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纤维的认识与鉴别--实验讲义
显微镜法鉴别纺织纤维实验实训过程及内容

显微镜法鉴别纺织纤维实验实训过程及内容
显微镜法是一种常用的纤维鉴别方法,在纺织品检测和法医学等领域都具有重要应用。
本实验旨在通过显微镜观察样品纤维形态、结构及化学组成等特征,从而进行纤维的鉴别分析。
实验准备:
1. 显微镜及其附件;
2. 精细剪刀、镊子、玻璃片等工具;
3. 不同来源、形态、结构和组成的纤维样品;
4. 滤纸、显微镜试片和甲醇等试剂。
实验步骤:
1. 将所要鉴别的纤维样品取少量放在滤纸上,用显微镜进行初步观察;
2. 用精细剪刀及镊子将想要观察的纤维取出,放置在显微镜试片上;
3. 在显微镜下,以低倍镜、高倍镜及油浸镜逐层观察;同时,还可结合墨汁染色等方法进行更详细的观察;
4. 观察纤维的形态、色泽、光泽、断面、纵横断面比例、纤维表面衣物及化学成分等特征;
5. 将所观察的纤维性质与实验室参考手册和数据库对比,初步确定纤维的种类;
6. 对疑难纤维进行进一步的检测和确认,例如通过电镜、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等技术鉴别。
实验注意事项:
1. 仪器使用时要注意清洁和安全;
2. 取纤维样品时应小心谨慎,避免对纤维造成破损和变形;
3. 鉴别时应注意纤维的水分和颜色变化可能影响结果,需多次观察和比较;
4. 实验完成后要及时清理工作台和仪器设备,保持实验环境的整洁和卫生;
5. 纤维鉴别结果需与其他实验员进行核实,特别是涉及法律诉讼等重要案件时,需保证鉴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掌握了显微镜法鉴别纺织纤维的过程和内容,对提高我们的纤维鉴定能力、确保纤维识别的精准性和准确性起到了关键作用。
实验纺织纤维材料的鉴别

灰烬颜色和形状 黑灰、少量粉、 易分散 少量、灰白色、 粉灰。 呈黑色、质脆、 块状、可捻碎粉
易燃烧、生黄蓝烟、 有烧纸味 火焰、漫延较快 燃烧迅速,火焰呈黄 草木灰气 色,冒蓝烟 味
羊毛 在火焰中燃烧,冒烟 有羽毛的 起泡不延烧 焦臭味
腈纶 熔融后徐徐燃烧
有腥臭味
呈黑色圆球,质 硬成球或块状
(3)显微镜放大鉴别法:
纤维种 类 棉 纵向外 观形状 扁平带 状,有 天然转 曲 横节竖 纹,竹 节纹 有鳞片 状 表面光 滑
棉
苎麻
苎麻
羊毛 睛纶
棉织品质地手感柔软,略有弹性,洗涤时也有柔软感觉;
麻织品质地手感粗硬,无弹性感,洗涤时遇水更硬;
羊毛卷曲柔软,织品有弹性,用手攥有胀手感,松手后无 绉折,织品有特殊光泽,质地光滑,有凉爽感。
腈纶纤维手扯不易拉断,且光洁、平滑,用手攥紧织物时, 有胀手感,松手后不留折痕。素有合成羊毛之称。
(2)燃烧鉴别法:夹持一小束纤维用火焰点燃,观察燃 烧速度,临近火焰,燃烧中变化现象、散发出来的气味, 以及燃烧后生成灰烬的颜色、形状和硬度等特征,来确 定其为何种纤维。 详见下表:
实验:纺织纤维材料的识别
一、实验目的:纺织纤维种类多,商业实践及使用都要求 识别它们。各纺织纤维的外观及燃烧特征、显微结构、 化学性质均不相同,利用这些特点,可用来识别它们。 二、实验原理:纤维鉴别方法多,主要有感官鉴别法、燃 烧鉴别法、显微镜放大鉴别法等等。 (1)感官鉴别法:
目测纤维长度,感觉其强度、软硬度、弹性、滑爽等。
(整理)纺织纤维的鉴别

实验1 显微镜认识各种纤维凡对用来制成纺织制品的纤维称为纺织纤维。
纺织纤维细而长,有一定的强度,柔韧而有弹性,耐磨,有一定的抱合力。
纺织纤维按其来源分为天然纤维和化学纤维两大类。
天然纤维又可分为植物纤维、动物纤维和矿物纤维。
植物纤维的主要组成物质是纤维素,所以又称为天然纤维素纤维。
植物纤维又分种籽纤维(棉、木棉)、茎纤维(苎麻、亚麻、黄麻等)和叶纤维(剑麻、蕉麻)等。
动物纤维的主要组成物质是蛋白质,所以又称蛋白质纤维。
它分为毛发(绵羊毛、山羊绒、骆驼毛、兔毛等)和腺分泌物(桑蚕丝、柞蚕丝、蓖麻蚕丝等)。
矿物纤维主要有石棉等。
化学纤维是经过化学工艺加工和纺丝成形而制得的纺织纤维。
按其所用原料和加工方法不同,化学纤维又可氛围再生纤维、醋酯纤维和合成纤维几类。
再生纤维是以天然高聚物为原料,经过化学处理与机械加工而再生制得的纤维。
如粘胶纤维、富强纤维、铜氨纤维等再生纤维素纤维和再生蛋白质纤维。
醋酯纤维是以天然纤维素纤维为原料制成的、组成成分为醋酸纤维素酯的纤维。
合成纤维是利用低分子化合物为原料,经过化学合成与机械加工制得的纤维。
其主要品种有:聚酯纤维(涤纶)、聚酰胺纤维(锦纶6、锦纶66等)、聚丙烯腈纤维(腈纶)、聚乙烯醇纤维(维纶),聚丙烯纤维(丙纶)及乙烯纤维(氯纶)等。
此外,还有玻璃纤维、金属纤维和碳素纤维等。
纺织纤维集合体的表现认识,通常应用手感目测方法,根据纤维的外观形态、色泽、手感及手拉强度等的特征来区分天然纤维或化学纤维。
例如:天然纤维的长度差异很大,长度整齐度差,而化学纤维的长度一般均较整齐。
棉纤维细而柔软,长度短;麻纤维手感较粗硬;羊毛纤维有卷曲、柔软而富有弹性;蚕丝具有特殊光泽,手感特别柔软;化学纤维中的粘胶纤维的干湿强度差异大;而合成纤维用手感目测法较难区别,必须应用其他方法加以区别。
认识和鉴别纺织纤维,包括实验1----实验2,共2个实验。
一、显微镜认识各种纤维实验的目的要求使用普通生物显微镜观察和认识各种纤维的表面形态及其特征,同时了解普通生物显微镜的构造并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
实验1 纺织纤维的鉴别

实验1 纺织纤维的鉴别
一、目的要求
熟悉鉴别纺织纤维的几种常用方法,并通过实验鉴别几种未知纺织纤维。
二、试验仪器和试样
1、显微镜;
2、各种纤维
3、化学试剂;
4、着色剂;
5、载玻片、盖玻片。
三、基本知识
1、纺织纤维品种很多,而纺织品性能与纤维性能密切相关
2、各种纺织纤维的外观形态和内在质量优相似的地方,也有不同之
处,纤维鉴别就是利用它们的差异把它们区分开来。
3、天然纤维外观形态差异明显——显微镜法
4、化纤外观形态差异不明显——着色、化学试剂
5、鉴别方法一般有手感目测、显微镜观察法、燃烧法、着色法、
溶解法、比重法等等。
四、实验方法和程序
1、手感目测:
2、显微镜观察法:
(1)、纺织纤维的纵向和横向形态特征:
表1-1纺织纤维的纵向和横向形态特征
P-3
见图
(2)显微镜结构:实物(3)、显微镜调试;(4)、观察纤维。
3、燃烧法:
表3-3常见纤维的燃烧特征P-14
4、药品着色法:
表3-2几种纺织纤维的着色反应P-15
5、溶解法:
表3-3常见纤维的的溶解性能
P-16
注S-溶解SS-微溶P-部分溶解I-不溶解。
纺织纤维鉴别实验报告

