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教研工作实施方案
线上教研活动方案6篇

线上教研活动方案6篇总结是指对已经告一段落或者已经完成的工作进行回顾检查,并分析评价形成的一种书面总结材料。
通过对过去一定时间内的的工作、学习及思想情况进行回顾及分析,并做出的客观评价。
值得注意的是,我们不仅要做好工作,还要学会对所做的事情进行总结,写出一份好的总结。
下面我整理的《线上教研活动方案6篇》,一起来看看!线上教研活动方案篇1根据近期学校疫情防范需要,为不影响教学进度,按照“停课不停学”的原则,扎实开展停课不停学的工作,特制订如下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利用互联网思维,通过网络、通讯等途径与家长和学生保持联系,提出学习建议,建设网络课堂,开展网络教学,组织教师认真研究、合理调整教学方式,灵活安排学习内容,指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保证教学效果有效、优质。
二、准备工作在接到教育局停课通知后,学校组织班主任,科任教师开会部署“停课不停学”工作事宜。
班主任:通过qq群、微信群及手机短信等给家长们发停课通知,告诉家长学生停课后,学校采取的教学管理方式是“停课不停学”,至于可能耽误的课,复学后学校会采取补救办法。
反复向学生叮嘱、强调在家自学的注意事项、安全事宜、以及师生沟通的方式和方法等,建议学生防护须知,叮嘱孩子们在家多喝水,课间注意休息,多食蔬菜水果和清肺食物,让学生们在家学得安心家长放心、教师舒心。
任科教师:1)制定分层个性化课表,除语数英等“主课外,同时安排音体美等课程。
2)设计好学习内容,教师辅导内容和学生作业,在线给学生留作业、批改作业,在线督促学生学习,定期推送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的学习信息资源学习方法指导、拓展学习资料、阅读材料),班主任和任课教师与家长、学生保持联系,按照学校提供的作息时间督促与陪伴学生自主学习,认真记录与学生交流的情况。
每天通过微信群、qq群指导、督促学生学习,有效保证孩子们在家中自主学习的质量。
3)录制微课视频,对学生进行网络教学和直播答疑,或发讲课视频,或通过视频上课。
小学网上教研活动方案

小学网上教研活动方案1. 引言小学阶段是孩子们接受教育的重要阶段,而教师的教学效果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成果。
为了提高小学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我们计划开展一系列网上教研活动。
本文档将详细介绍我们的网上教研活动方案,包括活动目标、活动内容、活动步骤等。
2. 活动目标通过网上教研活动,我们的目标是:•提高小学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理念;•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共享;•提高学校教研水平,推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进步。
3. 活动内容我们将开展一系列网上教研活动,内容包括以下方面:3.1 教学经验分享每周,我们将组织一次教学经验分享活动。
在活动中,教师可以分享自己在教学中的经验和心得体会,包括教学方法、教学技巧、学生管理等方面的经验。
通过分享,教师们可以互相借鉴和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3.2 教学研讨会每个月,我们将举办一次教学研讨会。
教师可以在研讨会上就特定的教学主题展开深入讨论,共同探讨和研究问题。
研讨会将邀请专家学者作为指导,与教师们一起分享最新的教育理论和研究成果,帮助教师们拓宽教育思路,提高教学质量。
3.3 在线教学观摩我们将定期安排在线教学观摩活动。
教师们可以通过直播平台观看其他教师的课堂教学直播,了解其他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并与其他教师进行交流和讨论。
这样可以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学习,拓宽教师的教学视野。
4. 活动步骤为了顺利开展网上教研活动,我们将按照以下步骤进行:4.1 筹备阶段在筹备阶段,我们将成立一个领导小组负责活动的规划和组织工作。
小组成员将确定活动的具体内容、时间安排和参与方式,并与教师进行沟通和宣传。
4.2 参与报名教师们将通过网上报名的方式参与活动。
