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T微机开关电源维修教程
ATX微机开关电源维修教程总图

ATX微机开关电源维修教程总图微机A TX电源电路的工作原理与维修随着电脑的逐渐普及和深入到家庭,显示器已经成为维修界的一个亮点,A TX开关电源又将成为维修界的一个新的亮点.本文以市面上最常见的LWT2005型开关电源供应器为例,详细讲解最新A TX开关电源的工作原理和检修方法,对其它型号的开关电源供应器,也借此起到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一、概述ATX开关电源的主要功能是向计算机系统提供所需的直流电源.一般计算机电源所采用的都是双管半桥式无工频变压器的脉宽调制变换型稳压电源.它将市电整流成直流后,通过变换型振荡器变成频率较高的矩形或近似正弦波电压,再经过高频整流滤波变成低压直流电压的目的.其外观图和内部结构实物图见图1和图2所示.ATX开关电源的功率一般为250W~300W,通过高频滤波电路共输出六组直流电压:+5V(25A)、—5V(0.5A)、+12V(10A)、—12V(1A)、+3.3V(14A)、+5VSB(0.8A).为防止负载过流或过压损坏电源,在交流市电输入端设有保险丝,在直流输出端设有过载保护电路.二、工作原理ATX开关电源,电路按其组成功能分为:输入整流滤波电路、高压反峰吸收电路、辅助电源电路、脉宽调制控制电路、PS信号和PG信号产生电路、主电源电路及多路直流稳压输出电路、自动稳压稳流与保护控制电路.参照实物绘出整机电路图,如图3所示.1、输入整流滤波电路只要有交流电AC220V输入,A TX开关电源无论是否开启,其辅助电源就会一直工作,直接为开关电源控制电路提供工作电压.如图4所示,交流电AC220V经过保险管FUSE、电源互感滤波器L0,经BD1—BD4整流、C5和C6滤波,输出300V左右直流脉动电压.C1为尖峰吸收电容,防止交流电突变瞬间对电路造成不良影响.TH1为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起过流保护和防雷击的作用.L0、R1和C2组成Π型滤波器,滤除市电电网中的高频干扰.C3和C4为高频辐射吸收电容,防止交流电窜入后级直流电路造成高频辐射干扰.R2和R3为隔离平衡电阻,在电路中对C5和C6起平均分配电压作用,且在关机后,与地形成回路,快速泄放C5、C6上储存的电荷,从而避免电击.2、高压尖峰吸收电路如图5所示,D18、R004和C01组成高压尖峰吸收电路.当开关管Q03截止后,T3将产生一个很大的反极性尖峰电压,其峰值幅度超过Q03的C极电压很多倍,此尖峰电压的功率经D18储存于C01中,然后在电阻R004上消耗掉,从而降低了Q03的C极尖峰电压,使Q03免遭损坏.3、辅助电源电路如图6所示,整流器输出的+300V左右直流脉动电压,一路经T3开关变压器的初级①~②绕组送往辅助电源开关管Q03的c极,另一路经启动电阻R002给Q03的b极提供正向偏置电压和启动电流,使Q03开始导通.Ic流经T3初级①~②绕组,使T3③~④反馈绕组产生感应电动势(上正下负),通过正反馈支路C02、D8、R06送往Q03的b极,使Q03迅速饱和导通,Q03上的Ic电流增至最大,即电流变化率为零,此时D7导通,通过电阻R05送出一个比较电压至IC3(光电耦合器Q817)的③脚,同时T3次级绕组产生的感应电动势经D50、C04整流滤波后,一路经R01限流后送至IC3的①脚,另一路经R02送至IC4(精密稳压电路TL431),由于Q03饱和导通时次级绕组产生的感应电动势比较平滑、稳定,经IC4的K端输出至IC3的②脚电压变化率几乎为零,使IC3内发光二极管流过的电流几乎为零,此时光敏三极管截止,从而导致Q1截止.反馈电流通过R06、R003、Q03的b、e极等效电阻对电容C02充电,随着C02充电电压增加,流经Q03的b极电流逐渐减小,使③~④反馈绕组上的感应电动势开始下降,最终使T3③~④反馈绕组感应电动势反相(上负下正),并与C02电压叠加后送往Q03的b极,使b极电位变负,此时开关管Q03因b极无启动电流而迅速截止.开关管Q03截止时,T3③~④反馈绕组、D7、R01、R02、R03、R04、R05、C09、IC3、IC4组成再起振支路.当Q03导通的过程中,T3初级绕组将磁能转化为电能为电路中各元器件提供电压,同时T3反馈绕组的④端感应出负电压,D7导通、Q1截止;当Q03截止后,T3反馈绕组的④端感应出正电压,D7截止,T3次级绕组两个输出端的感应电动势为正,T3储存的磁能转化为电能经D50、C04整流滤波后为IC4提供一个变化的电压,使IC3的①、②脚导通,IC3内发光二极管流过的电流增大,使光敏三极管发光,从而使Q1导通,给开关管Q03的b极提供启动电流,使开关管Q03由截止转为导通.同时,正反馈支路C02的充电电压经T3反馈绕组、R003、Q03的be极等效电阻、R06形成放电回路.随着C41充电电流逐渐减小,开关管Q03的Ub电位上升,当Ub电位增加到Q03的be极的开启电压时,Q03再次导通,又进入下一个周期的振荡.如此循环往复,构成一个自激多谐振荡器.Q03饱和期间,T3次级绕组输出端的感应电动势为负,整流二级管D9和D50截止,流经初级绕组的导通电流以磁能的形式储存在辅助电源变压器T3中.当Q03由饱和转向截止时,次级绕组两个输出端的感应电动势为正,T3储存的磁能转化为电能经D9、D50整流输出.其中D50整流输出电压经三端稳压器7805稳压,再经电感L7滤波后输出+5VSB.若该电压丢失,主板就不会自动唤醒A TX电源工作.D9整流输出电压供给IC2(脉宽调制集成电路KA7500B)的12脚(电源输入端),经IC2内部稳压,从第14脚输出稳压+5V,提供A TX开关电源控制电路中相关元器件的工作电压.T2为主电源激励变压器,当副电源开关管Q03导通时,Ic流经T3初级①~②绕组,使T3③~④反馈绕组产生感应电动势(上正下负),并作用于T2初级②~③绕组,产生感应电动势(上负下正),经D5、D6、C8、R5给Q02的b极提供启动电流,使主电源开关管Q02导通,在回路中产生电流,保证了整个电路的正常工作;同时,在T2初级①~④反馈绕组产生感应电动势(上正下负),D3、D4截止,主电源开关管Q01处于截止状态.在电源开关管Q03截止期间,工作原理与上述过程相反,即Q02截止,Q01工作.其中,D1、D2为续流二极管,在开关管Q01和Q02处于截止和导通期间能提供持续的电流.