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上册期中试卷(及答案)
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含答案)

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60分)成绩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第一部分选择题(共20分)一、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2 3 4 5 6 7 8 9 101.下列典故中,从物质变化的角度分析,主要体现化学变化....的是A.木已成舟B.凿壁偷光C.火烧赤壁D.铁杵磨成针2.人们常说菠菜中富含铁质,这里所说的“铁质”应理解为A.铁元素 B.铁单质 C.铁离子 D.铁原子3.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A.点燃酒精灯 B.读出水的体积 C.倾倒液体 D.检查气密性4.高铁酸钾(K2FeO4)是一种比氯气、臭氧、高锰酸钾更强的多功能水处理剂,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净水过程,高铁酸钾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A.+2 B.+3 C.+6 D.+75.下列有关实验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A.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红色火焰C.铁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D.镁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白色固体6.右图为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有关金元素说法正确的是A.核电荷数为276 B.原子序数为118C.中子数为79 D.相对原子质量为197.07.下列物质按混合物、化合物、氧化物、单质的顺序排列的是A.高锰酸钾海水干冰石墨 B.空气稀有气体二氧化锰金刚石C.自来水锰酸钾蒸馏水液氧 D.食盐水氢氧化钙氧气二氧化碳8.下列不属于...缓慢氧化的是A. 铁生锈B. 酿酒C. 食物腐烂D. 蜡烛燃烧9.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书写正确的是A.氧化铝 Al2O3 B.碳酸钠 NaCO3C.氧化铁 FeO D.氯化锌 Zncl210.能用过滤法将下列各组中混在一起的物质分离的是A.氧气和二氧化碳B.食盐和沙子C.食盐和蔗糖D.二氧化锰和铁粉二、本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
11 12 13 14 1511.下列关于元素与人体健康的说法正确的是A.人体缺少碘元素会发育迟缓、智力低下、得侏儒症B.人体缺少铁元素易得甲状腺疾病C.人体缺少钙元素易骨质疏松、畸形、佝偻病D.人体缺少锌元素会贫血12.茶叶中含有的茶氨酸(C7H14O3N2)可以降低血压、提高记忆力、保护神经细胞等。
九年级化学上册期中考试(带答案)

九年级化学上册期中考试(带答案)(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班级:姓名:分数: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1.、镍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镍元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原子序数是28 B.属于金属元素C.原子中的质子数是28 D.相对原子质量为58.69 g2、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CO与Fe2O3的反应。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实验装置应增加尾气处理装置B.加热前应先通入一段时间的CO以排尽装置内的空气C.NaOH溶液应改为Ca(OH)2溶液以检验产生的CO2气体D.反应后的固体是Fe和Fe2O3的混合物,可以采用加入盐酸并过滤的方法得到Fe3、取一定质量的CaCO3高温灼烧一定时间,测得反应后剩余固体质量为8.8g,其中钙元素质量分数为50%,则反应放出CO2的质量为()A.1.1g B.2.2 C.4.4g D.5g4、下列有关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A.在化学反应后其质量增加 B.在化学反应后其质量减少C.在化学反应后其化学性质发生了变化 D.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5、一定质量的某化合物完全燃烧,需要3.2g氧气,生成4.4g二氧化碳和1.8g水。
下列判断错误的是()A.该化合物的质量为3.0gB.该化合物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C.该化合物中碳、氢、氧的原子个数比为2:4:1D.该化合物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40%6、下列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部分操作示意图中,正确的是()A.检查装置气密性 B.加热立即收集C.收满后移出集气瓶 D.结束时停止加热7、碳酸乙烯酯(C3H4O3)可用作锂电池电解液,下列有关碳酸乙烯酯的说法正确的是()A.碳酸乙烯酯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3+1×4+16×3)gB.碳酸乙烯酯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1:16C.碳酸乙烯酯中C、H、O三种原子的个数比为3:4:3D.碳酸乙烯酯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1212+1+16×100%8、将呼出的气体与空气相比较,含量明显降低的是()A.稀有气体 B.氧气C.二氧化碳 D.氮气9、化学小组为探究铝、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方案。
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含答案

