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苏州中考语文试卷

合集下载

2017年江苏省苏州市中考语文试卷-答案

2017年江苏省苏州市中考语文试卷-答案

江苏省苏州市2017年中考试卷语文答案解析第一部分1.【答案】(1)绵(2)郁(3)诉(4)适【解析】第一个“绵”字难度不大,一般不会和“棉”字混淆;第二个“郁”字难度也不大;第三个“诉”字,注意右边的点不要漏写;第四个“适”字,注意“辶”旁的书写。

【考点】书写汉字的能力2.【答案】层(成)怠(贷)致(治)予(与)【解析】题目要求从生活中的标语、广告语中寻找并改正错别字。

“一层不变”应为“一成不变”,“一成”即一经形成;“责无旁怠”应为“责无旁贷”,“责无旁贷”是指自己应尽的责任,不能推卸给旁人,“贷”是推卸的意思;“致贫”应为“治贫”,前者指导致贫穷,后者指治理贫穷,从意思上可以判断是“治贫”;“参予”应为“参与”,指参加并一起活动,而“予”指给予,和“与"的意义不同,不能相混互换。

【考点】汉字的书写能力3.【答案】(1)星汉灿烂(2)天涯若比邻王勃(3)会当凌绝顶望岳(4)老夫聊发少年狂(5)梦回吹角连营(6)思而不学则殆(7)衔远山吞长江(8)出淤泥而不染【解析】所有题目都是记忆型默写,只要注意书写即可。

如“邻”不要写成“临”,“殆”不要写成“怠”。

【考点】古诗文名句的积累运用4.【答案】(1)鲁智深得知林冲被高俅所害,在野猪林救了林冲,将他护送到沧州。

为此遭高俅追杀,只得在二龙山落草,最后投奔梁山。

(2)取经初期,路上闯出六个贼匪欲抢劫唐僧师徒的马匹、行李,却反被悟空打死。

因受了唐僧的责骂,“受不得人气”的悟空一气之下纵身走了。

后来悟空在东海龙王和观音的劝说下,回来保唐僧取经。

【解析】第(1)题考查的是鲁智深上梁山的原因,很多同学会误答拳打镇关西,其实拳打镇关西是在鲁达上了五台山,削发为僧改名为智深后就已经了结。

他后来上二龙山则是因为大闹野猪林救林冲得罪高俅。

他回到东京,大相国寺的和尚告诉他,髙俅吩咐不允许收留他,无奈之下,鲁智深才上二龙山落草。

第(2)题考查的是孙悟空三次离开唐僧的原因和去向,三次中只有第一次是孙悟空主动离开的,那个时候,孙悟空还野性十足,听不得别人责怪,唐僧孤身一人也不大可能赶走唯一的徒弟。

苏州语文中考现代文课外阅读练习汇编 附答案(七)

苏州语文中考现代文课外阅读练习汇编 附答案(七)