活动组织者将根据报名情况确定活动的教师名单,并将活动相关信息发送给参与教师。
4.3 活动实施根据活动的安排,教师们将参与不同形式的网上教研活动,包括经验分享、研讨会和教学观摩。
活动组织者将提供相应的教学资源和支持,确保活动顺利进行。
学校网络教研工作计划范文

学校网络教研工作计划范文一、制定目标学校网络教研的目标是通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搭建教师共享、交流、学习的平台,提高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和教学水平,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具体目标包括:建立学校网络教研平台,为教师提供便捷的交流和共享渠道;促进教师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形成良好的学术氛围;提高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和教学水平,培养更多的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推动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
二、安排时间网络教研活动的时间安排应当根据学校的教学计划和教师的实际情况来定,可以安排在每个学期的教学间隙或者寒暑假期间。
为了保证教研活动的质量和效果,建议学校制定详细的活动计划,明确每次活动的主题、时间、形式和要求等。
三、选择平台选择一个合适的网络教研平台是实现目标的重要前提。
平台应该具备以下功能:交流功能:教师可以在平台上发布教研活动通知、课程资源和学习材料等,同时可以进行在线交流和讨论;共享功能:教师可以将自己的优质教学资源、教学经验和研究成果等共享到平台上,供其他教师学习和参考;协作功能:教师可以在平台上进行在线协作备课、教学设计和课题研究等活动;管理功能:平台应该具备用户管理、资源管理和活动管理等功能,方便学校对教研活动进行管理和评估。
四、组织形式网络教研的组织形式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如在线研讨、主题发言、案例分析、观摩评价等。
具体形式可以根据每次活动的主题和目的来确定。
在组织活动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确定活动主题和目的,制定详细的活动方案;确定活动的主持人和参与人员,明确各自的职责和任务;活动过程中要注重互动和交流,鼓励教师积极参与讨论和分享;活动结束后要及时总结和反馈,对活动效果进行评估和改进。
五、准备资料为了确保网络教研活动的质量和效果,需要提前准备相关的资料和资源。
具体包括:主题相关的课程资源和教学资料;研讨交流所需的资料和背景知识;优秀的教学案例和研究成果等。
网络教研工作实施方案

网络教研工作实施方案一、实施目标网络教研工作旨在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促进教研活动的有效开展,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质量。
具体目标包括:构建一个互动、开放、共享的网络教研平台,为教师提供便捷的教研服务;发挥网络教研的优势,提高教研活动的实效性和针对性;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成长与发展;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适应信息化教育发展的需要。
二、实施内容为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实施:建设网络教研平台我们将搭建一个功能完善的网络教研平台,包括课程管理、在线研讨、资源共享、信息发布等功能模块。
平台将支持多种终端接入方式,方便教师随时随地进行教研活动。
开展在线研讨活动我们将定期组织在线研讨活动,围绕教育教学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展开讨论。
活动形式包括主题研讨、案例分析、互动问答等,参与教师可以通过文字、语音、视频等多种形式进行交流。
分享优质教学资源我们将整合优质教学资源,包括课件、教案、习题、视频等,上传至网络教研平台供教师们下载、分享。
同时鼓励教师上传自己的优秀教学资源,形成资源共建共享的良好氛围。
