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千字文草书其一(千字文名家草书字集)
宋徽宗书法《草书千字文》

宋徽宗书法《草书千字文》宋徽宗的《草书千字文》是他传世的狂草作品,创作于1112年(宣和壬寅年),是赵佶四十岁时的精意作品。
这卷作品写在全长三丈以上的整幅描金云龙笺上,笔势奔放流畅,变幻莫测,一气呵成,颇为壮观。
被誉为“天下一人绝世墨宝”。
此卷草书《千字文》,其所以可贵,在於作者掌握了狂草的基本法则,“使转”不违笔意,达到了“纵心奔放”,所谓“意先笔後,潇洒流落”的艺术效果。
这卷笔翰飞舞的《千字文》,是写在全长达三丈以上的整幅描金云龙笺上的。
一幅长达三丈余的手工麻纸,在八百年前的北宋时期,已经制造出这样长尺度的精美用纸,不能不使我们为之惊讶。
从纸的质量考察,主要原料以麻的成分为主,表面光滑而无帘纹,吸墨的效果很好。
北宋的造纸术已相当发达,而此卷用纸,固然属於特制一类,据推断,可能在江边把船舶排列成行,铺上排帘,然後浇上纸浆使之均匀,捞起,自然乾燥而成。
该帖是难得一见的徽宗草书长卷,以用笔、结体的熟稔精妙乃至书写意境而论,与怀素相比,委实伯仲难分。
这卷笔翰飞舞的墨迹,书于全长三余丈的整幅描金云龙笺之上。
其底文的精工图案,是由宫中画师就纸面一笔笔描绘而出,与徽宗的墨宝可谓相得益彰,共同成就了这篇空前绝后的旷世杰作!《草书千字文》是继张旭、怀素之后的杰作。
以用笔、结体的熟稔精妙乃至书写意境而论,与怀素相比,委实伯仲难分。
这卷笔翰飞舞的墨迹,书于全长三余丈的整幅描金云龙笺之上。
其底文的精工图案,是由宫中画师就纸面一笔笔描绘而出,与徽宗的墨宝可谓相得益彰,共同成就了这篇空前绝后的旷世杰作!被誉为“天下一人绝世墨宝”。
此卷草书《干字文》,其所以可贵,在於作者掌握了狂草的基本法则,“使转”不违笔意,达到了“纵心奔放”,所谓“意先笔後,潇洒流落”的艺术效果。
《草书千字文》虽然篇幅较大、气势连贯,但也有一些缺点,如赵佶在创作时的“放”态过于追求气势而丧失了一部分美感的表现。
例如,作品中过于尖刻锐利的笔画较多,而含蓄钝拙的笔画偏少。
宋徽宗赵佶草书《草书千字文》(高清打印版)

宋徽宗赵佶草书《草书千字文》(高清打印版)2013-02-10 00:00 宋徽宗赵佶草书《草书千字文》(高清打印版)中国宋徽宗赵佶的草书代表作。
赵佶(1082~1135),北宋第8 代皇帝,在位25年。
此卷为纸本,草书,纵31.5厘米,横1172厘米,为描金云龙,长3丈,无一接缝。
云龙纹生动规整,犹留唐人遗韵,对研究宋代造纸技术弥足珍贵。
写在上面的狂草书千字文一气呵成,笔势凌空,变幻莫测,犹如长江奔腾,一泻千里,运笔迅疾流畅,结体奇宕潇洒。
此卷作于宣和四年(1122),是赵佶40岁书法大成时之作品,为稀世珍品。
《石渠宝笈·初编》、《格古要论》诸书著录。
公元一一二二年,宋徽宗赵佶书写本卷草书千字文。
这卷狂草千字文,其法出自怀素狂草一派,全长数丈,一气呵成,毫无倦笔,颇为壮观。
明末清初学者孙承泽在《庚子销夏录》中指出:“徽宗千文,书法怀素。
”当代书画鉴定专家杨仁恺先生云:“此卷草书怪怪奇奇,大大小小。
有的如腾猿过树,逸虬得水;有的或连或绝,如花乱飞;有的若枯松之卧高岭,类巨石之偃鸿沟;有的如如飞鸟出林,惊蛇入草。
”卷后落款的宣和壬寅年,正值赵佶年届四十。
此作为其盛年书写的成熟之作。
全卷纵三十五点一厘米,横一千一百七十二厘米,字迹九十九行,为描金云龙纸卷。
