯一碳源,有3种酶参与了降解莠去津的前几步反应。第一种酶是AtzA,催化莠去津水解脱氯的反应,得到无毒的羟基莠去津,此酶是莠去津生物降解的关键酶;第二种酶是AtzB,催化羟基莠去津脱氯氨基反应,产生N-异丙基氰尿酰胺;第三种酶是AtzC,催化N-异丙基氰尿酰胺生成氰尿酸和异丙胺。最终莠去津被降解为CO2和NH3。微生物所产生的酶系,有的是组成酶系,如门多萨假单胞菌DR-8对甲单脒农药的降解代谢,产生的酶主要分布于细胞壁和细胞

膜组分;有的是诱导酶系,如王永杰等得到的有机磷农药广谱活性降解菌所产生的降解酶等。由于降解酶往往比产生该类酶的微生物菌体更能忍受异常环境条件,酶的降解效率远高于微生物本身,非凡是对低浓度的农药,人们想利用降解酶作为净化农药污染的有效手段。但是,降解酶在土壤中轻易受非生物变性、土壤吸附等作用而失活,难以长时间保持降解活性,而且酶在土壤中的移动性差,这都限制了降解酶在实际中的应用。现在许多试验已经证实,编码合成这些酶系的基因多数在质粒上,如4-D的生物降解,即由质粒携带的基因所控制。通过质粒上的基因与染色体上的基因的共同作用,在微生物体内把农药降解。因此,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可以人工构建“工程菌”来更好地实现人类利用微生物降解农药的愿望。

3.2微生物的转化作用

微生物的农药转化作用分两类:1.矿化作用有许多化学农药是天然化合物的类似物,某些微生物具有降解它们的酶系。它们可以作为微生物的营养源而被微生物分解利用,生成无机物、二氧化碳和水。矿化作用是最理想的降解方式,因为农药被完全降解成无毒的无机物,如石利利等研究了假单胞菌DLL-1在水溶液介质中降解甲基对硫磷的性能及降解机理后指出,DLL-1菌可以将甲基对硫磷完全降解为NO2-和NO3-。2.共代谢作用。有些合成的化合物不能被微生物降解,但若有另一种可供碳源和能源的辅助基质存在时,它们则可被部分降解,这个作用称为共代谢作用,这一作用最初是由Foster等提出来的。如门多萨假单胞菌DR-8菌株降解甲单脒产物为2,4-二甲基苯胺和NH3,而DR-8菌株不能以甲单脒作为碳源和能源而生长,只能在添加其他有机营养基质作为碳源的条件下降解甲单脒,且降解产物未完全矿化,属于共代谢作用类型。关于共代谢的机理,现在还存在争论。由于共代谢作用而推动的顽固性人工合成化合物的降解一般进行的较慢,而且降解程度很有限,参与共代谢作用的微生物不能从中获得碳源和能源,但是自然界中还是广泛存在着大量的具有共代谢功能的微生物,它们可以降解多种类型的化合物。共代谢作用在农药的微生物降解过程中发挥着主要的作用。

3.3微生物降解农药的生化反应

微生物降解农药的生化反应氧化反应微生物体内的氧化反应包括:羟化反应;环氧化;N-氧化;P-氧化;S-氧化;氧化性脱烷基、脱卤、脱胺。还原反应还原反应包括硝基还原、还原性脱卤、醌类还原等。水解反应一些酯、酰胺和硫酸酯类农药都有可以被微生物水解的酯键,如对硫磷、苯胺类除草剂等。缩合和共轭形成缩合包括将有毒分子或一部分与另一有机化合物相结合,从而使农药或其衍生物物失去活性。应该指出,在微生物降解农药时,其体内并不只是进行单一的反应,多数情况下是多个反应协同作用来完成对农药的降解过程。

4.结语

微生物降解农药非常有效可行,它可以很切低地将土壤里的农药残留成分很好的分解,消灭。在21世界提倡科学发展,走可持续道路的今天,微生物降解,是名副其实的绿色化学,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地去研究,充分调动有利因素,微生物的降解利用,必能做的更卓越,世界的发展,农业的发展必能提升到一个其所未有的高度。

参考文献:

[1]戴树桂.环境化学-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王伟东.农药微生物降解研究进展.

[3]百度百科.农药降解定义.

微生物在环境污染治理中的作用

微生物在污染治理中的应用 环境工程101 陶涛201008340230 摘要:自然环境在没有或只受到有限的人为活动所造成污染时,能自动地维持生态平衡,环境洁净,各种生物和谐生存,繁衍生息。但随着人类生产、生活领域及其规模的不断扩大,特别是包括煤炭和石油等矿物能源及生物外源性有毒、有害物质,生物难降解化学品的广泛开发和利用,排放的污染物数量突破了自然环境所固有的自净负荷,给自然环境造成了越来越严重的污染。环境污染的恶化不仅给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带来滞后性,而且直接影响到人类的健康、稳定的生活。因此,环境问题日益引起了人类的高度重视。微生物作为生物界的主要降解类群,在水体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重金属污染、化合物污染、石油及大气污染等治理过程中,均取得显著效果且不易造成二次污染,应用范围广泛,所以倍受人们关注。 关键词:环境污染;生物技术;微生物;生物降解;污染治理;应用;极端微生物

