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计算实例
钢筋混凝土单筋矩形截面梁例题

例题1:已知:矩形截面钢筋混凝土简支梁,计算跨度为6000mm , as=35mm 。
其上作用均布荷载设计值25 kN/m (不包括梁自重),混凝土强度等级选C20,钢筋HRB335级。
( fc =9.6 N/mm2 , ft =1.1 N/mm2 , fy =300 N/mm2 )试设计此梁。
[解](1)基本数据fc=9.6N/mm2,fy=300N/mm2 M=1/8ql 2=25N/mm ×6000mm ×6000mm/8=112500000N.mm(2)假定梁宽bh 一般取为1/10-1/15L ,即600mm-400mm ,取600mmh/b=2.0-3.5 则b=300mm (符合模数要求)(3)假定配筋率受弯构件 0.2与45ft/fy 较大值45ft/fy=45×1.1/300=0.165 取0.2(4)计算有关系数cy s c yf f bh A f f αραξ=⋅=0=0.2%×300÷(1×9.6)=0.0625 ])1(1[5.02s ξα--==0.5×[1-(1-0.0625)2]=0.0605(5)令M=Mu 计算h0mm 530.803157.645661mm300/6.910605.011250000010==⨯⨯⨯⋅==mm N mm N b f Mh c s αα (6)计算梁高h=h0+35=838mm ,取h=900mm则h/b=3满足h/b=2.0~3.5的要求(7)计算受拉钢筋0625.02-1-1==s αξ (第(4)部分已计算结果)96875.00625.05.015.012211122-11=⨯-=-=---=+=ξααγs s s 220540900300002.05107.44786596875.0300112500000mm mm h f MA s y s =⨯⨯<=⨯⨯==γ 取2540mm A s =(8)选配钢筋(9)验算适用条件(10)这样调整后,截面尺寸b 、h 变为已知情形,再按例题3计算As 。
钢结构设计吊车梁计算

吊车梁计算吊车梁采用Q345-B 起重量10t 跨度22.5m 总重量8.8t 小车4t ,max k P =75kN ,min k P =19.2kNmax P =1.4⨯1.05⨯,max k P =110.25kN竖向轮压作用max M =82.68 ⨯2.25=186.04kN.mmax V =110.25⨯1.5=165.4kN横向水平力'1.4g (Q+Q )/n=1.4100.1210+4/4=5.88kN T ξ=⨯⨯⨯()5.88=186=9.92110.25y M kN ⨯ 水平反力 5.88165.48.82110.25H kN =⨯= 暂取吊车梁截面如图所示1) 毛截面特性2=281+500.8+201=88A cm ⨯⨯⨯0280+4025.5+2051==23288y mm ⨯⨯⨯ 毛截面惯性矩32224=1/120.850+12823.2+12027.8+50 2.3=39125x I cm ⨯⨯⨯⨯⨯⨯⨯334128120=+=24961212y I cm ⨯⨯5.3cm y i = 5.3cm y i =净截面特性2=(28-22)1+500.8+201=84n A cm ⨯⨯⨯⨯形心位置 1=y (40⨯25.5+20⨯51)/84=243mm净截面惯性矩32224=1/120.850+40 1.2+12424.3+2026.7=36820nx I cm ⨯⨯⨯⨯⨯⨯3==148524.8nx nx I W cm 上 3==135427.2nx nx I W cm 下 3x S =28124.3+23.80.823.8/2=907cm ⨯⨯⨯⨯对上翼缘 324128=-1272=163312ny I cm ⨯⨯⨯⨯ =ny W 3=116.7cm 14ny I 毛截面 33128/12==130.714y W cm ⨯ 2)强度验算①上翼缘最大正应力6622max 33ny n 186109.9210=+=+=210.26N/mm <310N/mm 148510116.710y x M M W W σ⨯⨯⨯⨯上 下翼缘正应力 max n =x M W σ下=6318610=137135410⨯⨯.422N/mm <310N/mm ②剪应力 33max 4165.41090710===50.936820810x w V S I t τ⨯⨯⨯⨯⨯22N/mm <180N/mm ③腹板局部压应力=+5+250+510+2130360mm z y R l a h h =⨯⨯=31.0110.2510=38.38360c w z P t l ψσ⨯⨯==⨯22N/mm <310N/mm3)整体稳定验算1116000100.412280520l t b h ξ⨯===<⨯ 取0.730.180.80b βξ=+= 6000113.253y mm λ== h=520mm1121633/24690.65b I I I α===+ 0.8(21)0.248b b ηα=-= 2345/y f N mm =222234320235=+]43208800520235 =0.8+0248]0.770.6113.2148510345b b b y X yAh y W f ϕβλ⨯⨯⨯=>⨯ ' 1.070.282/0.70b b ϕϕ=-=66'33186.0109.9210 5.6560.7165110130.7101000yXb y M M l mm W σϕ⨯⨯=+=+=<=⨯⨯⨯ 4)刚度验算 挠度 2622kx 54186.04 1.05 1.4106000=236.8310/mm 1010 2.06103912510X M l N EI υ÷÷⨯⨯==<⨯⨯⨯⨯ 满足要求 吊车为A1~A5 疲劳可不进行验算5)加劲肋0wh t 可按构造配量0.50h 02a h ≤≤ 求间距 a =1.20h =600mm界面尺寸外伸长度 0/30+40=57s b h mm ≥ 厚度s t ≥/15s b =3.8m 采用80⨯8mm支座反力 R=165.4KN计算截面面积A=18⨯1.2+15⨯0.8=33.62cm绕腹板中线的截面惯性矩 3341.218 1.50.8+583.81212I cm ⨯⨯==4.17cm i = 50=12.04.17λ= 查表ϕ=0.989 322165.41049.8310/0.9893360N N mm f N mm A ϕ⨯==<=⨯ 6) 焊缝计算上翼缘与腹板连接焊缝=1.8f h mm= 取f h =6mm下翼缘与腹板连接焊缝3max 1.2 1.2165.410 1.771.4 1.4500160f w w t R h mml f ⨯⨯===⨯⨯ 同样取f h =6mm 吊车梁计算结束。
文克尔地基上的有限长梁计算

w
M 02
K
Bx
M 03
K
Cx
其中
M
M0 2
Dx
Ax ex (cosx sin x)
V
M 0
2
Ax
Bx ex sin x
Cx ex (cosx sin x)
Dx ex cosx
Ax、Bx、Cx、Dx的数值可以查表确定
3、有限长梁的判定
实际工程中的梁是属于无限长梁还是有限长梁并非
以梁的绝对尺寸划分,而是通过荷载在梁端引起
不足:该计算方法的不足之处既有模型本身的缺 陷,还有计算方法的缺点。
文克尔地基模型忽略了地基中的剪应力,不能够 反映地基中附加应力的扩散,地基的变形只发生 在基底范围内,基础以外的变形等于零,与实际 情况不符。
我们知道,土是一种弹塑性材料,基床系数也就 不应该是一个常数。它不仅与土的性质有关,还 与基底的大小、形状及基础的埋深有关。
解析法无法考虑粱的自重、难以在基础上施加多 种类型荷载、难以考虑梁的特性(截面形状和弹性 模量等)和基床系数沿梁长的分段不同等。
改进:
针对文克尔模型不能考虑土介质连续性,以及不 能考虑土中剪应力的缺陷,对该模型进行改进, 提出双参数模型和三参数模型。
利用梁单元间的剪力连续条件,首先以集中荷载 作用点、分布荷载边界点、梁截面特征和基床系 数变化点将地基梁划分为若干单元。利用单元问 的变形、转角、弯矩和剪力协调性条件,与梁端 边界条件一起组成了可以求解的方程组,用来确 定各种复杂条件下的梁在多种荷载类型作用下的 内力和变形问题。
基础梁: 工程中,结构物与地基的连接方式主要取决于地基的条件和荷载的大