此卷自宋宣和年间历经金昌明内府,转入南宋权相贾似道,明晋府,项元汴,清梁清标等诸家遞藏,现藏于辽宁省博物馆。
赵佶的草书深受怀素影响,气势雄健。
《草书千字文》是赵氏极少传世的狂草作品。
笔势劲利流畅,变幻莫测,一气呵成,极奔放驰骋之致,更为稀世珍品。
《闰中秋月诗帖》为“瘦金体”的典型作品之一。
它笔势匀整峭拨,笔画顿挫有力,在气韵上显得格外流畅和飘逸灵动,具有浓厚的书卷特色。
奢华狂风宋徽宗草书千字文在辽宁省博物馆,收藏着旷世奇珍——宋徽宗赵佶草书《千字文》。
其笔势奔放流畅,跌宕起伏,富有一种似音乐旋律的美感。
气势颇为壮观,毫不亚于唐代草书书圣张旭与怀素,是不可多得的珍品。
智永《草书千字文》(墨迹本)单行放大版

智永《草书千字文》(墨迹本)单行放大版
智永,陈、隋间僧人,名法极,姓王,会稽人,善书法,尤工草书。
为王羲之七世孙,王羲之第五子王徽之之后。
山阴(今浙江绍兴)永欣寺僧,人称“永禅师”。
智果、辨才、虞世南均智永书法高足。
智永对后世书法影响深远。
所临《真草千字文》八百多份,广为分发,影响远及日本。
即使现在,依然是书法学习的经典教材。
智永《真草千字文》,早在唐代已随归化之僧、遣唐之使流传到东邻日本,对日本书道产生过不小的影响。
传世的智永《真草千字文》共有两本。
一为唐代传入日本的墨迹本,一为保存于陕西省西安碑林的北宋董薛嗣昌石刻本。
在书法学习上,启功先生主就十分推崇智永的《真草千字文》,每每有后学登门求教,他多以印刷精美的《真草千字文》相赠。
启功认为智永的书法代表了隋唐书法的主流,这种影响一直延续到隋代,有许多书家都是在他的泽被下卓尔成家的,所以研习了智永便可以顺流而下,旁通其余。
智永《草书千字文》之二书法密码微店
智永《真草千字文》之三书法密码微店。
怀素草书《千字文》(罕见高清版本)

怀素草书《千字文》(罕见高清版本)怀素《草书千字文》,又称《小草千字文》、《小字贞元本》,因有一字一金之誉故又名《千金帖》。
绢本墨迹,28.6×278.6厘米,现存台北故宫博物院。
公元799年,年过花甲的怀素在故里零陵写就这件小草千字文,共84行,共1045字。
【释文】勅员外散骑侍郎周兴嗣次韵。
沙门怀素字藏真书。
【释文】天地玄黄,宇宙洪荒。
日月盈昃,辰宿列张。
寒来暑往,秋收冬藏。
【释文】辰宿列张。
寒来暑往,秋收冬藏。
闰余成岁,律吕调阳。
云腾致雨,露结为霜。
金生丽水,玉出崐【释文】冈。
剑号巨阙,珠称夜光。
果珍李柰,菜重芥姜。
海咸河淡,鳞潜羽翔。
龙师火帝,鸟官人皇。
始制文字,乃服【释文】衣裳。
推位让国,有虞陶唐。
吊民伐罪,周发殷汤。
坐朝问道,垂拱平章。
爱育【释文】黎首,臣伏戎羌。
遐迩一体,率宾归王。
鸣凤在树,白驹食场。
化被草木,赖及万方。
盖此身发,四大五常。
恭惟鞠养,【释文】岂敢毁伤。
女慕贞洁,男效才良。
知过必改,得能莫忘。
罔谈彼短,靡恃己【释文】长。
信使可覆,器欲难量。
墨悲丝染,诗赞羔羊。
景行维贤,克念作圣。
德建名立,形端表正。
空谷传声,【释文】虚堂习听。
祸因恶积,福缘善庆。
尺璧非宝,寸阴是竞。
资父事【释文】君,曰严与敬。
孝当竭力,忠则尽命。
临深履薄,夙兴温凊。
似兰斯馨,如松之盛。
川流不息,渊澄取映。
容止若【释文】思,言辞安定。
笃初诚美,慎终宜令。
荣业所基,籍甚无竟。
学优登仕【释文】摄职从政。
存以甘棠,去而益咏。
乐殊贵贱,礼别尊卑。
上和下睦,夫唱妇随。
外受傅训,入奉母仪。
