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务管理系统开发

教务管理系统开发
教务管理系统开发

教务管理系统开发

目录

1 IT项目管理课程设计任务书 (1)

1.1 题目 (1)

1.2 要求 (1)

2 总体设计 (5)

2.1 总进度计划 (5)

2.2 工作分解 (6)

2.3 网络计划 (7)

3 风险管理 (7)

4数据与成果 (11)

5总结 (11)

6 参考文献 (11)

1 IT项目管理课程设计任务书

1.1 题目

教务管理系统工程项目管理。

1.2 要求

(1)整体要求:

1.系统要求提供教师工作平台和学生工作平台。

2. 系统要求有严格的权限管理,权限要在数据方面和功能方面都要体现。

3. 系统要求有可扩充性,可以在现有系统的基础上,通过前台就可加挂其他功能模块。

(2)通用功能

对于每个教师,登录系统后,都应提供如下功能

l)电子课表:系统根据学校总排课的情况和该教师的任课情况自动生成电子课表各该教师查阅。

2)会议通知和公告:系统根据该教师的权限,自动列出该教师需要查阅的会议通知和公告,同时若具备起草和发布通知和公告,则系统提供相应功能。发送通知和公告应可自由设定相应的权限组。如全体学生、全体老师、一年级全体老师等。

3)日程安排:该日程安排应可分级设定,教师登录后可看到与自己有关的日程,同时能对自己的日程进行安排,日程安排同时需要设置自动提醒动能。

4)个人日记:系统可为每个用户设置一个习于个人记事的功能

5)通讯录:系统自动从教师基本信息和学生基本信息中抽取通讯记录,形成公共通讯录用于用户查询使用,同时应给用户提供一个个人通讯录,该通信录应能够录入、修改、删除、检索。

6)教师答疑:系统自动抽取在学生平台提出的需该教师回答的问题,由教师进行解答,并记录相应的状态。

7)家庭作业:教师课利用此功能对学生进行作业布置和批改。

(三)学校日常业务管理功能

1.招生管理

本功能完成各学校从招生到入学的全部过程。其业务流程图如图2-“招生管理业务流程

图”所示。

说明:

l)对于招生工作,首先是报名,系统需要提供报名功能,有的学校还耍组织招生考试,但某些招生不存在入学考试,如小学的招生和某些中学的招生等。如不需考试则根据报名审查情况录入新生基本信息(参照所提供资料的“招生录入”),录入信息包括姓名、性别、考籍号、总分、考生来源、考生类型。下划线加粗部分为必录项。

2)符合入学条件的学生全部录入或根据考试情况转入完毕后,首先要根据性别和分数进行分班,分班原则为:每班男生、女生比例要基本一致,各班各分数段的人数耍基本一致。自动分班后,一定耍提供手工调整的功能。

3)分班结束后,转入正常教学工作前一定耍保证,各班的升学工作已经结束。

4)统计查询

可按入学总分统计查询,可按男女生查询,按学生来源统计。对于总分可按任意分数段统计。如每10分一个分数段,或每l分一个分数段。

2.学生日常管理

学生日常管理应包括学生档案管理,学生考勤管理,学生奖惩管理、学生变动管理

l)学生档案管理

本模块应完成学生基本档案信息的录入过程

具体内容请参照所提供资料完善,需要加入照片。很多项目应有下拉框选择,日期时间加一个统一的控件。

另:学籍卡片附后。

2)学生考勤管理

能完成正常考勤工作即可。

3)学生奖惩管理

本功能将合并到后期的学生素质评价中

4)学生变动管理

应包括升学、降级、留级、转学、转班、休学、复学、辍学、退学、开除、死亡等。对于升学耍考虑用户可操作性,不能对每个学生逐个进行升学处理。

3.教务管理

教务管理主要完成以下功能:教师日常管理、年级、班级设置、学科设置、年班级课程设计、排课表、考试、评价

l)关于教师档案,比照所提供资料设计,现在也没有一个成形的东西。关干论文、奖惩、培训都放在后期教师评价统一处理。

2)对于年班级设置、学科设置、年班级课程设计基本按照我们讨论结果。需指出的是:年、班级设置中班级设置中增加一个班级级别字段,用来后期对班级的评价,有些学校每学期会对每个班级打分,评出星级班级。学科设置,由于前面讲到的机构问题,最好不要和学科教研室联系。

3)对于排课表的设计耍遵照以下原则:

·确定每个班级的课程类型、每门课的任课教师、每门课的用课时数和每周上课天数。

·确定学校每天课时数。

·确定每门课在节次上的限制。

·确定每门课的场地限制。

·每个任课老师在兼顾前面的情况下,每天上课时间要交错开。

·其他因素,如哺乳期教师不能安排在开头或者结尾几节课等。

4)考试管理

学校考试管理功能的业务流程图如图3-“学校考试管

理功能的业务流程图”所示。

对于考试是各个学校比较重视的一个方面,因为考试

成绩在现阶段很多方面起着主导作用,现将考试需求明确

如下:

·对于考试类型用户应可以自行维护,考试类型维护

中应增加权重(即所占比例)一项。

·考试科目和考试时间可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即可。

·考场安排应遵循以下原则:

-对不需要安排考场的考试如单元考试等可跳过。

-对需要安排考场的考试首先耍确定考生数量、考生来源(班级或学校)、考场数量,每个考场的考生数量,课桌排列方式。

-根据以上情况按照相同来源的考生前后左右不能相邻的原则分考场和考号。

·考试成绩录入,应能够按照每个班级、学科录入,对于成绩单的生成,也可考虑数据导入。

·对于考试成绩应能够按照班级排序查询或者按照参加此类考试的全部学生排序查询。可以按照优秀率、及格率、平均分、标准分统计。可以按照分数段统计,分数段可自由设定。

5)评价

本模块完成对教师、班级、学生的评价。

教师教学评价:

对于教师评价,暂按如下操作:

·评价工作通常每学期一次,期末产生结果。

·设定一指标体系框架,指标内容可由用户自行维护,指标体系要分级如:中学一师德素质一爱岗敬业。

·指标应包括,具体指标内容,权重,分数、备注。

·对干教师的论文情况、奖惩、培训情况都可作为指标维护。

·对每个教师所涉及的指标录入相应的分数和备注。

·通过指标的组合形成一个评价公式(评价方案)。

·根据评价方案产生评价结果。

班级星级评价:

班级评价比照教师评价操作,对于评价应该有一个分数转换对照表,如90分以上为优秀、A级、五星级等。

学生素质评价:

