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荷载规范

合集下载

建筑结构载荷规范

建筑结构载荷规范

建筑结构载荷规范建筑结构载荷规范是指用于规定建筑结构所承受的各种荷载的设计标准。

通过合理确定建筑结构的荷载,能保证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避免因荷载超限导致结构倒塌或产生其他安全隐患。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建筑结构载荷规范。

1.地震荷载规范:地震荷载是指地震作用对建筑结构所产生的力。

地震荷载规范分为设计地震作用和基础地震作用两部分。

设计地震作用是指根据地震区划和工程地震烈度,根据结构设计要求计算得出的。

基础地震作用是指将建筑物直接地震作用传递到地基的力。

地震荷载规范通常根据国家地震烈度分区、结构分类和设计地震烈度等级来确定。

2.风荷载规范:风荷载是指风对建筑物表面产生的静力和动力。

风荷载规范根据地理位置和建筑物高度等因素来确定荷载,一般分为静力风荷载和动力风荷载。

静力风荷载是指风对于建筑物表面产生的压力,根据建筑物表面积和风压系数来计算。

动力风荷载是指风对于建筑物的迎风面和背风面产生的力,通常根据建筑形状、高度和风速等因素来计算。

3.活荷载规范:活荷载是指非永久性的荷载,包括人员活动、设备、家具、雪、水和垃圾等。

活荷载规范根据不同的使用功能和场所来确定,例如住宅、商业建筑、办公室和工业厂房等。

活荷载规范通常根据建筑的使用面积、人员密度和物品重量等因素来计算。

4.雪荷载规范:雪荷载是指建筑物表面受到的雪的重力。

雪荷载规范通常根据地理位置和建筑物形状来确定,一般分为均匀分布荷载和非均匀分布荷载。

均匀分布荷载是指建筑物表面被均匀覆盖的雪的重力,根据地理位置和设计积雪深度来计算。

非均匀分布荷载是指局部积雪对建筑物表面产生的压力,通常根据建筑物形状和高度等因素来确定。

总之,建筑结构载荷规范是确保建筑结构安全性和稳定性的重要依据。

在进行建筑结构设计时,设计人员应严格遵守相应的规范,合理确定荷载,并进行合理的结构计算和设计,以确保建筑物在承受各种荷载下能保持稳定和安全。

国内外输电线路设计规范风荷载比较

国内外输电线路设计规范风荷载比较

国内外输电线路设计规范风荷载比较一、国内风荷载设计规范1.风速:国内规范根据线路的海拔高度、地形和气象条件等因素,将设计风速划分为几个等级,比如10米高度处的年平均风速分为11级、14级和16级。

2.风压力:国内规范中,针对不同高度的结构物,计算风压力时会考虑结构物的尺寸、形状和风向等因素,并基于标准大气压力和设计风速。

3.横向风荷载:国内规范规定了不同类型输电线路横向风荷载的计算方法,主要考虑了线路的几何形状、导线的间距和风向等因素。

二、国际风荷载设计规范国际上常用的风荷载设计规范包括美国的ASCE7和欧洲的EN1991-1-4、以下是其与国内规范的比较:1.风速:国际规范通常采用设计风速,而不是将设计风速划分为多个等级。

设计风速的选择一般基于研究和经验,考虑线路所在地区的气候条件和地形等因素。

2.风压力:国际规范中,计算风压力时会考虑更多因素,如结构物的尺寸、形状、引起风阻力的表面积、边界层效应等。

3.横向风荷载:国际规范中也有横向风荷载的计算方法,但通常会考虑更多因素,如线路的几何形状、导线的间距、风向和其他结构物对风场的影响等。

三、比较分析1.风速选择:国内规范将设计风速划分为几个等级,相对较粗略;国际规范更加细致,通常采用设计风速,考虑了更多因素。

2.风压力计算:国际规范中的风压力计算方法更加详细和准确,考虑了结构物的更多因素,能够更好地反映实际情况。

3.横向风荷载:国际规范中对横向风荷载的计算方法更加全面,考虑了更多因素,可以提供更准确的风荷载分析结果。

综上所述,国内外对输电线路设计规范风荷载的考虑存在一定的差异。

国际规范更加详细和准确,考虑了更多因素,可以提供更准确的风荷载分析结果。

在实际应用中,设计人员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设计规范,以确保输电线路的安全和可靠性。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风荷载计算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风荷载计算

8 风 荷 载8.1 风荷载标准值及基本风压8.1.1 垂直于建筑物表面上的风荷载标准值,应按下述公式计算: 1 当计算主要受力结构时0z s z k w w μμβ= (8.1.1-1)式中 k w —风荷载标准值(kN/m 2);z β—高度z处的风振系数; s μ—风荷载体型系数; z μ—风压高度变化系数;0w —基本风压(kN/m 2)。