这样就形成了主开关电源它激式多谐振电路,保证了T2初级绕组电路部分得以正常工作,从而在T2次级绕组上产生感应电动势送至推动三极管Q3、Q4的c极,保证整个激励电路能持续稳定地工作,同时,又通过T2初级绕组反作用于T1主开关电源变压器,使主电源电路开始工作,为负载提供+3.3V、±5V、±12V工作电压.4、PS信号和PG信号产生电路以及脉宽调制控制电路如图7所示,微机通电后,由主板送来的PS信号控制IC2的④脚(脉宽调制控制端)电压.待机时,主板启动控制电路的电子开关断开,PS信号输出高电平3.6V,经R37到达IC1(电压比较器LM339N)的⑥脚(启动端),由内部经IC1的①脚输出低电平,使D35、D36截止;同时,IC1的②脚一路经R42送出一个比较电压对C35进行充电,另一路经R41送出一个比较电压给IC2的④脚,IC2的④脚电压由零电位开始逐渐上升,当上升的电压超过3V时,关闭IC2⑧、11脚的调制脉宽电压输出,使T2推动变压器、T1主电源开关变压器停振,从而停止提供+3.3V、±5V、±12V等各路输出电压,电源处于待机状态.受控启动后,PS信号由主板启动控制电路的电子开关接地,IC1的⑥脚为低电平(0V),IC2的④脚变为低电平(0V),此时允许⑧、11脚输出脉宽调制信号.IC2的13脚(输出方式控制端)接稳压+5V (由IC2内部14脚稳压输出+5V电压),脉宽调制器为并联推挽式输出,⑧、11脚输出相位差180度的脉宽调制信号,输出频率为IC2的⑤、⑥脚外接定时阻容元件R30、C30的振荡频率的一半,控制推动三极管Q3、Q4的c极相连接的T2次级绕组的激励振荡.T2初级它激振荡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作用于T1主电源开关变压器的初级绕组,从T1次级绕组的感应电动势整流输出+3.3V、±5V、±12V等各路输出电压.D12、D13以及C40用于抬高推动管Q3、Q4的e极电平,使Q3、Q4的b极有低电平脉冲时能可靠截止.C35用于通电瞬间关闭IC2的⑧、11脚输出脉宽调制信号脉冲.A TX电源通电瞬间,由于C35两端电压不能突变,IC2的④脚输出高电平,⑧、11脚无驱动脉冲信号输出.随着C35的充电,IC2的启动由PS信号电平高低来加以控制,PS信号电平为高电平时IC2关闭,为低电平时IC2启动并开始工作.PG产生电路由IC1(电压比较器LM339N)、R48、C38及其周围元件构成.待机时IC2的③脚(反馈控制端)为零电平,经R48使IC1的⑨脚正端输入低电位,小于11脚负端输入的固定分压比,IC113脚(PG信号输出端)输出低电位,PG向主机输出零电平的电源自检信号,主机停止工作处于待机状态.受控启动后IC2的③脚电位上升,IC1的⑨脚控制电平也逐渐上升,一旦IC1的⑨脚电位大于11脚的固定分压比,经正反馈的迟滞比较器,13脚输出的PG信号在开关电源输出电压稳定后再延迟几百毫秒由零电平起跳到+5V,主机检测到PG电源完好的信号后启动系统,在主机运行过程中若遇市电停电或用户执行关机操作时,ATX开关电源+5V输出电压必然下跌,这种幅值变小的反馈信号被送到IC2的①脚(电压取样比较器同相输入端),使IC2的③脚电位下降,经R48使IC1的⑨脚电位迅速下降,当⑨脚电位小于11脚的固定分压电平时,IC1的13脚将立即从+5V下跳到零电平,关机时PG输出信号比A TX开关电源+5V输出电压提前几百毫秒消失,通知主机触发系统在电源断电前自动关闭,防止突然掉电时硬盘的磁头来不及归位而划伤硬盘.5、主电源电路及多路直流稳压输出电路如图8所示,微机受控启动后,PS信号由主板启动控制电路的电子开关接地,允许IC2的⑧、11脚输出脉宽调制信号,去控制与推动三极管Q3、Q4的c极相连接的T2推动变压器次级绕组产生的激励振荡脉冲.T2的初级绕组由它激振荡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作用于T1主电源开关变压器的初级绕组,从T1次级①②绕组产生的感应电动势经D20、D28整流、L2(功率因素校正变压器,也称低电压扼流线圈.以它为主来构成功率因素校正电路,简称PFC电路,起自动调节负载功率大小的作用.当负载要求功率很大时,则PFC电路就经过L2来校正功率大小,为负载输送较大的功率;当负载处于节能状态时,要求的功率很小,PFC电路通过L2校正后为负载送出较小的功率,从而达到节能的作用.)第④绕组以及C23滤波后输出—12V电压;从T1次级③④⑤绕组产生的感应电动势经D24、D27整流、L2第①绕组及C24滤波后输出—5V电压;从T1次级③④⑤绕组产生的感应电动势经D21、L2第②③绕组以及C25、C26、C27滤波后输出+5V电压;从T1次级③⑤绕组产生的感应电动势经L6、L7、D23、L1以及C28滤波后输出+3.3V电压;从T1次级⑥⑦绕组产生的感应电动势经D22、L2第⑤绕组以及C29滤波后输出+12V电压.其中,每两个绕组之间的R(5Ω/1/2W)、C(103)组成尖峰消除网络,以降低绕组之间的反峰电压,保证电路能够持续稳定地工作.6、自动稳压稳流控制电路(1)+3.3V自动稳压电路IC5(精密稳压电路TL431)、Q2、R25、R26、R27、R28、R18、R19、R20、D30、D31、D23(场效应管)、R08、C28、C34等组成+3.3V 自动稳压电路.如图9所示.当输出电压(+3.3V)升高时,由R25、R26、R27取得升高的采样电压送到IC5的G端,使UG电位上升,UK电位下降,从而使Q2导通,升高的+3.3V电压通过Q2的ec极,R18、D30、D31送至D23的S极和G极,使D23提前导通,控制D23的D极输出电压下降,经L1使输出电压稳定在标准值(+3.3V)左右,反之,稳压控制过程相反.(2)+5V、+12V自动稳压电路IC2的①、②脚电压取样比较器正、负输入端,取样电阻R15、R16、R33、R35、R68、R69、R47、R32构成+5V、+12V自动稳压电路.如图10所示.当输出电压升高时(+5V或+12V),由R33、R35、R69并联后的总电阻取得采样电压,送到IC2的①脚和②脚,与IC2内部的基准电压相比较,输出误差电压与IC2内部锯齿波产生电路的振荡脉冲在PWM(比较器)中进行比较放大,使⑧、11脚输出脉冲宽度降低,输出电压回落至标准值的范围内.反之稳压控制过程相反,从而使开关电源输出电压保持稳定.(3)+3.3V、+5V、+12V自动稳压电路IC4(精密稳压电路TL431)、IC3、Q1、R01、R02、R03、R04、R05、R005、D7、C09、C41等组成+3.3V、+5V、+12V自动稳压电路.如图11所示.