学生素质评价比照以上操作。但需考虑,如何把各种考试成绩加到评价系统指标体系中。

4.教师备课系统

此功能提供给每一个授课老师一个计算机备课的功能。包括备课素讨的准备、组织以及备课笔记的生成和存档。

5资源库系统

应提供一个标准的资源库解决方案。

6.网上考试功能

7聊天室

挂一个功能比较完善的成品即可。

8.论坛

找一个比较有特色的成品即可。

2 总体设计

2.1 总进度计划

2.2总体预算

3项目计划3.1 进度计划

3.2 工作分解

3.3 网络计划

项目原始计划称为基准计划或基准。基准是项目计划中重要值的集合,如计划的开始时间、完成时间,任务、资源和分配的成本。保存基准如下图。

4风险管理

项目风险管理是指通过风险识别、风险分析和风险评价去认识项目的风险,并以此为基础合理地使用各种风险应对措施、管理方法技术和手段,对项目的风险实行有效的控制,妥善的处理风险事件造成的不利后果,以最少的成本保证项目总体目标实现的管理工作。

1.风险识别,评估与风险规划

(1)风险识别

风险识别是理解某特定项目有哪些可能令人满意的结果的过程。就是采用系统化的方法,识别某特定项目已知的和可预测的风险。

(2)风险评估

风险评估是指,在风险事件发生之前或之后(但还没有结束),该事件给人们的生活、生命、财产等各个方面造成的影响和损失的可能性进行量化评估的工作。即,风险评估就是量化测评某一事件或事物带来的影响或损失的可能程度。

(3)风险规划

针对风险分析的结果,为提高实现项目目标的机会,降低风险的负面影响而制定风险应对策略和应对措施的过程,即制定一定的行动和策略来对付、减少、以至于消灭风险事件。通常采取的措施有

1.回避风险。

2.转移风险。

3.损失控制。

4.自留风险。

2.风险分析表

根据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规划可以制定了如下风险分析表

表12

3.风险应对措施

(1)风险规避

风险规避是改变项目计划来消除特定风险事件的威胁。通常情况下我们可以采用多种方法来规避风险。例如,对于软件项目开发过程中存在的技术风险,我们可以采用成熟的技术,团队成员熟悉的技术或迭代式的开发过程等方法来规避风险;对于项目管理风险我们可以采用成熟的项目管理方法和策略来规避不成熟的项目管理带来的风险;对于进度风险我

们可以采用增量式的开发来规避项目或产品延迟上市的风险。对于软件项目需求不确定的风险我们可以采用的原型法来规避风险。

(2)风险转移

风险转移是转移风险的后果给第三方,通过合同的约定,由保证策略或者供应商担保。可以采用外包的形式来转移软件开发的风险,例如发包方面对一个完全陌生领域的项目可以采用外包来完成,发包方必须有明确的合同约定来保证承包方对软件的质量,进度以及维护的保证。否则风险转移很难取得成功。

(3)风险减轻

风险减轻是减少不利的风险事件的后果和可能性到一个可以接受的范围。通常在项目的早期采取风险减轻策略可以收到更好的效果。例如,软件开发过程中人员流失对于软件项目的影响非常严重,我们可以通过完善工件,配备后备人员等方法来减轻人员流失带来的影响。

(4)风险接受

准备应对风险事件,包括积极的开发应急计划,或者消极的接受风险的后果。对于不可预见的风险,例如不可抗力;或者在风险规避,风险转移或者风险减轻不可行,或者上述活动执行成本超过接受风险的情况下采用。

5数据与成果

6总结

在这次设计过程中,不仅复习课本上所学知识,还通过查资料、问同学学到了课本上没有的知识。从而启发我,要想写好程序,在写好课本知识的同时还需要多读和专业有关的一些书籍,同时还需要多动脑子,尽量把所学的知识综合起来应用,力争写出完美的项目管理材料。除此之外,我还得到了一些有用的教训:写进度计划必须要细心,不能输错一个字符标点,就连全角半角也得注意。在修改时要有耐心,编译出错后必须逐个错误去改正,绝不能心急浮躁,否则修改之后还会有新的错误。

7 参考文献

[1] 《软件项目管理与案例分析》,肖来元,吴涛,陆永忠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年02月

[2] 《软件工程》第三版,王立福、孙艳春、刘学洋编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10月

[3] IT项目管理(第2版),郭宁编著,人民邮电出版社,2017年08月

测量系统分析(MSA)控制程序

程序文件 标题:潜在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FMEA)控制程序文件编号: 版本: 页数: 生效日期: 拟制:日期: 审核:日期: 批准:日期: 分发编号:受控印章: 分发日期:

1 目的 通过MSA,了解测量变差的来源,测量系统能否被接受,测量系统的主要问题在哪里,并针对问题适时采取纠正措施。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产品质量控制计划中列出的测量系统。 3职责 3.1 品管部计量室负责编制MSA计划并组织实施。 3.2各相关部门配合品管部计量室做好MSA工作。 4工作程序 4.1 测量系统分析MSA的时机 4.1.1 初次分析应在试生产中且在正式提交PPAP之前进行。 4.1.2 一般每间隔一年要实施一次MSA。 4.1.3 在出现以下情况时,应适当增加分析频次和重新分析: (1)量具进行了较大的维修; (2)量具失准时; (3)顾客需要时; (4)重新提交PPAP时; (5)测量系统发生变化时。 4.2测量系统分析(MSA)的准备要求 4.2.1 制定MSA计划,包括以下内容: (1)确定需分析的测量系统; (2)确定用于分析的待测参数/尺寸或质量特性; (3)确定分析方法:对计量型测量系统,可采用极差法和均极差法;对计数型测量系统,可采用小样法。 (4)确定测试环境:应尽可能与测量实际使用的环境条件相一致。 (5)对于破坏性测量,对于不能进行重复测量,可采用模拟的方法并尽可能使其接近真实分析(如不可行,可不做MSA分析); (6)确定分析人员和测量人员; (7)确定样品数量和重复读数次数。 4.2.2 量具准备 (1)应针对具体尺寸/特性选择有关作业指导书指定的量具,如有关作业指导书未明确规定某种编号的量具,则应根据实际情况对现场使用的一个或多个量具作 MSA分析; (2)确保要分析的量具是经校准合格的; (3)仪器的分辨力I一般应小于被测参数允许差T的1/10,既I 小于T/10。在仪器读数中,如果可能,读数应取最小刻度的一半。 4.2.3 测试操人员和分析人员的选择 (1)在MSA分析时,测试操作人员和分析人员不能是同一个人,测试操作人员实施测量并读数,分析人员作记录彬变完成随后的分析工作。 (2)应优先选择通常情况下实际使用所选定的量具实施测试的操作工/检验员作为测试操作人员,以确保测试方法和测试结果与日后的正式生产或过程更改的实 际情况相符; (3)应选择熟悉测试和MSA分析方法的人员作为分析人员。