微生物在废水处理等环境污染防治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在农林牧渔业、环保等各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近年来,人们对微生物在环境中的分布状况、分离纯化和开发(包括驯化和基因操作等)利用等方面的报道与日俱增。伴随着人口增加、经济发展和大规模工业化进程,进入环境中的有害物质逐年增多,并在环境中长期存在且难以降解,致使环境问题成为当今世界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同时,长期以来形成的重经济发展、轻环境治理的状况,使我国的环境污染问题尤为突出。加入世贸组织后,环境保护已不再是我国的内部事务,它将直接并严重影响着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因此,绿色区的环境保护和污染区的环境治理迫在眉睫。 1.环境污染的现状与微生物技术 我国是世界上环境污染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大气、河流、湖泊、海洋和土壤等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当前我国社会经济仍然保持着高度发展的态势,环境保护的压力将进一步加重,由人类活动所造成的环境污染和环境质量的恶化已成为制约我国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障碍。如何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控制环境污染,改善环境质量,以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之目标是我同目前谚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1 .1.生物技术在环境治理中的优势 科技的发腱也充分证明微生物技术是环境保护的理想武器,这一技术在解决环境问题过程中所显示的独特功能和显著优越性充分体现在它是一个纯生态过程,从根本上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微生物技术在处理环毙污染物方面具有速度快、消耗低、效率高、成本低、反鹿条件温和以受无二次污染等显著优点,加之其技术开发所预示的广阔的市场前景,受到了各国政府、科技工作者和企业家的高度重视。 目前微生物技术已是环境保护中应用最广的、最为重要的单项技术。其在水污染控制、大气污染治理,有毒有害物质的降解、清洁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废物资源化、环境监测.污染环境的修复和污染严重的f业企业的清洁生产等环境保护的各个方面,发挥着极为重要的 作用。应用微生物技术处理污染物时,最终产物大都是无毒无害的、稳定的物质,如二氧化碳、水和氮气。利用微生物方法处理污染物通常能一步到位,避免了污染物的多次转移,因此它是一。种消除污染安全而彻底的方法。特别是现代微生物技术的发展,尤其是基因工程、细胞f程和酶工程等生物高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应用,使微乍物处理具有更高的效率,更低的 成本和更好的专一性,为微生物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展示了更为广阔的前景。 2. 微生物在污染治理中的应用 应用微生物的高效降解、转化能力治理环境污染,在污水治理、固体废弃物处理、重金属降解、化合物分解、石油修复等方面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其治理过程分为:①高效生物降解能力和极端环境微生物的筛选、鉴定;②污染物生物降解基因的分离、鉴定和特殊工程菌的构建;③生物恢复的实际应用和工程化。 2 .1 .污水治理 环境中的污染物,在自然界中经过迁移、转化,绝大多数将归入水体,引起水体不断受到污染的胁迫。尤其是高浓度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大量倾入,使水体富营养化现象日趋严重。通常情况下,只要这种污染不超过阀值,污染的水体在物理、化学和生物的综合作用下,是可以得到净化的,这种净化主要源于水体中的微生物能直接或间接地把污染物作为营养源,在满足微生物生长需要的同时,又使污染物得以降解,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目前,世界各国在应用微生物治理污水方面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具备了一定的研究基础,应用于污水治

试析海洋环境保护对我国构建海洋强国战略的重要意义

试析海洋环境保护对我国构建海洋强国战略的重要意义 论文摘要海洋强国指的是在探索认知海洋、开发利用海洋、综合管控海洋方面实力强大的国家,这就说明,一个真正的海洋强国,不仅要有发达的海洋经济、先进的创新科技和强大的海上力量,还要有健康美丽的海洋生态环境。2012年年底,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代表大会召开,十八大报告中提出,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这说明海洋生态环境问题已经引起了国家的重视,而海洋生态环境对我国建设海洋强国的意义也日益重要。 论文关键词海洋强国海洋生态海洋环境保护 一、海洋强国的概念 21世纪毫无疑问是“海洋世纪”,随着陆地资源的逐渐匮乏,海洋的重要性已不仅体现在为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资源和便利,它的发展更是成为衡量一国综合实力强弱的标准,因此,世界各国都将发展的希望寄托于海洋,制定本国的海洋强国战略,然而,何为海洋强国,真正的海洋强国应具备哪些要素,学术界尚未形成一个统一的定义,虽然如此,但发达的海洋经济、强劲的海洋科技、强大的海防力量却是所有学者公认的海洋强国的共同点。与此同时,随着人类对陆地资源的大肆开发所造成的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矛盾的出现,全球各个国家在加大对海洋的开发力度的同时,也更加关注海洋生态环境的保护问题,在制定本国的海洋政策和海洋战略时,纷纷将保护海洋环境纳入其中,而优美的海洋环境和健康的海洋生态也成为新世纪的海洋强国的必备要素之一。 我国地处亚太地区的重要位置,拥有长达18000多公里的海岸线和300多万平方公里的广阔海域,同时拥有众多岛屿和油气资源,在海洋产业、海洋运输等方面的优势在世界上名列前茅。然而,我国海洋事业的发展却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海洋资源开发无度、海洋环境污染严重、海洋科技水平较低、海洋产业发展缓慢等问题的存在使我国与世界海洋强国之间的距离仍然较远,因此,我国只能算得上是海洋大国,而非海洋强国。 综上,本文认为真正的海洋强国必须是海洋权益、海洋经济、海洋文化、海洋科技、海洋环境以及海上力量等各方面能力均位于全球前列的,是能够实现以海强国、国海互兴、人海协调的海洋综合能力较强的国家。 二、海洋环境保护对我国构建海洋强国战略的重要意义 陆地资源终归有限,我国要发展就必须面向大海,进行调整,制定新的发展大战略,而海洋强国战略正是我国现阶段所需要的,具有历史必然性,符合我国发展的规律。海洋强国指的是在探索认知海洋、开发利用海洋、综合管控海洋方面实力强大的国家,这就说明,一个真正的海洋强国,不仅要有发达的海洋经济、先进的创新科技和强大的海上力量,还要有健康美丽的海洋生态环境。2012年年底,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代表大会召开,十八大报告中提出,提高海洋资源开

论微生物与环境保护概要

论微生物与环境保护 生物工程系 摘要:社会的高速发展,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微生物原本就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它作为一种新型的污染处理材料,应用在污水、废气的处理,土壤污染治理等方面。一方面微生物具有污染环境的作用,但另一方面微生物也具有很强的修复环境和保护环境的能力。因此,控制和消除微生物对环境的污染,最大限度地利用微生物所具有的净化环境的作用,无疑对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在我国创建和谐新型社会它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关键词:环境污染微生物土壤污染治理 当前社会是高速发展,变化的社会,随着人类工农业的高速发展和全球人口的急速增加,使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严重恶化,当代人类的生产活动势必造成环境污染。污染物长期残留在环境之中,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危害极大。生态环境是人类和其他生物赖以生存的空间,生命质量和环境密切相关已成为全球共识。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微生物是自然界中的分解者,在好氧条件下,它能将有机污染物彻底的氧化,分解成CO2、H2O、PO42-、NO3-等无机物,在厌氧条件下,能将有机物降解,转化成有机酸、CO2、H2、CH4