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考试总分:80 分)一、单选题(本题共计15小题,总分20分)1.(1分)下列过程中,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爆炸B. 铁生锈C.固体变成气体D.颜色改变2.(1分)下列物质中,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项目的是A.氮气 B.氧气 C.稀有气体 D.可吸入颗粒物3.(1分)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A. SiB. FeC. OD.Al4.(1分)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5.(1分)镁在空气中燃烧时不仅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镁,而且还有部分镁与氮气化合生成氮化镁(Mg3N2),由此可推知,12g镁在空气中燃烧后所得产物的质量为A.等于20 g B.小于20 g C.大于20 g D.无法确定6.(1分)下列有关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A.在化学反应后其质量减小 B.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C.在化学反应后其质量增加 D.在化学反应后其化学性质发生了变化7.(1分)己知A+3B=2C+3D中,已知2.3gA跟4.8g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4.4gC。
又知D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8,则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A.23B.46C.92D.968.(1分)截止目前,我国的稀土储量居世界第一位。
铕(Eu)是一种稀土元素,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A.铕属于非金属元素B.铕的原子序数是63C.铕原子中的质子数为63D.铕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52.09.(1分)某密闭容器内盛有下列各混合气体,点燃可能发生爆炸的是A.H2和N2B.CO和空气C.H2和COD.CO和CO210.(1分)2018年世界环境日,我国确定的主题是“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
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A.乘坐公交车出行B.循环使用教科书C.废弃物品焚烧处理D.减少使用一次性餐盒11.(2分)下列关于碳单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碳元素组成的单质包括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B.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C.单质碳的化学性质在常温下是不活泼的D.单质碳在充足的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12.(2分)化学实验中常用到木条或火柴梗,下列实验方案或操作不能达到目的的是A.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氧气B.用燃着的木条区分氮气和二氧化碳C.用燃着的木条比较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中氧气含量D.用火柴梗迅速平放蜡烛火焰中,约1s后取出,比较火焰各层温度13.(2分)下列关于元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质子数相同的两种粒子属于同种元素B.同种元素的原子结构和质量完全相同C.元素的种类取决于该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D.不同种元素的根本区别是核内质子数不同14.(2分)钛和钛合金是重要金属材料。
九年级化学上册期中试卷(及答案)

九年级化学上册期中试卷(及答案)(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班级:姓名:分数: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1、要将一瓶接近饱和的石灰水变成饱和溶液,小明选择了如下方法,其中可行的是()①加入CaO ②加入Ca(OH)③升高温度④降低温度2A.②③B.②④C.①②③D.①②④2、“一带一路”赋予古丝绸之路崭新的时代内涵。
古代染坊常用下列物质中的一种盐来处理丝绸,这种盐是()A.熟石灰B.碳酸钾 C.乙醇D.烧碱3、化学上把“生成新物质的变化称为化学变化”,下面对化学变化中“新物质”的解释正确的是()A.“新物质”是指自然界不存在的物质B.“新物质”就是与变化前的物质颜色,状态有所不同的物质C.凡是变化过程中有明显现象产生,说明此变化过程中一定有新物质生成D.“新物质”就是与变化前的物质在组成或结构上不同的物质4、用pH试纸测溶液的pH,是今年我市化学实验操作考查的题目之一,下列有关pH试纸的使用说法正确的是()A.把pH试纸浸入待测液B.用湿润的玻璃棒蘸取待测液C.把显色的pH试纸与标准比色卡对照读数D.测出石灰水的pH为12.45、“天宫二号”太空舱利用NiFe2O4作催化剂将航天员呼出的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
已知Fe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则Ni元素的化合价为()A.+1 B.+2 C.+3 D.+46、在密闭容器内,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反应符合质量守恒定律B.生成的甲,丙两物质的质量比为8:1C.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D.参加反应的丁的质量等于生成的甲和丙的质量之和7、下列物质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是()A.熟石灰B.烧碱C.食盐D.大理石8、已知:金属X在常温下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而金属Y和Z不能;将Y 、Z分别投入稀盐酸中,Y溶解并产生气泡,Z无变化。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X氧化物的化学式只能表示为XO B.Y能将X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C.Z在自然界中只能以单质形式存在D.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X>Y>Z 9、集气瓶中装满某气体,可能是下列气体中的一种:①二氧化碳②氧气③空气④氮气将燃着的木条伸入瓶中,火焰立即熄灭,则该瓶气体可能是()A.①或②B.②或③C.①或④D.③或④10、柠檬酸(C6H8O7)是一种较强的有机酸,在水溶液中可以解离出来H+,从而呈现酸性,主要用于香料或作为饮料的酸化剂。