教务管理系统操作手册43908

正方现代教务管理系统WEB端教师用户手册 杭州正方电子工程有限公司

目录 一、系统登录 打开IE浏览器,输入WEB服务器地址(210.33.176.200)或从教务处主页登录“正方教务管理系统”,进入用户登录界面。输入用户名及口令(与原系统相同),选择“教师”角色,

按“登录”。(请各位老师不要忘记关闭所有开启的窗口,以防他人进入,造成不良后果!) 二、信息维护 信息维护内容包括:个人简历、密码修改、全校性公选课申请、公选课教材指定、教学日历、临时调、停(补)课申请。 2.1教师个人简历维护 点击“信息维护”->“个人简历”,维护性别、联系电话、E-MAIL、教师简介等内容; 2.2密码修改 为防止登录信息泄密,请各位教师尽快更改原始密码,点击“信息维护”->“密码修改”,修改自己的原始密码和登陆名。

2.3全校性公选课申请 点击“信息维护”->“全校性公选课申请”。 1、依次选择开课学年学期、课程名称、课程性质、课程类别、课程归属、考核方式、上课校区、场地要求; 2、输入周学时、起止周(格式如01-16)、学分、容量; 3、设置面向对象、禁选对象:选择年级、或学院、或专业(若面向2001级的只选年级2001),点击添加对象; 4、录入课程简介(250字以内)、申请说明(150字以内); 5、点击“保存”完成申请。 6、点击“打印”输出到EXCEL,打印后交院系签字审核。

2.4公选课教材指定 担任全校性公选课开课任务的老师可点击“信息维护”->“公选课教材指定”指定公选课教材,但必须录入教材名称、教材作者、出版社及教材版别。 2.5教学日历 选择学年,学期以及课程名称,录入周次,选择授课形式,录入教学内容;录入完毕后按保存按钮。若有多个相同教学班的,可点击“拷贝来自”,复制相同的日历再保存。教学日历可以根据不同的系统设置显示不同的两种格式,可以满足不同学校的要求。 格式一

高校教务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0117879136.html, 高校教务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作者:李娜 来源:《中国教育信息化·高教职教》2007年第09期 摘要:教务管理工作在高等院校管理工作中处于重中之重的地位,对学校的教学发挥着重要的影响。本文在分析现行教务管理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以服务用户、提高工作效率、整合工作流程和规范管理为理念的设计思想,重点介绍了系统设计方案、系统的处理流程,并对数据库及各个功能模块的设计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教务管理C/S数据库应用系统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07)09-0050-02 一、研究思路与开发工具 “教务管理系统”主要是通过建立和开发客户机/服务器模式的网络信息平台,实现学校Client/Server模式的教学过程、学生学籍和考务的管理。其应用范围从新生的信息录入开始到毕业离校,贯穿整个学生在校期间的管理工作。同时,根据这一全过程的工作特点,全面利用计算机作为辅助管理手段进行管理,有效地防止目前全国大学生管理系统“平台式”的软件在开发上的大众性,更适合于本校学籍管理要求,强化查询统计功能,并以更友好、更方便的用户界面满足管理人员的日常使用。 首先,在设计过程中,经过全面地分析,笔者确立了最终设计思路,即: (1)以教务处为总控制中心,其他系部为分站; (2)由相对独立、相互支持的子系统构成,其中以教学计划管理为基础; (3)人工介入下的自动化操作; (4)封闭与开放兼顾,内部控制严格,数据流转安全方便; (5)开发工具先进便于升级。 为明确开发研究思路,现以如下研究技术路线表示,见图1。

教务管理系统介绍

1 教务管理系统需求分析 教务管理系统所必备的功能归纳为如图1.1所示,其中每个功能都由若干相关联的子功能模块组成。 图1.1 教务管理系统的基本功能模块 1.1 系统数据流程 系统的数据流程如图1.2所示。

图1.2 系统数据流程 1.2 基础数据管理 “基础数据管理”功能模块用于维护整个教务系统正常运行所需的基础数据集,以保证教务系统有一个统一的标准的基础数据集,便于数据的共享使用,内容包括包括入学年份、学年学期、院系数据、专业设置、教研室情况等,其中所包含子功能模块如图1.3所示 图1.3“基础数据管理”功能模块 1.3 教学计划管理 “教学计划管理”功能模块用于维护学校中各系各专业的课程、课组计划安排信息,作为选课和毕业审查的标准,包括的功能有课程计划登记、课程计划审批、选课情况查询、选课信息审批等。 1.4 学籍管理 “学籍管理”主要包括了高校学籍管理的常用信息,提供对学生学籍基本信息录入、查询、修改、打印输出、维护等常用功能,并提供学号编排、学生照片输入与显示、学籍变动(留级、休学、跳级、转班、转学、退学等)、奖惩登记毕业情况等功能。 1.5 教师管理 “教师管理”功能模块用于管理教师相关的信息,提高质量,保证教学工作的高效运行,其中包含的子功能模块如图1.4所示。

图 1.4 “教师管理”功能模块 “教师基本信息”用于管理教师的基本信息,如所学专业、学历、毕业院校等。 “教师任课档案”用于管理教师任课档案信息,如教师姓名、学历和学期、任课班级、课程、周时数、总时数等。 “教师奖惩档案”用于管理教师奖惩档案信息,如教师姓名、奖惩日期、类别原因、奖惩名称、奖惩等级等。 “教师考评管理”用于对教师进行考评。 “教师课时数统计”用于统计教师工作量。 “教师进修档案”用于管理教师进修档案信息,如教师姓名、进修日期、进修科目、进修单位、进修成绩等。 1.6 注册收费管理 “注册管理”功能模块用于记录学生新学期的注册情况,如果未注册将记录学生的未注册原因及未注册去向。“收费管理”功能模块用于记录学生开学初的收费情况,每个学生的收费标准来自学生学籍信息中的收费类别。 1.7 排课选课管理 “排课选课管理”功能模块用于根据教学计划、教室资源、教师资源等,制定每学期的课程表,其中包含的子功能模块如图1.5所示。 图 1.5 “排课选课管理”功能模块 “条件设定”用于设置排课的一些限制条件,如班级、教师、教室的排课时段限制。 “全校排课设定”用于对某学期全校课表的共同部分进行设置,如课表的统一抬头、没天上课节数、统一的排课时段等进行设置。 “班级课程配置”用于对某个班级某学期具体开设的课程分别进行排课时段、单双周】连堂课等特殊情况设置。 “教师排课设定”用于对个别教师的排课时段进行特殊设置。 “教室排课设定”用于对个别教室的排课时段进行特殊设置。 “课程信息录入”用于对一些临时添加或修改的课程(不在教学计划之列的)进行设置。