等。。如果没有微生物的作用,仅历年积累下的生物残体就会堆积如山。一、中国当前社会环境保护的状况的 不良现象 随着目前环境污染的地区许多,我国是世界上环境污染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大气、河流、湖泊、海洋和土壤等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太原、兰州、广州、济南。北京、等五个城市位于世界十大空气污染最严重的城市中之列,全国600多个城市中、大气质量符合国家一级标准的不足1%。 现在环境问题越来越为人民所关注,世界各国都建立“可持续发展”战略,并围绕它制定和实施本国的环境保护及其相关的产业政策。同时,国外大型企业也可能因害怕和这些未达到该标准的企业合作而影响其形象,从而中止和这些企业的合作。至2003年,ISO9000系列质量标准将和ISO14000系列环境管理标准统一成一个标准,从而将进一步强化环境保护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中国环境科学学会拟于2008年7月在广西桂林举办“首届全国微生物污染防治监测新技术与环境安全管理研讨交流会”。为我国环境保护近一步改善

科技发展与环境保护作文

科技发展与环境保护作文 本文是关于科技的话题作文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伦敦烟雾事件,洛杉矶光化学烟雾,日本水保病,这些都是人类驱逐唯物利益而利用科技破坏自然的下场,小编收集了科技发展与环境保护作文,欢迎阅读。 第一篇:科技发展与环境保护 朋友,当你过着快乐祥和的生活的时候,你可曾想到我们的生存环境正一步步的恶化?当你打扫自己的美丽的庭院的时候,你可曾想到我们的周围随处可见的白色垃圾?当你充分享受春日里和煦阳光的时候,可曾想到南极上空已经失去了臭氧层的庇护?曾几何时,天空是那么蓝,河水是那么清,森林是那么密,就在自然环境给予我们美的享受的同时,人类同样在向大自然索取并不应得的东西…在读书的过程中,书中说道::“环境问题是由于人类不合理地开发和利用自然源所造成的。 触目惊心的环境问题主要有大气污染、水质污染、噪声污染、食品污染、不适当开发利用自然资源这五大类。”一个个铁一样的事实告诉我们,它们像恶魔般无情地吞噬着人类的生命。它威胁着生态平衡,危害着人体健康,制约着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它让人类陷入了困境。为此我作出宣告:“只要我们——人类有时刻不忘保护环境的意识,有依法治理环境的意识,地球村将成为美好的乐园”。

未来的天空一定是碧蓝的,水是清澈的,绿树成荫鲜花遍地,人类可以尽情享受大自然赋予我们的幸福。1998年,流经中国大地的长江、嫩江、松花江等大将大河,隐去往日温柔美丽的笑靥,露出了凶猛可怖的狰狞。肆虐的暴雨,横扫着中国的南方和北方,暴雨所到之处,江湖水涨,河沟漫溢。咆哮的江水卷起了一次又一次洪峰,吞噬了一个个村庄,一片片良田,一个个市县,一座座工厂,一所所学校。我为周围环境的恶化肆虐的洪水像一只只无情的魔爪,几千万亩良田被淹,几百万人痛失家园。浩浩荡荡的江水,每天都在制造大大小小的险情。 暴戾的烘魔,酿造大大小小的险情。暴戾的烘魔,酿造大大小小的悲剧。给水以家园,给万物生灵以家园,人类才会有自己的家园,人类才会有自己的家园;给水以活路,给万物生灵以活路,人类才会能生存和发展。而感到心痛,我想:作为未来接班人的青少年,如果不了解人类环境的构成和环境问题的严重性,无视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不去增强环境保护意识,自觉履行保护环境的义务的话,我们的生命将毁在自己的手中,老天将对我们作出严厉的惩罚。为此我下定决心要从我做起爱护环境,保护我们这个赖以生存的家园,做一个保护环境的卫士。 第二篇:科技发展与环境保护 科技与环保伦敦烟雾事件,洛杉矶光化学烟雾,日本水保病,这些都是人类驱逐唯物利益而利用科技破坏自然的下场。前两者均在五天内造成五千多人的死亡,而第三者直接造成两百人死亡,并使此病

微生物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综述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微生物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系 部 生命科学系 学科门类 生物 专 业 生物科学 学 号 1011410036 姓 名 刘路强 指导教师 施夏明 2014年1月4日 装 订 线

微生物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摘要 时代的脚步在发展,人类对物质和健康的追求越来越高,对生存环境的要求日益提高。微生物是一切肉眼看不见或看不清的微小生物,个体微小,结构简单,通常要用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才能看清楚的生物,统称为微生物。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真菌、和少数藻类等。(但有些微生物是肉眼可以看见的,像属于真菌的蘑菇、灵芝等。)病毒是一类由核酸和蛋白质等少数几种成分组成的“非细胞生物”,但是它的生存必须依赖于活细胞。根据存在的不同环境分为原核微生物、空间微生物、真菌微生物、酵母微生物、海洋微生物等。17世纪显微镜的出现人类真正观察到了微生物,并不断的深入了解和研究。微生物具有很强悍的环境修复能力。因此微生物在环境保护领域上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综述了微生物及微生物技术在环境保护治理检测方面的具体应用概况。 关键词微生物环境保护环境治理

