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各地区住宅小区景观规划设计的特点

合集下载

浅谈现代居住小区的景观设计

浅谈现代居住小区的景观设计

浅谈现代居住小区的景观设计引言居住小区景观规划设计要有一定的前瞻性,既能体现布局合理、以人为本、回归自然,又能满足功能完备、舒适、优美、人性化的要求,同时,兼备了经济、实用的理念,让居民真正参与其中,乐享其中,这样一个功能齐全、生态优美、自然、植物物种丰富多样、四季分明的居住小区成为居民的理想和期盼。

一、居住小区景观设计的意义居住小区景观设计不仅是给生活带来方便,更重要的是让使用者与景观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

它会最大限度地迁就人的行为方式,体谅人的感情,使人感到舒适,而不是让使用者去适应它、理解它。

同时也考虑到不同文化层次和不同年龄人活动的特点,所以有明确的功能分区,形成动静有序、开敞和封闭相结合的空间结构,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要。

小区景观设计对于心理层次上的满足感不像物理层次上的满足那样直观,它往往难以言语和察觉,甚至连许多使用者也无法说明为什么会对它情有独钟。

二、居住小区景观设计的原则要先对居住小区景观所处的地理位置进行自然状况的研究,根据规划目标地的空间关系,结合气候、自然、建筑风格及布局等做出合理的规划.规划的内容也繁杂多样,道路设置、水景安排、路面的样式、照明系统设计,另外还有小品布置、公共设施的匹配等。

在规划这些内容时,不仅要考虑到美学原则,还要考虑到实用性,同时还要兼顾居住者的视觉及内心感受。

所以在规划设计时必须要统筹兼顾注意整体性,进行整体协调,同时要注重实用性、艺术性、趣味性,另外还要注意规划的长期性,避免建完就落伍的情况。

(一)、以人为中心进行设计景观设计规划的中心服务对象是居住其中的人,所以在规划设计时必须首先要以人为本,规划设计要体现人文特征,处处以人文关怀为出发点进行设计。

对居住小区的设计要充满生活气息,为居住其间的人提供一个良好的休闲、娱乐、交流的生活空间,让人身处其间能赏心悦目、舒适愉快。

同时要尽可能满足多层次居民的需求,根据居住群体的不同年龄和文化层次进行区别。

(二)、居住小区景观设计要把握居住区的历史文化脉络,这点在改造居住区景观设计中尤为重要。

小区园林工程施工特点

小区园林工程施工特点

小区园林工程施工特点
一、项目规模较小
相比于城市公园或景区等大型园林工程,小区园林工程的规模较小。

小区园林工程通常包
括绿化、景观建设、水系、休闲设施等项目,但由于小区的面积有限,项目规模相对较小。

这也意味着小区园林工程的施工周期相对较短,整体工程量较小。

二、施工环境复杂
小区园林工程施工环境复杂,施工场地狭窄,周围环境复杂多变。

由于小区内住户众多,
交通量大,施工过程中需要考虑周围居民的生活和安全,施工现场管理难度大。

此外,小
区内有许多地下管线和设施需要考虑,施工单位需要谨慎施工,避免破坏周围环境和设施。

三、业主意见多样
小区园林工程通常是由业主委员会或物业管理公司组织实施的,业主对园林工程有着不同
的意见和需求。

有些业主希望园林景观设计独特、高档,有些业主更注重实用性和舒适性。

因此,在小区园林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需要与业主、设计单位充分沟通,满足业
主的需求,保证工程质量。

四、维护难度大
小区园林工程落成后需要进行长期的养护和维护工作,保持园林景观的美观和完整。

但由
于小区内居民众多,管理和维护难度大。

居民可能因为种种原因影响园林景观的正常使用
和保养,需要物业管理公司加大维护力度,保持园林工程的长期美观。

总之,小区园林工程施工具有以上几个特点,施工单位在实施小区园林工程时需要充分考
虑这些特点,做好施工前期规划,加强与设计单位、业主的沟通,严格控制施工过程,保
证工程质量,并做好工程的后期维护和管理工作,使小区园林工程能够为居民提供一个美丽、舒适的居住环境。