文献综述-浙江大学现代教务管理系统

文献综述本论文的题目是《我与我们:从豆瓣网看网络交往中的身份建构》,作为本研究的理论视角,网络交往中的身份建构是文献综述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本研究的典型例证,对“豆瓣网”等研究的文献梳理也不容忽视。 一.身份的概念阐释 身份是在某一语境下,回答一个人或一群人究竟是谁的问题。 “身份”一词来源于西方文化,译自“Identity”,伴随着人类的出现而产生。Identity最早用于代数和逻辑学,意为同一或相同;后来与哲学中的认识主体问题发生关联,指物质、实体存在上的同一性质或状态;埃里克森(E.H. Erikson)最早将其引入心理学,作为社会心理分析的技术术语来使用。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学者从社会学、心理学、文化学等角度对身份进行了多维分析。英国学者安东尼·吉登斯(Anthony Giddens)认为身份具有可塑性,借助外来因素能完成自身身份的建构。1社会心理学家Tajfel和Turner区分了个体身份和社会身份,认为社会身份的取得来自群体成员资格。2美国学者亨廷顿(Samuel Phillips Huntington)认为,为了建立我们的身份,必须寻找对立面,即建构“敌人”,从对“敌人”的想象中寻求我们自身的形象。3 综合对身份概念的阐述,它有两个相互对立的意思:一方面是“本身、个性”,即作为一个长期存在的实体的个人所具有的不同于他人的鲜明个性;另一方面是“相同性、同一性”,即自我归类,强调与他者共有的素质或状况。简要地说,身份既揭示了“我们”是谁的问题,又区分了“他们”是谁。总之,身份是建立在对我和他、我的社会和他的社会区分的基础上,是一个求同存异的建构过程,因而对身份建构的研究也就是对个人与社会、个体与集体关系的研究。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1.媒介角度的身份建构研究数量少、发展慢 身份建构并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关于“我是谁”的身份建构研究已成为国内外诸多学科研究的热点。总体说来,从不同学科出发,身份建构的研究可归为以下几类:社会学领域关于性别、种族、阶级、亚文化等群体身份的建构;文学领域从后殖民主义和文化研究角度的文化身份建构;哲学领域关于主体和身份的探讨;人类学领域关于族裔的身份研究;教育学领域关于身份建构的教育研究。 虽然相关研究由来已久且数量颇多,但比较而言,从媒介角度切入进行有关身份的构造性研究 1张旭鹏文:“论欧洲一体化的文化认同建构”,《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3期。 2 Tajfel H, Turner J C. The social identity theory of intergroup behavior. Psychology of Inrergroup Relations. Chicago: Nelson Hall, 1986:16-17.

高校教务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开题报告1

题目高校教务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研究目的和意义 高校教务管理信息化是提高办公效率的主要途径,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高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在校学生人数不断增多,办学层次出现多元化,由一地办学发展到多地多点办学,同时进一步推行学分制。这些变化是教务管理部门的管理任务越来越繁重,不仅增加了工作量,更增加了工作难度和复杂度,按传统的管理模式,只靠有限的工作人员已无法进行高校管理,高校教务管理信息化已成为教学管理现代化的迫切需求。通过完善管理信息化的制度,可以规范管理,保证教学效果,提高管理效率,有效地提高校教务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和现代化水平,使教务管理工作走上良性循环的轨道。 高校教务管理系统旨在改善教务管理系统,提高管理效率,实现大学校园教务管理的电子化,协同化,网络化,使教务部门能更有效地管理和监督各院系的教学、学籍、成绩、课表等其他事务管理,使管理人员及时而充分地获取自己的工作日程、通知、会议等,更好地向社会宣传学校教务的工作成果,促进校内外交流。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教务管理是高校的主要日常管理工作之一,涉及到学校教学管理的各个方面,包括全校教师、学生、课程、学生成绩等一系列信息。所以国内外都很重视教务教学管理工作。 在国外高校,与国内不同,他们一般具有较大规模的稳定的技术队伍来提供服务与技术支持。国外的校园教务管理信息系统发展很早,从六七十年代就已经开始,现在已比较成熟。到2002 年为止,美国已经有82%的高校能够为学生提供在线课程目录服务,有70.9%的高校能够为学生提供在线课程注册服务。 国内高校信息化建设相对起步较晚。在数字校园理论逐步应用的过程中,各高校一方面不断投资购建各种硬件、系统软件和网络,另一方面也不断开发实施了各类教学、科研、办公管理等应用系统,形成了一定规模的信息化建设体系。但是,由于整体信息化程度相对落后,经费短缺,理论体系不健全等原因,国内高校教务管理系统在机构设置、服务范围、服务质量及人员要求上与国外高校相比都有一定的差距。国内自从开始使用高校教务管理系统到目前为止,已经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的主体是基于单机和独立的业务系统;第二个阶段和第三个阶段分别是基于C/S 和B/S 开发的。 二、发展趋势 纵观目前国内研究现状,在安全性和信息更新化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各现有系统资料单独建立,共享性差;在以管理者为主体的方式中,信息取舍依赖管理者对于信息的认知与喜好,较不容易掌握用户真正的需求,也因此无法完全满足用户的需求。因此,未来的教务管理软件应充分依托校园网,实现教务信息的集中管理、分散操作、信息共享,使传统的教务管理朝数字化、无纸化、智能化、综合化的方向发展,并为进一步实现完善的计算机教务管理系统和全校信息系统打下良好的基础。

凌展教务管理系统需求分析

凌展教务管理系统需求分析

凌展教务管理系统 需求分析 姓名:吴远林 学号:120511614 学院: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