人教版化学初三上学期期中试题及解答参考(2024-2025学年)

2024-2025学年人教版化学初三上学期期中自测试题(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1、下列物质中,不属于纯净物的是:A、水(H₂O)B、氯化钠(NaCl)C、二氧化碳(CO₂)D、空气2、在下列化学反应中,不属于置换反应的是:A、锌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B、铁与铜(II)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C、氯酸钾在二氧化锰催化下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D、氢气与氧气反应生成水3、在下列物质中,哪一种属于纯净物?A. 空气B. 海水C. 食盐水D. 氧气4、以下哪种变化属于化学变化?A. 冰雪融化B. 铁钉生锈C. 水的蒸发D. 玻璃破碎5、下列关于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A. 盐酸属于酸,氯化钠属于碱B. 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C. 混合物是由不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D. 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6、下列关于化学反应的描述,错误的是()A. 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B. 化学反应中有新物质生成C. 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可能放出热量D. 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物质的分子结构会发生改变7、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空气B、矿泉水C、氧气D、土壤8、下列化学变化中,不属于氧化反应的是:A、铁生锈B、木炭燃烧C、氢气与氧气反应D、石灰水变浑浊9、下列物质中,不属于酸的是:A. 盐酸(HCl)B. 硫酸(H2SO4)C. 氢氧化钠(NaOH)D. 碳酸(H2CO3) 10、下列关于化学反应速率的说法正确的是:A. 化学反应速率越快,反应时间一定越短B. 温度越高,化学反应速率一定越快C. 压强增大,气体反应速率一定增大D. 催化剂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从而加快反应速率11、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同一种化合物的同分异构体的是()A、C2H6OB、C4H10C、C3H8D、C2H612、下列关于化学反应速率的描述,错误的是()A、反应速率越快,生成物的浓度增加越快B、反应速率与反应物的浓度有关C、反应速率与温度有关D、反应速率与催化剂有关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有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1、以下物质中,属于有机物的是()A、H₂OB、CO₂C、CH₄D、NaCl2、下列化学反应中,属于置换反应的是()A、2H₂O₂ → 2H₂O + O₂B、CaCO₃ → CaO + CO₂C、Zn + H₂SO₄ → ZnSO₄ + H₂↑D、2KClO₃ → 2KCl + 3O₂3、以下关于物质的描述正确的是:A、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的,每个氧分子由两个氧原子组成。
2024年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中试卷及答案(各版本)

2024年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中试卷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 空气B. 矿泉水C. 食盐水D. 氧气2. 下列反应中,属于分解反应的是:A. CaO + H2O = Ca(OH)2B. 2H2O = 2H2 + O2C. 2H2 + O2 = 2H2OD. C + O2 = CO23. 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溶液是一种混合物B. 溶液的浓度越高,颜色越深C. 溶液的浓度越低,密度越小D. 溶液的浓度越高,沸点越低4. 下列关于化学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化学反应一定会产生新物质B. 化学反应一定会放出热量C. 化学反应一定会吸收热量D. 化学反应一定会产生气体5. 下列关于酸碱中和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酸碱中和反应一定会产生水B. 酸碱中和反应一定会产生盐C. 酸碱中和反应一定会放出热量D. 酸碱中和反应一定会吸收热量6. 下列关于氧化还原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氧化还原反应一定会产生氧气B. 氧化还原反应一定会产生氢气C. 氧化还原反应一定会产生水D. 氧化还原反应一定会产生盐7. 下列关于化学方程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化学方程式中的系数表示物质的量B. 化学方程式中的系数表示物质的个数C. 化学方程式中的系数表示物质的体积D. 化学方程式中的系数表示物质的重量8. 下列关于化学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B. 化学实验必须在通风不良的实验室进行C. 化学实验必须在密闭的实验室进行D. 化学实验必须在开放的实验室进行9. 下列关于化学实验仪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烧杯用于加热液体B. 试管用于加热固体C. 集气瓶用于收集气体D. 量筒用于称量固体10. 下列关于化学实验操作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加热液体时,应将烧杯倾斜B. 加热固体时,应将试管直立C. 收集气体时,应将集气瓶倾斜D. 称量固体时,应将量筒倾斜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 氧化物是指由______和______组成的化合物。