当输出电压升高时,T3次级绕组产生的感应电动势经D50、C04整流滤波后一路经R01限流送至IC3的①脚,另一路经R02、R03获得增大的取样电压送至IC4的G端,使UG电位上升,UK电位下降,从而使IC4内发光二极管流过的电流增加,使光敏三极管导通,从而使Q1导通,同时经负反馈支路R005、C41使开关三极管Q03的e极电位上升,使得Q03的b极分流增加,导致Q03的脉冲宽度变窄,导通时间缩短,最终使输出电压下降,稳定在规定范围之内.反之,当输出电压下降时,则稳压控制过程相反.(4)自动稳流电路IC2的15、16脚电流取样比较器正、负输入端,取样电阻R51、R56、R57构成负载自动稳流电路.如图12所示.负端输入端15脚接稳压+5V,正端输入端16脚, 该脚外接的R51、R56、R57与地之间形成回路,当负载电流偏高时,T2次级绕组产生的感应电动势经R10、D14、C36整流滤波,再经R54、R55降压后获得增大的取样电压,同时与R51、R56、R57支路取得增大的采样电流一起送到IC215脚和16脚,与IC2内部基准电流相比较,输出误差电流,与IC2内部锯齿波产生电路产生的振荡脉冲在PWM(比较器)中进行比较放大,使⑧、11脚输出脉冲宽度降低,输出电流回落至标准值的范围之内.反之稳流控制过程相反,从而使开关电源输出电流保持稳定.三、检修的基本方法与技巧计算机A TX开关电源与日常生活中彩电的开关电源显著的区别是:前者取消了传统的市电按键开关,采用新型的触点开关,并且依靠+5VSB、PS控制信号的组合来实现电源的自动开启和自动关闭.主机在通电的瞬间,主机电源会向主板发送一个Power Good(简称PG)信号,如果主机电源的输入电压在额定范围之内,输出电压也达到最低检测电平(+5V输出为4.75V以上),并且让时间延迟约100ms~500ms后(目的是让电源电压变得更加稳定),PG电路就会发出“电源正常”的信号,接着CPU会产生一个复位信号,执行BIOS中的自检,主机才能正常启动.+5VSB是供主机系统在A TX待机状态时的电源,以及开启和关闭自动管理模块及其远程唤醒通讯联络相关电路的工作电源,在待机及受控启动状态下,其输出电压均为5V高电平,使用紫色线由A TX插头⑨脚引出.如图13所示.PS为主机开启或关闭电源以及网络计算机远程唤醒电源的控制信号,不同型号的ATX开关电源,待机时的电压值各不相同,常见的待机电压值为3V、3.6V、4.6V.当按下主机面板的POWER 电源开关或实现网络唤醒远程开机时,受控启动后PS由主板的电子开关接地,使用绿色线从ATX插头14脚输入.PG是供主板检测电源好坏的输出信号,使用灰色线由A TX插头⑧脚引出,待机状态为低电平(0V),受控启动电压输出稳定的高电平(+5V).脱机带电检测A TX电源,首先测量在待机状态下的PS和PG信号,前者为高电平,后者为低电平,插头9脚除输出+5VSB外,不输出其它任何电压.其次是将ATX开关电源进行人工唤醒,方法是:用一根导线把ATX插头14脚(绿色线)PS信号与任一地端(黑色线3、7、13、15、16、17)中的任一脚短接,这一步是检测的关键(否则,通电时开关电源风扇将不旋转,整个电路无任何反应,导致无法检修或无法判断其故障部位和质量好坏).将A TX电源由待机状态唤醒为启动受控状态,此时PS信号变为低电平,PG、+5VSB信号变为高电平,这时可观察到开关电源风扇旋转.为了验证电源的带负载能力,通电前可在电源的+12V输出插头处再接一个开关电源风扇或CPU电源风扇,也可在+5V与地之间并联一个4Ω/10W左右的大功率电阻做假负载.然后通电测量各路输出电压值是否正常,如果正常且稳定,则可放心接上主机内各部件进行使用;如发现不正常,则必须重新认真检查电路,此时绝对不允许与主机内各部件连接,以免通电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上述操作亦可作为单独选购A TX开关电源脱机通电验证质量好坏的方法.四、故障检修实例实例1 一台LWT2005型开关电源供应器,开机出现“三无(主机电源指示灯不亮,开关电源风扇不转,显示器点不亮)”.故障分析与维修:先采用替换法(用一个好的ATX开关电源替换原主机箱内的ATX电源)确认LWT2005型开关电源已坏.然后拆开故障电源外壳,直观检查发现机板上辅助电源电路部分的R001、R003、R05呈开路性损坏,Q1(C1815)、开关管Q03(BUT11A)呈短路性损坏,如图14所示.且R003烧焦、Q1的c、e极炸断,保险管FUSE(5A/250V)发黑熔断.经更换上述损坏元器件后,采用二中的检修方法和技巧:用一根导线将ATX插头14脚与15脚(两脚相邻,便于连接)连接,并在+12V端接一个电源风扇.检查无误后通电,发现两个电源风扇(开关电源自带一个+12V散热风扇)转速过快,且发出很强的呜音,迅速测得+12V上升为+14V,且辅助电源电路部分发出一股逐渐加强的焦味,立即关电.分析认为,输出电压升高,一般是稳压电路有问题.细查为IC4、IC3构成的稳压电路部分的IC3(光电耦合器Q817)不良.由于IC3不良,当输出电压升高时,IC3内部的光敏三极管不能及时导通,从而就没有反馈电流进入开关管Q03的e极,不能及时缩短Q03的导通时间,导致Q03导通时间过长,输出电压升高.如不及时关电,(从发出的焦味来看,Q03很可能因导通时间过长,功耗过重而损坏)又将大面积地烧坏元器件.将IC3更换后,重新检查、测量刚才更换过的元器件,确认完好后通电.测各路输出电压一切正常,风扇转速正常(几乎听不到转动声).通电观察半小时无异常现象.再接入主机内的主板上,通电试机2小时一直正常.至此,检修过程结束.后又维修大量同型号或不同型号(其电路大多数相同或类似)的开关电源,其损坏的电路及元器件大多雷同.实例2 一台银河YH—004A型开关电源供应器,开机出现“三无”.故障分析与维修:先采用替换法确认该开关电源已坏.然后拆开故障电源外壳,直观检查机板上辅助电源电路部分,发现D30、ZD3、R78、Q15(开关管)烧坏.根据实物绘制关键电路如图15所示,经更换上述元器件后并按实例1方法进行通电试机,发现两个电源风扇时转时不转.怀疑电路中有虚焊,将整个电路重新加焊一遍后,通电故障如初.维修一时陷入困境.后经仔细分析电路图,在电源风扇时转时不转的瞬间,测得开关电源输出电压波动很大,莫非稳压电路出了故障?经与实例1中相关电路相比较,两种开关电源电路有较大差别,但所用的脉宽调制集成电路都是双排8脚,前例采用的是IC2(KA7500B),本例是IC1(TL494)(有些也采用BDL494),分析、比较两种不同标号的集成电路,得出两者的引脚、功能完全相同,可以直接互换.以此推测出IC1(TL494)的稳压原理如下:IC1(TL494)的①、②脚电压取样比较器正、负输入端,取样电阻R31、R32、R33、R37、R38构成+5V、+12V 自动稳压电路.