目录 1 引言 (1) 1.1 编写目的 (1) 1.2 背景说明 (1) 1.3 系统目标 (1) 1.4 系统意义 (1) 2 功能需求分析 (2) 2.1 管理员对功能的需求 (2) 2.2 教师对功能的需求 (3) 2.3 学生对功能的需求 (3) 3 性能需求分析 (3) 3.1 网络平台要求 (3) 3.2 用户平台要求 (4) 4 总结 (4)

1 引言 1.1 编写目的 现如今,随着教学体制的不断改革,尤其是学分制、选课制的展开和深入,教务日常管理工作日趋繁重、复杂。因此,教务管理成为大学的主要日常管理工作之一,它涉及到校、系、师、生的诸多方面,如何把教务工作信息化,模块化,便捷化是现代高校发展的重点,所以迫切需要研制开发一种综合教务管理软件,建成一个完整统一、技术先进、高效稳定、安全可靠的教学信息管理系统。 针对不同高等学校的特点设计,注重实用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并重的原则,把教务管理人员从繁杂的手工劳动中解脱出来,提高教务管理的质量;适应学年学分制;传统的C/S(客户/服务器)模式与流行的B/S(浏览器/服务器)相结合;采用三层(多层)体系结构;结合基于无限局域网、英特网技术;最终在学校内全面实现本科生教务的计算机网络辅助管理,通过校园网络系统实现各教学管理部门日常教学教务管理,教师、学生及各有关部门校园教学信息查询的网络化,全面提升高等学校的教务管理水平。 1.2 背景说明 ●待开发系统名称:教务管理系统 ●开发者:吴远林 ●用户:高校教务人员,在校学生,教师 1.3 系统目标 开发此教务管理系统软件,使教务人员及操作者进行教务管理,方便操作者随时添加、查询、修改,使工作人员从繁琐的填表,查表工作中解放出来;使供需双方都获得满意的结果;促进报表、统计数字的规范化;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教务管理维护费用,提高行政工作效率,改善服务质量,为学校领导决策提供支持,该软件的设计目标尽量达到人力与设备的节省,并且处理数据的速度提高。 该系统面向教务处、院、系教师和全校学生,实现教学资源管理,学籍管理,教学计划,开课/排课管理,选课管理,考务管理,成绩管理,教师管理,教材管理,教学质量监控,开放性实验管理,毕业设计管理

测量系统分析(MSA)2

一.稳定性: 1.定义:稳定性——测量系统在某持续时间内测量同一基准或零件的单一特性时获得的测量值总变差。 2.使用均值和极差控制图,该控制图可提供方法以分离影响所有测量结果的原因产生的变差(普通变差)和特殊条件产生的变差(特殊 原因变差)。凡信号出现在控制值外点均表现“失控”或“不稳定”。 3.研究:绘出标准(样件)重复读数X或R,图中失控信号即为需核准测量系统的标志。 4.操作要领:必须仔细策划控制图技术(如取样时间、环境等),以防样本容量、频率等导致失误信号。 5.稳定性改进 ①从过程中排除特殊原因——由超出的点反应。 ②减少控制限宽度——排除普通原因造成的变差。 图2测量系统特性图

二.偏倚 1.定义:偏倚——测量结果的观察平均值与基准的差值。 2.操作方式: ①对一件样件进行精密测量。 ②由同一评价人用被评价单个量具测量同一零件至少十次。 ③计算读数平均值。 ④偏倚=基准值-平均值 3.产生较大偏倚的原因 ①基准误差 ②磨损的零件 ③制造的仪器尺寸不对 ④测量错误的特性 ⑤仪表未正确校准 ⑥评价人使用仪器不正确。 三.重复性 1.定义:重复性——由一个评价人采用一种测量器具,多次测量同一零件的同一特性时获得的差值。 2.测量过程的重复性意味着测量系统自身的变异是一致的。重复性可用极差图显示测量过程的一致性。 3.重复性或量具变差的估计: σe=5.15×R/d2 d2——常数(查表得)与零件数量、试验次数有关。

5.15——代表正态分布的90%的测量结果。 四.再现性 1.定义:再现性——由不同评价人采用相同测量器具测量同一零件的同一特性时测量平均值的变差。 2.测量过程的再现性表明评价人的差异性是一致的。若评价人变异存在,则每位评价人所有平均值将会不同,可采用均值图来显示。 3.估计评价人标准偏差 σo=5.15×R o/d2 d2——常数(查表得)与零件数量、试验次数有关。 5.15——代表正态分布的90%的测量结果。 R o=R MAX-R MIN 由于量具变差影响该估计值,必须通过减去重复性来纠正 校正过的再现值=√〔5.15×R o/d2〕-〔(5.15σe)2/nr〕n—零件数量 r—试验次数 五.线性 1.定义:线性——在量具预期的工作范围内,偏倚值的差值。 2.非线性的原因: ①测量系统上限和下限没有正确校准。 ②最大和最小值校准量具的误差 ③磨损的仪器 ④仪器固有的设计特性

教务管理系统可行性分析

教务管理系统可行性分析报告 姓名:林志铭 学号:20124011019 院系:数学与计算机学院 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班级:(1)班 学科:软件工程

目录 1、分析系统的背景和目的 (3) 2、对系统的介绍和分析其状况 (4) 3、系统的整体结构 (5) 4、系统的可行性研究 (6) 4.1管理可行性: (6) 4.2技术可行性: (6) 4.3经济可行性: (6) 4.4营运可行性: (7) 5、系统的课程安排分析 (7) 5.1业务流程分析 (7) 5.2数据流程分析 (8) 6、课程安排系统设计目标 (9) 6.1总目标 (9) 6.2功能目标 (9) 6.3性能目标 (10) 7、系统基本功能 (11) 7.1院级教务管理系统: (11) 7.2排课及教学资源管理系统: (12) 8、总结 (13)

1、分析系统的背景和目的 现如今高校为适应社会的需求以及自身办学的需要,扩建、扩招已在寻常不过。自然就会有更多的学生信息需要处理。如果只靠人力来完成,必然是一项非常繁琐、复杂的工作,而且还会出现很多意想不到的错误,这不仅会给教学及管理带来了很大的不便,也不益于学校全面快速发展的需要,所以需要教务管理系统来统一管理学生信息,方便处理。 众所周知,作为高校日常教学中的主要管理工作之一的教务管理,它涉及到院校、专业、师生等诸多方面。特别是目前国家的教育体制也正处在不断改革、创新的阶段,教育部门充分吸取国外优秀的教学模式,结合国内多年的办学经验,逐步探索出了适合中国特色的教学形式,国家教育部面向各级各类学校开展了全面学分制改革。同时,随着选课制的展开和深入,教务日常管理工作也日趋繁重、复杂,如何把教务工作信息化、模块化、便捷化便成为了现代高校发展的重点。所以总的来说,教务管理软件应实现教务信息的集中管理,使传统的教务管理朝数字化、无纸化、智能化、综合化的方向发展,并为进一步实现完善的计算机教务管理系统和全校信息系统打下良好的基础。在高校中,教务管理工作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教学质量直接取决十教务管理水平,现如今教务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与实施可谓日新月异。