小这两个方面。如果地基的条件比较好,荷载比较小,可以直接通过 墙柱的作用,将荷载传至地基,但是如果地基的条件比较差,荷载比 较大,就需要通过设置基础梁,基础梁的作用是把上部结构的重量、 荷载等外力比较均匀地传给地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调节建筑物沉降, 使其均匀化,以减小地基所受压力的强度,使地基满足承载力的要求。 因此,基础梁被广泛应用在工业与民用建筑上。 常用的基础梁包括:柱下条形基础、柱下交叉条形基础、筏形基础和 箱型基础等。
联梁悬挑架计算实例

联梁悬挑架计算实例联梁悬挑架是一种常用于桥梁和建筑物等大型结构中的支撑结构体系,其设计与计算是保证结构安全稳定的关键。
在本篇文档中,我们将以一个实际的计算实例为例,介绍联梁悬挑架的设计与计算方法。
一、实例背景介绍我们需要设计一座宽度为30m,跨度为20m的钢桁梁悬挑架,用于支撑跨越铁路的人行天桥。
天桥高度为7m,要求荷载设计为活载+恒载,其中活载为人行荷载,设计值为5kN/m2,恒载为自重荷载,设计值为3.2kN/m2。
根据设计要求和构造条件,我们将采用I型大橡树枝形钢作为联梁物料。
二、荷载分析根据设计要求,我们需要计算悬挑架结构体系所能承载的活载与恒载大小,以保证结构的安全可靠。
根据国家标准GB50009-201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我们可得到以下计算数据:1. 活载荷载设计值Qh=5kN/m2,跨度20m,所需承载荷载为20×5=100kN/m。
2. 恒载自重荷载设计值Qd=3.2kN/m2,计算公式为:Qd=Gk×γg=1.05×(H×b+W×t)×γg=1.05×(7×1.0+30×0.6×2+30×0 .8)×γg=178.5γg(kN/m)其中,H为天桥高度,b为钢桁梁宽度,t为钢桁梁高度,γg为荷载类型系数,这里取为γg=1.2。
3. 总设计荷载为活载+恒载,计算公式为:Q=1.2Qh+1.5Qd=1.2×100+1.5×178.5γg=569.85γg(kN/m)三、材料选型与结构设计根据所得荷载计算结果,我们可选用I型大橡树枝形钢作为联梁材料,确定其截面尺寸和数量。
根据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17《钢结构设计规范》,我们可以按照如下步骤进行设计计算:1. 检验截面满足抗弯强度要求:根据负弯矩为Ql2/8和正弯矩为Ql2/10的载荷组合模式,我们可以得到钢梁的最大受力为:Mmax=0.45Ql2=0.45×569.85γg×202=10.2744γgl2(kNm)根据I型钢的力学特性,我们可以得到其惯性矩I=843.6cm4,抗弯强度Wpl=997.2cm3。
梁的自重计算公式

梁的自重计算公式
梁的自重是指梁自身所具有的重量,是梁结构设计中必须考虑到的一个重要因素。
对于梁的自重,有一套行之有效的计算公式。
本文将为您介绍梁的自重计算公式及其相关知识。
一、梁的自重计算公式
梁的自重计算公式为:
自重 = 截面积× 长度× 材料密度
其中,截面积指梁截面的面积,长度指梁的长度,材料密度指梁所采用材料的密度。
二、材料密度的选择
在使用梁的自重计算公式时,需要选择适当的材料密度。
不同材料的密度不同,因此在选择材料密度时需要对应不同的材料类型。
一般来说,工程中常用的梁材料有钢、混凝土和木材等。
这些材料的密度分别为7850千克/立方米、2400千克/立方米和750千克/立方米。
根据不同的材料类型,选择相应的密度以进行计算。
三、应用场景举例
以下是一个应用场景的举例,以便读者更好地理解梁的自重计算公式的具体运用。
假设一根钢梁,截面积为0.05平方米,长度为5米。
则该钢梁的
自重为:
自重 = 0.05平方米× 5米× 7850千克/立方米 = 1962.5千
克
通过以上计算可知,该钢梁的自重为1962.5千克。
在钢梁设计时,设计者需要充分考虑到梁的自重,以便在设计中做出合理的决策。
四、结语
本文介绍了梁的自重计算公式,包括材料密度的选择和应用场景
的举例。
希望读者通过本文的介绍,对梁的自重有更深入的了解,并
能在实际的工程设计中加以应用。
行车梁计算过程