如图16所示.当输出电压升高时(+5V或+12V),由R31取得采样电压送到IC1①脚和②脚,并与IC1内部基准电压相比较,输出误差电压与IC1内部锯齿波产生电路的振荡脉冲在PWM(比较器)中进行比较放大,使⑧、11脚输出脉冲宽度降低,输出电压回落至标准值的范围内.当输出电压降低时,稳压控制过程相反,从而使开关电源输出电压保持稳定.开路测量R31、R32、R33、R37、R38阻值正常,在路检测IC1(TL494)的①、②脚电阻值与IC2(KA7500B)①、②脚电阻值相比较,差别很大.试用一只KA7500B集成电路代换TL494后,经查无误后通电试机,测得各路输出电压值正常,风扇转速正常.接入主机内,通电试机一切正常.检修过程结束.实例3 一台A TX—300L型开关电源供应器(简称007电源),开机出现“三无”.故障分析与维修:如图17所示.先用代换法确认该电源已烧坏;然后拆开外壳,直观检查保险丝烧黑,用表测量主电源开关三极管Q01、Q02(两者型号均为C4106)击穿短路,整流电路部分印制线路板烧黑.将Q1、Q2用同型号换新(注:两者必须同型号,否则将导致带载能力下降,输出电压不稳定,从而引起主电源开关管再次击穿.如推动三极管Q3、Q4损坏,其更换方法类似),并将印制线路板烧黑部分用小刀剥开划断,再用导线按原线路接好(必须做好这一步,因路板烧黑被炭化后易导电).由于保险管焊在路板上(维修多台开关电源都是如此,其作用是保证接触良好),焊下坏管,用一新的4A/250V保险管焊上.经检查无误后通电开机,电源风扇旋转,各路输出电压正常.接入主机板开机时,CPU风扇旋转,但显示器黑屏,测+5V、+12V电压在规定电压值内波动,不稳定.仔细观察,发现电源风扇转速过快,测IC2(KA7500B)的12脚(VCC电源端)电压高达23V(正常时一般为19V)且抖动,测13、14、15脚有正常的+5V电压输出.怀疑IC2内部不良,果断更换IC2,再开机,显示器点亮,各路输出电压正常,故障排除.ATX微机开关电源维修教程6附: A TX开关电源电压比较器LM339N和脉宽调制集成电路KA7500B各引脚功能及实测数据,表中电压数据以伏特(V)为单位,用南京产MF47型万用表10V、50V、250V直流电压挡,在A TX电源脱机检修好后,连接主机内各部件正常工作状态下测得;在路电阻数据以千欧(K Ω)为单位,用R×1K挡测得,正向电阻用红表笔测量,反向电阻用黑表笔测量,另一表笔接地.表1:电压比较器LM339N引脚功能及实测数据引脚号引脚功能工作电压(V)在路电阻值(KΩ)正向反向电压取样输出端48.512电压取样输出端8.523电源输入端5434电压取样反相输入端1.21145电压取样同相输入端0.810.556电子开关启动端110.567电压取样同相输入端1.21178电压取样反相输入端1.29.589PG信号同相控制端1.211910电压取样反相输入端1.4101011电压取样同相输入端1.611.51112地1213PG信号输出端43.61314电压取样输出端1.89.514说明:当用表笔测量LM339N的第11脚电压时,将引起电脑重新启动,属于正常现象.表2:脉宽调制集成电路KA7500B各引脚功能及实测数据引脚号引脚功能工作电压(V)在路电阻值(KΩ)正向反向1电压取样比较器同相输入端4.84.572电压取样比较器反相输入端4.688.83反馈控制端2.29.2∞4脉宽调制输出控制端(死区控制端)9.5195振荡10.6912.66振荡29217地8脉宽调制输出127.5219地10地11脉宽调制输出227.52112电源输入端196.21713输出方式控制端54414电压取样比较器负端54415电流取样比较器反相输入端54416电流取样比较器同相输入端27.58表3:开关电源电路主要三极管实测电压值(单位:V)电路符号元器件型号电压值(V)B C EQ2A10152.6—2.53.3Q3C18151.84.41.4Q4C18151.84.41.4Q01C4106—1.5280140Q02C4106140Q03BUT11A—2.2280电路符号元器件型号电压值(V)G S DD21S30SC4M5D22BYQ28E5512D23B20603.3电路符号元器件型号电压值(V)K A GIC4TL4313.82.4IC5TL4312.62.4如何得知我们买到的电源是多大功率呢?DIYer们常用两种方法:一种方法是看电源上的型号,一般来说,电源的型号和它本身的功率有着密切的联系.例如我们买到一台银河YH-2503C电源,有的人就说该电源是250W的;另一种方法是把标称的各路输出电压乘以对应的输出电流后相加得出该电源的功率.许多刊物上是这样介绍的,买电源时,商家是这么给我们介绍的,大部分爱好者们也是这样计算的.其实,上面两种计算方法都是片面和一厢情愿的.从银河网站上找到的银河电源的型号及相应的参数见表4,从表中可以看出,型号为YH-2503C的电源,其实际功率只有200W,我们不明白型号后面的数字具体表示什么含义,但表中数据却说明了型号后面的数字和功率并不等同,所以买电源时,不要为型号后面的数字所迷惑.而如果按上面第二种计算方法,很多电源都是250W的,甚至功率还要高.表5中为市售LS-280A ATX电源标签上的输出参数值,根据表中的数据按上述方法计算,得出的输出功率高达262.3W.那么这台电源的实际功率到底是多大?表4 YH系列A TX智能化绿色开关电源参数产品型号YH-2503CYH2508CYH150SFX交流电压输入范围AC 180-264V输入频率范围47HZ-63HZ输出功率200W200W150W各路输出电流+5V:21A,+12:6A,-12V:0.8A,-5V:0.3A,+3.3V:14A,+5VSB:1.5A+5V:21A,+12:6A,-12V:0.8A,-5V:0.3A,+3.3V:14A,+5VSB:1.5A输出电压变化范围+5V:5%,+12:5%,-12V:10%,-5V:10%,+3.3V:5%,+5VSB:5%效率满载时>70%+5V电压保护范围5.6V-7.0V表5 LS-280A电源各路输出电流值输出电压+5V-5V+12V-12V+3.3V+5VSB负载电流21A0.3A8A0.8A14A0.8A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各路直流输出的最大电流是不可能同时得到的,所以标出的功率也是无法达到的.解剖一下ATX电源的电路,我们会发现,A TX电源的主电路是在AT电源的主电路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部分电路见图4,从图中可以发现,+3.3V电压是将+5V绕组的交流电压经L降压后整流滤波输出的,也就是说,+3.3V和+5V电压共用一个绕组.