诸姑伯叔,犹子【释文】比儿。
孔怀兄弟,同气连枝。
交友投分,切磨箴规。
仁慈隐恻,造次弗离。
【释文】高冠陪辇,驱毂振缨。
世禄侈富,车驾肥轻。
策功茂实,勒碑刻铭。
磻溪伊尹,佐时阿衡。
奄宅曲阜,微旦【释文】孰营。
桓公匡合,济弱扶倾。
绮回汉惠,说感武丁。
俊义密勿,多士实宁。
【释文】晋楚更霸,赵魏困横。
假途灭虢,践土会盟。
何遵约法,韩弊烦刑。
王羲之草书千字文

千字文释文:天地玄黃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張寒來暑往秋收冬藏閏余成歲律召調陽。
雲騰致雨露變為霜金產麗水玉出昆岡劍號巨闕珠稱夜光果珍李柰菜重芥薑。
海鹹河淡鱗潛羽翔龍氏火帝鳥官羲皇結繩創制始服衣裳推位揖讓有虞陶唐。
弔民伐罪周發殷湯坐朝問道垂拱平章愛育黎首臣伏戎羌遐邇壹體率賓歸王。
鳴鳳在樹白駒食場春被花木賴及萬邦蓋此身發四術五常恭惟鞠養胡敢毀傷。
男女慕效貞烈循良知過必改得能莫忘曼淡彼短靡矜已長信使可複器欲難量。
墨悲絲染詩贊羔羊景行維賢克念作聖德淳名立形端表正空穀傳聲虛堂習聽。
禍因惡積福緣善慶尺璧非寶惜陰是競資父事君曰嚴與敬孝當竭報忠則盡命。
臨深履薄夙興溫凊似蘭斯馨如松之盛泉流不息淵澄取映容止若思言辭安定。
篤初誠美慎終宜令榮業所基籍甚烏竟學優登瀛攝職從政存以甘棠去而益詠。
樂殊貴賤豈別尊卑上和族睦夫婦唱隨外受傅教進奉母儀諸舅伯叔猶子比兒。
孔懷兄弟同氣連枝交友投分瑳磨箴規睿慈隱側造此弗離節義廉武顛沛匪虧。
性靜情逸心動神疲守真志滿逐物意移堅持雅操好爵自縻都邑華夏東西建京。
背邙面洛浮渭據涇宮殿盤鬱樓觀飛驚圖寫禽獸畫彩仙靈丙舍旁啟甲帳對楹。
肆筵設席鼓瑟吹笙升階納獻戴轉疑星右通廣內左達承明既集墳典亦聚羣英。
杜稿鐘隸漆書麟經府羅將相路俠槐卿戶封劇縣家備旅兵高冠陪乘驅穀振纓。
世祿豪富車駕肥輕策功茂實勒碑刻銘磻溪伊望佐時阿衡奄宅曲阜微旦孰營。
桓公匡合救弱扶傾綺留漢惠遂感趙勝俊彥密勿眾儒喻甯齊晉更霸楚魏困橫。
假途滅敵踐期會盟何遵約法韓弊煩刑起翦頗牧用軍最精宣威邊徼蜚譽丹齡。
鼎州禹跡百郡秦並嶽看恒泰禪主雲亭雁門紫塞雞田赤城蒼梧碣石巨野洞庭。
越遠綿邈岫壑幽冥治本於農務開稼穡俶載南畝我蓺黍稷稅熟貢新勸賞黜陟。
孟軻敦素史魚秉直庶幾中庸勞謙謹勅聆音察理鑒貌辨色貽厥嘉謀勉其只植。
省躬憲誡寵增抗極殆辱近恥林皋幸即兩疏見機解組誰逼索居閑處沉默寂寥。
求古尋論散慮逍遙欣奏累遣哀謝歡招渠荷的曆園莽抽條竹橘晚翠蜂蝶爭驕。
陳根委翳落葉飄搖遊鶤獨運淩戾絳霄躭讀戲巿寓目囊箱屋漏應畏屬耳垣牆。
明解缙草书《千字文》完整版无注释

明解缙草书《千字文》完整版无注释《千字文》——解缙草书浙江图书馆珍藏之明人草书《千字文》经折本,二十世纪80年代据“中国古代书画鉴定组”谢稚柳、启功等七位专家鉴定,为明代解缙手书真迹,今考其落款,为“永乐庚子岁”,则书于永乐十八年(1420),而解缙殆于永乐十三年(1415),且该作品不见于诸家著录,亦无印记题跋,流传无痕,因此,是否为解缙真迹,有待商榷。
然其书纵横超逸,奔放洒脱,点画出规入矩,章法尤见匠心,全篇一气贯通,神完气足,笔画绝非解氏一脉。
解缙(1369年-1415年),字大绅,一字缙绅,号春雨、喜易,明朝吉水(今江西吉水)人,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中进士,官至内阁首辅、右春坊大学士,参预机务。