九年级上册化学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

九年级上册化学期中考试试题一、单选题1.下列食品、调味品制作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糯米酿甜酒B.水果榨果汁C.鲜奶制酸奶D.黄豆酿酱油2.空气中体积最大的物质是( )A.氧气B.氮气C.水蒸气D.二氧化碳3.下列从物质构成或者组成的角度对物质的分类错误的一项是()A.由分子构成:O2、CO2、H2O B.由原子构成:铁、铜、金C.由离子构成:NaCl、CuSO4 D.含有氧元素:水、空气、氯化氢4.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连接仪器B.塞紧胶塞C.倾倒液体D.氧气验满5.水是生命之源,下列关于自然界中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天然水中加入明矾净化后可直接饮用B.水的天然循环主要是通过物理变化完成的C.化肥、农药的不合理施用会造成天然水体的污染D.天然水净化成自来水的过程中,既有物理变化,也有化学变化6.对下列实验现象进行的解释错误的是用扫描隧道显微镜获得的分子图象品红加入水中后整个液体变为红色水分子在不同温度下的运动情况50mL和50mL酒精混合后的体积小于100mLA.A B.B C.C D.D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于食品防腐B.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导管口刚有气泡冒出就收集气体C.硫粉在氧气中燃烧时,集气瓶中放少量水可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D.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8.环境监测部门常采用五氧化二碘(I2O5)来测定空气总一氧化碳的含量,五氧化二碘中碘元素的化合价为A.﹣5 B.+2 C.+3 D.+59.某两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如图(其中“”和“”分别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对如图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物都是化合物B.生成物可能是氧化物C.反应属于分解反应D.反应前后分子种类不变10.染发时常用到的着色剂——对苯二胺,化学式为C6H8N2,是一种有毒化学药品,有致癌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对苯二胺中含有N2分子B.对苯二胺中碳、氢、氮元素的质量比为6:8:2C.对苯二胺由6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和2个氮原子组成D.对苯二胺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表达式为126100% 126+18+142⨯⨯⨯⨯⨯二、填空题11.用化学用语回答下列问题:(1)两个铜原子___________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___________ ;(3)一个镁离子___________ ;(4)保持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___________ 。
人教版初三上册《化学》期中考试卷及答案【可打印】

人教版初三上册《化学》期中考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 水蒸气B. 空气C. 食盐水D. 汽油2. 在实验室中,下列哪种操作是不正确的()A. 用手直接接触化学药品B. 将剩余的药品放回原瓶C. 在实验台上进行实验D. 使用滴管吸取液体3. 下列哪种物质在氧气中燃烧会产生水()A. 碳B. 氢气C. 铁D. 磷4. 下列哪种物质是一种酸()A. 碳酸氢钠B. 硫酸C. 氢氧化钠D. 氯化钠5. 下列哪种反应属于置换反应()A. 烧碱和硫酸反应B. 碳酸钙加热分解C. 铁和硫酸反应D. 氢气和氧气反应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2. 在化学反应中,原子的总数在反应前后是发生变化的。
()3. 稀硫酸和稀盐酸可以通过混合来制取硫酸钠。
()4. 铁在空气中不能燃烧。
()5. 铜是一种活泼的金属,可以和稀盐酸反应氢气。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化学变化的特征是有新物质,这种变化叫做______。
2. 在化学反应中,物质的质量守恒定律表明,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是______。
3. 下列气体中,密度大于空气的是______。
4. 下列物质中,属于碱的是______。
5. 下列反应中,属于氧化反应的是______。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简述质量守恒定律。
2. 简述酸和碱的性质。
3. 简述水的电解过程。
4. 简述实验室中安全操作的原则。
5. 简述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某化合物A在氧气中燃烧二氧化碳和水,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
2. 如果实验室中有一种未知物质B,通过实验发现它不能和稀盐酸反应,但可以和氢氧化钠反应水,判断物质B的性质。
3. 在实验室中,将铁片放入硫酸铜溶液中,观察到了什么现象?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