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我们将开展信息技术应用培训,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培训内容包括多媒体课件制作、网络教学资源开发、在线课程设计等,帮助教师更好地适应信息化教育发展的需要。
三、实施步骤需求调研:在实施初期,进行网络教研需求调研,了解教师的实际需求和困难,为实施方案制定提供依据;平台搭建:根据需求调研结果,进行网络教研平台的规划、设计与搭建;宣传推广:通过多种渠道进行网络教研工作的宣传推广,提高教师对网络教研的认知度和参与度;活动组织:根据教师需求和教育教学实际情况,定期组织在线研讨、主题研讨等活动;资源建设:整合优质教学资源,鼓励教师分享自己的教学资源,共同建设资源库;培训提升:针对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水平,开展分层次、分需求的培训活动;效果评估:对网络教研工作实施效果进行评估,总结经验教训,持续改进和优化实施方案。
虚拟教研室实施方案

虚拟教研室实施方案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虚拟教研室已经成为教育行业中一种重要的教学与研究手段。
虚拟教研室是指利用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将教育教学与研究活动从传统的教室、实验室转移到虚拟的网络空间中进行。
本文将从虚拟教研室的定义、建设目标、实施方案和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虚拟教研室的定义。
虚拟教研室是指利用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将教育教学与研究活动从传统的教室、实验室转移到虚拟的网络空间中进行。
虚拟教研室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可以实现全球范围内的教学与研究资源共享,为教师和学生提供更加广阔的学习和研究平台。
二、建设目标。
1. 提高教学效果,利用虚拟教研室,可以模拟各种教学场景,提供更加直观、生动的教学资源,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2.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虚拟教研室可以为教师提供更多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案例,帮助教师提升教学水平,促进专业成长。
3. 加强教研合作,虚拟教研室可以打破传统的教研局限,促进全国范围内的教研合作,共享教学资源,提高教学质量。
三、实施方案。
1. 建设虚拟教研室平台,选择稳定可靠的网络平台,建设虚拟教研室的网络空间,提供多媒体教学资源和教学工具。
2. 教师培训与支持,为教师提供虚拟教研室的培训课程,帮助教师掌握虚拟教研室的使用技能,并提供技术支持。
3. 教学资源建设,整合各类教学资源,包括教学视频、实验模拟、教学案例等,建设丰富多样的教学资源库。
4. 质量监控与评估,建立虚拟教研室的质量监控机制,定期对教学资源和教学效果进行评估,及时调整和改进虚拟教研室的建设方案。
四、注意事项。
1. 网络安全,加强虚拟教研室平台的网络安全防护,保障教学资源和教师学生信息的安全。
2. 版权保护,在建设虚拟教研室的过程中,要严格遵守版权法律法规,保护教学资源的版权。
3. 教师培训,教师是虚拟教研室的重要使用者,要重视教师的培训工作,提高教师的技术水平和教学能力。
2024年网络研修活动方案

2024年网络研修活动方案
如下:
一、背景介绍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网络研修已经成为了专业人士和学生学习培训的重要途径。
为了适应这一趋势,我们计划在2024年开展一系列的网络研修活动,为广大学习者提供更多更优质的学习机会。
二、活动内容
1. 线上讲座:我们将邀请行业内知名专家,就热门话题进行线上讲座,为学员们提供专业的知识和经验分享。
2. 实践案例分析:我们将选取一些典型案例进行详细分析,帮助学员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
3. 技术实操培训:针对不同的专业领域,我们将开设一系列技术实操培训课程,帮助学员掌握最新的技术和工具。
4. 互动讨论环节:我们将设置专门的讨论区,为学员们提供交流和互动的机会,促进学习氛围的建立。
三、活动安排
1. 时间:网络研修活动将持续一个月,每周安排一次线上讲座和一次实践案例分析,学员可以自由选择参加。
2. 形式:所有活动均采用线上直播的形式进行,学员可以通过网络随时随地参与。