解缙以才高好直言为人所忌,屡遭贬黜,终以“无人臣礼”下狱,永乐十三年(1415年)冬被埋入雪堆冻死,卒年四十七,成化元年(1465年)赠朝议大夫,谥文毅。
解缙自幼颖悟绝人,其文雅劲奇古,诗豪宕丰赡,书小楷精绝,行、草皆佳,尤善狂草,与徐渭、杨慎一起被称为明朝三大才子,著有《解学士集》、《天潢玉牒》等;总裁《太祖实录》、《古今列女传》;主持编纂《永乐大典》;墨迹有《自书诗卷》、《书唐人诗》、《宋赵恒殿试佚事》等。
《千字文》的介绍《千字文》根据史书记载,是南朝梁武帝在位时期(502 —549 年)编成的,其编者是梁朝散骑侍郎、给事中周兴嗣,古人多简称其为《千文》,它在“三、百、千”中虽排在最后,但其成书时间却是最早的,也是“三、百、千”中唯一确切知道成书时间和作者的一部书。
《千字文》每4 字一句,共250 句,一千个字。
一些古人曾试图加以修改,如宋人吴枋、明人郎瑛等。
《千字文》通篇用韵,朗朗上口,其用韵数字是7 个。
1.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寒来暑往秋收冬藏闰馀成岁律吕调阳云腾致雨露结为霜金生丽水玉出昆冈剑号巨阙珠称夜光果珍李柰菜重芥姜海咸河淡鳞潜羽翔2.龙师火帝鸟官人皇始制文字乃服衣裳推位让国有虞陶唐吊民伐罪周发殷汤坐朝问道垂拱平章爱育黎首臣伏戎羌遐迩一体率宾归王鸣凤在竹白驹食场化被草木赖及万方3.盖此身发四大五常恭惟鞠养岂敢毁伤女慕贞洁男效才良知过必改得能莫忘罔谈彼短靡恃己长信使可复器欲难量墨悲丝染诗赞羔羊景行维贤克念作圣德建名立形端表正空谷传声虚堂习听祸因恶积福缘善庆尺璧非宝寸阴是竞4.资父事君曰严与敬孝当竭力忠则尽命临深履薄夙兴温凊似兰斯馨如松之盛川流不息渊澄取映容止若思言辞安定笃初诚美慎终宜令荣业所基籍甚无竟学优登仕摄职从政存以甘棠去而益咏乐殊贵贱礼别尊卑上和下睦夫唱妇随5.外受傅训入奉母仪诸姑伯叔犹子比儿孔怀兄弟同气连枝切磨箴规仁慈隐恻造次弗离节义廉退颠沛匪亏性静情逸心动神疲守真志满逐物意移坚持雅操好爵自縻6.都邑华夏东西二京背邙面洛浮渭据泾宫殿盘郁楼观飞惊图写禽兽画彩仙灵丙舍傍启甲帐对楹肆筵设席鼓瑟吹笙升阶纳陛弁转疑星右通广内左达承明既集坟典亦聚群英杜稿钟隶漆书壁经7.府罗将相路侠槐卿户封八县家给千兵高冠陪辇驱毂振缨世禄侈富车驾肥轻策功茂实勒碑刻铭磻溪伊尹佐时阿衡奄宅曲阜微旦孰营桓公匡合济弱扶倾绮回汉惠说感武丁俊乂密勿多士寔宁晋楚更霸赵魏困横假途灭虢践土会盟8.何遵约法韩弊烦刑起翦颇牧用军最精宣威沙漠驰誉丹青九州禹迹百郡秦并岳宗泰岱禅主云亭雁门紫塞鸡田赤城昆池碣石巨野洞庭旷远绵邈岩岫杳冥9.治本于农务资稼穑俶载南亩我艺黍稷税熟贡新劝赏黜陟孟轲敦素史鱼秉直庶几中庸劳谦谨敕聆音察理鉴貌辨色贻厥嘉猷勉其祗植省躬讥诫宠增抗极殆辱近耻林皋幸即两疏见机解组谁逼索居闲处沉默寂寥求古寻论散虑逍遥欣奏累遣戚谢欢招10.渠荷的历园莽抽条枇杷晚翠梧桐蚤凋陈根委翳落叶飘摇游鹍独运凌摩绛霄耽读玩市寓目囊箱易輶攸畏属耳垣墙具膳餐饭适口充肠饱饫烹宰饥厌糟糠亲戚故旧老少异粮妾御绩纺侍巾帷房11.纨扇圆絜银烛炜煌昼眠夕寐蓝笋象床弦歌酒宴接杯举觞矫手顿足悦豫且康嫡后嗣续祭祀烝尝稽颡再拜悚惧恐惶笺牒简要顾答审详骸垢想浴执热愿凉驴骡犊特骇跃超骧诛斩贼盗捕获叛亡12.布射僚丸嵇琴阮啸恬笔伦纸钧巧任钓释纷利俗竝皆佳妙毛施淑姿工颦妍笑年矢每催曦晖朗曜璇玑悬斡晦魄环照指薪修祜永绥吉劭矩步引领俯仰廊庙束带矜庄徘徊瞻眺孤陋寡闻愚蒙等诮谓语助者焉哉乎也。
古今草书千字文大全