在标准的AT电源中,+5V电压输出的最大工作电流为23A,比较一下二者的开关变压器的磁芯截面积和线圈的线径,二者并无什么不同,从而证明了+5V和+3.3V电压的工作电流不可能同时达到最大.所以,上面的标称的功率是无法达到的.很明显,能同时输出的实际最大功率才是有意义的.简单地独立地将各路输出相乘再相加是不科学的.要检测电源各路输出的最大电流,比较麻烦,但我们可以简单地做一个实验.衡量一台电源合格与否的一个重要参数是各路输出电压的误差范围,从ATX网站上我们得知,对+5V、+3.3V和+12V电压的误差率为5%,对-5V和-12V电压的误差率为10%,这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指标,电压太低计算机无法工作,电压太高会烧了你的宝贝.其电压范围应该如表6所示.表6 输出电压的稳定性输出电压最小标准最大单位+5V+4.75+5.00+5.25V+12V+11.20+12.00+12.80V-12V-11.00-12.00-13.00。
开关电源修理方法

开关电源修理方法开关电源修理方法一、检查DC输出1、检查开关电源输入电压是否正常,建议使用万用表检查。
2、在万用表的相应位置上设置指示档位,检查相应输出电压是否正常。
3、如果不正常,应首先检查电源的散热是否正常,如果不正常,它应该被清理或更换散热片。
4、检查电源的负载是否正常,如果不正常,应该检查相关部件的功能。
5、检查电源的调整端口是否正常,如果不正常,应该检查相关电路的功能。
6、检查电源的输出电容是否正常,如果不正常,应该更换电容器。
二、检查AC输出1、检查开关电源的AC输出是否正常,如果不正常,应检查输出线的连接紧凑性和接触性。
2、检查开关电源的负载是否正常,如果不正常,应检查相关部件的功能。
3、检查开关电源的输出线是否正常,如果不正常,应检查相关电路的功能。
4、检查开关电源的输出电容是否正常,如果不正常,应更换电容器。
三、检查开关电源的保险丝1、检查开关电源的保险丝是否正常,如果不正常,应更换保险丝。
2、检查开关电源的保险丝容量是否正常,如不正常,应更换将具有正确容量的保险丝。
3、检查开关电源的保险丝是否已损坏,如果损坏,应更换新的保险丝。
四、更换电源1、检查电源的散热片是否已经损坏,如有损坏,应将散热片更换。
2、检查电源的输出电容是否已经损坏,如有损坏,应将电容更换。
3、检查电源的电路板是否已经损坏,如有损坏,应将电路板更换。
4、检查电源的电源模块是否已经损坏,如有损坏,应将电源模块更换。
5、检查电源的保险丝是否已经损坏,如有损坏,应将保险丝更换。
6、如果以上所有问题都未得到解决,则应更换开关电源。
电脑AT开关电源工作原理与维修技巧

电脑ATX开关电源工作原理与维修技巧一、原理分析1.待机电源待机电源又称辅助电源,电路见附图。
自激振荡部分由Q03,T3,C14,D04,2R21,2R22,2R4等元件组成;稳压部分由IC5(电压基准源),IC1(光祸),Q4(PWM)等元件组成;保护和尖峰吸收部分由Q4,2823、2R10,C02及2R5、C05A,D06等元件组成。
可见待机电源的构成与部分彩电开关电源(带光祸的)基本一致,详细工作过程也大致相同。
T3次级,一路由DOIA和C09整流滤波输出十22V,为驱动电路T2初级和IC2 (TIA94CN )⑩脚提供工作电压。
一路由DOf、C03、IA, C05整流滤波输出+5VSB (Stand By),由一根紫色导线经ATX插头送到主板上“电源监控部件”电路,为该电路提供待机电压。
别看待机电源结构简单,在微机系统中却占据着重要地位,一方面它给主控PWM电路和担任多种信号处理的四比较器供电,保障ATX开关电源自行运转;另一方面,它又像永不熄灭的“火种”,向主机提供待机电压。
2.主开关电源(1)主控PWM型集成电路TL494CN简介TLA94CN内部由振荡器、“死区”比较器、PWM比较器、两个误差放大器1和2、触发器、逻辑门、三极管Q1,Q2,基准电压调节器以及由两个滞回比较(器施密特触发器)组成的欠压封锁电路等部分组成。
其中⑤脚、⑥脚外接定时电容和定时电阻;由触发器和逻辑门构成的逻辑电路由⑩脚控制输出方式,在电脑ATX开关电源中(13)脚接5V基准电压,使内部三极管QI,Q2工作在推挽输出方式;基准电压调节器将待机电源经(12)脚提供的22V工作电压转换为5V基准电压,由(14)脚输出。
(2)脉宽调制与驱动电路得到主机启动指令后IC2(TL494CN)立刻由待机状态转人工作状态,⑧脚、⑧脚输出相位差为1800的PWM信号,使17初级一侧的Q1,Q2轮流导通或截止,并经T2次级L3 ,LA绕组的藕合,驱动QO1,Q02也为轮流导通或截止,共处于“双管推挽”工作方式。
微机ATX电源电路的工作原理与维修

微机ATX电源电路的⼯作原理与维修ATX开关电源辅助电源的维修随着计算机⽇新⽉异的发展,现在的主机电源都⽤上了ATX电源,取代了原先的AT电源。
因为ATX电源配合ATX主板可以实现电脑的定时开/关机和远程控制功能。
ATX电源与AT电源的最⼤差别在于ATX电源增加了⼀个辅助开关电源,可以说辅助开关电源是ATX电源的⽣命线,由它连续向开关电源的其他部分提供可靠的⼯作电压。
ATX电源⼀般不设市电开关,有些即使设置了市电开关,但由于在机箱背⾯,开/关不⽅便,也很少使⽤。
所以即使关机,辅助电源还⼀直⼯作着,因此它是开关电源中易发⽣故障的部位。
在笔者修理的开关电源中,主电源损坏的很少,⼤多数故障都出在辅助开关电源。
下⾯先介绍如何判断开关电源中辅助开关电源的好坏,然后以K&WKW-300ATX开关电源为例,介绍辅助电源的维修(实绘出的辅助电源电路如附图)。
ATX电源连接主板的插头是20脚的长⽅形插头,其中{1}脚为⽅形,其余为圆形。
电源通电后⽤万⽤表测量插头{9}脚(紫⾊线)和{16}脚(⿊⾊线)之间是否有不受控的5V电压,{14}脚(绿⾊线)和{16}脚之间是否有2~5.25V的电压,如果以上两处电压正常,说明辅助开关电源基本正常;否则,辅助开关电源有故障。
常见故障⼀:按主机上的轻触电源开关,不能启动或者启动困难,或者有时能启动有时不能启动。
这种故障⼀般是启动电阻R02开路或阻值变⼤所致。
在099ATX-823/825开关电源中,该电阻为R55,其电阻值⼀般是220kΩ/2W,换新后故障即可排除。
这⼀故障的典型特征就是保险丝完好,⽆元件烧毁的痕迹。
另外,如果检查启动电阻完好,不要忘了检查轻触电源开关,该开关接触不良也会出现上述故障。