阅读理解七:姑苏水①一个北方人,初到江南,对水多少有些惧怕。

②街上的地面是湿漉漉的,屋里的被褥用手一摸,也有些莫名的潮意。

在这个秋末,北方早已是艳阳高照,这里却到处被一层水的薄纱笼罩,像一个戴着纱巾的女人,怕风吹日晒弄粗了脸。

③你走在苏州的路上,会发现始终是被水包围着。

在古城里,河道被大桥和小桥所连缀,与街道或平行或交错,使城市变成水的棋盘。

条条水巷,岸边的石条,被河水浸润得不辨颜色,远远的就像一本本文字斑驳的古书叠摞着,河有多长,这书的岸就有多长。

至于古老的护城河,据说从伍子胥在这里选址建了吴都,两千五百年来,就从未改变过它的波光粼粼的壮阔。

在城外,车子不论是在高速路上疾驰,还是在乡野间的小路上盘桓,你一抬眼,就能看到水。

有时是在苍瓦粉墙的农舍间闪出一片波光,更多的则是从你目光所及的辽远处,一直铺展到你的近前。

或如沧海烟云,或如映空巨镜,横亘眼前,不管你的车开得多快,它总是不离你的视野。

④这是姑苏水给人的第一印象。

⑤而如果你住下了,就越发地体会到它的好,体会到它的造化。

水,简直就是这里无所不在的魂魄。

⑥当年白居易做苏州刺史,曾写下“绿浪东西南北水,红栏三百九十桥”的诗句,足见这里的葱茏与繁盛。

但是这个自古以来的商贾云集之地,城外稻香鱼肥的沃野和市内万舻充塞的河道,没有一处不是被水所承载和滋润的。

一代又一代人的劳作,使水在这儿变得温柔,它顺从地流进流出,带来满城的舞榭歌台和园林胜迹。

逐渐的,这水的温柔也就浸润到人的气质里。

姑苏人讲话的吴音,就如同评弹和昆曲,姑苏人接人待物的举止也少见粗俗,这不能不说是姑苏水的好处。

⑦人类历史上,水向来是文明的先决条件,姑苏之水不就是这样造化出了吴文明和吴文化?不能想象,没有姑苏的水,会是什么样子?没有姑苏水,也就没有了花窗照影的沧浪亭,没有了夏日临荷的拙政园,更没有了江枫渔火的《枫桥夜泊》。

当然,首先是没有了“可以复衣天下”的丝锦之饶。

据说。

因为姑苏的桑树近水而植,其叶肥嫩,故苏丝极柔且高产,才用它织出了名冠天下的绸缎。

江苏省苏州市年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版

江苏省苏州市年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版

苏州市2018年中考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19题,满分13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点名称、考场号、座位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并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准考号、姓名是否与本人的相符合;3.答选择题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上,不在答题区域内的答案一律无效,不得用其他笔答题;4.考生答题必须答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和草稿纸上无效。

第一部分(26分)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答题。

(6分)中华民族有着优良的读书传统。

闲来读书是一种良好的习惯,勤学善学之风更是一脉相(chéng)▲ 。

孔子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杜甫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苏轼的“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于谦的“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无不体现了中国人对阅读的推崇。

书籍,能描(huì)▲ 浩瀚天地间千恣百态的风俗和人情,能传递(màn)▲ 长岁月里灿烂美好的理想和智慧。

人生几十年光阴,居然能弛骋古今,经天(wěi)▲ 地,至少有一半要归功于阅读。

⑴根据汉语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①一脉相(chéng)▲ ②描(huì)▲③(màn)▲ 长④经天(wěi)▲ 地⑵文中有两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并改正。

①▲ 改为▲ ②▲ 改为▲2.默写古诗文名旬,并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

(10分)①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 。

(《诗经·蒹葭》)②▲ ,江春入旧年。

(王湾《次北固山下》)③▲ ,长河落日圆。

(王维《▲ 》)④何当共剪西窗烛,▲ 。

(李商隐《夜雨寄北》)⑤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

(李煜《相见欢》)⑥▲ ,燕然未勒归无计。

(范仲淹《渔家傲》)。

江苏省苏州市太仓市中考语文试卷

江苏省苏州市太仓市中考语文试卷

江苏省苏州市太仓市中考语文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基础题 (共4题;共8分)1. (2分)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 她酷似敦煌壁画中凌空翔舞的“飞天”。

B . 还没等观众从眼花撩乱中反映过来,她已经展开身体。

C . 如梦初醒的观众用振耳欲聋的掌声和欢呼声,来向他们喜爱的运动员表达由衷的赞赏。

D . 这位年方十六的中国姑娘,嬴得了金牌。

2. (2分) (2017八上·崆峒期末)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家风,是一个家庭或家族长期以来形成并的道德操守和处世方法,家风中蕴藏着先人所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也包含着简单朴素的为人。

千百年来,家风在一个个家庭里承载、延续、奠定了整个民族文明的基础。

A . 传播恪守规则B . 传承保守规则C . 传承恪守准则D . 传播保守准则3. (2分) (2017七上·和县期中) 下列四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 我们要认真地把教室布置得干干净净。

B . 为了防止这类交通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加强了交通安全的教育和管理。

C . 老师认真地听了我们的发言,并作了总结。

D . 通过这次实践活动,使我深受教育。

4. (2分)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 “文革”初期,他所在的研究院,和当时全国其他单位一样,成立了两派群众组织,(九院)对吵对打。

B . “大自然把原子能禁锢着。

我们有权利把它释放出来,用它去杀人吗?”爱因斯坦说。

C . 我连忙去抢父亲的担子,他却很粗暴地一把推开我:“不要你凑热闹,我连一担水都挑不——动吗”!D . 欢呼吧,呵!海岸,响吧,呵!钟。

二、阅读理解 (共2题;共45分)5. (25分) (2017八下·深圳月考)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最后的母爱很长时间了,我一直无法忘记她。