4. 某溶液的pH值为7,判断该溶液是酸性、碱性还是中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化学上册期中试卷(及答案)(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班级:姓名:分数: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1、关于质量守恒定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煤燃烧化为灰烬,该反应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B.24g镁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40g氧化镁,实际消耗空气的质量为16g;C.无数实验证明化学反应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D.质量守恒定律只适合于有气体或固体生成的化学反应。
2、化学方程式aC2H2+bO2cH2O+dCO2配平后a、b、c、d之和为()A.15B.14C.13D.103、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CO与Fe2O3的反应。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实验装置应增加尾气处理装置B.加热前应先通入一段时间的CO以排尽装置内的空气C.NaOH溶液应改为Ca(OH)溶液以检验产生的CO气体22D.反应后的固体是Fe和FeO的混合物,可以采用加入盐酸并过滤的方法得到23Fe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红磷在氧气中能燃烧,在空气中不能燃烧B.硫在氧气中燃烧后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C.镁条在氧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D.木炭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5、化学符号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
下列对①〜④所示化学符号的意义叙述正确的是()①Ne②Mg③Mg2+④HO22A.①②④都表示一个分子B.③表示一个镁离子带2个单位的正电荷C.④表示HO分子中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22D.②和③属于同种元素,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6、下列事实不能证明空气中含有水蒸气的是()A.对着干冷的玻璃吹气,玻璃上出现水雾B.寒冷冬天,窗户的玻璃上出现一层冰花C.夏天清晨,草上有很多露珠D.酥脆饼干放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会变软7、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B.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C.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白光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8、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化合反应的生成物只有一种,所以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B.同种元素的粒子质子数相同,所以含有相同质子数的粒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C.有机化合物都含有碳元素,所以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有机化合物D.酸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所以能使紫色石蕊变红的溶液一定显酸性9、某同学为验证铁、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他设计了以下四种实验方案,其中能达到目的是()A.将Fe、Cu分别加入AgNO溶液中3B.将Fe、Cu、Ag分别加入稀盐酸中4C.将Fe分别加入CuSO、AgNO溶液中43D.将Fe、Ag分别加入CuSO溶液中410、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20t温度tA.t°C时,将50g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搅拌,可得到100ga的溶液B.c物质微溶于水C.a中含有少量b,可用恒温蒸发溶剂的方法提纯aD.将20C的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C,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b>a>c11、下列各组物质不能验证Mg、Fe、Cu三种金属活动性强弱的是()A.稀盐酸B.MgSO溶液FeCu4C.MgFeS0溶液CuD.MgSO溶液FeCu(NO)溶液443212、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A.两个氢分子:2HB.三个氮原子:3NC.一个镁离子:Mg+2D.氧化钠中氧元素的化合价:NaO213、在密闭容器内,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反应符合质量守恒定律41%B.生成的甲,丙两物质的质量比为8:1C.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D.参加反应的丁的质量等于生成的甲和丙的质量之和14、用pH试纸测溶液的pH,是今年我市化学实验操作考查的题目之一,下列有关pH试纸的使用说法正确的是()A.把pH试纸浸入待测液B.用湿润的玻璃棒蘸取待测液C.把显色的pH试纸与标准比色卡对照读数D.测出石灰水的pH为12.415、下列有关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A.在化学反应后其质量增加B.在化学反应后其质量减少C.在化学反应后其化学性质发生了变化D.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16、硝酸铜受热分解会产生一种污染空气的有毒气体,该气体可能是()A.NB.NO22C.NHD.SO3217、“天宫二号”太空舱利用NiFe2O4作催化剂将航天员呼出的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