综述现代居住小区景观环境规划设计

综述现代居住小区景观环境规划设计

综述现代居住小区景观环境规划设计摘要:现代住宅小区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呈现出迅速发展的趋势,在人口增多、城市化发展快速的情况下,城市土地寸土寸金,在文化、生态背景和生活节奏的影响下,房屋建设发生了巨大变化,高水平的设计与规划是提高住宅小区品味和消费占欢迎的前提。

在住宅小区景观设计中应该讲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结合起来,营造最佳的居住条件为中心,使得小区规划和设计达到企业目标功能、环境功能社会功能的要求,建造出高水准的小区环境。

本文针对我国城市居住小区景观环境规划设计中存在问题分析,阐述了现代规划设计中存在的各种因素和细条方法,从而希望能够对现代居住小区的环境景观设计提供一条新思路。

关键词:居住小区景观环境规划设计中国古典园林和西方古典云林在当今社会中各自闪烁着智慧之光,现代城市化发展进程的不断加剧促使当前人们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人们对生活环境的要求发生了变化。

居住小区环境景观对与提高人们生活情趣和美化居住环境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成功的居住环境景观不仅能够满足居民的审美要求,同时能够提高居住小区的人为质量,改善居民邻里关系和人机交往。

在居住小区景观环境设计与规划中,高水平的规划与设计是提高小区品味和消费者青睐的前提。

在当前房地产市场中,畅销的房屋小区一般都是具有着特色高水平的小区环境景观设计和规划,通过将小区的居住功能、环境功能、社会功能合理糅合成为一体,建造出适合人居住的、生态环境优秀的、功能质量齐全的可持续发展的新住宅小区。

1、现代居住小区概述我国大规模居住小区建设始于上个世纪中期,早起的居住小区规划采用是通过原苏联的居住模式为依据设计和规划,其中在科学发展应用的同时也村子这诸多的缺陷和不足,并且不符合我国的国情发展。

现代居住小区在设计和规划中结合中国传统园林和西方园林为基础,结合当前现代化景观设计规划综合处理,形成了一套系统化的规划流程。

2、现代住宅小区景观环境规划设计现状随着房地产市场的持续升温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居住环境得到了快速平稳发展,居民生活水平也得到了大幅度改善。

现代居住小区园林绿化景观设计分析

现代居住小区园林绿化景观设计分析

现代居住小区园林绿化景观设计分析摘要:在我国国民经济迅速发展,以及城市现代化建设进程不断加快的发展背景下,大部分的人民群众物质生活质量开始迅速提升。

很多人在接受了现代绿色环保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开始追求在居住环境上的绿色建筑建设。

这也是由于,我国当前在园林资源上相对匮乏,虽然退耕还林的发展政策令我国大部分的园林面积得到恢复。

但如果在现代居住小区的建设当中加入绿色景观设计,不仅可以进一步美化群众居住环境,同时也会提高小区居民的身体健康素质。

对此,本文基于当前现代居住小区园林绿化景观的设计价值,分析当前园林绿化景观设计当中的主要因素,并针对未来现代居民小区园林绿化景观设计发展趋势进行探讨。

关键字:现代居住小区;园林绿化;景观设计前言:现代园林绿化景观设计在实际的发展建设当中,不仅要合理利用现有的绿色植被,同时也要利用完善的科学技术,建设更加优质的植被生态系统。

从目前的发展状况来看,当前在我国现代居住小区发展中,绿色建筑建设已经被大众广泛认知,实现城市现代居住小区的绿色建筑,也是当前与自然环境和谐发展,节约建设资源,保护环境的重要举措。

对此,在现有的居民小区园林绿化景观设计当中,必须要通过各方面因素的整合,严格遵循自然生态系统的发展规律,建设适合人类生产生活与生态环境和谐发展的绿色景观,满足小区居民对于生态物质文化的追求。

1.现代居住小区园林绿化景观设计的价值在我国城市现代化进程发展不断前行的背景下,大众物质生活水平稳步上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在这样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变得心理、生理上的压力越来越强。

随着现代化生活节奏的加快,大部分居民在沟通交流上变得更加疏远,但同时也更加渴望得到精神增面的深度慰藉【1】。

基于此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渴望过去“家长里短”式的居住环境,因此对于现代居住小区的整体功能也带来了全新的挑战机遇。