古今草书千字文大全古今草书千字文一、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人之道,损不足而益有余。
天之道,贵以实而不贵以虚。
人之道,贵以和而不贵以强。
故唯天下至柔,有时至强。
莫能知至宝,无计可得。
天下莫能知久强,莫能知久专。
天地之间,其犹橐钥邪!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
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古之所谓“曲则全者,谓之小;众则寡者,谓之多。
故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唯无所不为,而无所不成。
二、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
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後相随。
恒也。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
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
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三、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
常使民无知无欲。
使夫智者不敢为也。
为无为,则无不治。
四、道沖而用之,或不盈。
淵兮似萬物之宗。
衽敷谷兮,如小子之待物也。
氣愈曼兮,與日月齊兮。
而四時行兮,離合神明。
于人治生善之,無貴大勁,其何故善之?生之畜之,生之寧之,生之深之。
五、迴者,其彌詳。
天地之所以能成其大者,以此迴也。
故天下莫能勝以筐至細者而銳之,至陽者而發之,至儉者而齊之。
亢之為言少,順之為剛強。
故不可得,而握乎?握天下之順。
六、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
天之道,不爭而善勝;聖人之道,不言而善應;天之道,委而無間;聖人之道,為而無恃。
天下之至柔,卒莫能相害者,以其無能為柔。
故善者謂之強。
無尚之至閒,莫能相知者,以其無為為尚。
故知者謂之明。
七、天下皆謂我道大,似不肖。
夫唯大,故似不肖。
若肖久矣。
其細也夫!我有三寶,持而保之。
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
慈故能勇;儉故能廣;不敢為天下先,故能成器長。
「书法千字文」黄庭坚《草书千字文》

「书法千字文」黄庭坚《草书千字文》
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
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
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
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黄庭坚《草书千字文》
元祐二年(1087)二月作于开封
拓本见《职思堂法帖》第五册
27.5cm×27cm×23开