Abstract This paper reviews the applic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microorganisms in the field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governance ,the detection of trends. 1 引言 几千年来的社会发展人类的精神文明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但同时在发展的过程中对环境的破坏让人类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全球的环境状况严重的恶化:水土资源急剧减少、森林减少臭氧层破坏土壤沙漠化酸雨增加等。在我国各大城市中变现为雾霾天气非常的严重,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及身体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影响。这些极大地威胁了我们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亟待找到一条合理有效的环境保护治理检测综合性出路。 微生物与动物植物一样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微生物生产与动物植物生产并列为生物产业的三大支柱,对生态系统的平衡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环境保护领域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如:降解硝基芳香烃烃的微生物类群、极端微生物、煤炭脱硫、废水的处理、环境污染的治理等方面。因此,各国对微生物在环境保护领域的功能都投入的极大的精力开发和研究微生物技术,并且取得了许多成果。今后微生物的环保功能定能大显身手,微生物环保产品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2 主体 一、微生物在环保领域应用现状 19世纪末期污水生物处理的出现使其成为污水处理应用中使用最广泛的方法之一,标志着人类应用为生物于环境保护的开始。 1.1微生物的多样性 微生物是最原始的生命,在生物界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微生物的多样性分为代谢类型和生存环境的多样性。按代谢类型的多样性把微生物分为光能利用生物、化能利用生物以及自养生物、异养生物,能够利用许多种无机物和有机物为自身提供能源物质,比如:可以以石油、苯、酚、邻苯二酚、苯甲酸、三硝基甲苯,以及多种燃料和农药。生存环境的多样性使得微生物能够生存在很多的环境中,甚至在很多极端的环境中也能够生存。比如:极嗜热菌能够在90℃以上的环境中正常的生活。正是因为微生物代谢类型和生存环境的多样性使得微生物可以清除恶劣环境条件下的污染和能够在非常多的环境条件下生存下去,为微生物起到环保的作用奠定基础。【1】 1.2微生物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近年来城市化建设的进展迅速,各种工厂建设比比皆是,但随之而来的工业废水的净化是一大难题,例如:在河南一家化工厂私自排放废水被周围居民举报重

微生物降解农药,保护环境

保护环境,微生物降解农药之路 07材化一梁文豪2007274129 摘要:本文根据《环境化学》中介绍微生物降解农药的科学原理,综述了环境中降解农药的微生物种类,微生物降解农药的机理等,分析了利用微生物降解农药是消除农业发展中农药污染的一个行之有效的重要方法。 关键词:微生物农药农药降解 1.农药污染的危害 在农业生产中,人们在田间经常喷洒化学农药以防治作物病虫害的发生,由于某些农药及其代谢物的理化性质稳定,在土壤中的积累而引起了环境污染问题。土壤环境是受农药污染重要场所。农药在土壤中长期残留累积的结果,致使农作物及畜产品中出现微量的残留农药,污染了食品,危害人类的人体健康。 目前,全球生产和使用的农药已达1 300多种,其中广泛使用的约为250多种。我国已迈人世界农药生产大国。1990年农药产量为22.66万t,1994年农药产量为26.6万t,约占世界农药总产量的1/10。现在,我国每年大约要施用80-100多万t的化学农药,有机磷杀虫剂占40%,高毒农药占37.4%,有的化学性质稳定,存留时间长。这些农药无论以何种方式施用,均会在土壤残留,而且在我国农药的有效利用率低,据测定仅为20%~30%(发达国家的农药利用率达60%-70%)。若按单位面积平均施药量计算,我国农药用量是美国的2倍多。据初步统计,全国至少有l300-1600万hm2耕地受到农药污染。大量的农药流失到土壤中,造成土壤环境的严重污染,影响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据世界卫生组织报道,发展中国家的农民由于缺乏科学知识和安全措施,每年有200万人农药中毒,其中有4万人死亡,平均每10分钟有28人中毒,每17分钟有1人死亡!而这还不包括因农药污染而导致死胎、致癌、流产的受害者。 2.农药污染概述 农药污染已成为国家发展中一个不能轻视的问题。那究竟什么是农药污染呢? 农药污染(pesticide pollution)指农药或其有害代谢物、降解物对环境和生物产生的污染。农药施用后,一部分附着于植物体上,或渗入株体内残留下来,使粮食、蔬菜、水果等受到污染;另一部分散落在土壤上(有时则是直接施于土壤中)或蒸发、散逸到空气中,或随雨水及农田排水流入河湖,污染水体和水生生物。农产品的残留农药通过饲料,污染禽畜产品。农药残留通过大气、水体、土壤、食品,最终进入人体,引起各种慢性或急性病害。农药及其在自然环境中的降解产物,污染大气、水体和土壤,破坏生态系统,引起人和动植物急性或慢性中毒的现象。多数农药对人和动物有毒害,大量接触以及误食后会造成急性中毒和死亡。 找出一条解决农药污染的方法,非常必要。 3.微生物降解农药概述 农药在土壤中的降解,包括光化学降解、化学降解与微生物降解等。其中,微生物对农药的降解是土壤中农药最主要也是最彻底的净化!当前农业上使用的主要为机化合物农

微生物与环境保护

微生物与环境保护 内容摘要: 随着工业高度发展、人口急剧增长,在人类生活的环境中,大量的生活废弃物( 粪便、垃圾和废水) ,工业生产形成的三废( 废气、废渣和废水) 及农业上使用化肥、农药的残留物等,特别是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不经处理,大量排放入水体,给人类生存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环境污染对人畜健康、工业、农业、水产业等都有很大危害。所谓环境污染即是指生态系统的结构和机能受到外来有害物质的影响或破坏,超过了生态系统的自净能力,打破了正常的生态平衡,给人类造成严重危害。所以保护生态环境已成为人类最关心的大问题。 社会的高速发展,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微生物原本就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它作为一种新型的污染处理材料,应用在污水、废气的处理,土壤污染治理等方面。微生物种类繁多,分布广泛,资源丰富,是人类最宝贵、最具开发潜力的资源库。微生物在地球生态系统物质循环过程中充当分解者的角色,外号“天然清洁工”。在污染物的降解转化、资源的再生利用、无公害产品的生产开发、生态保护等方面微生物都能发挥着非常重要作用。对微生物的环境保护功能世界各国都极为重视,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进行研究开发,取得了许多成果。 关键字: 污水处理、生物接触氧化、降解与转化、环境监测 正文: 微生物技术的发展 微生物学本身就是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并伴随着其他学科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也是在不断深入以及实践需要的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的。 19世纪初,人们开始注意到污水中细菌的存在及其对环境的影响,1913年英国的费拉开创了活性污泥法,并随着欧美各国一些城市先后建立和发展了自来水厂。 20世纪50年代,英美法一些国家的学者陆续发表了研究报告。 20世纪60—70年代,由于世界经济的飞速发展,环境污染的日趋严重,人类充分认识到环境保护与生态平衡的重要性,污染控制技术有了许多突破性发展,生物膜和活性污泥法更加完善,污染控制微生物有了很大发展。微生物学与生物化学的结合,诞生了遗传工程。 20世纪80年代以后,污染控制微生物日臻成熟。 微生物与污水处理 微生物在循环经济发展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污水和垃圾的处理者。几乎所有的污水处理都是靠微生物的作用完成的。污水和污物处理中既需要微生物分解和除掉各种有害物质,此外,还要靠微生物进行除臭。污水与污物的处理速度、处理效果取决于微生物的种类和功能。