纺织纤维鉴别实验报告纺织品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随着时代的发展,纺织品的用途不断扩大,品种也越来越多样化。
因此,如何正确鉴别不同类型的纺织纤维成为了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
在本次的纺织纤维鉴别实验中,我们将会利用各种化学试剂及显微镜技术,对不同类型的纤维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以期达到正确鉴别的目的。
实验过程:1. 观察各种纤维的外形及特点,并记录下来。
2. 利用显微镜对纤维进行观察,并记录其形状、结构、色泽等特点。
3. 分别利用唐氏试剂、碘酸钾、硫酸和苏丹红等试剂进行化学性质测试,以确定其所属的纤维类型。
4. 根据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和比对,确认纤维类型。
实验结果:1. 棉纤维:质地柔软,弹性较强,白色或微黄色。
在显微镜下观察,白色粗壮的棉纤维中心有一个小孔,可进行正确识别。
2. 麻纤维:质地坚硬,粗糙,棕色或暗黄色。
在显微镜下观察,麻纤维比棉纤维更平滑,表层更为密实。
3. 羊毛纤维:质地柔软,具有弹性,颜色通常为白色或浅灰色。
在显微镜下观察,羊毛纤维呈现鳞片状结构,有分叉的末梢。
4. 人造纤维:这是一个比较广泛的类别,包括了各种人造和合成纤维。
以下仅以尼龙为例进行描述。
尼龙纤维质地坚硬、光滑,通常为白色或黄色。
在显微镜下观察,尼龙纤维呈螺旋状线条,表面光滑,有细小的孔洞。
5. 丝绸纤维:具有优越的光泽性和柔软性,颜色通常为白色、黄色或浅褐色。
在显微镜下观察,丝绸纤维呈长细条状,表面平滑,有分叉的末梢。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地鉴别了各种不同类型的纺织纤维。
在每种纤维的鉴别中,观察纤维的外形、显微镜下的形状和结构,以及化学试剂的反应特点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此外,在实验中,我们还发现了同一种类型纤维在不同的制造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不同的形态和特征,这对于纺织行业也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要提高自己的纤维鉴别能力,寻求准确的鉴别方法,从而为自己的生活保驾护航。
[精选]纺织纤维鉴别实验报告
![[精选]纺织纤维鉴别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a2ea3ee1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36.png)
[精选]纺织纤维鉴别实验报告实验名称:纺织纤维鉴别实验实验目的:通过对不同纤维的物理和化学性质进行测试,学习并掌握纤维的鉴别方法。
实验步骤:1. 根据实验要求,取出待测试纤维并观察其外观和手感。
2. 对纤维进行燃烧测试。
3. 对纤维进行重力比重测试。
4. 对纤维进行亲水性测试。
5. 对纤维进行荧光测试。