2 当计算围护结构时0z sl gz k w w μμβ=(8.1.1-2)式中 gz β—高度z处的阵风系数;sl μ—风荷载局部体型系数。

8.1.2 基本风压应按本规范附录D.4中附表D.4给出的50年一遇的风压采用,但不得小于0.3kN/m 2。

对于高层建筑、高耸结构以及对风荷载比较敏感的其他结构,基本风压应适当提高,并应由有关的结构设计规范具体规定。

8.1.3 当城市或建设地点的基本风压值在本规范附录D.5没有给出时,基本风压值可按附录D规定的方法,根据基本风压的定义和当地年最大风速资料,通过统计分析确定,分析时应考虑样本数量的影响。

当地没有风速资料时,可根据附近地区规定的基本风压或长期资料,通过气象和地形条件的对比分析确定;也可按本规范附录D中附图D.6.3全国基本风压分布图近似确定。

8.1.4 风荷载的组合值、频遇值和准永久值系数可分别取O.6、0.4和0.0。

8.2 风压高度变化系数8.2.1 对于平坦或稍有起伏的地形,风压高度变化系数应根据地面粗糙度类别按表8.2.1确定。

地面粗糙度可分为A、B、C、D四类:A类指近海海面和海岛、海岸、湖岸及沙漠地区; B类指田野、乡村、丛林、丘陵以及房屋比较稀疏的乡镇; C类指有密集建筑群的城市市区;D类指有密集建筑群且房屋较高的城市市区。

表8.2.1 风压高度变化系数z μ地面粗糙度类别离地面或海 平面高度 (m) A B C D5 1.09 1.00 0.65 0.51 10 1.28 1.00 0.65 0.51 15 1.42 1.13 0.65 0.51 20 1.52 1.23 0.74 0.51 30 1.67 1.39 0.88 0.51 40 1.79 1.52 1.00 0.60 50 1.89 1.62 1.10 0.69 60 1.97 1.71 1.20 0.77 70 2.05 1.79 1.28 0.84 80 2.12 1.87 1.36 0.91 90 2.18 1.93 1.43 0.98 100 2.23 2.00 1.50 1.04 150 2.46 2.25 1.79 1.33 200 2.64 2.46 2.03 1.58 250 2.78 2.63 2.24 1.81 300 2.91 2.77 2.43 2.02 350 2.91 2.91 2.60 2.22 400 2.91 2.91 2.76 2.40 450 2.91 2.91 2.91 2.58 500 2.91 2.91 2.91 2.74 ≥5502.91 2.91 2.91 2.918.2.2 对于山区的建筑物,风压高度变化系数可按平坦地面的粗糙度类别,由表8.2.1确定外,还应考虑地形条件的修正,修正系数η分别按下述规定采用: 1 对于山峰和山坡,其顶部B处的修正系数可按下述公式采用:2B 5.21tg 1⎥⎦⎤⎢⎣⎡⎟⎠⎞⎜⎝⎛−+=H z ακη (8.2.2)式中tg α——山峰或山坡在迎风面一侧的坡度;当tg α>0.3时,取tg α=0.3;κ——系数,对山峰取2.2,对山坡取1.4;H ——山顶或山坡全高(m);z ——建筑物计算位置离建筑物地面的高度,m;当 2.5z H >时,取 2.5z H =。

门窗、幕墙风荷载标准值

门窗、幕墙风荷载标准值

门窗、幕墙风荷载标准值门窗、幕墙是建筑物外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计需要考虑到各种荷载,包括风荷载。

在门窗、幕墙的设计和施工中,确保其能够承受风荷载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门窗、幕墙风荷载标准值的相关内容。

一、风荷载标准值的计算门窗、幕墙的风荷载标准值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Wo = μz · μs · W0其中,Wo为风荷载标准值(kN/m2);μz为高度Z处的风振系数;μs为体型系数;W0为基本风压值(kN/m2)。

二、不同情况下的风荷载标准值1.一般情况下,门窗、幕墙的风荷载标准值可以通过上述公式计算得出。

但是,在某些情况下,需要考虑风荷载体型系数和高度系数的影响。

例如,对于高层建筑,需要考虑高层风力的影响,因此体型系数和高度系数都会有所不同。

2.在不同风向和气候条件下,门窗、幕墙所受到的风荷载也会有所不同。

因此,需要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建筑物的具体情况来确定风荷载标准值。

3.另外,不同种类的门窗、幕墙所受到的风荷载也会有所不同。

例如,推拉门窗和平开门窗的风荷载标准值就会有所不同。

因此,需要根据门窗、幕墙的具体类型来确定其风荷载标准值。

三、门窗、幕墙的风荷载设计要求为了保证门窗、幕墙能够承受风荷载的作用,需要采取以下措施:1.合理设计门窗、幕墙的开启方式和结构形式,使其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能够承受风荷载的作用。

