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微生物与环境保护概要

合集下载

微生物与环境保护

微生物与环境保护

微生物与环境保护微生物是地球上最古老、最小、最丰富的生物群体之一,它们在地球上存在了数亿年的时间。

微生物的种类繁多,包括细菌、真菌、病毒、原生生物等,它们广泛分布在地球上的各个环境中,包括土壤、水体、空气、人体等。

微生物在自然界中的功能非常重要,对环境的保护和改善起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微生物在循环物质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微生物能够分解有机物质,促进有机质的降解和循环。

例如,细菌能够降解土壤中的有机物质,将其分解为无机物质,供植物吸收利用,从而促进了土壤的肥力提高。

此外,微生物还能够参与氮循环、碳循环等生物地球化学过程,保持了地球上生物元素的平衡。

其次,微生物在环境污染治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微生物可以通过生物降解的方式将有机污染物降解为无害物质,减少环境中有机污染物的含量。

例如,在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中,可以利用一些耐重金属微生物将重金属离子转化为难溶性沉淀物,从而达到减少重金属污染的目的。

此外,微生物还能够参与水体净化过程,通过吸附、降解等方式将水体中的污染物去除,提高水质。

此外,微生物还能够参与环境中的能量流动。

微生物通过参与光合作用和化学合成作用等过程,将能量转化为化学能,提供给其他生物利用。

例如,蓝细菌和绿细菌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将阳光能转化为有机物质,供其他生物利用。

此外,在一些特殊的环境条件下,一些细菌还能够通过化学活性将无机物质转化为有机物质,提供给其他生物的生长和繁殖所需的能量。

另外,微生物还能够参与环境中的生物多样性维持。

微生物在地球上的分布广泛,种类丰富,其多样性对于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功能具有重要作用。

微生物通过分解有机物质、供给养分、控制病原体等方式,维持了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生物之间的平衡关系。

在环境中,微生物可以与其他生物相互作用,参与生态链的搭建和维持,保护了生物多样性的完整性和健康发展。

综上所述,微生物与环境保护紧密相关,它们在循环物质、治理污染、能量流动和生物多样性维持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微生物与环境保护(2篇)

微生物与环境保护(2篇)

微生物与环境保护近十年来,西方国家悄然出现一股范围广泛的社会运动,这就是绿色运动,它包括生态运动、环境保护运动、和平运动、反战和反核运动等等,参加者大部分是不满社会现状而主张变革的人。

许多国家出现了绿色运动的组织,号称绿党,也有的称环境党。

绿色运动和绿党理论观点和政治主张,因时因地而异,但也有一些共同观点,其中在环境方面的观点是,强调必须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使人类有一个符合自然发展规律的自下而上的空间。

认为世界范围的生态危机在日益恶化,现在的情景令人担忧:不少动物遭到灭绝、大量植物和原始森林已被砍毁、化学废物堆积如山,有毒物质大量泄露、河流和海岸正变为阴沟,气候反常,酸雨出现等等。

人类在一个成熟的工业消费社会中,正濒临精神和理智崩溃的边缘。

人类的当务之急,应是立即制止这种危险现象继续发展和蔓延,否则将导致人类的自杀。

人们认为,生态高于一切,要采取各种行动,维护生态平衡。

当然,人们的观点并非空穴来风,也不是杞人忧天,事实是人类与地球共存亡。

我国的环境污染现也令人担忧,污染程度已相当于发达国家50~60年代的严重时期。

xx年,大约有77%的废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工业废水处理达标率约在58%左右;大量有毒有害物质流入水域,造成城市河段水体污染严重;湖泊的富营养化加剧;原来清澈透明的水体,变得污黑混浊,臭气熏天;原来鱼儿漫游,现在鱼虾减少,从受到污染的河中打捞上来的鱼,人根本没法吃,有的鱼做熟了以后,满锅都是机油味。