常见故障⼆:按主机上的轻触电源开关,电源不能启动。
此故障⼀般是限流电阻R01开路所致(观察此限流电阻有时有烧焦现象)。
笔者在检修此故障的099ATX-823开关电源时,发现限流电阻R53烧焦,换新后检查其他元件正常,但⼀通电该电阻⼜烧焦,后检查发现电源开关管Q12(C3457)的绝缘套绝缘不良,更换后就不再烧限流电阻R53了。
ATX微机开关电源维修教程

ATX微机开关电源维修教程随着电脑的逐渐普及和深入到家庭,显示器已经成为维修界的一个亮点,ATX开关电源又将成为维修界的一个新的亮点。
本文以市面上最常见的LWT2005型开关电源供应器为例,详细讲解最新ATX开关电源的工作原理和检修方法,对其它型号的开关电源供应器,也借此起到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概述ATX开关电源的主要功能是向计算机系统提供所需的直流电源。
一般计算机电源所采用的都是双管半桥式无工频变压器的脉宽调制变换型稳压电源。
它将市电整流成直流后,通过变换型振荡器变成频率较高的矩形或近似正弦波电压,再经过高频整流滤波变成低压直流电压的目的。
其外观图和内部结构实物图见图1和图2所示。
ATX开关电源的功率一般为250W~300W,通过高频滤波电路共输出六组直流电压:+5V(25A)、—5V(0.5A)、+12V(10A)、—12V(1A)、+3.3V(14A)、+5VSB(0.8A)。
为防止负载过流或过压损坏电源,在交流市电输入端设有保险丝,在直流输出端设有过载保护电路。
二、工作原理ATX开关电源,电路按其组成功能分为:输入整流滤波电路、高压反峰吸收电路、辅助电源电路、脉宽调制控制电路、PS信号和PG信号产生电路、主电源电路及多路直流稳压输出电路、自动稳压稳流与保护控制电路。
参照实物绘出整机电路图,如图3所示。
1、输入整流滤波电路只要有交流电AC220V输入,ATX开关电源无论是否开启,其辅助电源就会一直工作,直接为开关电源控制电路提供工作电压。
如图4所示,交流电AC220V经过保险管FUSE、电源互感滤波器L0,经BD1—BD4整流、C5和C6滤波,输出300V左右直流脉动电压。
C1为尖峰吸收电容,防止交流电突变瞬间对电路造成不良影响。
TH1为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起过流保护和防雷击的作用。
L0、R1和C2组成Π型滤波器,滤除市电电网中的高频干扰。
C3和C4为高频辐射吸收电容,防止交流电窜入后级直流电路造成高频辐射干扰。
【8A版】AT某电脑开关电源维修图解

一颗强劲的CPU可以带着我们在复杂的数码世界里飞速狂奔,一块超酷的显示卡会带着我们在绚丽的3D世界里领略那五光十色的震撼,一块发烧级的声卡更能带领我们进入那美妙的音乐殿堂,一个强劲而稳定工作的电脑电源,则是我们的计算机能出色工作的必要保证。
计算机开关电源工作电压较高,通过的电流较大,又工作在有自感电动势的状态下,因此,使用过程中故障率较高。
对于电源产生的故障,不少朋友束手无策,其实,只要有一点电子电路知识,就可以轻松的维修电源。
首先,我们要知道计算机开关电源的工作原理。
电源先将高电压交流电(220V)通过全桥二极管(图1、2)整流以后成为高电压的脉冲直流电,再经过电容滤波(图3)以后成为高压直流电。
此时,控制电路控制大功率开关三极管将高压直流电按照一定的高频频率分批送到高频变压器的初级(图4)。
接着,把从次级线圈输出的降压后的高频低压交流电通过整流滤波转换为能使电脑工作的低电压强电流的直流电。
其中,控制电路是必不可少的部分。
它能有效的监控输出端的电压值,并向功率开关三极管发出信号控制电压上下调整的幅度。
在计算机开关电源中,由于电源输入部分工作在高电压、大电流的状态下,故障率最高;其次输出直流部分的整流二极管、保护二极管、大功率开关三极管较易损坏;再就是脉宽调制器TL494的4脚电压是保护电路的关键测试点。
通过对多台电源的维修,总结出了对付电源常见故障的方法。
一、在断电情况下,“望、闻、问、切”由于检修电源要接触到220V高压电,人体一旦接触36V以上的电压就有生命危险。
因此,在有可能的条件下,尽量先检查一下在断电状态下有无明显的短路、元器件损坏故障。
首先,打开电源的外壳,检查保险丝(图5)是否熔断,再观察电源的内部情况,如果发现电源的PCB板上元件破裂,则应重点检查此元件,一般来讲这是出现故障的主要原因;闻一下电源内部是否有糊味,检查是否有烧焦的元器件;问一下电源损坏的经过,是否对电源进行违规的操作,这一点对于维修任何设备都是必须的。
开关电源维修步骤及常见故障分析-电源

开关电源维修步骤及常见故障分析-电源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开关电源维修步骤及常见故障分析 - 电源1、修理开关电源时,首先用万用表检测各功率部件是否击穿短路,如电源整流桥堆,开关管,高频大功率整流管;抑制浪涌电流的大功率电阻是否烧断。
再检测各输出电压端口电阻是否异常,上述部件如有损坏则需更换。
2、第一步完成后,接通电源后还不能正常工作,接着要检测功率因数模块(PFC)和脉宽调制组件(PWM),查阅相关资料,熟悉PFC和PWM模块每个脚的功能及其模块正常工作的必备条件。
3、然后,对于具有PFC电路的电源则需测量滤波电容两端电压是否为380VDC左右,如有380VDC左右电压,说明PFC模块工作正常,接着检测PWM 组件的工作状态,测量其电源输入端VC ,参考电压输出端VR ,启动控制Vstart/Vcontrol端电压是否正常,利用220VAC/220VAC隔离变压器给开关电源供电,用示波器观测PWM模块CT端对地的波形是否为线性良好的锯齿波或三角形,如TL494 CT端为锯齿波,FA5310其CT端为三角波。
输出端V0的波形是否为有序的窄脉冲信号。
4、在开关电源维修实践中,有许多开关电源采用U C38××系列8脚PWM 组件,大多数电源不能工作都是因为电源启动电阻损坏,或芯片性能下降。
当R断路后无VC,PWM组件无法工作,需更换与原来功率阻值相同的电阻。
当PWM 组件启动电流增加后,可减小R值到PWM组件能正常工作为止。
在修一台GE DR电源时,PWM模块为UC3843,检测未发现其他异常,在R(220K)上并接一个220K的电阻后,PWM组件工作,输出电压均正常。
有时候由于外围电路故障,致使VR端5V电压为0V,PWM组件也不工作,在修柯达8900相机电源时,遇到此情况,把与VR端相连的外电路断开,VR从0V变为5V,PWM组件正常工作,输出电压均正常。
atx微机开关电源维修教程1