一. 设计资料吊车情况:2台吊车;第一台吊车: 编号:1 工作制:中级, 吊钩形式: 软钩;起重量=5吨小车重:g=0.56吨最大轮压max=42.04千牛最小轮压min=15.38千牛吊车一侧的轮数:n=2 吊车轮子间间距:a1=3m第二台吊车: 编号:1 工作制:中级, 吊钩形式: 软钩;起重量=5吨小车重:g=0.56吨最大轮压max=42.04千牛最小轮压min=15.38千牛吊车一侧的轮数:n=2 吊车轮子间间距:a1=3m吊车轮子间最小间距:amin=1m钢材类型235B支座类型:平板式;吊车梁跨度=6m吊车梁计算长度y=6m轨道高度:0.14允许挠度比:1/600=0.001667二. 设计荷载和内力考虑轨道重量及吊车梁自重的增大系数:1.05第一台吊车: 动力系数:1.05竖向荷载标准值=1.05×1.05×42.04=46.349千牛竖向荷载设计值=1.4×46.349=64.889千牛横向荷载标准值:T=0.12×(50+5.6)/2/2=1.668千牛横向荷载设计值:T=1.4×1.668=2.335千牛第二台吊车: 动力系数:1.05竖向荷载标准值=1.05×1.05×42.04=46.349千牛竖向荷载设计值=1.4×46.349=64.889千牛横向荷载标准值:T=0.12×(50+5.6)/2/2=1.668千牛横向荷载设计值:T=1.4×1.668=2.335千牛吊车梁的最大竖向设计弯矩:Mmax=109.049千牛•米吊车梁的最大竖向设计弯矩处相应的设计剪力:V=59.481千牛吊车梁端支座处的最大设计剪力:Vmax=140.592千牛吊车梁的最大水平设计弯矩:Mt=3.924千牛•米吊车梁计算书2一、设计资料吊车情况: 1台吊车;编号:1,工作制:中级, 软钩;起重量=20.00吨,小车重:g=1.00吨,最大轮压max=100.00千牛,最小轮压min=20.00千牛;吊车一侧的轮数:n=2个,吊车轮子间间距:a1=3.00m;钢材类型235B;支座类型:平板式;吊车梁跨度=6.00m;吊车梁计算长度y=6.00m;轨道高度:0.14m;允许挠度比:1/600=0.0016667;二、设计荷载和内力考虑轨道重量及吊车梁自重的增大系数:1.02;动力系数:1.05;竖向荷载标准值=1.02×1.05×100.00=107.10千牛;竖向荷载设计值=1.40×107.10=149.94千牛;横向荷载标准值:T=0.05×(200.00+10.00)/2=7.35千牛;横向荷载设计值:T=1.40×7.35=10.29千牛;吊车梁的最大竖向设计弯矩:Mmax=253.02千牛.米;吊车梁的最大竖向设计弯矩处相应的设计剪力:V=112.46千牛;吊车梁端支座处的最大设计剪力:Vmax=224.91千牛;吊车梁的最大水平设计弯矩:Mt=12.40千牛.米;。
混凝土梁的挠度计算标准

混凝土梁的挠度计算标准混凝土梁的挠度计算标准导言混凝土梁是建筑结构中常用的一种构件,它的挠度是影响其使用寿命和安全性的重要因素。
因此,对混凝土梁的挠度进行准确的计算和控制,对于建筑结构的设计和施工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混凝土梁的挠度计算标准,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一、混凝土梁的挠度计算基本原理混凝土梁的挠度计算是基于弹性理论和力学原理进行的。
在弹性阶段,混凝土梁的挠度是与梁受力情况和截面形状等因素有关的。
根据力学原理,混凝土梁的挠度可以通过计算梁的弯曲应力和截面惯性矩来求得。
具体来说,混凝土梁的挠度计算需要进行以下步骤:1. 计算梁的弯曲应力混凝土梁在受到外力作用时,会产生弯曲应力。
弯曲应力的大小与梁的截面形状、荷载和支座条件等因素有关。
根据弹性理论,混凝土梁的弯曲应力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sigma_{b}=\frac{M}{W}$$其中,$\sigma_{b}$为混凝土梁的弯曲应力,$M$为作用在梁上的弯矩,$W$为梁的截面模量。
2. 计算梁的截面惯性矩梁的截面惯性矩是描述梁抵抗弯曲变形能力的物理量,它的大小与梁的截面形状和尺寸有关。
根据力学原理,混凝土梁的截面惯性矩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I=\frac{bh^{3}}{12}$$其中,$I$为梁的截面惯性矩,$b$为梁的截面宽度,$h$为梁的截面高度。
3. 计算梁的挠度混凝土梁的挠度是描述梁变形程度的物理量,它的大小与梁的截面形状、荷载和支座条件等因素有关。