国家图书舘藏明拓本
千字文·书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集千字文名家草书字帖前言自南朝梁代散骑侍郎周兴嗣千字文首编之始,各个朝代书家以草书书写者多不胜数,不胜枚举。
智勇、怀素、欧阳洵、赵孟頫等书家亦分别有草书作品留传后世。
诸家草书各有特色,让后人惊赞不绝。
然对于后世草书学习者而言,却很难从一而终。
原因不外乎别因,正是由于诸家书法“各有特色”。
在一家作品中,有的字在这里这样写,在那家书法作品中却是另种写法。
或是由于年代久远,墨迹消损;或是由于诸家自我创见,笔画迥异;草书不能以一种标准字型出现,笔画笔意在一书家作品中表现得不够清楚,这是一种普遍现象。
一书家之字难以全部作为楷范,这总免不了给后世留下一丝遗憾,让书学者无所适从。
草书者虽强调个性,却仍然要求有共性,却仍然要求有法,实际上草书确是有“法”。
基于此,编者集诸书家所写优美之草字,字型结构以多家同种书写习惯为准绳,少数服从多数为原则,从诸家作品中精挑细选千字文中各字集合而成此字帖,以期给爱好草书的朋友研习供以方便,作以参考,缺漏之处在所难免,肯请各位朋友不吝指正。
笔者之心意,非为其它,只为爱好书法,相见恨晚之情矣。
现附作者诗一首。
书法笔走龙蛇凤舞飞,高山坠石气势威。
诗书画意楷行草,书尽天下白与黑。
千字文---南朝梁代 周兴嗣1天地玄黄 宇宙洪荒 2日月盈昃 辰宿列张 3寒来暑往 秋收冬藏 4闰余成岁 律吕调阳5云腾致雨 露结为霜 6金生丽水 玉出崐冈 7剑号巨阙 珠称夜光 8果珍李柰 菜重芥姜 9海咸河淡 鳞潜羽翔 10龙师火帝 鸟官人皇 11始制文字 乃服衣裳 12推位让国 有虞陶唐 13吊民伐罪 周发殷汤 14坐朝问道 垂拱平章 15爱育黎首 臣伏戎羌 16遐迩一体 率宾归王 17鸣凤在竹 白驹食场 18化被草木 赖及万方 19盖此身发 四大五常 20恭惟鞠养 岂敢毁伤 21女慕贞洁 男效才良 22知过必改 得能莫忘 23罔谈彼短 靡恃己长 24信使可复 器欲难量 25墨悲丝染 诗赞羔羊 26景行维贤 克念作圣 27德建名立 形端表正 28空谷传声 虚堂习听 29祸因恶积 福缘善庆 30尺璧非宝 寸阴是竞 31资父事君 曰严与敬 32孝当竭力 忠则尽命 33临深履薄 夙兴温清。
34似兰斯馨 如松之盛 35川流不息 渊澄取映 36容止若思 言辞安定 37笃初诚美 慎终宜令。
38荣业所基 籍甚无竟 39学优登仕 摄职从政。
40存以甘棠 去而益咏 41乐殊贵贱 礼别尊卑。
42上和下睦 夫唱妇随43外受傅训 入奉母仪44诸姑伯叔 犹子比儿45孔怀兄弟 同气连枝46交友投分 切磨箴规47仁慈隐恻 造次弗离48节义廉退 颠沛匪亏49性静情逸 心动神疲50守真志满 逐物意移51坚持雅操 好爵自縻52都邑华夏 东西二京53背邙面洛 浮渭据泾54宫殿盘郁 楼观飞惊55图写禽兽 画彩仙灵56丙舍傍启 甲帐对楹57肆筵设席 鼓瑟吹笙58升阶纳陛 弁转疑星59右通广内 左达承明60既集坟典 亦聚群英61杜稿钟隶 漆书壁经62府罗将相 路侠槐卿63户封八县 家给千兵64高冠陪辇 驱毂振缨。
65世禄侈富 车驾肥轻66策功茂实 勒碑刻铭67磻溪伊尹 佐时阿衡。
68奄宅曲阜 微旦孰营69桓公匡合 济弱扶倾70绮回汉惠 说感武丁71俊乂密勿 多士寔宁72晋楚更霸 赵魏困横73假途灭虢 践土会盟74何遵约法 韩弊烦刑。