探究海洋环境污染与保护

探究海洋环境污染与保 护 海洋教育研究性学习报告 课题名称:探究海洋环境污染与保护 学校: 班级: 组长: 组员: 指导老师: 联系电话: 探究海洋环境污染与保护 自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以来,随着各国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海洋受到了来自各方面不同程度的污染和破坏,日益严重的污染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极为不利的后果.下面是我关于海洋污染的研究报告。 海洋污染通常是指人类改变了海洋原来的状态,使海洋生态系统遭到破坏。有害物质进入海洋环境而造成的污染,会损害生物资源,危害人类健康,妨碍捕鱼和人类在海上的其他活动,损坏海水质量和环境质量等。 下面是造成海洋污染的几个主要原因: 1.石油 包括原油和从原油中分馏出来的溶剂油、汽油、煤油、柴油、润滑油、石蜡、沥青等等,以及经过裂化、催化而成的各种产品。每年排入海洋的石油污染物约1千万吨,主要是由工业生产,包括海上油井管道泄漏、油轮事故、船舶排污等造成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

的,特别是一些突发性的事故,一次泄漏的石油量可达10万吨以上,这种情况的出现,大片海水被油膜覆盖,将促使海洋生物大量死亡,严重影响海产品的价值,以及其他海上活动。 2.重金属 包括汞、铜、锌、钴、镐、铬等重金属,砷、硫、磷等非金属由人类活动而进入海洋的汞,每年可达万吨,已大大超过全世界每年生产约9千吨汞的记录,这是因为煤、石油等在燃烧过程中,会使其中含有的微量汞释放出来,逸散到大气中,最终归入海洋,估计全球在这方面污染海洋的汞每年约4千吨。镉的年产量约1.5万吨,据调查镉对海洋的污染量远大于汞。 3.农药 包括有农业上大量使用含有汞、铜以及有机氯等成分的除草剂、灭虫剂,以及工业上应用的多氯酸苯等。这一类农药具有很强的毒性,进入海洋经海洋生物体的富集作用,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产生的危害性就更大,每年因此中毒的人数多达10万人以上,人类所患的一些新型的癌症与此也有密切关系。有机物质和营养盐类:这类物质比较繁杂,包括工业排出的纤维素、糖醛、油脂;生活污水的粪便、洗

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推荐书填写说明

《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推荐书》填写说明 《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推荐书》是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评审的基本技术文件和主要依据,应严格按规定的格式、栏目及所列标题如实、全面填写。 《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推荐书》要严格按规定格式打印或铅印,大小为A4复印纸(高297毫米,宽210毫米)竖装,文字及图表应限定在高257毫米、宽170毫米的规格内排印。左边为装订边,宽度不小于25毫米,正文内容所用字型应不小于5号字。推荐书及其指定附件备齐后应合订成册,其大小规格应与《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推荐书》一致。 一、项目基本情况 1.项目编号:由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填写。成果登记号:指已在国家环保总局进行过环境保护科技成果登记的登记号。 2.《项目名称》(中文)应当准确、简明地反映出项目的技术内容和特征,字数(含符号)不超过30个汉字。 3.《项目名称》(英文)系指中文名称的英译文,字符不得超过200个。 4.《主要完成人》、《主要完成单位》不超过《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申报与评审要求》中授奖单项限额数,按贡献大小从左至右,从上到下顺序排列,主要完成单位指具有法人资格的单位。 5.《推荐单位》指组织推荐项目的省、部级单位科技主管部门及具有推荐资格的单位。

6.《项目名称可否公布》在"可"或"否"上划"√"。如选“否”,请详细填写密级以及定密审查机构。《密级》应填经定密审查机构审定批准的密级,密级分为秘密、机密、和绝密。《定密日期》填写由项目完成单位拟定的并经定密审查机构批准的日期,《保密期限》应填写整数年限。《定密审查机构》指有权审定批准项目密级的上级主管部门。 7.《主题词》按《国家汉语主题词表》填写3个至7个与推荐项目技术内容密切相关的主题词,每个词语间应加";"号。 8.《任务来源》在相应的字母上划“√”。 A.国家计划:指正式列入国家计划项目,A1、国家科技攻关计划,A2、863计划,A3、973计划,A4、其他计划; B.部委计划:指国家计划以外,国务院各部委下达的任务; C.省、市、自治区计划:指国家计划以外,由省、市、自治区或通过有关厅局下达的任务; D.基金资助:指以国家基金形式资助的项目,D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D2、其他基金; E.企业:指由企业自行出资进行的研究开发项目; F.国际合作:指由外国单位或个人委托或共同研究、开发的项目; G.自选:指本基层单位提出或批准的,占用本职工作时间研究开发的项目; H.其他:不能归属于上述各类的研究开发项目,如:其他单位委托、非职务项目;