京杭大运河江苏段,河水污染发臭,鱼虾绝迹,变成了举世闻名的臭河。

我国的环境质量近年来逐年下降,再加上乡镇工业异军突起,特别是一些生产医药、染料、农药、造纸、化肥、电镀等项目纷纷上马,这些企业排放的污染物危害很大,污染严重,治理难度大,很多企业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换取短期的经济利益。

限制环境的进一步恶化,加强环境保护,已经迫在眉睫,是一项关系到子孙的大业。

微生物与环境保护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微生物与环境保护(三篇)

微生物与环境保护(三篇)

微生物与环境保护微生物是一类非常小的生物体,包括细菌、真菌、病毒等。

尽管它们很小,但它们在环境保护方面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微生物在水的净化、土壤的肥沃化、废物处理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介绍微生物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以及相关研究进展。

首先,微生物在水的净化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水是生物生活的基本要素之一,而微生物可以帮助净化水源。

例如,一些细菌可以分解有机物质和污染物,将其转化为无害的物质。

这些细菌被称为降解菌或腐解菌。

它们可以降解油污、化学物质和废水中的有机物,从而净化水源、恢复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

其次,微生物在土壤的肥沃化方面也起着关键作用。

土壤是植物生长的基础,而微生物可以分解有机物质、富集土壤养分。

例如,一些细菌可以将大气中的氮转化为植物可以吸收的形式,从而为植物提供氮源。

这些细菌被称为固氮菌。

此外,一些真菌可以分解植物残渣和木材,释放出植物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

这些微生物在维持土壤生态系统平衡、增强土壤肥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此外,微生物在废物处理方面也有广泛的应用。

废物处理是环境保护的重要内容之一。

微生物可以分解和转化废物中的有机物质,降低其对环境的污染程度。

例如,厌氧菌可以在没有氧气的情况下将有机物质分解为甲烷和二氧化碳。

这些微生物被应用于沼气的生产中,利用农业废弃物和生活垃圾等有机废物产生可再生能源。

此外,一些细菌和真菌可以利用废弃物中的有机物质合成生物塑料和生物燃料等可再生资源。

值得一提的是,微生物的应用还在不断发展和创新。

研究人员通过基因工程技术改造微生物,使其具有更强的降解能力和适应环境的能力。

例如,科学家们正在开发一种能够分解塑料的细菌,以解决塑料污染问题。

此外,微生物还可以用于监测环境中的污染物。

通过检测微生物的遗传物质或特定酶的活性,可以评估环境中的污染程度,提供环境监测和评估的依据。

总之,微生物在环境保护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它们可以帮助净化水源、增强土壤肥力、处理废物等。

微生物生态学与环境保护研究

微生物生态学与环境保护研究

微生物生态学与环境保护研究微生物生态学是研究微生物在生物圈各个环境中的分布、数量及其相互作用的学科。

微生物是地球上最古老、最丰富的生物群体之一,广泛存在于土壤、水体、大气和生物体内。

微生物的种类繁多,具有多样的生物学特性,在地球的自然生态系统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

微生物生态学的研究有助于理解微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对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1. 微生物在环境中的作用微生物参与了多种关键的生态功能和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

微生物能够分解有机物质,促进土壤中养分的循环和循环;它们还能够参与大气中的氮、硫和甲烷的循环,对大气的化学组成和气候变化产生重要影响。

此外,微生物还能够分解有毒物质,净化水体和土壤,维持环境的生态平衡。

2. 微生物生态学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微生物生态学的研究对于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深入研究微生物在不同环境中的分布和功能,能够为环境污染防控和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例如,通过研究土壤中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可以评估土壤的健康状况,为土壤的保护和恢复提供技术支持。

此外,微生物生态学还可以应用于废水处理、环境修复和生态系统管理等领域,为环境保护提供解决方案。

3. 微生物生态学的研究方法微生物生态学的研究方法包括传统的培养方法和现代的分子生物学技术。

传统的培养方法能够培养和鉴定一部分微生物,但对于绝大多数微生物来说并不适用。

现代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如PCR、测序和元基因组学等技术的发展,使得研究者能够更全面地了解微生物的多样性、功能和相互作用。