《高校教务管理系统》

《高校教务管理系统》 需求调研报告 目录 1引言 (1) 1.1编写目的 (1) 1.2背景说明 (1) 1.3系统目标 (1) 2需求描述 (2) 2.1教学资源维护 (4) 2.1.1学年校历编排 (4) 2.1.2 组织结构维护 (4) 2.1.3 教室资源维护 (4) 2.2学籍维护 (5) 2.2.1 学生基本信息维护 (6) 2.2.2 成绩信息 (6) 2.2.3考勤信息维护 (7) 2.3教学计划维护 (8) 2.4开课/排课维护 (9) 2.4.1 开课管理: (9) 2.4.2 排课管理: (9) 2.5选课管理 (13) 2.5.1 学生网上选课平台(B/S结构) (13) 2.5.2 教务员管理平台(C/S结构): (15) 2.6考务管理维护(暂定) (16) 2.7成绩管理维护 (16) 2.7.1 系统用途 (17) 2.7.2 系统特点 (17) 2.8教师管理维护 (18) 2.8.1 目的: (18) 2.8.2 管理内容: (19) 2.9毕业设计管理和毕业审核(暂定) (19) 2.9.1 系统用途 (19) 2.9.2 功能需求描述 (20) 2.9.3 功能描述 (21) 3性能需求 (24) 3.1网络平台要求 (24) 3.1.1 网络环境下的多用户系统。 (24) 3.1.2 数据的完整性,准确性。 (24) 3.1.3数据安全性。 (24)

3.2用户平台要求 (24) 4行为描述 (25) 5参考文献 (25) 6总结 (26)

1引言 1.1编写目的 教务管理是大学的主要日常管理工作之一,涉及到校、系、师、生的诸多方面,随着教学体制的不断改革,尤其是学分制、选课制的展开和深入,教务日常管理工作日趋繁重、复杂。如 何把教务工作信息化,模块化,便捷化是现代高校发展的重点,所以迫切需要研制开发一种综合教务管理软件,建成一个完整 统一、技术先进、高效稳定、安全可靠的教学信息管理系统。 1.2背景说明 ●待开发系统名称:教务管理系统 ●开发者: ●用户:高校教务人员,在校学生,教师 1.3系统目标 开发此教务管理系统软件,使教务人员及操作者进行教务管理,方便操作者随时添加、查询、修改,使工作人员从繁琐 的填表,查表工作中解放出来;使供需双方都获得满意的结果; 促进报表、统计数字的规范化;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教务管理 维护费用,提高行政工作效率,改善服务质量,为学校领导决 策提供支持,该软件的设计目标尽量达到人力与设备的节省,

教学管理信息系统基本功能一览

教学管理信息系统基本功能一览

教学管理信息系统基本功能一览 一.教务管理 ⒈培养计划管理:查询、变更、复制、删除等。 ⒉教学任务管理:查询教学安排、班级开课情况、添加教学任务、指定授课教师、合班编排、查询合班情况汇总表、添加公共选修课、查询公共选修课汇总表等。 ⒊排课管理:手动添加课程、调课、课程批量分组及其查询、设置排课参数、批量排课;班级、教室、教师占用情况查询等。 ⒋考务管理:期中期末考试安排、补考安排、考试冲突学生汇总等。 ⒌选课管理:个人、专业学分上限查询和修改、课程选课学生调整、学生个人课程表调整、班级课程表查询和调整、设定可选课的学号、批量生成班级课程表、查询历年课程;学生点名册、教学任务通知书、学生个人课程表、批量课程表、班级课程表打印等。 ⒍重读学生名单查询 二.教学质量管理 ⒈教学质量问卷调查:问卷类型设置、问题设置、测评查询开关、调查回收率计算、评测情况汇总、评测意见汇总等。 ⒉工作量管理:工作量参数设定、工作量统计、查询 等。 三.成绩与学籍管理 ⒈成绩管理 ⑴当前学期成绩管理:成绩修改、未输成绩课程、院部未确认成绩查询、成绩分布统计等。 ⑵历年成绩管理:按学号、按课程查询、每学期课程不及格学生名单、成绩分布统计、整班/按学号添加成绩、成绩修改、课程性质变更、课程代码更改等。

⑶当前学期成绩数据转移到历年成绩表。 ⒉绩点管理:本学期平均学分绩点计算、历年平均学分绩点计算 ⒊英语四、六级考试报名及成绩查询 ⒋学生信息管理 ⑴基本信息:学生基本信息添加、查询、修改等。 ⑵学籍变动 ⒌学生培养计划管理:培养计划查询、添加、修改与删除等。 ⒍成绩查询、四、六级考试报名、成绩查询开关设置等。 ⒎报表统计打印:在校生统计、班级学生名单、成绩登记表、班级成绩一览表、本学期行政班级期中成绩一览表、学生个人成绩总表、学生学期成绩单等。 四.系统管理 ⒈教学基本要素信息管理:院部、专业、方向、班级、教师、职称、课程、教室的查询、添加修改等。 ⒉数据管理:各数据表维护、备份、转移、恢复等。 ⒊系统参数设定:系统开关、选课开关、学期、选课轮次等各类参数设定。 ⒋用户权限管理:院部、学生、教师、教务员等系统用户设置与权限管理;用户列表、用户密码查询打印。 五.院部管理员权限 ⒈培养计划管理:查询、变更、复制、删除等。 ⒉教学任务管理:查询班级开课情况、添加教学任务、指定授课教师、合班编排、查询合班情况汇总表、添加公共选修课、查询班级开课情况、公共选修课汇总表等。 ⒊排课管理:手动添加课程、调课、课程批量分组及其查询、设置排课参数、批量排课;班级、教室、教师占用情况查询等。