这也说明现代居住小区的发展建设,已经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基本住宿,其更多的则是应该给予群众在整体居住环境上的美观、传统文化延伸以及人性的关怀,让居民真正能够体验到邻里关系下的“家”的感觉。

居住区景观设计

居住区景观设计

供居民娱乐、健身绿地
居住区环境景观构成——绿地
道路绿化
道路绿化主要起到衔接 各类绿地的作用,就像 是一条条纽带把各种绿 地景观连接起来,可以 营造温馨的居住氛围。
居住区环境景观构成——绿地
屋顶绿化
屋顶绿化因其特点和 位置环境与其他绿化 有着很大的差别,它 受太阳照射、屋顶温 差、风力、土壤相对 湿度和屋顶载荷的影 响较大。
将小区居民和整个自然生态环境的客观要求视为一个 完整和谐的统一体。
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原则
实用性原则
居住区的环境景观设计,要满足交通、安全、休闲娱 乐等基本功能。
在设计过程中,可根据居民的生活习惯和活动特点, 不同的年龄层次的生理和心理特征,进行相应的景观 环境布局,为居民提供便捷的生活服务空间,如小区 内部的交通系统设置、公共设施配套(儿童游乐场、 健身运动场地、老年人活动场地、休闲广场)以及服 务方式等。
因地制宜地创造出具有时代特点和地域特征的空间环境, 避免盲目移植,使景观设计根植于地方土壤,设计出接近 原生态的居住小区绿色景观环境。
大力提倡将目前较先进的生态技术运用到环境景观的塑造 中去,以利于可持续发展。
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原则
经济性原则
居住区的环境景观设计,要顺应市场发展需求及地方经济 状况,注重节能、节材,注重合理使用土地资源。
整体景观仿效自然,采用自然生动的形式,运用自 由式和规则式相结合的布局手法,与周围环境协调, 产生韵律和节奏。
贯穿多维视点,景观达到平面上的系统性,空间上 的层次感,时间上的序列性。
运用植物来营造四季不同的景观效果。
案例分析 欧景蓝湾小区景观规划设计
设计思路
本方案设计布局可以归 纳为:一轴三带。
休息的小平台,院落内交通便利。 以高低错落的绿化设计来分隔内部空间以增加各业

小区规划: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

小区规划: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

小区规划: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一、居住区的性质与规模:建国以来,我国居住形态从初期由于缺乏经验而借鉴西方邻里单位,学习苏联街坊的布置,直到小区规划理论的出现并传入我国被广泛地采用及积极发展的今天,总结这段走过的道路,有必要给小区下个定义。