3. 资源共享:所有活动内容将录制并保存在平台上,学员可以随时回放学习。
四、活动目标
1. 增强学员的专业知识和实操能力,提高其在职场中的竞争力。
2. 拓展学员的视野,促进跨领域学习和思维的发展。
3. 建立学习社区,促进学员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五、总结
2024年的网络研修活动将成为学员们提升自我、拓展视野、增进交流的重要平台。
我们将不断完善活动内容和形式,为学员们提供更丰富更优质的学习资源。
让我们共同努力,共同成长!。
科学云教研活动方案策划

科学云教研活动方案策划1.活动目标:本次科学云教研活动的目标是通过云平台的科学教研,促进教师的专业能力提升和交流合作,提高学校的整体科学教育水平。
具体目标包括:提升教师的科学知识和教学能力;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和分享;推动科学教研的有效实施。
2.活动形式:本次科学云教研活动将采用线上云平台结合线下研讨相结合的形式进行。
线上云平台将提供科学教学资源、在线讨论和交流平台等功能;线下研讨将组织教师进行研讨交流、经验分享等活动。
3.活动内容:(1)线上科学教研资源共享:通过云平台提供的资源共享功能,教师可以上传和下载科学教学相关的教案、课件、实验设计等资源。
平台还将提供在线查找和筛选资源的功能,以便教师快速获取适用于自己教学需要的资源。
(2)在线讨论和交流:云平台将建立科学教研交流群组,教师可以在群组中发起讨论、提问,并邀请其他教师参与。
讨论的主题包括教学方法、教学资源、教学问题等。
同时,平台还将定期组织在线研讨会,邀请专家和知名教师分享科学教研经验,教师可以参与讨论和提问。
(3)线下研讨活动:活动组委会将根据教师的需求,组织线下研讨活动。
活动形式可以是专题讲座、研讨会、实验示范等。
通过线下研讨活动,教师可以与实际教学经验丰富的专家和知名教师进行深入交流和互动,提升教学能力。
(4)经验分享活动:活动组委会将组织教师进行经验分享活动。
教师可以选择自己擅长的科目或教学内容,进行经验分享,分享教学实践中的成功经验和教训。
这将有助于教师之间的相互学习和借鉴。
4.活动组织:(1)活动组委会:成立活动组委会,负责活动的组织和协调工作。
组委会主要由学校的科学教研组成员组成,组委会成员需具备一定的科学教研经验和组织能力。
(2)活动宣传:活动组委会将负责对活动进行宣传,包括制作宣传海报、通告、微信公众号等。
宣传内容包括活动的时间、地点、形式和内容,以及参与方式和报名方式等。
(3)线上和线下的协调:活动组委会将协调线上和线下的活动安排,确保线上和线下的活动相互配合,互为补充。
网络教研活动实施方案

网络教研活动实施方案一、背景分析。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教研活动已成为教育教学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
网络教研活动通过网络平台进行教学资源共享、教学经验交流,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高教学质量,推动教育教学改革。
因此,制定网络教研活动实施方案对于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实施目标。
1. 提升教师教学水平,促进教学质量提高;2. 激发教师教学热情,增强教学创新意识;3. 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合作,形成良好的教研氛围;4. 推动学校教育教学改革,促进教育现代化进程。
三、实施步骤。
1. 制定网络教研活动计划。
根据学校教育教学实际情况,制定网络教研活动的时间安排、内容设置、参与人员等计划,并确定活动的具体目标和意义。
2. 确定网络教研活动主题。
针对学校教学中存在的热点问题或教师关注的教学话题,确定网络教研活动的主题,以确保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 组织网络教研活动。
利用学校教育教学平台或专门的网络教研平台,组织教师开展网络教研活动,包括线上讨论、资源分享、教学案例研讨等环节,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4. 汇总网络教研成果。
对网络教研活动的成果进行汇总和整理,形成教学资源、教学案例等教研成果,供教师参考和借鉴,推动教学改进和提高。
5. 总结评估网络教研活动。
对网络教研活动进行总结评估,分析活动的效果和问题,为今后的网络教研活动提供经验和借鉴。
四、实施保障。
1. 加强组织领导。
学校领导要高度重视网络教研活动,明确责任部门和具体负责人,加强对网络教研活动的组织和领导。