微生物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

作者简介:尹玲莉(1965-),讲师,衡水职业技术学院生物工程系高级讲师,研究方向微生物。 收稿日期:2006-11-24 微生物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 尹玲莉 张学英 (衡水职业技术学院,河北衡水 053000) 摘 要:通过介绍微生物自身的特点、功能及生态系统的功能,揭示了两者之间的密切关系,从而指出微生物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及意义,进而使我们更加清楚地认识到微生物研究的重要性。关键词:微生物;生态系统;环境保护 中图分类号 Q93811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7731(2007)02-57-02 微生物与动物,植物一样,是自然界的重要组成部分,微生物生产与动植物生产并列为生物产业的三大支柱。微生物功能群在不同的生态系统中发挥着重要功能,对系统的稳定与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如微生物在能源开发,清洁生产中的作用;在石油开采,石油和煤炭脱硫,生物制浆,可降解塑料生产中的作用;在环境保护,环境修复与环境治理中的作用;在矿产形成及生物冶金中的作用;以及微生物在农业、医学、水生生物学中的作用等。本文从微生物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及微生物的重要性等方面对微生物进行详细阐述。 1 生态系统中的清道夫—分解者 在日常生活中,放置的水果、食物、衣物、木材等经过或长或短的时间,都要变质、发霉、腐烂,这就是微生物分解作用的结果。微生物的这种作用虽然会造成人类生存资源的损失,但对于生态系统乃至全球的生物的生存、延续和发展却是不可缺少的。微生物通过分解动、植物的残体或腐植质获得能量和营养来合成自身,同时将有机物分解成可供植物利用的无机化合物,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digester )。微生物可以把地球上死亡的动植物残体清扫 得干干净净,将有机体分解成生产者生长所需要的元素,所以微生物被看成是生态系统中的“清道夫”。微生物的分解作用是地球上生命波浪式发展、螺旋式进化的原动力之一。 2 微生物对污染物的抗性及降解———利用微生物 进行环境保护的基础 211 微生物抗毒 微生物个体微小、繁殖迅速、数量巨 大、代谢能力强速度快、易于突变,它们较其它生物更易适应环境。当环境条件发生变化,例如有新的化合物存在时,某些微生物能逐步发生改变以适应环境的变化。它们可能通过自然突变形成新的突变种,也可能通过在细胞内产生新的功能而适应新环境。这些特征使得微生物成为污染物降解中的主力军。 212 转化和降解 许多微生物可以对生物外源性物质进 行化学转化,使其转变成为毒性较小或易于被其它微生物所降解的化合物。如对杀虫剂DDT 和对炸药T NT 的转化。微生物对生物外源性物质的转化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1)脱卤(主要是脱氯),如DDT 的脱氯;(2)还原,将生物外源性物质上的取代基,特别是硝基,进行还原;(3)水合反应,如对有机氰的水合反应,形成无毒的含氮有机化合物。 微生物除了可以转化生物外源性物质外,有些微生物还可以把它们分解掉,把较大的化合物分子一步一步地变小,称为降解作用。有些生物外源性物质可以被彻底降解,即变成水和二氧化碳等无毒无害的很小的分子化合物或元素。但是,有些生物外源性物质不能被彻底降解。 3 污染环境的废弃物的生物处理 世界各国的科学家和工程技术人员,针对环境污染的问题和不同的环境污染类型,发展了各种处理办法。主要可以分为三大类:化学法(如絮凝沉淀法)、物理法(过滤)和生物法(如活性污泥法)。这三类方法也可以结合使用。在污染物的处理中,虽然物理、化学方法作出了一定的贡献,但由于这些方法存在投资大、成本高、二次污染的问题,因而逐渐被生物法所代替。生物处理(B i otreat m ent )也叫生化处理,是指利用处理系统中的生物,特别是微生物的代谢活动以及各种特性来处理各种废弃物的过程。主要是针对各种污染源和小范围的环境污染。生物技术在处理环境污染物方面具有速度快、消耗低、效率高、成本低、反应条件温和以及无二次污染等显著优点,为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提供了希望,因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 311 城市垃圾生物处理技术 固体废弃物的处理有 很多方法,如填埋、堆肥、焚烧、用来发电等。垃圾的填埋处理不仅需要侵占大量的土地资源,而且需要很长时间(一般至少50-100年)才能完全使所填埋的垃圾 7 5安徽农学通报,Anhui Agri 1Sci 1Bull 12007,13(2):57-58

微生物对有机物的降解作用

微生物对有机物的降解作用 摘要:本文介绍了有机物的性质、污染状况及处理方法;以多环芳烃和农药为例阐述了微生物降解有机物的机理及影响因素;综述了国内外研究较多的几种生物难降解污染物微生物处理技术的进展,并对今后的几个研究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微生物有机物降解作用 1 引言 有机污染物是指以碳水化合物、蛋白质、氨基酸以及脂肪等形式存在的天然有机物质及某些其他可生物降解的人工合成有机物质为组成的污染物,主要包括酚类化合物、芳香族化合物、氯代脂肪族化合物和腈类化合物等。 目前,由于大量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未达标排放,以及广大农村地区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等农用化学物质,使我国水体和土壤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严重的破坏了地球的生态平衡。七大水系的411个地表水监测断面中,水质为Ⅰ~Ⅲ类、Ⅳ~Ⅴ类和劣Ⅴ类的断面比例分别为41%、32%和27%。其中,珠江、长江水质较好,辽河、淮河、黄河、松花江水质较差,海河污染严重。而农业土壤中15 种多环芳烃(PAHs)总量的平均值为4.3mg/kg,且主要以4环以上具有致癌作用的污染物为主,占总含量的约85 %,仅有6%的采样点尚处于安全级。而工业区附近的土壤污染远远高于农业土壤:多氯联苯、多环芳烃、塑料增塑剂等,这些高致癌的物质可以很容易在重工业区周围的土壤中被检测到,而且超过国家标准多倍。 处理有机物的一般方法可分为三大类[1]:物理方法:主要有吸收法、洗脱法、萃取法、蒸馏法和汽提法等;化学方法:如光催

化氧化法、超临界水氧化法、湿式氧化法、以及声化学氧化法等,这一方法应用较多;生物方法:包括植物修复,动物修复和微生物降解三类技术。与其他处理方法相比,微生物降解有机物具有无可比拟优势: (1)微生物可将有机物彻底分解成CO2和H2O,永久的消除污染物,无二次污染; (2)降解过程迅速,费用低,为传统物理、化学方法费用的30%~50%; (3)降解过程低碳节能,符合现在节能减排的环保理念。 2 微生物降解有机物的机理及影响因素 2.1 微生物降解有机物的机理 用于降解有机物的微生物主要有细菌和真菌,降解的方式主要包括堆肥法、生物反应处理和厌氧处理等,但每一过程都是利用微生物的代谢活动把有机污染物转化为易降解的物质甚至矿化[2]。以多环芳烃(PAHs)[3~4]和农药[5]的降解为例来说明。 2.1.1 微生物对多环芳烃(PAHs)的降解 微生物之所以能降解多环芳烃依赖于它们对多环芳烃的代谢。微生物通过两种方式对PAHs进行代谢:1 ) 以PAHs作为唯一的碳源和能源:2 ) 把PAHs与其它有机质进行共代谢降解。研究表明许多微生物能以低分子量的PAHs (双环或三环) 作为唯一的碳源和能源,并将其完全矿化。而四环或多环的PAHs的可溶性差,比较稳定,难以降解,一般要通过共代谢方式降解。研究又表明,微生物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都能对多环芳烃进行降解。(1)共代谢降解 高分子量的多环芳烃的生物降解一般均以共代谢方式开始。共代谢作用可以提高微生物降解多环芳烃的效率,改变微生物碳源和能源的底物结构,增大微生物对碳源和能源的选择范围,从而达到难降解的多环芳烃最终被微生物利用并降解的目的。 在有其他碳源和能源存在的条件下,微生物酶活性增强,降解非生长基质的效率提高,也称为共代谢作用。烃类的降解的初始