2.在门窗、幕墙的设计中,需要考虑风振系数和体型系数的影响,并对其进行合理的取值。

3.在施工和安装过程中,需要保证门窗、幕墙的安装质量和精度,确保其能够与建筑物主体结构牢固连接,以承受风荷载的作用。

4.对于高层建筑或气候条件较为恶劣地区的建筑物,需要对门窗、幕墙进行抗风性能设计和试验,以确保其能够满足抗风要求。

总之,门窗、幕墙的风荷载标准值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并在设计和施工中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保证其能够承受风荷载的作用。

这对于提高建筑物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具有重要意义。

荷载规定

荷载规定

风荷载设计问题及相关规定
ωκ=u s . U z .w0
w0 :根据荷载规范取值并乘以1.05的系数
u z:根据荷载规范取值,当高度小于等于10米时,按照10米高度取值
u s:风荷载体形系数,包括阵风系数,考虑内外风压最大值组合
一,刚架风荷载体型系数说明
1,屋面坡度不大于10度;2,屋面平均高度不大于18米;
3,房屋高宽比小于等于1.0;4,檐口高度小于等于最小水平长度;
门式刚架体型系数
正号:表示风压力;负号:表示风吸力。

屋面以上的周边部分,1,5区可取+1.3;4,6区可取-1.3,系数中考虑了正风面及背风面得影响;
当端部柱距小于端区宽度时,端区风荷载超过中间区的部分,宜直接由端刚架承受;单坡房屋的风荷载体型系数,可按照双坡房屋的两个半边处理;
端区间2Z,其中Z取值如下:
1,建筑最小水平尺寸的10%和0.4H中较小者;不得小于1米;
2,H指屋顶至地面的平均高度,可近似取檐口高度;
1,开敞式建筑:外墙面至少有80%敞开的建筑;
2,部分封闭式建筑:受外部正风压力的墙面上孔口总面积超过建筑物其余外包面(墙面和屋面)上孔口面积的总和,并超过该墙毛面积的5%,且建筑物其余外包面的开孔率不超过20%的建筑。

荷载取值相关规定及问题
1,采用压型金属板屋面时:均布活荷载取值为0.5kn/m2
2,抗震验算阻尼比可取0.05;
3,均布活荷载不与雪荷载同时考虑,取二者中的较大值;
4,积灰荷载与雪荷载或活荷载中较大值组合;
5,施工或检修集中荷载不与屋面材料或檩条自重以外的其他荷载同时考虑;。

风荷载计算(GB50009-2012)

风荷载计算(GB50009-2012)

1.04 1.03 1.01 1.00 0.98 0.97 0.95 0.94 0.92 0.90 0.89 0.87 0.85 0.83 0.81 0.79 0.77 0.75 0.73 0.71 0.69 0.66 0.65 0.65 0.65 0.65 0.65 0.65 0.65 0.65 0.65
风荷载计算书(封闭结构)
xx工程
F&A Wind
βz
合计ωk
(-)
(kN/m^2)
StoS Wind
βz
合计ωk
(-)
(kN/m^2)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0.609 0.600 0.592 0.583 0.575 0.566 0.557 0.547 0.538 0.528 0.518 0.508 0.498 0.487 0.476 0.465 0.453 0.441 0.428 0.415 0.402 0.388 0.380 0.380 0.380 0.380 0.380 0.380 0.380 0.380 0.380
第 4 页,共 6 页
LOGO
项目名称
风荷载计算书(封闭结构)
xx工程
表3--
序号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风荷载计算

风荷载计算

风荷载计算参考规范:《建筑结构荷载设计规范》gb50009-2022《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21一般情况下的风荷载:风荷载的标准值为荷载规范8.1.1和4.2.1wk??ZsZw0(1)风荷载标准值计算公式适用于主要承重(主)结构的风荷载计算;(2)风荷载的标准值为沿风向的风荷载;(3)风荷载垂直于建筑物表面;(4)风荷载的作用面积应为垂直于风向的最大投影面积;(5)适用于高层建筑任意高度的风荷载计算。