1).打开电源盒,发现两个最大的电解电容有一个顶部发生爆浆现象,也就是示意电路图中的C1或者C2损坏一个,将这两个电容一起同时更换成相同规格的电容(耐压200V以上容量越大越好),故障排除。
故障的原因是C1或C2任意损坏一个,主功率开关变压器就不能形成交流电流,所以就不能供电了。
2).打开电源盒,发现内部电路板外观良好,没有明显的损坏痕迹,没有电容发泡现象。
测量两个主功率开关三极管都正常,带电测量C1和C2上都有160V左右电压,正常。
顺着向下检查时发现电容C3发生虚焊的现象,重焊后电源修复。
C3是厚片状涤纶电容在外力的作用下容易发生晃动的现象而产生虚焊,估计是在生产的时候就已经轻微虚焊加上焊脚的锡量不足,后来能自己表现出虚焊来也就不足为怪了。
3).打开电源盒,发现内部电路板外观良好,没有明显的损坏痕迹,没有电容发泡现象,但仔细观察主功率开关三极管,发现有一只象有轻微裂痕。
经过测量,发现损坏,用两只MJE13007或两只BU508A(508A容易购得,彩电电源上用的电源管)将原来的两只主功率开关三极对管更换,根据经验故障应该排除,但将Pin14和15短接仍然是没有+5和+12V供电,不能正常工作。
限于手头的工具只有万用表没有示波器等高级工具,维修只得动脑筋认真分析电路了。
我手头上没有相关的资料,只有对照电路板进行绘制主电路图了,绘制的电路图就是上面的示意图了,后来网上下载的有ATX电路图但都没有这个我自己绘制的电路示意图简单明了好用,所以在这特地再用电脑绘制下来供大家使用。
现在+5VSB有,各个电容都正常,主功率开关三极管已经正常,看来故障应该是主功率开关三极管的基极没有驱动信号或者是驱动激励不足。
加电并短接Pin14和15实验没有什么动静,断电后摸主功率开关三极管的散热片还是常温,所以排除基极激励不足的可能性。
确定下来故障的原因是基极没有驱动信号。
可是目测主功率开关三极管的外围电路完全正常,主工作IC TL494有没有送出驱动主功率开关三极管的激励信号呢?给电源板正常通上电并短接Pin14和15使电源处于正常工作状态,使用万用表的DB交流档,将两表针跨接在如图所示的推动变压器的冷端推动的AB两端上,测量竟然有将近10V≈的交流信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 T微机开关电源维修教程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ATX微机开关电源维修教程微机ATX电源电路的工作原理与维修随着电脑的逐渐普及和深入到家庭,显示器已经成为维修界的一个亮点,ATX 开关电源又将成为维修界的一个新的亮点。
本文以市面上最常见的LWT2005型开关电源供应器为例,详细讲解最新ATX开关电源的工作原理和检修方法,对其它型号的开关电源供应器,也借此起到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概述ATX开关电源的主要功能是向计算机系统提供所需的直流电源。
一般计算机电源所采用的都是双管半桥式无工频变压器的脉宽调制变换型稳压电源。
它将市电整流成直流后,通过变换型振荡器变成频率较高的矩形或近似正弦波电压,再经过高频整流滤波变成低压直流电压的目的。
其外观图和内部结构实物图见图1和图2所示。
ATX开关电源的功率一般为250W~300W,通过高频滤波电路共输出六组直流电压:+5V(25A)、—5V()、+12V(10A)、—12V(1A)、+(14A)、+5VSB()。
为防止负载过流或过压损坏电源,在交流市电输入端设有保险丝,在直流输出端设有过载保护电路。
二、工作原理ATX开关电源,电路按其组成功能分为:输入整流滤波电路、高压反峰吸收电路、辅助电源电路、脉宽调制控制电路、PS信号和PG信号产生电路、主电源电路及多路直流稳压输出电路、自动稳压稳流与保护控制电路。
参照实物绘出整机电路图,如图所示。
1、输入整流滤波电路只要有交流电AC220V输入,ATX开关电源无论是否开启,其辅助电源就会一直工作,直接为开关电源控制电路提供工作电压。
如图4所示,交流电AC220V经过保险管FUSE、电源互感滤波器L0,经BD1—BD4整流、C5和C6滤波,输出300V左右直流脉动电压。
C1为尖峰吸收电容,防止交流电突变瞬间对电路造成不良影响。
TH1为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起过流保护和防雷击的作用。
L0、R1和C2组成Π型滤波器,滤除市电电网中的高频干扰。
C3和C4为高频辐射吸收电容,防止交流电窜入后级直流电路造成高频辐射干扰。
R2和R3为隔离平衡电阻,在电路中对C5和C6起平均分配电压作用,且在关机后,与地形成回路,快速泄放C5、C6上储存的电荷,从而避免电击。
2、高压尖峰吸收电路如图5所示,D18、R004和C01组成高压尖峰吸收电路。
当开关管Q03截止后,T3将产生一个很大的反极性尖峰电压,其峰值幅度超过Q03的C极电压很多倍,此尖峰电压的功率经D18储存于C01中,然后在电阻R004上消耗掉,从而降低了Q03的C极尖峰电压,使Q03免遭损坏。
3、辅助电源电路如图6所示,整流器输出的+300V左右直流脉动电压,一路经T3开关变压器的初级①~②绕组送往辅助电源开关管Q03的c极,另一路经启动电阻R002给Q03的b极提供正向偏置电压和启动电流,使Q03开始导通。
Ic流经T3初级①~②绕组,使T3③~④反馈绕组产生感应电动势(上正下负),通过正反馈支路C02、D8、R06送往Q03的b极,使Q03迅速饱和导通,Q03上的Ic电流增至最大,即电流变化率为零,此时D7导通,通过电阻R05送出一个比较电压至IC3(光电耦合器Q817)的③脚,同时T3次级绕组产生的感应电动势经D50、C04整流滤波后,一路经R01限流后送至IC3的①脚,另一路经R02送至IC4(精密稳压电路TL431),由于Q03饱和导通时次级绕组产生的感应电动势比较平滑、稳定,经IC4的K端输出至IC3的②脚电压变化率几乎为零,使IC3内发光二极管流过的电流几乎为零,此时光敏三极管截止,从而导致Q1截止。
反馈电流通过R06、R003、Q03的b、e极等效电阻对电容C02充电,随着C02充电电压增加,流经Q03的b极电流逐渐减小,使③~④反馈绕组上的感应电动势开始下降,最终使T3③~④反馈绕组感应电动势反相(上负下正),并与C02电压叠加后送往Q03的b极,使b极电位变负,此时开关管Q03因b极无启动电流而迅速截止。
开关管Q03截止时,T3③~④反馈绕组、D7、R01、R02、R03、R04、R05、C09、IC3、IC4组成再起振支路。