正方现代教务管理系统WEB端

正方现代教务管理系统WEB 端 学生操作指南 杭州正方电子工程有限公司

二、个人信息 (4) 2.1 密码修改 (5) 2.2 学生基本信息 (5) 2.3 个人信息修改 (5) 2.4 学习简历维护 (6) 2.5 学生专业方向维护 (6) 2.6 师生交流 (7) 2.7 问卷调查 (8) 三.信息查询 (9) 3.1 成绩查询 (9) 3.2 学生重修情况查询 (10) 3.3 学生任职奖惩查询 (10) 3.4 等级考试成绩查询 (10) 3.5 任意选修课查询 (11) 3.6 其他性质课程查询 (11) 3.7 教学计划查询 (12) 3.8 学生个人课表查询 (12) 3.9 教师课表查询 (13) 3.10 教室课表查询 (13) 3.11 教材使用查询 (14) 3.12 课程信息查询 (14) 3.13 教室借用查询 (15) 3.14 课程开课情况查询 (16) 3.15 学生考务查询 (16) 3.16 素质拓展加学分查询 (16) 3.17 教师信息查询 (16) 3.18 辅修报名查询 (17) 四.网上选课 (17) 4.1 公共选修课选课 (17) 4.2 一般课选课 (18) 五.网上评价 (18) 六.网上报名 (18) 6.1 重修网上报名 (18) 6.2 等级考试网上报名 (19)

6.3 毕业前补考报名 (19) 6.4 补考网上报名 (20) 6.5 辅修网上报名 (20) 七.公告信息 (20) 八.帮助文件 (20)

一、登录系统 打开IE浏览器,输入WEB服务器地址或从教务处主页登录“正方教务管理系统” ,进入用户登录界面。输入学号及口令(默认为学号),选择“学生”角色,按“登录”。(请各位同学不要忘记关闭所有开启的窗口,以防他人进入,造成不良后果!) 登录成功后,显示如下界面,点中间斗箭头可以隐藏菜单,点「:巫新登录可以重新返回到系统登录界面,点回星出可以退出系统。 悴阴脱铝毎管理子东集 a 势腥.低对I 占二r M宫JI. J1I-5 ■ Mm” 系统界面 二、个人信息 个人信息包括:学生基本信息、个人信息修改、密码修改、学习简历维护、学生专业方 向维护、信息接受、信息发送、已发信息、问卷调查功能。

大学教务管理系统——UML模型

某大学教务管理系统UML模型 随着高校校园网的建设和Internet技术的引进,基于校园网和Internet的应用系统的开发正在蓬勃发展。教务管理师高校教学管理的一向重要工作,现代化的高校教务管理需要现代化的信息管理系统支持。新世纪背景下,高校教育体制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革,招生人数逐年增加,教学计划不断更新。在高校日常管理中,教务管理无疑是核心工作,重中之重。其管理模式的科学化与规范化,管理手段的信息化与自动化对于学校的总体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由于管理内容过多,繁琐,处理的过程也非常复杂,并且随着学校人员的增加,教务管理系统的信息量大幅上升,因此往往很难及时准确地掌握教务信息的运作状态这使得高校教务管理的工作量大幅度增加,另外,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教学管理模式也在发生变化,例如实施学分制、学生自主选课等。这一切都有赖于计算机网络技术和数据库技术的支持,在这样的形势下建立和完善一个集成化的教务管理系统势在必行。 目前,国内高校都开发了自己基于校园网的教务管理系统。由于其教务管理模式不尽相同,不同学校的实际教务管理情况各有自己的特点,因而各高校需要针对自己的教务管理模式和特点建立自己的教务管理系统。本设计是基于某高校的教务管理模式开发的基于校园网的教务管理系统。这样一个系统不仅可以降低工作量、提高办公效率,而且使分散的教务信息得到集中处理,对减轻教务工作负担、提高教务管理水平、实现教务管理的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1.建立系统用例模型 1.1确定系统模型的参与者 仔细分析教务管理系统问题描述。在UML中,角色代表位于系统之外和系统进行交互的一类对象,本系统中创建主要的角色有以下三类: (1)教务员:教务员在教学管理系统中对全体学生进行用户登录、学籍管理、选课管理、教学管理和成绩管理,并且对教师进行登录管理、教学管理和成绩管理。教务处工作人员处理日常的系统维护,例如维护和及时更新学生,教师信息以及安排选课等。 (2)教师:教师根据教务系统的选课安排进行教学,将学生的考试成绩录入此系统。 (3)学生:学生能够在教务管理系统更改学籍信息、进行选课、查询已选课程和考试成绩。 1.2识别用例 用例是系统外部参与者与系统在交互过程中需要完成的任务,识别用例最好的方法就是从分析系统的参与者开始,考虑每一类参与者需要使用系统的哪些功能,如何使用系统,根据教务管理系统的运行流程个提取的参与者信息,确定系统分为以下几个用例: (1)学生参与者用例: ●用户登录 ●学籍管理 ●选课管理 (2)教师参与者用例: ●用户登录 ●成绩管理 ●教学管理 (3)教务员参与者用例:

教务管理系统的分析与设计-毕设论文

xx医学院xx学院本科学生毕业论文 教务管理系统的分析与设计 学生姓名: 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计算机医药卫生应用方向)所在年级:级(20 届) 学号: 指导教师: 指导教师职称:讲师 完成日期:2013年5月10日

教务管理系统分析与设计 xxx (指导教师:xxx 讲师) xxx医学院xxx学院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计算机医药卫生应用方向),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在管理上被越来越广泛和深入的应用,高校对管理系统的效率要求也越来越高。本文在认真分析了高校教务管理工作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NET平台的教务管理系统。并将教务管理系统划分为以下几个主要功能模块来实现:公告管理、教师管理、学院管理、专业管理、学生管理、课程管理、成绩管理、信息查询、系统管理。以期对今后继续深入研究提供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学籍、教学资源、教务信息、统一建模 Analysis and Design of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System Li Yanji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has been applied more and more widely and deeply in the management,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re increasingly high demands on the efficiency of the management system. Based on analysis of the college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work is proposed based on https://www.360docs.net/doc/0117879136.html, platform, the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system. And the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system is divided into the main function of the following modules: Notice management, teacher management, college management, professional management, student management, curriculum management, performance management, information query, system management. In order to provide a useful reference for future in-depth study. [Key words] School Roll;Teaching Resources;Academic Information;Unified Modeling 1.引言 当今社会已进入互联网时代,大量的工作依托于互联网应用得到较高效率的完成和