这些技术的应用大大推动了微生物生态学的发展和创新。

4. 微生物生态学的应用前景微生物生态学的研究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方面具有重要应用前景。

通过研究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可以开发出高效的环境监测和治理方法。

例如,利用微生物生态学的知识可以开发出一种高效的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技术,促进土壤健康和农业可持续发展。

此外,微生物的生物技术还可以应用于生产领域,如微生物发酵、生物能源开发等,为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

微生物生态与环境保护研究

微生物生态与环境保护研究

微生物生态与环境保护研究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环境问题出现,如空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生态平衡。

为了保护环境,许多科学家们致力于进行微生物生态与环境保护研究,在这一领域中,微生物生态理论得到了广泛应用。

微生物是一种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生命体,它们占据着地球上大量的生物量。

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能够对地球生态系统产生积极的作用。

比如,土壤中的微生物,可以分解有机物质,形成肥料,促进植物生长;水体中的微生物,能够降解有机物质和污染物,净化水体。

因此,微生物对环境保护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微生物生态环境研究可分为微生物基础研究和微生物工程应用两个方面。

微生物基础研究主要关注微生物在低、中、高层次水平作用、微生物种群结构、生态功能和基因调控等方面的研究,为进一步探索微生物在保护环境、改善生态质量中的可能性提供了科学依据。

微生物工程应用的研究,则侧重于将微生物学研究成果应用于环境治理、资源回收和生物制药等领域,实现微生物在环境保护中的最大化利用。

在微生物生态环境研究中,微生物多样性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微生物多样性指的是细菌、真菌、病毒和古细菌等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

微生物多样性的研究涉及到的内容很多,包括微生物的数量、分类、分布、群落动态等等。

在微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常常使用各种生物学方法和分子生物学技术进行分析和研究,这对于探索微生物生态的规律和特点至关重要。

同时,研究微生物多样性还有助于了解微生物种群结构变化,找到对环境影响最大的微生物,为环境污染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除了微生物多样性研究之外,微生物合成群落的研究也是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领域中非常重要的方向。

微生物合成群落是指由多种微生物共同作用完成特定功能的微生物群体,如有机物分解和土壤肥力的增强等。

当然,微生物合成群落的应用范围不仅仅限于环境保护领域,还涉及到生物制药、污水处理等多个领域。

目前,微生物合成群落的研究正在不断深入,新的技术也在逐渐出现,预计未来这个领域会成为微生物生态环境研究的重要方向。

微生物学与环境保护

微生物学与环境保护

微生物学与环境保护微生物学是一门研究微生物的学科,微生物是一种能够自我复制的生物,包括细菌、真菌、病毒、原生动物等。

微生物可以存在于空气、水、土壤、血液、肠道等环境中,它们在自然界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微生物的研究不仅有助于人们更好地了解自然界,还有助于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

微生物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微生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非常重要,它们可以分解有机物质,促进土壤肥力的提高,参与水循环,并净化土地和水体。

微生物还能合成有机物质,制造生物质燃料和化学品。

此外,微生物还能参与污染物的转化和降解,它们可以降解有害物质,包括重金属、农药和其他污染物,减少石油泄漏等环境灾害对环境的危害。

利用微生物治理污染微生物在环境保护中还可以利用来治理污染。

它们可以通过吸附、降解和转化等方式,减少污染物的含量和危害。

例如,微生物技术可以用于污水处理,通过微生物的降解作用,将有机物质转化为无害的物质,从而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此外,微生物技术也可以用于处理有机废弃物、土壤污染等问题,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环境可持续性。

微生物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的作用微生物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中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微生物是自然界中最为丰富和多样化的生命形式之一,其种类繁多且分布广泛。

微生物在生物多样性中的作用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维护生态平衡,另一方面是提高生态系统的适应性和稳定性。

微生物还能制造和产生抗生素、激素和酶类等物质,对人类健康和生物科学研究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结语微生物学作为一门交叉学科,在环境保护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