白德懋在《小区规划与居住区环境设计》一书中,将居住区划分为三级:居住区、小区和住宅组团。

1、居住区:居住区是指城市主要道路所包围的独立生活居住地段。

在居住区内设有比较完整的日常性和经常性的生活服务设施,这些设施能满足居民的基本物质和文化生活要求。

因此它的规模一般为1万至1。

5万户,3-5万人,相当于一个城市街道办事处管辖的范围。

居住区下可划分若干小区,也可不划分小区,而由若干住宅组团组成。

2、居住小区:简称小区,有别于工业或其他小区。

小区应是居住区道路(也可是城市一般道路)所包围的日常性生活居住单位。

小区内设有日常性的生活服务设施,以满足日常生活必须;但经常性的设施,如规模较大的邮局,购物超市、医院等还得去小区外解决。

它的规模约2-3千户,1万人左右。

小区下可划分若干住宅组团,或视具体情况不分组团。

3、住宅组团:是居住区的基本居住单位,由若干栋住宅组成。

其规模相当于一个居民委员会(或里弄委员会),300-700户,1000至2500人。

住宅组团内可设一些直接与居民日常生活有关的,如小百货、烟杂店、卫生站和自行车存放处等微型服务设施。

一般不设幼儿园、百货商店等公共设施,以免把嘈杂的人流、车流和噪音带进来而影响居住环境。

所以称之为住宅组团,以表示它的单纯居住性质。

二、居住区景观的构成:景观的使用几乎渗透到了居住区环境的各个角落,在景观设计中如何对这些设计元素进行综合取舍合理配置乃是景观设计的要点。

1、绿化:居住区绿化设计最早发展于西方发达国家,上世纪四、五十年代,工业的迅猛发展,破坏了生态环境,带来一系列严重后果,迫使相关国家开始重视环境设计。

70年代,日本率先制定了改善居住环境的方针政策,提出了居住环境设计的基本要求:舒适、优美、安全、卫生、方便。

浅析现代居住区景观的设计

浅析现代居住区景观的设计

科技资讯科技资讯S I N &T NOLOGY I NFORM TI ON 2008NO .27SC I ENCE &TECH NO LOG Y I NFOR M A TI O N 能源与环境早期居住区的景观设计往往被简单地理解为绿化设计,景观布置也以园艺绿化为主,景观规划设计在居住区规划设计中往往成为建筑设计的附属,常常是轻描淡写一笔带过,未经深入设计的环境效果难免不尽人意。

如今,居住区的景观环境愈来愈受房地产发展商和居民的重视,环境景观在居住区中逐渐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房地产经营理念发生变化,概念地产开始出现,如景观主题地产、环保主题地产、文化主题地产、休闲主题地产、智能主题地产等。

房地产从单纯的卖楼盘转向更多地关注环境和文化,倡导社区新的生活方式。

1现代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的新趋势与传统相比,现代居住区环境景观出现了一些新的趋势。

一是强调环境景观的共享性。

这是住房商品化的特征,应使每套住房都获得良好的景观环境效果,首先要强调居住区环境资源的均好和共享,在规划时应尽可能地利用现有的自然环境创造人工景观,让所有的住户能均匀享受这些优美环境;其次要强化围合功能强、形态各异、环境要素丰富、安全安静的院落空间,达到归属领域良好的效果,从而创造温馨、朴素、祥和居家环境。

二是强调环境景观的艺术性。

90年代以前,“欧陆风格”影响到居住区的设计与建设时,曾盛行过欧陆风情式的环境景观。

90年代以后,居住区环境景观开始关注人们不断提升的审美需求,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提倡简洁明快的景观设计风格。

同时环境景观更加关注居民生活的舒适性,不仅为人所赏,还为人所用。

创造自然、舒适、亲近、宜人的景观空间,是居住区景观设计的又一趋势。

2现代居住区景观设计的原则为了创造出具有高品质和丰富美学内涵的居住区景观,在进行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时,硬软景观要注意美学风格和文化内涵的统一。

但是,景观设计属于建筑设计范畴,同时园林绿化设计也是一个重要方面,两者如果得不到沟通就会割裂建筑、景观、园艺的密切关系,造成建筑与景观的不协调。

城市规划设计——小区规划布局及景观设计

城市规划设计——小区规划布局及景观设计

小区规划布局及景观设计小区规划布局与景观设计关系到民众居住的重要事项,努力创造新颖和灵活可变的住宅类型和多样化的住宅组团,满足不同使用者的要求,形成丰富多样的居住环境,并为住户参与创造有利的条件。

规划充分利用现有自然环境条件,坚持以人为中心和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努力把安居小区建设成为舒适、方便、安全、卫生和优美宜人的现代化城市社区。

(一)规划结构规划采用小区――组团――住宅组群三级结构。

小区级公共活动中心,小区级公共绿地、两处托幼均位于小区中心部位。

小学位于东部,小区由五个组团组成,每个组团由几个住宅组群组成,各组团间通过小区主次道路相联系,住宅组群间通过组团道路联系。

针对小区现状,适应房地产分期开发的需要,将小区规划为6个居住组团,东部三个居住组团作为第一期开发用地,西部三个组团作为第二期开发用地,开发程序由东向西形成滚动开发模式。