实验结果:纤维名称观察外观燃烧测试结果重力比重测试结果亲水性测试结果荧光测试结果棉纤维白色,柔软,有手感起烟,有黄色火焰,烧完后有碳化物不溶于水无荧光麻纤维玄色,硬而有弹性着火慢,火焰蓝色,烧完后无残留比较轻亲水不发荧光毛纤维毛茸茸,软且弹性好烧时有氨臭味,起烟快,有黄色火焰,烧完后有焦臭味相对较重不亲水发强荧光涤纶磨菇头形状,表面光滑烧时融化并冒黑烟,有火球,烧完后有焦臭味较轻不亲水发荧光丝绸光滑,柔软,有光泽烧时发黑烟,有黄色火焰,烧完后结焦相对较重不亲水发荧光实验分析:通过实验,我们得出了不同纤维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棉纤维的燃烧结果是黑灰色的,其碳化物不容易被打碎,且不易燃,可以用于制作高质量防火产品。
麻纤维燃烧时没有杂质排出,并且不会产生任何断裂。
毛纤维的燃烧会散发出刺鼻的氨臭味,就像人体发生褪色一样,焦黑对象后会像人体的污染物一样蒸发。
涤纶的燃烧可以明显地看到橙色的火焰、黑色的苦味,产生大量的末端和脆的玻璃状碎屑。
丝绸燃烧时会散发出一种烟熏味和恶臭,主要是因为豆蔻甚至其他香料油蔓延到silk花束中造成的。
比较结果显示,不同纤维有其独特的物理和化学特性。
通过分析纤维的鉴别方法,我们可以区分不同纤维,并在正确的环境中使用。
在实际生活中,人们可以利用这些特性来鉴别和区分衣物等物品的纤维种类,以便正确地进行洗涤、保养和储存。
纺织纤维的鉴别

纺织纤维的鉴别实验一:纤维鉴别试验一、实验目的掌握纤维鉴别的燃烧、显微镜观察、溶解和着色剂着色等基本方法,学会运用上述方法的组合定性鉴别未知纤维。
学会纤维鉴别常用仪器———显微镜及哈氏切片器的使用。
二、实验原理纺织纤维的鉴别可分为定性鉴别和定量鉴别两大类。
纺织纤维的定性鉴别是利用各种纤维的物理性质(如外观形态)和化学性质(如燃烧性)的差异,采用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加以区别。
通常采用的方法是外观判定法、燃烧法、显微镜观察法、溶解法和着色剂法,对于一般纤维的定性鉴别,利用上述几种方法的相互补充就能比较准确地得出结论。
纺织纤维的定量鉴别是在定性鉴别的基础上,利用溶解法、相对密度法、显微镜观察法等对纤维进行定量鉴别。
本实验仅限于纤维的定性鉴别。
三、实验内容(一)燃烧法由于各种纺织纤维的化学组成不同,燃烧时产生的现象也各不相同,燃烧法就是利用这种差异来鉴别纤维。
燃烧法的特点是简便易行,不需要特殊仪器,但它是一种初步的鉴别方法,必须与其他方法结合使用,才能正确鉴别纤维。
1. 实验材料、仪器及药品(1)实验材料:棉、苎麻、羊毛、蚕丝、粘胶纤维、锦纶、涤纶、腈纶、维纶、丙纶、氯纶。
(2)实验仪器:煤气灯、镊子。
(3)实验药品:PH 试纸。
2. 实验步骤用镊子夹住一小撮纤维,使纤维的另一端逐渐靠近火源并点燃,观察并记录纤维在接近火焰、火焰中、离开火焰全过中出现的现象及状态,燃烧时火焰的颜色、散发的气味,把PH试纸润湿后检验纤维燃烧后所产生气体的酸碱性,以及火焰熄灭后纤维燃烧残余物的颜色、状态和硬度。