微生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在保护和维护环境中功不可没。

未来,微生物技术将在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和人类健康保护等领域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我们应该加强微生物学的研究和应用,在推动环保事业的同时也为人类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六章:微生物生态与环境保护

六章:微生物生态与环境保护

六章:微生物生态与环境保护(自然条件下的微生物)生物圈 biosphere:地球上有生命活动的范围,是地球上全部生活有机体与其环境相互作用的统一整体。

是所有生态系统的总和。

微生物生态:研究处于环境之中的微生物,和与微生物相联系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等环境条件,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生态系 ecosystem :生物与其生境通过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所组成的一个整体结构。

生物群落是核心。

1节:自然界中的微生物一、土壤中微生物土壤是自然界最适宜微生物生长的环境,具有微生物所需一切营养物及各种条件。

种类主要是异养型种类。

二、水中微生物种类和数量要比土壤中少得多。

淡水中微生物主要来源于土壤、空气、污水或死亡腐败的动植物体。

海水中微生物总量超过陆地。

饮用水标准:每ml水细菌总数不超过100个,E. coli每升水不超过3个。

三、空气中微生物空气非微生物生长良好环境。

微生物通过各种方式传入空气,又随风传播。

数量取决于环境。

潮湿空气中微生物比干燥空气中少,因为潮湿空气中微生物被小水滴带着沉降下去了。

空气中菌数测定:过滤收集,培养计数。

四、极端环境微生物了解这些微生物,可以利用其特殊基因、机能,创造有用新种。

2节:微生物间以及与其他生物间的关系生物间关系:一、微生物间关系1、互生:较松散联合,可以是一方得利,或双方有利。

(混菌培养)2、共生:紧密结合在一起,高度发展时,形成特殊共住体,生理上有分工,组织、形态上产生新结构。

地衣:藻类 + 真菌3、寄生:一种生物生活在另一种生物表面或体内,从后者获得营养。

4、拮抗:一种生物产生不利于另一种生物生存的代谢物质或改变环境条件,抑制甚至杀死另一种生物的现象。

5、捕食:一种生物直接吞食另一种生物。

二、与高等植物关系共生:根瘤菌,菌根菌互生:根际微生物寄生:植物病原微生物三、与人及动物关系共生:瘤胃微生物,白蚁互生:人体肠道正常菌群寄生:病原微生物,寄生于昆虫(生物杀虫剂)择生生物(悉生生物):接种有一种或多种已知微生物的无菌动物。

微生物与环境保护

微生物与环境保护

微生物与环境保护引言:微生物是生物界中最广泛分布和数量最多的一类生物,对环境具有重要的生态和地球生命系统功能。

微生物对环境的影响包括原生生物和细菌参与物质循环、环境修复和生物防治等。

必须加强对微生物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以有效保护环境,促进人类可持续发展。

一、微生物参与物质循环微生物在地球上的分布和数量非常广泛,其代谢活动对地球的物质循环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首先,微生物参与了有机物的分解和循环过程。

微生物通过各种代谢方式,将有机物质分解为无机物质,使其能够循环利用。

例如,土壤中的细菌和真菌通过分泌酶类分解落叶和死亡生物体等有机物质,释放出大量的无机氮、磷、钾等营养元素,供植物吸收利用,促进了土壤肥力的提高。

此外,微生物还参与了氮和碳的循环过程。

氮固定菌通过固定氮气,将其转化为植物可以吸收利用的氨态氮。

而硝化细菌与反硝化细菌则分别将氨态氮转化为硝酸盐和氮气,参与了氮的循环过程。

另外,微生物还参与了水体和土壤中有机碳的分解和循环过程,对全球碳循环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微生物参与环境修复微生物在环境修复方面也具有重要的作用。

地下和水下的污染常常会导致环境的恶化,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系统产生严重影响。