(二)道路系统根据人流方向及外围城市道路情况,规划采用自由式路网结构,小区主要道路沿等高线布置,形成通而不畅的道路结构。

小区对外设有六个出入口,其中小区的主入口开向历山路和南外环部,另外四个为次要出入口。

小区道路分为三级(1)、小区级:道路红线宽度12米,建筑红线不少于16米。

(2)组团级:路面宽6米(3)宅前小路,路面宽3米,车辆可直接到达单元门前。

(三)公共服务设施布局、项目及规模根据小区内公建服务对象和服务半径的不同要求和分期建设开发的需要,公共服务设施分三片布置。

小区配套的商业服务设施,主要位于小区的出入口处沿街布置,这样既方便居民上下班顺路购买,又使商业建筑对外临街布置,提高经济效益。

小区配套的社会性福利设施,结合小区中心绿地设置,布设在小区内部,这样既有较好的小区环境质量,又有好的外部空间环境。

(四)住宅单体设计与群体组合为满足“安居”和住宅商品化的需要,住宅设计采用两种类型,建筑面积分两个档次,分别为55M2/ 户─80M2/户和80M2/户─90M2/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各地区住宅小区景观规划设计的特点专业:xxxx班级:xxxx姓名:xxx学号:xxxx前言:近年来,我国住宅区的景观规划设计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居住者不再像以前一样只满足于有一个仅仅能遮风挡雨的栖身之所。

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也越来越重视小区的景观设计和附属设施。

通过对我国东北、华北、岭南、西南和西北五个地区的代表性住宅小区的景观规特点的研究,了解和发挥地域特色、文化品位相结合的优秀景观设计理念,总结我国城市住宅小区景观规划的特点和发展状况,为新的住宅小区的景观规划设计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住宅小区,景观规划,设计,特点正文:自建国以来,住房建设一直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标志,可以说居住区的发展也见证了伟大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变革[1]。

居住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水平、经济水平、技术水平、政策制度以及城市发展条件等息息相关。

而在居住区的规划设计当中,“最能体现其发展历程的便是景观设计”[2-4]。

早期居住区的景观设计往往被简单地理解为绿化设计,景观布置也以园艺绿化为主,景观规划设计在居住区规划设计中往往成为建筑设计的附属,常常是轻描淡写一笔带过,未经深入设计的环境效果难免不尽人意。

如今,居住区的景观环境愈来愈受房地产开发商和居民的重视。

因此,居住区规划在理论上和技术手段上也随着国家的整体发展呈现出阶段性特征。

尤其是近20年以来,国内居住区规划理论更加成熟,技术手段更加丰富,也打造出越来越强的中国特色和各具独特的地方特色。

以下,对东北、华北、岭南、西南和西北五个地区的代表性住宅小区的景观规特点进行详细阐述。

1、东北地区的住宅小区的景观规划东北地区近年来,改善了以往住宅小区的景观规划中不能满足小区环境质量,打破了原有的规划理念与居住要求,规划设计出以最好居住条件为核心[5]的最佳居住小区,全面体现出小区的“经济功能”“,环境功能”以及“社会功能”,构建出最适宜居住的小区。

该地区的小区景观规划的特点如下:(1)注重居住小区绿化景观小区景观绿化的规划与设计,以人为核心、因地制宜和追求独特的风格。

居民住宅建设规划的最终目的是为人的居住服务的,它要实践的功能包括居住、休闲、娱乐和人与人之间的交流。

一定要具有生活的气息,体现出景为人用[6-7],整体设计要满足不同年龄段的的居民的需求,突出人性化设计。

用最低的资本、最简易的维护,尽可能将设计思想与当地的风土人情及本地文化氛围完美的融合在一起。

在规划构思上要体现出构建物群的主题风格与特色,力求自然与协调。

景观规划要巧妙的融入与之相关的文化、民情、习俗等元素,力求准确表达出浓厚的文化内涵,体现“文化居住区”的科学内涵。

(2)多种斑块的综合分析将住宅区的景观规划与生态保护相结合[8-10]。

东北沿海地区,农田、滩涂盐田、湿地相间分布。

位于城郊结合地区的综合性农田与城市紧密相临, 农业生产较为发达,农田林网控制率为91.5%;又对近海污染严重去加以沿海防护林带保护,同时实施退耕还海、还河,结合农业结构调整,力求做到生态环境亟待保护和改善。