她曾经是我的病人,一位年过六旬的老人。

江苏省苏州市中考语文试题含参考解析

江苏省苏州市中考语文试题含参考解析

2021年·江苏省苏州市初中毕业暨升学考试一试卷1.阅读下边一段文字,按要求答题。

中华民族有着优秀的念书传统。

闲来念书是一种优秀的习惯,好学善学之风更是一脉相〔chéng〕孔子的“学而不思那么罔,思而不学那么殆〞,杜甫的“念书破万卷,下笔若有神〞,苏轼的“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沉思子自知〞,于谦的“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无不表达了中国人对阅读的尊崇。

籍,能描〔huì〕浩大天地间千恣百态的民俗和人情,能传达〔màn〕长光阴里绚烂美好的理想和智慧。

人生几十年光阴,竟然能弛骋古今,经天〔wěi〕地,起码有一半要归功于阅读。

书1〕依据汉语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①一脉相〔chéng〕_____②描〔huì〕_____③〔màn〕_____长④经天〔wěi〕_____地〔2〕文中有两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并更正。

①_____改为_____②_____改为_____【答案】(1).〔1〕①承(2).②绘(3).③漫(4).④纬(5).〔2〕①恣(6).—姿(7).②弛(8).—驰【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字形的掌握状况,对汉字字形的正确书写能力。

这就要修业平生常的学习中注意字形的识记和累积,特别是形近字。

辨析字形既要注意平常的累积,也要联系整个词语的意思。

〔1〕本小题需要注意的字是:纬。

〔2〕本小题中需要更正的错别字是:恣—姿,弛—驰。

默写古诗文名旬,并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

①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___________。

〔?诗经·蒹葭?〕_____________,江春入旧年。

〔王湾?次北固山下?〕③_____________,长河夕阳圆。

〔王维?_____?〕④何当共剪西窗烛,_____________。

〔李商隐?夜雨寄北?〕⑤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_____________。

〔李煜?相见欢?〕⑥_____________,燕然未勒归无计。

江苏2022-2024年三年中考语文真题学生版——专题09 议论类、说明类文本阅读

江苏2022-2024年三年中考语文真题学生版——专题09 议论类、说明类文本阅读

三年(2022-2024)中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江苏专用)专题09 议论类、说明类文本阅读(学生版)【2023年江苏省苏州市中考真题语文试题】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①你是否好奇过,千年以后,后人会如何看待我们?许多人可能会满意下面的评价:“科技革命持续进展、计算机能力逼近人脑、从分子层次重建细胞、国际贸易步调加快、饮食与健康空前改善、人类寿命延长……”②在这幅美好的21世纪图景中,关于我们自己的历史定位,我们有没有遗漏什么?我们有没有忽略什么东西,而且可能将永远失去它们?到了公元3000年,最可能的答案是:“我们失去了大部分其他的生物,以及人类之所以为人类的某些特性。