而微生物修复技术则利用微生物在环境中的独特代谢活性和生物转化能力,加速有害物质的降解和转化过程,从而达到修复环境的目的。

微生物修复技术具有经济、高效、环境友好等优势,已经在各种环境污染事件中得到广泛应用。

例如,利用微生物降解能力,可以有效清除土壤和水体中的有机污染物、重金属、农药等;利用微生物还原和微生物氧化能力,可以有效修复地下水中的有机物和氮、硫、铁等污染;利用微生物还原和微生物厌氧能力,可以有效修复河流和海洋中的有机物和重金属等污染。

三、微生物在生物防治中的应用微生物在农业生产中的防治病虫害方面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农副产品腐败变质会导致粮食和饲料采购成本增加以及对环境产生污染,而微生物的应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这一现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微生物与环境保护生物工程系摘要:社会的高速发展,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微生物原本就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它作为一种新型的污染处理材料,应用在污水、废气的处理,土壤污染治理等方面。

一方面微生物具有污染环境的作用,但另一方面微生物也具有很强的修复环境和保护环境的能力。

因此,控制和消除微生物对环境的污染,最大限度地利用微生物所具有的净化环境的作用,无疑对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在我国创建和谐新型社会它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关键词:环境污染微生物土壤污染治理当前社会是高速发展,变化的社会,随着人类工农业的高速发展和全球人口的急速增加,使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严重恶化,当代人类的生产活动势必造成环境污染。

污染物长期残留在环境之中,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危害极大。

生态环境是人类和其他生物赖以生存的空间,生命质量和环境密切相关已成为全球共识。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微生物是自然界中的分解者,在好氧条件下,它能将有机污染物彻底的氧化,分解成CO2、H2O、PO42-、NO3-等无机物,在厌氧条件下,能将有机物降解,转化成有机酸、CO2、H2、CH4等。

如果没有微生物的作用,仅历年积累下的生物残体就会堆积如山。

一、中国当前社会环境保护的状况的不良现象随着目前环境污染的地区许多,我国是世界上环境污染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大气、河流、湖泊、海洋和土壤等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

太原、兰州、广州、济南。

北京、等五个城市位于世界十大空气污染最严重的城市中之列,全国600多个城市中、大气质量符合国家一级标准的不足1%。

现在环境问题越来越为人民所关注,世界各国都建立“可持续发展”战略,并围绕它制定和实施本国的环境保护及其相关的产业政策。

同时,国外大型企业也可能因害怕和这些未达到该标准的企业合作而影响其形象,从而中止和这些企业的合作。

至2003年,ISO9000系列质量标准将和ISO14000系列环境管理标准统一成一个标准,从而将进一步强化环境保护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中国环境科学学会拟于2008年7月在广西桂林举办“首届全国微生物污染防治监测新技术与环境安全管理研讨交流会”。

为我国环境保护近一步改善二、目前在治理微生物治理环境污染问题的特点随着社会的发展。

科技的日新月异,科技的发展也充分证明微生物技术是环境保护的理想武器,这一技术在解决环境问题过程中所显示的独特功能和显著优越性充分体现在它是一个纯生态过程,从根本上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

我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突出的环境污染问题。

大气、河流、湖泊、海洋和土壤等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

当前我国社会经济仍然保持着高度发展的态势,环境保护的压力依然很大。

环境污染和已成为制约我国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障碍。

微生物技术是环境保护广泛应用和十分重要的技术,其在水污染控制、大气污染治理、土壤的肥力修复、有毒有害物质的降解、清洁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废物资源化、环境监测、环境修复和污染严重的工业企业的清洁生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现代微生物技术的发展,尤其是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和酶工程等生物高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应用,使微生物处理具有更高的效率、更低的成本和更好的专一性,为微生物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展示了更为广阔的前景。

三、微生物技术在环境污染方面的治理与发展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是生物界万物之源,它关系到人类的命运的发展,占人体的75%。

水是再生资源,但一旦水的再生过程受到破坏,水环境被污染,将带来严重后果。

我国人均水资源十分贫乏,在全世界149个国家中居第109位,人均水占有量不到世界人均水占有量的1/4,被联合国列为13个贫水国之一。

1.微生物对水的处理1.1。

废水中的脱氮除磷废水中氮、磷是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的根源,利用生物脱氮除磷已进行了广泛的研究。