设计师在设计的过程中,加大了水田种植面积, 天然湿地和人工湿地都有所增加, 这些都有利于生态系统逐步走上良性循环的轨道。

2、华北地区的住宅小区的景观规划华北为“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冬季寒冷干燥且较长,夏季高温降水相对较多,春秋季较短。

华北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我国的政治文化中心,人口密度大,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只有全国平均的1/6,耕地亩均水资源只是全国平均的1/10。

水资源的缺乏已严重妨碍了华北地区的持续发展,是华北地区发展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

所以该地区住宅小区的景观规划结合当地条件,有如下的特点:(1)注重环境景观结构清晰这个地区的住宅小区的景观规划在总体思想上,善于运用了现代的景观设计手法,使整个小区在满足功能的基础上,创造出一系列的动态循环的水景与炫丽多彩具有层次感的植物[11-12],动静结合,相得益彰取得了完美的景观效果。

(2)注重经济性和人性化原则一方面,居住区设计顺应当地的市场发展需求的经济水平,注重节能节才,珍惜土地,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尽可能的达到优良的性价比。

另一方面,结合当地的自然人文居民习惯以及城市特色,做到设计新颖布局合理环境优美,适宜居住等,充分满足居住区人们的各种不同的需求。

居住区环境是居民接触自然、亲近自然的场所居住区的景观设计应成为人与自然水乳交融的空间。

(3)重视与城市和环境条件的协调在规划设计过程中,设计师们注重住宅区景观与城市和环境条件的协调。

在规划结构、功能布局、建筑形态等方面仔细考虑适应当地的气候特点、经济条件、环境条件等,并在建筑外观、绿化及小品设计上使用传统建筑符号延续城市文脉,更多地强调居住环境识别性,符合居民审美及行为心理要求。

例如安徽省合肥市琥珀山庄。

琥珀山庄是一个环境舒适优美、建筑风格独特的住宅小区[13-14],分普及型、小康型、舒适型住宅等18个系列,采用因地制宜、随坡就势等方法并借鉴皖南明清古建筑“依山而建,傍水而营”的建筑风格,将传统性、地方性和现代性融为一体,具有新徽派建筑特色。

(3)处理好内部空间环境与建筑功能的关系这一地区的住宅区景观规划同时处理好内部空间环境与建筑功能的关系,使得景观小区成为了城市空间的延伸与发展,营造出门可畅游,回家亦赏景的文化氛围让住户体会到景观无处不在的美感和欣赏的乐趣提升了住户的生活水平质量,也提升了住户们的居住幸福指数。

居住区环境是居民接触自然、亲近自然的场所居住区的景观设计应成为人与自然水乳交融的空间。

3、岭南地区住宅小区的景观规划岭南地区的广府文化是岭南文化中个性最鲜明、影响最大的一种南方代表性文化,是指以广州为核心、以珠江三角洲为通行范围的粤语文化。

广府文化体现出重商、开放、务实、兼容等商业文化和保留较多古越族文化的特性,并以此区别于其他民系文化。

岭南地区的住宅区景观规划体现以下特点:(1)多元文化的融合岭南地区自近代以来,是我国商业、对外贸易典型的发展地区。

因此,该地区的建筑风格融合了中国古典园林建筑和西方古、今建筑的风格,处处镌刻着中西方文化交流的印迹。

比如对于广州东山的西式花园洋楼别墅建筑,受西方建筑雨罩作用,近似欧洲的乡间别墅[15]。

不仅仅是有西方新古典主义的一些风格特征,也处处体现着中国园林建筑景观美。

(2)突出地域特色这个地区的住宅区景观规划设计,无可避免地与岭南地区天气和生活习惯有关。

由于岭南地区气候炎热、潮湿多雨、长夏无冬的气候特征而形成了独特的民居形式。

发展到近代,在适合本地气候和城市人文情结方面,广府文化里两类地域性住宅最具有代表性。

从尺度、角度、建筑容量等多方面考虑,综合了岭南气候特色,充分利用当地自然条件,并加以融合。

岭南建筑物的骑楼、露台、大窗、木趟栊的建筑元素均体现遮阳、防雨、通风的功能和实用要求,又在吸收了中国传统建筑天井院的设计手法后,创新设计了独具岭南地域特色的合院住宅。