2. 提供技术支持。
学校要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确保网络教研活动的顺利进行,包括网络平台的搭建、技术培训等。
3. 完善激励机制。
建立激励机制,对积极参与网络教研活动的教师进行表彰和奖励,激发教师的参与热情。
4. 宣传推广。
通过学校网站、校报、微信公众号等途径,宣传推广网络教研活动的成果和经验,形成良好的宣传效果。
五、实施效果。
通过网络教研活动的实施,可以有效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促进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形成良好的教研氛围,推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不断创新和进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应城市实验小学网络教研工作
实施方案
为了进一步发挥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科研、教学研究、课改引领方面的重要作用,延伸教研功能,创新教研方式,促进教师专业提升,构建“多主体、跨时空、低成本、高效率”的教研平台,实现“民主、平等、对话、协商、共建”的教研方式,提高教研工作质量和效率,更好地为我校教育改革与发展服务,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根据市教育局关于加强“网络教研团队”建设,开展“网络教研”工作的指导精神,我校将结合学校实际,依托网络,深化教研工作方式与策略;借助网络教研活动的开展,加强横向交流研讨,拓宽教研工作空间,提高教研工作质量。
我校将利用应城实小网络教研工作室、博客、微信群、QQ群等网络教研平台,为教师参与教学研究提供更为便捷的方式,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全面提高教学水平。
二、工作目标
1、通过“应城实小网络教研工作室”搭建骨干教师与一般教师、一般教师与一般教师之间互动平台,促进共同发展;
2、通过网络教研,促进教师学科研究意识的增强和教研能力的提高;
3、通过网络教研,加强学科建设,促进学科教学质量的提升。
三、主要任务
1、“集体备课”。
网上集体备课采用“一人主备、多人研讨、反复研磨、最终定稿”的方式。
各备课组教师根据学科备课组长安排的内容,精心备课,并在规定的时间内,将初稿发布到备课组的“网络工作室”,其他教师利用课余时间在线研读,参与网上研讨,发帖回复修改意见,供大家参考,每学年集体备课节数在6节以上。
2、“优课点评”。
利用视频、音频,文本等多媒体手段向教师呈现教学课例,把公开课、示范课的录像上传到“应城实小网络教研工作室”,充分利用网络合作教研平台,开展教师上网观课、网上评课、议课活动,从而加强教师间的交流与合作。
每学年对市、校“优课”进行浏览与点评10节以上。
3、“课例点评”。
组织教研组成员从教学目标、教材处理、教学程序、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基本功、教学效果等多个维度对工作室成员和其他教师上传的课堂教学视频进行研讨和交流,每学年点评节数6节以上。
4、“视频交流”,每学期至少有一次视频交流活动。
5、“专题研讨”,针对教育教学中的热点、重点和难点问题,每月至少组织一次专题讨论,成员通过发帖、回帖进行交流互动,回帖数在30条以上。
6、“课题引领”。
课题引领是网络教研的另一种有效形式。
课题负责人通过网上发布邀请,开展课例研讨、问题探究等专项论坛。
通过博客谈所思、所想,大家畅所欲言,超越了时空的限制,实现了平等对话,互动交流。
7、“教研博客”。
通过“教研博客”及时记录所思、所想,发表自己的教学观点、进行课后反思,开展案例研究、问题探究等,加强教师间的互动交流。
8、建立学科资源库。
通过网络教研平台建立科组、级组、学校资源库,实现资源共享与评价。
要求工作室成员按要求把课件、教学设计、教学反思上传到资源库相应的文件夹,促使教师互相借鉴,交流,共同提高。
四、主要措施
1、成立专班。
成立专门的网络教研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责任到人。
制订切实可行的网络教研工作实施方案,建立鼓励广大教师参与网络教研的激励机制。
2、搭建平台。
充分利用“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创建“应城实小网络教研工作室”,利用这个平台开展教研活动,进一步探索网络教研的新途径,使这个平台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展示舞台。