生物脱氮中,有反硝化能力的微生物有变形杆菌、微球菌属、假单胞菌属、芽胞杆菌属等。

污水生物处理中,除磷常与脱氮工艺一起应用,常见的除磷技术有:phostrip工艺,能使总磷(TP)≤1mg/L以下:Bardenpho系统;A/O 系统;改良UCI工艺;A2/0工艺。

除磷过程一般认为在有氧条件下摄取磷,在厌氧条件下释放磷,其中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是除磷的优势菌种。

1.2。

废水中有机物的降解在我的家乡有个水库,养鱼的人在其里投入大量家禽的排泄物和化肥,水污浊,以前清澈见底,孩时每逢盛夏我们常常在嬉戏。

现在鱼的产量是高了,但是鱼肉没先前鲜美,水中有机物含量升高。

可用家禽废物分解的网纹水蚤属(Ceriodaphniadubia)LD50和弧菌属(Vibriofischeri)EC50、链霉菌303、芽胞杆菌KMR一1、麦芽糖假丝酶母10-4等对酚类进行降解。

有机物的生物降解中,白腐菌是值得一提的。

白腐菌是一类提子真菌,在废水治理中,其降解污染物的范围十分广泛。

白腐脉射菌(Ph1ebiaradiata)I-5-6在高C低N培养条件下,对多环芳烃类、氯代烃类、酚类、氯代酚类、烷基苯类和硝基苯类化合物有显著的降解作用。

白腐菌中金孢展齿革菌(PhanerochaeteChrysospriumBurdsall)可降解多环芳烃、DDT、TNT、CCl4、氰化物、氯代芳香化合物、酚类、胺类、农药、染料、杂酚油、煤焦油、重油等。

还可降解林丹、氯丹、多氯联苯、2,3,7,8-TCDD和二氯苯胺等有机氯化物。

此外,用微生物降解的有机物包括:四氯乙烯、甲醇、苯胺、甲胺磷、三氯乙烯、硝酸甘油。

2.1。

微生物脱硫技术工业“革命”以来,煤炭是世界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产煤国和煤消耗国,煤炭占我国一次能源的3/4,高硫煤储量约占总储量的1/3,并且高硫煤开采比例也逐年上升,而黄铁矿硫约占总硫的60%。

煤中通常含有0.25%~7%的硫,全国酸雨区面积已占国土面积的30%,华中酸雨区酸雨频率高达90%以上。

就在前几年,我们到处可以看到春季雨后,地面上残留一些黄色的粉末,那就是酸雨。

,该法在把煤中的黄铁矿脱硫时,灰分也可同时沉底,所以也具有脱去灰分的优点。

目前,浮选法微生物脱硫已成为国际上洁净煤技术开发的热点。

2.3。

微生物在空气其他方面的处理微生物还可用来固定CO2,实现CO2的资源化,同时产生很多附加值高的产品。

生物技术用于有机废气具有费用低、效率高等优点,在德国、荷兰、日本及北美国家得到广泛应用。

毕立锋等还进行了微生物净化NOx的研究。

3、微生物用于垃圾的处理在我国人口急剧上升,每天由于人类活动,生活的垃圾也越来越多,每天都有大量的固体废弃物,如各种垃圾的产生,特别是大城市的固体废弃物的产量更是惊人。

这些固体废弃物都应该进行无害化处理,但目前几乎95%的垃圾未经这样的处理,一般只是简单地堆集起来或倾入江河中。

固体废弃物中不仅含有各种无机物,如玻璃、金属等,还含有大量的有机物,包括可降解的淀粉、蛋白质、废纸、烃类等和很难降解的塑料等,其中的很大部分是可以回收利用的,因此提倡垃圾的分类包装,回收可再生的资源,是一箭双雕之举。