(3)居住区主题性规划在经济发达的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进程正在快速发展。

在国际、国内专家学者的指导下,设计师们通过南方某地住宅项目地域性民居前期规划工作的实践,就如何继承和发扬岭南广府文化,构建和谐、自然住宅社区,形成本土房地产个性产品,以实现开发商和消费者共同探索中国居住文明的愿景[16-17]。

同时,开发商吸取中国传统建筑如北京四合院、徽派建筑、川西民居、江南园林的文化精髓和设计理念,开发了不少文化主题住宅精品。

例如,岭南某省会城市的一处住宅的设计,在符合规划设计的要求下,确定通过角度、尺度、承接的设计方式,以白云山和生态公园湖景为规划主线,营造“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俱有情”景观主题效果,使上千户居民充分享受大自然景观和良好的生活品质。

4、西南地区的住宅小区的景观规划西南地区从城市居民小区的园林景观规划设计与自然环境和谐、住户的认同等方面的融合, 住宅小区景观规划设计涵盖“天人合一”的生态理念、“以人为本”的服务用户理念,同时保护和利用外部的自然生态景观,注重提升环境品质,使小区的自然景观与人文环境有机融合,应成为住宅小区景观规划设计的主导理念。

以下为该区住宅小区景观规划的特点:(1)生态性与人居安全性西南地区生态多山地、丘陵,加上汶川、玉树和雅安三次强烈的地震,加剧了地质的不稳,使得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增加,水土流失严重。

近年的来的居住区的景观规划设计则更注重对住宅区周围的在生态保护,通过对住宅小区地域的自然景观生态环境及其他物种的尊重与关怀实现小区地域的生物多样性。

因此设计师在小区环境中留出足够的自然空间,以便有效地改善小区的生态环境。

比如,住宅区因地制宜地栽种一些可以招蜂采蜜引鸟筑巢的花草树木既营造了小区优美的自然景观又大大改善了住宅小区的生态环环境。

(2)注重景观的整体布局整个小区的景观布局要形成体系,点、线、面立体形成一个有机空间, 通过婀娜多姿、色彩缤纷的花草树木,组织功能和性质不同的休憩、观赏、康体的绿地,配置适量的园林建筑小品, 增加层次、丰富内涵, 使居住建筑群更显生动活泼。

从居住文化中借景和以植物造景的依托“巧于因借, 精在体宜”[18] ,以植物造景为主,环绕建筑物的结构、布局、结合自然地理条件,符合城市的景观规划定性和小区开发的定位,在垂直布局和水平分布上植物合理地配置, 以增加绿量, 发挥出人工植物群落的综合生态效能,诸如降解有害气体、净化空气、滞尘、降噪, 提高环境的相对湿度、纳凉、观赏休闲等功能。

(3)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该区的住宅小整体布局区的环境规划和景观设计应根据居住人群的具体情况,在园内交通、绿地、休闲活动场地的分布、邻里交往空间的设置,景观小品的尺度等方面既要考虑人们的需求;又要注重对人的尊重和理解强调人文关怀[19-20],为居住者创造出一个温馨健康而富有活力的居住环境,以便让人们在休闲、娱乐、赏景、邻里交谈中更加舒适便捷愉悦。

对此在设计时应注重了以下两点:一是以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环境规划与景观设计成果的共享性在住宅小区内应尽量使每套住房都能获得良好的景观效果,即主要房间要有良好的朝向和空气流通条件,有良好的观景视野;二是尽可能创造出便于人们休憩、娱乐、交往的共享空间使小区居民人人都有幸福感和自豪感视小区为温馨大家庭。

5、西北地区的住宅小区的景观规划西北地区地处内陆,为典型的大陆性气候,夏季炎热,冬季严寒,降水稀少,终年干旱,除东部个别地区和一些高山年降水量超过400毫米以外,其余地区降水量均低于400毫米,大部分地区不足200毫米,在新疆塔克拉玛干地区、青海的柴达木和西藏藏北高原地降水量均低于50毫米。

西北地区植被稀疏,沙漠广布,冬春二季多风沙,大风卷起地面的沙尘,形成弥天的沙尘暴,并且向东吹至华北、华东等省市,给那里的环境带严重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