对于荷载规范3.2.5第2条中的雪荷载和风荷载,重现期应视为设计使用寿命。

8.1.2在荷载规范中,基本风压应为根据本规范规定的方法确定的重现期为50年的风压,但不得小于0.3kn/o。

荷载规范的E.5和高度规范的4.2.2。

对风荷载敏感的高层建筑,其承载力按基本风压的1.1倍设计。

(文章描述)。

一般情况下,对于高度超过60m的高层建筑,在承载力设计中可按基本风压的1.1倍计算风荷载。

吸烟守则第5.2.1条。

基本风压不应小于0.35kn/o。

对于安全等级为I级的烟囱,应根据每100年一次的风压采用基本风压。

8.2.1地面粗糙度a类近海海面和岛屿、海岸、湖岸和沙漠地区B类田地、村庄、丛林、丘陵和城镇,房屋稀疏,城市地区C类密集建筑,城市地区D类密集建筑,房屋高大。

荷载规范表8.2.1显示了墙和柱的风压高度随墙顶的变化系数。

柱顶与地面之间的距离被视为计算高度Z,通过查表插入法确定。

荷载规范中的风压体型系数8.3.1围护结构:根据第32项,高度规范中取1.3 4.2.31,圆形平面建筑取0.8;2正多边形和截断三角形平面建筑的计算公式如下:?s0.8? 1.2/n3对于高宽比H/b不大于4的矩形、方形和交叉平面建筑,取1.3;4.以下建筑采用1.4:1)V形、Y形、弧形、双十字形和井形平面建筑;2)高宽比H/b大于4的L形、槽形和十字形平面建筑;风压高度变异系数3)高宽比H/b大于4,长宽比L/b小于1.5的矩形和鼓形平面建筑。

风荷载取值规范

风荷载取值规范
2、基本风压的取值年限
《荷载规范》 在附录D中分别给出了n=10年、n=50年、n=100年一遇的基本风压标准值, 工程设计中根据建筑物的使用性质与功能要求, 一般按照下列方法选用风压标准值的取值年 限:
1临时性建筑物:取n=10年一遇的基本风压标准值;
2一般的工业与民用建筑物:取n=50年一遇的基本风压标准值;
图3.1.3b抗侧力构件多向布置示意图 般按照抗侧力构件布置方向, 沿着相互垂直的主3.1.3b所示。
注意: 同一方向,左风荷载作用效应和右风荷载作用效应要分别进行计算。
4、风洞试验
《高层规程》3.2.8明确,对于特别重要的建筑物、特别不规则的建筑物,风荷载标准 值计算公式(3.1-2)中的相关计算参数有必要通过风洞试验来确定,以便较精确地计算建 筑物受到的风荷载作用效应,确保建筑结构的抗风能力。
3、关于风荷载作用的方向问题 建筑物受到的风荷载作用来自各个方向, 风荷载的主要作用方向与建筑物所在地的风玫 瑰图方向一致(全国主要城市风玫瑰图,可以查相应的建筑设计资料) 。工程设计中,一般 按照风荷载作用的最大值,来计算建筑物受到的风荷载作用效应。
对于抗侧力构件相互垂直布置的建筑物: 一般按照两个相互垂直的主轴方向来考虑风荷 载的作用效应,详图3.1.3a所示。
3特别重要的建筑物、或对风压作用比较敏感的建筑物(建筑物高度大于60m):取
表3.1.12浙江省主要城镇基本风压(kN/m2)取值参考表
城镇名称
海拔高度
(m)
基本风压(kN/m2)
n=10年
n=50年
n=100年
杭州市
41.7
0.30
0.45
0.50
临安县天目山
1505.9
0.5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风荷载规范
风荷载规范是一种规范,用于确定建筑结构所需要承受的风荷载。

它的制定是为了保证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并防止因风荷载而引起的结构破坏或倒塌。

风荷载规范通常包括以下内容:
一、引言和目的:风荷载规范的引言会简要介绍该规范的适用范围和目的,以及制定规范的背景和出发点。

目的是确保建筑结构在受到风荷载作用时具有足够的抗风能力。

二、术语和定义:该部分列出了规范中使用的术语和定义,以确保不同人员对规范的理解是一致的。

三、基本原理和假设:规范的这一部分会说明规范制定的基本原理和假设,包括风荷载的基本特征、风力的分布和计算方法等。

四、风荷载的计算方法:这一部分会详细说明如何计算不同类型建筑结构所需要承受的风荷载。

计算方法通常根据建筑结构的特点和所在地的气象条件来确定。

五、风荷载的作用点和作用系数:规范会给出风荷载的作用点和作用系数的取值范围和计算方法。

作用点是指风荷载作用的位置,作用系数是用于计算实际的风荷载大小的系数。

六、风力风速和结构特性:这部分会详细介绍风力、风速和结构特性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根据风力和结构特性确定风荷载。

七、建筑结构的风荷载计算:该部分会具体说明不同类型建筑结构所需要承受的风荷载计算方法,并给出实例。

八、风荷载的影响因素:规范会列出影响风荷载大小的各种因素,包括建筑高度、形状、方向和周围地形等。

九、误差和安全系数:这部分内容会说明计算中可能存在的误差和不确定性,并给出相应的安全系数,以确保结构的安全性。

风荷载规范的制定是为了保证建筑物在受到风力作用时具备足够的抗风能力,确保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在设计建筑物时,按照相关的规范进行风荷载计算和结构设计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合理的风荷载规范的制定和实施,可以有效地预防风灾事故的发生,确保建筑物的安全可靠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