根据弹性理论,混凝土梁的挠度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delta=\frac{5WL^{4}}{384EI}$$其中,$\delta$为混凝土梁的挠度,$W$为作用在梁上的荷载,$L$为梁的跨度,$E$为混凝土梁的弹性模量,$I$为梁的截面惯性矩。
二、混凝土梁的挠度计算标准混凝土梁的挠度计算标准是根据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制定的,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 混凝土梁的荷载标准混凝土梁的荷载标准是指混凝土梁在使用过程中所承受的荷载标准。
桥梁设计计算实例桥梁课程设计

1 基本资料1.1公路等级:二级公路1.2主梁形式:钢筋混凝土T形简支形梁1.3标准跨径:20m1.4计算跨径:19.7m1.5实际梁长:19.6m1.6车道数:二车道1.7 桥面净空桥面净空——7m+2×0.75m人行道1.8 设计依据(1)《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简称《桥规》。
(2)《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简称《公预规》。
(3)《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J 124-85)》,简称《基规》。
2 具体设计2.1 主梁的详细尺寸主梁间距:1.7m主梁高度:h=(111~118)l=(111~118)20=1.82~1.1(m)(取1.8)主梁肋宽度:b=0.2m主梁的根数:(7m+2×0.75m)/1.7=52.2行车道板的内力计算考虑到主梁翼板在接缝处沿纵向全长设置连接钢筋,故行车道板可按两端固接和中间铰接的板计算。
已知桥面铺装为2cm的沥青表面处治(重力密度为23kN/m3)和平均9cm厚混泥土垫层(重力密度为24kN/m3),C30T梁翼板的重力密度为25kN/m3。
2.2.1结构自重及其内力(按纵向1m 宽的板条计算))①每米延板上的恒载1g沥青表面处治:1g =0.02×1.0×23=0.46kN/m C25号混凝土垫层:2g =0.09×1.0×24=2.16kN/m T 梁翼板自重:3g =(0.08+0.14)/2×1.0×25=2.75kN/m 每延米板宽自重:g= 1g +2g +3g =0.46+2.16+2.75=5.37kN/m ②每米宽板条的恒载内力:弯矩:M g m in,=-21gl 20=-21×5.37×0.712=-1.35kN.m剪力:Q Ag =g·l 0=5.37×0.71=3.81kN2.2.2汽车车辆荷载产生的内力公路II 级:以重车轮作用于铰缝轴线上为最不利荷载布置,此时两边的悬臂板各承受一半的车轮荷载下图:图2-2 行车道板计算(尺寸单位:cm )后轴作用力140KN 的着地长度为a 2=0.2m,宽度b 2=0.6m ,铺装层的厚度H=0.09+0.02=0.11m 垂直行车方向轮压分布宽度为:a 1=a 2+2H =0.20+2×0.11=0.42m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梁计算实例文档编制序号:[KK8UY-LL9IO69-TTO6M3-MTOL89-FTT688]模板计算1、工程概况柱网尺寸8.4m×12m,柱截面尺寸900mm×900mm纵向梁截面尺寸450mm×1200mm,横向梁截面尺寸450mm×900mm,无次梁,板厚150 mm,层高12m,支架高宽比小于3。
(采用泵送混凝土)2、工程参数(技术参数)3计算 梁侧模板计算图 梁侧模板受力简图3.1.1 KL1梁侧模板荷载标准值计算新浇筑的混凝土作用于模板的侧压力标准值,依据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按下列公式计算,取其中的较小值:V F C 210t 22.0ββγ= 4.1.1-1H F c γ= 4.1.1-2式中 :γc -- 混凝土的重力密度,取24kN/m 3;t 0 -- 新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按200/(T+15)计算,取初凝时间为小时。