海洋环境污染与保护

海洋环境污染与保护教案 王梦天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海洋污染防治的主要措施,理解海洋污染防治的意义。 2.知道海洋环境保护的重要措施——建立海洋自然保护区;了解海洋自然保护区的定义、分类,以及我国海洋自然保护区的基本情况。 3.结合“中国国家级海洋自然保护区”图,归纳我国海洋自然保护区的分布特点。(二)过程与方法 收集整理有关我国近海生态环境的资料分析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并讨论保护我国海洋生态环境的主要对策。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关注现实生活中可能引起海洋污染的事件,体会海洋环境保护对于人类社会的意义,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 1.海洋污染防治的主要措施 2.海洋自然保护区 3.我国近岸海域海洋生态环境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教学难点] 海洋环境保护 [教学媒体与教具] 利用网络收集资料,结合案例分析、探究导学完成教学任务。

[课时安排] 1课时 [讲授过程] 【复习提问】海洋污染的类型、来源以及危害。 【导入新课】海洋环境是人类发展的重要基础。随着海岸带的大规模开发建设,海洋环境问题日益严重,防治海洋污染,进行海洋环境保护己经成为人类社会的共识。 【板书】第三节海洋污染的防治与环境保护 一、海洋污染的防治 【案例分析】阅读课本82页材料“水质污染鱼先知”探究讨论与陆地污染相比,海洋污染有哪些独特性?在治理上有哪些难度?你有什么治理良策?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1.海洋污染的危害:海洋污染不仅威胁着海洋生物的生存环境,也危及人类的健康。 2.特点:海洋污染容易,治理难 3.海洋污染的防治措施主要有: 1. 对向海洋直接排污的企业实行强化管制; 2. 加快沿海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建设,生活污水处理之后再排放入海; 3. 禁止向海洋倾倒工业废料; 4. 禁止含磷洗涤用品的销售和使用; 5. 实施垃圾分类回收和循环利用,使用可降解塑料,不把海洋作为废水排放地和垃圾填埋场等等 【启发提问】除此之外,还有哪些措施可以防治海洋污染?

微生物与环境保护

微生物与环境保护 专业环境科学与工程 年级 2012级 姓名 XXXXXX

摘要 环境污染是指生态的结构和机能受到外来有害物质的影响或破坏,超过了生 态系统的自净能力,破坏了环境正常的生态平衡]1[ 。在人类的生活的环境中, 有大量的生活废弃物,工业生产形成的三废及农业上使用的肥料、农药的残留物等。环境污染对认出健康、工业、农业、水产业等都有很大危害,环境污染给人类造成了严重危害,所以环境保护已成为当务之急。环境保护除了自然环境外,就是防治污染和其它公害。微生物不但可以处理污染物还可以用于环境监测,所以微生物在环境保护方面其重要作用。环境保护涉及的方面很广,主要目的是消除污染和保护生态环境,微生物在这两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微生物;环境保护.

一、微生物技术在污水治理中的应用 水源的污染是危害最大、最广的环境污染。污水的种类很多,包括生活污水、农牧业污水、工业有机废水和有毒污水等。这些污水必须先经处理,除去其杂质与污染物,待水质达到一定标准后,才能排入自然水体或直接供给生产和生活重复使用]2[。 1.活性污泥法 向生活污水中注入空气进行曝气,并持续一段时间后,污水中即形成一种絮凝体。这种絮凝体主要是有大量繁殖的微生物群体构成的,它易于沉淀分离并使污水得到澄清,这就是“活性污泥”。 基本工艺流程图如下: 活性污泥法处理系统,实质上市自然界水体自净的人工模拟,是对水体自净 能力的强化。因此,活性污泥法不仅要为微生物生长繁殖提供适宜的环境条件,更要为它们设置能够高效发挥其吸附、吸收和氧化污染物能力的场所。 A 活性污泥的组成 活性污泥是活性污泥处理系统中的主体作用物质。在活性污泥上栖息着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微生物群体。 综合而言,活性污泥由4部分物质所组成: 1) 具有活性的微生物群体; 2) 微生物自身氧化的残留物; 3) 原污水挟入的不能为微生物降解的惰性有机物质; 4) 原污水挟入的无机物质 ]4[ B 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 空气 出水 进水 二次沉淀池 曝气池 回流活性污泥 剩余污泥

《国家鼓励发展的资源节约综合利用和环境保护技术》(国发改委 科技部 环保部 2005第65号)