3.1。

城市垃圾微生物处理目前城市主要可以分为三大类:化学法(如絮凝沉淀法)、物理法(过滤)和生物法(如活性污泥法)。

这三类方法也可以结合使用。

在污染物的处理中,虽然物理、化学方法作出了一定的贡献,但由于这些方法存在投资大、成本高、二次污染的问题,而逐渐被生物法所代替。

可见微生物有非凡之效。

3.2。

农村垃圾微生物处理中国一个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最大的农业国,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06年底我国大陆城镇人口5.77亿,农村人口7.37亿,农村人口占我国人口总量56%,农业依旧是经济支柱。

近几年来自中央建设新农村的口号的提出,服务三农,解决农村就业,保留农村的那方“净土”,首先考虑的是环境质量。

目前农村垃圾没有合理的安置和处理,房前屋后,处处可见。

沼气发酵微生物---是在缺氧条件下降解有机质产生沼气的一群微生物。

沼气常形成于富含有机质的沼泽、塘、湖等水下缺氧沉积物中,是一种可燃性气体,其主要成分为甲烷(占55~70%)和二氧化碳(占30~45%)。

它分为四个过程①水解作用;②发酵作用;③产乙酸和产氢作用;④产甲烷作用。

根据最适生长温度,可将沼气微生物划分为中温群(30~40℃)和高温群(55~60℃)。

虽然有人认为在4℃时仍然产生沼气,但至今尚未分离到嗜低温的菌种。

沼气微生物的种类庞杂,在纯培养条件下,最适生长的酸碱度有很大差异,但在沼气池中pH7左右最适于产生沼气。

沼气微生物使自然界中缺氧环境的有机质降解,进入碳、氮等物质循环圈。

所产生的甲烷最终又被氧化为二氧化碳。

产生于深海沉积物中的甲烷则可能转化为甲烷水合物,进而转化为天然气。

中国广大农村正在利用沼气微生物的作用,以秸秆、粪便等制取沼气,作为一种再生性补充能源,同时也有利于农村生态平衡,保持、提高土壤肥力并改善环境卫生。

是最经济,最实用的能源发展方向。

沼气是我国目前大力发展的四大重点可再生能源项目之一国家不但财政补贴的标准在提高,财政补贴的总额也在逐年增加。

2007年农村沼气建设国债资金在2006年25亿元人民币的基础上增加了20%以上。

温家宝也在报告中提出,并把之列入“十一五计划。

既有好政策,又有好效果,既保护环境。

又改善能源,一举多得。

4、污染土壤的微生物修复与治理自“绿色革命”以来,对蔬菜无公害无污染越来越严格,大家都喜欢绿色食品。

人们在使用农药防止病虫草害的同时,也使粮食、蔬菜、瓜果等农药残留超标,土壤污染严重,同时给非靶生物带来伤害,破坏了生态平衡,影响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威胁着人类的身心健康。

土壤中的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放线菌和藻类等,在它们中有一些具有农药降解功能的种类。

我们可以利用其特点,使细菌由于其生化上的多种适应能力和容易诱发突变菌株,从而在农药降解中占有主要地位,例如假单胞菌对敌敌畏;曲霉菌、镰孢霉菌对敌百虫;芽孢杆菌、曲霉、青霉、假单胞杆菌、瓶型酵母等等对甲胺磷。

针对严重污染的环境,我国尚未采取大规模的治理措施,仅在少数地区开展了治理,并以物理化学方法(如洗脱、吸附)为主,不仅投资成本高,而且也造成了二次污染。

我们的国土面积比美国略大,且环境污染还更为严重,如采用微生物修复技术,不仅其投资规模大为缩小(仅需传统方法的1/5~1/3),而且还没有二次污染。

综上所述,环境污染的微生物修复技术是我国今后治理环境污染必须发展方向,具有广阔的市场和发展前景,而且有合理的利用和处理。

四、微生物技术前景展望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就十分重视微生物技术在环境领域的应用,并开展了大规模的科研活动。

已开发了一系列的微生物技术及其产品,并在世界上广泛应用于污水处理、大气净化及污染环境介质治理等诸多方面。

地球上“清洁工”的队伍十分庞大,其中干得最出色的是细菌和真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