”③我猜想,有些科技拥护者不会同意这个说法。

毕竟,就遥远的将来而言,什么又是人类呢?我们已经进展到这个地步,我们还会继续下去的。

至于其他生物,科技拥护者说,我们应该有办法保存濒危生物的受精卵和组织,之后再利用它们来重建已损毁的生态系统。

甚至这些也没有必要:基因工程将会创造出更能迎合人类需求的新物种和生态系统。

④在我看来,这种观点一旦付诸行动,就是一场危险的赌局.....,这是以未来生物的存亡作为赌注的。

要让数以千万计的生物重生,或人工合成,并把它们集合到运作中的生态系统里,就现有的科学技术而言,是根本不可能达成的。

每种生物在它的栖息地里,都会特别适应特定的物理环境及化学环境。

生物已经进化出某些方式,来适应栖息地中的其他特定生物,而这些方式生物学家目前才刚刚开始了解。

想要从光秃秃的陆地,或空荡荡的水域中,以人工方式合成生态系统,其疯狂..程度并不输给让冰冻人体复活。

至于重新设计人体基因,以便让人类更能适应已经破坏的生物圈,简直就是科幻惊悚小说的材料。

⑤我们不能轻易下此赌注,任凭自然生态受到破坏。

我们姑且假设可以用人工方式重建稳定的生态系统,从而任凭原来的生物和生态系统消失。

那么,我们也可以顺便把图书馆和美术馆烧掉,把莎士比亚、贝多芬、歌德以及甲壳虫乐队的作品也都销毁。

苏州 中考语文试卷

苏州 中考语文试卷

苏州中考语文试卷一、基础知识综合(共12 分)阅读下面的短文,按要求答题。

天空的夜云和太湖的水面,还是连接成一片。

云和水都还是同样的颜色,乌蓝乌蓝的,叫人分不清此刻是初更还是深夜。

只有专管报时的雄鸡和起惯绝早的农民,才晓得这是早春时节的黎明之前。

春(mián)______的太湖,正沉睡未醒。

远处,百里外的天目山方向,一点点萤火似的亮光,在又像是云彩的地方,闪闪(zhǎ)______眼。

使人很难分得清爽,甲,还是湖中的渔火飞上了天。

这时,村边的小河浜里,响起了轻(róu)______的橹声。

猎水鸟的小快船和捕春鱼的网船,一条跟着一条,从滨湖的石埠头边摇出港,咿咿唔唔的,一径摇到乌蓝的太湖里去了。

湖水已经回暖了,甜了。

银鱼、红鱼、鲫鱼,成群结队的,开始浮游到水面上来迎春产卵了。

忽然,缥缈峰下乙,把湖和山都喊醒了。

太阳惊醒后,还来不及跳出湖面,就先把白的、橘黄的、玫瑰红的各种耀眼的光彩,(fú)______射到高空的云层上。

沙滩边和石岩下宿夜的鸳鸯、野鸭,也冲开早霞,向湖心深处飞去。

1.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①春(mián)_______②(zhǎ)________眼③轻(róu)_______④(fú)_______射2. 请在文中“甲”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不超过15个字。

3. 填入文中“乙”处最恰当的一项是()A.惊涛拍岸B.一声鸡鸣C.笑语喧哗D.桨声阵阵【答案】1. (1). 眠(2). 眨(3). 柔(4). 辐2. 是天上的繁星落进了湖中3. B【1题详解】本题考查根据拼音写汉字。

①春眠,chūn mián,春睡,亦指春日困倦而生的睡意。

②眨眼,zhǎ yǎn,是一种快速的闭眼动作,也用来比喻时间极短眨眼间就飞走了。

③轻柔,qīng róu,意思是轻而柔和。

④辐射,fú shè,光或热由一点向四周直线发散出去,也指从中心向各个方向沿着直线伸展出去。

江苏2022-2024年三年中考语文真题学生版——专题02 古诗文默写

江苏2022-2024年三年中考语文真题学生版——专题02 古诗文默写

三年(2022-2024)中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江苏专用)专题02 古诗文默写(学生版)【2024年江苏省苏州市中考语文试题】2.用课文原句填空。

古诗文是文化的火种,点亮我们日常生活的每个瞬间。

“芳草鲜美,(1)”(陶渊明《桃花源记》)的明艳,“忽如一夜春风来,(2)”(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的奇丽,“苔痕上阶绿,(3)”(刘禹锡《陋室铭》)的清幽,让我们领略到人间美景;而“(4),随君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让我们体会到友情的真挚;“(5),”(杜甫《春望》)让我们懂得感时伤别的家国情怀;“(6),”(王安石《登飞来峰》)启发我们不畏险阻,坚定信念。

【2024年江苏省扬州市中考语文试题】2.在①—⑧处填写相应的名句。

经典古诗文滋养了我们的精神。

“学而不思则罔,①”,孔子教我们要“学”“思”结合;“富贵不能淫,②,③”,孟子认为外部因素不能使之迷乱、动摇、屈服的人,才有资格叫大丈夫;“沉舟侧畔千帆过,④”,刘禹锡在困境中保持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给我们启迪;“⑤,⑥”(《岳阳楼记》),范仲淹让我们领略了心系天下的高尚情怀;“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⑦”,苏轼用他的人生智慧启发我们顺境不骄,逆境不惧;“⑧?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让我们理解了舍生取义的生死观。

【2024年江苏省连云港市中考语文真题】名句名篇默写6.在进行文化探源时,小宇发现“天”还经常出现于古诗文中,他拟写了一段文字作为结束语,请你在横线处补写相应内容。

天空辽远,这里有壮志豪情。

“晴空一鹤排云上,①”,是刘禹锡的豪情;“②,西北望,射天狼”,是苏轼的壮志。

天地阔大,包容万象。

这里有“③,云生结海楼”的幻景;有“雾凇沆砀,④,上下一白”的苍茫。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居天下之广居,⑤,⑥”是大丈夫立足于天下的根本;“⑦,后天下之乐而乐”是范仲淹胸怀天下的政治理想;“无限山河泪,⑧”是夏完淳为理想而奋斗的绝唱。

“天”,已然成为中国人专属的文化密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