国家鼓励发展的资源节约综合利用和环境保护技术 2005年第65号 为进一步推进资源节约综合利用和环境保护技术进步,加快新技术的推广应用, 引导投资方向,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经各地方、国务院有关部门、有关行 业协会推荐,专家评审、评估和广泛征求意见,现将《国家鼓励发展的资源节约 综合利用和环境保护技术》260项技术予以公布。 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国家环保总局 二○○五年十月二十八日 国家鼓励发展的资源节约综合利用和环境保护技术(综合利用部分)序号技术简介 1 转炉尘泥的综合利用该技术通过研究转炉泥的粘结性、沉降性以及传输性能,采用转炉泥干、湿法利用工艺。干法利用是将转炉泥与烧结返矿、除尘灰等原料通过配矿、螺旋搅拌、利用干燥的返矿为球核,吸收转炉泥中的水分、外滚转炉泥造球,供烧结配料用。湿法利用是将转炉泥浆加到烧结配料室生石灰消化器内取代消化水,混合机内的清水作为调整水。该技术使转炉泥在钢铁企业内部达到良性循环,并实现转炉泥零排放。适用于国内外所有的钢铁联合企业。 2 氰化尾渣中综合回收有 价金属技术 该技术是以氰化尾渣中综合回收有色金属为目标,采用新型高效预处理技术和 新型浮选药剂,消除了矿泥的影响,并利用调整矿浆电位、pH和采用组合浮 选剂等措施,强化了超微细粒有用矿物的回收,并采用有效的活化剂及活化手 段,使有用矿物回收率提高。实现氰化尾渣无尾排放。该技术主要应用于含金 银多金属矿的综合回收。 3 难处理低品位金矿及尾 矿综合利用技术 该技术提出了破碎-筛分-洗矿,粗粒级堆浸,细粒级重选-炭浸的以堆浸为主, 重选、炭浸为辅的组合提金工艺。矿石经破碎后增加关键的筛分洗矿工艺,粗 粒级矿石直接堆浸,细粒级矿浆经溜槽重选分级后炭浸工艺。解决了氧化矿石 含泥高不宜直接堆浸的问题,缩短了浸出周期,提高浸出率。建设含氰废水零 排放工程和其它有效的环保设施,可有效地保护下游水体不受污染。适用于我 国低品位氧化金矿资源的综合利用。 4 立磨粉磨高炉矿渣技术该技术采用立磨粉磨设备,以挤压粉磨为原理,以燃油热风为热源,兼粉磨与烘干为一体对高炉矿渣进行粉磨。结合实际产品质量优化确定粉磨过程参数。同时优化改进设备条件,实现钢铁行业废渣综合利用,并提高废弃物综合附加值的目的。该技术可改善全球温室效应,减少自然资源的消耗。该技术适用于

浅谈环保与科技

浅谈环保与科技 常平第一小学吴双江 一、古代的环保 一万年前,在人口资源的压力下,人类由渔猎采集文明向传统农耕文明转型。传统农耕文明经历过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青铜时代,中国的商朝和西周王朝属青铜时代。第二个阶段是黑铁时代,春秋战国时期属黑铁时代。随着铁冶炼和铸造技术的普及,传统的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因适应不了新生产力的要求而开始崩溃。直到秦王朝于公元前221年统一中国,一个“铁农具+小农经济+君主官僚制+儒道法意识形态”的中华文明得以成型。农耕文明一万年以来虽有各种自然灾害和战争,但人类总的来说是稳定和安全的,因为当时的科技主流顺应了自然法则。传统的农耕文明对自然资源的利用能力是有限的,对大自然具有很强的依赖性,他们敬畏自然。中国四千年前的夏朝,规定春天不准砍伐树木,夏天不准捕鱼,不准捕杀幼兽和获取鸟蛋;三千年前的周朝,根据气候节令,严格规定了打猎、捕鸟、捕鱼、砍伐树木、烧荒的时间;两千年前的秦朝,禁止春天采集刚刚发芽的植物,禁止捕捉幼小的野兽,禁止毒杀鱼鳖。中国历朝历代,皆有对环境保护的明确法规与禁令。中国历代农民,都知道“取之于地用之于地”的道理,从土地上生产出来的秸秆,消费食物后的粪便,都作为农家肥再还到土地,保持了土地能量的循环使用,中国耕地经几千年而不退化。农民砍伐山林薪柴,也是控制在有限的范围内,使村庄周围的燃料能永续利用。中国人口的膨胀也带来了周期性战争,而周期性的战争又将人口压缩回到自然资源的边界之内。世上任何科技系统,都应该限定在一定的资源范围内,支撑起特定的人口和文明形态。中国传统农耕文明的科技,从来没超出人力畜力和铁制农具的范围。人们自觉地根据耕地、山林草泽和水的资源总量,来安排自己的生产

有机氯农药的微生物降解

研究生课程论文封面 课程名称:现代地理学理论前沿开课时间:2013 -2014 第二学期 学院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学科专业地理环境与污染控制学号2013210585 姓名邹艳艳 学位类别全日制硕士 任课教师丁林贤 交稿日期2014 年6月28日 成绩 评阅日期 评阅教师 签名

有机氯农药的微生物降解 摘要:本文综述了有机氯农药的来源,危害,降解解功能微生物的种类以及典型有机氯农药的降解途径以及影响微生物降解效果因素等,在各种能够降解有机氯农药菌的微生物中,假单胞菌属(Pseudomoruas)是最活跃、农药适应能力最强的菌株,与有机氯农药微生物降解过程的酶:主要要有脱氯化氢酶、水解酶和脱氢酶三种,它们通过共代谢,中间协同代谢或矿化等作用完成降解过程。由于有机氯农药的持久性和广泛污染性,研究出新的能够降解有机氯农药的微生物及菌酶以及降解机理及中问产物的类型是未来农药降解的主要研究重点。 关键词:有机氯农药;微生物降解;酶;机理 前言:农药是重要的农用物资,在世界农业生产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对防治病、虫、草、鼠害、保证农业高产稳产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有机氯农药(OrganochlorinePesticides,OCPs),也被称为典型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由于其突出的持久性、生物积累性和生物毒性等特征而受到全世界的广泛关注[1[[2]是20世纪80年代前应用的最主要和最有效的农药品种之一,由于其具有价格低廉,高效广谱等特点,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应用,可以通过食物链富集,逐级上去,最终在哺乳动物,特别是人体脂肪组织中蓄积,对人类的健康构成威胁,所以,自20世纪70年代末世界范围内就陆续禁止生产和使用高残尉毒的有孰氯农药[4-5]。研究发现.北京地区总OCPs类物质平均含量高达77.7ug/kg超出了土壤环境质量一级标准(GBl5618-1995)50ug/kg。浙江省平均值为34.41ug/kg,其中最高值超过了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500ug/kg[6]。此外,甚至南极地区也发现了0.12-2.8ug/kg的DDT残留,常年不化的冰层也检出了0.04ng/kg的DDT。 降解有机氯的方法有很多种,如化学法、物理法和生物法。其中物理法和化学法,如焚烧、电化学法等都普遍存在着处理成本高,易造成二次污染,去除效果差等缺点,而生物法则主要利用微生物对OCPs的特异性降解机理进行降解,该法处理效果明显,在降解残留农药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成为目前治理残留农药污染的主要手段之一。 一:有机氯农药的化学结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