3、强化培训。
加强学习,转变教研观念,树立新的教研观、资源观、合作观,提升教师信息技术素养,做到会使用计算机和网络,能在网上收集、整合、
发布各种教育信息和教学资源,不断提高网络教研工作实效。
4、开展活动。
开展联动式网络教研,教学能手、骨干教师要充分发挥其带头作用,定期总结其先进的教学经验,不断充实“经验交流”栏目;定期发布讨论专题,创建丰富多彩的“教学论坛”。
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在网上总结教学经验,参与“教学论坛”每期不得少于2次,其参与面要达到100%。
各网络工作室力争有精品作品在网上发布,逐步形成教师与专家在网上对话的教研方式。
五、实施步骤
网络教研是一项基于现代教育技术和网络技术的校本教研模式,是学校常规教研的一种有效载体,能促进教研跨时空交流和资源共建共享,放大教研功能。
为促使网络教研工作在我校顺利开展和深入推进,学校将分阶段组织实施:第一阶段:(10月)宣传学习,成立机构。
1、召开学校领导班子会,成立学校网络教研团队。
研究制定学校网络教研制度、制定学校网络教研实施方案。
应城实小网络教研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刘亮生
副组长:郑木旺叶志莉吴春清田相逢戴希伦余本桥李俊忠
组员:高波涛张杰陈迎华吴婷黄娟祁华平孙杨姣胡少军刘芳何苗钟婷丁蓉许芳英段剑英
段昕柳翠红王平
2、召开全校教师会,传达市教育局关于成立“网络教研团队”,开展“网络教研”通知精神,宣传网络教研的优势,发动全体教师参加网络教研。
3、创建网络教研工作室。
⑴应城实小郑木旺工作室
创建人:郑木旺
成员:高波涛张杰陈迎华吴婷黄娟祁华平孙杨姣胡少军刘芳何苗钟婷丁蓉许芳英段剑英
段昕柳翠红王平李想望高恒汪洋熊惠明
汪洁孙玲徐敏
⑵应城实小语文工作室
创建人:陈迎华
组长:祁华平孙杨姣
成员:彭晓红王爱爱张军蓉陈琼喻吟王彩萍宋学英曾艳吴丽芳孙玲李丽娟丁志平李小艳徐敏
张莉涂旭芳祁春鲜汪洁景琪丁国应廖艳霞
华艳红祁华平陶霞程少武郑翠红周燕凌陈娇
易红玲彭阿梅杨玉蓉程汉琼高平
⑶应城实小数学工作室
创建人:高波涛
组长:胡少军刘芳
成员:杨念英何芬汪惠谢芬刘芳王敏吴婷房晓年徐宏王艳杨志敏叶新春李荣沈丽
李进霞丁琼珍张影陈慧丽董芹胡淑葵张长新
程春华徐江才董艳梅陈义林房晓清王志红胡少军
陈文涛高波涛
⑷应城实小综合工作室
创建人:吴婷
组长:何苗钟婷
成员:何苗陈伟田志华方丽君张惠玲何欢钟婷宋娟吴尘廖芹郑木旺汪洋李俊忠杨丽君
周军刚高永生杨红孙娇丁红梅吴婷陈育林
熊惠明叶志莉田相峰陶佑国
⑸应城实小城南语文工作室
创建人:余本桥
组长:丁蓉
成员:祁娇杨毅荣杨柳冯娜丁蓉张爱华祁桂兰丁思卉段先英李春香张伟徐爱芝李进利程文君
⑹应城实小城南数学工作室
创建人:张杰
组长:许芳英
成员:郑慧茹陈奕军邱红李红梅魏丽梅陈学琼李爱华
张杰张艳张蕾许芳英黄朝霞李红超徐继红
⑺应城实小城南综合工作室
创建人:
组长:
成员:卢艳琼周靖汪敏孔善军肖万松雷云徐应斌段剑英陈俊范伟雄钱甜陈宝红李婷杨光道
⑻应城实小碾屋语文工作室
创建人:黄娟
组长:王平
成员:陈娟廖妍罗文娟田振英刘芳黄娟黄苇李想风王平艾晓光祁晓红黄劲松周爱军晏亚梅
杨丽红叶蕾魏鸿冰丁明申丹
⑼应城实小碾屋数学工作室
创建人:戴希伦
组长:
成员:肖娟曾丽霞刘朝霞赵腊梅李凡陈丽柳翠红樊俊耀张华雄丁博陈峰陶小丽陈必忠陈颖平
⑽应城实小碾屋综合工作室
创建人:李想望
组长:段昕
成员:段昕余欢徐姗万菊英樊怡高恒李想望李翠珍贾火华陈曦黄春开吴菊华胡小平胡劲松
郑汉平姚慈尹华艳
第二阶段:(11月)培训学习,落实任务。
1、聘请专家对全体教师进行培训,学会使用并发表博文,提高教师从事网络教研的能力;
2、组织全体教师在“应城实小网络教研工作室”中深入学会讨论、共享经验成果等。
3、开展自荐特色培训活动,引导和培养教师积极学习、乐于参与网络教研的习惯。
4、制定我校网络教研考核办法,促进我校网络教研工作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完善网络教研工作实施方案。
第三阶段:(12月)全面实施,开展活动。
1、根据学校安排进行教研活动,网络教研组成员上传资源、发表博文、回帖,发表评论,进行讨论。
2、组织“问题研究”活动,每位教师以评论形式开展研讨。
第五阶段:(元月)总结阶段。
1、学校统计各“网络工作室”以及每名成员参加教研情况,打出每位教师的网络教研考核成绩,并公布。
2、总结评选学校网络教研先进教研组、先进个人。
3、学校上交网络教研工作汇报。
应城市实验小学
2015年10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