已知Fe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则Ni元素的化合价为()A.+1B.+2C.+3D.+418、关于碳循环和氧循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碳循环和氧循环分别是指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循环B.碳循环和氧循环过程中均发生了化学变化C.绿色植物的生长过程,既涉及碳循环,又涉及氧循环D.碳循环和氧循环有利于维持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稳定19、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工业上采用分离液态空气法获得氧气B.二氧化硫是空气污染物之一C.空气中氧气质量占空气质量的21%D.空气中的氧气来源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20、紫甘蓝是大众爱吃的蔬菜,含有丰富的花青素,花青素遇酸性溶液变红色,遇碱性溶液变蓝色,在凉拌紫甘蓝丝时,观察到菜丝变成红色,可能是加入了下列哪种调味品()A.食盐B.味精C.食醋D.香油二、填空题(共3小题,共12分)1、从氮气、氧气、氖气、二氧化碳中,选择符合下列题意的气体填空:(1)太空飞行人员需要携带的气体是(2)白炽灯泡内含有的气体是一⑶电工“测电笔”内充有的气体是(4)植物光合作用需要的气体是一2、碘是一种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如图是碘离子(1-)的结构示意图。
回答下一元素(填“金属”或“非金属”)。
碘元素在元素周(2)碘属于.期表中位于周期。
(3)下图表示的粒子中,其元素的化学性质与碘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是(填标号)。
E3、回答下列与酸有关的问题。
(1)胃液中可以帮助消化的酸的化学式为(2)浓硫酸敞口放置在空气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小,是因为浓硫酸具有(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稀盐酸与稀硫酸化学性质相似,因为阳离子都是。
三、实验题(共2小题,每题15分,共30分)1、盐酸、硫酸和硝酸都是重要的酸,下列是探究酸性质的实验。
,写出该反应的 fi 1 1eg ■紫色硝釀钗n -蕊试湛- 卩濬液—y(1) 能区分稀盐酸和稀硫酸的是____(选填“实验一”“实验二”),此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2) 若实验二中稀硫酸和硝酸钡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如图是装有稀硫酸的试管中加入硝酸钡溶液前后主要离子种类及个数比变 化示意图,则“•”代表的离子是___(填离子符号);(3)实验三稀盐酸中无明显现象;稀硝酸中的现象为铜片逐渐溶解,溶液变 蓝,并有气泡产生,反应为3Cu+8HN0===3Cu(N0)+2Xf+4H0,则X 的化学3322式为;(4) 实验室利用氢气还原氧化铜后,试管内壁上常附着一些铜,清洗方法是2、实验室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相关实验,请回答问题:(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并收集氧气可选择的装置组合是一 化学方程式。
用此方法制取氧气的实验步骤有:①在试管中加入药品并固实验一实验二实殓三#铜丝网定好装置;②把导管移出水面;③点燃酒精灯加热,当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开始收集;④熄灭酒精灯;⑤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下列排序正确的是。
A.①⑤③②④B.⑤①③②④C.①⑤③④②D.⑤①③④②(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是。
图F是某同学利用塑料瓶和其它用品设计的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该设计与B装置比较除了废物利用的优点外,请另写一个优点。
四、计算题(共2小题,每题9分,共18分)1、某化工厂产生的废液中含有硫酸亚铁和硫酸铜(不考虑其它物质),为回收铜和硫酸亚铁,研究人员设计出“用铁处理”的方案,取100g上述废液,向其中加入2.8g铁粉,恰好完全反应,测得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5%,求:⑴回收得到铜的质量为多少?(写出计算过程)⑵回收得到硫酸亚铁的质量是g(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2、向盛有一定质量铁粉的烧杯中逐滴加入稀硫酸充分反应,产生气体质量与所加稀硫酸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
请根据关系图分析并计算:加入稀硫酸质量習(1)铁粉反应完时,产生氢气的质量g。
(2)原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七、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ti fa隔度匸 溶解度.--g2A. t°C 时,甲、乙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相等i B. tC 时,100g 甲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是20giC. 要将甲溶液的状态由a 点转化为b 点,可以加适量溶剂D. 分别将tC 时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C,均有晶体析出21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共20小题,每题2 分,共40分)1、C2、C3、D4、B5、B6、A7、B8、D9、D10、D11、B12、B13、B14、C15、D16、B17、B18、A19、C20、C二、填空题(共3小题,共12分)1、氧气氮气氖气二氧化碳2、18非金属5E3、HCl吸水性氢离子三、实验题(共2小题,每题15分,共30分)1、实验二稀盐酸中没有明显现象,稀硫酸中有白色沉淀生成;HSO+24Ba(NO)===BaSOI+2HN0H+;NO;加入足量的稀硝酸充分反应3243后,用水清洗或先将试管中的铜加热成氧化铜后,然后将稀硫酸充分反应后,用水清洗2、锥形瓶AE(或AC)2KMnOKMnO+MnO+OtB石灰石(或4422大理石)与稀盐酸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或停止四、计算题(共2小题,每题9分,共18分)1、(1)3.2g,(2)14.94g2、(1)0.08(2)19.6%七、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1、C。