常见纤维的燃烧特性见表1-1表1-1 常见纤维的燃烧特性纤维名称燃烧情况气味残余物颜色及状况棉易燃,黄色火焰,离开火焰继续燃烧烧纸味深灰色粉末,易飘散苎麻易燃,黄色火焰,离开火焰继续燃烧烧纸味灰白色粉末,易飘散羊毛缓慢燃烧,冒烟起泡,离开火焰继续燃烧烧毛发味松脆,有光泽的黑块蚕丝缓慢燃烧,冒烟起泡,离开火焰继续燃烧烧毛发味松脆,有光泽的黑块粘胶纤维近火即燃,燃烧迅速烧纸味灰少,灰色粉末易飘散锦纶近火即熔融收缩,触火缓慢燃烧,熔融,离火即熄有特殊臭味呈浅褐色光亮硬球块,不易捻碎涤纶近火即熔融收缩,触火燃烧冒黑烟,离火继续燃烧有芳香族化合物气味呈深褐色光亮硬球块腈纶近火即收缩,触火熔融燃烧,离火继续燃烧火焰旺,冒黑烟有异臭味呈松脆黑色空心物维纶近火即收缩,触火燃烧,火焰很小有异臭味呈黑褐色不定形块状物丙纶近火熔融收缩,触火熔融燃烧,离火继续燃烧有沥青味呈光滑而硬腊状物氯纶近火即熔融收缩,触火燃烧冒黑烟,离火自熄有氯臭味呈褐色硬块(二)显微镜观察法应用生物显微镜观察纤维的外观形态———纤维纵向、横截面,根据各种纤维不同的外观特征判断纤维的类别。
纺织纤维鉴别实验

纺织纤维鉴别实验(一)实验目的与要求通过实验、学习鉴别纺织纤维的几种常用方法,并鉴别出几种常用纤维。
(二)实验仪器与用具、试样生物显微镜、酒精灯、镊子、试管、玻璃棒、各种化学试剂(75%H2SO4、20%HC1、5%NaOH、HI-1号着色剂)、数种纤维。
(三)实验方法、步骤1.显微镜法将纤维的纵、断面放置在显微镜上,按显微镜操作法将试样图像清晰,然后逐一将其形态描绘下来。
2.燃烧法各种纤维的化学组成不同,其燃烧特征也不同。
操作时,用镊子夹取少许所需鉴别的纤维,缓慢地移近酒精灯火焰,注意观察以下五点。
①接近火焰时,是否有收缩、熔融现象?②在火焰中,燃烧速度如何?是否为熔融燃烧?是否冒烟?烟为何色?③离开火争时,是继续燃烧?还是自熄?④燃烧时产生什么气味?⑤燃烧后灰烬的特征:颜色、软硬、松脆程度和形状等。
在用嗅觉闻燃烧时的气味时,应注意勿使鼻子凑近试样。
正确的方法应该是:一手拿着刚离开火焰的试样,将试样火焰轻轻吹熄,待冒出一股烟时,用另一只手将试样附近的气体扇向鼻子。
逐一观察各种纤维燃烧特征之后,记录下观察所得结果。
3.化学溶解法利用不同化学试剂对不同纤维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特性来鉴别纤维。
其方法是:将待测纤维(大约几毫克)放入小试管中,注入某种溶剂,加以搅动,观察溶剂对于纤维的影响。
操作时,可将待测的几种纤维各取少量分别放在各支试管中,注入同一种溶剂,加以搅动,观察纤维在溶剂中的溶解情况加以记录。
观察了一种溶剂的影响之后,再依次调换其他溶剂,逐一记录观察结果。
操作时,应注意以下几点:①由于溶剂的浓度和温度不同,对纤维的可溶性能表现不一样,所以用溶解法鉴别纺织纤维时,应严格控制溶剂的浓度和温度。
有些溶剂需要加热以控制一定温度,例如:5%NaOH 需煮沸。
②溶剂对纤维的作用可以分为:溶解、微溶解、部分溶解和不溶解等几种,而且溶解的速度也不同,所示在观察纤维溶解与否时,要有良好的照明,以避免观察误差。
4.药品着色法利用纤维对某种化学药品的着色性能不同,从而来鉴别纤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纺织纤维的认识与鉴别
纺织品原料主要是指纺织纤维,品种很多。
分类方法也有很多种,根据原料来源、化学组成、形态结构和纤维性能差别等分类
一、纺织纤维的特征
1、各种纤维的外观特征
主要通过眼看、手模(手感目测)来观察、感知纤维的长度、细度及其分布、卷曲、色泽及其含杂类型、刚柔性、弹性、冷暖感等来认识各种纤维。
常用纤维的手感目测比较如下表:
通过手我感目测可知,在外观方面,天然纤维和化学纤维差异很大,而天然纤维的不同品种差异也很大。
因此,手感目测是鉴别天然纤维与化学纤维以及天然纤维中棉、麻、毛、丝等不同品种的简便方法之一。
2、纤维微细结构形态的观察
不同品种的纤维,在纵向形态、横截面形态、表面形态方法都存在一定差异,尤其是各种天然纤维都各自具有独特特征,通过显微放大观察,就可获得不同微细结构的信息。
醋酯纤维形态结构
安哥拉兔毛形态结构
涤纶形态结构 腈纶形态结构
复合纤维 海岛纤维
三角中空纤维形态结构
蚕丝形态结构
亚麻形态结构
纤维微细结构形态的观察,通常用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而后者在图像清晰度、景深、放大倍数等方面更优越。
试样准备:
(1)纤维纵向试样的制作:
取试样一小束,手扯整理平直,用右手拇指和食指夹取约20~30根纤维,将夹取端的纤维按在载玻片上,用左手覆上盖玻片,并抽去多余的纤维,使附在载玻片上的纤维平直,然后在盖玻片的两对角上各滴一滴蒸馏水,使盖玻片粘着并增加视野的清晰度。
Y172型纤维切片器
(2)纤维横截面试样切片的制作:
一般采用哈式切片法,即用哈式纤维切片器将纤维切成薄片的方法。
切片的操作程序如下:
1、松开切片器上的螺丝4,取下销子5,将6转到与金属板2呈垂直的位置(或
取下),抽出金属板1;
2、随机取一束纤维,用手扯法整理平直,把一定量的纤维放入金属板2的凸槽
中,将金属板1插入,压紧试样(以轻拉纤维束时稍有移动为宜),对某些细而柔软的纤维或容易变形的纤维(纱线)可在纤维束中加入少量3%的火棉胶,使其充分渗透到各根纤维间,再压紧纤维。
或在纤维束外围包一层羊毛纤维,以便切取较好的纤维;
3、用锋利刀片切去金属板正反面的纤维;
4、将螺丝6转向工作位置,用销子5定位。
旋紧螺座4(此时精密螺丝3的下
端推杆应对准纤维束上方);
5、顺时针旋转精密螺座3,使纤维束稍伸出金属板表面,然后在露出的纤维上
涂一薄层火棉胶,待火棉胶干燥后,用锋利刀片沿金属板表面切下第一片试样(因第一片厚度较难控制,一般舍去不用);
6、重复5的操作步骤,直至取到薄而均匀的试样切片;
7、把试样切片放在滴有甘油的载玻片上,覆上盖玻片,供显微镜观察。
注意:切片厚度用精密螺丝3控制,转动一小格约为10um,通常转动1~1.5小格为宜;切片时,刀片和金属板间的夹角要小,并保持角度不变,使切片厚薄均匀。
(3)、用光学显微镜观察试样
1、调节显微镜,光学显微镜结构:
a:将显微镜面对北光,搬动镜臂2,使其适当倾斜,以便舒适观察;
b:选择适当倍数的目镜7放在镜筒4上,将低倍物镜9转至镜筒中心线上,以便调焦;
c:将集光器升至最高位置,并开启光阑12至最大,用一眼从目镜中观察,调节反射镜,使整个视野明亮而均匀。
d:除去目镜,观察物镜后透镜,调节反射镜和激光器中心,使在物镜后透镜处光线均匀明亮,再调节光阑,使光阑与物镜后透镜大小一致或小些,然后装上目镜。
常用纤维的化学溶解性能:
HCl (37%) 24~30℃:溶解:黏胶不溶解:棉、麻
H2SO4(75%):溶解:蚕丝不溶解:羊毛
合成纤维:
溶解:腈纶
KCNS(65%)(沸) 溶解:锦纶
不溶解:冰HAC(沸)溶解:维纶
不溶解:HCl (35%) 24~30℃
溶解:涤纶
间甲酚溶解:氯纶
不溶解:二甲基甲酰胺
不溶解:丙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