75起翦颇牧 用军最精76宣威沙漠 驰誉丹青77九州禹迹 百郡秦并78岳宗泰岱 禅主云亭79雁门紫塞 鸡田赤城。
80昆池碣石 钜野洞庭。
81旷远绵邈 岩岫杳冥82治本于农 务资稼穑83俶载南亩 我艺黍稷84税熟贡新 劝赏黜陟。
85孟轲敦素 史鱼秉直86庶几中庸 劳谦谨敕。
87聆音察理 鉴貌辨色 。
88贻厥嘉猷 勉其祗植89省躬讥诫 宠增抗极 。
90殆辱近耻 林皋幸即91两疏见机 解组谁逼92索居闲处 沉默寂寥93求古寻论 散虑逍遥94欣奏累遣 戚谢欢招。
95渠荷的历 园莽抽条96枇杷晚翠 梧桐蚤凋97陈根委翳 落叶飘摇98游鵾独运 凌摩绛霄99耽读玩市 寓目囊箱100易輶攸畏 属耳垣墙101具膳餐饭 适口充肠102饱饫烹宰 饥厌糟糠103亲戚故旧 老少异粮104妾御绩纺 侍巾帷房105纨扇圆絜银烛炜煌106昼眠夕寐 蓝笋象床107弦歌酒宴 接杯举觞108矫手顿足 悦豫且康109嫡后嗣续 祭祀蒸尝110稽颡再拜 悚惧恐惶111笺牒简要 顾答审详112骸垢想浴 执热愿凉 。
113驴骡犊特 骇跃超骧114诛斩贼盗 捕获叛亡115布射僚丸 嵇琴阮啸116恬笔伦纸 钧巧任钓117释纷利俗 竝皆佳妙118毛施淑姿 工颦妍笑119年矢每催 曦晖朗曜120璇玑悬斡 晦魄环照121指薪修祜 永绥吉劭122矩步引领 俯仰廊庙123束带矜庄 徘徊瞻眺124孤陋寡闻 愚蒙等诮。
125谓语助者 焉哉乎也。
实录一千不重复汉字。
然而中国大陆实行简化字和归并异体字后,其简体中文版本只剩九百九十余个相异汉字(具体数量因异体字的归属而有不同说法)。
如下列字被合并:发、发并为“发”(周发殷汤;盖此身发)巨、钜并为“巨”(剑号巨阙;钜野洞庭)昆、昆并为“昆”(玉出昆岗;昆池碣石)戚、戚并为“戚”(戚谢欢招;亲戚故旧)云、云并为“云”(云腾致雨;禅主云亭)并、并并为“并”(百郡秦并;并皆佳妙)絜、洁并为“洁”(女慕贞絜;纨扇圆洁)剑 金 云 闰 寒 日 天 号 生 腾 余 来 月 地 巨 丽 致 成 暑 盈 玄 阙 水 雨 岁 往 昃 黄 珠 玉 露 律 秋 辰 宇 称 出 结 吕 收 宿 宙 夜 为 调 冬 列 洪 光 冈 霜 阳 藏 张 荒坐 吊 推 始 龙 海 果 朝 民 位 制 师 咸 珍 问 伐 让 文 火 河 李 道 罪 国 字 帝 淡 柰 垂 周 有 乃 鸟 鳞 菜 拱 发 虞 服 官 潜 重 平 殷 陶 衣 人 羽 芥 章 汤 唐 裳 皇 翔 姜女 恭 盖 化 鸣 遐 爱 惟 此 被 凤 迩 育 贞 鞠 身 草 在 壹 黎 洁 养 发 木 竹 体 首 男 岂 四 赖 白 率 臣 效 敢 大 及 驹 宾 伏 才 毁 五 万 食 归 戎 良 伤 常 方 场 王 羌空 景 墨 信 罔 知 谷 建 行 悲 使 谈 过 传 名 维 丝 可 彼 必 立 贤 染 覆 短 改 虚 形 克 诗 器 靡 得 堂 端 念 欲 恃 能 习 表 作 羔 难 己 莫 听 正 圣 羊 量 长 忘川 似 临 孝 资 尺 祸 流 兰 深 当 父 璧 因 不 斯 履 竭 事 非 恶 息 馨 薄 力 君 宝 积 渊 如 夙 忠 曰 寸 福 澄 松 兴 则 严 阴 缘 取 之 温 尽 与 是 善 映 盛 清 命 敬 竞 庆上 乐 学 荣 笃 容 和 殊 以 优 业 初 止 下 贵 甘 登 诚 若 睦 贱 棠 仕 基 美 思 夫 礼 去 摄 籍 慎 言 唱 别 而 职 甚 终 辞 妇 尊 益 从 无 宜 安 随 卑 咏 政 竟 令 定性 节 仁 交 孔 诸 外 静 义 慈 友 怀 姑 受 