T :混凝土的入模温度,经现场测试,为20℃;V -- 混凝土的浇筑速度,取11m/h ;H -- 混凝土侧压力计算位置处至新浇混凝土顶面总高度,取1.2m ; β1-- 外加剂影响修正系数,取; β2-- 混凝土坍落度影响修正系数,取。
V F C 210t 22.0ββγ==×24××××= kN/m 2H F c γ==24×=m 2根据以上两个公式计算,新浇筑混凝土对模板的侧压力标准值取较小值m 2。
3.1.2 KL1梁侧模板强度验算面板采用木胶合板,厚度为18mm ,验算跨中最不利抗弯强度和挠度。
计算宽度取1000mm 。
面板的截面抵抗矩W= 1000×18×18/6=54000mm 3; 截面惯性矩I= 1000×18×18×18/12=486000mm 4;1、面板按三跨连续梁计算,其计算跨度取支承面板的次楞间距,L=0.15m 。
2、荷载计算新浇筑混凝土对模板的侧压力标准值G 4k =m 2, 振捣砼对侧模板产生的荷载标准值Q 2K =4kN/m 2。
荷载基本组合1) 由可变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k Q ni ik G Q r G r S 111+=∑= (4.3.1—2)∑∑==+=ni ik Qi n i ik G Q r G r S 119.0 (4.3.1—3)式中: 0r ──结构重要性系数,其值按采用;G r ──永久荷载分项系数G 4k ──新浇筑混凝土对模板的侧压力标准值Q γ───活荷载分项系数;Q 2K ───振捣砼对侧模板产生的荷载标准值 均布线荷载设计值为: q1= 0r ×(G r ×G 4k +Q γ×Q 2K )×1 =××+×4)×1 =m2)由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ni Qik ci Qi Gk G S r S r S 1ψ ()式中: 0r ──结构重要性系数,其值按采用;G r ──永久荷载分项系数G 4k ──新浇筑混凝土对模板的侧压力标准值Q γ──活荷载分项系数;Q 2K ──振捣砼对侧模板产生的荷载标准值 均布线荷载设计值为:q2=0r ×(G r ×G 4k +Q γ×ci ψ×Q 2K )×1 =××+××4)×1 =m取较大值q=m 作为设计依据。
图3.1.1 梁侧模计算简图3、强度验算m mm f W M ≤=maxσ (5.2.1—2) 式中 m ax M ───最不利弯矩设计值,m W ──木板毛截面抵抗矩;(矩形截面抵抗矩m W =bh 2/6)m f ──木材抗弯强度设计值,按本规范附录B 表—3、—4和—5的规定采用。
施工荷载为均布线荷载:三跨连续梁在均布作用下 m ax M =1lm ax M ==××=·m面板抗弯强度设计值f=mm 2; σ=M max= ×106 =mm 2 < f=mm 2W54000面板强度满足要求!4、挠度验算验算挠度时不考虑可变荷载值,仅考虑永久荷载标准值,故其作用效应的线荷载计算如下:q = 1×=m;面板最大容许挠度值: 150/400=0.38mm ;v =0.677 g q l 4/100E x I ≤ []v (三跨连续板在均布荷载作用下)式中 :v ───挠度计算值;g q ───恒荷载均布线荷载标准值;E ───弹性模量; L ───面板计算跨度;[]v ───容许挠度。
木和胶合板面板应按本规范第4.4.1条采用。
面板弹性模量: E = 4500N/mm 2;ν==××1504=0.045mm < 0.38mm100EI100×4500×486000满足要求! KL1梁侧模板次楞验算次楞采用50×80mm(宽度×高度)方木,间距:0.15m 。
截面抵抗矩W =50×80×80/6=53333mm 3; 截面惯性矩I =50×80×80×80/12=2133333mm 4; 3.2.1强度验算1、次楞承受面板传递的荷载,按均布荷载作用下三跨连续梁计算,其计算跨度取主楞间距,L=0.3m 。
图3.2.1 次楞计算简图2、荷载计算新浇筑混凝土对模板的侧压力标准值G 4k =m 2,振捣砼对侧模板产生的荷载标准值Q 2K =4kN/m 2。