正方现代教务管理信息系统操作手册

正方现代教务管理系统WEB端系部用户手册 杭州正方电子工程有限公司 学生管理 学籍管理 信息维护 a、学生基本信息、家庭信息、入学成绩的维护。 点击增加或修改,弹出如下操作窗口: 学籍异动 a、学籍异动主要功能:统计,异动处理,转专业学生异动处理,退学、休学、复学、转专业通知单输出。 信息查询 该功能可查询学籍管理子系统各表中的信息; 学生名单打印 该功能可按学院、学年、班级打印注册收费表、成绩登记表、在校生名单; 学生人数分类统计 具体操作:①选择需统计的年纪、学院、专业、班级; ②选择需显示的统计选项(性别、学院、系等); ③从按条件查下拉菜单中选择条件(是否注册、是否在校、是否有学籍); ④在条件关系复选框中确定步骤③中条件的关系(与、或); ⑤单击统计按钮,完成统计工作; 如:需要统计2004级,法学院,法学专业,已注册且在校学生的性别 ①选择2004,法学院,法学(班级可以不选); ②在统计选项栏,将性别选中;

③在按条件查下拉菜单中,选择是否注册、是否在校(菜单下拉两次,两次结果自动选入,在这里选择的是否注册、是否在校表示学生已注册、学生在校); ④在条件关系复选框中,选并且(是否注册并且是否在校表示学生已注册并学生在校); ⑤单击统计按钮,系统自动出现所需要统计信息; 高基报表 高基2-1-2普通本、专科分专业学生数 高基2-2普通本、专科生年龄情况 高综3-1-2普通本、专科分形式、分学科学生数 全校学生人数统计表 该功能按学院为单位完成对全校学生人数的统计; 学生组合统计 该功能可分班统计人数、分校区统计人数、学生变动情况,可对学生信息表、学生家庭表、学生异动表等多种表组合起来查询; 师资管理 教师密码查询 输入教师工号,点查询,即可查询教师密码。查询权限一般放在系统管理员或主管人事部门负责人。 如果教师信息已经存在,只需要增加、删除、修改为数不多的教师信息,则可在教师信息维护操作界面下直接进行。 对教师的工作量系数可进行单个修改,界面右击提供考试分配是否可用功能。 教学计划管理 落实教学任务的流程图 a

教务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xxxx大学 本科生毕业论文 题目教务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学院 专业班级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撰写日期:年月日

教务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摘要 在信息高度发达的网络时代,教务管理系统的开发,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它依托当今高度发展的信息时代,加强用户网上信息的交流与分享,系统采用B/S开发模式就是能够使用信息的传输与信息的处理功能,从而可以方便用户解决自身业务问题,给用户提供网上交流与沟通的平台。本系统就是基于这样的原则,构建了教务管理系统网站。系统以HTML、.NET语言为依托,SQL Server做系统数据库,IIS做服务器,使用JavaScript作为脚本语言,采用Flash、CSS样式美化页面。实现了系统要求的最基本功能。论文首先介绍了教务管理系统的现状和意义;然后对网站进行了需求分析,并介绍了教务管理系统所需要的功能;在对网站进行详细分析后,依次对各模块的具体设计作了一个简单的阐述;通过测试分析,该系统运行稳定可靠;最后对系统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关键词:教务管理系统;IIS;.NET;SQL SERVER The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System SUN Wan-jun Abstract Highly developed in the information network area,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system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is system, plays a decisive role. It uses the information area of rapid development, strengthen the users on the Internet to exchange and share information, the system adopts B/S development mode is to be able to use the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is convenient for the user to solve their business problems, give the user an online business communication and communication platform. The system is based on this principle, construction of clothing orders management system Web site. System based on the HTML, NET language as the basis, using SQL server as database system, IIS as the server, the use of Java script as a scripting language, using Flash, CSS style beautification page. Realization of the basic functions of the system requirements. The thesis first introduces the clothing order management system present situation and significance; then on the site conducted a feasibility analysis and needs analysis, and introduced the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Web site needs to function; the site is a detailed analysis, in order to various modules of the design as a simple exposition; through test and analysis, the system runs stably and reliably; the last of system are summarized and prospects. Keywords: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IIS; .NET; SQL SERVER

测量系统分析控制计划流程

程序名称:测量系统分析操纵程序 文件编号:MSA-01001 版本:A 生效日期: 2002-10-04

编写人:日期: (副治理者代表) 审批人:日期: (厂长) 如此印章并非红色<受

<受控文件>印章 1.0目的 1.1了解测量器具量测的性能,是否能满足测量要求。 1.2 对新进或维修后的量测设备,能提供一个客观正确的变异分析及评价量测质量。 1.3 应用统计方法来分析测量系统之再现性及重复性,作为下列各项事项之参考: 1.3.1试验设备是否需要校验; 1.3.2是否可供使用; 1.3.3是否有人为因素造成之失准; 1.3.4是否需要修正校验的周期及频率。 2.0适用范围 2.1适用于公司车载产品量测设备及量具的统计变差分析。 3.0定义 3.1测量仪器:任一用来量测产品特性之仪器皆称为测量

仪器。 3.2测量系统:用来对被测特性赋值的操作、程序、量具、 设备、软件以及操作人员的集合。 3.3测量系统分析:应用统计方法,基于实际之制程选择 适当之作业人数,样本数及重复测试次数,以研究分析要紧变差缘故。 3.4再现性:测量一个零件的某特性时,不同评价人用同一量具测量平均值变差。 3. 5重复性:测量一个零件的某特性时,一位评价人用同一量具多次测量的变差。 4.0职责 4.1计量室:负责制定并实施测量仪器校验打算。 4.2各使用部门负责使用仪器之变差分析(要紧指重复性、再现性)及送校。 4.3设备维修部负责测量设备(不包括工具)之维护保养; 各使用部门负责测量工具之维护保养。 5.0内容 4. 1 测量系统分析实施流程图

常用量具测量系统分析周期(参考操纵打算): 5.2计量型测量系统分析 5.2.1量测仪器、量测物及人员选择 5.2.1.1对用于测量产品的量具之精度,必须高于被测物公 差的1/10,报告采纳附录中MSA-01001-03B;对 用于测量过程变差的量具之精度,必须高于过程 变差的1/10。报告采纳附录中MSA-01001-04B。 5.2.1.2测量仪器必须校验合格,并贴有“计量合格”标识。 5.2.1.3随机选取几个有资格使用测量仪器的操作员,评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