情 廉 隐 投 兄 伯 傅 逸 退 恻 分 弟 叔 训 心 颠 造 切 同 犹 入 动 沛 次 磨 气 子 奉 神 匪 弗 箴 连 比 母 疲 亏 离 规 枝 儿 仪丙 图 宫 背 都 坚 守 舍 写 殿 邙 邑 持 真 傍 禽 盘 面 华 雅 志 启 兽 郁 洛 夏 操 满 甲 画 楼 浮 东 好 逐 帐 彩 观 渭 西 爵 物 对 仙 飞 据 二 自 意 楹 灵 惊 泾 京 縻 移户 府 杜 既 右 升 肆 封 罗 稿 集 通 阶 筵 八 将 钟 坟 广 纳 设 县 相 隶 典 内 陛 席 家 路 漆 亦 左 弁 鼓 给 侠 书 聚 达 转 瑟 千 槐 壁 群 承 疑 吹 兵 卿 经 英 明 星 笙绮 桓 奄 策 世 高 公 宅 溪 功 禄 冠匡 曲 伊 茂 侈 陪 惠 合 阜 尹 实 富 辇 说 济 微 佐 勒 车 驱 感 弱 旦 时 碑 驾 毂 武 扶 孰 阿 刻 肥 振 丁 倾 营 衡 铭 轻 缨九 宣 起 何 假 晋 俊 州 威 翦 遵 途 楚禹 沙 颇 约 灭 更 密 迹 漠 牧 法 虢 霸 勿 百 驰 用 韩 践 赵 多 郡 誉 军 弊 土 魏 士 秦 丹 最 烦 会 困 寔并 青 精 刑 盟 横 宁税 俶治 旷 昆 雁 岳 熟 载 本 远 池 门 宗 贡 南 于 绵 碣 紫 泰 新 亩 农 邈 石 塞 岱 劝 我 务 岩 巨 鸡 禅 赏 艺 资 岫 野 田 主 黜 黍 稼 杳 洞 赤 云 陟 稷 穑 冥 庭 城 亭两 殆 省 贻 聆 庶 孟 疏 辱 躬 厥 音 几 轲 见 近 讥 嘉 察 中 敦 机 诫 猷 理 庸 素 解 林 宠 勉 鉴 劳 史 组 皋 增 其 貌 谦 鱼 谁 幸 抗 祗 辨 谨 秉 逼 即 极 植 色 敕 直游 陈 枇 渠 欣 求 索 鵾根 杷 荷 奏 古 居 独 委 晚 的 累 寻 闲 运 翳 翠 历 遣 论 处 凌 落 梧 园 戚 散 沉 摩 叶 桐 莽 谢 虑 默 绛 飘 早 抽 欢 逍 寂 霄 摇 凋 条 招 遥 寥纨 妾 亲 饱 具 易 耽 扇 御 戚 饫 膳 輶读 圆 绩 故 餐 攸 玩 絜纺 旧 饭 畏 市 银 侍 老 饥 适 属 寓 烛 巾 少 厌 口 耳 目 炜 帷 异 糟 充 垣 囊 煌 房 粮 糠 肠 墙 箱骸 笺 稽 嫡 矫 弦 昼 垢 牒 颡 后 手 歌 眠 想 简 再 嗣 顿 酒 夕 浴 要 拜 续 足 宴 寐 执 顾 悚 祭 悦 接 蓝 热 答 惧 祀 豫 杯 笋 愿 审 恐 蒸且 举 象 凉 详 惶 尝 康 觞 床年 毛 释 恬 布 诛 驴 矢 施 纷 笔 射 斩 骡 每 淑 利 伦 僚 贼 犊 催 姿 俗 纸 丸 盗 特 工 并 钧 嵇 捕 骇 晖 颦 皆 巧 琴 获 跃 朗 妍 佳 任 阮 叛 超 曜 笑 妙 钓 啸 亡 骧谓 孤 束 矩 指 璇 语 陋 带 步 薪 玑 助 寡 矜 引 修 悬 者 闻 庄 领 祜焉 愚 徘 俯 永 晦 哉 蒙 徊 仰 绥 魄 乎 等 瞻 廊 吉 环 也 诮 眺 庙 劭 照四 多 最 上 垢 转嗣 迹 量 适 孤 稿 裳威 集 登 斡 孤 稿 余箱 千 随 我 家 捕 发(头发) 续 且 举 宜 假 彩 慕杳 入 助 稼 餐 慕业 阮 惠 助 龙 工 德仪 受 感 助 美 垢 存请 斩 弦 亩 异 智 祗 骧 戚 独 勇 纸 想 热 稽 树 象 审 极望 岩 帷 笺死 我 居借 再 曦 面刘 早 闲 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