均布线荷载设计值为:k Q ni ik G Q r G r S 111+=∑=q1=××+×4)×=m∑=+=ni Qik ci Qi Gk G S r S r S 1ψq2=××+××4)×=m 取较大值q=m 作为设计依据。
3、强度验算 计算最大弯矩:M max ==××=·m (建筑结构静力计算手册) 最大支座力:=××= (建筑结构静力计算手册) 次楞抗弯强度设计值[f]=17N/mm 2。
次楞抗弯强度按下式计算: σ=M max=×106=mm 2 < 17N/mm 2W53333满足要求!3.2.2抗剪强度验算次楞最大剪力设计值V1==××= (建筑结构静力计算手册)木材抗剪强度设计值fv=mm2;抗剪强度按下式计算:τ=3V=3××103=mm2 < fv=mm2 2bh2×50×80次楞抗剪强度满足要求!3.2.3挠度验算验算挠度时不考虑可变荷载值,仅考虑永久荷载标准值,故其作用效应的线荷载计算如下:(规范: 验算挠度采用荷载标准值)q = ×=m;次楞最大容许挠度值=300/250=1.2mm;(规范4.4.1 L/250)次楞弹性模量: E = 10000N/mm2;挠度按下式计算:ν==××3004= 0.011mm < 1.2mm100EI100×10000×2133333 满足要求!KL1梁侧模板主楞验算主楞采用方木60mm×90mm,间距:0.3m。
截面抵抗矩W =60×90×90/6=81000mm3;截面惯性矩I =60×90×90×90/12=3645000mm4;3.3.1强度验算 1、内力计算主楞承受次楞传递的集中荷载P=,按集中荷载作用下三跨连续梁计算,其计算跨度取穿梁螺栓间距,L=0.3m 。
(前面计算的次梁)最大支座力:=××= (建筑结构静力计算手册)3003003001.331.331.331.331.331.331.33图3.3.1 主楞计算简图(kN)(改为)M=表中系数×pl (建筑结构静力计算手册) M 1=××= M 2=××= 支座弯矩M=××=-0.070-0.070主楞弯矩图改为、改为、改为V=表中系数×p (建筑结构静力计算手册)V1=×=V2=×=V3=×=V4=×=V5=×=V6=×=-0.86-0.86主楞剪力图(KN)改为、改为、改为、改为、改为、改为2、强度验算最大弯矩Mmax=·m主楞抗弯强度设计值[f]=17N/mm2。
强按下式计算:σ=Mmax=×106=mm2 < 17N/mm2 W81000满足要求! 3.3.2抗剪强度验算 主楞最大剪力设计值V max = KN 木材抗剪强度设计值fv=mm 2; 抗剪强度按下式计算:v f IbVS ≤=τ (5.2.2—7) 式中:V ───计算截面沿腹板平面作用的剪力设计值;0S ───计算剪力应力处以上毛截面对中和轴的面积矩; I ───毛截面惯性矩; b ───构件的截面宽度;v f ───木材顺纹抗剪强度设计值。
查本规范表—3、表—4和表—5;)对于矩形截面构件可简化成下面的计算公式τ=3V =3××103 = mm 2 < fv=mm 22bh2×60×90主楞抗剪强度满足要求! 3.3.3挠度验算 1荷载计算验算挠度时不考虑可变荷载值,仅考虑永久荷载标准值,其作用效应下次楞传递的集中荷载P=.(次梁传来的q =×=m;次梁的最大支座力:=××= (建筑结构静力计算手册)2、计算参数主楞弹性模量: E = 10000N/mm 2。
主楞最大容许挠度值:300/250=1.2mm ; 截面惯性矩I=60×90×90×90/12=3645000 3、挠度验算ν=标准系数×ql 3/100EI (建筑结构静力计算手册) ν=×1425×3003/100×10000×3645000= 经计算主楞最大挠度V max =0.012mm <1.2mm 。
满足要求!KL1对拉螺栓验算本工程对拉螺栓采用M14,间距@300mm 。
3.4.1对拉螺栓轴力计算对拉螺栓轴力设计值:N =abF s (5.2.3—1) 式中:a ——对拉螺栓横向间距;b ——对拉螺栓竖向间距;F s ——新浇混凝土作用于模板上的侧压力、振捣混凝土对垂直模板产生的水平荷载或倾倒混凝土时作用于模板上的侧压力设计值:)(95.034k Q k G s Q r G r F +=;其中为荷载值折减系数; Fs=(r G G 4k +r Q Q 2k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