当Q03导通的过程中,T3初级绕组将磁能转化为电能为电路中各元器件提供电压,同时T3反馈绕组的④端感应出负电压,D7导通、Q1截止;当Q03截止后,T3反馈绕组的④端感应出正电压,D7截止,T3次级绕组两个输出端的感应电动势为正,T3储存的磁能转化为电能经D50、C04整流滤波后为IC4提供一个变化的电压,使IC3的①、②脚导通,IC3内发光二极管流过的电流增大,使光敏三极管发光,从而使Q1导通,给开关管Q03的b极提供启动电流,使开关管Q03由截止转为导通。
同时,正反馈支路C02的充电电压经T3反馈绕组、R003、Q03的be极等效电阻、R06形成放电回路。
随着C41充电电流逐渐减小,开关管Q03的Ub电位上升,当Ub 电位增加到Q03的be极的开启电压时,Q03再次导通,又进入下一个周期的振荡。
如此循环往复,构成一个自激多谐振荡器。
Q03饱和期间,T3次级绕组输出端的感应电动势为负,整流二级管D9和D50截止,流经初级绕组的导通电流以磁能的形式储存在辅助电源变压器T3中。
当Q03由饱和转向截止时,次级绕组两个输出端的感应电动势为正,T3储存的磁能转化为电能经D9、D50整流输出。
其中D50整流输出电压经三端稳压器7805稳压,再经电感L7滤波后输出+5VSB。
若该电压丢失,主板就不会自动唤醒ATX电源工作。
D9整流输出电压供给IC2(脉宽调制集成电路KA7500B)的12脚(电源输入端),经IC2内部稳压,从第14脚输出稳压+5V,提供ATX开关电源控制电路中相关元器件的工作电压。
T2为主电源激励变压器,当副电源开关管Q03导通时,Ic流经T3初级①~②绕组,使T3③~④反馈绕组产生感应电动势(上正下负),并作用于T2初级②~③绕组,产生感应电动势(上负下正),经D5、D6、C8、R5给Q02的b极提供启动电流,使主电源开关管Q02导通,在回路中产生电流,保证了整个电路的正常工作;同时,在T2初级①~④反馈绕组产生感应电动势(上正下负),D3、D4截止,主电源开关管Q01处于截止状态。
在电源开关管Q03截止期间,工作原理与上述过程相反,即Q02截止,Q01工作。
其中,D1、D2为续流二极管,在开关管Q01和Q02处于截止和导通期间能提供持续的电流。
这样就形成了主开关电源它激式多谐振电路,保证了T2初级绕组电路部分得以正常工作,从而在T2次级绕组上产生感应电动势送至推动三极管Q3、Q4的c极,保证整个激励电路能持续稳定地工作,同时,又通过T2初级绕组反作用于T1主开关电源变压器,使主电源电路开始工作,为负载提供+、±5V、±12V工作电压4、PS信号和PG信号产生电路以及脉宽调制控制电路如图7所示,微机通电后,由主板送来的PS信号控制IC2的④脚(脉宽调制控制端)电压。
待机时,主板启动控制电路的电子开关断开,PS信号输出高电平,经R37到达IC1(电压比较器LM339N)的⑥脚(启动端),由内部经IC1的①脚输出低电平,使D35、D36截止;同时,IC1的②脚一路经R42送出一个比较电压对C35进行充电,另一路经R41送出一个比较电压给IC2的④脚,IC2的④脚电压由零电位开始逐渐上升,当上升的电压超过3V时,关闭IC2⑧、11脚的调制脉宽电压输出,使T2推动变压器、T1主电源开关变压器停振,从而停止提供+、±5V、±12V等各路输出电压,电源处于待机状态。
受控启动后,PS信号由主板启动控制电路的电子开关接地,IC1的⑥脚为低电平(0V),IC2的④脚变为低电平(0V),此时允许⑧、11脚输出脉宽调制信号。
IC2的13脚(输出方式控制端)接稳压+5V(由IC2内部14脚稳压输出+5V电压),脉宽调制器为并联推挽式输出,⑧、11脚输出相位差180度的脉宽调制信号,输出频率为IC2的⑤、⑥脚外接定时阻容元件R30、C30的振荡频率的一半,控制推动三极管Q3、Q4的c极相连接的T2次级绕组的激励振荡。
T2初级它激振荡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作用于T1主电源开关变压器的初级绕组,从T1次级绕组的感应电动势整流输出+、±5V、±12V等各路输出电压。
D12、D13以及C40用于抬高推动管Q3、Q4的e极电平,使Q3、Q4的b极有低电平脉冲时能可靠截止。
C35用于通电瞬间关闭IC2的⑧、11脚输出脉宽调制信号脉冲。
ATX电源通电瞬间,由于C35两端电压不能突变,IC2的④脚输出高电平,⑧、11脚无驱动脉冲信号输出。
随着C35的充电,IC2的启动由PS 信号电平高低来加以控制,PS信号电平为高电平时IC2关闭,为低电平时IC2启动并开始工作。
PG产生电路由IC1(电压比较器LM339N)、R48、C38及其周围元件构成。
待机时IC2的③脚(反馈控制端)为零电平,经R48使IC1的⑨脚正端输入低电位,小于11脚负端输入的固定分压比,IC113脚(PG信号输出端)输出低电位,PG向主机输出零电平的电源自检信号,主机停止工作处于待机状态。
受控启动后IC2的③脚电位上升,IC1的⑨脚控制电平也逐渐上升,一旦IC1的⑨脚电位大于11脚的固定分压比,经正反馈的迟滞比较器,13脚输出的PG信号在开关电源输出电压稳定后再延迟几百毫秒由零电平起跳到+5V,主机检测到PG电源完好的信号后启动系统,在主机运行过程中若遇市电停电或用户执行关机操作时,ATX开关电源+5V输出电压必然下跌,这种幅值变小的反馈信号被送到IC2的①脚(电压取样比较器同相输入端),使IC2的③脚电位下降,经R48使IC1的⑨脚电位迅速下降,当⑨脚电位小于11脚的固定分压电平时,IC1的13脚将立即从+5V下跳到零电平,关机时PG输出信号比ATX开关电源+5V输出电压提前几百毫秒消失,通知主机触发系统在电源断电前自动关闭,防止突然掉电时硬盘的磁头来不及归位而划伤硬盘。
5、主电源电路及多路直流稳压输出电路如图8所示,微机受控启动后,PS信号由主板启动控制电路的电子开关接地,允许IC2的⑧、11脚输出脉宽调制信号,去控制与推动三极管Q3、Q4的c极相连接的T2推动变压器次级绕组产生的激励振荡脉冲。
T2的初级绕组由它激振荡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作用于T1主电源开关变压器的初级绕组,从T1次级①②绕组产生的感应电动势经D20、D28整流、L2(功率因素校正变压器,也称低电压扼流线圈。
以它为主来构成功率因素校正电路,简称PFC电路,起自动调节负载功率大小的作用。
当负载要求功率很大时,则PFC电路就经过L2来校正功率大小,为负载输送较大的功率;当负载处于节能状态时,要求的功率很小,PFC电路通过L2校正后为负载送出较小的功率,从而达到节能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